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九学科考试变化和应对策略

  各位考生注意了!为加强教考衔接,实现平稳过渡,教育部教育考试命题院命制了适应性测试卷,此次测试(即云南、吉林、黑龙江、安徽四省联考)于2月23日开考。下面是小编整理的 “2023年高考九学科考试变化和应对策略” ,本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2023年高考九学科考试变化和应对策略

  一、语文

  (一)单元变化

  语文旧教材主要按照文体来组合单元,过去必修第一册第一单元是诗歌,该单元所有篇目都是现代诗。而新教材采用双线组元,一条线是人文主题,另一条线是以任务群学习来组元,每单元入选篇目的体裁多样,多篇成课,也是新教材的特点之一。这种编辑模式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梳理和比较中开展深度学习。

  (二)语文生活

  新教材更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打造了实践性课程和活动课程。新教材还增加了很多综合活动,更加注重打通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三)应对策略

  1.在学习的过程中,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整本书阅读”单元,适应新增的独立单元。

  2.注重语文实践性的落实,老师要指导学生如何提高组织活动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来应对高考语文的命题转向。

  3.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要给学生布置一些跟生活联系紧密的任务,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不能靠刷题来提高语文素养。应加强阅读,特别是加强深阅读,在提高审美鉴赏能力的同时,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加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提高理性思维水平。此外,学生应积极地投入到实践课程之中,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数学

  (一)选修不作高考内容

  人教A版高中数学新课标教材作为新课程理念的呈现载体,在结构及内容方面,按照课标的要求做了调整。突出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数学探究活动四条主线,将它们贯穿于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

  另外,选修课程不作为高考内容,不分文科和理科,为学生发展数学兴趣提供选择。

  (二)部分内容删减

  调整了内容的顺序,更注重数学知识内部的逻辑性,使得整体结构和内容更趋合理。例如,新教材删除了算法初步的内容,立体几何里的三视图、概率里的几何概型等也一并删除。此外,还有一些内容做了调整,如数学归纳法不再作为高考考试要求。

  当然,数学新教材里也新增了一些内容,如概率统计里边新增了有限样本空间,还有百分位数,复数增加了三角表示式等。

  新教材以数学核心素养为导向,对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新教材通常会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注重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更多源于实际生活的案例。

  (三)单元变化

  1.必修第一册的教学内容其实与改革前的内容、顺序基本一致,必修第一册将原版人教A版教材中的必修一、必修四的三角函数与三角恒等变换以及必修五不等式部分合在一起,还将命题、常用逻辑用语原先出自选修的内容合并成第一册的内容。

  2.必修第二册的内容也融合了原先人教A版中必修四的向量部分、必修二的立体几何初步以及必修三的统计与概率部分,同时还加入了原先在选修出现的复数部分,从新教材的内容可以看出,原先三视图以及程序框图部分已经彻底删掉,现在只是给大家介绍直观图的概念。

  3.从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可以明显感受到,新教材的编写者将有关坐标系以及解析几何相关内容融合在一起,而且这一册的难点和重点为计算,难度相对必修内容有所上升。

  4.必修第二册内容相对少一些,只有两章,所对应的内容是数列与导数的相关知识,这一改革还是很重大的,将原本必修五的数列部分直接划入选修模块,并且和导数合并为一册。原先选修中的数学归纳法证明也合并到数列模块中。

  5.选修最后一册主要内容是计数原理与概率,还有一小部分是线性回归方程,其实总体的要求是想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数据处理,在之前一直宣传的数学建模,也在选择性必修第三册中出现,说明改革之后的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方面的能力。

  (四)应对策略

  1.提高学生课堂听课效率,尽量当堂弄懂上课内容,引导学生平时多深入思考,有问题及时解决。

  2.教导学生掌握研究高中数学知识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复习完每章节内容后,还应充分利用好教材,注意做好知识和方法的梳理,绘制自己的思维导图,将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不断内化到自己的知识体系当中。

  3.重点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方面的能力,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

  三、英语

  (一)学生核心素养要求提高

  老教材对学生的要求主要体现在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上,而新教材遵循新版课程标准,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除了语言能力之外,还强调对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材内容与时俱进,一方面反映当代社会发展新变化、科技进步新成果;另一方面,展示多姿多彩的中外优秀文化、增加经典文学语篇等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传承,提升学生跨文化理解和沟通能力。

  (二)单元变化

  新教材在词汇量的要求上,并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新教材重新划分和确定了必修和选择性必修模块的单元主题和顺序。

  同时,新教材提供了初中高中衔接单元,对基本句型、语音拼读规则、语法知识等进行了复习,帮助学生完成过渡。在设计单元框架时,增加了一些新的板块,如主题页、语音板块、视频板块和拓展性阅读等。

  (三)应对策略

  1.老师和学生都需要加强文本解读的能力。过去教学在词汇和语法方面关注度高,今后则要求从语篇的高度去理解词汇和语法的运用,不再看重机械地记忆词汇、讲解语法,而是基于文本分析,去学习词汇和语法在语境当中的使用,并做好主题意义探究。

  2.除了学好教材,老师还要指导或带领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可以尝试阅读一些经典作品,包括文学名著的原著或者简写本,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

  四、物理

  (一)内容变化

  新教材必修3本书、选修3本书。旧教材《磁场》《电磁感应》《电磁波》三章中的部分内容压缩成新教材《电磁感应与电磁波初步》,其他光学、热学等内容和要求也有所变化。

  新教材在内容编排上也进行了调整,为的是进一步降低物理教材的难度系数,使高中新生可以慢慢地适应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学习。

  如:

  (1)必修1第三章增加第5节:共点力平衡;

  (2)必修2把原曲线运动一个章节分为两个章节: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  ;

  (3)必修3把原静电场一个章节分为两个章节:静电场及其应用和静电场中能量;

  (4)必修3把原恒定电流一个章节分为两个章节:电路及其应用和电能能量守恒;

  (5)必修3把实验:测导体的电阻率单独列为1节;

  (6)选修2把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单独列为1节。

  (二)新增部分栏目

  新教材设置了“科学方法”栏目,在必修和选修教材中,共介绍了控制变量、演绎推理、物理量之比定义新物理量、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归纳推理等科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新教材还重视培养科学探究能力,设置了专门的“实验探究”和“课题研究”栏目。

  新教材在多个地方体现出“弹性”,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还设置了“拓展学习”栏目,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学。

  新教材另一个突出特点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为此,教科书在每节的开始都提出一个尽可能赋予具体情境的问题,以引发学生的思考。

  (三)应对策略

  1.在进行指导学生复习时,除了理解和把握教材编写意图外,还需要考虑学生的情况。尤其在开展一些科学探究活动时,可以参照教材提供的方案,灵活进行调整。

  2.指导补习学生复习好物理,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教材里涉及的实验与实验相关的习题等,共计142个,实验是物理学习的基础和目标,补习物理学习中尤其要重视物理实验现象观察、实验设计和论证、实验数据测量和处理等。

  五、化学

  (一)内容变化

  人教版化学新教材根据学生认知特点,降低了部分内容的难度,增加部分新知识,并且优化了编排顺序,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化学。

  新版教材分为化学第一册、第二册和选择性必修三册。实行新高考后,学生只要选考化学,有机化学和物质结构都要学,由于考试范围增加,这部分内容也会有所删减和调整,整体难度也会下调。此外,新教材优化了编排的顺序,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例如:

  1.新旧教材必修一对比:

  (1)旧版教材第一章直接学习化学计量等纯理论知识,逻辑思维强度大,理解难度较高,刚上高一的学生适应起来难度大,改版后,穿插进元素化合物的学习,位于钠和铝的学习之后,更加实用,有了元素化合物的铺垫及应用,更好理解。

  (2)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位置提前,引导学生从结构的视角审视物质性质,更容易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和转化。

  (3)实验安全等常识从第一章第一节转入附录,但是内容更有实用价值,纯理论的知识有所删减,与生活相关的内容有所增加。

  2.新旧教材必修二变化:

  元素化合物章节增多,增加了大量与化学历史或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的实验,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思维能力,有利于通过实验记忆相应的现象,也让化学的学习更富有趣味性和应用价值。

  (二)实验教学内容增加

  新课程标准每个主题都明确了“学生必做实验”和“教学提示”,特别规定了学生必做的实验,包括物质量浓度的配置、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等实验。这些实验,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思维能力,对于学生打基础、建立体系化的高中化学知识、发展素养都大有好处,因此新教材加强了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的安排。

  (三)应对策略

  1.概括关联 实现知识结构化

  高三学生复习备考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实现化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比如在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板块时,重点是 Na、Fe、Cl、S、N 等几种元素,在复习时同学们把每一种元素画出一张知识结构图,把该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直观地放在“化合价—物质种类”的二维图中,便于从“价—类”两个视角来观察物质转化的规律性,这种知识结构的整合使大家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会产生丰富的思路,能多途径、多角度地进行物质制备、性质检验和分离提纯等。

  2.重视教材 提升课程资源化

  很多同学在高三复习阶段只重视课堂上老师梳理的复习笔记,或者是只认定某一本参考书,而经常脱离教材,甚至根本不看教材,这种做法害处极大。

  教材把高中化学知识架构搭建起来,把新课标的理念落到实处,通过具体的素材、探究的案例和必要的思考练习来实现学生的习过程,所以教材是高三复习备考的重要资源。

  3.试题反思 重视思维模型化

  在高三复习阶段同学会做很多练习题,但是做题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如果只是机械地做题,靠海量试题换取经验,就只能叫“题海战术”,事倍功半。正确的方法是在做题之后要进行必要的反思,有反思才能有提高。

  所谓反思,其实就是对试题进行剖析,目的是研究试题的结构,形成解 决这类问题的思维模型。反思的角度应该涉及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这道题几部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或者题干信息与后面设问之间的关系);二是该题考查的基础知识点有哪些;三是该题在教材上问题原型是什么;四是这道题还有没有其他解法,或者其他的问法。

  4.提升能力 理解问题的情境化

  很多学生认为所谓情境只是对试题的包装,他们在面对高考题时,总是要先进行“去情境化”,以便把真正的问题找到。这实在是一种误解,其实情境就是问题的一部分,情境是问题解决的条件或者要求,反过来也能成为问题解决的线索,学生要做的是把情境与学科理论问题相关联,找到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学科知识与概念、原理。

  5.实验探究 体现思维科学化

  在基本概念、元素化合物、基础理论、有机化学和物质结构等板块的复习过程中,就要涉及实验方面的知识、技能与方法,而不是等到复习化实验板块时才集中突击。在研究物质性质与应用等情境中,也可以进行验证类实验或小规模的探究型实验,既能强化理解物质的检验与制备、分离与提纯等基本技能,也能成证据意识、变量控制、对比实验与空白实验等科学思维方法,逐步建立完整实验设计的逻辑链条,最终形成实验探究能力。

  六、生物

  (一)内容变化

  新旧教材在高考知识点方面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部分知识点有所调整。

  1.删掉了"类比推理法"。

  2.遗传规律计算中增加了“加法原理”和“减法原理”。

  3.五碳糖——核糖的空间结构更加科学具体。

  4.DNA复制过程更加详细具体。

  5.密码子表作了一定的修改。

  6.tRNA结构示意图的变化。

  7.中心法则知识点增加了新的内涵。

  8.增加了“表观遗传”知识点。

  9.增加了“甲基化”知识。

  10.增加“结肠癌的发生”内容。

  11.癌变原因和抑癌基因改变知识点。

  12.基因突变的意义。

  13.增加了通过化石证据论证生物的共同起源和演化历程内容。

  14.增加了比较解剖学的证据证明进化。

  15.增加了胚胎学证据和细胞核分子水平的证据。

  16.关于共同进化知识点的变化,有修正和增加。

  (二)应对策略

  1.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以探究、实践为核心组织教学。

  2.教师要分层、有梯度地进行随堂训练和检测,确保学生不断增强学习生物学科的信心和热情,不断提高学生生物学科素养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七、政治

  (一)内容变化

  1.新教材由原来4本必修变成4本必修加3本选择性必修,内容涵盖范围更广,知识内容更新多。其中,变化最大的就是增加了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修4册教材采取总分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总览和基础,让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有总体了解;《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分领域进行深入阐释,让学生具体理解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此外,选择性必修教材分《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法律与生活》《逻辑与思维》3册,也都是新增的内容。同时,部分原有内容也做了删减。选择性必修3册教材则重在培养学生用全球视野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大势,用法律手段处理日常问题,用科学思维探索认识世界。

  2.新课标要求的一大特点是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构建,在课内展开的“思维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感受社会的社会实践活动,都是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呈现方式。同时,新教材还增加了议题教学,每个单元里会有几个议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阐述这个议题。

  3.在新教材里,每个单元都有综合探究栏目,教材提供了探究目标和建议路径,建议会围绕议题告诉学生参考路径,提高学生的论证能力。

  (二)应对策略

  1.不仅重视运用这些基本常识解决实际法律的问题,而且还要指导学生理解掌握这些基本常识背后的规律和涵义。

  2.培养和指导学生把政治、经济、法律、逻辑等众多内容,融会贯通,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3.指导学生加强阅读《共产党宣言》《为人民服务》等经典,提高对经典原著的阅读能力。

  八、历史

  (一)内容变化

  1.历史新教材一个突出特点是,编写体例发生变化,综合了以往教材的特点,采取通史+专题史的模式,融时序性与主题性于一体。这样一种编写体例,让教材使用的功能更强了。新教材必修按通史体例,分《中外历史纲要》上下2册,选择性必修按专题史,分《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和《文化交流与传播》3册。

  2.新教材编写增加了很多教学辅助栏目,如历史纵横、史料阅读,还有地图、插图等,为学生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做进一步补充和扩展。而学习聚焦、探究与拓展等栏目,不仅指导学生学习和思考,对老师的教学也有很强的辅助作用。

  3.高中新教材专业化程度有所增强,增加了很多概要性叙述和抽象性结论。

  4.新教材对学生的抽象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应对策略

  1.指导重视消化吸收新教材中的名词、术语、概念,在史学理论方面加强学习。

  2.注重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唯物史观把握历史的发展规律。

  3.适当增加历史阅读,有助于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的内在因果逻辑联系,增强历史感悟能力,强化家国情怀,从而真正实现历史教育的“立德树人”功能。

  九、地理

  (一)内容变化

  1.新教材的知识结构发生变化。旧教材设置了3个必修模块和7个选修模块,新教材设置了2个必修模块和3个选择性必修模块。新教材中,必修地理1的主题由自然地理基础改为地理科学常识,选择性必修3是新增加的主题——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2.新教材突出了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了方便教学,降低了难度。一些地理基本概念,通过既通俗又符合其基本内容的方式表述。同时,新教材控制了活动题难度,减少“活动”设计的问题数。

  3.新教材增加了提升民族自豪感的内容,如水循环情境设计,引用了我国古人对水循环思考的描述等。同时还增加了反映我国科技、经济等领域的发展成就方面的内容。

  4.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心理特征,新教材选取了较多的、不同类型的图像,增加了教材的趣味性和阅读性。

  (二)应对策略

  1.老师在教学中应积极结合教材中的情境,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通过问题的导引促进学生与情境互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能力和素养。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对教材内容的知识逻辑线索的梳理,将知识逻辑整合成可操作的学习链条。此外,教师要重视地理实践活动,借助一些情境材料或鼓励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增加学生的实践性和操作性。

  2.指导学生在学习地理新教材时,要注意联系日常生活,并用所掌握的地理原理来解释日常现象。这样做不仅能激发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增强联系实际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学生可以通过图表和问题分析,理解教材中的地理原理与规律,注意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学会对地理原理的迁移与运用,进行变式练习。

  推荐阅读:

  2023年高考各学科考试特点分析及复习要点(考生必备)

  高考考场应对策略

  高考生不同阶段的心态变化及应对策略

  高考考前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高中学习方法 高考复习方法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高考饮食攻略 高考励志名言
分享

热门关注

2023年天津高考科目考试时间安排

天津高考

2023年拉萨市社会考生普通高考重要时间节点及相关事宜

拉萨市社会考生普通高考相关事宜

​2023年天津市高考招生工作规定

天津市高考招生规定

山东2023年春季高考技能测试考生温馨提示

山东春季高考技能测试

山东教育考试院​致2023年春季高考技能测试考生一封信

山东春季高考技能测试

福建2023年高考专升本招考类和考试说明政策解读

福建高考政策解读

​2023年高考外语科目考试和上海春季考试成绩即将公布

高考外语科目考试

湖南2023年高考招生考试简要月历

湖南高考招生

2023年高考还会有英语考试吗

2023年高考

天津2023年高考小语种考试温馨提示

天津高考小语种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