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疫情下大学生心理健康心得体会集锦

  以下是由出国留学网收集整理的《疫情下大学生心理健康心得体会》。随着网络的发达,感言可以说是随处可见,当我们在某些比较重要的时刻的时候。我们都需要去发表自己对某些事的感言,感言对我们的作用还是很大的。也许本文能为您提供一定帮助!

疫情下大学生心理健康心得体会 篇1

  让生活失去色彩的不是伤痛,而是内心世界的困惑;让脸上失去笑容的不是魔难,而是禁闭心灵的缄默;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会有心理上不适应的'问题,人的一生就是不断体验心境、不断调整自我、不断适应社会的过程。但我们都期望自己能具有一颗明净的心,都期望自己的心态能持续用心、和谐。这天,我们在那里举行“第四届岭东“525―我爱我”心理健康日活动”总结会,大家知道,每年的5月25日,就是我们学校的心理健康日,之因此采用5月25日,是取其“525――我爱我”的意思,旨在向全体师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我校心理健康工作、提高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使我校心理工作更加规范、高效!

  这次健康日活动,我们安排了下列丰富的资料:

  2、心理剧比赛(xx)

  4、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比赛(xx)

  5、“我爱我的25件事”(xx)

  6、心理知识抢答(xx)

  7、心理游戏(xx)

  8、趣味心理自测(xx)

  10、心理访谈:我心目中的“完美”男生和女生调查(xx)

  昨日刚刚结束的心理剧比赛,演员全情投入、精准地表现了主角的心理困惑、矛盾冲突与解决策略,他们在表演中道具和场景更换快速而安静,一看就是训练有素、团结协作的团队。这次的心理剧比赛,同学们对心理剧技术也有了必须的把握,运用比较娴熟,这有赖于赵雅丽老师的多次专题培训和不厌其烦的现场指导。赵雅丽老师珍惜学习机会,克服重重困难将所学运用于教育活动当中,“爱与专业,让每一个生命如花开放”,赵雅丽老师用行动和成果演绎了这句话。

  心理剧各班的班主任老师,他们付出了辛勤的汗水。理解任务、创作剧本、组织排练,期间有欣喜也必须有失望甚至煎熬,赵雅丽、黄艳清、陈奕兰、冯惠芳、陈晓敏、苗苗老师还亲自担任主角,身先士卒,为学生树立榜样和信心。一路走来,他们和学生一齐收获了心灵的滋润和成长,师生和谐和班级凝聚力的提升。

  心理剧学生观众暨评委都出色完成了“学习、观摩、体验、评价”的任务,全程安静、认真,会风良好

  那里个性值得表扬的是我校心理剧社团,我校心理剧团于今年四月成立了,其团员来自全校各个班级,这次参加心理剧《爱在身边》演出的同学们分别是:09会计2罗淡霞、陈靖敏,09旅游许燕双,09计3:胡秋怡、洪巧婷,09汽1简政宇,10会计2:黄雪玲、郭淑贤。他们在辅导教师赵雅丽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一次次的探索,走进了心灵这个神奇的世界。为此付出了很多发奋,期望我校心理剧使更多同学受益,也期望心理剧团为我校获得更多荣誉。

疫情下大学生心理健康心得体会 篇2

  我认为作为学生,心理健康就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同学们关系和谐,很好的融于群众;能很好的适应环境…心理咨询,是指咨询员运用心理学的知识,透过询问等方法解决其心理困惑。心理咨询事实上是帮忙来访者实现心灵再度成长的过程。那些认为只有心理有病的人才会去心理咨询的观念是不对的。

  总之,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来访者带给心理援助的过程。透过这学期对大学心理的学习,我对心理知识有了必须的了解,首先是对心理学的发展史有了必须了解,然后是学习了一些团体活动的知识,并且在参加活动课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很多人生的知识,在团体活动中大家彼此敞开了自己的心扉,用心的参与到了群众的活动中,在此中再一次体现了群众的力量…在心理咨询的活动课中,我认识到了人心中脆弱一面,有时心灵事多么的需要他人的呵护,那种心与心的交流才能让人体会到交流得喜悦,我们的心理咨询的模仿有时会让人感觉像节目表演,但是大家真诚的心却又不能不让感动,初次它让我体会到了那种帮忙别人的喜悦。活动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它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活跃课堂气氛,真正到达育人效果。学生在实实在在的活跃的生动的并且有必须新意的活动中受到教益和启迪,促进知行的结合。

  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激发了感情,明白了道理,情理凝结,构成了信念之后,进而需要在行动中表现自己。此时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把健康高尚的情感向外投射,为他们带给展现自己行为的机会和场所。这学期我还参加了我们学校的心理协会,这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大家在一齐共同努力,不仅仅学到了很多心理方面的知识,还为其他同学带给心理方面的服务。

  个性是今年的525活动更是深深的感动了我,老师与同学们的亲密交谈让同学们,还有我有懂得了很多很多……而且在那里我能够把在心理课上学到的知识付诸与实践,让我学而致用!完成了大学心理学的学习,我对自己大学四年的生活有了初步的规划,对以后的路,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了一个初步的规划可见,心理学对我们大学生的帮忙之大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交际方面都能够用到这方面的知识。这门选修课我很感兴趣的一门,我有种不用逼自己去专心听课,而是那种不由自主被老师所吸引的感觉。可见心理学真的有它的魅力所在啊!虽然我选修的心理课结束了,但我对心理知识的学习却还没有结束,或许心理学跟我以后的职业没有什么很大的联系,但是心理学知识对于我的帮忙却是长远的,甚至是一生的。

疫情下大学生心理健康心得体会 篇3

  我参加了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认真听了姜英杰老师的讲座,受益匪浅, 感受颇多。

  通过学习,我懂得了教师首先要具备健康的心理。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者,身为教师不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专业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很神圣的。教师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的方式,都会让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一名优秀的教师,会在课堂中营造出和谐与温馨的气氛,让学生如沐春风。因此,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出发点。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不断地完善品德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中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其一生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我们常常能在报纸或新闻中看到学生自杀的事例,有学习方面,也有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因素。这表明,当代青少年学生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有待提高。在这些新现象、新问题面前,心理教师应力求“对症下药”,给予学生鼓励,帮他们重拾信心。要对学生不良心理的成因多加了解,是学校因素,还是家庭或社会因素。当我们感觉无力摆脱社会风气的困扰,就要会同学生家长采取较为科学的方法教育子女。例如,可以尽量创设健康的教育环境,可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与学生家长沟通思想,相互配合,而且要将其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我们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是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和具体实施者。除了要有渊博的知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还要针对学生关键时期的心理变化进行教育。才能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通过学习,无论在理论知识还是方法技巧上,我对心理教育有了进一步了解,为了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会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我会心平气和、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

疫情下大学生心理健康心得体会 篇4

  近年来陕西省频繁发生在校大学生非正常死亡案件,通过分析省内40多所高校提供的案件资料可知,主要致因有大学生抑郁症、情绪焦虑和心理变异。

  从陕西省高校课程开设情况来看,大部分专业无心理学课程,学生缺少足够的心理学知识,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对此,必须为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让他们掌握控制情绪的方法。

  一、心理健康标准

  心理健康是心理活动的科学,包括决定、推理、认识、欲望以及情感等心理活动现象。

  在人的健康方面,各国都提出了心理健康的标准要求。

  1.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为

  (1)拥有健康心理的人,人格健全,自我感觉良好,情绪稳定,积极情绪比消极情绪多;自我控制能力较强,可维持心理平衡;自尊、自信、自爱和有自知之明。(2)一个人在自身所处的环境里面,有较强的安全感,人际关系正常,可以得到他人的信任与欢迎。(3)心理健康的人,有明确的生活目标、理想以及事业追求,且脚踏实地,积极进取。

  2.我国结合制度与实际情况,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要求为

  (1)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并对自己做出恰当评价;(2)正视现实,适应现实环境的能力较强;(3)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4)热爱生活,献身事业。

  虽然心理健康有着多种评价标准,但是在认知能力正常、情绪稳定、个性健全、人际关系良好、自信心与耐受力较强等方面,有着统一的认识。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他们传授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创建平安校园奠定有利条件。

  二、情绪控制的方法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情绪产生于机体在社会环境,尤其是人际交往过程中,具备较强的社会性特征。情绪是一种精神上的感情或情感,这和认知与意志不一样。情绪也是人身体各部分出现变化后造成的有机体的一种复杂状态。

  大量的实验说明机体内部器官的活动和情绪关系密切。如大脑皮层对情绪起调解、抑制作用。内分泌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的联系直接影响情绪活动。

  积极的情绪有利于人体潜能的发挥,提升承受压力的能力。积极情绪具有乐观、开朗、愉快、舒畅等情绪特质。消极情绪,特别是不间断反复出现的消级情绪,使人惊慌、恐惧、悲观、忧虑、烦恼、嫉妒、厌恶等情绪表现,容易引起神经系统活动失调,内分泌腺功能失去平衡、记忆力减退、心慌气短、食欲不振、腰膝酸软等症状表现。

  当前,社会生活越来越复杂,人与人、精神与物质等关系更加复杂、多样。情绪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极大影响,只有控制好情绪,才能将人与人、人与物等关系协调好。

  情绪能否引起身体的病理变化,主要取决于情绪的强度和持续时间。要避免情绪对身心的不良影响,关键是不要使情绪过激,尤其不要让不良情绪反应持续时间过长,这就是说要保持情绪的稳定。情绪是否稳定,首先是环境因素的影响。人不是孤立存在的,人的情绪和精神活动都受着家庭,社会环境以及个人健康状况因素的影响。其次,是性格基础和神经类型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性格内向者比较孤僻敏感,易于抑制苦闷;神经弱者,情感比较脆弱,情绪易于波动。另外,一个人的学识、经验和世界观也是直接影响人的情绪。尽管人的性格有别,所处的环境不能自己选择,却都可以使自己的情绪保持稳定,需要理智和意志发挥作用。

  稳定情绪的最根本方法,在于建立良好而健康的心理状态,让积极情绪充满心境。这就要求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志趣,要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才能使自己的行为和意志符合客观现实要求,避免因主观和客观不合而产生消极情绪。要不断丰富精神生活,增加知识积累,增强服务于人民的能力。一个富于理想,热爱生活的人,他的情绪必然是健康、积极、饱满的。

  三、培养健康的心理

  大学生由于自身心理发展不够稳定和平衡,承受困难与挫折的能力不强,极易形成心理障碍。如果不能消除心理矛盾,会对大学生造成消极作用,并引起心理疾病与心理障碍。所以要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一个人面对社会与人生的态度,对其人生的目标与价值有着直接影响。处于现实社会中,会面临着不公,经常感到失望,对此要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冷静处理问题,理智看待各种社会现象。不断增强竞争意识,提升竞争能力,主动适应社会环境,防止心理出现失衡。

  2.树立正确的理想观

  一个人只有充满理想,才有无穷的动力,而树立崇高的理想,才能时刻保持激情,奋勇向前,将自身潜能与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大学生有了自己的理想以后,在今后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才有面对的信心与勇气,并一步步获得胜利,走出黑暗,迎接光明。

  3.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大学生通过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够得到他人的帮助与支持,减少失望或失败时产生的悲伤与痛苦,并消除心灵上的仇恨与迷茫。所以,为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必须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4.掌握足够的心理健康知识,提升情绪控制能力

  高校将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养成积极、乐观、开朗的性格,能够及时对自身情绪、感情作出调整,时刻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当前高等学校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与就业形势要求差距较大,因此各专业教学都强调学科之间的互动和协调。大量事实显示,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心理健康教育,高校也要将其作为一门“主课”。

疫情下大学生心理健康心得体会 篇5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接受自己,有自知之明,即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都能作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份的期望与要求;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实际,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则缺乏自知之明,并且总是对自己不满意;由于所定目标和理想不切实际,主观和客观的距离相差太远而总是自责、自怨、自卑;由于总是要求自己十全十美,而自己却又总是无法做到完美无缺,于是就总是同自己过不去;结果是使自己的心理状态永远无法平衡,也无法摆脱自己感到将已面临的心理危机。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

  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判断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

  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

  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

  其三、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

  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

  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表现在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和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

疫情下大学生心理健康心得体会 篇6

  人生的过程总是充满了喜怒哀乐。我已经踏入人生第20个年头了,借心理健康课的这次作业,我回顾了自己的成长历程。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课程的学习,我们学习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从认识自我到如何进行情绪的调控,如何应对挫折和压力,如何塑造和培养人格和意志品质,学习心理到社会心理和职业生涯规划等。本文是根据这一个学期以来的学习成果,对自我的分析和一些心得体会。

  这门课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大学生活各个方面,不论是学习、恋爱、人际交往甚至就业、职业生涯规划,都有专题一一为我们解答。这些所设置的专题都是我们大学生非常感兴趣或者息息相关的内容。比如大学生恋爱心理学,目的就是培养健康的恋爱心理与行为。老师就从各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恋爱的过程及心理活动,什么是爱情、恋爱动机、择偶过程、感情纠葛、失恋问题,都一一有所涉及。许多我们困惑不解问题,经过老师的点拨,豁然开朗。关于如何了解自己的性格,多个专题也都曾提到了。在课程中也能交到许多朋友,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活跃了课堂气氛。更可贵的是,课程的设置也给我们解决了许多实际的问题。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心理问题,比如我就是非常严重的拖延症,做事不到关键时刻不会有意识去做。而我也在这门课中找到了解决方案,可以向别人寻求帮助,听取建议,同时可以把任务分成比较容易的小块,化整为零,告诉自己其实每一个小部分都很容易就能完成。意识到自己的拖沓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把拖延的原因一条条写出来,一条条克服这些原因,最后开始做事。在课堂上的学习也教我正视了自己问题,一直以来或许我不敢面对,想改正也不知道从何下手,而老师课堂上的小小指点,确实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我们要成为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情绪状态、正确的自我观念、恰当的自我评价、完整的个性结构、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择业心理,符合社会的要求,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对环境有适应能力。我认为心理健康就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同学们关系和谐,很好的融于集体;能很好的适应环境。

  经过心理课学习,我不仅学会了如何认识和完善自己,还学到一些与人交往的方法。

  首先从认识和完善自己说起吧,我是个热情开朗,容易和他人交往,合作和适应的能力强的人。喜欢和别人共同工作,乐于参加或组织各种社团活动。我不喜欢斤斤计较,对于别人的批评也能欣然接受的人。在集体中我比较倾向于承担责任和担任领导。但是我的情绪不是特别稳定,对于生活中的变化和各种问题,特别是遇到一些重大挫折时,或在紧急情况下,会有一些情绪波动。我能较好地协调自己的想法,一方面,对事物我有自己的判断和想法,不会人云亦云;另一方面,也听得进别人的意见,不会固执己见。我很注重个人原则,在不触及到原则底线时,我都比较愿意去做。在集体中我比较引人注目,对人对事热心。有时也可能过分冲动,自我约束力比较差,但我能很快的调整过来。

  心理课上我们还做了气质分析,通过课本上的测试,我了解到我是一个多血-胆汁混合型的。通过气质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我自己,因为它是最基本的心理特征,通过对气质的正确认识,有利于我们扬长避短。由于我是混合型,就拥有双重特点,应该避免粗枝大叶和感情用事等消极特点。

  专业兴趣上,我比较喜欢理工类的,但由于种种原因,我选择了文科,其实我真的很想学地理,到了大学,文科生却不能选择地理专业。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中,我做过一次人格分析和职业分析,鉴于测评结果,我的优势职业类型为企业型,创新型。我认为这很符合我的专业需要。

  我没有心目中特定的英雄或者偶像,因为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做得好或者独特的地方,人无完人,也没有必要盲目崇拜,做自己,开心就好。

  我有自己理想和奋斗目标,虽然不是特别远大,但我会持续地去追求。来大学之前我是想转商学院,考虑到我的数学和性格真的不适合,在和家人商量过后,我决定转去文学院,以后成为一名教师。因为我是一个特别恋家的人,当老师有很多假期,还可以和学生时代一样经常放假回家。特别是当家里发生一些变故以后,更加坚定了我要当老师的决心。

疫情下大学生心理健康心得体会 篇7

  一、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时代的要求。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心理健康心得体会。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促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形成完善的人格;有利于提高德、智、体、美、劳教育的成果;有利于学生心理障碍的排除、心理疾病的防治和精神健康的维护。因此说,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心理健康的内涵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者精神状态。心理健康这个概念,既代表心理健康,当然也代表着它的反面——心理问题。围绕着心理健康开展的教育,我们称之为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心得体会。从班主任的职责来看,班主任要当好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促使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这是因为心理健康是班级德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班主任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全面素质。心理健康内涵的核心是自尊。所谓自尊是指学生中间,或者指某个个体中间,对自己或者对自我一种积极的肯定的评价,体验或态度。老师们都很重视对学生自尊心的培养,因为学生如果自尊就可以成为自强、自立、自信的年轻一代,因此自尊的问题最重要。

  三、正确区分学生不同的心理状态

  一般来说,人的心理状态可以分为三种:正常状态、不平衡状态与亚健康状态,与这三种心态相应,其社会行为方向也表现出十分重要的特点。

  在没有较大困扰的情况下,学生的心理处于正常状态之中。这种状态之下,学生的行为基本上预期价值观体系、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相一致,是一种健康或者优秀的状态。

  第二种状态是不平衡状态。一旦发生了扰乱正常生活、引起人们消极情绪的事件,如受到挫折、需求得不到满足等,就会进入一种不平衡状态,这里指学生处于挫折、焦虑、压抑、恐惧、担忧、矛盾等状态。一般来说,学生在生活过程中会不断地经历各种不平衡状态,这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必要的。积极主动而不是消极被动的面对不平衡状态才会带来发展或者成长的契机。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要不断打破对象的平衡,促进其发展。对不平衡状态的外在或内在的非建设性或伤害性处理,才会导致所谓的“病态、变态、或偏差”。

  异常行为是学生在心理不平衡的情况下发生的,是一种偶发性行为,这种行为在学生正常状态下是不会发生的,它与常态行为不同,可以称为“偏态行为”。班主任如果能及时鉴别学生的行为,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学生摆脱心理的危机状态,回复到正常状态,那么,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违法行为、不道德行为以及意外事件就会大大减少。

  第三种状态是不健康状态,当学生处于不健康状态时,往往会非线性地发生不适应行为,包括反社会行为和异常行为。所谓“非线性”地发生,是指这些行为的发生常常是没有明确的、直接的原因,找不到其因果关系,其因果序列是不清晰的。例如,一位小学生突然害怕方格或类似方格的所有物体,这是一种异常行为,包括他自己在内,谁也弄不清他为什么会怕方格。正是由于这种非线性的特点,我们对其不适应行为的产生就无法预测。学生在心理不健康状态下所发生的反社会行为或异常行为既没有直接的原因,也没有明确的行为动机,因此,谈不上是其价值观、道德水准或人格特点的必然产物。这类行为我们称之为“变态行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不适应行为的发生有不同的特点,作为班主任,我们要看到广大学生的两个主流,一是大部分的学生心理健康是主流;二是有些学生由于学业、生活、环境的压力产生暂时的心理不适,他们要求给予指导,以帮助他们正确应对遇到的问题。对于班主任,在面对学生发展中所出现的心理偏差,应树立正确的观念,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决;而针对极个别的出现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则要能够及时甄别,并积极寻求专门机构予以解决。

  四、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特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

  一个学生要能与周围人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因此,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平时维持其心理平和、积极、顺畅等上面,营造好孩子们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长环境,为孩子们建设和谐平等的集体,尽量让每一个孩子能够在充满关爱、温暖、上进的学习环境之中,避免对于孩子们成长不利因素的出现。

  (二)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为了更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要求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实施,如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等等,同时也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每一个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本学科教学内容与学习活动特点渗透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这样就能够形成众多的非专门渠道,促进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

  注重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绝不是每周一、两节课或者搞几次轰轰烈烈的活动就能实现的。事实上,大量的研究与实践经验都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仅靠有限的时间、空间是难以实现的,同样需要在点滴的生活实践经验中积累而成。因此,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将两者融合在一起,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使学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三)教师本身也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小编精心推荐

  心得体会范文 | 心得体会怎么写 | 心得体会格式

分享

热门关注

2023感悟心得

感悟心得

时间管理个人心得体会9篇

管理心得体会

企业心得体会集锦

企业心得体会

零容忍心得体会通用

容忍心得体会

清正廉洁心得体会800字

清正廉洁心得体会

最新教师心理健康心得体会集锦

教师心理健康心得体会

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心得体会

心理健康心得体会

大学生助教心得体会集锦

助教心得体会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心得体会1500字合集

大学生心理健康心得体会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500字范文

大学生健康教育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