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三年心得体会感悟范本精选7篇

  每朵花都没有一样的时候,人也是一样,看过了解一样事物之后,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其的看法。无论在生活还是社会里,要用到心得体会的情况还是蛮多的,写心得体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知道怎么写具体的心得体会内容吗?我们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抗击疫情三年心得体会感悟范本”,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抗击疫情三年心得体会感悟范本【篇1】

  惟其艰难,更显勇毅;惟其艰难,更彰初心。回首近三年抗疫历程,真可谓千磨万击还坚劲,越是艰险越向前!

  犹记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湖北武汉这座千万级人口的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少方面按下“暂停键”。党中央果断决策、沉着应对,举全国之力实施规模空前的生命大救援。我们用1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用2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在全球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恢复经济社会发展。

  犹记2021年10月,一场疫情突至内蒙古额济纳旗,让这个边陲小城成为全国的关注焦点。快速流调、风险分类、封控管理、大规模转运……一系列精准防控措施迅速落地,短时间内斩断社区传播链,保障近万名滞留游客“疫”时无忧、上百名确诊病例得到有效治疗。大约2周时间,额济纳旗疫情就得到初步控制。

  犹记2022年4月,奥密克戎变异株来势汹汹,拥有2500万人口的上海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关键时刻,党中央发出了打赢大上海保卫战的动员令,25个省份的5万余名医务人员以及军队医疗队员驰援,上海党员干部群众团结一心、连续奋战。2022年12月,上海进入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那个熟悉的上海,又回来了”。

抗击疫情三年心得体会感悟范本【篇2】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在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这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我们一定把伟大的抗疫精神传承好、发扬好、践行好,让其汇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弘扬伟大抗疫精神,需要在灵魂上烙下“坚定”。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奋斗。敢医敢言、勇于担当的钟南山,立志中医、执着追求的张伯礼,舍生忘死、医者仁心的张定宇,闻令即动、尊重科学的陈薇,这些英雄楷模身上彰显出的抗疫精神,是对理想、对信念的一种坚定,是对人民、对生命的一种敬仰。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中国人民所具有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力,是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我们需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大力弘扬这种坚定的理想信念,听党话、跟党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举国同心,砥砺前行,提振精气神,增强干事创业的激情和自觉性。

  弘扬伟大抗疫精神,需要在内心上激发“拼搏”。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在这场伟大的抗疫斗争中,广大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广大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带头拼搏,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公安民警奋勇当先、冲锋在前,这些“最美逆行者”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一种舍死忘死、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是对无畏的拼搏、对困难的一种挑战。新时代新征程,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这就需要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树立蓬勃向上的朝气、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困难面前豁得出、关键时刻冲得上。以有苦不怕苦的态度,有难不畏难的气概,克难攻坚、顽强拼搏,步步为营、个个击破,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弘扬伟大抗疫精神,需要在行动上体现“务实”。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在抗疫斗争中,广大科研人员奋力攻关,数百万快递员冒疫奔忙,180万名环卫工人起早贪黑,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天使白”、“橄榄绿”、“守护蓝”、“志愿红”,各行各业和广大人民群众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什么叫奉献。伟大梦想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不是一场摆谱的走秀,来不得半点花拳绣腿,必须靠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胜利。我们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大力弘扬这些抗疫英雄楷模身上的优秀传统和奉献精神,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撸起袖子、甩开膀子”的干劲,“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多下绣花功夫,多积尽寸之功,落细落小,抓紧抓实。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新时代新征程新格局新使命,我们一定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姿态,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让抗疫精神永放时代光芒,汇聚成**省高质量发展的磅礴之力,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抗击疫情三年心得体会感悟范本【篇3】

  近三年来,面对世纪疫情,我们不断调整措施、做好统筹兼顾,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用最小的代价实现了最大的防控效果。抗疫斗争,我们赢得了优势,应对疫情更有底气。

  惊涛骇浪中把舵导向,大战大考前运筹帷幄。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时指出“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强调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彰显了我们坚决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信心和决心。事关亿万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就没有商量的余地;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就要全力以赴落实。

  “生命重于泰山。”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是中国制定疫情防控政策的首要考量,也是衡量疫情防控成效的重要标准。全国范围调集最优秀的医生、最先进的设备、最急需的资源,全力以赴投入疫病救治,救治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从出生仅30多个小时的婴儿到100多岁的老人,从在华外国留学生到来华外国人员,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全力护佑,人的生命、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得到悉心呵护。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人受到疫情的影响是全球最小的。事实证明,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我们有效应对了五波全球疫情的冲击,让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为优化疫情防控政策赢得了宝贵时间、创造了有利条件。

  防疫关乎生命,发展关乎生计。要防疫还是要经济?对阔步行进的新时代中国而言,这从来不是一道单选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是一个整体,要一体认识、一体落实、一体评估,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力争实现最好结果。”应对世纪疫情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既要保生命、保安全,也要保经济、保民生,精准处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2020年,中国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中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总量比重超过18%;今年国民经济总体延续恢复态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保持稳定。疫情防得住,经济才能稳得住,人民生活才能平平安安,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平稳健康。确保疫情不失控、经济不失速、安全不失守,这是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题中之义。

抗击疫情三年心得体会感悟范本【篇4】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面对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对病毒变异带来的一次又一次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果敢抉择,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以科学之策应对非常之难,以举国之力抗击重大疫情。正是因为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充分发挥,亿万人民同舟共济、团结一致,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守住了人民生命健康的坚实防线,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控全球领先地位。

  重大历史关头,党中央的判断力、决策力、行动力具有决定性作用。第一时间作出指示“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国家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研究、再部署、再动员;疫情防控关键时刻飞赴武汉决胜之地,发出“坚决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的总攻号令;准确把握疫情形势变化,及时作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因时因势、科学决策,研究部署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措施……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的判断、科学果断的决策,彰显着人民领袖的责任担当,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指明前进方向、提供重要遵循。

  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只要我们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就一定能够形成强大合力,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重大考验面前,制度优势是形成共克时艰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衡量一个国家的制度是否成功、是否优越,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看其在重大风险挑战面前,能不能号令四面、组织八方共同应对。从第一时间科学果断作出决策,领导组织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大会战,到成立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派出中央指导组,建立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从迅速建立全国疫情信息发布机制,健全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常态化防控机制,到坚持全国一盘棋,形成统一指挥、全面部署、立体防控的战略布局……在抗击世纪疫情的大战大考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展现出抗击疫情、化解危机、应对变局的强大效能。

  实践充分证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能够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独特优势。只要我们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善于运用制度力量应对风险挑战冲击,就一定能够经受住一次次考验,不断化危为机。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里,一面面写着“党员突击队”的鲜红旗帜,诠释着战胜疫情的重要密码。难以忘记除夕夜的逆行出征,346支国家医疗队、4万多名医务人员毅然奔赴武汉前线,“我是党员我先上”折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担当;难以忘记风雪中的默默坚守,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冲锋陷阵,400多万名社区工作者在全国65万个城乡社区日夜值守,让党旗在抗疫第一线高高飘扬;难以忘记复工复产的争分夺秒,数以百万的扶贫干部一鼓作气、尽锐出战啃下贫中之贫、坚中之坚的“硬骨头”,无数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奋力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广大党员以不变的初心与人民同心,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用行动践行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波澜壮阔的抗疫斗争,书写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合格答卷。一个结论分外清晰: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显著优势,能够集聚起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这是中国战疫的根本保证。

抗击疫情三年心得体会感悟范本【篇5】

  病魔无情,人间有爱!三年以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里,我看到了太多太多的勇士,他们的人生或许平凡,他们的职业也许普通,但他们的精神却很伟大,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最闪耀的灵魂和那颗最纯粹的心!

  2020年初,一场史无前例的新冠疫情在美丽的樱花圣地武汉爆发了,来自全国各界的人民群众闻令而动,纷纷伸出援助之手,驰援武汉,支援湖北共战疫情。我有幸成为了其中的一员,亲眼见证并参与了这场全民战役。34天的抗疫经历带给我许多挑战,也让我收获了太多的感动和震撼,给我的人生书写了绚丽多彩的篇章,也成为了我此生永不褪色的难忘记忆!

  2022年已经成为抗疫“老同志”的我参加了援沪培训、援兰等三次支援任务,经历了从最初的恐惧、担心到从容、淡定。也从最初对防控知识的一知半解成长为今天的一名院感人,深刻的体会到院感人的责任、担当和不易!7月和10月两次以院感人的身份参与了兰州新区方舱医院的医疗救治任务,我的心情是复杂的,同时又感到自身的责任重大!10月12日我再次踏上了前往兰州的大巴车,在车上我一遍又一遍的为自己加油打气,提醒自己肩负着60名队员的感控安全,我坚信自己也一定会和每一次的支援任务一样最终会安全回家。。。。。。

  要切实落实院感防控工作,就要将每件事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做到防微杜渐!我们的成员虽然来自不同的医疗机构,有着各自的习惯。但是组队之初的我们便秉承着同一个理念:院感防控是重中之重,是一切行动的基础。我们更拥有着同一个目标:众志成城,共渡难关。正确的理念指导我们少走弯路,相同的目标体现了我们战胜疫情的决心!

  这次经历不仅让我学习了院感、践行了院感,也让我深刻体会到感控工作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传播,要把感控的措施要求都完整的装到医护人员和大众心中,并在临床工作和日常生活中践行。我也特别希望有更多的同事能够更深刻的认识到感控的作用,并认真践行感控的理念和措施。同时,我想为院感人发声,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才得以让我们的医疗工作顺利进行,我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让有趣的感控知识、有感染力的感控故事传播的更远,从而吸引更多人看懂感控、理解感控并支持感控!

  三年来,我亲眼见证了新冠的发生、发展、变异到最终的结束。虽然,是以“定义为普通感冒”这样的方式结束,但它就像是一面照妖镜,看尽了人生百态,个体的力量就算再微乎其微,也能让成千上万人的努力功亏一篑!

  我坚信,所有的不便,所有的困惑、所有的阴霾、所有的危险、都是暂时的。疫情也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人生海海,不过平凡一人!只要努力,只要坚持,无论是疫情还是人生的困难,都会冬去春来!

  奋斗路上的你,请千万不要怕吃苦,每一份经历,无论是顺境还是坎坷,都会增加你生命的厚度!等到万物复苏,春暖花开,一定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小编精心推荐

  心得体会范文 | 心得体会怎么写 | 心得体会格式

分享

热门关注

2023年三年抗疫心得及感悟精选7篇

三年抗疫心得体会

中国式现代化学习心得体会范文汇集5篇

中国现代化心得体会

淘宝客服的心得体会模板系列

淘宝客服心得体会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心得体会范文合集10篇

乡村振兴心得体会

2023乡村振兴心得体会范文收藏(7篇)

乡村振兴心得体会

疫情期间的感悟心得体会(精选6篇)

疫情期间的心得体会

疫情期间工作感悟心得体会(精选6篇)

疫情心得体会

医院抗击疫情心得体会范文收藏5篇

抗疫心得体会

经历了三年疫情的感悟心得体会范例(5篇)

三年抗疫心得体会

疫情下坚守岗位的工作感悟心得体会(精选7篇)

疫情坚守岗位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