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出国留学网的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微生物实习总结”。工作中我们时常会进行文档的拟写,我们在写作之前都可以先阅读一些范文, 通过范文,我们可以更好地探索整体构思的未来。请马上收藏本页,以方便再次阅读!
微生物实习总结 篇1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不知不觉在微生物室实习的时间已接近尾声了。
回想这两个月在微生物室实习的这三个月时间里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自己真的学会了不少。通过自己的勤奋在积极协助老师完成细菌学方面检验项目的同时,我发现自己的操作能力不说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也有了更大的进步了,相比在学校的时候操作起来更熟练了。比如在利用显微镜看细菌形态的时候,以前调显微镜亮度、找视野等就要弄好几分钟,现在通过在医院检验科微生物室三个月的实习,这些小问题都不存在了,而且通过染色在显微镜下能辨认的细菌也比较多了,像球菌科的葡萄球菌感染、链球菌、淋球菌以及杆菌科的肠杆菌,真菌孢子在显微镜下也能一眼辨认。
总之在微生物三个月的实习日子里感觉自己受教颇多,通过亲身实践操作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同实践很好的结合了起来,从而更进一步加深了自己的细菌学知识底蕴,在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已熟悉掌握了各类标本的接种、细菌培养以及细菌的初步鉴定、细菌的药敏试验等。
在此做次总结为自己更好的回顾在医院检验科微生物室所学。
微生物实习总结 篇2
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发病,院内感染不断增加。细菌由于人类不断婪用抗菌药物,耐药性不断增加,这些都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病原微生物在实验室潜在对实验室人员的威胁也日趋严峻。生物安全的宣教必不可少,怎样把只有基本微生物知识的学生,与临床实验室大量面对病人标本的采集、运送、接种、培养、观察、鉴定、药敏、报告等各个环节的实践结合起来,由基础知识向专业技能有效转化,把基础理论知识在实习中有效发挥,与实践相结合使之升华,是培养合格检验人才的关键。现就微生物室的实习带教体会总结如下。
1、重视标本送检前的质量控制。
微生物实验室每天都收到来自病房,门诊病人送检的大量标本,有痰、中段尿、伤口分泌物、生殖道拭子、血培养、脓液、术中临时所采集的标本等等。标本的采集、运输和处理是否得当及时对试验结论有直接影响。是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只有让学生全面认识标本采集与处理的全过程及影响因素,才能确保检验结论的准确性、有效性。
1.1标本的采集
例如中段尿的采集,应告知学生尿道内是人体无菌的腔道,尿道外则是有菌的部位。所以采集中段尿时必须对外阴进行彻底消毒,排出前一段尿液,以便冲洗外尿道或外阴,留取中段尿于无菌杯中送检。如痰标本的采集,应嘱病人于清晨嗽洗口腔,咳出深部的痰液于无菌杯中送检,如是支原体和衣原体的检测,则应留取女性宫颈拭子或男性尿道拭子,因为支原体和衣原体都只寄生在宫颈或者尿道的柱状上皮细胞内。
1.2标本的处理
学生应知道,标本的及时处理接种对微生物的成活率至关重要,例如淋病奈瑟氏菌,需要保温,保湿送检,提倡床边接种,培养基应先预温,接种后放36℃温箱、5%co2环境,保湿培养。又如痰标本应接种在血平板,巧克力平板,沙基,嗜血流感巧克力平板上,血平板和巧克力平板主要观察病人痰标本里的基础菌群的生长状态。沙基主要观察是否有念珠菌生长,嗜血流感巧克力平板主要是观察是否有嗜血流感杆菌属的生长,此平板在配制时加入了针对性抗菌药物,能够抑制革兰氏阴性杆菌和革兰氏阳性球菌的生长,只适合于嗜血杆菌属的生长。学生应学会每一份标本,接种到相应有用、有目的、有选择的培养基中。
2、注重特征、综合分析
细菌的鉴定是运用所学知识,综合性判断的过程。它需要根据病人基本信息,标本来源、诊断、平板上形态特征,生长情况,氧化酶、触酶阴阳性状、革兰氏染色镜下形态,生化反应,药敏结果等进行综合性判断,最终得出鉴定结果。我们在带教过程中应根据以上信息,逐项分析,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把学生在课堂中所学知识调动出来,温故知新,对病人标本的状况加以充分阐述,循序渐进,循循诱导。加深学生在视觉、听觉、嗅觉的印象。例如革兰氏阴性杆菌和革兰氏阳性球菌在血平板,巧克力平板是有区别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在平板上菌落直径较大,约3-5mm,突起、圆形,湿润、有光泽感,我把它比作面包。革兰氏阳性球菌,在平板以上菌落直径较小,约2-3mm,较前者小、圆形、湿润。有光泽感,但不如前者,贴平板生长,我把它比作饼。一包一饼就简单易记地把革兰氏阴性杆菌和革兰氏阳性球菌区分开来。使细菌菌落生活化,形象化,易于记忆。如铜绿假单胞在平板上菌落边缘不整齐,有绿色素,菌落边缘向外延长,培养时间越长菌落越大,有特殊的芳香气味。学生通过芳香气味等以上特征,进一步识认了铜绿假单胞菌。在常见的病人标本中,所检出的细菌菌落都具固有的特征和性状,就像人与人之间通过性格,特征就能区分开来。我们也应该把各种细菌在平板上的菌落特征加以描述,学生就较易接受学懂。
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
专科和本科的学生在微生物室的实习时间大约有八至九周。在第一周,会安排学习培养基的制备,在此期间学习微生物室常用培养基的制备,如巧克力平板、SS平板、麦康凯平板、药敏平板、营养琼脂平板、淋基平板、肉汤管、双糖管、TCBS平板、4号琼脂平板等的制备过程。带教老师将边带边放手让学生自己做一些基本的操作,如消毒平板、配制培养基,天平称量,复溶琼脂加血,倒平板等基本功的操作。第二周学习梅毒初筛,确证试验和血清学的一些试验,也将学习衣原体、支原体的检测方法。第三到九周将学习细菌的鉴定。用一至两周时间学习各类标本的接种,平板的选择,平板分区划线,熟练掌握接种的流程。第五周开始学习各类细菌的生化鉴定和药敏试验。带教老师应结合平板上菌落形态。镜下革兰氏染色结果,各类平板上生长情况,病人的基本资料,诊断,本标来源等基本信息分析评述给学生听,逐步推论出细菌的大致方向,正确引导学生的思路。学生在每天应对比较常见而且较有意义的细菌进行鉴定,做生化反应及药敏试验,通过四周自己动手操作,能对临床上常见的细菌有一定的认识,能把菌鉴定到种。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熟练掌握细菌室的基本操作技能。深化理论知识,使到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提倡学生多提问,有疑问老师及时解答与学生的学习相动。
微生物实习总结 篇3
在这次见习中,我和其他三位同学被一起分到了微生物科。在微生物科负责我们见习工作的是一位韩老师,他为人很随和,给我们布置的见习任务就是每个人跟踪一种类型的临床标本。他要求跟踪从标本被送到微生物科开始一直到得出最终的报告为止并把从中的所见所得记录下来,通过这样一个过程让我们能够对微生物科有尽可能多的了解。除此之外,韩老师还让我们了解一下里面的一些大型自动化仪器的用途及操作方法,为我们以后能更快的适应实习做准备。
见习的第一天,我们看的是标本的接种,我们看过那里的老师熟练的接种过程后深感自己平时做实验室的速度是如此之慢,如果以我们这种速度去完成每天要接种上百个标本的临床工作是根本不可能的。此外我们还看了临床上的革兰染色,发现它与我们做实验时有一些不同,主要区别是在染料上,临床上为了提高染色速度都用了快速染料。总之,这一天的见习让我们了解到的就是效率在临床上是十分重要的。见习的第二、第三天,我们看的是临床标本的鉴定,对某些细菌,临床上有经验的老师只要通过观察菌落特征、气味及其他一些简单物理性状就可以初步判断出是何种细菌,让我们大感吃惊。科室里还有一位很热心的老师在她空闲的时候向我们详细的讲解了一番在临床上一些常见微生物的鉴定方法,听过之后让我们受益匪浅。见习的第四天,我们看的是临床标本的药敏反应。在这一天里,我们详细的了解了临床上是如何做药敏反应的,以及不同的微生物需要做哪些药敏反应,这些都是我们在课堂上所无法学到的宝贵知识。最后一天,我们看的是微生物科是如何做质控的。通过这一天的见习,使我们深刻了解到质控对于检验科的重要性。之前,我们只是从书本上了解到其对于检验这一学科是很重要的,但是无法有深切的体会,这次见习给了我们一次很好的机会能让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到它。除了这些以外,我们每天还在科室里老师有空的时候让他们给我们讲解了一番微生物科中各种孵育箱的作用、ATB仪器的操作方法及其他一些仪器的用途和操作方法,让我们对微生物科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五天的时间眨眼就过去了,我的见习也在不知不觉中圆满结束了,能学到的东西却比我们在学校一个月学到的还多。回想这段时间的生活,我觉得自己过的很充实,也很快乐,更重要的是我学到了不少东西。我相信,这段时间的收获将是我人生中的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也相信,通过这次见习的锻炼,将帮助我能更快的融入到即将到来的实习生活中以及以后的工作中。
微生物实习总结 篇4
(一)实习内容
1、在实习中,认识和学习到了许多平时不易见到的真菌,并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了他们的分类地位和形态结构特征及作用。
2、在实习中,把课本知识与实际经验相结合,把理论运用与实践中,融会贯通,对微生物尤其是真菌的世界有了更多的了解。
3、在实习中,和班上同学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尤其是爬山时大家相互照顾,相互鼓励,晚上住在一起也相互关心,体会到了浓浓的同学情谊。
(二)实习中的感悟
1、我们所学的课本知识都只是理论的东西,只有通过实践才会真正理解与掌握并加以运用。
2、同学之间之间的相互合作脚趾一个人孤军奋战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学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只有多多交流相互关心才会有更加和谐的关系。
(三)实习中的不足
1、实习时间较短,所找到真菌相对较少。
2、自己所学的知识和认识的真菌太少,今后的学习中有许多地方有待补充与提高。
3、实习过程中未能很好的与老师及时交流,导致出现很多自己不懂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微生物实习总结 篇5
微生物实验室每天都收到来自病房,门诊病人送检的大量标本,有痰、中段尿、伤口分泌物、生殖道拭子、血培养、脓液、术中临时所采集的标本等等。标本的采集、运输和处理是否得当及时对试验结论有直接影响。是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只有让学生全面认识标本采集与处理的全过程及影响因素,才能确保检验结论的准确性、有效性。
1.1标本的采集
例如中段尿的采集,应告知学生尿道内是人体无菌的腔道,尿道外则是有菌的部位。所以采集中段尿时必须对外阴进行彻底消毒,排出前一段尿液,以便冲洗外尿道或外阴,留取中段尿于无菌杯中送检。如痰标本的采集,应嘱病人于清晨嗽洗口腔,咳出深部的痰液于无菌杯中送检,如是支原体和衣原体的检测,则应留取女性宫颈拭子或男性尿道拭子,因为支原体和衣原体都只寄生在宫颈或者尿道的柱状上皮细胞内。
1.2标本的处理
学生应知道,标本的及时处理接种对微生物的成活率至关重要,例如淋病奈瑟氏菌,需要保温,保湿送检,提倡床边接种,培养基应先预温,接种后放36℃温箱、5%co2环境,保湿培养。又如痰标本应接种在血平板,巧克力平板,沙基,嗜血流感巧克力平板上,血平板和巧克力平板主要观察病人痰标本里的基础菌群的生长状态。沙基主要观察是否有念珠菌生长,嗜血流感巧克力平板主要是观察是否有嗜血流感杆菌属的生长,此平板在配制时加入了针对性抗菌药物,能够抑制革兰氏阴性杆菌和革兰氏阳性球菌的生长,只适合于嗜血杆菌属的生长。学生应学会每一份标本,接种到相应有用、有目的、有选择的培养基中。
2、注重特征、综合分析
细菌的鉴定是运用所学知识,综合性判断的过程。它需要根据病人基本信息,标本来源、诊断、平板上形态特征,生长情况,氧化酶、触酶阴阳性状、革兰氏染色镜下形态,生化反应,药敏结果等进行综合性判断,最终得出鉴定结果。我们在带教过程中应根据以上信息,逐项分析,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把学生在课堂中所学知识调动出来,温故知新,对病人标本的状况加以充分阐述,循序渐进,循循诱导。加深学生在视觉、听觉、嗅觉的印象。例如革兰氏阴性杆菌和革兰氏阳性球菌在血平板,巧克力平板是有区别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在平板上菌落直径较大,约3-5mm,突起、圆形,湿润、有光泽感,我把它比作面包。革兰氏阳性球菌,在平板以上菌落直径较小,约2-3mm,较前者小、圆形、湿润。有光泽感,但不如前者,贴平板生长,我把它比作饼。一包一饼就简单易记地把革兰氏阴性杆菌和革兰氏阳性球菌区分开来。使细菌菌落生活化,形象化,易于记忆。如铜绿假单胞在平板上菌落边缘不整齐,有绿色素,菌落边缘向外延长,培养时间越长菌落越大,有特殊的芳香气味。学生通过芳香气味等以上特征,进一步识认了铜绿假单胞菌。在常见的病人标本中,所检出的细菌菌落都具固有的特征和性状,就像人与人之间通过性格,特征就能区分开来。我们也应该把各种细菌在平板上的菌落特征加以描述,学生就较易接受学懂。
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
专科和本科的学生在微生物室的实习时间大约有八至九周。在第一周,会安排学习培养基的制备,在此期间学习微生物室常用培养基的制备,如巧克力平板、SS平板、麦康凯平板、药敏平板、营养琼脂平板、淋基平板、肉汤管、双糖管、TCBS平板、4号琼脂平板等的制备过程。带教老师将边带边放手让学生自己做一些基本的操作,如消毒平板、配制培养基,天平称量,复溶琼脂加血,倒平板等基本功的操作。第二周学习梅毒初筛,确证试验和血清学的一些试验,也将学习衣原体、支原体的检测方法。第三到九周将学习细菌的鉴定。用一至两周时间学习各类标本的接种,平板的选择,平板分区划线,熟练掌握接种的流程。第五周开始学习各类细菌的生化鉴定和药敏试验。带教老师应结合平板上菌落形态。镜下革兰氏染色结果,各类平板上生长情况,病人的基本资料,诊断,本标来源等基本信息分析评述给学生听,逐步推论出细菌的大致方向,正确引导学生的思路。学生在每天应对比较常见而且较有意义的细菌进行鉴定,做生化反应及药敏试验,通过四周自己动手操作,能对临床上常见的细菌有一定的认识,能把菌鉴定到种。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熟练掌握细菌室的基本操作技能。深化理论知识,使到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提倡学生多提问,有疑问老师及时解答与学生的学习相动。
微生物实习总结 篇6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三个班生物学工作,这一学期来我认真转变思想,进取探索,改革教学,现总结如下:
备课时,针对各班实际情景,精心备课设计导学案。备课时不但备学生并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资料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回顾、反思自我上课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以这样的方式积累教学经验和吸取教训。
提倡学生自主性学习。新课改下的教师不再只是灌输者而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要突出过程性,要注重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在教学中尊重孩子的不一样兴趣爱好,不一样的生活感受和不一样的表现形式,使他们构成自我不一样的风格,不强求一律。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进取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
布置练习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练习讲评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学习情景,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再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景及时改善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作为教师,应当明白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后进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尤其是在学习上后进的学生,往往得不到教师的肯定,而后进生转化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全班学生的整体成绩。所以,我首先帮忙后进生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其次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后进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当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当在稍有一点提高时得到教师的肯定。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所以我经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
以上是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今后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我的教学本事。
微生物实习总结 篇7
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发病,院内感染不断增加。由于人类不断婪用抗菌药物,耐药性不断增加,这些都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病原微生物在实验室潜在对实验室人员的威胁也日趋严峻。生物安全的宣教必不可少,怎样把只有基本微生物的学生,与临床实验室大量面对病人的、运送、、培养、观察、报告等各个环节的实践结合起来,由基础知识向专业技能有效转化,把基础理论知识在实习中有效发挥,与实践相结合使之升华,是培养合格检验人才的关键。现就微生物室的实习体会总结如下。
1、重视标本送检前的质量控制。
微生物实验室每天都收到来自病房,门诊病人送检的大量标本,有痰、中段尿、伤口分泌物、生殖道拭子、血培养、脓液、术中临时所采集的标本等等。标本的采集、运输和处理是否得当及时对试验结论有直接影响。是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只有让学生全面认识标本采集与处理的全过程及影响因素,才能确保检验结论的准确性、有效性。
1、1标本的采集
例如中段尿的采集,应告知学生尿道内是人体无菌的腔道,尿道外则是有菌的部位。所以采集中段尿时必须对外阴进行彻底消毒,排出前一段尿液,以便冲洗外尿道或外阴,留取中段尿于无菌杯中送检。如痰标本的采集,应嘱病人于清晨嗽洗口腔,咳出深部的痰液于无菌杯中送检,如是支原体和衣原体的检测,则应留取女性宫颈拭子或男性尿道拭子,因为支原体和衣原体都只寄生在宫颈或者尿道的柱状上皮细胞内。
1、2标本的处理
学生应知道,标本的及时处理接种对微生物的成活率至关重要,例如淋病奈瑟氏菌,需要保温,保湿送检,提倡床边接种,培养基应先预温,接种后放36℃温箱、5%co2环境,保湿培养。又如痰标本应接种在血,巧克力平板,沙基,嗜血流感巧克力平板上,血平板和巧克力平板主要观察病人痰标本里的基础菌群的生长状态。沙基主要观察是否有念珠菌生长,嗜血流感巧克力平板主要是观察是否有嗜血流感杆菌属的生长,此平板在配制时加入了针对性抗菌药物,能够抑制阴性杆菌和革兰氏阳性球菌的生长,只适合于嗜血杆菌属的生长。学生应学会每一份标本,接种到相应有用、有目的、有选择的培养基中。
2、注重特征、综合分析
细菌的鉴定是运用所学知识,综合性判断的过程。它需要根据病人基本信息,标本来源、诊断、平板上形态特征,生长情况,氧化酶、触酶阴阳性状、革兰氏染色镜下形态,生化反应,药敏结果等进行综合性判断,最终得出鉴定结果。我们在带教过程中应根据以上信息,逐项分析,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把学生在课堂中所学知识调动出来,温故知新,对病人标本的状况加以充分阐述,循序渐进,循循诱导。加深学生在视觉、听觉、嗅觉的印象。例如革兰氏阴性杆菌和革兰氏阳性球菌在血平板,巧克力平板是有区别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在平板上直径较大,约3—5mm,突起、圆形,湿润、有光泽感,我把它比作面包。革兰氏阳性球菌,在平板以上菌落直径较小,约2—3mm,较前者小、圆形、湿润。有光泽感,但不如前者,贴平板生长,我把它比作饼。一包一饼就简单易记地把革兰氏阴性杆菌和革兰氏阳性球菌区分开来。使细菌菌落生活化,形象化,易于记忆。如铜绿假单胞在平板上菌落边缘不整齐,有绿色素,菌落边缘向外延长,培养时间越长菌落越大,有特殊的芳香气味。学生通过芳香气味等以上特征,进一步识认了铜绿假单胞菌。在常见的病人标本中,所检出的'细菌菌落都具固有的特征和性状,就像人与人之间通过性格,特征就能区分开来。我们也应该把各种细菌在平板上的菌落特征加以描述,学生就较易接受学懂。
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
专科和本科的学生在微生物室的实习时间大约有八至九周。在第一周,会安排学习培养基的制备,在此期间学习微生物室常用培养基的制备,如巧克力平板、SS平板、麦康凯平板、药敏平板、营养琼脂平板、淋基平板、肉汤管、双糖管、TCBS平板、4号琼脂平板等的制备过程。带教老师将边带边放手让学生自己做一些基本的操作,如消毒平板、配制培养基,天平称量,复溶琼脂加血,倒平板等基本功的操作。第二周学习梅毒初筛,确证试验和血清学的一些试验,也将学习衣原体、支原体的检测方法。第三到九周将学习细菌的鉴定。用一至两周时间学习各类标本的接种,平板的选择,平板分区划线,熟练掌握接种的流程。第五周开始学习各类细菌的生化鉴定和药敏试验。带教老师应结合平板上菌落形态。镜下革兰氏染色结果,各类平板上生长情况,病人的基本资料,诊断,本标来源等基本信息分析评述给学生听,逐步推论出细菌的大致方向,正确引导学生的思路。学生在每天应对比较常见而且较有意义的细菌进行鉴定,做生化反应及药敏试验,通过四周自己动手操作,能对临床上常见的细菌有一定的认识,能把菌鉴定到种。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熟练掌握细菌室的基本操作技能。深化理论知识,使到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提倡学生多提问,有疑问老师及时解答与学生的学习相动。
小编精心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