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安全活动反思(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冰上的危险,有危险的意识。
2、知道自救方法。
3、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预备
情形图片
活动进程
1、碰到险情不慌张:
一天,明明和涛涛在结了冰的河面上顽耍,忽然冰裂了,明明掉进了冰窟窿里。这可怎样办呢?
2、自救办法记心上:
假如不谨慎掉进了冰窟窿里,小朋友要记住:
(1)应大声呼救并往岸上爬。
(2)尽力把头探出水面,双手攀住大块的厚冰,努力不让自己沉下往。
(3) 不要站在冰面上,应迅速爬到岸边,以防冰面再碎裂。
3、安全预防很重要冬天温度低,水面常常结冰。但有些时候冰冻得其实不结实,人走在上面很轻易掉进冰窟窿里。看一看,下面的小朋友做得对吗?
(1)在冰上有裂缝的河面上顽耍。
(2)在刚结冰不久的河面上滑冰。
4、大家快乐又健康知识小问答当你一个人的时候不谨慎掉进了冰窟窿里,你知道应当怎样自救吗?请幼儿来讲一说,(1)在水中挣扎。
(2)向岸上大声呼救。
(3)用力向岸上爬。
假如你选择了后两个答案,说明你是个会自救的好宝宝。
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中班安全活动反思(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吃各种食物(果冻、鱼、热汤、水果等)时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学会正确进食方法。
2、明白吃饭时不包饭和裹饭,细嚼慢咽才有利于健康,不要一边吃一边说话。
3、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
活动准备:
挂图
活动过程:
一、教师透过与幼儿谈话,引出活动主题
1、教师:小朋友,你们平时都爱吃什么东西呢?!.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零食是我们小朋友爱吃的东西,你们都吃过哪些零食呢?
引导幼儿回答。
2、教师:刚刚小朋友都说了很多自我爱吃的零食,那除了零食以外,我们还要吃饭菜,小朋友,你们吃过的饭菜又都有哪些呢?
教师引导幼儿用心回答。
二、引导幼儿了解进食可能遇到的危险
1、教师:小朋友,你们明白吗?饭菜可口,零食好吃,但是如果我们在吃东西的时候不注意,也会很容易发生危险的哦!
2、教师说一说因为饮食不当而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如:有些孩子因为吃果冻造成窒息,有些小朋友中午把饭含在嘴巴里面睡觉也造成窒息等等。
三、让幼儿自我发现由于进食不当所产生的危险
1、教师:小朋友,此刻请你们说说你们在吃东西的时候就应要注意哪些事情呢?
2、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自我在进餐时有哪些不正确的方式,就应要怎样样做,才能够避免危险的发生。
3、教师小结:吃饭时不能含饭在嘴巴里面,吃鱼的时候就应慢慢吃,防止被鱼刺卡到;汤太烫的话就应等一会儿再喝等等。只要我们在吃饭的时候慢慢吃,多加注意,就不会发生这些危险。
四、出示挂图,进一步了解进食时要注意的安全
1、教师: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这幅图里面都有什么资料呢?图上方是怎样样提醒我们在进食的时候要注意的事情呢?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画,用自我的语言说一说。
3、教师小结:细细滑滑的食物要一小口一小口咬碎以后再咽下,我们在吃水果时要及时吐核,吃有刺的食物时要慢慢吃,过热的食物要等到稍凉以后再吃。
五、教师引导幼儿回顾并总结这天活动的资料,期望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注意进食安全。
活动反思:
这节课,我是根据我班幼儿具体存在的问题所设计的,在活动中让每位幼儿通过观看课件来感受这种行为的危害性和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孩子的反应很好,在活动后,孩子在用餐时也能尽量注意吃饭时要注意的问题。
中班安全活动反思(篇3)
活动目的:
1、知道安全乘车的道理。
2、掌握乘车一些必要的自我保护的方法。
3、初步了解并掌握在上车、乘车及下车时的安全知识。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培养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能让幼儿知道安全乘车的道理。
难点:能让幼儿大胆地用语言表达乘车时不规范的行为。
活动准备:
安全挂图、公共汽车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汽车图片,谈话引出内容。
你坐过汽车吗?坐车时应注意什么?
二、出示挂图。
引导幼儿逐幅观察图片并加以讨论,重点了解乘车时应注意的事项。
三、总结,教育幼儿乘车应注意安全。
问:那么,在乘车时,怎样做才是安全的?
1、引导幼儿根据画面讲出正确的做法。
2、教师总结:如乘车下车都应该排队,不把头、手,伸出车窗,不在车上乱跑动、不吃带棍状的食物等。
活动反思:
今天下午我们班开展安全活动《乘车安全》。在这个活动中,我通过让幼儿观察挂图引导幼儿讨论:乘车应注意什么安全?由于这种活动比较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这一话题一展开讨论,幼儿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纷纷说出自己的乘车经验。为了进一步巩固幼儿对乘车安全的自我保护意识。借此契机,我利用幼儿的椅子,组织幼儿玩《乘车安全》的游戏,我当司机,把幼儿的椅子排成两排当公共汽车的座椅,游戏时提醒幼儿乘车时应注意什么安全,这样的游戏把幼儿的激情顿时提高起来。游戏中,幼儿既体验了与同伴游戏的乐趣,同时也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乘车的安全,整个活动效果非常好。
中班安全活动反思(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红、黄、绿色,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2、通过参与情境游戏活动,理解红绿灯的作用。
3、树立遵守社会公共规则的好品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活动准备:
布置情境化场景,红绿信号灯。
活动过程:
一、观看儿歌《红绿灯》
二、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了解红绿灯的作用。
(1)教师:马路上有什么?有哪些颜色?红绿灯有什么用处。
小朋友们,儿歌看完啦,老师现在有几个问题想问你们,在刚才的那段视频里呀你们看到的马路上都有什么?有那些颜色?你们觉得红绿灯都有什么用处呢?
(2)教师:汽车在中间的快车道上行使,马路上的汽车是怎样过马路的?
那你们看到刚才那些小汽车都是在哪儿行驶的么?小汽车又是怎样过马路的?发生了些什么?
三、启发幼儿探讨马路上的交通规则。
(1)教师:自行车应该在什么道上行使?自行车应该怎样过马路?自行车该遵守哪些交通规则呢?
(2)小朋友们刚才观察的都很仔细,说的也很对。那老师还想问一问,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自行车应该在什么道上行驶?自行车应该怎样过马路?自行车又应该遵守哪些交通规则?那行人呢?
四、带幼儿到布置好的游戏情景中,配班教师装扮成交通警察,并做指挥交通状。
教师:这是谁?他在做什么?他是在怎么站的?他是怎么指挥交通的?
小朋友们,现在我们来看一看,站在马路中间的他是谁?他站在了哪里?他是怎么指挥交通的?
好啦,小朋友们说的特别好,那老师就要奖励一下小朋友啦,老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做个游戏。老师现在说一下游戏的玩法,我们先要穿过马路去停车场(走人行横道线,看红绿灯),到了停车场,每位小司机开一辆车。然后将你们的小汽车开回来。(开出停车场时提醒幼儿要看一看,听一听有没有其他车辆开过来。提醒幼儿开车时要注意红绿信号灯,并根据信号动作。)
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中班的教师,班上的孩子年龄幼小,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老师就要将工作做到最细微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多学习,积累,调整。我想,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好方法,那时,幼儿的安全问题不会再成为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
中班安全活动反思(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迷路之后该怎么办,了解如何正确分辨方向。
2、懂得迷路之后不要害怕,要大胆、礼貌的向他人寻求帮助。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故事内容图片,ppt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今天赵老师的好朋友鼠先生遇到了一个大问题,想请小朋友帮帮忙。
2、师:我们一起听听它遇到了什么问题。(出示ppt)
二、分段讲述。
(一)幼儿观看故事前半部分。
1、师:鼠先生遇到了什么问题?
2、师:鼠先生为什么找不到鼠小姐的家?[.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因为鼠先生迷路了)
3、师:鼠先生应该怎么办?幼:可以问警察,可以做记号等。
(二)观看故事后半部分。
1、师:那最后鼠先生找到鼠小姐的家了吗?幼:找到了。
2、师:鼠先生是用了什么办法找到鼠小姐的家的?(幼儿:问了许多的小动物,幼儿自由回答)
3、教师与幼儿角色扮演。
三、经验迁移。
1、师:鼠先生迷路了之后是通过问路的办法找到鼠小姐的家的,那如果有一天我们小朋友一个人在外面迷路了该怎么办呢?(幼儿自由回答,教师适当给予提示、指导)
2、小结:迷路后可以使用的办法有,记住自己家的门牌号、电话号码、父母手机号,打电话给家人;向路上的行人问路;找警察叔叔,让他们把自己送回家
3、我们回家后可以问问家长还有什么好办法,下次活动时大家在一起进行交流。
四、活动延伸
今天我们帮鼠先生找到了鼠小姐的家,他们高兴的拥抱在一起,那我们也很开心,我们一起和鼠先生、鼠小姐跳舞好吗?
活动反思:
本节课,我出示了一幅图画,指导学生看图写话,教学后感触颇多。
1、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日常积累。
思维是在感觉的基础上进行的高级认识活动。思维的材料来自感性经验。要培养学生看图写话的思维能力,首先要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帮助学生掌握丰富的生动的.感性知识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必要条件。
2、激发学生的兴趣。
对于一幅无声而静止的画面,要让学生看出动画来,是一个难题。由此,我觉得对低年级写话的培养首先应该是对写话的兴趣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获取知识的原动力,是激发学生动机,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催化剂,学生对写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写出精彩的语言。
3、采取多种训练方式。
对学生进行看图写话思维能力训练要采取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如结合阅读教学进行说话、写话训练;结合品德课进行说话训练;结合美术课进行想象力的培养以及说话写话练习。等等。写话课上,进行写话训练时,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中班安全活动反思(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幼儿用书和教学挂图,了解安全春游的注意事项。
2.知道注意安全才能开心出游。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发幼儿的美好回忆,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春游吗
二、引导幼儿逐幅观看挂图上的内容,组织幼儿讨论。
师:有些小朋友也去春游了,可是他们都哭着回来了,请小朋友们看看,他们都怎么啦
引导幼儿观看第一幅图。
1.提问: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教师小结:外出春游时,一定要跟紧老师排好队,不能一个人离开老师和小朋友。
2.引导幼儿观看第二幅图。
提问:这个小朋友的腿是怎么破的
3.引导幼儿观看第三幅图。
提问:图上的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
教师小结:一定要乱离路边的池塘,防止滑入水里。
4.引导幼儿观看第四幅图。
提问:他怎么了
教师小结:如果遇到马蜂或者其他小虫子,最好小心的绕开,不去招惹它们,不激怒它们,这样就不会引起它们的攻击。
三、教师请幼儿阅读幼儿用书,找出另外要注意的两点。
师:请你们仔细看看书上,看看还有没有我们刚才没有发现的问题。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讨论另外两点:
1.师:这个小朋友的手怎么了
2.教师小结:春游的时候不要乱碰花草,小心被刺扎到。
3.师:这幅图上有什么
4.教师小结:鲜艳的蘑菇千万不要采,因为它可能是有毒的。
四、请幼儿自由阅读幼儿用书,和旁边的小朋友自由地说一说外出游玩要注意的事项。
五、组织幼儿儿歌表演《郊游》。
师:我们记住了这么多安全注意事项,就可以快快乐乐地春游去喽。
活动反思
在平日里,孩子们总是跌跌撞撞,磕磕绊绊,小伤难免的,所以整个活动孩子们沉浸在故事画面里,听得很专注。知道了以后哪些东西不能碰,不能做哪些危险的事情,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要学会保护自己。通过故事画面,孩子能准确判断是与非,增强自己的安全意思。其实,也提醒老师在平常生活里要比较注意孩子的安全。
中班安全活动反思(篇7)
活动目标:
1、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2、培养幼儿识别游戏时识别安全和危险的能力。
3、知道在发生危险时如何自救。
4、培养幼儿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图片两张
2、安全卡片和不安全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出话题
1、小朋友都喜欢玩球,而且有许多玩球的方法,但是小孩子应该在哪里玩球呢?
2、出示图片有两张图片,请家仔细观察,然后讲讲在哪里玩球好
3、一张图片里有车道,旁边有小河,另一张是有围栏的空地
4、我们应该在第二张图片所表示的地方玩,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第一幅图片中的不安全的因素,只有在没有障碍的空地玩球才是安全的。
二、故事受伤的皮皮
1、故事里有谁,讲了什么
2、皮皮为什么三次受伤
3、我们从故事里受到什么教育
三、游戏:
传球玩法:教师准备有安全内容和不安全内容的卡片,幼儿围坐在一起听铃声传球,当铃声停下时,手拿球的幼儿从盒子里取出一张卡片面向全体幼儿问;这样玩可以吗,幼儿根据卡片内容边拍手边讲对,对,对对可以这样玩,或错,错,错不能这样玩。游戏可以复进行。
四、集体讲评:
今后在生活,游戏中如何学会自我保护,注意安全。
活动反思:
在平日里,孩子们总是跌跌撞撞,磕磕绊绊,小伤难免的,所以整个活动孩子们沉浸在故事画面里,听得很专注。知道了以后哪些东西不能碰,不能做哪些危险的事情,知道自己已经长了,要学会保护自己。通过故事画面,孩子能准确判断是与非,增强自己的安全意思。其实,也提醒老师在平常生活里要比较注意孩子的安全。
中班安全活动反思(篇8)
中班社会活动《我就是喜欢我自己》恰如其分的将这些知识点融合在了一起。对中班幼儿而言,初步有了自我意识和情感体验,在此次的园本教研活动中,我作为中班教师,对这个活动进行了分析、教学,从让幼儿了解自己到喜欢自己到通过活动,进一步提升喜欢自己的意识进行活动,以下是对本次活动的教学反思。
1、形成幼儿的个性和特点
喜欢自己,首先要对自己有个全面的认识与了解,在第一个环节中,我让每位幼儿带了三张照片,从刚出生到长大一点再到上幼儿园时,孩子通过观察照片,形成初步的自我意识。孩子通过观察和比较了解自己不同时期不一样的自己,感受自己的变化与成长。所谓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分为主体的状态和客体的状态,在这一环节中,我重视到了主体状态,却将幼儿的自我意识孤立了起来,忽略了人的自我意识首先是他人态度的放映这样的概念,也就是说,别人怎样看待我们,或者我们认为别人怎样看待我们,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怎样看待自己,孩子在观察和讲述自己的.照片时,教师可带领其他孩子给予一个积极的、正面的评价,使幼儿形成一个内在的、稳定的“他人眼中的自我”,是幼儿意识到自我,使“个性”从幼儿意识中萌发出来,并通过观察和比较了解自己和同伴不一样的地方,感受到自己的特别之处,感受这种奇妙。这个方面我做的还是远远不够。
2、挖掘“喜欢”的不同层面
“喜欢”的概念是很广泛的,它也是社会活动中一个重要的情感体验,在这个活动中首先应把“喜欢”具体到幼儿的个性化中去,让幼儿主动去建构喜欢的知识。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两套方案,让孩子将喜欢的地方通过自画像画出来,并将喜欢的地方夸张化,然后看着画说说喜欢自己什么。另一个方法则是让孩子照镜子,看着镜中的自己有个更真实的情境。我选择了第二套方法实施到教学中去,但教学效,果没有预想的那样,孩子看着镜子,只是说了一下自己喜欢自己什么,如:我喜欢我的嘴巴,因为我的嘴巴会说话。幼儿完全没有兴奋和想挖掘自己的心理,教师这时也没有适时的激发孩子,将“喜欢”流于了表面,儿童的社会性认识、情感和行为的发生发展,是通过和同伴及成人交往而来的,通过外界对自己的信息,如让孩子给同伴找优点和给自己找优点,帮助幼儿体验到赞美和被赞美的快乐,学会用欣赏看别人,看自己。这样慢慢一层层深入,再回到主观的意识中来,有助于幼儿良好的自我意识和个性的发育,而这种良好的自我意识和个性,又将反过来激励他们形成自我喜欢的态度,鼓励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和充满信心地与外界交往。
3、提升“喜欢”的境界
《纲要》指导要点中提到: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在第三环节中,我让幼儿通过做事情,进一步提升喜欢自己的意识。需要反思的是,这些事情是教师提前安排好的,如整理书桌、叠衣服、扫地、洗杯子等,以成人的角度认为孩子会喜欢做这些事情,能做好这些事情,没有站在幼儿的角度和立场出发,为他们提供一个积极自主的空间,这个活动中,不仅仅没有提升“喜欢”,反而将“喜欢”慢慢纵向化。
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其应渗透在多种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让我思考的是,像这样《我就是喜欢我自己》的社会活动,应与孩子真实的生活相联系,从孩子的生活切入,有一系列为这个活动做准备的主题活动,而不是单一把它当成一堂课去教授孩子,社会学习也是一个漫长积累的过程,作为教师因很好的将生活与教育相结合,去理解孩子去相信孩子,真正的将社会情感渗透在孩子日常生活的点滴中,让孩子真正从内心喜欢他人,喜欢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