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去美国留学高等教育到底值不值

2012-05-19 08:11:51 836478124 中国
几乎每个人都对一种观念深信不疑:投资教育不吃亏;接受的教育更好,将来回报就越高。对于像我这样的大学教师来说,这是一种非常中听的说法——它为我们的服务提供了旺盛的需求。

  不幸的是,事实似乎不支持这一说法。经济学者斯塔西·戴尔和艾伦·克鲁格近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如果考虑到学生的潜在能力,进名牌高校与否对其未来收入几乎没有影响。他们的研究证实了其他同行的结论:上一流学校不会带来经济益处。

  我很高兴得知申请上哈佛的学生,完全可以进我所在的波士顿大学,而未来收入并不会减少。但还有一个问题:高等教育本身值吗?

  答案似乎很明显。从总体看,博士挣的钱比硕士多,硕士比学士多,学士又比高中毕业生多。教育怎么可能不值呢?

  问题在于,教育并不是免费的。如今最好的本科教育,每年要收取一个学生五万美元的学费和食宿费。而这还只是直接成本,没有算上机会成本。

  要判断教育是否划算,必须考虑它的所有成本,再加上每年的累进所得税。如果甲一辈子挣的钱和乙一样多,但用的年份较少,那么他的年收入就比乙高。如此压缩下来,可能导致甲要缴纳更多的税。

  社会保险税却是递减的,因为它对每年应征税收入设定了封顶金额,目前为10.68万美元。这对那些上学时间长、工作晚的人有好处。

  综合起来看,教育到底值得吗?不一定。我们以四个天分一样的十八岁青年乔、吉尔、苏和马特为例。乔不上大学,直接去当水管工。吉尔选择学医,从一所昂贵的私立大学毕业后,又考进一所昂贵的医学院;然后先当两年见习医生,再当一年住院医生,最终在高中毕业十年之后,得到了一份真正的工作:全科医生。

  苏和马特也在吉尔念的大学拿到学士学位,马特又读了两年,拿到硕士。

  这四人都在俄亥俄州定居,都一直单身,并在六十二岁时退休。五十岁那年,他们都达到收入的巅峰:水管工乔挣71685美元;当老师的苏挣89584美元;硕士教师马特挣103250美元,医生吉尔挣185895美元。本文的数据都基于按年龄、州和职业的真实统计。

  假定三个上大学的人都需要申请贷款,那么哪一个人毕业后的消费能力更高些?我使用我们公司的理财软件ESPlanner进行计算,两秒钟后,每个人的详细账单就出来了。

  医生吉尔的生活水平最高。从19到100岁,在扣除税收和医保费之后,她平均每年可以花33666美元。

  什么,才三万多?和她的18.5万年薪相差太大了吧!没错。别忘了,在这八十一年中,她只有三十一年真正挣钱,而且她工作后就被税务局盯上。五十岁那年,她要缴纳的税收占收入的36%。另外,她背上了沉重贷款,每年利息达5%,高于她的存款利息3%。

  让吉尔难以接受的是,水管工乔的可支配收入几乎和自己一样高:33243美元。她费了这么多时间读书、备考、应付半夜急诊,每年只能比一个水管工多花区区423美元。

  当老师的苏又如何呢?她的购买力为27608美元。硕士毕业的马特更低,只有26503美元。在寄出研究生院申请表之前,他实在应该先算算账。

  这些例子远比不上一项对高等教育回报的深入分析,而且只是把高等教育当作一种财务投资,忽视它所能带来的极大非金钱回报(对个人和社会)。尽管如此,它们还是为那些上大学只为多挣钱的人亮出红灯。

  对政府促进高等教育的政策——将它当作一种肯定可以带来经济成功的道路——这些例子也提出了一个大问题。
分享

热门关注

新加坡留学申请成绩 去新加坡留学要考雅思吗

新加坡留学申请

高考成绩可以申请日本哪些院校留学

日本留学要求

加拿大留学研究生专业选择有什么技巧

加拿大留学读研

没考雅思可以去英国留学吗

英国留学雅思

日本理工科专业留学的专业方向有什么

日本理工科专业

中国学生怎么去美国读医学院?

留学美国

中国学生留学澳洲趋势变化

海外留学

2021年去英国留学值不值

英国留学

中国学生面临美国留学四种方式的挑战

留学美国

简要分析中国学生选择出国留学的理由

中国学生留学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