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小编出于你的需要,为你整理了水产工作人员工作总结,最美好的是工作的时光,这一阶段的工作马上就要结束了。可以开始写这段工作的总结了,你是不是也在考虑怎么写工作总结?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产工作人员工作总结 篇1
㈢加大水产开发力度。xx年,全区狠抓以老旧鱼池改造达标为主的开发工作:一是加快沿荆堤马山枣林岗至李埠万城的万亩鱼池改扩挖工程,做到小改大、浅改深,排灌分家,水泥护坡,电路配套和养殖模式优化。二是加大纪南沿长湖万亩青鱼养殖长廊的路、渠建设和鱼池标准化建设。三是加大了漳泊湖渔场、李埠镇渔场、太湖养殖场、南湖养殖场、三中渔场等镇、村渔场的改造力度。xx年全区改造精养鱼池4万亩,新增精养鱼池0.5万亩,新增野生寄养小龙虾1万亩,恢复利用或新增设施渔业2.5万平方米。
㈣加大健康养殖和新技术推广力度。结合我区实际,一是加强了水产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根据我区农业“以钱养事”和技术服务模式,加强对水产技术服务人员的管理,各乡镇配齐人员,保障经费,严格从业资格,确保技术服务到位。二是加强了对科技示范户的培养,以科技示范户带动一片,服务一片,推广一片,全区重点抓好180户,并给予适当扶持,重点培训。三是加大了培训力度,全区集中培训10000人次,印发资料1万份。四是抓好了新“十大品种、十大技术、十大标准”的推广应用,重点推广青鱼、小龙虾、河蟹、黄颡、鲟鱼、龟鳖等养殖模式和技术。开展中小型水库仿生态养鳖试点示范以及水库网箱养殖。五是加大了县级水生动物防疫重点项目的争取工作,加强疫病测报和水产品质量检测监管,特别是孔雀石绿、硝基笨、氯霉素等违禁药物及三聚氰胺等添加剂的专项管理,建设省级健康养殖示范场5个。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场1个。全面建立养殖生产日志、养殖用药记录及产品销售记录,开展实施一个主推品种、一项关键技术、一套操作规程标准。
㈤加大品牌宣传和创建力度。以“一鱼一产业”和水产专业大镇为载体,抓好“长湖青鱼”、“北湖水产”、“海味源”、鲟鱼等品种和品牌的宣传创建工作,加大了对荆州区特色水产宣传力度,一是加大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二是引导企业创精品名牌,“荆州友信青鱼产销专业合作社”等单位创建省市级名牌。
㈥加大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的力度。重点是抓好长江禁渔工作,加大水产养殖专项整治工作,严禁在城郊中小型湖泊、水库、饮用水域养殖珍珠和化肥养鱼,加大了打击电、毒、炸等有害作业和有害业司的力度,加强了渔业船舶安全管理。
水产工作人员工作总结 篇2
不经意间,工作已经告一段落,回想起这段时间的工作,一定取得了很多的成绩,是时候仔细的写一份工作总结了。怎样写工作总结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水产技术推广站工作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20xx年,我站围绕“农委十大重点工程”,以发展质量渔业、生态渔业、高效渔业、信息渔业为目标,以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和实现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为首要任务,以新品种扩面、新技术入户、精准帮扶、精准测报、水产品质量安全建设为工作重点,不断强化服务功能,努力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实处,现将20xx年度工作开展情况及20xx年工作打算总结如下:
一、20xx年度工作总结
(一)生产基本情况
全市20xx年水产养殖总面积16.55万亩,较上年略有减少,主要原因是沪通铁路建设及沙家浜镇乡镇整体规划的调整,其中池塘养殖面积9.8万亩,青虾、河蟹养殖面积8.95万亩,占池塘养殖面积的91.4%。预计20xx年全市水产养殖总产量3.5万吨,较去年略有减少,主要是xx市实施畅流活水工程,对市级以及部分镇级河道实施禁养禁捕,预计全年实现渔业经济总产值25亿元。
(二)工作举措及成效
1、稳步推进高标准池塘改造工作。
根据《苏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计划(20xx-20xx年)》和《xx市关于全面推进高标准农田(池塘)建设的实施意见》,到20xx年我市高标准池塘面积达4.7万亩,截止20xx年,已完成2.5万亩,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完成高标准池塘建设2.2万亩,主要涉及古里、尚湖、辛庄、虞山、支塘、沙家浜等六个乡镇。目前支塘镇550亩高标准池塘建设已完成验收,古里镇联泾村740亩、尚湖镇常兴村830亩、辛庄镇金荡村750亩列入省级高效渔业建设项目,完成规划设计。今冬明春完成区域内池塘标准化改造,道路、进排水渠、电力、围栏等配套设施明年全部完成。
2、逐步完善水产医院服务平台建设。
全市现有水产医院8家,其中市级2家,镇村级6家,覆盖锡太路沿线四个水产养殖重点镇及三个省级现代渔业产业园、精品园。为进一步完善服务工作,创建服务亮点,今年我站在各个水产医院设立了党员专家服务点,并根据养殖生产需要,4~9月每周安排党员专家和技术骨干定期前往各水产医院开展门诊服务,为养殖户免费提供水质检测、病害诊断、技术咨询等服务,指导养殖户科学用药、合理用药,确保养殖生产难题在一线得到解决。全年水产医院共接待养殖户近3000人次,检测病鱼、病蟹200多例,检测水样1000多批次。
3、持续加强新品种新模式引进力度。
今年我站先后引进的水产养殖新品种有“长江2号”蟹苗、“xx1号”和“xx2号”青虾、沙塘鳢等,其中引进“xx1号”青虾原种300斤,“xx2号”青虾原种50斤作试点繁殖,沙塘鳢苗种20.2万尾,“长江2号”蟹苗2460斤,引进的新品种可推广养殖面积1.5万亩以上;另外特色品种澳洲龙虾受市场需求影响增长较快,今年苗种生产达2300万尾,沙家浜东湖渔业的梭鲈鱼逐步走上xx市民的餐桌。
今年我站着重探索“稻—鱼”、“稻—虾”、“稻—蟹”等种养结合养殖新模式,全市种养结合试验面积达到400多亩,其中,虞山镇莫城银湖生态农业166亩,古里镇坞坵丰产方的种养基地25亩,辛庄镇农服中心基地200多亩,种植的水稻有从浙大引进的芦苇稻和常规稻,水产养殖的品种有河蟹、青虾、沙塘鳢等。此外,沙家浜镇实施了350亩农光互补项目,由沙家浜万农合作社负责运作,其中水产养殖面积150亩,养殖品种青虾、河蟹,探索立体利用土地养殖的新模式。
4、坚持水产品质量安全常抓不懈。
我站依托“xx市水产投入品指导服务中心”和“xx市水产投入品物流中心”,采用“连锁经营、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管理”的运行服务模式,下设44家鱼药GSP连锁经营店,形成了覆盖全市水产投入品指导服务网络,为全市16.55万亩养殖水面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水产投入品,杜绝违禁药物的销售,提高了用药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安全性,从源头有效控制水产品的质量安全;今年先后两次召开全市水产投入品管理工作会议,举办两期渔业职业兽医专题培训,在3月份顺利进行了连锁兽药证换发证工作,并举行了xx市渔药连锁经营“44+1”模式授牌,对全市渔药经营户进行规范培训,签订渔药连锁经营协议、合法经营责任书。全年共组织各类优质渔药400吨,实现销售收入500多万元。
今年我站继续承担省局下达的水产品药物残留快检任务500批次,主要检测指标为孔雀石绿和呋喃唑酮代谢物。水产品质量快检重点加强对苗种场、“三品”基地、健康养殖示范场、渔业产业园区的常规抽检,并注重时间节点,不断加大中秋、国庆等节假日抽检力度,截止10月下旬已完成500个样品的抽检任务,其中包括50个异地检测任务,检测品种涵盖河蟹、青虾、南美白对虾等我市主要养殖品种,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合格率100%。同时,今年我站还承担了市农委下达的100批次氯霉素检测任务,目前也已全部完成抽样检测工作,检测合格率100%。金唐市水产品有限公司通过首批省级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企业的认定。
5、不断加强水生动物疫病监测防控。
我站的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依托已通过省级资质认定的实验室,根据年度病害监测方案,重点加强对主导品种河蟹、青虾,以及四大家鱼发病流行规律的调查,在全市设立10个病害测报点,确定乡镇测报员10名,监测面积1787亩,利用“全国水产养殖动植物病情测报信息系统”及时上传监测信息,做到“有病及时报,无病月底报”,确保“测报系统”顺利启用,提高测报工作质量和水平。根据省局要求,我站全年监测60个样品,现已完成监测83个,出具检测报告83份,开展流行病学调查66次,开展鱼病远程诊断118次,检测鱼(虾、蟹)样本数量240多尾(只),检测水样1000多批次。为提高水生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我站全年举办渔业乡村兽医及水生动物病害测报员培训5期,并每月撰写一期疫病发生情况及预防预警建议,分发至各镇及水产养殖重点村。
同时,我站继续承担江苏省养殖渔情信息动态采集项目,今年渔情信息采集点为三个集中连片水产重点乡镇:辛庄镇、支塘镇和沙家浜镇,一个水产合作社:xx市沙家浜西风王水产专业合作社(秋萍蟹业)和一个苗种培育基地:xx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水产苗种基地,采集面积共计3122亩,占全市池塘养殖面积的3.2%。养殖渔情信息采集工作自年初开展以来每月及时上报渔情信息,信息上报前对各个采集点采集员报送的数据进行反复核对,确保上报数据的精准性,9月份为扎实推进我市渔情信息采集工作顺利实施,我站组织全体渔情信息采集员及相关农服中心工作人员召开渔情信息采集工作例会,并对渔情信息采集员进行培训。通过养殖渔情信息动态采集,不仅有利于切实掌握各个采集点的养殖生产情况,也为指导全市水产养殖生产和水生动物疫病防控提供依据。
6、扎实推进渔业科技入户项目工作开展。
今年渔业科技入户工程遴选出技术指导员21名,并在农委网站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培育水产科技示范户400户,覆盖全市10个镇78个行政村,示范面积12019.52亩,其中支塘盛泾村、沙家浜芦荡村和辛庄金荡村被列为渔业科技入户整体推进村。依托科技入户工程,我站组织各类技术培训班63期,培训近3000人次,先后组织开展了“科技入户整村推进春季调研座谈”、“科技下乡服务月”、“科技入户走基层现场服务”、“科技入户秋季大走访暨质量安全宣传月”等系列服务活动,水产技术指导员先后深入到科技入户整体推进村、科技入户服务点和各个乡镇养殖集中连片地区,开展健康养殖科普知识宣传培训、水产养殖规范用药宣传、水产病害防治技术培训、科技下乡街头咨询和科技下乡大走访等系列服务活动。按照三年完成300名新型职业渔民培训计划,今年我站继续组织全市100名养殖能手赴无锡渔业学院、xx理工学院集中培训10天,顺利完成第二批新型职业渔民培训工作。
7、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突出工作亮点。
今年我站继续开展池塘信息化管理试验试点,利用我市水产医院、渔药连锁店的平台优势,在我市主要养殖区域锡太路沿线4个乡镇建设网点7个,为养殖户办理养殖信息IC卡,养殖户持卡进行病害诊断、购买渔药,通过信息卡可全面反映养殖面积、养殖品种、苗种来源、发病情况及用药次数等信息,为水产品质量可追溯提供依据,也为实现水产养殖生产全程“数字化”打下基础。
此外今年我站在组织渔业科技入户等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经过在全市范围内认真遴选养殖面积大,但养殖水平低、效益差的.22位困难养殖户,形成“县级专家—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困难养殖户”的四级精准帮扶模式,养殖生产关键时期,县级专家、技术指导员通过塘口实地走访、定期电话联系等方式向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传授先进养殖经验和养殖技术;养殖生产后期,为困难养殖户及时提供市场供求信息,从而充分发挥渔业科技入户促进养殖增产增收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最终帮助困难养殖户实现扭亏为盈、脱贫致富,“以点带面”实现整个地区养殖水平和效益的不断提升。
(三)存在问题
1、新品种引进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水产良种是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目前我市主要养殖品种虾蟹普遍存在苗种优势性状退化,抗病能力差等问题,导致养殖效益增长缓慢,制约了整个养殖业的发展,亟待优良品种进行替换。
2、水产养殖信息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前我市水产养殖现状是,从生产到市场销售全产业链环节,市场信息缺乏,销售渠道不畅,多数仍然依靠个人建立的人传人信息渠道,从媒体、政府主管部门、网络等获得的市场信息少,整个产业的市场信息化程度低,有些养殖户在不了解市场信息与价格变化规律的情况下,盲目将产品压塘、赌价格,结果造成价格更低、产品更加积压、更加销售不出去的局面,严重影响养殖收益,养殖户的积极性受到打击。
二、20xx年度工作打算
1、继续加强对全市渔业生产的调研和科学规划,合理指导渔业生产,确保各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能够全面高质量的完成。
2、加大主导品种河蟹、青虾新品种的引进力度,不断改良我市水产养殖品种,计划引进“长江1号”蟹苗2000斤、“xx1号”青虾原种500斤,扩大良种覆盖率,并抓好新品种的示范与推广,持续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
3、配合相关镇做好种养结合模式的试验与示范,积极探索生态种养殖结合新思路,努力实现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促进xx水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4、加强高效设施渔业建设,积极推进以沙家浜省级现代渔业园区为核心的锡太路高效水产养殖带建设,不断优化养殖生态环境,对接相关乡镇,力争再启动3000亩高标准池塘改造。
5、加强技术培训、科技下乡工作。通过举办培训、报纸、电视、手机短信、街头咨询、入户指导等形式,普及推广“三新”技术,全面提高全市水产养殖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全年计划举办各类培训班30期以上,培训养殖户2000人次以上。
6、加强项目的申报,积极向上争取经费,规范在研项目的实施与管理,确保渔业科技入户、病害测报、水产品药物残留快速检测等任务类项目按计划、按要求实施完成。
7、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推进智能渔业发展,不断扩大水产病害远程诊断网络、水质在线监测应用范围和水产养殖信息IC卡推广力度,逐步形成集远程诊断、在线监测、水产品质量可追溯为一体的信息化服务网络。全年计划新增省级认定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企业2家。
8、加强水产品安全质量体系建设,依托“两中心”切实做好水产投入品的监管,并做好上市水产品的抽检工作,确保上市水产品质量安全。
水产工作人员工作总结 篇3
20xx年我站紧紧围绕上级任务要求和xx农委十大工作目标,以提升园区内涵为重点,以调优水产养殖品种为抓手,以渔业科技入户为切实点,加强技术服务,强化应急指导,为我市现代渔业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现总结如下:
一、水产生产特点
(一)水产生产面积基本稳定。今年全市水产养殖总面积16.8万亩,其中池塘10.1万亩、湖泊3.5万亩、河沟3.2万亩。
(二)水产品产量略有下降。全市预计水产品总产量3.75万吨,比去年略减,河蟹价格略有上涨。全市渔业总产值约23亿元,其中一产产值15亿元,与去年14.7亿元基本持平。
(三)持续高温对养殖生产影响大。今年7-8月连续高温天气,不仅影响河蟹等水产养殖对象生长,还出现池塘水草腐烂、蓝藻爆发等一系列养殖不利因素,直接导致今年河蟹等水产养殖品种生长缓慢、规格偏小,减产减收。
(四)养殖成本上涨产业风险加大。今年因蟹种、饲料、塘租金等均有不同幅度的上涨,养殖成本提高了15-20%,加上近年来,河蟹养殖在我省乃至全国养殖面积快速扩张,产量剧增,而整体市场消费受大环境影响,压力增加,产业风险加大。
二、主要工作
(一)围绕园区内涵提升,强化服务平台建设
1、新品试验全覆盖:充分发挥训62期,参训2980人次,其中渔业科技入户指导员培训8期,编写渔业科技入户信息专刊28期,发放资料7万多份,发放报刊杂志3万多份,电台农业节目18期。“三解三促”举办大型科技下乡活动3次,咨询人员达350人次,咨询内容涉及苗种质量、新品种养殖、病害防治、渔药使用及河蟹销售等,同时利用支部结对共建,党员骨干社区行等活动,先后到沙家浜现代渔业产业园、芦荡村,支塘镇现代渔业精品园、凤泾村、徐政村,古里镇李市村等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切实帮助养殖户解决实际问题。
(二)围绕科研创新,积极争取项目
今年新申报中标项目6个,到帐资金159万元:
1、与省淡水所合作省级项目《沙塘鳢规模化繁育与养殖示范推广》,项目资金70万,到账资金49万;
2、与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合作农业部项目《现代渔业新型科技服务模式创新研究》,项目资金50万元,目前已完成合同签订;
3、与xx大学科技园合作市级项目《基于物联网的水产养殖监控系统》,项目资金10万,到账资金10万;
4、省级项目《xx市水生动物病害测报》,项目资金20万,到账资金20万;
5、省级项目《xx市水产品药物残留快速检测》,项目资金30万,到账资金30万;
6、省科技项目《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奖补资金40万,到账资金40万;
7、市级项目《水生动物疫病防治》,项目资金10万,到账资金10万。
(三)围绕疫病防控,加强病害监测
制定年度病害监测方案,重点加强主养品种虾蟹及四大家鱼病害发生流行规律的研究,突出对一、二类水生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全市设立10个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点、10个水生动物病害监控点和5个渔情信息采集点,每月3次对测报点进行常规检测并报送测报信息,全年完成监测92个样品任务,撰写六期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信息。免费开展门诊服务,全年接待技术咨询650人次,鱼病门诊144人次,检测病蟹、病鱼400多只(条),检测水样200多批次。
(四)面对持续高温,应对措施有效
今年入夏以来,我市出现了罕见的持续高温无雨天气,给水产养殖带来严重影响,我们积极应对灾害性天气,及时提出养殖建议和生产指导,保证了安全度夏,全年未发生重大水产生产安全事故。
(五)围绕质量安全,加强投入品管理
1、渔药连锁经营规范有序:3月份与全市47家渔药经营户签订合法经营责任书和连锁销售合同,建立水产投入品可追溯制度,对入常渔药厂商建立产品登记备案制度。3月22日组织全市渔药经营户开展业务培训,加强连锁管理,强化合同意识,提高业务知识,8月2日组织全市渔药经营户召开“渔药安全管理工作会议”,要求经营户加强安全管理,防范各类事故发生。全年配合执法大队、兽医站组织渔药检查12次,共检查渔药门店29家,未发现违规现象。
2、“两中心”运行正常:作为沙家浜现代渔业产业园的主要功能板块,“两中心”已成为现代渔业的新亮点,4月2日作为苏州市城乡一体化建设推进会现场考察点接待张家港、吴中区代表团。11月18日,全省农村科技服务超市推进工作会在常召开,并在物流中心作为典型召开现场会。初步统计全年共接待省内外及周边县市参观考察43批上千人次。4月22日在全省水产技术推广工作会议上作“夯实基础,强化服务,全面提升现代渔业建设水平”的典型交流,得到省局领导的肯定。物流中心全年组织各类渔药约600吨,满足了养殖需要。
三、20xx年工作重点
明年我站紧紧围绕渔业现代化建设,坚持生态优先,高效养殖的方针,以建设现代渔业强县为目标,以保障水产品安全和渔民持续增收为首要任务,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结构、促转型、稳增长,完善园区功能,提升园区内涵,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强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生态良好,生产发展,产品优质,农民增收的现代渔业新格局。工作目标
1、继续推进锡太路沿线高效水产养殖带建设,示范带动全市水产养殖生产转型升级。完善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在支塘、古里精品园建成水产投入品服务分中心并挂牌运行。
2、全市新增高效设施渔业面积3000亩,发展循环水养殖面积500亩,新增微孔增氧机200台(套)以上。
3、全市新增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家,新增名优水产苗种生产繁育基地2个。
4、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全年完成500个批次水产品药物残留快速检测任务,选择2家水产专业合作社试点实行市场准出制。
5、加强病害测报工作,在全市设立10个水产养殖病害测报与监控点、5个渔情信息采集点,完成80个样品监测任务,预防和控制全市水生动物疫病的发生。
6、加强水产新品种引进与试验,推广沙塘鳢蟹池套养面积5000亩,开展胭脂鱼、鲻鱼蟹池套养试验与示范。
水产工作人员工作总结 篇4
20xx年我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在农业部渔业局和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支持和指导下,经过全省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水产技术推广站、病防中心和各位测报员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测报任务。下面把一年来的测报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测报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在全省20个地市设立测报点266个,比上年增加48个。其中,鱼类172个,对虾类46个,罗氏沼虾14个,两栖类爬行类22个,贝类11个,蟹1个。直接测报面积:池塘216,325亩,养鲍水体170,200立方米(其中鲍苗42,000立方水体),养鲍沉箱20,000个,海水养殖网箱580个。20xx年的测报种类达到22种,新增加鲟鱼、军曹鱼、黄立鲳3种,减少鳄鱼1种。其中海淡水养殖鱼类15种,虾蟹类3种,两栖爬行类2种,贝类2种。监测养殖模式有池塘(包括土池、水泥池、高位池等)、网箱、沉箱、鱼塭、工厂化养殖及越冬保温棚、冷泉水等,基本涵盖了我省主要的养殖种类和养殖模式。
20xx年内共测报疾病53种,其中,病毒病8种,细菌病14种,真菌病4种,寄生虫病11种,不明病因病9种,其它病7种。测报的22种养殖种类中有15种曾不同程度发生危害较大的疾病,主要病害有对虾白斑病、红体病、托拉病、红腿病,鲍苗脱板病,海水网箱养殖鱼类纤毛虫病,鳗鱼爱德华氏病、赤鳍病,鳜鱼暴发病、指环虫病,鲫鱼、鲮鱼、草鱼等淡水鱼类的出血病、烂鳃病等。
根据测报数据估算全省水产养殖病害损失达14亿元以上,其中,海水养殖鱼类2.6亿元,海水养殖对虾4.3亿元,淡水养殖白对虾2.5亿元,罗氏沼虾0.6亿元,中华鳖0.3亿元,淡水养殖鱼类4.3亿元(其中鳜鱼2.25亿元,草鱼0.83亿元,鳗鱼0.82亿元,鲮鱼、鲫鱼、罗非鱼、加州鲈鱼共0.4亿元),鲍鱼、生鱼、鲶鱼、鲤鱼、白鲳、鳊鲂等其它养殖种类损失未计在内。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1、努力改善测报点的工作条件。年初我们按照农办渔【20xx】93号文的有关要求,对测报点进行了调整,淘汰了少数不具备条件的测报点,新增加了一批测报点。有的地区加强了测报点的人员与仪器配置,有一批测报点配备了专业技术人员和病原与水质检测仪器,并开展病原与水质检测、鱼病门诊及咨询指导等工作。如佛山、东莞、中山、韶关、江门和惠州市等地的测报站(点)不仅常年开设鱼病门诊,还经常下乡取样检测、诊断鱼病,指导养殖户防治鱼病,发挥了较强的社会公益作用,提高了我省水产病害测报的科技含量。
2、加强测报员的培训工作。为了提高测报质量,我省20xx年共举办各种类型测报、检疫与病防技术培训班37期,培训1300余人次。其中省站(省病防中心)为更好地贯彻农业部【20xx】31号文精神,加大了对各地测报员和养殖与病防技术骨干人员的培训力度。一是与广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一起组织了我省首期病害防治员职业技能培训班,共有31名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其中近半数人从事测报工作;二是委托中山大学对来自水产养殖重点地区的6名技术骨干人员进行为期10天的水生动物检疫技术培训;三是省病防中心与深圳、韶关两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联合办了两期测报员培训班,培训了测报员40人次。各市、县(区)站也纷纷行动,举办了33期病害测报技术培训班,共培训测报员和养殖户1200余人次,大大提高了测报员的业务工作能力,也提高了养殖户的病防意识和技术,进一步促进了测报工作的开展。
3、千方百计争取经费,加强各地测报站的建设。去年我省财政共下达病害防治专项经费150万元。其中部分下拨各级市站用于测报员培训、病害检测和开展测报等支出,部分用于各地开展苗种检测和检疫、SARS溯源;此外省局于20xx年给五个地级市区域性推广中心各配备20万元经费用于购买实验室仪器设备。
各地也努力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加紧建设市、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病防和测报实验室,有力推动了测报工作的开展。深圳市今年投入12万元用于检测、测报员培训和测报经费补助、订阅病害资料等;佛山市南海区继续争取区财政专项测报经费15万元,用于给测报员发放工资和开展测报工作等;东莞市、中山市等也争取地方财政经费数万元投入测报工作。继南海、顺德、东莞、深圳建成一定规模检测检疫实验室后,佛山市争取市财政经费600多万元,正在建设具有病原体检测、水质检测、药残检测、质量检测等多功能的综合实验室;中山市投入26万元为市测报站和三角、板芙两个镇测报点配备检测仪器,并计划今年再为8个镇测报点配备必要的检测仪器;阳江市也正多方筹集资金建设检疫、环境监测、水产品质量检测等多功能综合实验室。
4、及时发布测报情况,为渔业生产服务。省病防中心按要求每月上报和发布上个月的病害发生情况,并把每期测报情况在《海洋与渔业》月刊和《南方农村报》、广东省水产技术推广网站上公布。各地也采取多种方式定期公布测报情况,使测报信息直接服务于广大养殖户。如佛山市及其顺德区将测报情况在当地网站(佛山农业网、顺德农业网)上公布,南海区、三水区每月将测报情况上报区农业局及时下发各镇农办,有的镇在广播电视中宣传并送达村会委,高明区每月在《高明水产》上发布测报和病防知识并寄送给镇农办及大型养殖场。东莞市将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和病情预测预报与预防措施及养殖知识编写成简报,每月定时发放给各镇渔技站和大型养殖户,并在村委会宣传栏中张贴,在水产养殖协会内传阅,刊登在镇办农业科技信息中,使广大养殖户、农技部门、涉农部门、村镇干部及时了解病情,指导养殖户做好预防治病害措施。中山、韶关、揭阳等市均每月在本市水产信息上登载测报、病防信息,并寄送县(区)、镇渔业管理、技术推广部门和大型养殖场。其他地区也将测报情况编成文字材料报送给当地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发送给大中型养殖场,发挥了较好的社会公益性作用,为渔业行政管理部门决策提供科学参考,对养殖生产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公益效应。
5、针对测报发现的主要病害,及时下乡检测和防治病害。去年我省先后暴发了多起危害较大的暴发性病害,如10月份饶平县海水网箱暴发性鱼病,6月中山市淡化养殖白对虾暴发病和7月顺德区鳗鱼不明病因病等,均造成大面积死鱼。省、市、县(区)病防中心(水产技术推广站)和各级测报站均及时组织鱼病专家赶赴现场采样检测和调查研究,查明病因,提出解决方案,有效地控制了病害的蔓延。揭阳、江门、湛江等市测报站还根据往年测报情况和病害流行的规律,在病害高发季节,组织技术人员下场指导养殖户做好预防措施,控制病害传播。
6、多渠道收集测报信息,提高测报数据的可信度。为了按时完成测报任务和提高测报数据的可信度,省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心定期到重点测报地区检查和指导测报工作,了解情况,鼓励测报人员努力做好工作。各级水产技术推广站和病防中心除直接从测报联系点了解病情外,还利用各种途径和方法收集病害信息,以求更全面、准确了解本地病害发生情况。如湛江市测报员长年在养殖场工作,和不少养虾场技术人员熟悉,通过利用各种关系直接从养殖场、虾苗场了解病情,充实测报结果。中山市测报员长期在一线从事养虾育苗,熟悉当地生产情况,经常下场指导生产,收集测报信息。顺德、茂名、东莞和惠州市测报站纷纷利用鱼病门诊、饲料店、养殖户、种苗场和水产协会了解病情,收集测报信息。
7、将测报与种苗质量检测、水生动物防疫检疫、水生动物SARS溯源等相关工作结合起来。一是20xx年省病防中心对我省对虾主产区的湛江、茂名两市的省级虾苗场所产虾苗进行了质量抽检,重点是检测对虾白斑病、托拉病的阳性带毒率,其数据作为测报数据的补充和参考;二是省病防中心承担了我省水生动物SARS溯源任务,分别在省内6个市采集了对虾、中华鳖、鳗鱼、青蛙、龟、青斑、黄立鲳、断斑石鲈共3600多个样本进行SARS病毒检测,使测报人员掌握了病毒检测的第一手资料,培训了病害检测技术人员;三是省病防中心指导市、县(区)申报成立水生动物防疫检疫机构,目前已有14个市县(区)经省海洋与渔业局批准设立水生动物防疫检疫机构,其中,已有5个市、县(区)经当地人事编制部门批准挂牌。通过这些实际工作壮大了测报队伍,培训了检测技术人员,加强了实验室建设,推动了测报工作的开展。
三、问题与建议
1、测报难度大,测报员素质相对较低。一是目前测报标准未统一,测报种类较多,有些病症的诊断比较困难,加上测报员中具备专业理论和水产养殖与防治病害经验的较少,使测报存在一定程度误差。二是测报员均是兼职,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其它工作,影响了测报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有的市、县水产技术推广机构“三定”方案没有最后落实,人心不稳,影响了工作积极性。有的市、县推广站是差额拨款,有的县推广站有编制无人员,县级推广站人员变动很大,新接手人员不熟悉情况,有的乡镇撤并,一些乡镇渔技站名存实亡,无法正常开展工作。
2、缺乏运作经费和检测仪器。测报工作是一项相对固定的公益性工作,工作量大、工作周期长,参与单位和人员多,加之各级水产技术推广机构事业经费十分紧缺,有些站甚至连差旅、通讯电话费都有缺口。今年我省投入测报经费虽比上年增加了一些,但远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大多数市、县、镇推广站很难投入配套经费,测报运作经费严重短缺,基层测报员均是兼职和义务劳动,长此下去难以为继。目前虽然少数测报站、测报点配备了一定数量的检测仪器,但大多数基层测报点缺乏必要检测仪器,难以利用仪器检测病原体,测报员主要是凭经验判断病情,直接影响了测报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建议
一是努力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增加对测报工作的投入。使测报有固定的经费来源,并逐步为重点市、县测报站(点)配套必要的检测仪器,使测报点相对固定,保证测报的连续性、科学性。 二是稳定测报员队伍。测报预报工作是一项纯公益性事业,是提高水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卫生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国家在政策上应给予大力扶持。因此,对承担这一工作的省、市、县三级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心、水产技术推广站及主产区乡镇推广站应明确介定为纯公益性事业单位,由地方财政供给人员经费,使测报员能安心做好测报工作。
四、今年工作计划
1、稳定测报点,逐步增加测报种类与监测面积。结合我省水产养殖生产实际情况,调整测报点的数量、分布,逐步增加测报种类及监测面积,选择能代表当地养殖水平的、能相对固定、长期连续开展测报工作的养殖场作为测报点,并多方争取经费,加大对测报员的培训力度,争取对全省测报员进行一轮测报业务培训,并分期分批地给测报点配备必要的检测仪器,提高我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将测报与检疫、病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今年在先行开展水生动物检疫地区,检疫员兼任测报员,其检测数据作为测报数据的重要来源之一。并且,在全省努力扩大测报信息的宣传方式和范围,加强测报结果对养殖生产的指导作用,提高防治病害服务水平,全心全意为养殖户服务。针对测报中的主要病害,与有关科研单位合作申报科研课题,开展病因、病防方法、测报统计分析等专题研究,寻求有效防治病害的技术和措施,并及时应用于生产,指导养殖户防治病害,降低病害损失。
3、加强联络和交流,建立疫情快速反应机制。配合测报工作的开展,增加纵向和横向交流,加强对下级测报点的指导、检查与督促。省、市、县三级测报站及具备条件的乡镇测报站(点)要求使用电子化传递信息,及时交流测报疫情信息和工作经验,进一步提高测报工作质量。
水产工作人员工作总结 篇5
与xx年加入海大的新人一样,作为一名海大人,感受海大与其他公司最大的区别就是我们的工作中有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在市场上对一线技术的学习和总结。参加工作的半年来我深深的感觉到在一线技术方面的收获真的比我大学四年的收获还多。
但是,市场上和学校有很大的不同,没有人会告诉我们具体该学习什么,没有人给我们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没有规定的老师,更没有正式的`课堂和同学,甚至我们该学习哪些范围都不清楚,对于技术的学习和总结更多的时候要靠自己去发现和挖掘资源。
半年的工作给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养殖户是最好的老师,在他们那里有着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或几辈养鱼人的经验的积淀,就像一个宝藏一样等着我们去挖掘。只要我们能学习一点点,融合到自己的理论知识体系里面去,我们都会有惊喜。也许他们没有那么强的系统性,可是用我们自己的理解和理论串起来,形成系统的总结,就是最先进的养殖技术。
市场上老王对我的感激还记忆犹新。在华中地区,一口三十亩的池塘,21斤硫酸铜溶解泼洒对养殖户来说真的是个难题。我曾多次和同事交流这个事情,大家都束手无策。偶然的机会,同事在广东走访市场,发现养殖户在泼洒硫酸铜,但是似乎没有那么困难,闲聊才知道他们通常和强氯精混合使用。回来大家通过各种途径终于理解了其中的奥秘:硫酸铜是易于在酸性水体中溶解的,配伍禁忌中明确说明其会和碱性溶液、氨水以及鞣酸制剂反映生成沉淀。强氯精属于酸,使溶液呈酸性,2种药物按照单独使用的量加在一起溶解,既方便了硫酸铜的溶解,又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铜发生络合沉淀,保证了池塘中有效铜的含量,从而保证了药效。兴奋之余我给老客户老王推荐了这种方法,效果反映很好。并得到了很多养殖户的欢迎。
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其实有池塘的地方都是课堂;与养殖户的交流都是我们的课程;同一个烈日下的每一个同事都是我们的同学;而是否有具体的内容科目已经不重要,只要我们抱着要为养殖户做点实事的心,所有和养殖有关的,至少所有我们解决不了的养殖户的问题都应该也必须是我们要学习的;为此,我们应该向每一个人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擅长之处,尤其是在一起工作的团队组织,只要大家都能把自己擅长的一面充分发挥,互相学习,那么不完美的个人也一定能组成完美的团队。20xx年元月份广州海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受海大集团委托组织了各个分子公司技术骨干的第二期培训班,其中有个讨论题:生石灰的作用有哪些?其实是大家司空见惯的,每个人都能数出几条:消毒,肥水,改善池塘pH。可是仅仅一刻钟,在大家的讨论下我们数出了11种作用!这是什么力量!团队的智慧是无穷的!所以平常在和团队同事们聊天的时候及时的把一些发现的技术点或者困惑进行交流,认真的听着每个人的见解,偶尔大家也会争论的面红耳赤,总会有意外的收获,伴随的还有那份抹不掉的团队情谊。
小编精心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