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是出国留学网特地整理的“《沉与浮》教案”,仅供参考,我们来看看吧。上课前准备好课堂用到教案课件很重要,所以老师写教案可不能随便对待。做足了教案课件的前期准备,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沉与浮》教案 篇1
一、说教材:
1、设计意图: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它,每个人离不开它,正因为水与我们生活的密切性,小朋友很早就接触并认识了它,可以说,幼儿天生就爱玩水,在玩水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有趣的而又新奇的现象。《新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我选择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作为科学活动内容,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性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了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会了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2、目标定位:
在新《纲要》中指出,五大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
(1)乐于参与科学实验活动,能积极动手动脑主动探索。
(2)感知物体的沉浮现象,并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3、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
(2)教学难点:学习记录实验结果和探索改变沉浮现象。
4、活动准备:
根据《纲要》中指出的“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我做了如下准备:
(1)每组一份实验材料:盛满水的脸盆,小石头、橡皮泥、小木块、泡沫板、塑料瓶、玻璃珠,擦手毛巾。(摆好后用盖布盖上避免分散孩子注意力)
(2)记录材料:每组一份彩色记录卡、铅笔。
(3)教师示范材料:鱼缸、小石头、橡皮泥、小木块、泡沫板、塑料瓶、玻璃珠,教学课件
二、说教法:
在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因此,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演示法:
(1)大鱼缸有助于幼儿清楚的观察到教师演示的物体沉浮现象,PPT上也有相应的图片展示。
(2)对于此活动中使用的记录卡,幼儿并未见过,因此,教师的演示是有必要的,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可以让幼儿直接了解记录卡的记录方法,减少了幼儿盲目探索的可能性。
2、观察指导法:针对科学探索活动的随机性,以及幼儿的自主建构过程,采取观察指导法是比较合适的,教师通过敏锐地观察,能针对地进行指导,还能在观察中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情以及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三、说学法:
《纲要》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因此,此次活动中,幼儿的具体学法有:
1、操作法:这是此次活动中,幼儿学习活动的主要方法。在新《纲要》中指出,教师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因此,我为幼儿准备了各种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物体沉浮的现象。
2、记录法:让幼儿将探索结果记录下来,为后面的讨论活动提供依据。
3、体验交流法:在探索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探讨、交流,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体现了师生互动,幼儿与幼儿的互动。
四、活动流程:
1、导入活动(展示PPT的实验物品图片,让幼儿说出有哪些东西。出示鱼缸,事先用盖布盖住,猜一猜:这些东西哪些会沉,哪些会浮?)刚开始,教师为幼儿设置了一个悬念,通过猜测活动一下子将幼儿的好奇心调动起来,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奠定了基础。
2、演示活动:先示范两种物体的沉浮,木块和石头。
3、认识活动(你知道这是什么标志吗?)在这里,教师通过讲解、示范让幼儿认识记录卡的使用方法以及表示“上浮”、“下沉”的箭头号标志,为接下来的记录活动做好准备。
4、操作活动(请你来试一试,看结果和自己想的是否一样?)这个环节的分组操作活动是此次活动的重点,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并引导幼儿进行分组探究,既提高了幼儿的自主探究、动手动脑的能力,还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在此环节中,先要讲解操作规则,教师更多的是采用了间接指导和个别引导的办法。
5、记录活动(哪些东西会下沉,哪些东西会上浮,请你用沉与浮的标记记录下来,并出示记录表。)每组让一个幼儿记录。通过记录,使幼儿对各种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目了然,还为后面的总结交流活动提供了依据。
6、交流总结活动(展示每组的记录表)
7、探索活动:(让幼儿带着问题继续探索,使幼儿的兴趣持续下去。想一想怎么改变沉浮,例如如何让橡皮泥浮上来或让水瓶沉下去)在此环节中幼儿主动动脑想象,大家一起探索改变沉浮的方法,老师按小朋友的方法进行实验示范。
8、延伸活动:生活中有哪些是利用沉浮现象的发明,你发现的沉浮五、教学效果分析这场活动引起了幼儿很高的兴趣,在幼儿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遇到了老师课前没有想到的想象,橡皮泥是有包装袋的,有些组没有拆袋做实验,有些则拆袋做实验的,于是就这个实验材料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实验结果。这也意外的为后来的探索改变沉浮想象的环节带来了启发。
反思活动中第7个环节改变沉浮的方法如果让孩子自己随意动手操作然后在一起讨论会更能加深幼儿的印象,但这就要求每个活动环节的时间要控制得当,否则会超时。
活动反思:
本次科学活动《沉与浮》,小朋友在操作中感受,并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的状态,幼儿兴趣浓厚,喜欢动手操作,大胆的讲述自己的想法,我在上课时思路清晰,活动中每个环节都有小结,小结语言还是很精准有效,帮助孩子理解沉与浮的秘密。
但是作为一个科学活动,需要老师的提问时语言简练,在这方面我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在小朋友猜想记录时,可以记录小朋友的猜想时的个数,并现场做实习,科学活动并不是一定要让所有的小朋友都要动手,还可以结合已有的经验,切记不误导孩子。
总之,每次活动都有不同的收获,希望下次活动会更好。
《沉与浮》教案 篇2
一、说教材:
设计意图:大班幼儿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逐渐增强,对身边的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并且乐意亲自动手去探索。玩水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而沉与浮又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所以我设计了《物体在水中的沉与浮本次活动意在用丰富的材料让幼儿去挖掘物体在水里的沉浮规律。《新纲要》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我选择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作为幼儿科学教育内容,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丰富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活动提供条件,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了幼儿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学会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二、学情分析: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经验,幼儿的想象思维快速发展,生活经验有所丰富,所以活动的内容设计可以更丰富些,不能仅仅局限于玩水的活动,而应适当的加入反映物体性质的探究和理解。
三、说教学目标:
在新《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的目标:“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与结果。”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根据知识经验、能力、情感三个方面制定了一个三维目标:
(1)、初步了解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发现其规律。
这是从幼儿的知识经验培养角度考虑预设的目标。大班幼儿的好奇心比较重,所以要培养幼儿对周围科学现象感兴趣,让幼儿亲身去观察,从而感受到科学的奇妙。
(2)、积极思考的能力,尝试用简单的图画记录实验结果并用语言完整连贯地表达自己的实验结果。
这是从幼儿的能力培养角度考虑预设的目标,是对幼儿综合能力的培养,重点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语言逻辑能力和表现能力。
(3)、对科学活动感兴趣,体验动手探索带来的快乐。
这是从情感培养角度设定的目标,主要培养幼儿对科学感兴趣,愿意对一些科学现象进行尝试,是他们长大以后在科学世界中进行探索,不断进取的动力。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动手操作体验各种物体在水里的沉浮并用正确的方式记录和用规范的语言表达探索沉与浮的规律。
(2)、教学难点:寻求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
五、活动准备:
根据《纲要》中指出要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我做了如下准备:
经验准备:
物质准备:
(1)、各种操作材料:大水盆、纸、软木塞、木块、橡皮泥、海绵、乒乓球、弹球、棉花、茶叶、贴有标签的分类篮子、矿泉水瓶子等日常生活中可收集的东西,5个人一组一份材料。
(2)、记录材料:标有“上浮、下沉”标记的记录卡、记录表、记号笔。
记录表
六、说教法:
在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因此,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提问法:提问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幼儿将看到的、想到的、体验到的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
2、观察指导法:针对科学探索活动的随机性,以及幼儿的自主建构过程,采取观察指导法是比较合适的,教师通过敏锐地观察,能针对地进行指导,还能在观察中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情以及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3、演示法:对于此活动中使用的记录卡,幼儿并未见过,因此,教师的演示是有必要的,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可以让幼儿直接了解记录卡的使用方法,减少了幼儿盲目探索的可能性。
七、说学法:
《纲要》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因此,此次活动中,幼儿的具体学法有:
1、操作法:这是此次活动
中,幼儿学习活动的主要方法。在新《纲要》中指出,教师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因此,我为幼儿准备了各种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物体沉浮的秘密。
2、观察法:让幼儿观察物体的特征以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3、记录法;让幼儿将探索结果记录下来,为幼儿的讨论、交流活动提供依据。
4、讨论交流法:在探索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探讨、交流,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体现了师生互动,幼儿与幼儿的互动。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2分钟
1、导入部分:以故事“掉进树洞的皮球”形式导入课题。
内容:小明在树林里踢皮球,不小心皮球掉到树洞里。树洞很深,小明够不着,他很着急,谁能帮他想想办法?(激发幼儿的思考)老师:为什么往树洞里倒水能把球拿出来呢?我们今天一起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找出其中的原因吧。 分析:刚开始,教师为幼儿设置了一个悬念,通过故事一下子将幼儿的好奇心调动起来,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做铺垫,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体验。
(二)、认识活动:2分钟
出示沉浮标记和记录卡(指导语:你知道这是什么标志吗?)
在这里,教师通过讲解、示范让幼儿认识了记录卡的使用方法以及“上浮”、“下沉”的标志,为接下来的记录活动做好准备。
(三)、操作活动:共18分钟
环节1:6分钟
初步认识沉浮规律:不同的材质,有的东西会沉、有的东西会浮。
(让幼儿自主探索软木塞、木头、弹球、橡皮泥的沉浮)
内容:(1)实验前: 教师先让幼儿预测这样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并在记录表写下。老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为大家准备了四样东西,大家猜猜他们放在水里是沉还是浮?将你们的想法写在记录表上。沉下去的用沉记号表示,浮上来的用浮记号表示。
(2)实验时,教师引导幼儿关注“什么样的东西沉,什么样的东西浮”并让幼儿将观察到的结果进行记录,帮助幼儿总结结论并提醒幼儿将沉与浮的物体分类放在不同的篮子。
分析:通过猜测可以让幼儿建立一定的观点,为后来的实践操作奠定基础。通过实验记录幼儿逐渐发现重的东西沉,轻的东西浮。
环节2:6分钟
知道有些东西通过改变其形状可以改变其沉浮状态。
内容:向幼儿介绍新增的材料,一块比软木塞和木头都轻的橡皮泥,一个乒乓球、同样大小的泥球,一团揉成乒乓球大小的纸。同样让幼儿先猜测所给的物体的沉浮,再进行操作实验记录。
分析:介绍材料的目的在于让幼儿集中注意力,明确老师的提出的要求。教师引导幼儿关注材料的共同性特征“材质相同”让幼儿通过想办法改变物体的形状,知道材质相同的东西,可以通过改变其形状而改变物体的沉浮状态。 环节3:6分钟
让幼儿认识有空气的东西会浮,当水把空气赶走后物体会沉。
内容:此环节为幼儿提供既会沉又会浮的东西,如:海绵、棉花、茶叶,还提供了要它沉就沉浮就浮的东西,如:有盖子的透明小瓶子,开口的乒乓球。
分析:对先前的沉浮规律有一个新的认识,有空气的物体的沉浮状态是可以改变的。
以上这3个环节的分组操作活动是此次活动的重点,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并引导幼儿进行分组探究,既提高了幼儿的自主探究、动手动脑的能力,还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在此环节中,教师更多的是采用了间接指导和启发提问的办法。
(四)、讨论总结活动:3分钟
《沉与浮》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认识到物体的沉浮与液体有关;同体积的液体越重,浮力越大。
培养实验、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并对所提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的能力。
激发课外继续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
教学准备:A、教师用:马铃薯水槽(分别盛清水和盐水)。天平1架、量筒1只、大小相同的小塑料杯2只,食用油、水银等。
B、学生小组实验观察用:水槽、玻璃杯、大小马铃薯各1个、搅拌棒、食盐、盐勺等。
教学重点:改变盐水的浓度,使马铃薯悬浮在水面上。
难点:马铃薯沉浮还跟液体有关。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引入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今天我们桌上放着一大一小两个马铃薯,我们把它放进水里,看看是沉还是浮。你打算怎么把它放进水里去?
课件引导(学生淹马铃薯)
观察到了什么?
是沉还是浮?(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老师也试一下――――怎么浮了?
谁愿意到老师这儿试试,给大家看一看?(结果都浮了。)
这是为什么?是老师的水缸大?水多?马铃薯有轻重?还是有另外原因?
讨论:两缸水一沉一浮的原因。
马铃薯的沉浮
1、是跟马铃薯的大小有关系
2、是跟水的多少有关系
3、是跟放进去的动作有关系
4、是跟水有关系
老师的这缸水跟你们的水不一样,能观察出来吗?
三、选择研究方法,组织探究
这水有什么不同?想知道吗?
怎样才能知道老师的水里有什么?(不知道水里有什么,不能用嘴尝!)
设计实验,证明老师的水槽里是盐水。
实验一验证水中有盐(演示)
v操作步骤:
v1、取铁皮木夹;
v2、取水1-2滴;
v3、点燃蜡烛;
v4、加热把水烤干,观察留下什么。
第一阶段小结:盐水能使马铃薯浮起来,清水中马铃薯是沉的。
新问题:盐水中马铃薯为什么会浮?
实验二:自己制作盐水,使马铃薯浮起来。
1、分发刻度杯;
2、指导实验方法:
取水200毫升,再一勺一勺地加盐,边加边搅拌,同时观察实验中的变化。记录下用了多少盐,刚好使马铃薯浮起来为止。加太多会融化不了。(进行计时)。
汇报加盐多少。
加盐
(勺)
1
2
3
4
5
6
7
8
沉浮
情况
第二阶段小结:现在你知道了,盐水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马铃薯就浮起来了。
四、在实验中探究新发现,解决新问题
1.新问题:为什么清水中马铃薯沉,盐水中马铃薯就浮?
讨论:盐水为什么能使马铃薯浮。(启发观察加盐后杯中满了多少)
用天平称清水和盐水哪个重。(条件:一样重的空杯子,再加入同样多的清水和盐水。)
测定结果:同体积的盐水比清水重。所以盐水的浮力比清水大。(其实细心的同学已经发现,你加了许多盐,水的体积却增加不大,所以这水变重了。)
除了盐水,其他物质能使水的重量增加吗?
2.认识不同的液体,同体积的重量不一样的,液体越重,浮力就越大。
3.取食用油、酒精、蜂蜜各一杯;用马铃薯实验,(或食用油、酒精、水,用蛋实验)
猜测:哪一杯的浮力大,哪一杯的浮力小?
五、总结与扩展:
1.总结:我们通过做实验发现马铃薯在清水中下沉,在盐水中上浮,这是因为同样多的盐水比清水重。重的水就比轻的水浮力大。如果我们这里有很重很重的“水”,它就能浮起清水中下沉的物体(出示水银)。你们今后学到一些知识后要想想它会有什么用处,这样才能使我们变得更聪明。
2.课件展示:
死海――世界上盐度最浓的盐水湖;
我国也有许多盐水湖;
为了旅游的需要,人们制成人工盐水湖……
六、练习与应用:
1、物体的沉浮,与物体轻重,体积大小有关,还与什么有关?
2、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还可以有那些?(继续实验)
3、食用油-清水-盐水-水银,哪种液体浮力最大?
《沉与浮》教案 篇4
一 说教材
这节课的教材选自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水和盐的故事》中的第三课。它是在研究盐的溶解特征后,进一步探究“其他的物体在水中是否溶解”。由此引导学生发现,放到水中的物体除了溶解外还有其他情况,从而引出沉与浮的内容。教材先设计了“感知浮力”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浮力的存在。接着又通过实验探究“沉到水底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应用和拓展,让他们设法“改变鸡蛋与橡皮泥的浮沉”,由此见学生的视野从课堂引入生活实际,去关注生活中的浮力现象和人类对浮力的作用。
二、说教学对象
三年级学生接触实验探究比较少,但对于“沉与浮”的知识,他们有着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沉与浮”现象有着似是而非的解释,从对生活中熟知的许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猜测和事实对比,到判断物体在水中是否受到浮力和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学生经历一个个猜测及验证,矛盾与思考、疑问到探究、意识到自己的科学认识在不断更新和提升,能用感官判断物体的沉浮,并加以描述。
三、说教学目标
1、 通过探究,知道浮力的存在,了解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实验(事物)现象应具备的猜想能力。
2、初步了解和体验物体沉浮应具备一些条件,我们可通过改变这些条件来控制物体的沉浮。
3、继续培养敢于提出猜想与假设,合作交流的科学态度。
4、教学重点、难点
(1)、对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提出猜想与假设。
(2)、对怎样改变物体的沉浮提出猜想与假设。
5、教学准备
水槽 泡沫板 钩码 测力计 橡皮泥 鸡蛋 乒乓球 水 玻璃杯及课件
四、说教法学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应采用引导-----发现-----探究的教学方法,同时综合运用讨论法、实验法、探究----研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学生主要采用观察法、探究实验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学习方法。
五、说教学流程(略)
《沉与浮》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青岛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科学》
教学目标:
1、有选择的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制定可行的研究计划,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2、能意识到把大家的意见综合在一起往往是最好的结果。
3、知道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能说出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
教学重点:
学生独立设计实验,科学、实事求是的描述实验想象。
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方法改变物体的沉浮,并归纳方法。
教学准备:
1、学生自选材料(教师准备):葡萄、橡皮泥、塑料小瓶、牙膏皮、橡筋、小勺、食盐。水槽,实验记录单每组一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把鸡蛋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
(分别放入盐水和清水中,设计实验现象与学生猜测相反)
教师:这是怎么回事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改变浮和沉。(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⑴提出问题
教师:(出示葡萄、橡皮泥、塑料小瓶、牙膏皮)这些物体在水中是浮还是沉?
(学生判断,教师投影标出)
教师:谁能想办法让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沉下去?沉在水底的物体浮上来?
(2)探究新知
教师: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在实验前老师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几点:(课件出示)
实验中,将材料逐一放入水中进行实验,解决了一种材料后再放入下一个材料。
做完一种材料后,及时做好记录,将相同的办法进行分类整理。
养成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实验后及时整理材料。
教师:如果没有其他问题,请大家开始实验吧。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实验结果
教师:谁来代表你们小组给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让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沉下去?沉在水底的物体浮上来?
(学生发言,教师适时引导,板书)
板书内容:借助别的物体
改变物体的重量
改变液体
改变物体的形状
(4)拓展延伸
教师:生活中有很多浮沉现象,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个有趣的小船,请大家玩一玩,看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活动)
教师:你发现小船是怎么在水中改变浮沉的?
(学生发言)
(出示课件:潜水艇)
教师:我们再来看一段视频资料。(播放课件:死海)
教师:那么你知道为什么不会游泳的人在水里也不会被淹死吗?
(学生发言)
(5)生活运用
教师: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浮沉现象?
(三)总结拓展
教师:生活中还有很多有关浮与沉的现象,希望大家课下研究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