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6篇

  下面我们会为您带来有关“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 篇”相关的所有内容。在给学生上课之前老师早早准备好教案课件,教案课件里的内容是老师自己去完善的。教案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希望大家喜欢本文!

  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 篇1

  主题:校园欺凌

  目标:了解校园欺凌,提高同学们的意识,鼓励同学们勇敢地站出来,反对校园欺凌。

  步骤:

  1.引入(5分钟)

  首先由教师向同学们简单介绍一下校园欺凌的概念和类型。

  2.讲解(10分钟)

  讲解校园欺凌的危害和影响,同时可以以具体的案例来说明。然后,讲解反欺凌的正确方式和方法。

  3.互动(15分钟)

  引导同学们参与互动活动。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游戏,例如模拟校园欺凌场景并让同学们想办法反击。

  4.讨论(15分钟)

  引导同学们进行讨论,让同学们对于校园欺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鼓励同学们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5.总结(5分钟)

  教师对此次主题班会做个总结,巩固学生对于校园欺凌的认识,提醒同学们在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时刻保持警觉,并且勇敢地说“不”去反对校园欺凌。

  6.作业(2分钟)

  布置小作业:要求同学们在未来一周内制作海报或写一篇小短文,来表达自己对于校园欺凌的观点和想法。

  教学反思:

  在班会教学中,通过引入、讲解、互动、讨论、总结和作业这些步骤,同学们对于校园欺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在活动中积极参与,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收获有很多,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他们会更加的珍视和保护自己的权益,并且在发现校园欺凌行为时,能更勇敢地站出来阻止,这也是此次班会的最终目的。

  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 了解校园欺凌的定义和类型。

  2. 树立尊重他人的意识,学会关爱他人。

  3. 培养适应环境的能力和应对欺凌的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校园欺凌的定义和类型。

  教学难点:

  如何树立尊重他人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用一个小故事导入,简单描述校园欺凌的情境。

  2.引导学生讨论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二、讲解

  1.解释校园欺凌的定义和类型。

  2.播放一段校园欺凌相关的视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问题的严重性。

  三、互动讨论

  1.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自己或者同学曾经遭受过的校园欺凌经历,并让组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2.组间交流分享。

  四、总结

  1. 重点强调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告诉学生应该如何防范欺凌,并提醒学生如果遇到欺凌,要及时向老师、家长或者信任的成年人寻求帮助。

  五、作业

  要求学生写一篇作文,表达自己对校园欺凌的态度和看法。

  教学反思:

  本节班会主要是针对校园欺凌这一热门话题进行讲解和讨论,让学生了解校园欺凌的定义和类型,并帮助学生树立尊重他人和关心他人的意识。通过短小精悍的小组讨论和组间交流,学生得以亲身体验合作、探究和合理表达的乐趣。同时,让学生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敢于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

  提示:教师可根据实际的讲解内容和班级活动情况适当调整教案。

  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 篇3

  教学主题:校园欺凌

  教学目标:

  1.了解校园欺凌的概念和危害;

  2.认识欺凌行为的表现形式和原因;

  3.明确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和策略。

  教学内容:

  1.校园欺凌的概念和危害;

  2.欺凌行为的表现形式和原因;

  3.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和策略。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1.播放一段关于校园欺凌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关注。

  2.提出问题,向学生征集他们对校园欺凌的看法和定义。

  二、学习环节

  1.讲解校园欺凌的概念和危害。

  2.介绍欺凌行为的表现形式和原因。

  3.让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或身边人的校园欺凌经历,并进行讨论和思考。

  4.总结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和策略。

  三、检测环节

  1.让学生完成一份校园欺凌的问卷调查,并分小组进行分析和讨论。

  2.要求每个小组进行学习笔记和学习报告的撰写。

  四、课后拓展

  1.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和体验到校园欺凌的危害。

  2.邀请心理专家来校演讲,向学生介绍校园欺凌的危害和解决方法。

  教学方法:

  1.讲解法

  2.讨论法

  3.问卷调查

  4.角色扮演

  5.专家讲座

  板书设计:

  校园欺凌

  概念和危害

  表现形式和原因

  应对方法和策略

  教学资源:

  1.校园欺凌视频

  2.校园欺凌问卷调查表

  3.心理专家演讲资料

  教学评估:

  1.学生能否正确理解校园欺凌的概念和危害;

  2.学生能否正确指出欺凌行为的表现形式和原因;

  3.学生能否提出合理的应对方法和策略。

  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 篇4

  主题班会教案:校园欺凌

  教学目标:

  1. 了解校园欺凌的定义和种类。

  2. 掌握拒绝成为欺凌者的方法。

  3. 学会如何帮助受到校园欺凌的同学。

  教学过程:

  1. 引入:老师可以先让同学们看一段视频或图片,展示校园欺凌的场景。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和思考,让他们感受校园欺凌给受害者带来的痛苦和伤害。

  2. 讲解:老师简要讲解校园欺凌的定义和种类,并且强调欺凌行为的危害性。

  3. 分组讨论:让同学们分成小组,讨论校园欺凌的不同情境。例如:欺凌在哪些场景中容易发生?哪些行为可能被视为欺凌行为?如何避免自己成为欺凌者或受害者?

  4. 演示:请几名同学上台模拟两种情形:一种是欺凌别人,另一种是帮助受到欺凌的同学。通过模拟情境,让同学们感受到成为欺凌者和成为帮助者的不同,引导他们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

  5. 角色扮演:让同学们分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其中,有一组扮演受害者和帮助者,另一组扮演欺凌者和旁观者。通过角色扮演,让同学们深入理解校园欺凌的危害和帮助受害者的方法。

  6. 总结:老师对本次主题班会进行总结,强调校园欺凌是不可取的,拒绝成为欺凌者要从我做起,遇到校园欺凌时要勇敢地站出来,给予关爱和帮助。

  7. 作业:要求同学们写一份感悟,描述在角色扮演中的感受,分享他们对校园欺凌的认识和应对策略。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强调校园欺凌的危害性和不可取性,引导同学们认识到校园欺凌的严重性。

  2. 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帮助同学们深入理解校园欺凌的情境和应对方法。

  3. 引导同学们掌握帮助受到校园欺凌的同学的方法,以及拒绝成为欺凌者的方法。

  教学评价:

  1. 发现同学们在讨论中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和表达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2. 观察同学们在演示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是否能够体会不同行为方式的差异。

  3. 评价同学们在写感悟时的表达能力和对校园欺凌的认识深度。

  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 篇5

  一、活动名称

  校园欺凌主题班会

  二、活动目的

  1.了解校园欺凌的定义和表现形式;

  2.认识到校园欺凌对个人和社会的伤害;

  3.学习如何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

  4.促进同学们的自我认知和情感交流,增强班级凝聚力。

  三、活动流程

  1.欢迎致辞:主持人简单介绍活动主题和目的,欢迎同学参加;

  2.引入活动:提问同学们对“校园欺凌”的认知和看法,并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3.讨论表现形式:分组小讨论,让同学们探讨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如言语欺凌、传统欺凌和网络欺凌等,并列举实际案例;

  4.了解影响:通过视频等形式讲解,让同学们了解校园欺凌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如自卑、抑郁、自闭、逃学、犯罪等;

  5.防范策略:结合学校规章制度和个人经验,讲解如何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如及时向老师和家长求助、积极参加体育和文艺活动、增强自我价值感和自信心等;

  6.情感交流:引导同学们对自己是否遭受过校园欺凌进行深入思考,并带领同学们进行情感交流和分享,增强班级凝聚力;

  7.总结和展望:主持人进行总结发言,概括讨论的重点内容,并展望未来学校和班级防范和应对校园欺凌的方向和策略。

  四、活动方式

  1.讲解视频:通过影视、微电影等形式,让同学们了解校园欺凌的影响,增加接受的视觉效果,提高防范意识;

  2.分组讨论:组织同学分组小讨论,让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增强参与感和交流能力;

  3.情感交流:通过分享、点赞、自我提升等方式,让同学们能够真实地交流情感,增强班级凝聚力。

  五、适用范围

  适用于初、高中阶段学生的校内班级活动,也适用于家长和老师进行关于校园欺凌问题的互动和关注。

  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 篇6

  主题:校园欺凌

  目标:学生了解校园欺凌的定义和表现形式,认识到校园欺凌的伤害性和危害性,掌握如何避免和应对欺凌。

  时间:1个课时

  适用对象:初中生

  教学内容:

  1. 校园欺凌的定义和表现形式

  2. 校园欺凌的伤害性和危害性

  3. 避免和应对欺凌的具体措施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老师提出问题:“你们对校园欺凌了解多少?你们或你们身边的同学是否曾经受到过欺凌?”

  二、讲解(30分钟)

  校园欺凌是指在校园内以言语、行为、肢体等多种方式进行对受害者造成心理伤害、身体伤害、财产损失等方面的行为。具体表现形式有:言语欺凌、暴力欺凌、性骚扰、网络欺凌等。

  校园欺凌的伤害性和危害性:欺凌会给被欺负者带来严重的心理创伤,影响身心健康,严重的会影响学业和人际关系;同时,对于整个校园文化的腐蚀也不可忽视。

  避免和应对欺凌的具体措施:

  1、保持适当的距离

  2、不回应欺凌

  3、寻求帮助和援助

  4、勇敢表达你的意见和感受

  5、加强心理调节和锻炼

  三、小结(10分钟)

  老师进行总结:校园欺凌是不可取的行为,我们不应该在任何情况下参与欺凌或者成为被欺凌者。学生应该坚强,有自信,保持友善和优良的品德,互相帮助和支持。

  四、作业布置(5分钟)

  请同学们在家中或者自习室中,针对校园欺凌进行一个小时的思考,并写一篇文章或者发表一个演讲稿。并注意保存,下节课收。

  推荐阅读:

  朋友主题班会教案6篇

  七一活动主题班会教案6篇

  自律主题班会教案集锦5篇

  预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五一假期安全教育班会教案

教育班会教案

世界环境日主题活动教案

主题活动教案

预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主题班会教案

中国功夫教案范文集锦

中国功夫教案

五一假期结束收心主题班会教案(6篇)

主题班会教案

劳动节主题班会教案6篇

主题班会教案

校园预防流感主题班会教案(精选5篇)

校园预防流感主题班会教案范文

防溺水主题班会教案实用6篇

主题班会教案

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精选6篇)

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精选5篇)

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精选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下面我们会为您带来有关“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 篇”相关的所有内容。在给学生上课之前老师早早准备好教案课件,教案课件里的内容是老师自己去完善的。教案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希望大家喜欢本文!

  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 篇1

  主题:校园欺凌

  目标:了解校园欺凌,提高同学们的意识,鼓励同学们勇敢地站出来,反对校园欺凌。

  步骤:

  1.引入(5分钟)

  首先由教师向同学们简单介绍一下校园欺凌的概念和类型。

  2.讲解(10分钟)

  讲解校园欺凌的危害和影响,同时可以以具体的案例来说明。然后,讲解反欺凌的正确方式和方法。

  3.互动(15分钟)

  引导同学们参与互动活动。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游戏,例如模拟校园欺凌场景并让同学们想办法反击。

  4.讨论(15分钟)

  引导同学们进行讨论,让同学们对于校园欺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鼓励同学们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5.总结(5分钟)

  教师对此次主题班会做个总结,巩固学生对于校园欺凌的认识,提醒同学们在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时刻保持警觉,并且勇敢地说“不”去反对校园欺凌。

  6.作业(2分钟)

  布置小作业:要求同学们在未来一周内制作海报或写一篇小短文,来表达自己对于校园欺凌的观点和想法。

  教学反思:

  在班会教学中,通过引入、讲解、互动、讨论、总结和作业这些步骤,同学们对于校园欺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在活动中积极参与,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收获有很多,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他们会更加的珍视和保护自己的权益,并且在发现校园欺凌行为时,能更勇敢地站出来阻止,这也是此次班会的最终目的。

  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 了解校园欺凌的定义和类型。

  2. 树立尊重他人的意识,学会关爱他人。

  3. 培养适应环境的能力和应对欺凌的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校园欺凌的定义和类型。

  教学难点:

  如何树立尊重他人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用一个小故事导入,简单描述校园欺凌的情境。

  2.引导学生讨论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二、讲解

  1.解释校园欺凌的定义和类型。

  2.播放一段校园欺凌相关的视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问题的严重性。

  三、互动讨论

  1.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自己或者同学曾经遭受过的校园欺凌经历,并让组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2.组间交流分享。

  四、总结

  1. 重点强调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告诉学生应该如何防范欺凌,并提醒学生如果遇到欺凌,要及时向老师、家长或者信任的成年人寻求帮助。

  五、作业

  要求学生写一篇作文,表达自己对校园欺凌的态度和看法。

  教学反思:

  本节班会主要是针对校园欺凌这一热门话题进行讲解和讨论,让学生了解校园欺凌的定义和类型,并帮助学生树立尊重他人和关心他人的意识。通过短小精悍的小组讨论和组间交流,学生得以亲身体验合作、探究和合理表达的乐趣。同时,让学生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敢于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

  提示:教师可根据实际的讲解内容和班级活动情况适当调整教案。

  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 篇3

  教学主题:校园欺凌

  教学目标:

  1.了解校园欺凌的概念和危害;

  2.认识欺凌行为的表现形式和原因;

  3.明确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和策略。

  教学内容:

  1.校园欺凌的概念和危害;

  2.欺凌行为的表现形式和原因;

  3.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和策略。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1.播放一段关于校园欺凌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关注。

  2.提出问题,向学生征集他们对校园欺凌的看法和定义。

  二、学习环节

  1.讲解校园欺凌的概念和危害。

  2.介绍欺凌行为的表现形式和原因。

  3.让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或身边人的校园欺凌经历,并进行讨论和思考。

  4.总结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和策略。

  三、检测环节

  1.让学生完成一份校园欺凌的问卷调查,并分小组进行分析和讨论。

  2.要求每个小组进行学习笔记和学习报告的撰写。

  四、课后拓展

  1.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和体验到校园欺凌的危害。

  2.邀请心理专家来校演讲,向学生介绍校园欺凌的危害和解决方法。

  教学方法:

  1.讲解法

  2.讨论法

  3.问卷调查

  4.角色扮演

  5.专家讲座

  板书设计:

  校园欺凌

  概念和危害

  表现形式和原因

  应对方法和策略

  教学资源:

  1.校园欺凌视频

  2.校园欺凌问卷调查表

  3.心理专家演讲资料

  教学评估:

  1.学生能否正确理解校园欺凌的概念和危害;

  2.学生能否正确指出欺凌行为的表现形式和原因;

  3.学生能否提出合理的应对方法和策略。

  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 篇4

  主题班会教案:校园欺凌

  教学目标:

  1. 了解校园欺凌的定义和种类。

  2. 掌握拒绝成为欺凌者的方法。

  3. 学会如何帮助受到校园欺凌的同学。

  教学过程:

  1. 引入:老师可以先让同学们看一段视频或图片,展示校园欺凌的场景。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和思考,让他们感受校园欺凌给受害者带来的痛苦和伤害。

  2. 讲解:老师简要讲解校园欺凌的定义和种类,并且强调欺凌行为的危害性。

  3. 分组讨论:让同学们分成小组,讨论校园欺凌的不同情境。例如:欺凌在哪些场景中容易发生?哪些行为可能被视为欺凌行为?如何避免自己成为欺凌者或受害者?

  4. 演示:请几名同学上台模拟两种情形:一种是欺凌别人,另一种是帮助受到欺凌的同学。通过模拟情境,让同学们感受到成为欺凌者和成为帮助者的不同,引导他们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

  5. 角色扮演:让同学们分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其中,有一组扮演受害者和帮助者,另一组扮演欺凌者和旁观者。通过角色扮演,让同学们深入理解校园欺凌的危害和帮助受害者的方法。

  6. 总结:老师对本次主题班会进行总结,强调校园欺凌是不可取的,拒绝成为欺凌者要从我做起,遇到校园欺凌时要勇敢地站出来,给予关爱和帮助。

  7. 作业:要求同学们写一份感悟,描述在角色扮演中的感受,分享他们对校园欺凌的认识和应对策略。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强调校园欺凌的危害性和不可取性,引导同学们认识到校园欺凌的严重性。

  2. 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帮助同学们深入理解校园欺凌的情境和应对方法。

  3. 引导同学们掌握帮助受到校园欺凌的同学的方法,以及拒绝成为欺凌者的方法。

  教学评价:

  1. 发现同学们在讨论中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和表达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2. 观察同学们在演示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是否能够体会不同行为方式的差异。

  3. 评价同学们在写感悟时的表达能力和对校园欺凌的认识深度。

  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 篇5

  一、活动名称

  校园欺凌主题班会

  二、活动目的

  1.了解校园欺凌的定义和表现形式;

  2.认识到校园欺凌对个人和社会的伤害;

  3.学习如何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

  4.促进同学们的自我认知和情感交流,增强班级凝聚力。

  三、活动流程

  1.欢迎致辞:主持人简单介绍活动主题和目的,欢迎同学参加;

  2.引入活动:提问同学们对“校园欺凌”的认知和看法,并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3.讨论表现形式:分组小讨论,让同学们探讨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如言语欺凌、传统欺凌和网络欺凌等,并列举实际案例;

  4.了解影响:通过视频等形式讲解,让同学们了解校园欺凌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如自卑、抑郁、自闭、逃学、犯罪等;

  5.防范策略:结合学校规章制度和个人经验,讲解如何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如及时向老师和家长求助、积极参加体育和文艺活动、增强自我价值感和自信心等;

  6.情感交流:引导同学们对自己是否遭受过校园欺凌进行深入思考,并带领同学们进行情感交流和分享,增强班级凝聚力;

  7.总结和展望:主持人进行总结发言,概括讨论的重点内容,并展望未来学校和班级防范和应对校园欺凌的方向和策略。

  四、活动方式

  1.讲解视频:通过影视、微电影等形式,让同学们了解校园欺凌的影响,增加接受的视觉效果,提高防范意识;

  2.分组讨论:组织同学分组小讨论,让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增强参与感和交流能力;

  3.情感交流:通过分享、点赞、自我提升等方式,让同学们能够真实地交流情感,增强班级凝聚力。

  五、适用范围

  适用于初、高中阶段学生的校内班级活动,也适用于家长和老师进行关于校园欺凌问题的互动和关注。

  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 篇6

  主题:校园欺凌

  目标:学生了解校园欺凌的定义和表现形式,认识到校园欺凌的伤害性和危害性,掌握如何避免和应对欺凌。

  时间:1个课时

  适用对象:初中生

  教学内容:

  1. 校园欺凌的定义和表现形式

  2. 校园欺凌的伤害性和危害性

  3. 避免和应对欺凌的具体措施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老师提出问题:“你们对校园欺凌了解多少?你们或你们身边的同学是否曾经受到过欺凌?”

  二、讲解(30分钟)

  校园欺凌是指在校园内以言语、行为、肢体等多种方式进行对受害者造成心理伤害、身体伤害、财产损失等方面的行为。具体表现形式有:言语欺凌、暴力欺凌、性骚扰、网络欺凌等。

  校园欺凌的伤害性和危害性:欺凌会给被欺负者带来严重的心理创伤,影响身心健康,严重的会影响学业和人际关系;同时,对于整个校园文化的腐蚀也不可忽视。

  避免和应对欺凌的具体措施:

  1、保持适当的距离

  2、不回应欺凌

  3、寻求帮助和援助

  4、勇敢表达你的意见和感受

  5、加强心理调节和锻炼

  三、小结(10分钟)

  老师进行总结:校园欺凌是不可取的行为,我们不应该在任何情况下参与欺凌或者成为被欺凌者。学生应该坚强,有自信,保持友善和优良的品德,互相帮助和支持。

  四、作业布置(5分钟)

  请同学们在家中或者自习室中,针对校园欺凌进行一个小时的思考,并写一篇文章或者发表一个演讲稿。并注意保存,下节课收。

  推荐阅读:

  朋友主题班会教案6篇

  七一活动主题班会教案6篇

  自律主题班会教案集锦5篇

  预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