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案汇总

2023-02-24 17:57:19 故都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篇1

  一、说教材

  1、地位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课,是郁达夫的一篇历久弥新、传吟久远的散文名作。全文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者的主观色彩自然融化在一起。通过对北平秋景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秋的自然景色,风物人情,抒发了对北平秋的向往、眷恋之情,并流露出一种忧郁、孤独的心绪,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里夹杂着一些苦涩。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是

  ①品味文章语言,体会故都秋的特点;品鉴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②领略作者在文中流露的主观情感。

  ③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体验,提高审美能力。

  3、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技巧,领悟作者悲凉、伤感的情调,这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高一的学生已经有了阅读欣赏的能力,但是对作者的时代背景没有体会。所以,对本课的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中,老师要使用朗读法、点拨法、美点追踪法进行教学。指导学生采用读书法、发现法、讨论交流法进行学习。

  三、说准备

  为使教学顺利进行,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老师的准备是:提前布置预习作业,编制并下发导学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的准备是:根据导学案预习课文。搜集有关描写秋天作品和诗词,回想自己见过的秋天美景的画面。

  四、说教学过程

  我将按 导、感、赏、拓、升,五个环节展开教学

  环节一,导入新课。

  首先,让一个学生在投影仪上展示课前搜集的关于秋天美景的图片;让另一个学生说说自己掌握的关于秋天的诗词。接着,看大屏幕,观看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杜甫《登高》、柳永《雨霖铃》配乐朗诵。然后我这样导入:(充满感情)面对秋景,不同的人、不同的情景,感受是不同的,作者对客观景物的感受是和作者的个性、经历、情趣是分不开的。那么现代作家郁达夫笔下的秋天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情调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郁达夫(只有对著名作家才这样说),走进他的《古都的秋》,去欣赏北国秋的姿态,去品味古都秋的韵味。(板书:郁达夫)

  (通过这一设计,使学生明确学习内容,集中注意方向,唤醒求知渴望,顺势进入学习情境。此环节需要分钟,)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一环节具体分两步

  第一步,检查预习,展示目标

  老师根据导学案,检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了解情况,对本课教学目标的掌握情况。

  (通过这一设计,既扫清学生阅读课文障碍,体现语文工具性的特点,又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为开展学习打好基础。这一步需要分钟。)

  第二步,指导朗读,感知课文

  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标示出段落标记,指出文章的中心语是什么,引导学生找出哪一句是本文的神。(“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这样通过带着问题的、多种形式的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整体上感知课文,提高概括能力。这一步需要分钟。)

  环节三,赏析文本:品味意境

  学生再精读课文,给写秋景的段落加小标题。边读边思考:作者意在颂秋,为什么一开始却涂上了一层悲凉的色彩呢?然后师生逐一解决以下问题。

  (1)郁达夫笔下独有的秋味,体现在哪些景物中?

  师生共同归纳得出: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板书:院、槐、蝉、雨、果)

  (2)学生齐读第三段,感受“小院秋晨”独有的韵味,让学生小组内交流阅读后的感受,并回答下列问题:你能从文段中体会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师生归纳出:

  “泡浓茶”的“浓”字传达出的一种苦涩的味道

  “听飞声”衬托出环境的寂静、幽静以及作者内心的平静

  “细数日光”体现出作者的清闲和淡淡的落寞情怀

  “静对牵牛花”让人感受着一种安静和恬淡

  从这些细致的描写里,感受到作者那种悠闲的情怀。

  (3)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按照对“小院秋晨”的分析方法,让学生分别感受课文描绘的其余四幅图面的情感。得出

  “秋槐落蕊”图中:哪一句能感受到一种安静和一丝寂寞、失落。

  “秋蝉嘶鸣” 图中:“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感受到的寂静、凄凉和凄清。

  “闲话秋凉”图中哪些语句:能看出作者那种清闲的感觉,也感受到一种清冷的氛围。

  “秋果胜景”图中:作者眼中北国盛秋的颜色怎样传达着一种悲凉。

  总之,通过五幅秋景画面的赏析,体味郁达夫笔下“清、静、悲凉”的孤独的感受,这就是北国秋的味道,是作者辗转千里饱尝的故都的秋味。作者独特的人生经历,使得作者在景物中融入了自己特有的感情色彩,这种情与景的高度和谐统一,在故都的秋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至此,学生已经内化了本文句、段研读赏析的规律和方法,后面的问题学生就可以通过合作探究的方法自己完成了。

  (4)学生齐读第二段、十三段,请学生思考这样两个问题:

  A、分别用几个词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作者在对比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B、如何理解“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5)请一位朗诵水平较好的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12自然段,其他同学完成一项任务:这一段可否去掉?为什么?

  这一环节,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探究的作用,防止老师唱独角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这一环节,通过对文章典型句子的欣赏、对重点段落的感知,体悟了作者的情感,解决了教学重点和难点。这一步需要1分钟)

  (如果是文言文,第三步,疏通文意)

  环节四,拓展延伸

  让学生分小组把自己当做作者表演观赏《秋院》的情景,要表现出文中体现出的情感。

  (这一设计,重在鼓励同学们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以及学以致用的能力,使学生通过表演,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此环节需要分钟)

  环节五,总结提升

  先完成达标测评试题,再启发学生思考这一课你学到了什么?老师最后根据学生回答再简要梳理补充,并布置作业(作文)

  (通过梳理总结,使本课知识要点化,系统化。此环节需要分钟)

  五、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设计,就是一个精美的微型教案,要条理清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因此,我将这样设计板书:

  故都的秋

  郁达夫

  景情

  院 清

  槐

  秋 味 蝉 静

  雨

  果 悲 凉

  形 神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故都的秋》教案 篇2

    一、教学重点

  1、通过分析其他四幅图,更加明确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体会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艺术手法。

  2、学习对比、前后呼应的写法

    二、教学过程

  1、赏析秋景图

  1)秋蝉图

  明确:“像花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及柔软的触觉”。——作者调动了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写出了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作者细心的看到了扫帚的留下来的丝纹,它们孤零零的躺在街上,显得清冷而落寞。既写出了作者的清闲,又写出了环境的落寞,显示出一种悲凉之气。

  2)秋蝉图

  明确:蝉鸣吹响了秋的号角,同时也唱响了生命的挽歌。柳永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的句子,可见秋天的蝉鸣并不似盛夏般激烈,多少有些生命将终的凄婉,没落。蝉到了秋天生命已经走到尽头,那么联想到人,人生的短暂,自然有种悲凉的感觉。

  3)赏析秋雨图

  明确:文中的“灰沉沉”的天空,“息列索落”的秋雨,“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以及“缓慢悠闲”的语调都会给人一种凉意。在秋天,下秋雨,天气就会转凉,一年将尽,人到中年,光阴几何,那种凄凉和无奈是难以言表的。就像辛弃疾在词中所言“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里的天凉好个秋是不是与那声“哎,天可真凉了”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4)赏析秋果图

  明确:北方果树处处都是,重点写枣树,目的在表达对故都金秋的热爱和留恋。但是美好的时光是短暂的,“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一年也就要结束了,坐看年华赴流水,韶光易逝的悲凉之感便油然而生。

  2、学习对比、前后呼应的写法

  1)本文是写故都的秋,但也写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

  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

  两者的比较点都是“秋味”,突出北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由此可见,为了突出景物特色,鲜明的对比是有效方法。

  2)那么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么特点来衬托故都的秋的?在结构安排上为何要一前一后?

  明确:分别抓住其“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前者在第2自然段,后者在第13自然段,这样在结构上就形成了前后呼应。

  3、情感探讨

  郁达夫对于故都的秋是怎么样的情感呢?请大家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明确:第一段“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他为赏秋不辞辛劳,可见爱秋之切!)

  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他为这秋色宁愿付出生命的三分之二。可见爱秋之深啊!)

  情感:向往、迷恋、眷恋

  确定了情感,下面请大家看到十二自然段,作者说“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的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作者喜欢秋景但是看到秋景就会有这样悲凉的情绪产生?

  明确:客观方面:故都秋天的景物所体现出来的那种萧索落寞的景象。

  主观方面:1)社会环境的黑暗。“白色恐怖,使郁达夫心境不好;他心境不好,所以喜好冷色调,总想找宁静处”。作者在写这些描写色彩的词不仅体现了是故都秋“清”的特点,也是作者情感色彩的外显。2)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文人见落花而伤春,看流水而感时。他需要这样的景物来排遣内心的忧郁烦闷,把复杂微妙而又难言的情怀寄寓在秀丽的自然景物之中委婉而又曲折地表达出来。3)文人的“悲秋情结”。

  4、小结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本文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全文紧扣“清、静、悲凉”,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浑然一体。大家在以后的写作中也要注意运用这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5、作业:

  1)、完成《学海导航》配套练习

  2)、写一篇欣赏季节的散文

《故都的秋》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读散文。

  2、指导学生从文中找出关键语句,明确对“绿”的感受和理解。

  3、了解象征手法,体会作者表达的深刻的思想内涵。

    【教学重难点】

  1、品味关键句,理解文中“绿”的象征意义。

  2、了解背景,明确作者的情感以及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精神的赞颂。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巴金在回忆一位作家时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多好的人!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散文《囚绿记》的作者,一位很有才华的青年散文家和翻译家陆蠡。陆蠡是一位真诚的作家,是一位文如其人的作家。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研读陆蠡的散文代表作《囚绿记》,去接触他那崇高的灵魂。

    二、与陆蠡相识

  课前已经布置大家预习,下面就请大家把你们的预习成果展示出来,介绍一下我们并不熟悉的作者陆蠡。(学生自由发言)

  课件展示:

  陆蠡(1908~1942)现代散文家、翻译家,抗日烈士。散文集有《海星》《竹刀》《囚绿记》等,其特点是从琐细的生活情节中,挖掘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文笔凝练、质朴、蕴藉而秀美。译著有《罗亭》《鲁宾逊漂流记》等。他也曾写过许多短篇小说,给人感觉总是“渴望着,更有生命,更有力量,更有希望和鼓舞”。

  陆蠡是一位对生活极为严肃认真的老实人。1942年4月,陆蠡工作的上海文化生活社被抄,为了追回书刊,他亲自去巡捕房交涉,结果被日本特务机关秘密杀害。据说日敌问他赞不赞成伪府,他回答不赞成。问他对于大东亚的看法,他认为一定失败。正是这种民族的骨气,坚定的信念,使他的散文贮满着一种积极乐观的情绪。李健吾在《陆蠡的散文》一文中说:“生命真纯,节奏美好。陆蠡的成就得力于他的璞石一般的心。”

    三、推进新课

  1、整体感知:

  刚才我们已与作者相识,走进作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本。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品读课文。首先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文并思考屏幕上的问题:

  ⑴ 文中哪几段写囚绿的?囚绿之前,之后写了什么?

  提示:圈划关键句(即那些写行动的句子),理清全篇的思路,并用象“囚绿”这样两个字概括每一层的大意。

  ⑵ 作者表达了对绿藤什么样的情感?划下你喜欢的语句或是能打动你的语句,待会儿请同学们朗读交流。

  学生交流后明确:

  ⑴ 8~12段写囚绿,囚绿之前的1~4段写寻绿,5~7段写观绿,囚绿之后13段是放绿,14段是怀绿。

  ⑵ 表现作者对绿藤的喜爱之情。文章自始至终紧扣一个“绿”字,寻绿、观绿、囚绿、放绿、怀绿,作者每一个意念与行动都体现着对绿的爱,曲折有致地表现了喜爱绿色生命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每一步都有感情的深化,一步一步地把喜爱绿色生命的心潮向前推进。(学生朗读交流有感触的语句)

  2、具体研读:

  ⑴ 通过刚才大家的回答和品读,我们也快被作者对绿的挚爱感动了,那么作者为什么那么喜欢绿呢?(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归纳)

  明确:因为绿是生命、是希望、是慰安、是快乐;因为绿给处于孤独、寂寞、苦闷中的作者以精神的激励。所以,他深深地爱绿──一株常春藤。

  ⑵ 在课文中,作者是如何去描写这株常春藤,这些绿枝条?

  明确: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舒开折叠着的嫩叶;下雨时带着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当绿枝条垂在案前时,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虽然被幽囚了,但它的尖端总是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着原来的方向;由于离开阳光,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象病的孩子。尽管如此,这些绿枝条依然非常固执,正因为如此,作者在文中说它是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⑶ 通过作者细致精彩、绘形绘色的描写,我们能否体会出这些绿枝条有哪些性格特点?

  明确:它是美的;它是青春、爱和幸福的象征,正如作者说的,“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它还是倔强、坚贞和固执的,并且是向往光明自由、永不屈服的。

  ⑷ 通过以上的品析,我们对作者为何如此挚爱绿枝条有了更深的理解,作为一名爱国青年,陆蠡不惜笔墨描绘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有没有更深层的原因?

  ① 先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有关写作背景的语句。

  明确:卢沟桥事件发生了。……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火车已经断了数天,我每日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终于在一天早晨侯到了。离开北平一年了。……的确,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是文章的背景,既是作者活动的背景,也是绿叶生存的背景。正如了解作者有助于我们理解文章一样,明确写作背景也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文本。

  3、写作特色:

  以上我们一起品读了文章的内容,把握了作者的情感,其实《囚绿记》这篇文章在写法上也有值得我们揣摩的地方,一起来看一下本文的写作特色。

  课件展示:

  ⑴ 物我互观,尽显性灵。

  ⑵ 叙事波澜,脉络清晰。

  ⑶ 含蓄蕴藉,深沉厚重。

    四、课堂小结

  这堂课我们品读了陆蠡的优秀散文《囚绿记》,在品读的过程中,我们也学到了一些解读文章的方法:如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读文章;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从品味凝聚作者感情体验,理性思考的语句,把握主旨;而其中托物言志类文章,还应从物的特点思考,展开联想,明确象征意义,等等。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品读,我们也真切感受到作者那黄金般的心!

    五、作业

  结合本文的写作特色,选择其中的一点,谈谈你对文章的理解,写成小短文形式,300字左右。

《故都的秋》教案 篇4

    一、教学设计理念: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纷纷开始生成性课堂的教学探求。生成性的语文课堂就好像是塞林格笔下的“麦田”:有一群孩子在课堂“麦田”里自由自在地游戏、狂奔、乱跑,新的活动不断生成。教师就是站在那“麦田”悬崖边的守望者,守望着这片麦田,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就把他捉住,不让一个孩子掉下“悬崖”,不让学生迷失于“课堂生成”。

  在这堂课的设计上,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致和开发性学习的欲望为起点,课堂上适度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学生有效的价值引导和点拨,对于学生生成的单一的信息资源,通过追问补充的方式将他们带到思维的边缘,让思考“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二、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一年级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必修2第一单元的第二篇。本单元所选的三篇课文都是抒情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在欣赏语言的过程中,使学生从文章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融化在一起,表现出故都之秋的特色和作者的独特感受的作品。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实用阅读能力和增强学生的主动性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我将本文分为两课时来学习。第一课时从内容和背景方面研读文章,感悟探究作者情感;第二课时从语言和艺术手法方面,体察作者情感。这是第一课时的设计方案。

    三、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学生对散文是不陌生的,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既要让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

    四、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该课的特点以及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色,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2)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五、本课时教学重点、难点及依据:

  由于作者所处的年代已远,学生在把握作者情感上有一定的难度,也难以领悟主观色彩笼罩之下的景物描写的妙处。所以体会本文情景交融,引导学生推敲本文悲凉、伤感情调的由来。既是教学重点,又是学习难点。

    六、教法学法设想:

  1、采用教师与学生互动合作的教法。

  (解说:在新课程理念中,课堂是个有机融合体。从互动角度引导学生探究作者在文中隐藏的生命情感。)

  2、朗读感受,重视诵读、美读。

  (解说: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以朗读来贯串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3、让学生读、说、品、评,合作探究

  (解说:阅读实践以学生活动为主,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精神和自学习惯。)

    七、教学辅助手段:

  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设计:

  依据本课时的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的思考,将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贴近生活,进入情感

  一开课,老师与学生共同回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白舸争流”等一系列的描写秋天的诗词……是的,不同的人对于秋有着不同的感受。毛泽东读到秋日的壮丽,杜甫读到秋风的悲凉,柳永读到秋雨的凄苦。那么,你眼里的秋天是怎样的呢?学生各抒己见:可能会谈身边的秋天,一方面给人以丰收的感觉,田野里,各种庄稼陆续成熟了,果园里,各种果树挂满枝头,天高地广,金风送爽,令人心旷神怡;另一方面秋天也会给人带来破败、凄凉之感:北雁南飞,枯叶飘零,收获后的田野,一片狼藉,风中夹杂着寒意,让人心绪悲凉等等。

  “一个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世界”,那么,让我们一起走进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体味一下郁达夫眼里的秋天是怎样的呢?

  (解说:这一导入,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堂最佳状态,也就进入教学的第二环节。)

  (二) 诵读感悟,辩论情感

  1、先听课文朗读录音,配上一段忧郁抒情的音乐《秋思》,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感情基调。同时要求学生边听边在文中勾画出作者选用了哪些平常景物来描写故都的秋。

  2、听完课文录音,请学生读课文1-2自然段,分别用文中的四个字和三个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

  明确:北国的秋——清、静、悲凉 南国的秋——慢、润、淡

  (解说:这一设问意在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训练学生的文字概括能力。)

  学生很快悟出:作者眼里故都的秋最大的特点:“清、静、悲凉”

  3、那么纵观全文,“你认为作者是颂秋还是悲秋?”

  将持不同观点的学生分为两组。要求各组同学在回答时以文本为依据。

  学生有了争论意识,就会积极、主动地阅读课文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语句,在阅读和争论中提高运用文本的能力。

  “颂秋”组的同学就会从作者赞美、眷恋故都的感情角度来选读文段证明自己观点,而“悲秋”组的同学则会从萧瑟的景物的文段描写中读出“悲凉”。学生很容易读到五幅秋景图:秋晨的天空、秋槐的落蕊、秋蝉的残鸣、秋雨的凉意、秋枣的色彩。那作者为什么不选故都的皇家宫殿、园林,也不写远郊是众多优美的风光,而是选取生活中非常普通、不起眼的的几幅画面来作为故都的代表呢?为什么南国的秋就不能体现作者的情感呢?

  学生经过一系列深入的辩论后发现:作家会选什么样的景来抒什么样的情,这都跟作家的个人心境有关。作者写南国之秋,秋味不浓,难以让人满足;写北国的秋,才够得上心理上的秋味。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对故都秋的眷恋和向往,是积极赞美的情感;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全文的基调又是忧伤的,悲凉的。可以说《故都的秋》是一曲悲凉的颂歌。

  (解说:有意让教学重心下移,设置了一个非此即彼的圈套,看学生能否跳出思维的二维空间。这是一种联系文本进行分析的思维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筛选、提取文中信息,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想象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产生了思想上的碰撞,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在阅读和争论中,加深对景物描写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的领悟,加深对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的认识,突出了本堂课教学重点。这种放手让学生讨论的做法,能让学生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有助于思维的互补,更有助于合作能力和发现能力的培养。在这里,课堂就是一条生生不息流动着的河流,师生成为课堂生活的创造者。)

  (三)研读探究,发现情感

  继而,教师抛出一个学习缺口,师生进行互动研讨探究——郁达夫眼里的秋天为什么会是这样呢?(下面是我上这堂课与学生互动的片断)

  生:可能跟他的年龄有关吧。

  师:郁达夫写此文时年龄只有38岁。

  生:可能和作者的性格有关吧。

  师:可惜我手头没有这方面的资料能帮你证明这一点。

  生:是不是跟作者的生活时代有关?

  师:不错,郁达夫生活在动乱年代,但是像他这一时代的其他作家也写过反映季节的文章,像朱自清的《春》就写得生机盎然、蓬勃向上。

  生:也许和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关。

  生:还可能和作者的心境、情怀有关。

  师:郁达夫1913年9月随长兄赴日留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十年的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激发了他爱国热忱。

  生:由此看来,作者因眷恋故都才产生这样的情感。

  生:作者写南国之秋,秋味不浓,难以让人满足;写北国的秋,才够得上心理上的`秋味。

  通过互动之后达成共识:从客观方面来讲,这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从主观方面来讲,与作家的个人气质、生活经历、文艺观和审美追求等有关。

  (解说:“因学定教”是一条不能违背的原则,无论预先考虑如何周密,在课堂上还是要尊重学生思维变化,在与学生互动过程中,教师要随机应变,只要不妨碍教学的终极目标就可以。这一教学环节是“让学生去探究发现悲凉、伤感情调的由来”。在这里,我没有进行传统式的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介绍,只是让学生既走进教材又走出教材,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学生获得的不仅是成功的喜悦,而且是自主学习的兴致和开发性学习的欲望。)

  接着,进入延伸拓展环节,根据学以致用的原则,设计这样一道练习: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同学们可选取文中五幅画里的景物,也可联想我们家乡秋天里别的景物,抓住其特征,仿照下面句子的格式续写。看谁说得新!说得多!说得快!

  故都的秋天在哪里啊,在哪里? 它在简陋的小屋里;它在浓浓的香茶里;它在蜜桔的飘香里。

《故都的秋》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从品读文章语言当中得到审美的享受,体验学习的乐趣。

  2、知识和能力:

  学习把握文章的重要信息,学会运用圈点批注的读文方法。

    【过程和方法】

  指导学生圈点批注,学习从文章标题和重点语句入手鉴赏写景状物的散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程序】

    一、课堂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两篇写景状物的散文,《荷塘月色》与《故都的秋》,这节课我们学习本单元的第三篇文章《囚绿记》。这篇文章初中时我们已经学过,高中阶段又能学到哪些新的东西呢?

    二、品析文章标题

  探讨:课文写了赏绿、囚绿、放绿、思绿等几个层次的内容,为什么要以“囚绿记”为题目?

  小结: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由文入题是很有用的读书方法,但是要想对题目理解得深刻,还是要回到文章中,结合作者、背景和文字信息综合分析方可。

    三、学习圈点批注的读文方法

  1、《囚绿记》一文重点描写的情节是“囚绿”,要把握作者囚绿的原因,应注意文中哪些语言信息?请你找出来并做批注。

  方法小结:我们在赏析文章时要抓住重点问题,然后围绕这一问题圈点批注,可以做到对信息筛选整合,最终解决问题。圈点时要注意语句之间的关联,批注时要做到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还要注意语言表达的条理性。

  2、对“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一句做批注。

  3、对“卢沟桥事件发生了”一句做批注。

  4、对“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一句做批注。

  5、从课文中选取其它你最喜欢的一句做批注。

  小结:圈点批注时要抓住重点语句,这些重点语句对我们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情感态度,把握文章的艺术特点都很有帮助。

  这样的语句有:

  1、文眼句:如《荷塘月色》、《故都的秋》两文的文眼句。

  2、主旨句:如《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接榫句:如《荷塘月色》第3段结尾的句子。

  4、警策句:如《记念刘和珍君》中的一些句子。

  5、情感共鸣句。

  以上我们着重分析重点句子,但是抓重点词语的道理是一样的。

    四、迁移练习

  对精短美文《遍地黄金》做圈点批注。

    五、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把握文章的重要信息如标题和重点语句来理解文章的方法,还学习了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这些方法可以用在各种体裁的文章阅读中。同时,我们从作者描写的“常春藤”“油菜花”这些微小的生命体中感悟到了生命的气息,感悟到了心灵净化、品质提升的可贵。我们也应该做一个有“心”人。

    六、布置作业

  1、本节课后,你对赏读文章的方法有什么心得体会,写一段文字进行总结。

  2、交流《遍地黄金》的圈点批注。

《故都的秋》教案 篇6

  一、高中语文优秀说课教材分析与学情状况

  郁达夫先生在《故都的秋》这篇文章中为我们描绘了故都秋色,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无限向往和眷恋之情。作者运用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在对故都秋景的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与作者无论是从年代上还是年岁上都相距甚远,对于体味秋之悲凉很容易流于表面。所以本节课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感悟宁静美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这一单元为综合表达单元,教学上要求培养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能力。为更有效地完成这一教学要求,就必须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因此我将单元教学要求做为第三课时教学重点。

  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和学情状况,本节课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并掌握抒情散文的写作特点;

  2、能力目标: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体味作者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

  依据此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设定如下:教学重点: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体味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三、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1、教学方法

  教学指导思想: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贯穿全文,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阅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主要采取阅读感知法、情境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

  2、教学手段

  在教学手段的使用上,主要是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质疑思辨,补充信息,突破重点、难点。

  3、学法辅导

  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四、教学过程说明

  环节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课件展现北京秋景,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北京秋天的绚烂多姿,并配以轻松明快的音乐,使学生如见其景,如临其境。在视觉和听觉上产生强烈的冲击。就在学生陶醉于这艳丽之美时,我将提出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又是怎样的呢,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进入阅读情境,也为之后的深入分析做好充分的铺垫。

  环节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默读课文,并在阅读过程中思索:在郁达夫笔下,北国秋天的总体特征是什么。要求学生尽量从原文寻找答案,从而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概括文本的能力。而此时,我将绚烂的图景换成色调灰暗的秋景图,将先前明快的音乐转换成低沉的音乐,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把握文章的主旨,整体感知文章的情感基调。

  在学生总结出北国之秋的总体特点为:清、静、悲凉之后,再提出疑问: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体现这一特点的呢?引起学生思考,详尽研读课文。

  环节三:咀嚼语言,细品秋味这一环节,将分成三个步骤进行。

  1、览秋色

  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描写色彩的词语,并概括出这些色彩的特点,品味秋色的意境,体会北国之秋的特点一:清。在这一环节,学生要去收集文本信息,并加以提炼,从而进一步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闻秋声

  让学生找出文中都提及了哪些声音,品味秋声的特点,体会北国之秋的特点二:静。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能找出很多声音,我将提出疑问:这么多的声响交织在一起,这秋天似乎是非常热闹的,是这样的吗?这样做的目的是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引导学生了解反衬这一写作手法。

  3、品秋味

  这一步骤是将学生分组为五幅秋景图命名,要求用首字为秋的四字词语,并且要体现出画面中主要景物的特征。

  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分工与合作,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对文本的详细研读,经过收集、筛选、提炼信息,进而深切体会作者对故都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情。

  然后教师给出自己的概括,让学生比对哪个更贴切。(秋院对花、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枣染色)这一步骤既对刚才的学生活动进行了点评,也明确了北国之秋的特点三:悲凉。

  之后全班齐读秋槐落蕊图这一段落,通过朗读进一步感受悲凉的秋味。环节四:介绍背景,追本溯源

  这一环节中我将提出一系列问题,问题是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设置的。 本文除了作者写南国之秋的目的是什么?作者本身是南方人,可是为什么会喜欢北国的秋天呢?喜欢的是北国哪里的秋天?描写北国之秋外,还提及哪的秋天?为什么作者所描写的景致和我们所感受到的明艳繁闹的秋景截然不同呢?我将从四个方面去介绍:中国文人的传统——伤春悲秋;作者的生活经历——身世坎坷;当时的社会背景——动荡不安;作者的创作风格——静的文学。

  通过设疑——解疑这一过程,让学生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了解秋味之源,掌握阅读此类抒情散文的方法——知人论世,并充分体会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主观色彩的含义,掌握抒情散文的特点——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环节五:总结秋味,延伸拓展

  教师给出小结语句:故都的秋像一首诗,深沉而又含蓄;抛砖引玉,学生依此做仿句练习,来把握秋味,体会作者情感。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环节六:课后作业,巩固所学1、收集有关秋的诗句,至少4句以上。

  2、任选一幅秋景图,手绘或电脑绘制,并在班内举行小型画展。(电脑美术专业)作业一的目的是学生的阅读视野由课内拓展到课外;作业二的目的是将语文学习与专业课相结合,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得语文教学服务于专业教学。

《故都的秋》教案 篇7

  教材、图书、影象材料——高中语文第三册《故都的秋》,朗诵《故都的秋》(mp3)

  人力资源——具备基本信息技术素养和操作能力的高中语文教师

  (九)评价

  对教学设计方案的评价,是否体现了设计者的设计思想

  ——设计方案试图把信息技术和语文学科进行整合,以学生为中心,注意在学习过程中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而使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探索,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但是,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本设计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过分强调,忽略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忽视了情感因素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另外,当教师主导作用不明显时,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就会过大,容易偏离教学目标,达不到该有的学习效果。

  通过什么方式评价本课是否成功,描述希望学生创作的作品或学生的表现以及你如何评价这些方面。要与教学大纲相对照。

  ——对和课文相关的每一个学习专题,都有许多同学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也有很多同学发表了非常精辟而独到的见解,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了锻炼,在以往课堂内教师“一言堂”的情况得到了完全改观,学生敢于提问题,并主动的去解决问题,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得到了完全的显现,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会并提高了通过团结协作、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从课内延伸到浩瀚的网络信息资源库,学习者的视野拓宽了,知识面丰富了,对作品的各个方面也得到了更加深层次的理解。这节课的效果就是教会了学生会主动的思考,主动的探索,主动的建构。

  二、教学实施

  教学实录(见相关资料)

  三、教学反思和总结

  (一)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情况

  备课阶段是否利用了信息技术,是。

  教学内容的呈现和演示方面是否利用了信息技术,是。

  教学内容中某些过程或现象是否运用了计算机模拟,无。

  教师是否要求学生通过操纵、控制计算机(例如,改变参数观察结果变化等),进行探索,否。

  为学生准备作业和发放作业是否利用了信息技术,是。

  收集学生作业是否利用了信息技术,是。

  教师是否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答疑,是。

  评价学生练习或作业是否利用了信息技术,无。

  有没有为学生提供相关网站,有。

  是否要求学生访问有关网站,是。

  概括本次教学中信息技术对教学效果的总体影响

  本次课堂学习,信息技术运用的作用有二,一是使学生能够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疑问通过网络搜索信息获得帮助,得到验证,二是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不同的兴趣和对文本理解的切入以及知识和能力水平自主选择学习区域,并且能使学习者的看法迅速地得到共享,增加了信息的传输速度,也就促使学习者思维密度和强度的加强。

  (二)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和学校结果评价

  1、学生学习过程中,在哪些阶段和方面利用了信息技术?效果如何?

  学生搜集资料是否利用了信息技术——学生需要利用搜索引擎搜索和处理网络信息。

  学生写作业或制作有关作品是否利用了信息技术——学生需要通过探讨交流解决问题,最后要把自己的最终观点写成word文档上传至教师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具有熟练的打字技能,还需要他们使用文字处理、上传下载等信息技术。

  学生是否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讨论或向教师寻求帮助——整堂课是以讨论方式为基本模式的。而讨论是在论坛中进行,因此过程中一直都需要学生使用信息技术。

  2、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产生了哪些影响?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

  对学生等知识学习的影响;

  对学生概念理解的影响;

  对学生在本学科或领域内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

  对学生信息检索能力的影响;

  如果您认为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的其他方面还产生了影响,请列出并说明效果如何

  ;

  请用很短的几句话概括本次教学中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的总体影响。

  本课次的学习中,信息技术使学生通过多感官感受文中意境,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通过网络,实现了同层次小组的自由组合,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在网络小组的讨论过程中,还提高了学习者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者在形成观点的同时,能尽可能从网络资源库搜寻相应概念进行支持,强化了其逻辑思维能力。

  (三)你认为在此类教学中,哪些因素对信息技术作用的发挥影响比较大

  1、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

  2、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态度;√

  3、教学方法;√

  4、教师在教学中敏锐、灵活的教学策略;√

  5、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

  6、学校的硬件设施;√

  7、学校的政策导向;

  8、请列出其他影响因素:教师在课前专题的设置——教师设置的专题既要能激发学生的探讨的兴趣,又不能使学生轻易的在网络信息库找到现成的答案,而是需要学生去寻找相关理论和事例验证自己通过思考得出的观点,而千万不要让学生把网络学习变成网络搜索。

  (四)致谢和参考资料

  《高中生心理》(浙江教育出版社)

  《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学科教育)

《故都的秋》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品味语言 体味情景

  教学时数

  一教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引用古语“女伤春,士悲秋”和毛泽东、杜甫、马致远的诗句说明中国文人有悲秋情结。 不同的人,他们眼里的秋景不同,因为心里的情感有别,“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

  一、 整体感知:

  1、 齐读首段,抓文眼句——通过学生比较阅读把握句子的重音位置在该在“特别”,所以故都秋的主要特点是“特别的清、静、悲凉”,而非“清、静、悲凉”。

  2、 选一学生读2、13段,总结南国秋的主要特点

  二、局部研读(3—11)

  1、同学们,文中具体描写北国之秋的段落是哪些?

  2、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①注意观其色、闻其声,品其味。

  ②从声音、色彩描写看,你认为哪幅图最出色。

  3、故都秋景图: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日胜果

  3、 从声色描写角度出发赏景

  ⑴秋雨话凉图(6-10):

  ① 找出文中作者评价北国秋雨整体特点的句子:

  北国秋雨“奇、有味、更象样”在何处?

  ③ “话凉”

  ④想象整个画面,体会作者在画面中传达出的情绪。

  ⑵、小院清晨图:

  ①作者认为牵牛花的颜色“以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为什么?

  ②冷色调给人什么样的感觉?(联系生活感受,体会色彩所蕴含的感情)

  三、延伸联想

  同学们可选取书中五幅画里的景物,也可联想故都的秋天里别的景物,抓住其特征,仿照下面句子的格式续句。看谁找得新!看谁找得多!看谁说得快!

  故都的秋天在哪里啊,在哪里?

  它在破陋的小屋里

  它在浓浓的香茶里

  它在……

  它在……

  四、深入探讨

  1、在与南国秋的比较中,侧重表现北国的秋程度深。作者详写平常之景而不是风景名胜,意在说明北国的秋范围广,这正是故都秋的特别之处!

  2、从这些景物描写中你们能体会到郁达夫此时的心境吗?

  3、那郁达夫为什么这么“寂寞、孤独、忧伤”啊?

  4、总结“情景交融”在本文的体现。

  ●结尾

  从这些描写看,这故都的秋景已融入了郁达夫先生的生活,融入了他的血液、融入了他的生命,我们一起来品读文章最后一段!要读出那浓浓的秋味、读出绵绵的愁思、读出那深深的眷恋!

《故都的秋》教案 篇9

  一、教材分析

  1、 单元教学要求

  《故都的秋》编排在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本单元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领悟文中的哲理。引导学生能通过文章精巧、绵密的构思,深入品味文中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进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品读出作家蕴含于文中的独特的情与理,从而达到通过品味语言来循序渐进地感知,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的赏析目的。

  2、文章特点

  《故都的秋》系郁达夫在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就全文看,作者意在颂秋,为什么一开始就在读者感情上涂上一层悲凉的色彩呢?是不是违反了生活的逻辑?不,这种“清、静、悲凉”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因为这色彩本身就是一种美。一片飘零的槐叶能打动情意,几声秋虫的哀鸣更足以牵动心魄,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由于在客观事物的描绘中融入了作家的情绪,自然要觉得落寞和悲凉,和故都北平一样,作者的感情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秋意。于是他的散文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3、时代背景: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到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而这篇散文写于1934年,作者正处于苦闷时期。郁达夫在散文《故都的秋》中为我们描写了故都秋色,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无限向往和眷恋之情。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的教学对象是重点高中二年级的文科学生,应该说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好。他们对散文是不陌生的,高一时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调查得知,许多同学课外都喜欢看散文,兴趣比较浓,订阅了《读者》《散文》等杂志。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三、教法、学法

  《故都的秋》的教学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教学构思: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结构全文。

  1、朗读:由于本文的写作年代离今天较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先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并运用提供的朗读素材进行跟读、自读、情读(有感情的朗读)、变读(对原录音材料在朗读中处理不好的地方进行调整美化),注意语速、节奏,尤其要符合作者的感情。

  2、设疑讨论: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情志与意趣,但这种抒写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精巧的构思,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的。如何鉴赏抒情散文的情志和意趣?我认为重点在于弄清其表现手法,理解描写中寄托的浓厚的思想感情;其次,细细品味优美、含蓄、隽永的语言。

  (1)表现手法:阅读借景抒情类散文,关键是处理好景与情之间的关系,往往是情为主,景为客,景是情的依托物,情是景的主心骨,两者主次分明,但不是油水不分,而是水乳交融的。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缘情托景,情景浑然一体。 阅读实践(学生活动为主) 以情驭景,主要是选景。作者身处的社会环境,使他内心投下了忧郁和冷落的阴影,因此,他追求“清”“静”,心头笼罩淡淡的“悲凉”(可借助《预习提示》及注解一理解)正因为如此,作者所观察到的富有暖色的香山红叶,他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他也不写。由于情的驱使,他选择了最能表现自己感受的载体:清晨院子所见景物;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秋风秋雨等等。感情与之融为一体。 以情显景,主要是绘景。如第一幅画,院里的景象:住——一椽破屋(一座大厦);泡——一碗浓茶(一杯香茗);看——碧绿的天色(火红的日出);听——训鸽的飞声(喜鹊的叫声)。比较可见,作者所选景物突出的特征是清、静、悲凉。

  (2)品味揣摩语言 重点品读“槐树的落蕊”和“秋风秋雨”两段。这两段文字像轻轻漂浮的白云,又像叮咚作响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在娓娓的叙述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这里有动有静,有声有色,亦情亦景,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

  为何确立上述教法学法?首先,新教材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和培养语感。这也是语文学科特点和规律的要求。其次,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材是个例子,教是为了达到不教。”教师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精神和自学习惯,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现代教学论的核心是确立教师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的同时,还要认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由此引发出“教与学是双边活动”、“提倡教学民主”等主张,从而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认知规律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对知识初步获得整体印象后,会有意识地进入知识的探究情境之中,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四、教学过程

  1、 教学目标:

  (1)学习抒情散文的选材特点

  (2)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习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3)品味揣摩语言,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2、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散文的“形”与“神”的有机结合。教学难点: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教学准备:印发预习材料,要求学生课下预习,早读检查(包括:A、作家作品;B、写作背景;C、掌握生字生词;D、熟读课文,理清层次)。制作幻灯片(古代有关秋的诗句)

  4、教学实施:

  (1)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2)提供相关材料,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电脑显示《滕王阁序》、《天净沙·秋思》、《琵琶行》、《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山居秋暝》等文字资料,再显示关于秋的景观图片,尤其是北京的秋景图片,如香山红叶、北海、陶然亭等。)教师点拨:这些佳句和名篇,有的描写秋天的肃杀和凄凉,抒发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了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景如何?秋意如何?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领略故都的秋味。

  (3)、听朗读录音(十分钟)

  (4)、细细品味:文章开头部分“从青岛到北平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清、静”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景,“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

  (5)、哪些景物体现了“清、静、悲凉”的感情。朗读、揣摩、体悟。五幅秋景图:秋晨的天空;秋槐的落蕊;秋蝉的残鸣;秋雨的凉意;秋枣的色彩。分别从不同的感觉品味揣摩:秋光、秋声、秋色、秋味。这些景物的清闲、幽远、幽静、落寞、衰落、萧条,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上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的“主观感受的”的自然融合。文章取材主要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而香山红叶的暖色调,颐和园的喧闹,与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相称,因此散文的取材应围绕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就是以情驭景、以情显景的方法。

  (6)、文章在刻意描绘的几种秋景之外,作者思路所及而且笔触点到的还有哪些内容?

  (7)、综观全文,用最简练的文字概括北国秋和南国秋的特点,文中为何多次提到南国之秋?

  (8)、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故都的秋景,那么作者在叙述和描绘秋景时,以时间为序还是以空间为序?教师点明: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是并行排列,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这些景物都具有“清、静、悲凉”的共同特点,也即“神不散”。

  (9)、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提示:此题在学生可以见仁见智,各抒己见。

  五、预期效果:

  这是一篇情深意浓的抒情散文,按理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灵,但由于写作年代较远,作者抒写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困难主要在于一些“负面”情感难以理解。如“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好理解,“悲凉”就不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消除时代隔阂。感受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教学此文,我感觉人文精神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课文里,就在师生们的共同品教学设想。同时,我以为优秀的作品应具有无限的张力,等待我们去发现、挖掘甚至是重新的建构,学生应该借此写一篇有质量的“个性化作文”,为丰富我们所承担的中央教科所课题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学上习、评价文章,仿写散文。

  六、辅助手段:

  学生借助课件中的录像等媒体体验作者的情思。朗读水平低的同学可以借助录音一步步的跟读甚至是反复听读;朗读水平高的同学可以放弃听读,也可以去研究专家的朗读。

《故都的秋》教案 篇10

  教学目的:

  ⒈训练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⒉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⒊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方法

  自读——讨论——点拨式

  教学构想

  以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为线索结构全课,以“一曲悲凉的颂歌”为课时主题。

  教学重点

  散文的形和神

  教学难点

  散文的景和情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及内容

  一、导语设计

  1、上课之前,我先听一首歌:“我爷爷小的时候常在这里玩耍,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一逢衰草,几声蛐蛐叫,伴随他度过了那灰色的年华。吃一串冰糖葫芦,就算过节,他一日三餐窝头咸菜么就着一口大碗茶……”这首歌名叫《前门情思大碗茶》,歌中唱的是我们国家的哪个城市呢?对,北京。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也是写北京的散文,不过,它写的不是北京的冰糖葫芦,也不是北京的大碗茶,而是北京的秋。大家知道,北京现在是我们国家的首都,历史上也曾是几个朝代的都城,但是,在郁达夫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北京已经不是任何朝代的都城,也不叫北京,而是叫北平,因此,郁达夫把它叫做故都。(板书课题)

  3、上课之前,我已经把自读提纲印发给了大家,并让大家作了充分的预习和准备。下面,我们就以自读提纲为依据,来欣赏分析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

  二、检查预习,师生共同讨论,分析理解课文

  ㈠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主要是从哪个方面来写故都的秋?请用一字来概括。

  答:味。(板书)

  ⑴此问要求学生首先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回答此问无须作太多理性分析,凭语感即能得出答案,“味”字在全文出现达八处之多。

  ⑵若学习思维过于分散,讨论与答案差异较大,可提供几个答案供学生选择。如:色、声、形、味、实、情,课文虽也写了上述方面,但主要是写秋之味。

  ㈡读第1、2自然段,分别用四个字和三个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

  答:北国的秋——清、静、悲凉

  南国的秋——慢、润、淡

  此问旨在训练学生的文字概括能力,答案均可在文段中找到。

  (三)读第3~11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秋花、秋槐、秋蝉、秋雨、秋果五幅故都秋景,那么,作者在记叙上述秋景时,是以时间为序来记叙的呢,还是以空间为序来记叙的?

  答:既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应该说,是无序的,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作者所写的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并不是必然的,但是我们读起来却觉得很自然,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这是因为这些景物都具有了“清、静、悲凉”这么一个共同点,作者正是以“清、静、悲凉”这个景物的共同点把这些景

  物组织在一起的,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

  ⑴此题有意要引起学生的争论,题干以选择问的形式设置一个非此即彼的圈套,看学生能否跳出思维的二维空间。

  ⑵通过争论,可使学生加深对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特点的认识,此为本课教学重点。

  ⑶为了方便学生讨论,可在讨论前出示本课投影胶片之一:

  秋花——色

  秋槐——形

  秋蝉——声

  秋雨——味

  秋果——实

  2、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上述秋景来写呢?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

  答:的确,作者所写的秋景的“清、静、悲凉”的,他所写的秋色是冷色,秋形是使人觉得有点儿落寞的,秋声是衰弱的残声,秋味是都市闲人雨后话秋凉的情韵,秋实也是淡绿或微黄,而不是红熟了的时候。之所以这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从客观方面来讲,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从主观方面来讲,也有三个因素: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实;第二,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第三,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因此,上述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就决定了作家会选什么样的景来抒什么样的情。

  ⑴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

  ⑵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

  ⑶作家人个气质的抑郁善感;

  ⑷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

  ⑴此题旨在让学生把握散文情和景的关系,这是本课教学难点。

  ⑵分析时可与导语中的《前门情思大碗茶》作比较,体现课堂线索。北京的名胜古迹有很多,但词作者只选取前门、蛐蛐、冰糖葫芦、窝头咸菜、杏仁豆腐、大碗茶来写,勾勒了一幅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故都风情画,很好地表达了海外游子的故都情思。

  (四)读第12自然段,你认为本段的中心句应该是哪一句?

  答:应该是: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此题旨在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如学生意见出现分歧,可提出几句让学生进行辨析。如:

  A、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

  B、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C、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A是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B是观点提出后对观点的阐释;C是本段中扣题的句子。)

  (五)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认为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的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请用一个字来概括。

  答:味。(板书)

  2、为了说明上述区别,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比喻。作者用了四组对比来形象地比喻南北秋之味的不同。

  ⑴此题旨在训练学生的修辞辨认能力及理解能力。

  ⑵部分学生可能会答成对比或类比,这是不对的。应该说总体上是比喻,但比喻中有对比,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本身是对比。本体与喻体

  之间的相似点不是“味”。

  ⑶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可出示本课投影胶片之三:

  本体——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

  比喻

  喻体——黄酒与白干

  稀饭与馍馍

  鲈鱼与大蟹

  黄犬与骆驼

  (六)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此文中是颂秋呢,还是悲秋?

  答:颂秋。但是,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板书)

  此题可引发学生进行争论,教师总结时可套用“含泪的微笑”,总结出“悲凉的颂歌”这个课时主题。

  三、结语设计

  1、教师唱《前门情思大碗茶》的后几句:

  “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它最廉价,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那醇厚的香味儿,直传到天涯,它直传到天涯?”(可以放录音代替)

  ⒉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给我们描绘的故都的秋味也宛如大碗茶的香味一样传遍了天涯!

  《故都的秋》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郁达夫

  北国的秋——清、静、悲凉

  味

  南国的秋——慢、润、淡

《故都的秋》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郁达夫及其作品。

  2.了解《故都的秋》的艺术特色。

  3.诵读,积累语言材料。

  二、过程与方法

  1.强化诵读,训练语感。训练学生在阅读中快速把握文章意蕴,并作适当归纳的能力。

  2.领会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艺术风格。

  3.培养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趣味。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体会作品的感情色彩同当时的时代背景的内在联系,理解一个正直文人不满于现实又无法找到出路的苦闷心境。

  重点、难点

  《故都的秋》也是中国现代散文名篇,它充分显示了作者的个性气质和独特的生活感受、兴趣爱好、文化品位。作者到底描写了故都的哪些风物?抓住了这些风物的哪些特点来描写?从这些故都风物中折射了作者什么样的内心世界?这些都是鉴赏这篇文章的重点,也是难点。

  学生活动

  诵读、鉴赏

  思考、讨论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文章描写了故都秋天的哪些风物。自然风物的客观色彩和作者内心世界的主观色彩是如何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体会文章情景交融、以情驭景的艺术风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可选取传统教材中峻青《秋色赋》若干段进行朗读。读后问:这段秋景有什么特点?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丰收,色彩绚丽,喜悦热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同样描写秋天景物的文章,我们看了郁达夫所描写的故都秋景与峻青笔下的秋景有何不同?

  二、简介作者及其艺术风格、本文的写作背景。(根据文意的需要来夹带介绍)

  郁达夫(1896—1945)现代著名作家,浙江省富阳人,是“创造社”的重要成员。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家庭的变故、国家的现状,激起了作者无限愤慨,后流亡苏门答腊,坚持抗日战争。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等,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本文写于1934年8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这段时间,他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游山玩水,留下了一些很好的游记。

  三、范读、感知

  播放课文朗读,学生看书默读,感知课文。

  四、诵读、感悟

  (选择重点章节学生和老师比较阅读,为什么老师和学生读的有差别?因为对课文的感情把握深浅有区别。)

  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怀部分时更要认真感受作者的心意、情怀。要注意课文的文眼,即“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此句提纲挈领,笼罩全文,更要认真领会,循此线索整体把握文章大意。

  再让学生诵读、感悟。

  “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又深沉。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五、理清结构,把握思路。

  让学生发言,讨论。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中间主体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描述故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记叙部分采用并列结构,根据“清”“静”“悲凉”的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自然风物,共有五种景况,即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议论部分,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自然之秋,赞颂北国之秋。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部充分展开,酣畅淋漓。

  总起

  ①写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感受与向往

  ②江南之秋不能让人满足

  ①清晨所见、牵牛花

  ②槐树落蕊故记叙

  ③秋蝉残声前都2.分写

  ④秋雨话秋凉后的

  ⑤枣树奇景呼秋议论:凡是有情趣的人,对于秋应总是一样地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觉

  3.总写

  ①写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

  ②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

  六、布置作业

  诵读课文,深切感悟。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故都的秋》教案汇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清明句子清明短语(锦集42条)

清明短语句子

十周年庆典致辞6篇

十周年庆典致辞

伤感说说短句经典语录(锦集66句)

伤感语录说说

调查取证申请书书通用

调查取证申请书

预防传染病教案(汇总5篇)

预防传染病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模板

故都教案

我的朋友多教案反思汇总

我的朋友教案反思

丰收晒秋美如画的唯美句子汇总(65句)

描写秋天丰收的句子

小河青草教案汇总

小河青草教案

蟋蟀的住宅教案2000字汇总

蟋蟀住宅教案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故都的秋》教案 篇1

  一、说教材

  1、地位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课,是郁达夫的一篇历久弥新、传吟久远的散文名作。全文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者的主观色彩自然融化在一起。通过对北平秋景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秋的自然景色,风物人情,抒发了对北平秋的向往、眷恋之情,并流露出一种忧郁、孤独的心绪,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里夹杂着一些苦涩。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是

  ①品味文章语言,体会故都秋的特点;品鉴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②领略作者在文中流露的主观情感。

  ③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体验,提高审美能力。

  3、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技巧,领悟作者悲凉、伤感的情调,这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高一的学生已经有了阅读欣赏的能力,但是对作者的时代背景没有体会。所以,对本课的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中,老师要使用朗读法、点拨法、美点追踪法进行教学。指导学生采用读书法、发现法、讨论交流法进行学习。

  三、说准备

  为使教学顺利进行,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老师的准备是:提前布置预习作业,编制并下发导学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的准备是:根据导学案预习课文。搜集有关描写秋天作品和诗词,回想自己见过的秋天美景的画面。

  四、说教学过程

  我将按 导、感、赏、拓、升,五个环节展开教学

  环节一,导入新课。

  首先,让一个学生在投影仪上展示课前搜集的关于秋天美景的图片;让另一个学生说说自己掌握的关于秋天的诗词。接着,看大屏幕,观看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杜甫《登高》、柳永《雨霖铃》配乐朗诵。然后我这样导入:(充满感情)面对秋景,不同的人、不同的情景,感受是不同的,作者对客观景物的感受是和作者的个性、经历、情趣是分不开的。那么现代作家郁达夫笔下的秋天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情调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郁达夫(只有对著名作家才这样说),走进他的《古都的秋》,去欣赏北国秋的姿态,去品味古都秋的韵味。(板书:郁达夫)

  (通过这一设计,使学生明确学习内容,集中注意方向,唤醒求知渴望,顺势进入学习情境。此环节需要分钟,)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一环节具体分两步

  第一步,检查预习,展示目标

  老师根据导学案,检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了解情况,对本课教学目标的掌握情况。

  (通过这一设计,既扫清学生阅读课文障碍,体现语文工具性的特点,又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为开展学习打好基础。这一步需要分钟。)

  第二步,指导朗读,感知课文

  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标示出段落标记,指出文章的中心语是什么,引导学生找出哪一句是本文的神。(“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这样通过带着问题的、多种形式的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整体上感知课文,提高概括能力。这一步需要分钟。)

  环节三,赏析文本:品味意境

  学生再精读课文,给写秋景的段落加小标题。边读边思考:作者意在颂秋,为什么一开始却涂上了一层悲凉的色彩呢?然后师生逐一解决以下问题。

  (1)郁达夫笔下独有的秋味,体现在哪些景物中?

  师生共同归纳得出: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板书:院、槐、蝉、雨、果)

  (2)学生齐读第三段,感受“小院秋晨”独有的韵味,让学生小组内交流阅读后的感受,并回答下列问题:你能从文段中体会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师生归纳出:

  “泡浓茶”的“浓”字传达出的一种苦涩的味道

  “听飞声”衬托出环境的寂静、幽静以及作者内心的平静

  “细数日光”体现出作者的清闲和淡淡的落寞情怀

  “静对牵牛花”让人感受着一种安静和恬淡

  从这些细致的描写里,感受到作者那种悠闲的情怀。

  (3)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按照对“小院秋晨”的分析方法,让学生分别感受课文描绘的其余四幅图面的情感。得出

  “秋槐落蕊”图中:哪一句能感受到一种安静和一丝寂寞、失落。

  “秋蝉嘶鸣” 图中:“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感受到的寂静、凄凉和凄清。

  “闲话秋凉”图中哪些语句:能看出作者那种清闲的感觉,也感受到一种清冷的氛围。

  “秋果胜景”图中:作者眼中北国盛秋的颜色怎样传达着一种悲凉。

  总之,通过五幅秋景画面的赏析,体味郁达夫笔下“清、静、悲凉”的孤独的感受,这就是北国秋的味道,是作者辗转千里饱尝的故都的秋味。作者独特的人生经历,使得作者在景物中融入了自己特有的感情色彩,这种情与景的高度和谐统一,在故都的秋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至此,学生已经内化了本文句、段研读赏析的规律和方法,后面的问题学生就可以通过合作探究的方法自己完成了。

  (4)学生齐读第二段、十三段,请学生思考这样两个问题:

  A、分别用几个词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作者在对比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B、如何理解“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5)请一位朗诵水平较好的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12自然段,其他同学完成一项任务:这一段可否去掉?为什么?

  这一环节,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探究的作用,防止老师唱独角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这一环节,通过对文章典型句子的欣赏、对重点段落的感知,体悟了作者的情感,解决了教学重点和难点。这一步需要1分钟)

  (如果是文言文,第三步,疏通文意)

  环节四,拓展延伸

  让学生分小组把自己当做作者表演观赏《秋院》的情景,要表现出文中体现出的情感。

  (这一设计,重在鼓励同学们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以及学以致用的能力,使学生通过表演,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此环节需要分钟)

  环节五,总结提升

  先完成达标测评试题,再启发学生思考这一课你学到了什么?老师最后根据学生回答再简要梳理补充,并布置作业(作文)

  (通过梳理总结,使本课知识要点化,系统化。此环节需要分钟)

  五、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设计,就是一个精美的微型教案,要条理清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因此,我将这样设计板书:

  故都的秋

  郁达夫

  景情

  院 清

  槐

  秋 味 蝉 静

  雨

  果 悲 凉

  形 神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故都的秋》教案 篇2

    一、教学重点

  1、通过分析其他四幅图,更加明确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体会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艺术手法。

  2、学习对比、前后呼应的写法

    二、教学过程

  1、赏析秋景图

  1)秋蝉图

  明确:“像花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及柔软的触觉”。——作者调动了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写出了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作者细心的看到了扫帚的留下来的丝纹,它们孤零零的躺在街上,显得清冷而落寞。既写出了作者的清闲,又写出了环境的落寞,显示出一种悲凉之气。

  2)秋蝉图

  明确:蝉鸣吹响了秋的号角,同时也唱响了生命的挽歌。柳永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的句子,可见秋天的蝉鸣并不似盛夏般激烈,多少有些生命将终的凄婉,没落。蝉到了秋天生命已经走到尽头,那么联想到人,人生的短暂,自然有种悲凉的感觉。

  3)赏析秋雨图

  明确:文中的“灰沉沉”的天空,“息列索落”的秋雨,“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以及“缓慢悠闲”的语调都会给人一种凉意。在秋天,下秋雨,天气就会转凉,一年将尽,人到中年,光阴几何,那种凄凉和无奈是难以言表的。就像辛弃疾在词中所言“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里的天凉好个秋是不是与那声“哎,天可真凉了”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4)赏析秋果图

  明确:北方果树处处都是,重点写枣树,目的在表达对故都金秋的热爱和留恋。但是美好的时光是短暂的,“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一年也就要结束了,坐看年华赴流水,韶光易逝的悲凉之感便油然而生。

  2、学习对比、前后呼应的写法

  1)本文是写故都的秋,但也写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

  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

  两者的比较点都是“秋味”,突出北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由此可见,为了突出景物特色,鲜明的对比是有效方法。

  2)那么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么特点来衬托故都的秋的?在结构安排上为何要一前一后?

  明确:分别抓住其“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前者在第2自然段,后者在第13自然段,这样在结构上就形成了前后呼应。

  3、情感探讨

  郁达夫对于故都的秋是怎么样的情感呢?请大家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明确:第一段“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他为赏秋不辞辛劳,可见爱秋之切!)

  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他为这秋色宁愿付出生命的三分之二。可见爱秋之深啊!)

  情感:向往、迷恋、眷恋

  确定了情感,下面请大家看到十二自然段,作者说“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的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作者喜欢秋景但是看到秋景就会有这样悲凉的情绪产生?

  明确:客观方面:故都秋天的景物所体现出来的那种萧索落寞的景象。

  主观方面:1)社会环境的黑暗。“白色恐怖,使郁达夫心境不好;他心境不好,所以喜好冷色调,总想找宁静处”。作者在写这些描写色彩的词不仅体现了是故都秋“清”的特点,也是作者情感色彩的外显。2)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文人见落花而伤春,看流水而感时。他需要这样的景物来排遣内心的忧郁烦闷,把复杂微妙而又难言的情怀寄寓在秀丽的自然景物之中委婉而又曲折地表达出来。3)文人的“悲秋情结”。

  4、小结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本文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全文紧扣“清、静、悲凉”,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浑然一体。大家在以后的写作中也要注意运用这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5、作业:

  1)、完成《学海导航》配套练习

  2)、写一篇欣赏季节的散文

《故都的秋》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读散文。

  2、指导学生从文中找出关键语句,明确对“绿”的感受和理解。

  3、了解象征手法,体会作者表达的深刻的思想内涵。

    【教学重难点】

  1、品味关键句,理解文中“绿”的象征意义。

  2、了解背景,明确作者的情感以及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精神的赞颂。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巴金在回忆一位作家时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多好的人!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散文《囚绿记》的作者,一位很有才华的青年散文家和翻译家陆蠡。陆蠡是一位真诚的作家,是一位文如其人的作家。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研读陆蠡的散文代表作《囚绿记》,去接触他那崇高的灵魂。

    二、与陆蠡相识

  课前已经布置大家预习,下面就请大家把你们的预习成果展示出来,介绍一下我们并不熟悉的作者陆蠡。(学生自由发言)

  课件展示:

  陆蠡(1908~1942)现代散文家、翻译家,抗日烈士。散文集有《海星》《竹刀》《囚绿记》等,其特点是从琐细的生活情节中,挖掘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文笔凝练、质朴、蕴藉而秀美。译著有《罗亭》《鲁宾逊漂流记》等。他也曾写过许多短篇小说,给人感觉总是“渴望着,更有生命,更有力量,更有希望和鼓舞”。

  陆蠡是一位对生活极为严肃认真的老实人。1942年4月,陆蠡工作的上海文化生活社被抄,为了追回书刊,他亲自去巡捕房交涉,结果被日本特务机关秘密杀害。据说日敌问他赞不赞成伪府,他回答不赞成。问他对于大东亚的看法,他认为一定失败。正是这种民族的骨气,坚定的信念,使他的散文贮满着一种积极乐观的情绪。李健吾在《陆蠡的散文》一文中说:“生命真纯,节奏美好。陆蠡的成就得力于他的璞石一般的心。”

    三、推进新课

  1、整体感知:

  刚才我们已与作者相识,走进作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本。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品读课文。首先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文并思考屏幕上的问题:

  ⑴ 文中哪几段写囚绿的?囚绿之前,之后写了什么?

  提示:圈划关键句(即那些写行动的句子),理清全篇的思路,并用象“囚绿”这样两个字概括每一层的大意。

  ⑵ 作者表达了对绿藤什么样的情感?划下你喜欢的语句或是能打动你的语句,待会儿请同学们朗读交流。

  学生交流后明确:

  ⑴ 8~12段写囚绿,囚绿之前的1~4段写寻绿,5~7段写观绿,囚绿之后13段是放绿,14段是怀绿。

  ⑵ 表现作者对绿藤的喜爱之情。文章自始至终紧扣一个“绿”字,寻绿、观绿、囚绿、放绿、怀绿,作者每一个意念与行动都体现着对绿的爱,曲折有致地表现了喜爱绿色生命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每一步都有感情的深化,一步一步地把喜爱绿色生命的心潮向前推进。(学生朗读交流有感触的语句)

  2、具体研读:

  ⑴ 通过刚才大家的回答和品读,我们也快被作者对绿的挚爱感动了,那么作者为什么那么喜欢绿呢?(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归纳)

  明确:因为绿是生命、是希望、是慰安、是快乐;因为绿给处于孤独、寂寞、苦闷中的作者以精神的激励。所以,他深深地爱绿──一株常春藤。

  ⑵ 在课文中,作者是如何去描写这株常春藤,这些绿枝条?

  明确: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舒开折叠着的嫩叶;下雨时带着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当绿枝条垂在案前时,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虽然被幽囚了,但它的尖端总是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着原来的方向;由于离开阳光,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象病的孩子。尽管如此,这些绿枝条依然非常固执,正因为如此,作者在文中说它是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⑶ 通过作者细致精彩、绘形绘色的描写,我们能否体会出这些绿枝条有哪些性格特点?

  明确:它是美的;它是青春、爱和幸福的象征,正如作者说的,“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它还是倔强、坚贞和固执的,并且是向往光明自由、永不屈服的。

  ⑷ 通过以上的品析,我们对作者为何如此挚爱绿枝条有了更深的理解,作为一名爱国青年,陆蠡不惜笔墨描绘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有没有更深层的原因?

  ① 先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有关写作背景的语句。

  明确:卢沟桥事件发生了。……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火车已经断了数天,我每日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终于在一天早晨侯到了。离开北平一年了。……的确,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是文章的背景,既是作者活动的背景,也是绿叶生存的背景。正如了解作者有助于我们理解文章一样,明确写作背景也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文本。

  3、写作特色:

  以上我们一起品读了文章的内容,把握了作者的情感,其实《囚绿记》这篇文章在写法上也有值得我们揣摩的地方,一起来看一下本文的写作特色。

  课件展示:

  ⑴ 物我互观,尽显性灵。

  ⑵ 叙事波澜,脉络清晰。

  ⑶ 含蓄蕴藉,深沉厚重。

    四、课堂小结

  这堂课我们品读了陆蠡的优秀散文《囚绿记》,在品读的过程中,我们也学到了一些解读文章的方法:如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读文章;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从品味凝聚作者感情体验,理性思考的语句,把握主旨;而其中托物言志类文章,还应从物的特点思考,展开联想,明确象征意义,等等。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品读,我们也真切感受到作者那黄金般的心!

    五、作业

  结合本文的写作特色,选择其中的一点,谈谈你对文章的理解,写成小短文形式,300字左右。

《故都的秋》教案 篇4

    一、教学设计理念: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纷纷开始生成性课堂的教学探求。生成性的语文课堂就好像是塞林格笔下的“麦田”:有一群孩子在课堂“麦田”里自由自在地游戏、狂奔、乱跑,新的活动不断生成。教师就是站在那“麦田”悬崖边的守望者,守望着这片麦田,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就把他捉住,不让一个孩子掉下“悬崖”,不让学生迷失于“课堂生成”。

  在这堂课的设计上,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致和开发性学习的欲望为起点,课堂上适度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学生有效的价值引导和点拨,对于学生生成的单一的信息资源,通过追问补充的方式将他们带到思维的边缘,让思考“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二、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一年级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必修2第一单元的第二篇。本单元所选的三篇课文都是抒情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在欣赏语言的过程中,使学生从文章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融化在一起,表现出故都之秋的特色和作者的独特感受的作品。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实用阅读能力和增强学生的主动性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我将本文分为两课时来学习。第一课时从内容和背景方面研读文章,感悟探究作者情感;第二课时从语言和艺术手法方面,体察作者情感。这是第一课时的设计方案。

    三、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学生对散文是不陌生的,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既要让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

    四、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该课的特点以及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色,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2)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五、本课时教学重点、难点及依据:

  由于作者所处的年代已远,学生在把握作者情感上有一定的难度,也难以领悟主观色彩笼罩之下的景物描写的妙处。所以体会本文情景交融,引导学生推敲本文悲凉、伤感情调的由来。既是教学重点,又是学习难点。

    六、教法学法设想:

  1、采用教师与学生互动合作的教法。

  (解说:在新课程理念中,课堂是个有机融合体。从互动角度引导学生探究作者在文中隐藏的生命情感。)

  2、朗读感受,重视诵读、美读。

  (解说: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以朗读来贯串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3、让学生读、说、品、评,合作探究

  (解说:阅读实践以学生活动为主,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精神和自学习惯。)

    七、教学辅助手段:

  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设计:

  依据本课时的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的思考,将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贴近生活,进入情感

  一开课,老师与学生共同回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白舸争流”等一系列的描写秋天的诗词……是的,不同的人对于秋有着不同的感受。毛泽东读到秋日的壮丽,杜甫读到秋风的悲凉,柳永读到秋雨的凄苦。那么,你眼里的秋天是怎样的呢?学生各抒己见:可能会谈身边的秋天,一方面给人以丰收的感觉,田野里,各种庄稼陆续成熟了,果园里,各种果树挂满枝头,天高地广,金风送爽,令人心旷神怡;另一方面秋天也会给人带来破败、凄凉之感:北雁南飞,枯叶飘零,收获后的田野,一片狼藉,风中夹杂着寒意,让人心绪悲凉等等。

  “一个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世界”,那么,让我们一起走进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体味一下郁达夫眼里的秋天是怎样的呢?

  (解说:这一导入,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堂最佳状态,也就进入教学的第二环节。)

  (二) 诵读感悟,辩论情感

  1、先听课文朗读录音,配上一段忧郁抒情的音乐《秋思》,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感情基调。同时要求学生边听边在文中勾画出作者选用了哪些平常景物来描写故都的秋。

  2、听完课文录音,请学生读课文1-2自然段,分别用文中的四个字和三个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

  明确:北国的秋——清、静、悲凉 南国的秋——慢、润、淡

  (解说:这一设问意在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训练学生的文字概括能力。)

  学生很快悟出:作者眼里故都的秋最大的特点:“清、静、悲凉”

  3、那么纵观全文,“你认为作者是颂秋还是悲秋?”

  将持不同观点的学生分为两组。要求各组同学在回答时以文本为依据。

  学生有了争论意识,就会积极、主动地阅读课文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语句,在阅读和争论中提高运用文本的能力。

  “颂秋”组的同学就会从作者赞美、眷恋故都的感情角度来选读文段证明自己观点,而“悲秋”组的同学则会从萧瑟的景物的文段描写中读出“悲凉”。学生很容易读到五幅秋景图:秋晨的天空、秋槐的落蕊、秋蝉的残鸣、秋雨的凉意、秋枣的色彩。那作者为什么不选故都的皇家宫殿、园林,也不写远郊是众多优美的风光,而是选取生活中非常普通、不起眼的的几幅画面来作为故都的代表呢?为什么南国的秋就不能体现作者的情感呢?

  学生经过一系列深入的辩论后发现:作家会选什么样的景来抒什么样的情,这都跟作家的个人心境有关。作者写南国之秋,秋味不浓,难以让人满足;写北国的秋,才够得上心理上的秋味。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对故都秋的眷恋和向往,是积极赞美的情感;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全文的基调又是忧伤的,悲凉的。可以说《故都的秋》是一曲悲凉的颂歌。

  (解说:有意让教学重心下移,设置了一个非此即彼的圈套,看学生能否跳出思维的二维空间。这是一种联系文本进行分析的思维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筛选、提取文中信息,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想象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产生了思想上的碰撞,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在阅读和争论中,加深对景物描写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的领悟,加深对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的认识,突出了本堂课教学重点。这种放手让学生讨论的做法,能让学生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有助于思维的互补,更有助于合作能力和发现能力的培养。在这里,课堂就是一条生生不息流动着的河流,师生成为课堂生活的创造者。)

  (三)研读探究,发现情感

  继而,教师抛出一个学习缺口,师生进行互动研讨探究——郁达夫眼里的秋天为什么会是这样呢?(下面是我上这堂课与学生互动的片断)

  生:可能跟他的年龄有关吧。

  师:郁达夫写此文时年龄只有38岁。

  生:可能和作者的性格有关吧。

  师:可惜我手头没有这方面的资料能帮你证明这一点。

  生:是不是跟作者的生活时代有关?

  师:不错,郁达夫生活在动乱年代,但是像他这一时代的其他作家也写过反映季节的文章,像朱自清的《春》就写得生机盎然、蓬勃向上。

  生:也许和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关。

  生:还可能和作者的心境、情怀有关。

  师:郁达夫1913年9月随长兄赴日留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十年的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激发了他爱国热忱。

  生:由此看来,作者因眷恋故都才产生这样的情感。

  生:作者写南国之秋,秋味不浓,难以让人满足;写北国的秋,才够得上心理上的`秋味。

  通过互动之后达成共识:从客观方面来讲,这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从主观方面来讲,与作家的个人气质、生活经历、文艺观和审美追求等有关。

  (解说:“因学定教”是一条不能违背的原则,无论预先考虑如何周密,在课堂上还是要尊重学生思维变化,在与学生互动过程中,教师要随机应变,只要不妨碍教学的终极目标就可以。这一教学环节是“让学生去探究发现悲凉、伤感情调的由来”。在这里,我没有进行传统式的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介绍,只是让学生既走进教材又走出教材,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学生获得的不仅是成功的喜悦,而且是自主学习的兴致和开发性学习的欲望。)

  接着,进入延伸拓展环节,根据学以致用的原则,设计这样一道练习: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同学们可选取文中五幅画里的景物,也可联想我们家乡秋天里别的景物,抓住其特征,仿照下面句子的格式续写。看谁说得新!说得多!说得快!

  故都的秋天在哪里啊,在哪里? 它在简陋的小屋里;它在浓浓的香茶里;它在蜜桔的飘香里。

《故都的秋》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从品读文章语言当中得到审美的享受,体验学习的乐趣。

  2、知识和能力:

  学习把握文章的重要信息,学会运用圈点批注的读文方法。

    【过程和方法】

  指导学生圈点批注,学习从文章标题和重点语句入手鉴赏写景状物的散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程序】

    一、课堂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两篇写景状物的散文,《荷塘月色》与《故都的秋》,这节课我们学习本单元的第三篇文章《囚绿记》。这篇文章初中时我们已经学过,高中阶段又能学到哪些新的东西呢?

    二、品析文章标题

  探讨:课文写了赏绿、囚绿、放绿、思绿等几个层次的内容,为什么要以“囚绿记”为题目?

  小结: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由文入题是很有用的读书方法,但是要想对题目理解得深刻,还是要回到文章中,结合作者、背景和文字信息综合分析方可。

    三、学习圈点批注的读文方法

  1、《囚绿记》一文重点描写的情节是“囚绿”,要把握作者囚绿的原因,应注意文中哪些语言信息?请你找出来并做批注。

  方法小结:我们在赏析文章时要抓住重点问题,然后围绕这一问题圈点批注,可以做到对信息筛选整合,最终解决问题。圈点时要注意语句之间的关联,批注时要做到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还要注意语言表达的条理性。

  2、对“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一句做批注。

  3、对“卢沟桥事件发生了”一句做批注。

  4、对“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一句做批注。

  5、从课文中选取其它你最喜欢的一句做批注。

  小结:圈点批注时要抓住重点语句,这些重点语句对我们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情感态度,把握文章的艺术特点都很有帮助。

  这样的语句有:

  1、文眼句:如《荷塘月色》、《故都的秋》两文的文眼句。

  2、主旨句:如《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接榫句:如《荷塘月色》第3段结尾的句子。

  4、警策句:如《记念刘和珍君》中的一些句子。

  5、情感共鸣句。

  以上我们着重分析重点句子,但是抓重点词语的道理是一样的。

    四、迁移练习

  对精短美文《遍地黄金》做圈点批注。

    五、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把握文章的重要信息如标题和重点语句来理解文章的方法,还学习了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这些方法可以用在各种体裁的文章阅读中。同时,我们从作者描写的“常春藤”“油菜花”这些微小的生命体中感悟到了生命的气息,感悟到了心灵净化、品质提升的可贵。我们也应该做一个有“心”人。

    六、布置作业

  1、本节课后,你对赏读文章的方法有什么心得体会,写一段文字进行总结。

  2、交流《遍地黄金》的圈点批注。

《故都的秋》教案 篇6

  一、高中语文优秀说课教材分析与学情状况

  郁达夫先生在《故都的秋》这篇文章中为我们描绘了故都秋色,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无限向往和眷恋之情。作者运用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在对故都秋景的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与作者无论是从年代上还是年岁上都相距甚远,对于体味秋之悲凉很容易流于表面。所以本节课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感悟宁静美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这一单元为综合表达单元,教学上要求培养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能力。为更有效地完成这一教学要求,就必须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因此我将单元教学要求做为第三课时教学重点。

  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和学情状况,本节课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并掌握抒情散文的写作特点;

  2、能力目标: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体味作者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

  依据此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设定如下:教学重点: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体味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三、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1、教学方法

  教学指导思想: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贯穿全文,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阅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主要采取阅读感知法、情境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

  2、教学手段

  在教学手段的使用上,主要是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质疑思辨,补充信息,突破重点、难点。

  3、学法辅导

  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四、教学过程说明

  环节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课件展现北京秋景,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北京秋天的绚烂多姿,并配以轻松明快的音乐,使学生如见其景,如临其境。在视觉和听觉上产生强烈的冲击。就在学生陶醉于这艳丽之美时,我将提出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又是怎样的呢,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进入阅读情境,也为之后的深入分析做好充分的铺垫。

  环节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默读课文,并在阅读过程中思索:在郁达夫笔下,北国秋天的总体特征是什么。要求学生尽量从原文寻找答案,从而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概括文本的能力。而此时,我将绚烂的图景换成色调灰暗的秋景图,将先前明快的音乐转换成低沉的音乐,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把握文章的主旨,整体感知文章的情感基调。

  在学生总结出北国之秋的总体特点为:清、静、悲凉之后,再提出疑问: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体现这一特点的呢?引起学生思考,详尽研读课文。

  环节三:咀嚼语言,细品秋味这一环节,将分成三个步骤进行。

  1、览秋色

  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描写色彩的词语,并概括出这些色彩的特点,品味秋色的意境,体会北国之秋的特点一:清。在这一环节,学生要去收集文本信息,并加以提炼,从而进一步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闻秋声

  让学生找出文中都提及了哪些声音,品味秋声的特点,体会北国之秋的特点二:静。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能找出很多声音,我将提出疑问:这么多的声响交织在一起,这秋天似乎是非常热闹的,是这样的吗?这样做的目的是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引导学生了解反衬这一写作手法。

  3、品秋味

  这一步骤是将学生分组为五幅秋景图命名,要求用首字为秋的四字词语,并且要体现出画面中主要景物的特征。

  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分工与合作,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对文本的详细研读,经过收集、筛选、提炼信息,进而深切体会作者对故都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情。

  然后教师给出自己的概括,让学生比对哪个更贴切。(秋院对花、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枣染色)这一步骤既对刚才的学生活动进行了点评,也明确了北国之秋的特点三:悲凉。

  之后全班齐读秋槐落蕊图这一段落,通过朗读进一步感受悲凉的秋味。环节四:介绍背景,追本溯源

  这一环节中我将提出一系列问题,问题是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设置的。 本文除了作者写南国之秋的目的是什么?作者本身是南方人,可是为什么会喜欢北国的秋天呢?喜欢的是北国哪里的秋天?描写北国之秋外,还提及哪的秋天?为什么作者所描写的景致和我们所感受到的明艳繁闹的秋景截然不同呢?我将从四个方面去介绍:中国文人的传统——伤春悲秋;作者的生活经历——身世坎坷;当时的社会背景——动荡不安;作者的创作风格——静的文学。

  通过设疑——解疑这一过程,让学生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了解秋味之源,掌握阅读此类抒情散文的方法——知人论世,并充分体会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主观色彩的含义,掌握抒情散文的特点——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环节五:总结秋味,延伸拓展

  教师给出小结语句:故都的秋像一首诗,深沉而又含蓄;抛砖引玉,学生依此做仿句练习,来把握秋味,体会作者情感。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环节六:课后作业,巩固所学1、收集有关秋的诗句,至少4句以上。

  2、任选一幅秋景图,手绘或电脑绘制,并在班内举行小型画展。(电脑美术专业)作业一的目的是学生的阅读视野由课内拓展到课外;作业二的目的是将语文学习与专业课相结合,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得语文教学服务于专业教学。

《故都的秋》教案 篇7

  教材、图书、影象材料——高中语文第三册《故都的秋》,朗诵《故都的秋》(mp3)

  人力资源——具备基本信息技术素养和操作能力的高中语文教师

  (九)评价

  对教学设计方案的评价,是否体现了设计者的设计思想

  ——设计方案试图把信息技术和语文学科进行整合,以学生为中心,注意在学习过程中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而使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探索,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但是,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本设计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过分强调,忽略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忽视了情感因素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另外,当教师主导作用不明显时,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就会过大,容易偏离教学目标,达不到该有的学习效果。

  通过什么方式评价本课是否成功,描述希望学生创作的作品或学生的表现以及你如何评价这些方面。要与教学大纲相对照。

  ——对和课文相关的每一个学习专题,都有许多同学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也有很多同学发表了非常精辟而独到的见解,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了锻炼,在以往课堂内教师“一言堂”的情况得到了完全改观,学生敢于提问题,并主动的去解决问题,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得到了完全的显现,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会并提高了通过团结协作、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从课内延伸到浩瀚的网络信息资源库,学习者的视野拓宽了,知识面丰富了,对作品的各个方面也得到了更加深层次的理解。这节课的效果就是教会了学生会主动的思考,主动的探索,主动的建构。

  二、教学实施

  教学实录(见相关资料)

  三、教学反思和总结

  (一)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情况

  备课阶段是否利用了信息技术,是。

  教学内容的呈现和演示方面是否利用了信息技术,是。

  教学内容中某些过程或现象是否运用了计算机模拟,无。

  教师是否要求学生通过操纵、控制计算机(例如,改变参数观察结果变化等),进行探索,否。

  为学生准备作业和发放作业是否利用了信息技术,是。

  收集学生作业是否利用了信息技术,是。

  教师是否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答疑,是。

  评价学生练习或作业是否利用了信息技术,无。

  有没有为学生提供相关网站,有。

  是否要求学生访问有关网站,是。

  概括本次教学中信息技术对教学效果的总体影响

  本次课堂学习,信息技术运用的作用有二,一是使学生能够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疑问通过网络搜索信息获得帮助,得到验证,二是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不同的兴趣和对文本理解的切入以及知识和能力水平自主选择学习区域,并且能使学习者的看法迅速地得到共享,增加了信息的传输速度,也就促使学习者思维密度和强度的加强。

  (二)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和学校结果评价

  1、学生学习过程中,在哪些阶段和方面利用了信息技术?效果如何?

  学生搜集资料是否利用了信息技术——学生需要利用搜索引擎搜索和处理网络信息。

  学生写作业或制作有关作品是否利用了信息技术——学生需要通过探讨交流解决问题,最后要把自己的最终观点写成word文档上传至教师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具有熟练的打字技能,还需要他们使用文字处理、上传下载等信息技术。

  学生是否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讨论或向教师寻求帮助——整堂课是以讨论方式为基本模式的。而讨论是在论坛中进行,因此过程中一直都需要学生使用信息技术。

  2、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产生了哪些影响?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

  对学生等知识学习的影响;

  对学生概念理解的影响;

  对学生在本学科或领域内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

  对学生信息检索能力的影响;

  如果您认为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的其他方面还产生了影响,请列出并说明效果如何

  ;

  请用很短的几句话概括本次教学中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的总体影响。

  本课次的学习中,信息技术使学生通过多感官感受文中意境,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通过网络,实现了同层次小组的自由组合,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在网络小组的讨论过程中,还提高了学习者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者在形成观点的同时,能尽可能从网络资源库搜寻相应概念进行支持,强化了其逻辑思维能力。

  (三)你认为在此类教学中,哪些因素对信息技术作用的发挥影响比较大

  1、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

  2、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态度;√

  3、教学方法;√

  4、教师在教学中敏锐、灵活的教学策略;√

  5、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

  6、学校的硬件设施;√

  7、学校的政策导向;

  8、请列出其他影响因素:教师在课前专题的设置——教师设置的专题既要能激发学生的探讨的兴趣,又不能使学生轻易的在网络信息库找到现成的答案,而是需要学生去寻找相关理论和事例验证自己通过思考得出的观点,而千万不要让学生把网络学习变成网络搜索。

  (四)致谢和参考资料

  《高中生心理》(浙江教育出版社)

  《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学科教育)

《故都的秋》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品味语言 体味情景

  教学时数

  一教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引用古语“女伤春,士悲秋”和毛泽东、杜甫、马致远的诗句说明中国文人有悲秋情结。 不同的人,他们眼里的秋景不同,因为心里的情感有别,“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

  一、 整体感知:

  1、 齐读首段,抓文眼句——通过学生比较阅读把握句子的重音位置在该在“特别”,所以故都秋的主要特点是“特别的清、静、悲凉”,而非“清、静、悲凉”。

  2、 选一学生读2、13段,总结南国秋的主要特点

  二、局部研读(3—11)

  1、同学们,文中具体描写北国之秋的段落是哪些?

  2、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①注意观其色、闻其声,品其味。

  ②从声音、色彩描写看,你认为哪幅图最出色。

  3、故都秋景图: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日胜果

  3、 从声色描写角度出发赏景

  ⑴秋雨话凉图(6-10):

  ① 找出文中作者评价北国秋雨整体特点的句子:

  北国秋雨“奇、有味、更象样”在何处?

  ③ “话凉”

  ④想象整个画面,体会作者在画面中传达出的情绪。

  ⑵、小院清晨图:

  ①作者认为牵牛花的颜色“以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为什么?

  ②冷色调给人什么样的感觉?(联系生活感受,体会色彩所蕴含的感情)

  三、延伸联想

  同学们可选取书中五幅画里的景物,也可联想故都的秋天里别的景物,抓住其特征,仿照下面句子的格式续句。看谁找得新!看谁找得多!看谁说得快!

  故都的秋天在哪里啊,在哪里?

  它在破陋的小屋里

  它在浓浓的香茶里

  它在……

  它在……

  四、深入探讨

  1、在与南国秋的比较中,侧重表现北国的秋程度深。作者详写平常之景而不是风景名胜,意在说明北国的秋范围广,这正是故都秋的特别之处!

  2、从这些景物描写中你们能体会到郁达夫此时的心境吗?

  3、那郁达夫为什么这么“寂寞、孤独、忧伤”啊?

  4、总结“情景交融”在本文的体现。

  ●结尾

  从这些描写看,这故都的秋景已融入了郁达夫先生的生活,融入了他的血液、融入了他的生命,我们一起来品读文章最后一段!要读出那浓浓的秋味、读出绵绵的愁思、读出那深深的眷恋!

《故都的秋》教案 篇9

  一、教材分析

  1、 单元教学要求

  《故都的秋》编排在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本单元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领悟文中的哲理。引导学生能通过文章精巧、绵密的构思,深入品味文中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进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品读出作家蕴含于文中的独特的情与理,从而达到通过品味语言来循序渐进地感知,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的赏析目的。

  2、文章特点

  《故都的秋》系郁达夫在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就全文看,作者意在颂秋,为什么一开始就在读者感情上涂上一层悲凉的色彩呢?是不是违反了生活的逻辑?不,这种“清、静、悲凉”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因为这色彩本身就是一种美。一片飘零的槐叶能打动情意,几声秋虫的哀鸣更足以牵动心魄,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由于在客观事物的描绘中融入了作家的情绪,自然要觉得落寞和悲凉,和故都北平一样,作者的感情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秋意。于是他的散文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3、时代背景: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到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而这篇散文写于1934年,作者正处于苦闷时期。郁达夫在散文《故都的秋》中为我们描写了故都秋色,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无限向往和眷恋之情。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的教学对象是重点高中二年级的文科学生,应该说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好。他们对散文是不陌生的,高一时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调查得知,许多同学课外都喜欢看散文,兴趣比较浓,订阅了《读者》《散文》等杂志。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三、教法、学法

  《故都的秋》的教学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教学构思: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结构全文。

  1、朗读:由于本文的写作年代离今天较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先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并运用提供的朗读素材进行跟读、自读、情读(有感情的朗读)、变读(对原录音材料在朗读中处理不好的地方进行调整美化),注意语速、节奏,尤其要符合作者的感情。

  2、设疑讨论: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情志与意趣,但这种抒写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精巧的构思,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的。如何鉴赏抒情散文的情志和意趣?我认为重点在于弄清其表现手法,理解描写中寄托的浓厚的思想感情;其次,细细品味优美、含蓄、隽永的语言。

  (1)表现手法:阅读借景抒情类散文,关键是处理好景与情之间的关系,往往是情为主,景为客,景是情的依托物,情是景的主心骨,两者主次分明,但不是油水不分,而是水乳交融的。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缘情托景,情景浑然一体。 阅读实践(学生活动为主) 以情驭景,主要是选景。作者身处的社会环境,使他内心投下了忧郁和冷落的阴影,因此,他追求“清”“静”,心头笼罩淡淡的“悲凉”(可借助《预习提示》及注解一理解)正因为如此,作者所观察到的富有暖色的香山红叶,他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他也不写。由于情的驱使,他选择了最能表现自己感受的载体:清晨院子所见景物;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秋风秋雨等等。感情与之融为一体。 以情显景,主要是绘景。如第一幅画,院里的景象:住——一椽破屋(一座大厦);泡——一碗浓茶(一杯香茗);看——碧绿的天色(火红的日出);听——训鸽的飞声(喜鹊的叫声)。比较可见,作者所选景物突出的特征是清、静、悲凉。

  (2)品味揣摩语言 重点品读“槐树的落蕊”和“秋风秋雨”两段。这两段文字像轻轻漂浮的白云,又像叮咚作响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在娓娓的叙述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这里有动有静,有声有色,亦情亦景,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

  为何确立上述教法学法?首先,新教材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和培养语感。这也是语文学科特点和规律的要求。其次,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材是个例子,教是为了达到不教。”教师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精神和自学习惯,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现代教学论的核心是确立教师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的同时,还要认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由此引发出“教与学是双边活动”、“提倡教学民主”等主张,从而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认知规律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对知识初步获得整体印象后,会有意识地进入知识的探究情境之中,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四、教学过程

  1、 教学目标:

  (1)学习抒情散文的选材特点

  (2)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习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3)品味揣摩语言,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2、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散文的“形”与“神”的有机结合。教学难点: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教学准备:印发预习材料,要求学生课下预习,早读检查(包括:A、作家作品;B、写作背景;C、掌握生字生词;D、熟读课文,理清层次)。制作幻灯片(古代有关秋的诗句)

  4、教学实施:

  (1)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2)提供相关材料,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电脑显示《滕王阁序》、《天净沙·秋思》、《琵琶行》、《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山居秋暝》等文字资料,再显示关于秋的景观图片,尤其是北京的秋景图片,如香山红叶、北海、陶然亭等。)教师点拨:这些佳句和名篇,有的描写秋天的肃杀和凄凉,抒发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了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景如何?秋意如何?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领略故都的秋味。

  (3)、听朗读录音(十分钟)

  (4)、细细品味:文章开头部分“从青岛到北平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清、静”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景,“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

  (5)、哪些景物体现了“清、静、悲凉”的感情。朗读、揣摩、体悟。五幅秋景图:秋晨的天空;秋槐的落蕊;秋蝉的残鸣;秋雨的凉意;秋枣的色彩。分别从不同的感觉品味揣摩:秋光、秋声、秋色、秋味。这些景物的清闲、幽远、幽静、落寞、衰落、萧条,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上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的“主观感受的”的自然融合。文章取材主要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而香山红叶的暖色调,颐和园的喧闹,与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相称,因此散文的取材应围绕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就是以情驭景、以情显景的方法。

  (6)、文章在刻意描绘的几种秋景之外,作者思路所及而且笔触点到的还有哪些内容?

  (7)、综观全文,用最简练的文字概括北国秋和南国秋的特点,文中为何多次提到南国之秋?

  (8)、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故都的秋景,那么作者在叙述和描绘秋景时,以时间为序还是以空间为序?教师点明: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是并行排列,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这些景物都具有“清、静、悲凉”的共同特点,也即“神不散”。

  (9)、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提示:此题在学生可以见仁见智,各抒己见。

  五、预期效果:

  这是一篇情深意浓的抒情散文,按理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灵,但由于写作年代较远,作者抒写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困难主要在于一些“负面”情感难以理解。如“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好理解,“悲凉”就不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消除时代隔阂。感受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教学此文,我感觉人文精神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课文里,就在师生们的共同品教学设想。同时,我以为优秀的作品应具有无限的张力,等待我们去发现、挖掘甚至是重新的建构,学生应该借此写一篇有质量的“个性化作文”,为丰富我们所承担的中央教科所课题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学上习、评价文章,仿写散文。

  六、辅助手段:

  学生借助课件中的录像等媒体体验作者的情思。朗读水平低的同学可以借助录音一步步的跟读甚至是反复听读;朗读水平高的同学可以放弃听读,也可以去研究专家的朗读。

《故都的秋》教案 篇10

  教学目的:

  ⒈训练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⒉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⒊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方法

  自读——讨论——点拨式

  教学构想

  以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为线索结构全课,以“一曲悲凉的颂歌”为课时主题。

  教学重点

  散文的形和神

  教学难点

  散文的景和情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及内容

  一、导语设计

  1、上课之前,我先听一首歌:“我爷爷小的时候常在这里玩耍,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一逢衰草,几声蛐蛐叫,伴随他度过了那灰色的年华。吃一串冰糖葫芦,就算过节,他一日三餐窝头咸菜么就着一口大碗茶……”这首歌名叫《前门情思大碗茶》,歌中唱的是我们国家的哪个城市呢?对,北京。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也是写北京的散文,不过,它写的不是北京的冰糖葫芦,也不是北京的大碗茶,而是北京的秋。大家知道,北京现在是我们国家的首都,历史上也曾是几个朝代的都城,但是,在郁达夫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北京已经不是任何朝代的都城,也不叫北京,而是叫北平,因此,郁达夫把它叫做故都。(板书课题)

  3、上课之前,我已经把自读提纲印发给了大家,并让大家作了充分的预习和准备。下面,我们就以自读提纲为依据,来欣赏分析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

  二、检查预习,师生共同讨论,分析理解课文

  ㈠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主要是从哪个方面来写故都的秋?请用一字来概括。

  答:味。(板书)

  ⑴此问要求学生首先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回答此问无须作太多理性分析,凭语感即能得出答案,“味”字在全文出现达八处之多。

  ⑵若学习思维过于分散,讨论与答案差异较大,可提供几个答案供学生选择。如:色、声、形、味、实、情,课文虽也写了上述方面,但主要是写秋之味。

  ㈡读第1、2自然段,分别用四个字和三个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

  答:北国的秋——清、静、悲凉

  南国的秋——慢、润、淡

  此问旨在训练学生的文字概括能力,答案均可在文段中找到。

  (三)读第3~11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秋花、秋槐、秋蝉、秋雨、秋果五幅故都秋景,那么,作者在记叙上述秋景时,是以时间为序来记叙的呢,还是以空间为序来记叙的?

  答:既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应该说,是无序的,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作者所写的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并不是必然的,但是我们读起来却觉得很自然,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这是因为这些景物都具有了“清、静、悲凉”这么一个共同点,作者正是以“清、静、悲凉”这个景物的共同点把这些景

  物组织在一起的,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

  ⑴此题有意要引起学生的争论,题干以选择问的形式设置一个非此即彼的圈套,看学生能否跳出思维的二维空间。

  ⑵通过争论,可使学生加深对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特点的认识,此为本课教学重点。

  ⑶为了方便学生讨论,可在讨论前出示本课投影胶片之一:

  秋花——色

  秋槐——形

  秋蝉——声

  秋雨——味

  秋果——实

  2、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上述秋景来写呢?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

  答:的确,作者所写的秋景的“清、静、悲凉”的,他所写的秋色是冷色,秋形是使人觉得有点儿落寞的,秋声是衰弱的残声,秋味是都市闲人雨后话秋凉的情韵,秋实也是淡绿或微黄,而不是红熟了的时候。之所以这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从客观方面来讲,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从主观方面来讲,也有三个因素: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实;第二,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第三,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因此,上述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就决定了作家会选什么样的景来抒什么样的情。

  ⑴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

  ⑵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

  ⑶作家人个气质的抑郁善感;

  ⑷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

  ⑴此题旨在让学生把握散文情和景的关系,这是本课教学难点。

  ⑵分析时可与导语中的《前门情思大碗茶》作比较,体现课堂线索。北京的名胜古迹有很多,但词作者只选取前门、蛐蛐、冰糖葫芦、窝头咸菜、杏仁豆腐、大碗茶来写,勾勒了一幅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故都风情画,很好地表达了海外游子的故都情思。

  (四)读第12自然段,你认为本段的中心句应该是哪一句?

  答:应该是: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此题旨在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如学生意见出现分歧,可提出几句让学生进行辨析。如:

  A、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

  B、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C、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A是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B是观点提出后对观点的阐释;C是本段中扣题的句子。)

  (五)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认为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的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请用一个字来概括。

  答:味。(板书)

  2、为了说明上述区别,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比喻。作者用了四组对比来形象地比喻南北秋之味的不同。

  ⑴此题旨在训练学生的修辞辨认能力及理解能力。

  ⑵部分学生可能会答成对比或类比,这是不对的。应该说总体上是比喻,但比喻中有对比,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本身是对比。本体与喻体

  之间的相似点不是“味”。

  ⑶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可出示本课投影胶片之三:

  本体——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

  比喻

  喻体——黄酒与白干

  稀饭与馍馍

  鲈鱼与大蟹

  黄犬与骆驼

  (六)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此文中是颂秋呢,还是悲秋?

  答:颂秋。但是,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板书)

  此题可引发学生进行争论,教师总结时可套用“含泪的微笑”,总结出“悲凉的颂歌”这个课时主题。

  三、结语设计

  1、教师唱《前门情思大碗茶》的后几句:

  “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它最廉价,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那醇厚的香味儿,直传到天涯,它直传到天涯?”(可以放录音代替)

  ⒉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给我们描绘的故都的秋味也宛如大碗茶的香味一样传遍了天涯!

  《故都的秋》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郁达夫

  北国的秋——清、静、悲凉

  味

  南国的秋——慢、润、淡

《故都的秋》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郁达夫及其作品。

  2.了解《故都的秋》的艺术特色。

  3.诵读,积累语言材料。

  二、过程与方法

  1.强化诵读,训练语感。训练学生在阅读中快速把握文章意蕴,并作适当归纳的能力。

  2.领会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艺术风格。

  3.培养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趣味。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体会作品的感情色彩同当时的时代背景的内在联系,理解一个正直文人不满于现实又无法找到出路的苦闷心境。

  重点、难点

  《故都的秋》也是中国现代散文名篇,它充分显示了作者的个性气质和独特的生活感受、兴趣爱好、文化品位。作者到底描写了故都的哪些风物?抓住了这些风物的哪些特点来描写?从这些故都风物中折射了作者什么样的内心世界?这些都是鉴赏这篇文章的重点,也是难点。

  学生活动

  诵读、鉴赏

  思考、讨论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文章描写了故都秋天的哪些风物。自然风物的客观色彩和作者内心世界的主观色彩是如何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体会文章情景交融、以情驭景的艺术风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可选取传统教材中峻青《秋色赋》若干段进行朗读。读后问:这段秋景有什么特点?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丰收,色彩绚丽,喜悦热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同样描写秋天景物的文章,我们看了郁达夫所描写的故都秋景与峻青笔下的秋景有何不同?

  二、简介作者及其艺术风格、本文的写作背景。(根据文意的需要来夹带介绍)

  郁达夫(1896—1945)现代著名作家,浙江省富阳人,是“创造社”的重要成员。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家庭的变故、国家的现状,激起了作者无限愤慨,后流亡苏门答腊,坚持抗日战争。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等,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本文写于1934年8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这段时间,他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游山玩水,留下了一些很好的游记。

  三、范读、感知

  播放课文朗读,学生看书默读,感知课文。

  四、诵读、感悟

  (选择重点章节学生和老师比较阅读,为什么老师和学生读的有差别?因为对课文的感情把握深浅有区别。)

  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怀部分时更要认真感受作者的心意、情怀。要注意课文的文眼,即“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此句提纲挈领,笼罩全文,更要认真领会,循此线索整体把握文章大意。

  再让学生诵读、感悟。

  “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又深沉。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五、理清结构,把握思路。

  让学生发言,讨论。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中间主体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描述故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记叙部分采用并列结构,根据“清”“静”“悲凉”的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自然风物,共有五种景况,即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议论部分,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自然之秋,赞颂北国之秋。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部充分展开,酣畅淋漓。

  总起

  ①写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感受与向往

  ②江南之秋不能让人满足

  ①清晨所见、牵牛花

  ②槐树落蕊故记叙

  ③秋蝉残声前都2.分写

  ④秋雨话秋凉后的

  ⑤枣树奇景呼秋议论:凡是有情趣的人,对于秋应总是一样地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觉

  3.总写

  ①写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

  ②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

  六、布置作业

  诵读课文,深切感悟。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