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之有道,则人才济济,风俗丕丕,而国以强。在每一次上课前,老师都需要提前把教案准备好。教案的内容明确有利于学生更直观的接受知识结构,是否在为编写教案而犯愁呢?以下是由出国留学网编辑为你整理的《小学美术教学反思范文》,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范文(篇1)
本课主要从2个方面了解小圆点的魅力:
1、在不同位置相同的点会有什么感觉;
2、通过不同的摆放方式来感受它的效果。
首先,让学生欣赏一组图片,引起他们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让他们了解简简单单的圆点有如此大的魅力可组成很多的作品;再来感受单独小圆点的魅力,在不同位置产生的不同感觉;多个圆点在一起摆放美不美,可以有几种摆放方式,拓展他们的思路,再根据它的摆放方式创作出有新颖的作品。
在这节课中有3点不足:
1、学生只是知道了小圆点摆放产生的感觉,没打开思路,引导学生去观察想象小圆点像什么,背景不同又有什么感觉;
2、在摆放图形时,没让学生思考它美不美,思考构图。构图中的点是用什么材料构成;
3、这种拼摆式的创作和绘画有什么关系,过渡语没有。如:平时用我们用绘画的形式表现美的事物,今天我们用小圆点来摆放,也是一种表现美的方式。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范文(篇2)
美术课程作为当今教研教改中的一枝新绿,只有经过夏的不断修剪、培植与浇灌,才能达到秋的成熟。因此,我们对每节实验课都要认真总结,积极反思,积累经验,发现不足,为进一步的实验工作铺平道路,打下根基。针对本节课,我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深切体验:
第一,“大艺术”的教学理念给予课堂更丰富、更深层次的人文主题。基础教育阶段的艺术课程日益走向综合,建立起了多门艺术学科的沟通与交融的“大艺术”的教学理念。这无疑对学生的情感陶冶、智能提高、人格成长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这一理念指引着我在课堂中充分挖掘教学内容里蕴藏的各种人文主题,力求使课堂向深与广两方面不断拓开。
本节课中,对绘画、文学、音乐、舞蹈的欣赏和音、视频等新教学手段的运用始终贯穿全堂课;各种深入浅出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生活健康常识构成了丰富的课堂资源,教师也就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有米之饮”。学生相应地从视觉、听觉与精神、意义上全方位、立体地由表及里、由外而内地对春天进行感受认识,对春意进行理解和内化。
第二,“生态式”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更加灵活生动,更具愉悦性与创造性。艺术与游戏有着内在联系,艺术与生活也密不可分。想象和自由创造是艺术和游戏的共同本性。本节课中设计开展了大量自然生动的具有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潜移默化地养成了学生开朗活泼的性格,使学生通过艺术的学习形象生动地理解了生活与知识。
整节课有思想感情到口头表达,再到肢体表现然后至书面表达,层层递进,把书面世界、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融会起来。
“生态式”的课堂,达到了深、美、淳的效果,师生皆受益良多.
第三,“人为本”的教学观点,使课堂更具兼容性与开放性,更关注人格的健全发展。强调艺术学习的个性化是“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在艺术课程中的重要体现,艺术教育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在教学中教师注意了充分调动他们的主体意识,让他们体验、探索并积极实践,认识自我、展现自我。
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我安排组织这节课结构的主要依据。在感受与欣赏过程中,我把自然规律与学生心理规律结合起来。由感受春的气候变化到动植物的变化、由静到动的变化、由具体春景感受到抽象春天艺术的体验、由感受到表现创造的激发,循序渐进、合情合理地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课堂。
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是课堂的最大资源,我把他们加以最充分的利用。课堂中,我教给学生自主放松的金钥匙,让他们尽情打开思维的大门,打开个性的窗口,在课堂中大展拳脚,释放天性。师生之间的交流对话,学生之间的热烈探讨,还有学生内心对话的激发,使他们在课堂中一次次讲出了精彩的言语,展现出了独特的表演才能,迸发出了与众不同的想法。
以人为本,使这堂艺术课不仅愉悦了每个学生,与发展了每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了最大的益处,这才是一堂成功的艺术课的最终目的。
正如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春意,领会到春的本质一样,作为教师的我同样认为,这堂课也是我进行艺术课程实验工作的春天,在这里我播下了尝试的种子:人文性、终合性、创造性、愉悦性能在这里互相滋长,相映生辉;个性化、情感化、知识化让我们脱离了传统课堂的束缚;师生在这里都得到了精神上的放松,获得知识上、能力上、心灵上的进步,更坚定了我进一步积极探索改革的信心。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范文(篇3)
今天是周二早上第三节,一年级的美术课《泡泡乐》。
我让孩子们在吹泡泡的体验活动中观察泡泡的形状和颜色,然后探究可以用什么形式和那些材料来表现这些美丽的泡泡。之后,孩子们开始在本子上创作,用蜡光纸色卡纸彩图纸等材料,撕、画、贴、印,忙得不亦乐乎。
其间,我边巡视边向大家展示部分孩子的作品或者半成品,第一张印着五颜六色大大小小的圆圈,我说真美;第二张画着泡泡娃娃圆圆的笑脸,我说好可爱啊;第三张画着圆圆的泡泡,长着一对小小的翅膀,我说你很有想象力,泡泡就像快乐的小鸟一样在空中飞翔;第四张画着一颗葫芦瓜,瓜柄上还有几片小叶子,我愣了一下,说你想象中的泡泡像一个可爱的葫芦瓜是吧,也很不错!
过了一会儿,孩子陆续画完了。我边走边浏览,很大一部分的孩子的作品是这样的:圆乎乎的熊猫在吃竹叶;胖乎乎的小猪在睡觉;圆圆的太阳公公笑眯眯;向日葵迎着朝阳昂着头……画很美,很有趣,但是感觉出问题了!孩子们的作品,是在用圆形的基本组合来创作他们所能联想到的与圆有关的新形象,而不是在表现泡泡美丽可爱丰富多彩的形状和颜色,教学目标的达成出现了偏离!
课后,我跟同事交流,感觉问题可能出现在这里:
1、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准确。
2、对教学目标的把握不够清晰。
回顾老师对孩子作品的评价,前面三张都是在表现圆圈,当然值得赞赏和肯定,但是第四张,孩子的想象虽然没问题,但他的关注点已经偏离了本节课的知识点,此时,老师的准确评价和积极干预很关键。如何才能既顾及到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又能通过积极的干预措施纠正孩子的理解偏差呢?面对一个六岁的孩子,可不可以这样说:孩子,你真有想象力!不过,我很想知道,在变成葫芦瓜之前,这些可爱的小泡泡是怎样在空中飘扬的?快把你看到的画下来吧……。我想,在此类积极的暗示之下,孩子思维和想象的关注点可能会重新回到教学的重点中来的。不知我的设想对不对。
新课程,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想象;新课程,要注意学习内容的目标取向。有时操作起来会顾此失彼,但只要教者心中有清晰的目标指向,有灵活的教学策略调控,就不会成为问题。当然,要做到游刃有余,我们还得好好修行。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范文(篇4)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一种有系统,有结构的教学策略,即依学生的能力、性别等因素将学生分配到小组中,鼓励同学间彼此协调,互相支持,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效果,并达到团体的目标。合作学习是我的课程改革实验项目,我在美术教学中大胆实践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在教学一年级美术《瓢虫的花衣裳》一课时,我把学生每6个学生分成一组,按要求围坐在一起。我首先让学生把收集的有关瓢虫的资料摆在桌子上让学生观察,瓢虫生活的环境、形状、颜色。小组交流汇报后,我说:“你们感觉瓢虫最漂亮的是什么地方?”学生说:“是瓢虫身上的花点”,我说:“带花点的部分就是瓢虫的.花衣裳,这节课让我们动手为瓢虫做漂亮的花衣裳”这样新课就导出来了。
接着我把事先用绿色挂历纸做的大树叶每组发一片,告诉学生这就是瓢虫生活的环境,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我采取小组比赛的形式,赛前提出要求,看哪个小组制作的瓢虫多、快、好、有创意。我看到同学们互相合作,有剪身子的,有剪花点儿的,有剪翅膀的。但是在使用材料和工具上有的小组合作的不是很好。李一歌是个性格内向的小女孩,她的东西不愿意借给别人。她同桌的苗润没带彩纸,眼巴巴的看着李一歌那么多彩纸,小手伸过去说:“借我一张行吗?”李一歌不但不借,还告诉我说:“老师她啥也不带,我才不借她呢!”
这时我说:“她不带是她不对,可是你们都是一个小组的,如果能互相帮助,互相合作,才能更快、更好的完成任务,你说对吗?”李一歌很快借给了苗润。这时我及时表扬和鼓励他的做法,在她的带动下每个小组都能互相合作,很快把一只只瓢虫贴到了树叶上,金黄的、鲜红的瓢虫衬在绿色的叶片上美丽极了。
制作完,我把每组的作品都贴在黑板上,让大家欣赏、评选,并且让最快的一组谈谈你们为什么做的又快又好?赵微说:“我们小组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我们把彩纸叠几次,一下子就能剪好多圆片。”我说:“很好,你们小组不仅合作的好,还能掌握技巧,这也是一种创造精神。”大家为他们鼓掌叫好。我为三个小组发了一、二、三等奖,同学们欢呼雀跃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
教学反思:
上完这节课,我非常高兴,教学效果很好。运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教学,加强了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挥群体优势,促进个人发展。合作是时代的召唤,老师从一年级起就有意识地创设各种合作交流的机会,培养合作精神,这对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创新人才有着重要意义。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范文(篇5)
寓言故事文字浅显易懂,幽默有趣,具有民族传统特色,并反映深刻的道理,读后耐人寻味。神话故事美丽动人,充满神气色彩,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历史知识、提高文化素养,而且可以让我们看到祖先们在征服大自然、与大自然抗争的历史长河中那种勤劳、智慧、勇敢的精神。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用了后羿射日这个美丽的故事,再结合一连串的问题设计,将怎样给“羿射九日”配画具体化,极大地活跃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同时营造了良好的作画氛围,激发强烈的创作欲望。
通过给寓言、神话配画,不仅可以形成各学科的知识对流,加强学科间的辐射,而且通过美术这一视觉形象,凝固艺术再现文学这一语言想象。流动画面,做到图文并茂。使学舌功能从小受到各种艺术的熏陶,从而活跃思维,拓宽视野,提高表现力和创造力,同时也为儿童画创作开辟了另一新天地。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范文(篇6)
《艳丽的大公鸡》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范畴,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认识冷暖色,了解冷色和暖色之间的相互关系,感受以冷暖色对比为主要表现方法的作品所产生的特有的美感,并且学习运用冷暖色对比的方法来表现作品,科学的认识、理解色彩现象,培养学生的色彩美感意识,激发学生学习色彩的兴趣,丰富学生对色彩的感受,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运用表现能力。
本课我采用的是自育自学教学模式,根据教学需要,我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分成自主实践探究和自主学习探究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动手实践解决学生对色彩的认识,了解冷暖色,感知冷暖色对比所产生的艳丽感觉。在第二阶段的自主学习中,学生通过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分析书中的作品,解决如何运用色彩的冷暖对比来表现大公鸡的艳丽?
本节课的教学思路:冷色和暖色的认知-冷暖对比所产生的艳丽色彩-不同色调的画面所产生的不同视觉感受-如何用艳丽的色彩表现大公鸡-解决大公鸡的构图、动态、色彩搭配等问题-学生绘画-师生共同评价-拓展延伸。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很感兴趣,教学目标达到,有效的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将自育自学教学模式用于美术课堂,有收获也有困惑,课堂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学,那么教师的讲课时间减少很多,如何把知识点提炼出来,如何最优化的设计自学提示,还需不断探究。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范文(篇7)
1、教学思想的创新
教学思想决定着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的优劣,本课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手段(情景设置法、小组合作法、讨论试验法等等),展现了小学美术设计、运用的创新教学思想。教学不以灌输知识为重,而让学生通过观察、各种实验活动和创设情景,找寻方法步骤,培养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和想象力。这一案例正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课改理念,符合美术课程标准精神,是新的教学理念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实践。
2、教学方式的灵活性
教学方式的灵活性,是体现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具体化。传统的教学形式完全是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接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得不到重视;探究能力与想象能力经常被忽视。而小学生有着好动、好幻想的特点,其内心世界和情感都是极其丰富的,本案例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形式:情景导入→实验创作→自我找寻方法→进入具体创作;营造一个宽松,探究的课堂学习氛围,每一个环节都是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完成的,充分体现了教师较灵活而精心的教学设计和引导启发。在一定意义上说,这节课的课堂气氛是十分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也是相应和相互统一的。
3、教学评价的个性化
传统的美术教学评价,往往只看学生作品的优劣,而对于学生的作业过程并不很关心。学生学习的评价也完全是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单一的美术作业的肯定与否来进行的。因而,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创造空间和情感的发展,在作业展评中让学生互评的形式互相欣赏、交流、评价,把自己的作品与大家分享,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通过交流展示,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拉近了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之间团结合作的学习精神,体现出人际间的交流与关怀、
小编精心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