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责任划分心得汇总4篇

2023-04-13 17:35:22 突发事件责任划分心得

  心得体会相当于一种总结性的模式,帮助我们更好的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各类问题,心得体会的具体内容该怎么写呢?今天出国留学网编辑为您提供突发事件责任划分心得,欢迎您阅读本网页的内容!

突发事件责任划分心得【篇1】

  本月二十日,根据县教委的安排,我报名参加了为期两天的“公需科目”培训,听取了进修学校石邦君老师主讲的《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一课,石老师的授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旁征博引,富有哲理。深感收获匪浅,使我深深体会到处置好工作中的突发事件任务之艰巨、责任之重大,以及不断提高自身依法管理水平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从近年的突发事件的发生看,无论是何种公共事件,大多是因为个别领导干部官僚主义严重、漠视群众利益、工作方法简单粗暴、违法行政(群众利益得不到保障、生活无着落、政策不配套、标准不统一、情报滞后信息不灵)、干部执政为民思想缺失、宗旨意识淡漠、基层组织软弱涣散、难以化解不稳定因素、对农村黑恶势力未能及时打击处理而致使事件升级。尤其是在当前改革攻坚阶段,各种矛盾增多,各类群众利益诉求增多,行政侵权、司法侵权个案的发生,很容易升级为涉政公共事件。所以要求我们每个干部:

  一、要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必须依法行政,公正文明执法,坚决防止侵害公民基本权利的行为发生。

  二、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切实增强预防处置突发事件的政治责任感和自觉性。

  三、要把维护好群众的利益作为改革发展的出发点,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公共事件的发生。

  四、要正确把握处置突发事件的原则,完善处置机制,真正建立和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预警机制、应急处理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进一步提高预防和处置能力,坚持正确的处理原则和方法,一旦发生突发事件:

  1、要把着力点准确放在判断事件的性质、及时解决群众的诉求、切实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靠法律、靠政策、靠政治优势解决问题;

  2、领导干部要到一线指挥,面对面与群众对话,认真听取群众意见,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

  3、要高度重视群众的利益,维护法制尊严,维护社会稳定,把握先机,争取主动,依法果断处理,防止事态扩大;

  4、要始终贯彻慎用警力、慎用武器警械、慎用学习《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心得体会 强制措施的原则,防止发生群众伤亡事件;

  5、要加强各部门协作配合、加强情报信息,严密防范、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插手利用。

  五、要切实加强基层三级管理网络建设,把人员、责任真正落到实处,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必须下大力气抓好三级管理网络建设,牢固树立强基固本的思想,把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作为促进经济建设发展和社会稳定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把各种不稳定因素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要以村、社区为重点,切实加强信息员教育,充分发挥其信息作用。

  六、要努力掌握网络媒体舆论的主导权,消除媒体可能传播放大矛盾的负面效应。

  要始终坚持团结稳定、正面宣传的方针,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充分发挥舆论宣传在理顺群众情绪、化解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方面的重要作用,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主流舆论,营造政府与人民同舟共济、共闯改革难关的舆论氛围。对形成热点的事件,应冷静的分析和处置,和媒体建立和谐共鸣的良性互动,审时度势,力求主动,最大限度的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要求。要善于组织力量通过媒体传达政府声音、主动介入、主动化解事件的矛盾,不给舆论炒作的机会和时间。各级干部要努力适应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的挑战,正确对待媒体监督和网上舆论,对正常报道要自觉接受监督和批评,迅速纠正,对与事实有出入的应及时沟通,谈明情况,取得理解。对恶意炒作的,要开通正面渠道,引导舆论。真正达到媒体与政府异口同声,不让别有用心的人有缝隙可钻。

突发事件责任划分心得【篇2】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_大报告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核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为政府工作人员,人民的公仆,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想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一分子,要想为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这就要求我们干部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势必不断加深对推动科学发展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自觉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切实增强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的能力,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为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

  由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等36个部门和单位参与编写的科学发展主题案例材料作为第三批全国干部培训的通用教材,是党建读物的一本好书,我在工作之余挤出时间进行了学习,收获颇多,现就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方面结合本地区实际谈几点体会,由于本人到镇工作时间较短,很多的人文、地理还不熟悉,谈的不当之处请大家给予批评指正。

  一、突发事件的定义及分类、定级

  对突发事件的定义,国内外各有其说,很难形成统一的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__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法中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必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从定义中不难看出界定突发事件有4个要件:一是突发性,事件发生的准确时间、地点及危害难以预料,往往超乎人们的心理惯性和社会的常态秩序。二是破坏性,事件给公众的生命财产或者给国家、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危害往往是社会性,受害对象也往往是群体性的。三是紧迫性,事件发展迅速,需要及时拿出对策,采取非常态措施,以避免事态恶化。四是不确定性。事件的发展和可能的影响往往根据既有经验和措施难以判断、掌控,处理不当就可能导致事态进一步扩大。

  在我国现阶段,突发事件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对我国的突发事件进行分类,既要深入分析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机理、过程、性质和危害对象,也要充分考虑我国的自然地理特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要兼顾目前我国的应急资源分布和政府组织结构等情况,同时还要根据某些突发事件的关联性、相似性进行必要归纳,力求分类合理,便于应对工作的组织协调。因此,突发事件应对法对突发事件分为以下4类:

  1、自然灾害:其本质特征是由自然因素直接所致,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2、事故灾难:其本质特征是由人们无视规则的行为所致,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核与辐射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3、公共卫生事件:其本质特征是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所致,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

  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4、社会安全事件:其本质特征主要是由一定的社会问题诱发,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等。这4类突发事件往往是相互交叉和关联的、某类突发事件可能与其他类别的事件同时发生,或者引发次生、衍生事件,必须具体分析、统筹应对。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确定的部门制定。

  二、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

  1、应对突发事件的坚持的原则。我国的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明确了我国突发事件应对的理念原则: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切实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工作,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4、依法规范,加强管理。依据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加强应急管理,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使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5、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加强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协调联动制度,充分动员和发挥乡镇、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依靠公众力量,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6、依靠科技,提高素质。加强公共安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采取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挥能力,避免发生次生、衍生事件;加强宣传和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公众防范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素质。

  三、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主要环节:

  一是预测预警。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根据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突发公共事件进行预警。

  二是应急处置。主要包括:信息报告、先期处置、应急响应、指挥协调、应急结束等环节。

  三是恢复重建。主要包括:善后处置、调查与评估、制订恢复重建计划并组织实施等环节。

  四是信息发布。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简要信息、随后发布初步核实情况,政府应对措施和公众防范措施等,并根据事件处置情况做好后续发布工作,及时澄清不实传言和谣言,确保不因虚假信息造成社会公众恐慌。形式主要包括授权发布、新闻稿、组织报道、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等。

突发事件责任划分心得【篇3】

  1、何为突发环境事件?

  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由于污染物排放等因素,导致污染物或放射性物质等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突然造成或可能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危及公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和辐射污染事件。

  我国突发环境事件仍处于高发期,2015年全国共发生突发环境事件330起,其中重大事件3起,较大事件5起,一般事件高达322起。

  2、引发环境突发事件的原因

  从环保部直接调处的突发环境事件从事件起因看,安全生产事故仍是引起突发环境事件主要因素的占42%,像晋城“5?16”二硫化碳中毒事件、12?31山西长治苯胺泄漏事故等都属于安全事故引起的突发环境事件;交通运输事故引发的占13%,如:晋济高速“3?1”特别重大燃爆事故;企业排污引发的占7%;自然灾害引发的占18%;其他因素引发的占20%。从以上数据也不难看出,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控制突发环境事件的一项有效举措。

  二、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律师服务

  政府和企业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中都有相应的法定职责和义务,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的相关法律规定和我们的业务实践,总结了五个方面的律师工作:

  (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日常工作

  首先是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日常工作,我们刚才提到,在突发环境应急管理中,企业和政府都有法定职责和义务,但企业主要职责和义务集中在日常管理当中,因此,本部分,我们重点从服务企业的角度来讲一下,企业事业单位应对本单位的环境安全承担主体责任,具体体现在日常管理和事件应对两个层次十项具体责任。在日常管理方面,企业应当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健全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措施、排查治理环境安全隐患、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备案、演练、加强环境应急能力保障建设。律师服务也是围绕上述几个方面来进行:

  1、协助企业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工作,并编制《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建立健全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2015年环保部发布了《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同时配套发布的还有《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划分方法》、《《企业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实行标准对照表》及《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编制大纲》等文件来指导企业开展风险评估工作。《评估指南》明确了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的内容、程序及一般要求。企业可以自行编制环境风险评估报告,也可以委托相关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编制。

  2、根据企业的需要制定《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规定,在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按照分类分级管理的原则,报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在我们所服务的电力企业的应急预案一般包括:风险识别和重大危险源评价、预防措施、应急准备(应急组织体系、应急保障、企业员工、应急人员的培训和演练、)、应急响应(接警、先期处置、响应分级和响应行动)、后期处置(善后处理、保险)等基本几个板块。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前后,国务院和环境部制定颁布或修改了与突发环境事件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处理办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阶段环境损害评估推荐办法》。

  除此之外,环保部还对部分固废物、水污染物、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标准进行了修订,企事业单位需要针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调整情况对职责范围内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等配套文件等做相应的调整。

  (二)对突发环境事件初判给予法律建议

  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之后,环境突发事件初判及应急管理信息报告是政府所面临的首项工作,是对事件是否属于突发环境事件、属于哪一级别的突法环境事件的判断。突发环境事件准确性和及时性对突发环境事件是否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突发环境事件的多因性,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初判需要各领域的专家,政府及环保主管级机关建立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专家库,包括生态环境、损害评估、法律等相关专家,律师可通过法律意见形式对突发环境事件初判工作给予建议。

  (三)参与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工作,必要时出具《突发环境事件法律调查报告书》

  在突发环境事件得以定性,采取应急响应措施,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开始启动突发环境事件调查程序,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原因、性质、责任的调查处理。律师在此阶段可参与到调查工作中:协助制定突发环境事件调查方案、对现场勘查过程中证据的收集程序、形式进行合法性审查、对各企事业单位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对政府相关部门对发生突发环境事故的单位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批、验收手续、日常监管和应急处置情况等内容进行合法性审查、参与污染损害评估报告审核工作、对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单位及责任人的处理建议给与建议等等,必要时可出具《突发环境事件法律调查报告书》。

  (四)协助环保ngo组织对突发环境事件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自新环保法确立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后,2015年,全国共计受理环境公益诉讼52件,更多的环境律师参与到环境公益诉讼的行列中来。在2015年由环保部负责调查的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章丘危废倾倒事件,政府已经协调有关社会组织启动了针对该起事件的环境公益诉讼。

  (五)组织开展日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培训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的规定,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从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培训纳入单位工作计划,对从业人员定期进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环保主管机关、或是企业,突发环境事件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也可纳入律师服务。

  环保法律意识的觉醒以及环保法的兴起决定了环保法律服务这种新兴律师业务的巨大空间和发展前景,无论政府无论政府或是企业,为塑造良好的环境形象,改善自己的环境行为,对于环保法律服务的需求量都日渐增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的法律服务仅为环境业务其中的而一个部分,如何突破传统去开发环保法律服务,仍是放在环境律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希望更多的律师参与到环保法律服务的行列中来,共同为推进环境保护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突发事件责任划分心得【篇4】

  公共突发事件具有较强的危害性、突发性、紧迫性、不确定性和双重性。虽然来得突然、猛烈,影响面大,伤害力强,但如果我们及早谋划,及早预防,处理得当,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将公共群体性突发事件转变为一般事件,甚至不发生事件。通过9月19日参加县委中心组(扩大)学习,听了省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柏骏教授的讲课,对公共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不确定性和双重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较好地掌握了预防和解决突发事件以及加强危机管理的方式方法。

  一、采取“攻心”战术,坚持经常性思想教育

  当前,我国正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以自然经济为主的社会向以市场经济为主的社会、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单一社会向多元社会、礼俗社会向法理社会的转型期,社会结构失衡,利益群体多元化,阶层利益进一步分化,部分群众心理失衡,存在着吃着肉还骂娘的不满情绪。针对这些现象,作为我们党员领导干部,在做群众工作时,始终要坚持正面引导,充分发挥政治工作优势,加强对群众经常性思想教育。采取集中上大课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等形式进行。通过大量的灌输,解决群众的攀比心理,使他们保持思想上的稳定。

  二、走出强制打压误区,真情为群众服务

  纵观《孟连7.1》的全过程,起因并不复杂,但由于地方政府部门处理出现偏差,导致事件愈演愈烈,最终酿成群众死亡2人,公安干警多人受伤的大范围暴力冲突。孟连7.1,除留给我们震惊和警醒外,还留给我们许多思考。我们在具体工作中,要切实转变思想,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不能认为现在有些群众素质低下,对自身利益要求过分,因此在处理具体问题时,采取简单、生硬的办法或采用“高压政策”。这种错误的做法,往往会使矛盾激化,酿成大面积冲突。我们是党和人民培养起来的干部,手中掌握了党和人民赋予的一定权力,对待群众的合法权益,我们要换位思考,积极维护,及时正确进行处理。对少数群众提出的不合理要求,我们要加强教育疏导,不厌其烦的向群众进行解释,直至他们的情绪恢复稳定。

  三、建立信息预警机制,加强安全防范

  公共突发事件,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建立社会信息预警机制,构建信息平台,对于防范公共突发事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村(居)、社区、片警和各个部门掌握的辖区民情,在平台中及时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准确的对事情发展趋势、等级作出判断,依据应急预案,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靠前指挥,面对面做群众工作,由新闻发言人现场答复群众提出的问题,把问题解决在当时,解决在当地,解决在萌芽之中,为建设平安泗阳、维护社会稳定作出自己更大的努力。

分享

热门关注

语文老师班主任年度述职报告8篇

语文老师述职报告

孩子沟通教育心得精选5篇

孩子沟通教育心得

干部管理讲话稿(集锦4篇)

干部管理讲话稿

越来越好的短句62句

越来越好短句

元旦快乐祝福短信37句

元旦快乐祝福短信

应对突发事件预案8篇

应对突发预案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6篇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6篇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8篇

突发事件预案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合集5篇)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应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6篇

应对突发事件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