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效课堂心得体会汇总

  出国留学网内容专辑推荐:“高效课堂心得体会”,敬请浏览。

构建高效课堂心得体会(篇1)

  语文教学是灵活的,应该按照学生的年龄实际、学习实际和教材的实际来教学。我现在所教的是小学三年级,因此在我以后的教学中更应该重视学生的读、说、背诵,规范学生的书面语言,丰富他们的语言积累等方面的基础上,切实考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实际,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每个人都渴望被肯定,获取赞扬。学生更是如此。表扬并不是优等生的专利。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尽量挖掘学生的进步之处和闪光点。比如武凤霞在评价学生时用“我很喜欢、我很欣赏、你的想法很独特、你的这个词比我想的那个好等这样的语句评价学生,使学生在老师的评价中获得自信,在点滴的进步中得到自信,激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超越自己,

  还有一种普遍现象,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有一些学生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为什么不敢举手呢?是真的不会还是……其实我们也知道他们不敢举手的原因是担心回答错了被同学笑话”。对于这样的学生怎么办呢?放弃?还是……我是这么想的,对于这类问题老师应该充分了解他,将一些较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

  如果回答的正确,应及时加以鼓励;如果回答错了,教师应该分析原因抓住其中的一点或几点给予肯定,不要直接否定或者一味的去批评,说一些伤害学生自尊的话,那样“更”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更”不敢回答问题了。教师应改变一下方式,激励,肯定,那怕沾点儿边都好,如:再详细一点就更准确了,虽然你的回答不是很准确,但是你很勇敢的表达了自己的理解……鼓励,肯定的话语,使他们在错误中进步。

  对话呈现的是一种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灵魂塑造灵魂,用智慧开启智慧的相互造就这句话。学生的激情是无限的,只是隐藏在内心深处,需要我们用热情去激发,课堂上的孩子们总是热情奔放,活力四射的。

  1、营造亲和力的对话氛围。

  学生能够喜欢你,说明老师懂得与学生对话的艺术。幽默的语言让学生快乐、放松;委婉的语言让学生感到亲切、被尊重;含蓄的批评保护的学生的自尊心。在对话中,点燃学生的激情,教师要真诚的把学生看做心灵上的朋友,学生则会把你当做灵魂的亲人,这样学生就会在轻松地对话中学到知识。

  2、创造人格平等的对话精神。

  教师要主动的和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沟通交流,从而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师生关系,使师生双方相互之间产生一种无法摆脱对方的吸引力。在这种场境中,即使教学传授的知识较为复杂、较为深奥,学生接受起来也会觉得是十分容易和十分愉快的。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懂得,有效课堂的提高时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今后要给自己充电,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书,做好读书笔记,使自身的知识不断积累;在教学时认真解读文本,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设计适合自己的教学设计;养成课后反思的习惯,在反思的过程中使自己提高;要求学生每周北两首古诗或是精彩语句,使学生像骆驼一样不断汲取知识。

构建高效课堂心得体会(篇2)

  一、课题核心概念界定

  (一)、对“高效课堂”的界定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率在95%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立足点是“面向学生的发展”。

  (二)、对“教学模式”的界定

  “教学模式”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一套计划或模型,是基于一定教学理论而建立起来的较稳定的教学活动的框架和程序,也就是各种教学活动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从而组成的具有动态性的过程,从微观的教学活动的角度看,它具有变化性,但宏观的过程角度,又具有比较稳定的过程形式。一种教学模式由几种教学策略或教学方法实施的教学活动组成。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在某个具体领域的具体化,同时又直接面向和指导教学实践,具有可操作性,它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经过网上资料搜集和文献查阅, 国外的有效教学思想较为系统,表现为重视教学效率和寻求有效教学方法(模式)与途径,先后形成以下教学模式:古希腊苏格拉底的以对话法为主要特征的“问答法”教学模式;夸美纽斯总结确立的班级授课制的集体教学形式;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普遍有效”的教学模式;前苏联凯洛夫提出的“五环节教学”模式;以杜威为代表的“进步教育派”提出的以“学生”、“经验”、“活动”为中心的“指导,发现”教学模式。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的教改理论和实践,都是摒弃极端,博采众长。反映在有效教学的研究上,表现为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出现了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现在影响较大的有效教学模式主要有: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实验模式,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模式,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模式,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模式,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模式、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阿莫纳什维利的“合作教学”模式等。

  进入近现代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工作者在借鉴国外教学模式和总结自己经验的基础上,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探索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吸取外国教学模式之所长又具有我国特色的教学模式,可谓雨后春笋。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效教学模式有:“指导,自学”教学模式、“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目标,导控”教学模式、“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等。此时的有效教学开始朝着建构多元化、情境化、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方向发展。人们更加关注教学实践的丰富性和教学模式的灵活应用。

  目前国内影响较大的、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模式,安徽铜都双语学校“三模五环六度”模式,东庐中学的教学合一“讲学稿”课堂教学,文汇中学的“自然分材”模式等。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多而杂乱,研究成熟的尚不多见。

  三、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第一小学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现有教职工69人,在校学生1060余人,是汉沽管理区直属小学和窗口学校。学校80%的教师年龄在45周岁以下,他们既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又对工作充满激情;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这里的学生来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三分之二是非农业家庭,三分之一来自外地打工家庭和本地农村家庭,受家庭环境和教育环境的影响,他们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差距很大;显然,学生的基础差异,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自20xx年开始,我校进行了“主体性教育思想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教学实验,20xx年又开始了新课程改革。十多年来,我校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教改,努力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学质量明显攀升。但在课程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发现我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班额过大,每个班人数在50,60之间,学生活动很难组织;二是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缺少章法,随意性太强;三是部分老师“穿新鞋走老路”,喧宾夺主,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致使课堂效率低下,三维目标难以落实;四是教师在教学中,过于重视学习任务的落实,教学过程过于死板;课堂气氛沉闷;五是在新课程实施中,自主、合作、探究,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内化”的效果,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六是现在的孩子,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渴望展示自己,而我们的课堂没能够给孩子提供足够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从而造成部分学生滋生厌学情绪。

  在问题面前,我们认识到,时代在进步,科学在迅猛发展,我们的教育对象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校只有与时俱进,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高效教学,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才能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的核心,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真正实现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在此背景下,学校提出了 “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这一主课题,得到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希望在我校在多年课程改革的实践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模式,为全区甚至全市的课堂教学改革做出表率并提供借鉴。

  四、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架设和拟创新点

  (一)课题研究目标

  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探索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本课题实验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成果:

  1、以课题研究促进我校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高效教学观。通过研究与实践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陈旧的教学模式,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以课题研究促进我校教师积极探索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过本课题的实施与研究,优化各学科的课堂教学,总结出小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为各学科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个基本的思路框架,使各学科教师的教学都有章法可循,使教学过程科学化,合理化。

  3、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

  4、实现师生的解放。真正做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二)、课题研究内容

  1、研究课题所反映的内涵和精神实质。首先,要研究什么是新课程理念,新课程理念与旧课程有什么区别,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什么,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其次,要研究高效课堂的特点、基本模式、评价、课堂要求以及管理等。

  2、研究教材、学生和教学设备。首先要研究教材,因为教材是渗透新课程理念的载体,是新课改的表形物,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探索和创造的理论基础。其二,对学生进行具体分析,要分析学生对教育教学内容的思维能力、接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学习兴趣、动机、意志、情感等。其三,是研究学校的教学设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实验材料的准备等。这些都会影响教师在课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3、研究学法。要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首先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对抗质疑。

  4、研究教法。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探究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运用什么样的课堂优化策略,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高效学习。

  (三)课题研究假设

  1、通过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获取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情感得到正面提升。

  3、课题研究使教师的观念得到更新,课改执行力得到提升,专业发展上新台阶。

  (四)课题创新之处

  1、构建独具我校特色的个性高效课堂。

  2、探寻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及高效课堂的制度保障等。

  五、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一)研究思路

  1、重点探索小学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2、由教研组长组织学科教师进行各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方法:《课程标准》、主体教育论、素质教育理论、多元智力论、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理论等是我们需要广泛涉猎的理论营养。

  2、行动研究法:通过课题理论学习、课题思想的实践,教学过程的检查、评价等活动,检验研究成果,探讨和修订研究重点和方向。

  3、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各个阶段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总结。

  4、教育调查法:根据实验需要采用问卷、访谈、测评等形式进行调查分析、寻找高效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对教学效率影响的规律。

  5、个案研究法:通过年级个案、班级个案、个体个案的追踪分析,研究高效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成效。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时间为20xx年4月,20xx年7月,共分为五个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调研、动员、组织学习阶段(20xx年4月—20xx年7月)

  1、通过开展问卷调查、教师访谈、学生座谈、课堂观察等途径,了解我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组织召开多种形式的教学改革讨论会,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

  3、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理论、教改动态,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话教改,谈困惑。

  第二阶段:初步探索实践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2月)

  1、学校成立《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并开题,各科组制定子课题实施方案。

  2、各子课题组成员在课堂教学中改革实践,上研究课。各子课题组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不断实践、反思、学习、探讨、改进、再实践。

  3、学校为课堂教学改革创设条件,在校园网上建专题学习空间,增添学习资料、加强科组教研学习的力度以提供智力支持等。

  4、改变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以学论教”,初步制定出能指导课堂教学改革总体方向的“汉沽管理区第一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

  5、积极开展新模式研究课活动,如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各子课题组研究课等。

  第三阶段:深入实践阶段(20xx年2月—20xx年7月)

  1、各子课题组全面、深入地开展课改研究。子课题组成员加强相互听课和研究。各子课题组负责人要带头上模式研究课,课题组每周要推出至少两节组内模式研究课,并及时评课、总结、改进、调整。

  2、每个年级的各科教学都要按各科的新模式来组织课堂教学。老师加强学习和交流,课题组组织老师每周开一次实验研究会,找问题,想措施,及时调整。

  3、学校定期开展新模式验收课活动。

  4、学校组织校级公开研讨课、请优秀教师上示范课、课堂教学比赛、经验交流会、专家讲座、专题培训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改进实践模式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追求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5、各子课题组初步总结形成本学科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堂评价体系。 第四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xx年8月—20xx年1月)

  1、各学科在全校全面开展新模式的课堂教学。各班各学科都要按各子课题组总结出来课堂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

  2、各子课题组及时总结改革中的成功经验,每周开展两次交流研讨会,推广经验,改进不足。

  3、加强学习和交流,积累经验。学校每月组织两节校级示范课,推广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经验。使各学科不断改进、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

  4、依据新的课堂教学评价表,组织开展人人上达标课活动,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第五阶段:总结深化阶段(20xx年3月—20xx年7月)

  1、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学校及时总结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制定措施,深入开展研究,特别是对课堂教学模式中的细节问题加强研究。

  2、学校及时总结推广课堂教学改革中的成功经验,以专题讲座、研讨会、学习简报等形式予以交流推广,供教师学习借鉴。

  3、学校对全校课堂教学改革情况进行总结,结合学校实际,总结出具有我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5、表彰先进,深化完善。学校召开阶段性成果表彰会,对教学改革中表现突出的年级组、优秀班级和教师个人进行表彰奖励。进一步深化完善我校课堂教学模式。

构建高效课堂心得体会(篇3)

  高效课堂所强调的是课程教学要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高效课堂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这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近几天的学习,使我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认识。既对“高效课堂教学”有了初步的理解,也纠正了以往对课改的片面认识,现将此次学习的感受与大家共同分享。

  对高效课堂认识上有三个误区:

  一、重视教学方法的探寻却忽略了自身素质的提升

  如果把教学方法称之为一把“利剑”,那么教师自身良好的素质和教学经验就是“内功”,一个人要想成为“教学中的高手”,单靠外在包装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加强自身的道德素养和业务素质。为此,首先要做到心中有爱----这是教育的真谛。好孩子是人人都爱的,去爱一个别人不爱的孩子,去教一个你认为教不好的孩子,这才是真爱、大爱、博爱。其次,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在教学之余,要有自己的个人空间和发展空间。营造一个学习的空间,多读书,即使读的不是本专业的书籍,也会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

  二、培养个性就可以无视纪律。

  高效课堂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创新型人才。可以有个性,但不可无纪律。高效课堂不是随意的课堂,没有纪律的课堂是无效的。

  三、让学生动起来就是改革。

  死气沉沉、毫无生气的课堂固然不足取,但热闹非凡的课堂又如何呢?有些老师在讲公开课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搜集制作了好多课件,还有视频,上课像放电影一样,学生是在看,但实际上学生看得眼花缭乱,只是看了热闹,用学生的话说----真好玩。教学的重点难点并不突出,随堂练也不能完成,纯粹是“作秀”。值得提倡和效仿吗?我认为选择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选择适合本校学情的,选准自己的立足点,不断挖掘、改进,打造出自己独到的一面,这需要积淀与反思,需要时间的磨砺,更需要个人的奋斗与不懈的努力。所以说任何教学的改革都应是提高课堂的时效性,不能只看到表面的轰轰烈烈、热闹非凡,还要透过现象,去看本质性的东西:包括学生的动是真动还是假动,它的动与所学内容是否有联系,能否起到激发兴趣、深化学习内容的作用。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高效?高效课堂是以人为本的课堂,以学生的成长为目的,看到学生实实在在的进步。尽管每位教师采用的教育形式不同,但殊途同归,都是为了同一个教育目的,即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成长奠基。在教学实践上的做法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先学是在课堂上学,老师开讲前,学生在老师的积极引导下,自我实践、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后教指在先学的基础上就存在的问题所进行的相互实践、相互探究、相互学习。所以课堂上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放手给学生自学②学生不会的小组讨论学③老师需要解决的是那些共性的、有规律的问题。做到“不学不教”、“以学定教”、“以教促学”、“教学相长”,从而打造一个师生共生、共学、共赢的课堂。

  优质高效的课堂是学练结合的。当堂训练即在课堂上为达成目标所做的训练。集中有序的课上训练,效果远大于课后作业,所以切记:前忙万忙,一定要做到当堂训练。

  高效课堂的特征有三:真实、有序、紧张。“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有序指符合规律的序,在学中发现问题、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在训练中再发现问题、在探讨中再解决问题,周而复始,形成良性循环;紧张指的是课上学生应做到思维的紧张、全力以赴、全神贯注、全心全意。一言以蔽之:真实是课堂的生命,是课堂高效的前提;有序是课堂高效的保证;紧张是课堂高效的标志。

  学习本身就是艰苦的劳动,打造高效课堂更是一场持久战。要想赢得胜利,决不能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要有“三心”:爱心、耐心和恒心;要做到“二益”,即有益于学生自身的发展,有益于学校长远的发展。我总结为:“三心”之道促高效;“二益”之中求发展。

  我们在激发培养学生潜能的同时,更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惟其如此,才能与时俱进,为学校的发展,为国民素质的提升开创和谐共赢的局面!

构建高效课堂心得体会(篇4)

  我通过阅读《解密高效课堂》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教师这一职业是平凡的。作为教师的我们,如何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如何在平凡的课堂中也能够创造属于我们的精彩人生?从这一职业中真正找到教师的幸福感,做一名幸福的教师。这一系列的问题很值得我们去深思。

  如何打造教师职业的核心能力呢?我认为关键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定位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正确确定人生的奋斗目标,并充满自信地为之奋斗终生,才能此生无憾,即使不成功,自己也会无怨无悔。

  二、树立教师的公信力。一位教师只有以师爱奠定公信力基础,身体力行铸就公信力,以责任心坚守公信力,更以情怀维系公信力,才能坦然面对浮躁的世界,甘于清贫,矢志不渝,才能使自己的潜能不断释放。也许这就是我们所寻找的教师职业生命的支撑点!

  三、提升专业研究力和学识扩展力。教师应主动加强自身的学科研究修养,自觉地把研究成果注入课堂,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究,勤于思考,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更新知识,优化知识结构,使自己的课堂常教常新。我只是一名村中学教师,又没进行过师范教育,如何对学生进行教育,知道的少之又少。因此我只能尽力做好本职工作。觉得自己应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使自己向一个合格的学生教师看齐。我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提高:

    一、更新教育理念

  理念向实践转化的关键是从认识的层面上有对理念本身的理解和认同。归根结底是“教与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关系这样一个根本的问题,教师承载着教育的目的性,学生显示着发展的可能性,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在教育与发展之间“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因为学前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表达了学生是发展的主人,教师的主导作用则表达了学生的理想发展离不开教师,于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表现为支持学生自主发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

  充分利用培训学习这一契机,认真学习中小学教育的相关知识,加强自身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不能再凭借自身原有的知识来教育学生,应利用可能利用的机会加以学习,学习好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水平,使自己尽量向一个合格的中学教师靠拢。

  以上是我对如何打造教师职业的核心能力的肤浅认识,教师职业的核心能力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地锤炼和提升。只有那些具有强烈的自我发展、富有终身学习的愿望、用心体悟教育魅力的教师,才能真正通过修炼,感悟教育的真谛。

构建高效课堂心得体会(篇5)

  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毕生都要研究的课题,把老师和学生都从题海和加课中解放出来,让教师快乐地教,让学生快乐地学。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低效一直是管理的一大难题。那么,究竟什么是高效课堂呢?从学生角度来讲,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

  一节高质量的课堂,就是教师与学生用最短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益,也就是说,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是尽其所有,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都能有收获。

  教师要从观念上认识到教师和学生都是备课的主体,教师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方案设计者、问题设计者,学生成为知识的先行探索者、问题发现者,实现师生之间的“对话”。

  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刻认识到要想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其核心任务就是“要从单纯的知识教学走向一种思维方式和能力的教学,让课堂教学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智力活动”。而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应培养问题意识,拨动学生思维之弦,鼓励质疑,还学生“问”的动力,给学生创设合理的生成问题的时间和空间。教师教学引导,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预习和课后反馈。通过预习指导课教会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预习,指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学生自主学习中生成有价值问题,教师将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和教材关键问题放到课上解决。课后反馈,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课后拓展内容的精心设计,必将为课堂增效。

  学生在课堂上要积极融入小组合作探究中。小组合作,是利用教学过程的互动性来促进学习,将个体间的差异当做一种教学资源,我的学习我做主,在自己的学习责任田中合作付出,得到收获。学生在组内要自由交流,大胆对话,解决学习上的困惑和问题,也可以把自己情绪的变化、交往的困难以及师生之间难以沟通的事情与其他同学交流,提升自己的交往能力、合作能力、集体意识。

  从以教为本到以学为本,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到底是教会的还是学会的?应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把课堂的时空更多地向学生开放,从过去的教师独占课堂到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课堂,让他们动起来,动脑、动手、动眼、动耳、动嘴,真正做到解放学生。

  总之,教师最关注的应是实效性,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都学会、学得好。要超越自己,大胆创新,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学习活动,情感发展等需求出发,研究教材,有效利用课程资源,搭建有效教学平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达到更高的,富有个性化、创造性的教学境界。

构建高效课堂心得体会(篇6)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的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习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果评价的前提是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立足点是“面向学生的发展”。

  学生的预习是一种对知识的探索和积累过程,久而久之形成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学生预习时,教师要针对本节课的内容提出让学生完成的预习作业,提出的预习问题必须照顾到所有的学生,要有层次感和导向性,要让每一个学生知道预习什么,预习要达到怎样的程度。通过预习能让学生有收获感,有成就感。哪怕只解决了一个问题,这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有价值的事。在预习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把不懂的问题做好记录或标注。课堂上老师的第一任务就是了解学生的预习任务完成情况,解决大多数学生在预习中没有解决的疑难问题,而对于少数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可通过课后辅导来完成。

  简化课堂教学方式。课堂上老师的任务就是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课堂75%的时间都应留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读书、思考、探究,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才能真正成为高效课堂。当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完全可以在学生小组内解决时,课堂教学可以采取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的自主学习。以组为单位,让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要鼓励学生提出独具创新的答案,最后教师归纳评价。课堂上的竞赛性学习也是提高学生参与意识的有效方式,根据课堂内容和小学生的行为特点,在课堂上进行各种比赛,根据比赛结果产生日冠军、周冠军、月冠军和学期冠军,让他们在竞争中学习语文。如果每次能给予优胜者以小小的奖励,教学效果会更好。

  课堂练是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巩固过程,为了达到高效的教学目的,教师在备课时要预知大多数学生在预习中会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编制出能够让学生对方法加以巩固的训练习题,练习要紧扣课堂目标主题,并且要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练习形式应多样化,杜绝孤立、重复、繁琐的字词句的练习。通过这种巩固练习,学生在预习中所遇到的问题也就变成了知识。

  教师要对课堂教学成果定期复习检测。再好的课堂效果也只是激发了学生的瞬间记忆,要想让学生永远把知识掌握,就要定期回顾复习,及时检测,这样才符合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规律。检测形式要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后。检测题要尽量浓缩,留取精华,不搞题海战术,避免让学生一看就头痛、厌烦。

  教师要非常熟悉教材,高效驾驭教材。课堂教学要有对教学任务的整体观念,不仅要知道本堂课学生应该学会什么。更应该充分了解本单元、本册书、本年度乃至整个小学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语文学科中学生应该学习的内容;本学年的教学有几个难点,几个重点,这些难点应该分成几块,学生才容易接受。课堂上教师最多只有十几分钟的时间。内容太多,肯定是完不成合理有效的分散重点、分解难点的教学任务。教师要深钻教材,找到教材的根本和内在联系。课堂上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只要把教材所要求的内容让学生学会即可,教材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整合,只要能顺利完成教材所规定的任务就是教与学的最大成功。

  总之,构建高效课堂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探索不是几句话就能完成的,不能一蹴而就;同时更需要相关制度的配合,否则构建高效课堂就会沦为一种形式。

构建高效课堂心得体会(篇7)

  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深陷在应试教育的泥潭中,以“时间战”“题海战”为教学法宝,这样虽然能暂时地提高学生成绩,却严重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其结果是高投入低效益,教师累学生苦,付出与效益不成正比。本学期开学,我校开展了有效课堂教学活动,让我对教学有了一种新的认识。有效教学是指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学生学得好不好。具体地说,有效教学有四条标准:首先,教学有价值,教学的价值体现在满足了学习者的学习需要;第二,教学有效果,教学的效果体现在学生学习有无进步;第三,教学有效率,教学效率体现在学习者用最少的投入达成目标;最后,教学有魅力,教学的魅力体现在吸引学习者继续学习。

  通过对有效教学的深入学习,我认真地反思了自己的课堂教学,发现了诸多无效的教学行为,如只重视教师的教,而常忽视学生的学,不能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对于学生缺乏及时的指导及教育,导致教学效果反馈不够及时等。针对这些情况,改进教学就势在必行,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与实践,我认为实施有效教学,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教师认真备课,精心设计,这是有效教学的保证。新课改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但这样做,教师真正轻松了吗?不是的。因为“功夫在课外”,老师的任务更重了。教师只有充分准备,认真备课,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钻透教学的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正确处理好重点、难点与一般知识的关系,处理好培养能力与传授知识的关系,处理好教法与学法的关系,处理好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才能不断激发学习兴趣、传播学科知识、训练科学思维、教会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才能让学生们的潜能在课堂上超常的释放出来,让学生们的思维在课堂上动起来,学生的灵感生发出来,课堂精彩起来!

  二、把和谐的师生关系带进课堂。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反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要受到压抑,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不愉快的心情带进课堂,教师应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大胆地讲,大胆地说,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在“动”中学。我们教师的任务并不仅仅为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们新课改的目的,才能实现由有效到高效。

  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教师必须对自身的角色进行正确的定位,即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要尊重学生的合理的要求,紧扣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选择教学方法,给学生创造并提供不同发展的空间,从“扶”到“放”,要敢“放”,相信学生,让学生有效地学习,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使他们能主动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学习。

  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学习余地,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给学生,而且要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也就是教学生“渔”,而不是送给学生“鱼”,我觉得教师要敢于舍得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针对政治课的学科特点,首先,课前要让学生预习,不作任何提示和讲解,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时间和空间;其次,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余地,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全面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注意学生不会的东西,在关键的地方加以提示、点拨;再次,在练习中要留给学生充足思考的余地,在课后的作业中,须设计新颖的、富有启发性的、思考性的习题。让学生通过独立练习,增强思维能力,增强学习的兴趣。

  总之,高效课堂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它不仅关注知识的教育,更崇尚智慧的教育。让我们真正走进新课程,在工作中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追求,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构建高效课堂心得体会(篇8)

  一、合理控时,先学后教

  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课堂上,教师一定要做到先学后教,同时,为了保证每一分钟的充分利用和教学任务的完成,还要控制好学生的自学时间。

  第一环节:把一节课45分钟合理划分,课前通过备课设计好思考题。上课时,让学生用15分钟的时间阅读历史课本,思考、解决问题。可采用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最后学生将课本中不懂的,有疑问的地方做好标记。

  第二环节:用15分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提出问题,相互答疑。首先,学生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说明学生认真自学了,经过了认真思考。其次,在学生所提问题的引导下,因势利导,会让教学进入更深的层次。

  第三环节:用15分左右的时间,当堂训练。只学习而不通过练习进行检测,往往效果甚微,只有通过学习和训练相结合,才能巩固所学。

  二、及时反馈,严禁拖沓

  及时反馈是一条重要的教学方法。对中小学生而言,所做习题,如果当天知道正确答案,学习效率会得到很大提高。不管是每课的训练题,还是周练测试题或是月考测试题,老师都要做到把答案及时反馈给学生,以防时间长了,学生已将习题忘得干干净净,再拿出练习题来又得阅读半天,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

  三、简化知识,增强记忆

  在让学生记忆历史知识的过程中,为了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我将一些知识编成顺口溜,例如,在讲沿海开放城市时,可用谐音记忆法:闻你父亲逛大连,天南海北宴请咱。即温州、宁波、福州、秦皇岛、广州、大连、连云港、天津、南通、上海、北海、烟台、青岛、湛江。学生基本上一分钟就记住了顺口溜,再通过对照就难以忘怀。

  四、系统归纳,理清脉络

  每讲一课,我都要求学生将知识归纳一下。或制成表格,或列成框架,或绘制示意图。每讲完一本书,则要求学生将全书内容绘制成知识树。本来这是学校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但通过对学生的指导,学生也可以绘制得很好。这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系统地理解和掌握。

  总之,教无定法,学无成法,只要有效,即是好法。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争取做到高效、迅速、简洁、融会贯通,让教师教得省劲,让学生学得快乐。

构建高效课堂心得体会(篇9)

  一、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一)备课求“实” ——预设、生成,相辅相成

  为一名教师,在备课前要吃透教材,力求备课准确到位,做好课堂教学预设。因此,必须明确编者意图,明确每节课所学的知识点、知识块在整个单元、整册教材、整个学段所处的地位、作用。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关键点都做到心中有数。当然,教材是专家编的供学生学习的材料,内容单一,片面,所以教师不能完全依赖教材,照本宣科。可以将相关的课外材料引入课堂,使现有的课本与课外的材料相互补充,使我们的课堂更加有血有肉,更加形象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教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我们需要科学重组教学内容,大胆的改造教材,让教材“为我所用,为生所用”。

  课堂教学需要预设,但也不是按部就班,连说开场白、过渡语、结束语都预设好,甚至将语气、手势、表情都事先设计好了,这不是教学而是演戏。同时,过度强调现场生成教学,可能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就到哪里。预设与生成应该是相辅相成,互为作用,通过预设去促进生成,通过生成去完成预设的目标。

  有效的预设应促进课堂上的有效生成。有位老师在教学《长城》一课时,做了这样一个预设:他出示课件,向学生饶有兴趣地介绍长城的结构。后来评课时有人问他为什么做这样的预设,他支吾地答道是为了让学生了解长城的构造。像这样的预设就属于无效预设或低效预设,不能完全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思维,不能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如果我们让学生在图上找一找课文中涉及的长城的各部分,如:城墙外沿、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等,并在图上注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各部分的作用。充分了解长城的特点,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进而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促进学生情感思维的形成,这样才是有效预设。

  有效的预设应有教学梯度,而不是盲目的、随意的,它应促进课堂教学向纵深发展。前不久,听了一位老师上《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堂导入之后,老师提出了两个问题:“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如果让你学该学什么?”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再让学生回答。大家不难想象,整个课堂大部分学生不知所云,不知从何应答,整个课堂显得杂乱而沉闷。究其原因,是其过分注重课堂的生成而忽视了有效预设,致使教学无法向纵深发展,时间也无法掌控。如果采取课前先下发探究表,课堂上教师依据问题难易程度梯次推进课堂教学,就会收到好的效果。

  过去把生成看成一种意外的收获,现在则把生成当成一种价值追求,当成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常态要求。我们说,预设是为了更好的生成,一堂充满生成活力的课必须要创设有效乃至高效的预设。

  (二)课堂求“活”——形式、方法,把握有度。

  只有确保课堂教学高效,才能带来教学质量的高效。这就要求我们在“活”字上做文章。即:

  1、灵活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依据学生特征选择教学方法;根据学科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依据教师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依据时间标准选择教学方法。

  2、活跃的教学状态。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要将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学和练,学习目标由学生确定,过程让学生参与,问题让学生提出,内容让学生总结,方法让学生归纳。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促进者,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3、科学的学法指导。俗话说:“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教师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善于为学生创设提问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

  形式和方法层出不穷,开辟了课堂教学的新空间,但要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务实高效,还必须有度。如: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常见的学习形式已被广泛地引入课堂,并成了新课程课堂的标志。有位老师在上《花钟》一课时提问:“花儿开放的样子是一样的吗?开花的时间相同吗?”请分小组讨论。教室顿时热闹起来,那位教师反而显得无所事事。有的小组讨论漫无目的,缺乏有效引导;有的小组只是优等生发言,其余当听众;有的小组只是象征性的说上几句。整个课堂看似活跃,其实是散乱的活跃、假活跃。毋庸置疑,小组合作教学方式打破了过去师生交流的二维模式,构建了一个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的三维模式,但千篇一律采用一种形式就值得商榷了。其实,讨论问题必须是高质量、有探究价值的,而且必须建立在学生个体思考基础上,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小组合作方式的优点,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

  二、构建高效课堂的意义

  (一)高效课堂的构建,使原来死气沉沉的传统课堂焕发了勃勃生机。

  传统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是“灌输——接受”,学生处于被动状态;高效课堂采用新理念,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踊跃发言,谈感想、谈收获。新理念让学生在“听中学”、“看中学”、“想中学”、“议中学”、“演中学”。这就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在交流中实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学生处于主动状态,教师在课堂上关注的是每一位学生,关注的是学生的一切,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高效课堂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了学生能力。

  (二)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增强了学生的自信。

  “做中学”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表演能力、合作能力;“想中学”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议中学”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答能力,“演中学”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是潜移默化的。

  三、构建高效课堂对教师能力的要求

  (一)高超的课堂导学能力

  高效课堂中的教师更为关注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学会些什么和感受到什么等等。教师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充分的发展。板书也许是学生来写,总结也许是学生来说,但这依然是一堂好课,一堂学生“学”得好的课。

  (二)准确地教材把握能力

  高效课堂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必定会引发学生形形色色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储备丰富的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不能局限于教材范围的知识,教师要学会“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三)灵活的课堂管理能力

  无法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参与,热闹又是课堂纪律的大敌,如何能让学习在“热闹”中“有序”地进行,取决于教师课堂管理能力。

  (四)机智的课堂环节把控能力

  环节的设计能力要求教师不能完全按固定的设计环节进行,要富有弹性,以便随学生的表现来灵活调整,这取决于教师的随堂机智。

  四、存在不足及困惑

  (一)课堂活动 要求容易养成难

  高效课堂让老师少讲,学生多学、多说;老师先不讲,只是告诉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内容,学生要将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索取,学生要动起来,还要在同学面前讲出来。学生要从过去的观众变成演员、当事人,要重建一种新的课堂秩序,要克服人类最大的弱点“惰性”。学生的规范变成习惯,需要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做,需要老师坚持点评,采用合适的评价。让学生发生质的飞跃这一过程需要长期的培训。

  (二)课堂展示 参与容易精彩难

  展示是高效课堂的亮点。为什么要展示?展示什么?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如果任由课堂自由发展,课堂出现了“展示专业户”的问题;如果教师人为分工,扩大参与度,又使得 展示虽然参与广泛但又变得 “泛泛而展”,失去了精彩,难以达到高效率。这是教师教学的困惑,

  高效课堂改革是一个蝴蝶破茧、凤凰涅槃的过程。它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前途是光明的,但过程是曲折的。

  小编精心推荐

  心得体会范文 | 心得体会怎么写 | 心得体会格式

分享

热门关注

关于新党章的学习心得体会6篇

新党章学习感悟范文

防灾减灾的心得体会精选

防灾减灾心得体会

外科护士习心得体会(系列12篇)

外科护士习心得体会

[精]不抱怨的世界心得体会(通用11篇)

不抱怨世界心得体会

时代广场的蟋蟀心得体会600字精选

时代广场蟋蟀心得体会

2022最新构建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最新心得体会

构建高效课堂心得体会2000字(系列7篇)

构建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英语高效课堂心得体会范文

英语课堂心得体会

高效课堂心得体会教学精选

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2022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小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