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中医药高等教育要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

2012-06-03 19:51:36 高考
从2007年起,北京中医药大学以“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为切入点,大胆进行了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实践,开设了中医教改实验班I期(院校+师承+家传)、II期(院校课程改革+师承+家传)、高中杏林班和岐黄国医班。这一系列探索意义何在?取得了哪些经验?日前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该校校长助理、教务处处长翟双庆教授。

众所周知,中医药高等教育有很鲜明的特点:形式上采取的是现代高等教育,但培养的却是带有浓厚传统色彩的、具有东方文化属性的中医药人才。这就使中医药高等教育自诞生之日起就伴随着争论和变革。院校教育模式与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之间的矛盾亟待解决。

2007年,国家教育部在全国8所中医药高校实施质量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使北京中医药大学有机会从国家的高度、宽松的政策环境中(拥有50万研究经费和政策支持),对中医人才培养进行了更多大胆尝试。

中医教改实验班:院校教育与传统模式有机融合

从2007年起,北京中医药大学连续三年设置中医教改实验班,以中医名家子弟自主招生为基础组班,每班招收30人左右。

记者:2007年,贵校最先实施的是中医教改的中医学专业5年制自主招生班,当时设此实验班目的是什么,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呢?

翟双庆:主要是在培养模式上做一全新的探索,实行院校模式与家传、师承模式相结合的新型培养模式。

怎样培养出名师大家,我们做了很多思考。大师们所走的路是: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由此,我们觉得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的关键是两点:一是中医思维的建立,二是扎实的中医临床技能。既然明确了这种成才规律,就要找到一种最贴近这种规律的培养模式。过去一些医家确实是以家传和跟师学习为主,我们希望利用这种模式更多地实现多临床、早临床、反复临床,通过跟师临诊,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有机结合,以培养深厚的中医思维和扎实的中医临床技能功底。

过去,徒弟是师傅一手带出来的,是手把手教的模式;徒弟直接把师傅宝贵的、几十年积累的经验直接学到手、拿过来用,少走很多弯路。而且多年的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使他们看到中医的疗效,自然喜欢中医、坚信中医,这对于中医学子是很重要的。家学更是如此,甚至是几代人谋生的根本,没有真本事怎么能行呢。从这点上看,家传和师承的模式更适合中医学习。我们在尊重这种方式的前提下把它和现代教育相结合。

记者:为何说现有中医药高等教育模式未突出培养中医思维和中医临床技能的任务?

翟双庆:一般临床考核,往往是考病例,在病例上写有什么症状,有什么脉象,然后学生利用这个文本材料来分析病例。如果考具体病人,说是不是弦滑脉,学生就不知道了。还有以前对名老中医经验总结,都量化了,形成了计算机诊疗系统,这确实是很好的经验总结。但搜集症状的过程更关键,这不应忽略。到底是不是弦滑脉,是不是绛紫舌,这些学生不认识、对不上,也不敢开方子。这些技能都是从实践中学来的,老师指点来的,我们就是要想办法教会学生这些最有用的东西。

记者:在生源上有什么要求呢,是以中医名家子弟为对象吗?针对他们家传或祖传中医的特点,学校会如何安排课程?

翟双庆:直系亲属具有中医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尤其是名医或者家长有一技之长的,我们是要充分考虑的,当然学生的高考(微博)成绩也是重要的指标,要求在当地重点线以上。

在课程设置中,普通中医五年制的必修课仍然保留,因为这是中医本科生在现代社会必备的知识和素养。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国学导师组、经典导师组,配备专门老师,增加了国学和中医经典的比重。并且这些学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校外导师或家庭导师,从大一第二学期开始,在课余和寒暑假就一直跟师。进入临床实习后,学校为学生配备导师,采取一对一的跟师临诊,跟师在整个五年的学习生涯中不间断,而且占有很大的比重。

记者:您提到的国学导师组、经典导师组,和以往的学习方式有所不同?

翟双庆:导师点书,先讲解这本书,大家讨论,再社会调研,自己写体会。并经常组织专家讲座,像颜正华、王绵之、王洪图、刘振民、钱超尘、樊正伦等都曾做过讲座,负责导师还要经常抽查他们背诵经典的情况。总之,对经典和国学学习更活跃、更主动,而且是多角度的,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见识和眼界也都拓宽,关键是知道如何学习中医了。

记者:临床跟师,导师是如何一对一指导的呢?

翟双庆:学生平时利用业余时间、晚上或周末跟诊,还要写跟诊笔记、医案等,寒暑假回家再跟师家长或亲属;如此就把师承的培养模式引入了院校培养。如果没有跟诊学分,学生也不能毕业。

导师要严格筛选,要求中医副主任医师以上。可由学生家庭或学生本人去寻找,由学校审核批准。这样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学生与老师长期一对一、面对面地交流、求教,这样比较固定地临床跟师学习,老师和学生都有一种责任感,这也对老师的教、学生的学起到了强有力的督促作用。

我们调查发现,这样学生觉得收获大,学习的效率和热情很高,至少很快进入中医的角色和用中医思维模式来考虑临床问题。

记者:怎么样考核和评价他们的知识水平和临床能力,以及其后发展的潜力呢?

翟双庆:专门制订了《教育部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中医教改实验班管理手册》,对于学生院校教育、师承教育的学习都有明确的要求,并给予相应的学分。专门印制《学习笔记》和《病案记录》,记录学生学习中医经典和临床跟师学习的病案和个人体会等等。这些机制有力地保障了学生的培养质量。

我们发现,在中医思维和临床能力方面实验班同学明显强于普通班同学。临床带教老师们也反映这些学生中医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普遍比普通五年制学生的水平高一些。他们在中医基本功大赛及中医临床技能大赛中也有突出的表现。目前教改班学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发表文章6篇。我相信他们后劲很强。

课程调整实验班:变知识灌注为思维训练

北京中医药大学在实施中医教改实验班时深感,要加强传统文化和中医思维培养,在目前中医主干课程上,仅采取国学导师组和经典导师组方式,力度还不够。为此,2010年,在中医教改实验班基础上,对中医主干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

记者:贵校对主干课程进行了大规模调整,具体的调整思路和课程比例是怎样的?

翟双庆:2010年,在中医教改实验班的基础上,进行课程改革,招收学生40名。主要是三方面的变化,一是增加传统文化课程:中国古代哲学基础、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外医学史等,这些课程本科学生很少学习,而这些实际上正是中医学的基础课程。二是将中医的课程按照临床诊病的思路重新梳理,即把中医基础、中医诊断学中的诊法、中药与方剂中的基础理论部分或总论部分融合形成“中医基础学”;以中医病、证为纲,融合辨证、中药与方剂的各论部分形成“中医辨证论治学基础”;将原中诊、中药、伤寒、金匮和温病中的实训临床见习重新整合为“中医基本技能训练”,并设置中医临床思维训练Ⅰ和Ⅱ。中医临床思维训练Ⅰ以学习名老中医临床思维为主,中医临床思维训练Ⅱ则以中医的证为主线贯穿临床各科。

如此,我们把中医基础理论给放大了,先教一个大的基础知识,包括中基和一些诊法,包括中药方剂的总论部分;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医基础理论也是中基和诊断合在一起的,把大的轮廓先介绍给学生。然后把中诊的卫气营血辨证、八纲辨证、三焦辨证等和方剂结合在一起,告诉学生什么症状、什么舌脉是什么证,通过辨证确定证型后该考虑什么方什么药,细化的剂量和加减等等。这实际上就是一个病人来了,大夫思辨的一整套程序,这就是一个方证对应、中医诊治疾病的回归。

记者:以证来统领,那整个学习顺序、思路、内容都有变化,如何安排实践教学呢?

翟双庆:把每一门课的实训与临床见习时间抽出来,集中作为一门课,叫中医基本技能训练,加大学时,中医望、闻、问、切诊法,中药辨识;病例辨证分析、医患沟通、病史采集、病例书写等等均将受到训练,而且都有一个按照与课程开设相配合的统筹安排,系统规划,有专门的老师团队负责安排并有相应办法管理。

记者:您提到开设了2门特殊的中医临床思维训练课,较前有何不同?

翟双庆:这是普通学生所没有的。中医临床思维训练Ⅰ:结合名老中医经验的讲授及临床特色技能的训练,增强学生的中医学临床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中医临床思维训练Ⅱ:以问题为引导进行中医临床课程整合,通过病证结合,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整合能力。

通俗地说,就是用中医的证把临床各科给串起来。比如说肝气郁结,发生在内科有什么病,外科、妇科、儿科有什么病,这些病有什么共性,又有什么各自的特点,它们的病理传变、发展有何一致之处。这样用证来梳理临床各科,中医的思维就培养起来了。

中学杏林班:中医药文化熏陶前移

2011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与北京宏志中学联手打造的宏志中学杏林班不仅实现传统文化要从娃娃抓起,中医知识要进中小学课本,还为培养一批将来进一步学习中医具有良好潜质的好苗子做好了准备。

记者:为什么要在中学设立中医药杏林班?

翟双庆:北京宏志中学中医药杏林高中实验班是我国首个中医药高中实验班,名额为30人,今后,我们还将开设这样的实验班。

宏志中学面向全市,对具有北京市户口、对中医药文化有浓厚兴趣的报考生,进行面试,并依据考生中考成绩,择优录取。

杏林实验班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由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承担,学生除了需完成高中全部课程以外,还要完成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国学导读、中国古代哲学基础、中医药知识概论四门课程的学习,这四门课是必修课,是要考试过关的。

对于实验班中国传统文化考试合格的学生,则有机会获得北京中医药大学自主招生考试资格,而参加大学举行的自主招生测试,通过者则可享受大学当年的自主招生优惠政策。其实就是有兴趣、有天分,立志从医;好教材、好老师,自主招生。

记者:设立高中杏林班,除了普及中医药知识,对我们学校储备中医药人才有何作用?

翟双庆:设立高中杏林班,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使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前移,让学生在中学阶段就提前感受中国传统文化,还是很有必要的,我们现在就缺少这一环节。

目前,高考进入中医院校的普通新生传统文化淡薄,因为他们经历的是10余年现代基础教育;这种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对于接受西医或自然科学学科,十分自然和顺畅,但在学习中医时,接受和转型困难。有些学生,到了四五年级才真正明白中医是怎么回事,该怎样学习,但已错过了学习时机,非常可惜。

当然,“杏林班”招生标准也不低,笔试过中考分数线后,还要进行面试,要对中医文化有兴趣,记忆力好。目前,学生报名很踊跃,有很多学生没有考进这个班,就去旁听。

记者:让高中生学中医,课程如何设置,怎样定位?

翟双庆:针对高中生,课程不能太深,太专业,实际上就是想普及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老师讲得要有意思一些。帮助学生逐渐建立一套东方思考问题的思维,这样切合中医 ,以后学中医就有基础,好入门。

主要课程有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国学导读、中国古代哲学基础、中医药学知识概论这几门课程,主要是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指点研读国学经典的门径,使学生了解与中医学紧密相关的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概念、范畴、学说以及思维方法等。如中国古代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精气学说、天道(人道观)、知性观以及初步了解中医学的学科特点。

记者:中学生学习了文化和中医药知识,有什么改变和感触呢?

翟双庆:我们接到一些学生的反馈,他们通过学习,对古人的思维方式有了一些了解,激发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并联系自身,时时反省。也希望能获取中医保健知识。

岐黄国医实验班:临床优秀人才的孵化器

中医药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究竟多长时间最合适,临床实习又该占多大比例,怎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中医临床人才,这些问题一直在困扰着中医教育工作者。北京中医药大学在此方面做了进一步探索,2011年设置利用9年时间完成的本科直攻博专业,以期通过整体设计,避免课程重复,节省大量的时间用于临床实践,从而培养中医临床精英人才。

记者:学校开办岐黄国医班,9年下来一读到底似是国内首创,设置这种长学制是为了培养什么样的优秀人才呢?

翟双庆:我校2011年招收了第一期岐黄国医班,共30人。生源非常好,其中很多人高考分数进清华北大没问题,这个班竞争得很激烈。

这个班所采用的形式是利用9年的时间,将本科学习与直接攻博相结合。毕业的时候,在学术学位方面达到临床博士水平,在中医临床方面达到主治医师水平。这种临床博士毕业之后可直接上临床,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大夫,并且是按照培养大家、名师的模式来培养的。

记者:那他们的学习内容、方式和普通学生有什么不同?

翟双庆:这批学生比较辛苦。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要比普通学生深,教学大纲均是单独制订,课程加强了四大经典的学习,要使学生学得更全面一点、更深一点、更扎实一点。课程充分利用大学的BB教学平台,以主动思考、自学的方式多,教学方法多采用讨论式、启发式、案例式教学,直接灌输的方式较少。

学生一入学就配备一名导师,指导学生的国学、中医学习,带学生出门诊。我们要求学生从入学开始直至九年毕业,临床门诊不间断,专门设置了学生的学习手册,其中包括导师与学生谈话记录、读书笔记、医案记录、心得体会等栏目,每本手册均需要导师批阅,并且一学期交一本。

学生前四年以课程学习、实验、临床跟诊、见习为主,后五年则直接在医院完成,以临床实践为主。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结束时,分设两次综合考核,通过者则跟班学习,不合格者则进入五年制本科,这一工作在第四年末完成。

记者:一入学就配备一名导师,全程实行名师+名医培养法,具体是如何进行的?

翟双庆:在学生学习基础课程时,由学校配备导师,来指导学生跟师学习,导师选择也都是骨干、精英的导师。而且导师必须利用一些业余时间出门诊,因为业余时间学生才能跟你。我们的二级教授、三级教授,像高思华、王庆国、王琦教授等等都带学生,导师制采取一对一的方式。

对于导师来说,此班的学生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相当于他的一个特殊研究生,我们要求导师必须亲自带着学生,教学生,且以国学、中医经典、临床技能、中医思维的指导学习为主,这是导师的责任。到了三年级,转到临床课程了,有医院配备名医带着学生,仍然是一对一的,所以这种有专人带、有专人教的培养模式和普通学生是不一样的。

记者:学生经过临床上五年的摸爬滚打,毕业时能达到了一个什么水平?

翟双庆:学生能达到主治医的水平。因为,后五年一直在临床上摸爬滚打,而且将取消寒暑假期,实际上就相当于一个临床实习医生了。至于实践的内容,后五年的第一年和第二年轮科,就是通科轮转实习;第三年采取二级学科培训,比如你选择内科的你就在内科实习,选择在妇科就在妇科,最后两年采取三级学科专科医师培养。

整个这一套,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来实行,也就是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当中的一级学科轮转、二级学科定向培养、三级专科医师培养三者结合起来完成,纳入到岐黄国医班培养方案当中,而且全程配备导师。

在毕业时,能够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熟知中医经典并能有效指导中医临床;掌握中医临床思维方法以及本学科系统而全面的中西医临床操作技能,具有运用中医药知识和常用的西医学知识,处理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急、危、难、重病的临床能力。

记者:原来培养的某些博士,很多医院都不愿意要,因其科研能力强,临床水平差。岐黄国医班的学生如何避免此类问题?

翟双庆:我们设此班就是要培养高水平临床人才。所以临床的学习实践在他们的学习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不仅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并且为学生在学习全程都配备导师,就是让他们实现跟师学习,老师随时随地的指导,这个疾病,怎么诊,怎么治,怎么调理,这都是为临床服务的,学习这些也都是为了打下扎实的临床基本功,也是为了培养建立中医思维。也许现在看不出太大的差别,但对其以后的发展非常有的,因为至始至终都在提高他们学习继承中医精髓的能力。

这和以前培养的临床型或科研型博士是迥然有别的,以前的博士(硕士)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实验方面,验证创新一些理论、一些用药的科学有效,他们重在进行科研,有的实验做得很深,做到细胞、受体基因表达等,那确实需在科研实验上下很多功夫。而岐黄国医班的要求则不同,他们重在临床疾病的中医诊断与处理上,主要是培养的方向不太一样。

当然,我们也是在探索和尝试阶段,但目标和思路确实很清晰,就是培养临床的拔尖人才,多希望培养出更多的大家、大师。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高中学习方法 高考复习方法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高考饮食攻略 高考励志名言
分享

热门关注

男生大学学什么专业比较好发展

男生大学什么专业好发展

男生读大专有什么专业好就业

男生大专好就业的专业

男生大学有哪些专业就业前景好

男生大学就业前景好的专业

男生大专学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

男生大专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

高中毕业考不上大学能不能复读

高中考不上大学复读

中医学专业学什么 关于中医学专业简介

中医学专业学什么

高考中本科二批省控线是什么意思?

本科二批省控线是什么意思

2020山东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高校名单

山东具有招生资格高校名单

2020西藏高考看考场的8个细节要踩准!

西藏高考看考场细节

高等专科学校是大专吗

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