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活动大班教学反思(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染纸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民间工艺美术,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2、尝试用多种折叠,运用点染的方法染纸,感受色彩、图案的千变万化和绚丽多彩。
3、能大胆创作,增加幼儿对色彩变化和创作的乐趣。
4、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5、鼓励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1、已染好的纸。
2、各色的颜料、托盘、毛笔、纸巾。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各种染纸作品。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非常奇特的美术作品跟你们分享,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二、引导幼儿观察染纸作品,初步感受作品的美及纸巾的特点,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染纸作品。
(1)这些作品上都有什么颜色?
(2)上面有哪些图案?图案有什么特点?
小结:在这些图案中有一些图案上面和下面或者左边和右边是一样的,我们称这样的图案为对称图案。
2、引导幼儿大胆发现,初步感知纸巾的特点。
师:通过观察你发现这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小结:纸巾有一个特别的本领,就是吸水性特别强。这些作品就是用毛笔把颜料点在纸巾上染出来的,这种方法就叫点染法。
三、教师启发幼儿发现染纸的方法和步骤。
1、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制作一张特别的纸巾呢?那我们一起来制作一张漂亮的纸巾吧。那具体怎样制作出来的?对称图案怎么印出来的?
2、教师启发幼儿发现染纸的步骤。
(1)出示折纸步骤图,启发幼儿发现有多种折纸方法。
师:小朋友们每人拿一张纸巾,按照步骤图尝试自己折纸。你还发现有哪些不同的折法呢?(提醒幼儿每折一次都要压平,这样等下染出来的纸就平整)
(2)色彩点染。
师:我们折好纸巾了,现在要开始点染了。桌面上有红黄蓝三种原色,请小朋友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颜色。用毛笔蘸上颜料,在折好的纸的角或边点染,可画上自己喜欢的线条或花纹。染好后,把它放到旧报纸里轻轻地按一下就可以。
3、引导幼儿第一次主动探索制作染纸作品。
(1)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颜料,请你们带着刚才的纸巾去染一染,试一试吧。
(2)第一次作品评价及小结提升。
①请制作的比较好的幼儿上台讲解示范方法。
教师小结:可以运用多种折纸方法来染纸。
②与教师的作品对比,指出不同。
③教师小结。
4、幼儿第二次主动探索制作染纸作品。
(1)请幼儿先对纸巾进行折叠并相互讨论、展示折法。
(2)幼儿用折叠好的纸巾再次进行印染。教师指导幼儿运用染角、染边、点染等方法丰富作品。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师幼共同欣赏作品。
(1)引导幼儿与第一次作品进行比较观察,第二次作品色彩更加丰富,图案奇特,晕染效果明显。
(2)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折法及染法。
师:请小朋友来分享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感受。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是一节手工制作活动—染纸,是利用吸水性较好的宣纸折叠后再蘸上颜料,然后渗透形成图案。同时以游戏的口吻来调动幼儿学习的欲望,开始我请幼儿动手操作来发现白纸和宣纸的不同并复习几种折法,在以变魔术的方式出示范例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因为染纸活动是有一定的技能技巧,于是把纸的角或边变成了嘴,像喝饮料一样把有颜色的水吸在纸上,要求每张嘴喝的水的颜色都不一样。
这样讲解幼儿比较容易接受、理解,在操作时都能较好地掌握。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是出现了问题,特别是在最后展开时,可能是幼儿有些过于着急导致作品被扯坏。但是在这次活动中幼儿对染纸有了初步的感受,同时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树立了信心。教师始终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出现,注意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对幼儿进行了审美教育。
美术活动大班教学反思(篇2)
大班美术活动“青花瓷瓶”作为新教材内容,在我们幼儿园也是头一回开展,我们虽然经过集体备课,大家出力思考,但是也还是会在实际活动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所以在此进行反思。
要开展好这节美术活动,主要是要把握好以下几方面:
一、欣赏感受,激发兴趣。
活动首先请幼儿欣赏青花瓷瓶,了解青花瓷的特点。我们选择的青花瓷瓶要具有明显的特征,比如图案清晰简单易于幼儿观察,花纹是否重复对称,主图则可以是对称也可以是有主题的画。幼儿看了图片以后,纷纷说:“哇,青花瓷好漂亮啊!”在幼儿对中国古代青花瓷有了一定了解和兴趣以后,就可以鼓励幼儿自己想象如何设计青花瓷瓶的图案了。
二、化复为简,贴合幼儿。
我们从照片、图片上看到的青花瓷图案大多较为复杂,这样的图案让大班幼儿来画也太难了,画不好反而会打击到他们的自信心。所以要对于青花瓷过于复杂的图案要进行简化,准备一些基本的、简单的青花瓷元素图案,就可以用它们构成一个漂亮的青花瓷瓶了。
三、富有技巧,掌握要点。
青花瓷的图案排列是有一定规律的,比如瓶口一般用一些小花纹重复装饰,瓶底也基本上由线条和小图案构成。中间的图案相对大一些,构成主图,有的幼儿想到画云朵和小鸟,有的幼儿想到画花朵和蝴蝶,还有小朋友想到画一串串葡萄,构图很有趣。从幼儿绘画完成后展示的作品中,我发现有的小朋友都是用线条画的,虽然是很认真地画,但是看上去始终显得很单调,其实我的范画也是有规律的,采用点、线、面结合的方法,我直接请一位幼儿在线条内涂上一些颜色,这样一块一块的“面”就有了,整体效果不那么单调了,幼儿们都说比原先的好看了多了。
美术活动有很多技巧在里面,这需要老师在活动前就要进行深刻认真的思考,孩子的水平基本上是相同是,大班幼儿要帮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一些绘画技巧,这比无目的地练习很多次要来得好,幼儿对点、线、面的掌握是绘画表现造型的最基本要素,点线面是美术活动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掌握好它,将对绘画的提高有巨大的帮助。
美术活动大班教学反思(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哈哈镜中人物身体夸张变形的多种姿态,能根据观察和想象用线条创造性地表现形象。
2.体验变形创作带来的诙谐、幽默和快乐。
3.乐意向同伴展示自己的作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认识过哈哈镜,了解了哈哈镜的基本特征。
2.四面哈哈镜、各种形状纸、黑色笔、范例、白纸、剪刀等。
3.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自由照哈哈镜,引起幼儿的兴趣。
1.请小朋友照一照,看看镜子里的自己有什么变化
2.自由说说镜子里的自己有什么变化,你发现镜子里的自己变成什么样了
二、观察夸张变形的形象,进一步感受镜中人物的变化。
1.出示(水滴型的纸)先猜测:镜里的人会是什么样的
请幼儿仔细观察人物头部、身体、四肢及衣物上的装饰品等的变化,并学学他的动作。
2.出示(果核型的纸)和以上方法一样。
3.比较这两个形象的异同点。
4.老师小结:不同形状的哈哈镜照出来的人就有不同的变化。
三、出示各种形状的纸,讨论。
四、幼儿创作哈哈镜里的人。
1.根据纸的不同形状设计哈哈镜里的人。
2.自己设计、裁剪不同形状的纸,再画哈哈镜里的人。
五、评价、欣赏。
1.说说你画的哈哈镜里的人是什么样的,他是怎么变形的
2.说说你设计的哈哈镜是什么样的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遵循大班幼儿好想象、爱幻想的特点,从幼儿身边喜欢的哈哈镜入手,大胆改变以往美术活动中幼儿惯用的绘画材料--长方形白纸,以形状多样的有色卡纸为操作材料,让幼儿在宽松、自由、平等的氛围中,自主观察、分辨、发现物体的基本特征,在自选的材料上自由想象,用线条大胆表现自己眼里、心里的可爱形象,充分体验了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会到了自我表达和创造的成就感。孩子们在本次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积极、主动及创作的热情令我深感意外,由此我想到:适合孩子的才是最棒的!
美术活动大班教学反思(篇4)
本节课是主要是手工制作,发展幼儿的创造想象以及动手能力。一共分为四个环节:欣赏、学做、操作、讲评,从教学到幼儿操作,每一个环节幼儿们都能兴致勃勃的参与其中。在欣赏时,我利用实物与图片相结合,引导幼儿发现香塘拖鞋鞋面形状、材质、图案花纹等不同特点,当幼儿的回答偏离了正确答案时,我能巧妙的抛出问题,把答案引回来,语言言简意赅,思路清晰。在欣赏的环节幼儿都能积极回答,开动脑筋,课堂充满了激情。
在讲解制作方法的过程中,我更多的是让幼儿来说,让她们通过讨论了解制作步骤从而在接下来制作的环节中,更好的去操作,在操作时,教师对于个别幼儿进行指导,我有的幼儿很快就做好了,我就让他们去帮帮其他小朋友,在帮助的过程中,幼儿的社会性交往也提高了。活动最后幼儿都能制作出一双特别的香塘拖鞋,并在大家面前大胆介绍。
在本节课中,我也存在了很多的不足之处。
一、没有突破重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幼儿能用多种材料与方式来装饰拖鞋,我准备了彩纸、印花机、蜡笔、记号笔、吸管、树叶、丝带、纱网等丰富的材料,课前设想的是幼儿充分利用材料通过画、剪贴、撕贴、印等来装饰,但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更多的还是用蜡笔画和贴彩纸,这一重点并没有达到;经过反思,我觉得问题在于讲解制作环节,强调了制作的方法,却没有强调材料的多样性,如果向幼儿展示一下特别的材料,如:树叶、丝带、纱网等,也许幼儿会把注意更多的放在这些材料上,从而制作出更有特点的香塘拖鞋。
二、细节的忽视
一节课中很多的细节,我都没有注意。在幼儿制作过程中,很多幼儿没有能把鞋面贴好,有的贴在了鞋子中间,有的贴得一上一下,在讲解鞋面贴到鞋底时,只是一带而过,如果在讲一讲贴的方法,说不定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在出示香塘拖鞋作品范例时,拖鞋鞋底用吸管来装饰,忽视了拖鞋的舒适性,误导了幼儿的装饰方法。
三、用音乐调动孩子的艺术情绪
在制作过程中,有个幼儿在那里边做拖鞋,边哼着歌曲,我问他怎么唱起歌了?,他说我很开心阿。课后我仔细反思了这个孩子的行为,有时候长时间的手工制作对于孩子来说是有点枯燥,我们可以利用一些音乐来打破沉闷的课堂,激发幼儿的激情,调动他们的情感,创作灵感也会随之而来。音与美的结合,为幼儿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
通过反思,我知道在设计教案时,要把握好课的重难点;重视每一个小细节;用多种方式调动幼儿的情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取长补短,争取利用好每一分钟。
小编精心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