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古文篇

2012-05-21 15:34:14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一.天时不如地利

  1.常识:

  ①.选自《孟子o公孙丑下》。孟子,名轲,战国思想家。《孟子》是孟子和他的弟子所着。

  ②.我们在教材中还学过《孟子》中的文章有《王顾左右而言他》,《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中心:

  强调了战争中“人和”的作用,提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观点。

  段意:

  ①.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②.突出“天时不如地利”。

  ③.突出“地利不如人和”。

  ④.紧接前面的“人和”,运用对比的写法,突出了“得道”的作用。

  3.句译:

  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时机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形重要,有利于作战的地形(又)不如得人心,上下团结重要。

  ②.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敌人既然来)包围并攻打它,一定是得到了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

  ③.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不能用兵器和盔甲的锐利坚固来在天下建立威信。

  ④.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施行仁政,得到民心(的人),帮着他的人就多;没有施行仁政,没有得到民心(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二.橘逾淮为枳

  1.常识:

  选自《晏子春秋o内篇杂下》。晏子,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

  2.中心:

  本文记述晏子出使楚国,凭着机智善辩,挫败了楚王的诡计,维护了个人和祖国尊严的故事。

  人物形象:晏子:爱国、机智善辩、善于辞令。

  楚王:平庸愚昧。

  段意:

  ①-②.写晏子使楚前夕,楚王与其左右策划侮辱晏子的办法。

  ③-⑥.写晏子智搓楚王,使其自取其辱。

  3.句译:

  ①.吏二缚一人诣王。

  两个官吏捆绑着一个人来到楚王面前。

  ②.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它们)仅仅是叶子相似,(但)它们的果实味道(却)不一样。

  ③.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淮南淮北的)水土不一样啊。

  ④.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莫非是出国的水土让老百姓变得善于偷盗了吗?

  ⑤.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圣人是不可以随便戏弄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树。

  三.伤仲永

  1.常识:

  节选自《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2.中心:以方仲永为反面的事例,来说明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启示:提醒人们重视后天教育,勤奋努力地学习。

  段意:

  ①.写仲永年幼时显露异才。

  ②.交代了方仲永后来的变化和结局

  3.句译:

  ①.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父亲对此感到诧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

  ②.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仲永)马上写了四句诗,并且在诗后署上自己的名字。

  ③.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从此,(有人)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传闻相称了。

  ⑤.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就)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乡的人,不让(他)学习。

  四.周处

  1.常识:

  《世说新语》为刘义庆编撰、刘义庆,南北朝人,文学家。

  2.中心:表现了一个人只要有弃恶从善的决心和行动,就一定能有所成就。

  启示:人是可以转变的,只要痛下决心,浪子也可以回头,并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段意:

  ①.课文写的是晋人周处改过自新的故事。

  3.句译:

  ①.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三横,而处尤剧。

  (两者)一起侵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而(这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②.或说处杀虎斩蛟,实翼三横唯余其一。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

  ③.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互相庆贺,才知道自己也被世情当作了一大祸害。

  ④.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

  而且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如果有了志向),又何必担忧美好的名声不能传扬呢?

  ⑤.正见清河,具以告之。

  只见到了陆云,(周处就)把(义兴人恨他的)情况全部告诉陆云。

  五.小石潭记

  1.常识:

  ①.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人,文学家。

  ②.在教材中我们还学过他的一篇寓言是《黔之驴》。

  2.中心:

  作者思想感情随景而变,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含蓄地抒发了自己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

  段意:

  ①.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和小石潭的概貌。

  ②.写潭中游鱼。

  ③.写小石潭曲折的岸势。

  ④.写潭的气氛和作者的感受。

  ⑤.交代同游者。

  3.句译:

  ①.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就)听到了水流声,好像人身上佩戴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那样清脆悦耳),(对此我)心里感到很高兴。

  ②.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岸上)青翠的树木,碧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③.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

  ④.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溪流的岸势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也不知道它的源头(在什么地方)。

  ⑤.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因为它的环境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开了。

  ⑥.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潭用整块石头作为底,靠近岸边,石头(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中考政策 中考状元 中考饮食 中考备考辅导 中考复习资料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古文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八年级语文考试必考古诗词总结

八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必考古诗词总结

八年级语文古诗词

八年级语文古诗词总结

八年级语文古诗词

初中语文学习方法有哪些

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现代文有哪些阅读技巧

初中语文现代文

中考语文复习冲刺技巧

中考语文复习冲刺技巧

中考语文怎么提分 关于中考语文复习方法

中考语文怎么提分

中考语文知识板块的复习规划

中考语文复习规划

中考语文复习:朝花夕拾每篇概括

朝花夕拾每篇概括

中考语文科学的复习指导

中考语文复习指导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一.天时不如地利

  1.常识:

  ①.选自《孟子o公孙丑下》。孟子,名轲,战国思想家。《孟子》是孟子和他的弟子所着。

  ②.我们在教材中还学过《孟子》中的文章有《王顾左右而言他》,《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中心:

  强调了战争中“人和”的作用,提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观点。

  段意:

  ①.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②.突出“天时不如地利”。

  ③.突出“地利不如人和”。

  ④.紧接前面的“人和”,运用对比的写法,突出了“得道”的作用。

  3.句译:

  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时机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形重要,有利于作战的地形(又)不如得人心,上下团结重要。

  ②.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敌人既然来)包围并攻打它,一定是得到了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

  ③.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不能用兵器和盔甲的锐利坚固来在天下建立威信。

  ④.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施行仁政,得到民心(的人),帮着他的人就多;没有施行仁政,没有得到民心(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二.橘逾淮为枳

  1.常识:

  选自《晏子春秋o内篇杂下》。晏子,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

  2.中心:

  本文记述晏子出使楚国,凭着机智善辩,挫败了楚王的诡计,维护了个人和祖国尊严的故事。

  人物形象:晏子:爱国、机智善辩、善于辞令。

  楚王:平庸愚昧。

  段意:

  ①-②.写晏子使楚前夕,楚王与其左右策划侮辱晏子的办法。

  ③-⑥.写晏子智搓楚王,使其自取其辱。

  3.句译:

  ①.吏二缚一人诣王。

  两个官吏捆绑着一个人来到楚王面前。

  ②.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它们)仅仅是叶子相似,(但)它们的果实味道(却)不一样。

  ③.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淮南淮北的)水土不一样啊。

  ④.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莫非是出国的水土让老百姓变得善于偷盗了吗?

  ⑤.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圣人是不可以随便戏弄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树。

  三.伤仲永

  1.常识:

  节选自《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2.中心:以方仲永为反面的事例,来说明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启示:提醒人们重视后天教育,勤奋努力地学习。

  段意:

  ①.写仲永年幼时显露异才。

  ②.交代了方仲永后来的变化和结局

  3.句译:

  ①.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父亲对此感到诧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

  ②.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仲永)马上写了四句诗,并且在诗后署上自己的名字。

  ③.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从此,(有人)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传闻相称了。

  ⑤.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就)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乡的人,不让(他)学习。

  四.周处

  1.常识:

  《世说新语》为刘义庆编撰、刘义庆,南北朝人,文学家。

  2.中心:表现了一个人只要有弃恶从善的决心和行动,就一定能有所成就。

  启示:人是可以转变的,只要痛下决心,浪子也可以回头,并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段意:

  ①.课文写的是晋人周处改过自新的故事。

  3.句译:

  ①.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三横,而处尤剧。

  (两者)一起侵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而(这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②.或说处杀虎斩蛟,实翼三横唯余其一。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

  ③.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互相庆贺,才知道自己也被世情当作了一大祸害。

  ④.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

  而且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如果有了志向),又何必担忧美好的名声不能传扬呢?

  ⑤.正见清河,具以告之。

  只见到了陆云,(周处就)把(义兴人恨他的)情况全部告诉陆云。

  五.小石潭记

  1.常识:

  ①.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人,文学家。

  ②.在教材中我们还学过他的一篇寓言是《黔之驴》。

  2.中心:

  作者思想感情随景而变,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含蓄地抒发了自己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

  段意:

  ①.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和小石潭的概貌。

  ②.写潭中游鱼。

  ③.写小石潭曲折的岸势。

  ④.写潭的气氛和作者的感受。

  ⑤.交代同游者。

  3.句译:

  ①.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就)听到了水流声,好像人身上佩戴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那样清脆悦耳),(对此我)心里感到很高兴。

  ②.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岸上)青翠的树木,碧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③.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

  ④.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溪流的岸势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也不知道它的源头(在什么地方)。

  ⑤.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因为它的环境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开了。

  ⑥.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潭用整块石头作为底,靠近岸边,石头(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中考政策 中考状元 中考饮食 中考备考辅导 中考复习资料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