河北中考语文试卷(2000)

2012-05-18 11:32:24 河北中考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

  (1、2题 15分)

  1. 根据课文原句填空。(5分)

  ①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②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③晓看红湿处,_____。(杜甫《春夜喜雨》)

  ④兴尽晚回舟,_____。(李清照《如梦令》)

  ⑤瀚海阑干百丈冰,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根据要求写出课文原句。(10分)

  ①《〈论语〉六则》中论述学习精神和教学态度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

  ②《卖炭翁》一诗中,勾画卖炭翁肖像,表现烧炭生活艰辛、痛苦的诗句是"_____,______"。

  ③《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_____"。

  ④《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_____"。

  ⑤《愚公移山》中表明愚公移山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

  第二部分

  (3-27题 25分)

  文言文(10分)

  课内古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恒、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_____,_____。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3.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2分)

  ①咨臣以当世之事 咨:______

  ②躬耕于南阳 躬:______

  4. 将选文第二段空缺的句子填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答:______,______。

  5. 从选文第二段画曲线句子中可以归纳出的一个成语是:_____。这一成语现在常用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2分)

  6. 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①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答:_____________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答:_____________

  7. 分别概括这两段文字的大意。(2分)

  答:第一段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

  说明文(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沙漠逞强施威,所用的武器是风和沙。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可以称为"游击战"。狂风一起,沙粒随风飞扬,风愈大,沙的打击力愈强。春天四五月间禾苗刚出土,正是狂风肆虐的时候。一次大风沙袭击,可以把幼苗全部打死,甚至连根拔起。沿长城一带风沙大的地区,农民常常要补种两三次才能有点收获。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就是风推动沙丘,缓缓前进。沙丘的高度一般从几米到几十米,也有高达100米以上的。沙丘的前进并不是整体移动的。当风速达到每秒5米以上的时候,沙丘迎风面的沙粒就成批地随风移动,从沙丘的底部移到顶部,过了顶部,由于风速减弱,就在背风面的坡上落下。所以部分沙粒的移动速度虽然相当快,每天可移动几米到几十米,可是整个沙丘波浪式地前进,移动速度并不快,每年不过5米到10米。几个沙丘常常联在一起,成为沙丘链。沙丘的移动虽然慢,可是所到之处,森林全被摧毁,田园全被埋葬,城郭变成丘墟。

  ②抵御风沙袭击的方法是培植防护林。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减小风的力量。风遇到防护林,速度就减小70%~80%。到距离防护林等于林木高度20倍的地方,风又恢复原来的速度。所以防护林必须是并行排列的许多林带,两列之间的距离不要超过林木高度的20倍。其次是培植草皮。有了草皮覆盖地面,即使有风,刮起的沙也不多,这就减少了沙粒的来源。

  ③抵御沙丘进攻的方法是植树种草。我国沙荒地区,有一部分沙丘已经长了草皮和灌木,不再转移阵地了。这种固定的沙丘,只要能妥善保护草皮和灌木,防止过度砍伐和任意放牧,就可以固定下来。

  8. 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选文内容。(2分)

  答:________________

  9. 从第①段中找出两个最能说明沙漠对人类危害大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第②段中说防护林"两列之间的距离不要超过林木高度的20倍",其原因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第②段和第③段的顺序能否调换 为什么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选文中所运用的四种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3. 简要分析第③段最后一句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议论文(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有价值短文——  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①生而知之者是不存在的,"天才"也是不存在的。人们的才能虽有差别,但主要来自于勤奋学习。

  ②学习也是实践,不断的学习实践是人们获得才能的基础和源泉。没有学不会的东西,问题在于你肯不肯学,敢不敢学。自幼养成勤奋学习的习惯,就会比一般人早一些表现出有才能,人们却误认为是什么"天才",捧之为"神童"。其实,"天才"和"神童"的才能主要也是后天获得的。当所谓"天才"和"神童",一旦被人们发现后,捧场、社交等等因素阻止了他们继续勤奋学习,渐渐落后了,最后竟一事无成者,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反之,本来不是"神童",由于坚持不懈地奋发努力,而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发明家的却大有人在。

  ③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都不是"神童"。牛顿终身勤奋学习,很少在午夜两三点以前睡觉,常常通宵达旦工作。爱因斯坦读中学成绩并不好,考了两次大学才被录取,学习也不出众,毕业后相当一段时间找不到工作,后来在瑞士伯尔尼专利局当了七年职员。就是在这七年里,爱因斯坦在艰苦的条件下顽强地学习、工作着,利用业余时间勾划出了相对论的理论基础。发明家爱迪生家境贫苦,只上了三个月的学,在班上成绩很差。但是他努力自学,对于许多自己不懂得的问题,总是以无比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刻苦钻研。为了研制灯泡和灯丝,他摘写了四万字资料,试验过一千六百多种矿物和六千多种植物。由于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比一般人的工作时间长得多,相当于延长了生命。所以当他七十九岁时,他宣称自己已经是一百三十五岁的人了。任何人付出和他们同样艰苦的努力,都能有这样、那样的贡献,都会获得一定的才能。

  ④其实不仅是科学,在文学艺术上也是一样。狄更斯曾说:"我决不相信,任何先天的或后天的才能,可以无需坚定的长期苦干的品质而得到成功的。"巴尔扎克说:"不息的劳动之为艺术法则,正如它之为生存法则一样。"

  ⑤总之,人们的才能主要是由勤奋努力学习得来的。马克思终身好学不倦,为了写《资本论》,花了四十年的功夫阅读资料和摘写笔记。他在伦敦,每天到大英博物院图书馆阅读,竟在座位前的地板上踩出一双脚印。马克思是我们的光辉榜样,这双脚印深刻地说明: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选文有改动)

  14.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______(1分)

  15. 文章第②段画线句子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7. 文章第②段论述了所谓"天才"、"神童"的可悲后果后,紧接着在第③段列举了牛顿等人勤学成才的事例。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安排材料的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简要分析第⑤段在文章中的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文章第②段中说,所谓"天才"和"神童"由于不注重后天的勤奋学习,"最后竟一事无成者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请你举出一个典型事例。(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根据你的积累,写出两条关于"才能来自勤奋学习"的名言警句。(限于选文以外)(3分)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叙文(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访兰

  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去一趟,带回些野兰来栽培。几年之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个品种,像要做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就都跑来玩赏。父亲不但不以此得意,反而倒有了几分愠怒。此后进山去,便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事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又一次进山的时候,特意招呼我说:"访兰去吧!"

  我们走了半天,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道瀑布,十几丈高地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地响,水沫扬起来,弥漫到半空,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离的虚幻。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

  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便动手要挖起一株来。我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载培,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种、形状的呢。

  父亲却把我制止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

  我说:"这里的好。"

  "怎么个好呢?"

  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的确比这里的好看,这里的原却比家里的清爽。

  "是味儿好像不同吗?"

  "是的"。

  "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

  "……"

  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灵气,长的是野山水畔的趣姿;一栽培了,便成了玩赏的盆景。"

  "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更繁大了呀。"

  "样子似乎是,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

  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么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人知道而欣赏呢?

  "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得叶纯,楚楚的有着它的性灵。"

  我再也不敢去挖野兰了。高兴着它的这种纯朴,悲叹以前喜爱着它却无形中毁了它。

  父亲拉着我坐在潭边,我们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兰,也在看我,说:"做人也是这样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低了品格。低俗的人是不会对社会有大贡献了。"

  我深深地记着父亲的话。从那以后,已经是十五年过去了,我一直未敢忘。

  (选文有改动)

  21. 文章中最能体现野兰特色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1分)

  22. 对文章中"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中的"味",你是如何理解的?(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简要分析第一段中画线句子所包含的意思。(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第二段的景物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下面是关于"访兰"过程中父子对话的分析,选出分析不恰当的一项,并说明理由(3分)。

  A. 通过对话,对野生兰草和栽培兰草作对比,既照应开头,又为后文议论作铺垫。

  B. 通过对话,具体写出野生兰草和栽培兰草的不同特点,寓褒贬于对话之中,发人深思。

  C. 通过对话,交代了"访兰"的具体内容与"我"认识到野生兰草的特性,并因此而惋惜。

  D. 通过对话,揭示了父亲约"我""访兰"的目的,写出"我"的感情和认识的变化。

  答:选项是(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文章主要写的是对"兰草"的欣赏、品评,可文题却用"访兰"而不用"赏兰",为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简要分析作者借"兰草"这一事物,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3分)

  答: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28题 50分)

  28. 作文(50分)

  提示:可以用"压力"为题作文;也可以根据你要写的内容,在"压力"二字的前面、后面或前后加上适当的词语,然后按自拟的题目作文。

  要求:①结合实际,写出真情实感。

  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③600字左右。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点。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1、2题 15分)

  1. (5分)①朔气传金柝 ②尚思为国戍轮台 ③花重锦官城 ④误入藕花深处

  ⑤愁云惨淡万里凝(以上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2. (10分)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②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③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⑤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以上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第二部分(3-27题 55分)

  文言文(10分)

  3. (2分)①询问 ②亲自(亲身) (每词1分)

  4. (2分)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5. (2分)三顾茅庐 诚心诚意地一再邀请 (每空1分,第一处有错不得分,第二处意思对即可,但不能解释该成语的字面意思。)

  6. (2分)①这些人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②先帝不嫌我地位低微,见识浅陋 (每句1分,意思对即可。)

  7. (2分)第一段提出亲贤远佞的建议 第二段叙述自己的志向,追想先帝三顾之恩 (每小题1分,意思对即可。)

  说明文(12分)

  8. (2分)说明沙漠的主要进攻方式和如何抵御沙漠的进攻(答对一点得1分,意思对即可。)

  9. (2分)①一次大风沙袭击,可以把幼苗全部打死,甚至连根拔起。

  ②沙丘的移动虽然慢,可是所到之处,森林全被摧毁,田园全被埋葬,城郭变成丘墟。 (答对一个句子得1分;第②句只答后面三个分句也对。)

  10. (2分)风遇到防护林,速度就减小70%~80%。到距离防护林等于林木高度20倍的地方,风又恢复原来的速度。(只答后一句也对;意思对即可。)

  11. (2分)不能调换。因为第①段说明风沙进攻的两种主要方式时,先说明"游击战",后说明"阵地战"。第②段是说明抵御"游击战"的方法;第③段是说明抵御"阵地战"的方法,这样前后顺序相一致。调换后说明顺序就混乱了。(答"能调换"或只答"不能调换"而没有说明理由的不得分。说明理由的文字不要求和答案完全一致,意思对即可。)

  12. (2分)打比方、分类别、列数字、举例子 (答对两个或三个得1分,答对四个得2分。)

  13. (2分)加点的词语起限制作用,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答对一点得1分,意思对即可。)

  议论文(15分)

  14. (1分)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15. (1分)承上启下(或"引起下文")

  16. (2分)举例论证、说理论证、对比论证 (答对两种得1分,答对三种得2分。)

  17. (3分)作者这样安排材料,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使论证更有说服力。(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3分,意思对即可。)

  18. (3分)强化中心论点;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3分)

  19. (2分)评分标准:所举事例必须有典型性,表述简明,意思完整。(例如:宋代方仲永小时候天资聪明,"指物作诗立就",因为不注意后天学习,才能逐渐衰竭,终于成了一个普通人。)

  20. (3分)评分标准:择录语句必须准确,写出一条得1分,写出两条得3分。例如:①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②天才出于勤奋。

  记叙文(18分)

  21. (1分)纯朴

  22. (2分)这里的"味"既指气味,同时还指兰草的品格、气质。(答对一点得1分,意思对即可。)

  23. (3分)父亲喜爱兰草并不是为了供人玩赏,供人玩赏的兰草就失去了真性,降低了品格,变得低俗。(文字不要求与答案完全一致,意思对即可。)

  24. (3分)描写野兰的生长环境,衬托野兰的高雅不俗;为后文赞美野兰作铺垫。(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3,意思对即可。)

  25. (3分)C,"我"惋惜是因为野兰生长在深山幽谷而不被众人所知,并不是因为认识到了它的特性。(选对选项得1分,说明理由正确得2分,意思对即可。)

  26. (3分)"访"有寻求的意思,对兰草的寻访表明了"父亲"与"我"对兰草高雅、纯朴品格的敬仰,同时用一"访"字,把兰草人格化,从而更突出了兰草的象征意义。[答出"对兰草品格的敬仰"和"把兰草人格化"(或"突出兰草的象征意义")意思对得3分,只答出其中一点的得1分。]

  27. (3分)一个人只有保持纯真质朴的品性,不献媚,不低俗,才能为人们所敬重,才能有益于社会。(文字不要求与答案完全一致,意思对即可。)

  第三部分(28题 50分)

  28. (50分)作文

  [说明]

  ①不同的项目可以在不同等次里给分。

  ②内容或表达有一项特别突出的加1-5分,加到满分为止。

  ③没有题目减2分;不足500字的,每少50字减1分;文中如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减2分;标点符号有5处以上错误减1分。

 


语文试卷 数学试卷 英语试卷 政治试卷 物理试卷 化学试卷 历史试卷
语文答案 数学答案 英语答案 物理答案 化学答案 历史答案 政治答案
分享

热门关注

八年级语文考试必考古诗词总结

八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必考古诗词总结

八年级语文古诗词

八年级语文古诗词总结

八年级语文古诗词

初中语文学习方法有哪些

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现代文有哪些阅读技巧

初中语文现代文

2020中考语文:全面的试卷分析方法

中考语文复习方法

中考语文怎么提分 关于中考语文复习方法

中考语文怎么提分

中考语文题型分值分布

中考语文题型

中考语文阅读满分攻略

中考语文阅读攻略

中考语文复习冲刺技巧

中考语文复习冲刺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