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精心整理了名为《公路课件》的文章。老师上课前有教案课件是工作负责的一种表现,但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可以的。要知道一份好的教案课件,知识点的设计要有轻重层次。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公路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1、探索文章内在的线索,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2、了解和孔子。
3、从人物对话中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4、注意字的读音。
重点难点:
从人物对话中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曾经有一副对联是这样写的:“十年寒创苦,初战败北落孙山;有志能通天,重整旗鼓夺魁元。”说的是人要有志,有可以拔开云雾见天日。黄巢铮铮誓言“他年我若为青帝,报得桃花一处开”,孔子也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人要有志,所谓“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有了志,就可以“长风破浪会有时,只挂云帆济沧海”。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他们的志又是什么呢?
(二)孔子:
1998年全体诺贝尔奖获得这做出了一个共同的宣言:如果人类在二十一世纪还想继续生存的话,必须回头2500多年前从孔子那里吸取智慧。
孔子,名丘,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等许多教学理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创办私学的人。儒家经过不断的完善最终成为封建思想的正统,影响深远。孔子一生都在追求“礼”,实施“礼”。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法不中,刑法不中则民无法措手足”。
(三)《论语》:
提到孔子就不能不了解孔子的《论语》。“论”,编纂的意思;“语”,是语言的意思。“论语”就是语言的编纂。是孔子的弟子根据孔子言行而整理的一本书。宋儒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论语》有很高的价值,古人有言“半部《论语》治天下”。
(四)教师范读,指出字的读音,句读的停顿。
(五)学生自渎,弄清文章的情节。
(六)探究:
1、文章题目的理解
其中四个人是孔子的四个弟子,“侍坐”就是陪着长者说话。文章的题目告诉我们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在一起谈话
2、文章围绕什么事展开讨论的?
志
孔子问志———弟子述志———孔子评志
3、你是怎么看待他们所说的话?
子路————“其言不让”————哂之————直率
冉有————知其不可而为之————叹之————谦虚
公西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惜之————更谦虚
曾皙————与之————洒脱
(七)延伸:
1、他们的思想你是怎样看待的?你认为在当今社会中是否还需要这些思想?为什么?
2、孔子的思想和中国文化
公路课件 篇2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如、方、作、撰、伤、与、让、乎、尔”在文中的含义。
2、领会本文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特点。体会孔子的思想。3、掌握“如、方、作、撰、伤、与、让、乎、尔”在文中的含义。二、教学探究
如何将文言文教学的“实”与“活”结合起来。
一、导入新课:
有个俗语“半部《论语》治天下,这里面有个故事,你知道吗?
宋朝有一个宰相赵普,别人说他读书只读《论语》,宋太宗就问他是不是这样。他说,我平生所学到的本领,的确都是从论语中来的。以前用一半来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现在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论语》真有这样的魅力吗?我们今天来学习其中的一篇文章,看看《论语》中是不是真的有治国安邦的大智慧。
前面我们预习了这篇课文,在通解课文的基础上同学们提出了一此问题。让我们今天通过课堂的学习来解决这此问题。
二、课文分析
释题: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人是孔子弟子。侍坐:陪长者坐,聊天。
问:孔子和弟子聊天,是不是在聊家长里短,他们聊了一个什么话题?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明确:“志”“治国”都对。
志;孔子两次说:“不过各言其志尔”。
治国:孔子“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解释:如,如果。或,有人。则,那么。如……则……假设语气。)还有四人各自的谈话也是在谈治国。
不过,志是从发言角度说的,而“治国”则是从具体措施上说的。
问:那么这个话题是谁提出来的?如何引出来的呢?
明确:第一段。在第一段孔子提出话题。你能翻译一下孔子的话吗?
句式:1、不吾知也(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不知吾也”,不了解我们。)
2、毋吾以也(宾语前置)——即:毋以吾(长于尔)(而不言)
3、则何以哉?(宾语前置)
4、以吾一日长乎尔(省略句式)
问:孔子的话包含了什么意思?
两个意思:一是鼓励学生敢于发言,(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不要有顾忌。二是抛出话题。(居则曰:不吾知也!)激将学生,要学生们畅所欲言。
问:那么,这四个弟子都有说了些什么?四人之志各是什么?
明确:子路:有勇,知方
冉有:足民(足,使动用法。)
公西华:小相(小相是做什么的,是不是宰相?不是,小相是祭祀中的小赞礼。他的志是从事礼仪活动,在祭祀中执行上下有序的礼仪活动)
总结:还有一个人,他在干什么?弹琴。我们暂不管他,让他在一边玩去,先看看这三个人是如何言志的?
问:他们是如何言志的?(揣摩三人语言,体会三人的语气,情感,也可以加上动作词帮助体会三人不同语气))
明确:子路:轻率、自信、自负。
冉有:冉有比子路多了一层意思:谦虚。(方……如……,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公西华:非曰……愿……,他就更谦虚了。
问: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语气?(为何这样言志?)
明确:子路:轻率、自信、自负(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冉有:从夫子对由发言的反应哂之,他也知道夫子的意思,所以就谦虚了,也提到礼。
公西华:前面一人被哂,一人不表态,而且他的话是接在冉有的话后面说的,他就更谦虚了。
总结:可见,说话不仅与人的性格追求有关,还与现场,语言环境有关。你说话如果不顾长幼尊卑,就是失礼了。
问:这三个人的发言,一个人被孔子哂笑,两个没有表态,还有一个人在弹琴一直没发言,可是他一发言,就得到孔子的激赏,孔子这种反应有无道理?孔子对这些弟子有没有一个评价标准?要弄清这个问题就得先弄清曾点的志是什么?
明确:(学生讨论曾点的志)曾点的话给我们描述了一种生活方式,他的话没有直接说我要怎么去治国。但是我们可以推测,一个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的人们其物质必是富足的,其精神必是丰富的,也必是有礼有序的。
学生可能会有的发言:
生:曾点看前三人的回答都没有被夫子表态,他另辟途径。
生:他说异乎三子者之撰,表明他的志与前三个人是不同的。
生:他说的不是具体自己的志是要干什么,而是描绘了一幅和乐的生活图景。
生:云台是祭祀的地方,他说在那里吹风,可能是生活比较好了,不用求雨。感觉求雨好象与灾荒,贫穷等连在一起的,这里边说明人们生活很富足安乐。
生:曾点的话给我们描述了一种生活方式,他的话没有直接说我要怎么去治国。但是我们可以推测,一个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的人们其物质必是富足的,其精神必是丰富的,也必是有礼有序的。
生:曾点描绘了一种隐士的生活,十分恬淡。与孔子晚年的生活心境十分相似。
教师总结:不论曾皙的志描绘是一幅什么样的图景,游春也好,祭祀也好,隐居也好,我们只看这幅图景本身:里面的人与人的关系是和谐的,人与自然是和谐的,人与自身(物质与精神)是和谐的。整个图画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这是一种无处不有礼有序的社会环境。
问:这幅画面是不是曾皙的志?(隐含了曾皙的志:要使社会达到这样一种大同的有礼有和谐)
问:那我们现在回过头来和前面三位弟子相比,看看曾皙是怎么样言志的?
明确:一整套合乎礼的动作。(如果曾皙立即停下动作,琴声嘎然而止会怎样?不和谐,不合“礼”。
问:那么,我们看看(结合最后一段)前三个人的发言是否合礼?
明确:子路无礼,其言不让;冉有比较有礼,发言谦虚;公西华过份谦虚,不合礼。
曾点的志一说出来,孔子便赞赏:“吾与点也!”(与,赞同)而他对前面发言的三个一一个“哂”之,另两个没有直接表态,他心里有无一个标尺?
礼。为国以礼。我们看到为人处事要有礼,那么治国呢?也要以礼,请大家以“礼”这一标
准来衡量一下三弟子的治国之志,看看它们合不合“礼”?
对子路:治国当以礼,自己发言的行为不谦让,而且子路却以勇作为治国之策,——重
勇轻礼。
对冉有:?从对公西华的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对冉有的态度:所言是国家大事,经济是大事,礼乐更是大事。他知道礼乐也是国家大事,却把他让出去了。如果有君子来可以治礼,如果没有君子来呢?难道就不做礼?!——知礼不做。
公西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肯定其所言之礼是国家大事。“赤也为之小,其孰能为之大?”也婉转的批评了他做的太小。他有能力去作更大的礼,却放弃不做。——行小礼,弃大礼。
曾皙:天下大同,礼无处不在
▲总结:礼是儒家学派的思想核心之一。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无所不包,指国际间交际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婚、丧、祭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子路所说的军事,冉有说的经济,以及公西华说的外交礼仪,是不是实现“礼治”的手段或途径?是的。军事是礼治得以顺利进行的一个基本保障,试想民众没有安全感,国家民族处在生死存亡之际,谈何安心礼治?同样,经济不富足也谈不上礼,古人说“仓廪足而知礼仪”就是这个道理。
同样没有一个平等和平的外交环境,国家之间恃强凌弱,也不可能有“礼”。如美伊战争的造成的动荡,以及恐怖事件层出不究,又谈何礼治?!这三个方面都是礼实现的途径或保障。三弟子在实现“礼治”上各有偏重,在态度上对礼也有一定的轻视。这是同一层次问题不同方面的体现,也表现出了各人不同的性格和态度。
只有曾点的礼治社会,表现了一种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物质与精神的和谐,这不正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一个“和谐社会”吗?
我们今天再读《论语》,是不是也获得了治国的启示?最后让我们看看1998年全体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共同宣言吧:如果人类在21世纪还想继续生存下去的话,必须回头到两千五百多年前,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吸取智慧。这真是至理名言啊!
请同学们下课后再找一些《论语》中关于“礼”的文章来读读。
公路课件 篇3
设计背景:城市的公路变化万千,高架桥、十字路口、高速公路等等,在孩子的眼里已不再陌生,孩子几乎每天都要接触到公路。同时我们也发现,自主游戏中,许多孩子(尤其是男孩子)都比较热衷于玩公路上的游戏,我的马路是六车道,我的汽车是双层客车这样的语句常常从孩子口中传出。我们已意识到:对孩子来说生活就是教育,《纲要》中也提到:教育活动内容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我们选择城市里的公路这一主题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旨在让孩子在丰富、真实的情境中唤起他们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在与老师、同伴共同游戏的过程中获得有关公路、汽车的经验。
在整个活动中,教师更多的是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大胆尝试,积极表达;更多的是关注、引导幼儿在与材料、同伴的交流中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更多的知识经验。
活动一:公路大汇展
活动目标:学习从多种渠道搜集关于城市公路的资料,在收集中不断探索、积累经验、丰富语言。
活动准备:1、亲子作业:我所认识的公路(见活动后),请家长协助,共同收集有关公路的资料,给孩子介绍有关公路的小知识,并制作成公路的海报。
2、环境布置公路大汇展,将孩子们的海报张贴布置。
3、多媒体资料:城市里的公路。
活动建议:
1、参观公路大汇展,幼儿结伴介绍。
指导策略:教师不多干预,更多的是观察、倾听,了解孩子眼中的公路世界;对于孤单儿童,教师可帮助他结伴,或成为他的听众;对于跑题情况,教师可耐心了解原因,记录有价值的情况。
2、观看多媒体课件:城市里的公路。
指导策略:观察幼儿的表现,记录幼儿的言语,并作适当的讲解。
3、讨论:我喜爱的城市公路。
小组讨论,轻声交流。
指导策略:参与幼儿的讨论,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认识。
附:亲子作业单:
亲爱的家长朋友:你们好!
城市里的公路是孩子们生活中常见的建筑,我班将在最近丰富孩子有关此方面的经验,请您帮助孩子收集有关公路的信息(如:公路面貌、公路的发展、未来公路等等),并和孩子一起制作一份公路海报,于近日交到老师处。
非常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中班
活动二:参观城市公路
活动目标:感知现代化的城市公路面貌的变化,体验高科技所带给人们的方便。
活动准备:1、事先联系汽车,寻找好目的地。
2、有目的地准备有关公路变化的海报和文字或音像资料。
活动建议:
1、提出参观要求:注意安全,注意观察比较老公路与新公路的不同。
2、幼儿参观。
3、交流自己的发现。
4、讨论:新公路的好处。
活动三:公路设计师(区域活动)
活动目标: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想象,设计独特的城市公路,体验当公路小设计师的乐趣。
区域一:画一画
准备:画纸、油画棒
过程:1、说说自己想设计怎样的公路,他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
2、想象创作,注意色彩的搭配。
3、布置画展。幼儿自己动手,将作品张贴在我设计的公路栏中。
区域二:涂一涂
准备:城市公路草图(大幅)、颜料、画笔、美术活动工作衣。
过程:小组合作,为大幅的城市公路涂上美丽的色彩。
区域三:搭一搭
准备:建构材料、建构场地环境布置。
过程:用多种建构材料搭出想象的公路,活动中能与同伴协商,不争抢玩具。
活动四:汽车总动员
活动目标:收集各种汽车玩具与图片,在收集中了解汽车的一些特征。
活动准备:1、与家长联系,争取支持。
2、开设游戏区汽车吧,陈列各种汽车模型与图片等。
活动建议:在自主游戏时开放此游戏区,让孩子玩玩、摸摸、听听、比比,在与同伴交往中学习汽车知识。
指导策略:提醒幼儿爱护玩具,活动结束后将玩具归放整齐。
活动五:汽车大天地
活动目标:尝试运用纸箱装饰成汽车车厢,体验创作和游戏时的快乐。
活动准备:1、(此活动在室外进行)美工装饰材料自主陈列。
2、大纸箱若干,散放于场地四周。
3、请大班幼儿客串汽车表演。
活动建议:1、汽车表演引起幼儿制作兴趣。
2、制作要求:(1)自选材料把纸箱装饰成喜欢的车厢,注意色彩的搭配。
(2)材料不浪费,用完及时归放。
(3)尽量不影响别人。
3、幼儿制作。
指导策略:观察,支持幼儿的创新表现,鼓励幼儿想办法解决一些小困难,和孩子一起讨论,解决一些制作方面的问题。
活动六:公路妙妙妙
活动目标:听信号练习变速跑,能积极参与户外竞赛活动。
活动准备:1、场地布置:地面画好公路线条,红绿灯指示牌。
2、幼儿自制车厢。
3、欢快音乐。
活动过程:1、听音乐幼儿开汽车入场。
2、以环境激发幼儿的游戏。我们来到了哪里?我们怎样在公路上开汽车?
师幼共同制定游戏玩法与规则。(注意:当教师的建议幼儿不采纳时,不强求,可换一角度提出变速跑的要求。)
3、幼儿游戏:提醒幼儿沿公路的车道行驶,不相互碰撞。
教师用红绿灯控制,用语言提示:上高速公路进入慢车道等。
游戏进行23遍
4、放松小游戏:下车了。
活动结束后要求幼儿与老师一起收拾、整理物品,放归原处。
公路课件 篇4
教学目的:
1、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
2、了解以人物语言及简单动作描写展示人物个性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体会人物语言、动作与人物性格的一致性。
教学难点:
1、文字疏通、词类活用现象。
2、对孔子政治思想的理解。
教学要点:
反复诵读,从体会作品语言着手,分析人物性格。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学新课前,先来检查一下昨天字词的学习情况。
以吾一日长乎尔 你们
率尔而对 助词,……的样子
铿尔,舍瑟而作 同上
求,尔何如 你
方六七十 方圆
且知方也 礼义
如或知尔 如果
如会同 或者
吾与点也 赞成
唯求则非邦也与 同“欤”,助词。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本文的大致内容
(1)这篇文章选自哪里?《论语》
(2)《论语》是哪个学派的经典著作?儒家学派
(3)《论语》这部书是什么体裁?语录体
(4)语录体的特点是什么?文字精练、质朴含蓄、概括力强。
(5)“精练”等于不等于“简单”?不等于。“简单”就是容易流于肤浅,而“精练”则不同。我们刚学过《简笔与繁笔》这篇文章,从中知道,精练的文字同样能够描写复杂的典型环境,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文章是《论语》里最具有文学色彩的一篇。我们就来看看本文是怎样运用精练的文字塑造人物形象的。
二、齐读课文,分析人物性格。
人物性格分析,以学生读、说为主。
(1)本文共提到了哪几个人?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孔子。
(2)按课文题目顺序来分析,先看子路。
子路有何性格特征?
直爽、豪放、自负。(夸耀、善于渲染气氛、语气果断)
通过副词“率尔”就可看出。不假思索。说明他素怀大志。
(3)请一位同学读一下子路的话,要把他自负的神情态度读出来。
(4)曾皙、孔子很赞赏他的志向。作品特意把他安排在最后一个出场。问他有什么志向,他并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先说“异乎三子者之撰”。如果本文是一篇小说的一个片段,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悬念抑制法。在散文里,这种手法叫欲扬先抑。目的一样,引起读者的兴趣。
(5)他怎么谈自己的志向的?请一位同学先读一读。试着把握一下人物的特点。
(6)子路与曾皙做一下比较,性格上有何不同?(讨论)
子路比较性急、直爽,而曾皙就显得文质彬彬,非常洒脱。
(7)找一下哪些动词能体现曾皙的洒脱?
舍、作、浴、风、咏。
(8)曾皙的回答不同于其他几位,没有直接豁达自己有什么才能,胜任什么样的工作,而是描绘了一幅春日郊游图,非常形象。从中可以看出他向往什么样的生活?大同世界,悠闲自在。在这种生活图景中寄寓了曾皙淡泊的情怀。
(9)再来看看冉有和公西华。他们两有个共同的特征:谦让。
在孔子点名后才开口,且出言谨慎。冉有刚说“方六七十”,马上觉得有些夸张了,可能会引起孔子的不快,所以又改为“如五六十”,而且说自己治理的话,仅能“足民”,至于礼乐,需要其他高明之士。
公西华更为谦虚。我们知道他是个外交家。但他却说自己做不了什么事,希望能有学习的机会。(此处可把中西文化进行比较,谈谦让)
由此可见,孔子的弟子都是胸怀大志,并且有才干的。只是人的性格不同,表达的方式不一样而已。
(10)孔子这个人大家怎么看他?他有没有谈自己的志向?从他的问志、评志的方式,可以看出他是个怎么样的人呢?
他有句话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也很谦逊,其实他做到了这两点。尤其是对学生循循善诱,善于用含蓄的语言点拨学生。
总结:我们写文章要考虑,如果让你来表现一个人物,能否三言两语就抓住人物特征。
三、点分角色读。
四、布置作业:随笔“难忘的教诲”写作训练,要求:通过语言描写抓住人物特征。
探究活动
可以把《季氏将伐颛臾》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相结合,通过两课的学习,进一步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以及作为政治家的孔子对自己的政治主张、政治原则的坚持和作为教育家的孔子循循善诱的风范、温柔敦厚的君子之风。
公路课件 篇5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朗读为主线,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引导学生在读中求解,在读中求悟。
一、课题入手,激发兴趣,体会作用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人带有情感体验的认识需要,它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愉快的体验,并乐于进一步接受新知识的意识倾向。因此,课始,我在展示高速公路背景图,齐读课题后,指着闪烁的红字问学生:课题为什么用“飞驰?”,而不用“行驶”?从哪里看出汽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呢?这样,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学生通过阅读,便可知晓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之快,进而了解高速公路给人们带来的方便,以及其不可估量的社会经济价值。
二、教会方法,引导探究,领悟语言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课文的三至五自然段是重点段,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快速阅读这一部分,画出表示这条路特点的句子,旨在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接着,我让学生再读课文,找出哪些句子具体写出了这条路的特点,然后四人小组进行讨论交流。这样,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在读读、画画、议议中提高自学能力,理解课文内容。
三、借助媒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多媒体课件融声、形、色、图于一体,达到声光同步,视听结合,为教学过程创造出轻松愉快的情境,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获得多重刺激,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学习、自主学习的兴趣,协助教师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教学三至五自然段时,我设计了以下多媒体课件:双向四车道的结构示意图,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动画,伸向天边的高速公路,串着“珍珠”的“黄金纽带”图,从而使学生对高速公路宽、平、长的特点有较直观的感受,以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
四、实践作业,学以致用,巩固提高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迁移是已经学到的东西在新情境中的运用,即借助于以有知识去获得新的知识。在小学阶段,写作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如果运用迁移规律就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这一技巧,让学生体会到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果子的那种切深感受,从而大大激发其对语文这门学科的兴趣。
课文三至五自然段介绍了高速公路宽、平、长的特点,它们结构相同,都是采用中心句组段的方法,每段的第一句话就是该段的中心句,后面几句或是一般叙述,或是举例,或是列举数字、打比方,具体生动地表现这一中心。为了让学生能掌握这种方法,我在教完一个自然段后就对这段话的写法进行小结,三段全部教完后再揭示三个自然段的共同点,并通过朗读让学生充分感受这种写法的好处,最后让学生结合平时的观察,学习这种写法,以“我们的校园真美啊!”为中心句写一段话。写完后让学生当场交流、点评、修改。这样,使学生学到的知识迁移到新情境中得到运用,从而转化成技能。
公路课件 篇6
教学目的:
1、品味语言文字,感受沪宁高速公路宽、长的特
点和方便快捷的纽带作用。
2、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以中心句组段的结构形式,能说出作者是怎样把沪宁高速公路的特点写具体的。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的结构方式,怎样把高速公路的特点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
理解沪宁高速公路的黄金纽带作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脑、投影大屏幕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电脑显示:高速公路背景图)师指图问:同学们,经过上堂课的学习,大家认识这是什么地方?
1、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
(左侧飞入)29飞驰在高速公路上(齐读课题)
(二)、课题入手,体会作用
1、(将题目中的飞驰显示红色并闪烁)师问:课题为什么用飞驰,而不用行驶?从哪里看出汽车飞驰在高速公路上呢?
(将飞驰与行驶进行比较,旨在让学生知道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之快,进而了解高速公路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2、你从这条路把南京和上海拉近了。这句话中读懂
了什么?
(这一问题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了解高速公路不但给人们带来了方便,还有很高的社会价值)
3、指导朗读。要读出自豪的语气。
(三)快速阅读,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三、四、五自然段,用画出表示这条路特点的句子。
(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沪宁高速公路的特点,以便激发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2、交流,电脑显示:
这条路好宽哪!
这条路好平啊!
这条路好长啊!
3、谁能用三个字概括这条高速公路的特点?
板书:宽平长
(四)精读课文,感受特点
1、自学三、四、五自然段,思考:你从哪些语句看出这条路宽、平、长?用曲线画出来。
(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在读读、画画中提高自学能力。)
2、四人小组交流。
3、学习第三自然段,感受宽的特点
(1)交流:你从哪些语句看出这条路很宽?
(2)电脑显示:整个公路为双向四车道。路中央是分隔带,分隔带的两边都有超车道和行车道。行车道的旁边还有几米宽的路面,那是行驶中的车辆紧急停车的地方。路两旁设有防护网,行人是不准进入高速公路的。
(3)上述红字显示的地方分别在哪儿?谁愿意到图上来指给大家看。
(形象直观,避免了繁琐的分析)
(4)电脑显示:这条路很宽。
这条路好宽哪!
读一读,比较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为什么?该怎样读?
(通过句子比较,让学生体会到感叹句有增强语气的作用。)
(5)小结:这一自然段用一般叙述的方法把这条路宽的特点写具体了。
(6)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4、学习第四自然段,感受平的特点。
(1)电脑显示动画片
(彩色的动画片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直观地感受沪宁高速公路的平)
(2)从哪里看出这条路很平?交流后电脑显示下列句
子:
汽车在路上行驶,一点也不觉得颠簸。司机座位的右上方挂着一个绒布小熊猫,一路上很少看到它晃动。司机座位的旁边放着一杯开水,过了很长时间,一滴水也没有溅出来。
(3)小结:这一自然段采用举例的方法把这条路平的特点写具体了。
(4)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
5、学习第五自然段,感受长的特点。
(1)交流:你从哪些语句看出这条路很长?
(2)电脑显示:
①它像一条长长的飘带一直伸向天边。
A、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各抒己见,提高表达能力。)
B、电脑显示:高速公路背景图,感受长。C、指导朗读。
②这条路全长274千米,真是串着珍珠的黄金纽带呀!
A、电脑显示串着珍珠的黄金纽带图,动感演示这条路经过的几座城市,让学生说说这里的珍珠和黄金纽带分别指什么?
B、介绍六市在我国举足轻重的地位,帮助学生理解。
沪宁高速公路贯串六个城市,除上海外,都在我们江苏境内,改革开放以来,苏锡常等苏南地区发达的经济带动了整个江苏经济的腾飞,上海更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门户,这些城市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沪宁高速公路就把这样六个非常重要的城市联系起来了,所以说它是串着珍珠的黄金纽带。
C、指导朗读:我们有这么重要的一条高速公路,爷爷说这句话的心情会怎样?怎样读好爷爷的话?
(通过电脑演示,让学生先从感性上明白这里的珍珠和黄金纽带分别指什么,进而通过老师讲解,使学生从理性上弄懂了沪宁高速公路为什么是串着珍珠的黄金纽带,最后通过朗读让学生加深对高速公路重要作用的理解,从而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沪宁高速公路的黄金纽带作用,突破了教学难点。)
(3)分角色朗读第五自然段。
(4)小结:这一自然段是采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的方法
把沪宁高速公路长的特点写具体的。
6、有感情地朗读三、四、五自然段。
7、介绍中心句组段方法。
三、四、五自然段介绍了沪宁高速公路宽、平、长的特点,它们结构相同,都是采用了中心句组段的方法,每一段第一句就是这一段的中心句,后面几句或是一般叙述,或是举例,或是列举数字、打比方,具体生动地表现这一中心。
(介绍组段方法旨在指导学生用这一方法进行写作练习。)
(五)实践活动,学以致用
1、电脑显示实践活动要求:
仿造课文三、四、五自然段写法,写一段话。
我们的校园真美啊!
2、学生写作,交流。
(实践活动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写作水平。)
板书设计:
22、飞驰在高速公路上
宽
平
长
设计意图: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朗读为主线,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引导学生在读中求解,在读中求悟。
一、课题入手,激发兴趣,体会作用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人带有情感体验的认识需要,它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愉快的体验,并乐于进一步接受新知识的意识倾向。因此,课始,我在展示高速公路背景图,齐读课题后,指着闪烁的红字问学生:课题为什么用飞驰?,而不用行驶?从哪里看出汽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呢?这样,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学生通过阅读,便可知晓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之快,进而了解高速公路给人们带来的方便,以及其不可估量的社会经济价值。
二、教会方法,引导探究,领悟语言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课文的三至五自然段是重点段,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快速阅读这一部分,画出表示这条路特点的句子,旨在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接着,我让学生再读课文,找出哪些句子具体写出了这条路的特点,然后四人小组进行讨论交流。这样,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在读读、画画、议议中提高自学能力,理解课文内容。
三、借助媒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多媒体课件融声、形、色、图于一体,达到声光同步,视听结合,为教学过程创造出轻松愉快的情境,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获得多重刺激,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学习、自主学习的兴趣,协助教师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教学三至五自然段时,我设计了以下多媒体课件:双向四车道的结构示意图,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动画,伸向天边的高速公路,串着珍珠的黄金纽带图,从而使学生对高速公路宽、平、长的特点有较直观的感受,以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四、实践作业,学以致用,巩固提高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迁移是已经学到的东西在新情境中的运用,即借助于以有知识去获得新的知识。在小学阶段,写作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如果运用迁移规律就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这一技巧,让学生体会到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果子的那种切深感受,从而大大激发其对语文这门学科的兴趣。
课文三至五自然段介绍了高速公路宽、平、长的特点,它们结构相同,都是采用中心句组段的方法,每段的第一句话就是该段的中心句,后面几句或是一般叙述,或是举例,或是列举数字、打比方,具体生动地表现这一中心。为了让学生能掌握这种方法,我在教完一个自然段后就对这段话的写法进行小结,三段全部教完后再揭示三个自然段的共同点,并通过朗读让学生充分感受这种写法的好处,最后让学生结合平时的观察,学习这种写法,以我们的校园真美啊!为中心句写一段话。写完后让学生当场交流、点评、修改。这样,使学生学到的知识迁移到新情境中得到运用,从而转化成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