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2023-05-10 11:50:29 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科学教学工作计划【篇1】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二、教学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

  2、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描述。教科书中涉及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结构、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的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随时提示他们将自己的记录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修正,教师每周都要对学生的记录进行督促和检查。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汇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活动中需要学生进行描述的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这种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耐心引导。

  5、指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尤其要重视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这些信息做出科学解释。

  三、教学计划进度表:

  2.20——2.22:杯子变热了

  2.25——3.1:水变热了谁热得快

  3.4——3.8:它们会生热吗

  3.11——1.5:温度计的秘密

  3.18——3.22: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

  3.25——3.29:春季星空夏季星空

  4.1——4.5:认识光玩镜子

  4.8——4.12:潜望镜的秘密

  4.15——4.19:彩虹的秘密

  4.22——4.26:凸透镜照相机和眼睛

  4.29——5.3:蚯蚓找家

  5.6——5.10:变色龙

  5.13——5.17:植物向哪里长

  5.20——5.24:生物与信息密切联系的生物界

  5.27——5.31:珍稀动植物

  6.3——6.7:白天与黑夜昼夜与生物

  6.10——6.14:四季更替

  6.17——6.21:弯弯的月亮登上月球

  6.24——6.28:期末复习

科学教学工作计划【篇2】

  一、学情分析

  经过上个学期的接触和了解,我发现五年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是异常高,科学基础也比较薄弱,可是他们对科学课还是有很浓厚的兴趣的,并且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本事,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乐于操作。可是两极分化很明显。有些同学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大部分学生掌握了必须的过程与方法技能,如观察、记录、简单实验等,本学期将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由于本学期探究的多是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规律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理解探究以及培养探究技能方面有更高的要求。比如强调实验前后的推测、解释要有充分的依据;进一步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并学习设计控制变量实验;运用模拟实验探究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及规律。学生还将面临几次较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能用线条、符号、图画、文字等方式记录观察现象,用柱状图、折线图处理数据,并认识到重复实验的意义。总之,新的资料,将引导学生们开展更为丰富多彩的过程与方法活动。

  二、教材分析

  1、整体概述:

  本册学习资料由“沉和浮”、“热”、“时间的测量”和“地球的运动”四个单元组成的,每个单元教学约需10课时。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供给足够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成探究任务。

  (2)帮忙学生把现象、数据转化为证据,利用证据得出结论。

  (3)科学概念的构建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才能达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要一步一步打好基础,让学生的认识沿着概念构成的规律发展。

  (4)本册有许多动手制作的项日,必须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制作的过程,仅有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才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本事。

  2、单元简析:

  (1)第一单元“沉和浮”: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终构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二是从密度的层面解释沉浮现象。

  (2)第二单元“热”:学生在三年级“温度与水的变化”的基础上,将继续观察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观察热量在物体中传递的现象,探索热量传递的规律,发现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不一样的。

科学教学工作计划【篇3】

  科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这一学期我继续担任六年级的科学课,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从上几学期的学习情况来看,这一届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心强。学生对科学活动十分地感兴趣,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研究气氛浓厚。但由于一部分学生对科学课的研究方式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

  通过三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学习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习的注意力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加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也更强了,对于“科学”也很有自己的见解。不是说孩子是天生的探究者吗?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习惯要进行重点培养。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系统和平衡,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拓展与应用,从探究水平看,以指导性探究为主,逐步向自主性探究过渡。本册共由六个单元组成:《我长大了》、《遗传与变异》、《进化》、《共同的家园》、《神奇的能量》、《拓展与应用》。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是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有关生长发育和良好生活习惯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它是在学生们已经了解动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植物的一生”、“养蚕”),知道人类是如何繁衍后代(“我是怎样出生的”)的基础上引领孩子们对自身——从出生到现在以至将来的生长变化进行深入探究的一个单元。本单元重在指导学生认识和了解人体一生的变化,学习怎样正确对待自己的生长发育,并针对六年级学生正面临的青春期发育,给予针对性指导,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安全而又顺利地渡过青春发育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是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遗传和变异现象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是在学生已学习了生物繁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现象的重要单元。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生物的遗传现象;第二部分,生物的变异现象;第三部分,了解人类对遗传、变异现象的探索。第三单元《进化》是根据《课程标准》生命世界中关于生物进化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这是在学生已学习了生物的繁殖、遗传与变异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生物进化的重要单元。本单元重点就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告诉我们什么)、生物进化的原因(适者生存)以及生物进化的理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等方面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并且对恐龙消失等热点话题进行了交流、推理和解释。

  同时,在带领学生探索生命如何进化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环境对生物的作用,进而形成自然选择这一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进一步加深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为后面继续学习生物与环境的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依据《标准》中关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这部分内容来进行建构的。这一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植物、动物以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工作计划《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从寻找生物的家园入手,去认识生物的栖息地,动植物为了适应环境在形态和习性上的特征,同一栖息地上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使学生逐步认识到生物和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物要适应环境,同时又作用于环境,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生态系统,只有生态平衡,生物和环境才能共生共长。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是依据《标准》中关于“能量的转换”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是小学阶段学习物质世界内容的最后一个单元。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能量;第二部分,说明能量可以进行转换;第三部分,介绍能源。第四部分,倡导节约能源和开发新能源,教育学生节约能源。第六单元《拓展与应用》主要是依据《标准》中关于“能把探究过程中习得的知识、过程与方法运用于新的情境中”的要求来建构的。本单元的关键词:拓展、应用。拓展表现在解释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释现象,拓展所学。应用是拓展的操作形式,是将原理予以实际运用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收集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各种成长数据。

  2、能够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生长过程中的各种数据。

  3、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生长过程中现象作出解释。

  4、能够提出有关进化的问题,并设法找到答案。

  5、运用多种方法查阅信息源,了解化石和活化石的有关资料。

  6、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探究化石的成因。

  7、制作化石模型。

  8、能够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9、观察校园或者自己居住环境中的小动物以及它们的栖息地。

  10、收集各种环境中的动物及其相关资料。

  11、收集各种食物链的资料。

  12、会做叶子制氧、茎输送水份,根吸水的实验。

  13、能够进行生物食物链的模拟活动。

  14、能够做一个简单的生态瓶。

  15、能够制作火箭用其发射器等能量置换玩具等装置。

  16、能够用查阅资料的方式了解有关能量的知识。

  17、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对能量的研究过程的结果。

  18、能够用可待续发展的眼光看待能源问题。

  19、对提出的问题有较清晰的认识。

  20、能够就问题提出方案。

  21、能够依据方案收集数据并做简单记录。

  22、能分析和调整自己所设计的产品,说明调整的意义。

  23、能够表达、交流、评价自己或小组的研究结果。

  (二)、科学知识:

  1、知道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

  2、知道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

  3、了解青春期的主要身心发展的特点。

  4、了解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

  5、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6、知道生物是不断进行的。

  7、了解进化的历程、规律和趋势。

  8、认识一些有代表性的化石和活化石。

  9、知道化石的成因。

  10、对有关恐龙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11、知道达尔文经典进化论的基本观点。

  12、了解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现象。

  13、了解辽西古生物学新发现。

  14、意识到生物依赖环境生存,理解环境为生物生存提供必要的条件。

  15、了解生物栖息地的组成。

  16、了解食物链的组成。

  17、知道生态平衡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18、知道能量能使物体工作或运动。

  19、知道能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20、知道有些能源可再生的,有些能源是不可再生的。

  21、知道地球上几乎所有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

  22、知道怎样节约能源。

  23、认识几种新能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尊重证据。

  2、愿意合作交流。

  3、珍爱生命。

  4、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5、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能辩证地看待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

  6、愿意为遗传和变异这个科学事业做更大的贡献。

  7、关注与进化有关的有趣问题。

  8、体会到生命进化的艰难与辉煌,进一步加深珍爱生命的情感。

  9、体验到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像建立假设和解释的重性。

  10、感悟到人应与环境和谐相处。

  11、呵护生物的家园,能自觉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

  12、能意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

  13、意识到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14、关注与能源有关的社会问题。

  15、意识到能源危机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6、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参与生活,愿意进行新的尝试。

  17、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影响。

  四、方法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五、教学进度安排:周次 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备注

  1 我在成长

  2 悄悄发生的变化人生之旅

  3 踏上健康之路 单元总结

  4 生物的遗传现象生物的变异现象

  5 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 单元总结

  6 消失了的恐龙

  7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8 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单元总结

  9 寻找生物的家园 有利于生存的本领

  10 劳动节放假11 有趣的食物链 生态平衡

  12 单元总结 各种各样的能量

  13 能量的转换

  14 能源节约能源与开发新能源

  15 单元总结 拓展

  16 应用 整理与复习

  17 综合考查

科学教学工作计划【篇4】

  一、学生的基本情况:

  有的四年级学生思维活跃,聪明好学,学习兴趣浓厚。但由于基础知识的问题,部分学生接受能力差,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计算速度慢,少数学生懒惰,学习热情不高。从学科等方面来看,学生是好的,但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浮躁,缺乏自信,不敢表达自己,只有肤浅的知识,不理解,等等。教师必须给予正确有力的指导,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让每节课生动多彩,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教材分析

  教材分为七个单元。

  一、小数的认知和加减。

  二、是了解图形。

  三、十进制乘法。

  四、是观察物体。

  五、分数除法。

  六、游戏公平。

  七、认知方程。

  第一个单位,

  第三个单位,

  第五个单位属于数和代数。

  第二单元和第四单元属于空间和图形。

  第六单元属于统计学和概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个单位‘十进制识别和加减’。本单元以学生初三第二册《元、角、分、小数》的学习为基础,拓展对小数的理解,将小数与分数联系起来,进一步理解小数的含义。结合具体情况,学习十进制加减和混合运算,用十进制加减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感受十进制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

  2、第三单元“分数乘法”。结合具体情况,让学生了解十进制乘法的意义,体验探索十进制乘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十进制乘法的计算方法,用十进制乘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五单元“分数除法”。这个单位包括小数除法、积商逼近、循环小数、十进四运算等。结合具体情况,让学生体验探索十进制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体验变换的数学思想;明白在生活中,你只需要求产品商的近似值,掌握求近似值的方法,培养估计的意识;循环小数的初步认识;会用四位小数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了解图形。通过分类活动,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了解梯形的特征。通过三角形的分类,了解各种三角形的特点;通过运算发现,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之和等于180度,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度数之和大于第三条边;会用学过的图形设计一些简单的图案。

  2、观察物体。通过实际观察,学生认识到,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场景,看到不同的画面;能够识别从不同位置拍摄的相应照片和序列;能够识别观察点拍摄的相应照片和序列。

  (3)统计与概率

  公平竞争。通过游戏,学生的初步体验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可以设计公平简单的游戏规则。

  三,教材的特点

  1、提供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学习资料,让学生借助直观的资料更好地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

  2、创设探究数学规律的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探究数学规律的意识。

  3、反映了、的多样性

  1、了解学生原有的学习情况,从实际出发,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鼓励学生,提高学习。

  2、多利用业余时间,填补空白,解惑解决问题,充分发挥班组长的带头扶贫作用。

  3、与父母保持密切联系,配合他们监督学习。

  4、学习上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在掌握所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和拓展。在教学中,结合课后练习的一些思考话题,引导学生独立开始思考和解决问题,掌握科学灵活的方法。

  5、深入学习教材,精心规划教案,优化课堂结构,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觉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实际操作,只教,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概念,加强实际操作和直观教学,开展学生空间训练,培养学生抽象概念能力、判断、推理和迁移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引导学生揭示知识之间的关系,探索规律,总结规律,让学生自发地、创造性地学习。

科学教学工作计划【篇5】

  新的学期开始了,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特制定本学期科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三年级学生整体学习科学兴趣很高,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普遍习惯于常规课堂学习模式,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

  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从课外书中获得的科学知识比较丰富,但科学探究能力比较弱。

  家长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主要围绕“性质与功能”这一组统一概念,整合教学内容,进行单元和课题设计,全册共有6个单元,19个课题。

  “常见材料”是全册书的引入单元,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人们对材料的使用与材料的性质有关,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材料、关心新材料。

  “声”“光”“电”“磁”四个单元分别以儿童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研究材料的特殊性质。

  “声”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寻找声音、观察发声体、自制乐器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验制作等探究能力。

  “光”单元引导学生认识有些物体能发光、有些物体能让光线通过、光沿着直线传播、光的传播线路可以改变等性质,培养学生探究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兴趣和能力。

  “电”单元通过分析电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知道有些材料容易导电,有些材料不容易导电,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科学态度。

  “磁”单元通过研究磁铁的性质、寻找磁在生活中的用途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从预测、验证、讨论到交流的完整科学探究过程。

  “信息与通信”是全册书的综合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类传递信息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了解都声光电磁知识的应用引起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科学事实。

  三、课标对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

  1、能用感官或工具感知物体的性质与功能;能用语言或简图描述、记录物体的性质和功能;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并能实验结果作出科学的解释。

  2、能从科学的角度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声、光、电、磁等现象,主动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愿意与同学合作完成探究任务,能体能到讨论与交流的好处;能体验到大胆想像的乐趣;愿意听取其他同学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并愿意进行改进。

  3、能辨别制成常用物品的材料,并能举例说明材料的用途与其性质有关;知道物体发声和声音传播的简单原理;了解光的传播、镜子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及日光的色散现象;知道材料按导电性能可以分为导体和绝缘体,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知道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和开关的功能;能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以及磁铁间同极相斥、蒸发异极相吸的规律;能举例说明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及科学技术发展对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

  4、能举例说出“新材料、声、光、电、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给人类生活带来的诸多便利;懂得节约用电的常识,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能举例说出噪声和强光对人类的危害;能理解电和磁的应用对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

  四、本学期的教学重难点及奋斗目标

  1、教学重难点:

  本册在内容方面以物质世界的声光电磁方面的知识为线索,但学习的重点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通过调查、观察、实验、设计、制作、搜集信息等各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关心日常生活中有关声光电磁应用的新知识、新产品、新技术,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引起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2、奋斗目标

  让学生通过调查、观察、实验、设计、制作、搜集信息等各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教学工作计划【篇6】

  新的学期开始了,为了更好地开展本学期科学学科的教学,现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本学期科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15人。其中男生8人,女生7人,他们大多数年龄在10--11岁之间,他们身心健康,活泼可爱,接受知识的能力强,。由于科学接近生活,大多数同学对科学很感兴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高。因此,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抓住学生新奇、爱动的特点,创设多种观察实验的情景,多给学生实验的机会,使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生活的甜美,在实验中发展智力和提高观察思维能力。

  班内的优秀学生上课能认真听讲,作业能及时完成,能大胆积极的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这些同学学习方法得当,模仿能力强,思维敏捷,反应迅速,表演能力强,成绩突出。

  中等生同学好动,欠细心,但能认真刻苦学习,成绩良好。

  学困生:有部分同学大脑比较灵活,但缺乏吃苦精神,他们有好玩的思想,上课不认真听讲,学习不刻苦,学习成绩较差。如:陈泽儒、黄海辰等。

  针对以上情况,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要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注意因材施教,搞好优生优培和困难生的辅导和转化工作,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的学习氛围,大面提高教学成绩和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材情况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25课,分为五个单元。

  “变化的世界”是全册的起始课,目的是激发学生观察事物变化现象的兴趣,感受自然界中各种变化的奇妙。同时也突出本学期以获取资料、设法记录各种变化的能力为训练重点。

  第一单元,“天气”单元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关心天气变化,利用自己建立的“小小气象站”观测、记录天气变化,并坚持做长期天气观测,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分析天气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从中培养学生坚持长期观测、研究天气变化规律的兴趣和能力。

  第二单元,“物质的状态”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帮助学生发现、判断物质的状态及各种状态物质的特点,如水的三态变化,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操作实验、分析实验数据,获得科学结论的能力。

  第三单元“生长与变化”为学生提供了亲历种植、饲养的机会,在观察、测量、记录生物生长过程和主要变化等活动中,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得生物生长的资料,利用多种形式展示自己的发现。同时引导学生意识到生命的伟大和宝贵。

  第四单元“有趣的变化”通过学生对日常生活中一些变化现象提出疑问,帮助学生利用实验探究一些物体变化的过程和原因,发现物质的变化过程有的是可逆的,而有的是不可逆的,鼓励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支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有关问题。

  第五单元,农业与技术是本册书的结束单元,帮助学生了解农业的发展,农业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农业技术发展带来的好处,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畅想未来农业,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和能力。

  “展示会”是全册书的总结,围绕本学期所学的内容,设计了一个较完整的设计、布置、展示活动。目的是通过整理本学期对“变化的世界”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引导学生掌握分析、总结、归纳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从小养成良好的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学会自己确定标准,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建立自己的概念系统。并通过展示与同学交流,达到分享学习成果的目的,从而充分体会成功学习的乐趣。展示会活动,也是对学生本学期学习效果的一次较综合性的评价。教师应分别从活动组织能力、科学探究能力、概念系统掌握三个方面,对各小组给予综合评价。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学期学习,帮助学生:

  1、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并通过观察和实验,对周围事物的变化过程和特点进行观察、记录;能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事物变化的信息,利用简单工具(包括自制的)对一些变化进定量的测量;能利用语言或图表描述、展示各种天气、生物生长、物质状态等变化,并能通过分析数据或图表,找出变化的规律;能通过亲历各种活动,搜集各种变化现象的有关资料,并尝试探究、解释变化的原因。

  2、能从自己日常生活入手,仔细观察周围常见的变化,并有兴趣提出自己最想研究的问题;愿意参与同学进行分工、合作,体验讨论与交流的乐趣;能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或实验结果;愿意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尊重生命、珍爱生命,能从自然界中获得美的体验;能积极开动脑筋,创造性地完成设计任务。

  3、能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天气变化,列举天气变化对动物行为、人类工作和生活的影响,能描述植物、动物、人生长发育的过程和主要变化,能说出不同生物的生命过程的区别;能说出物质有固态、液态和气态,温度可使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通过实验发现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能说出有一类变化仅仅是形态的变化,不会产生新物质;而有一类变化则不仅是形态的变化,还会产生新物质。

  4、能开始意识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不断变化的;愿意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有关变化的现象和问题,如热胀冷缩、去锈、去污;能举例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天气预报及农业生产的影响。

  (三)本学期教学重难点及奋斗目标

  奋斗目标:

  本学期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本册书中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给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学期力争使70%的学生进入优秀之列,100%的学生及格,期末成绩位列全街道同课前五名。

  重点:

  1、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爱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学习物质的状态及变化,探究水的三态变化,包括蒸发及雨的形成,从中初步体验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

  3、如何科学观测和描述天气变化

  4、学习物质的变化,包括一些可逆的和不可逆变化过程。

  5、区分生物与非生物,说出生物和非生物的主要区别,从而找出生命的主要特征。

  6、掌握水的蒸发、沸腾、凝结和水的三态变化。

  难点:

  1、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2、些基本的实验操作。例如:说明自然界中雨是怎样形成的,物体的生长与变化,蒸发、沸腾、凝结等的实验。

  三、教学基本思路和方法以及主要措施:

  本册教材主要是围绕“运动与变化”这一组统一概念设计编写的,即四年级(上册)围绕“运动”、四年级(下册)围绕“变化”统整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宇宙世界及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内容。因此在进行本册教学时要通过引导学生对已有的知识及生活经验的分析,帮助学生初步体会自然界是变化的,变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教学措施:

  1、根据教材及学生的实际认真备好课,准备好活动材料,做到吃透教材,设计好科学活动、问题和作业。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学生对大自然的情感。

  3、加强观察、实验、思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识。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大胆放手,让学生在学习中起主体用。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回答和作业及时准确反馈,贯彻以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

  5、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加强直观教学,增强学生对事物的感性认识。

  6、利用学校设施优势,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又可以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环境中灵活掌握知识。

  7、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四、优生的培养和学困生的转化

  1、学困生的转化

  在科学学习方面的学困生有:王晓东、李宁,他们记忆能力差,反应也较慢,面对以上情况,准备采取如下转化措施:

  (1)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并提倡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验、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以进一步提高能力。

  (2)帮助后进生建立自信心,继而贯彻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培养学生对科学课学习的兴趣。

  (3)延伸课堂内容,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4)加强优生与后进生的联系,促使他们互相帮助,在团结的气氛中尽快成长。

  2、优生的培养

  (1)采用“一帮一、一对红”的政策,尖子生帮助学困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以求共同进步。

  (2)每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说说自己的学习心得,提高学习的兴趣。

  (3)对优生的平常学习,也要多观察,多教育,防止他们出现骄傲现象。

  5、实施实验操作。例如:说明自然界中风是怎样形成的,声音的产生,蒸发、沸腾、凝结等的实验。

  6、注意通过实验发展儿童智力,培养儿童的能力。

  7、让学生多动手,亲自实验广泛合作讨论。让学生多联系实际,并且将实验应用到实际中。

  五、课时安排及教学进度

  (略)

科学教学工作计划【篇7】

  一、所教年级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三年级学生四个班。这些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家庭,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听课的技巧、课外知识的视野相对不如本地学生。课堂上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动手实验时,常常是在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去玩,想出办法了再玩。因此学生课堂上常常表现的是玩完后,一问三不知,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们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学期中我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结合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走进自然,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把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落实到科学教学中去,使科学教学进入到一个走进新课程改革的新时期。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

  本册书28课。从知识方面可以分为六个方面:

  1、植物和我们:(1——7)课,以“学生对身边事物已有的观察、认识”为引领,进一步认识身边的植物,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探索其中的奥秘,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骤,为学生亲历科学提供一把入门的钥匙。

  2、动物和我们:(2—14)课,以“学生对身边事物已有的观察、认识”为引领,进一步认识身边的动物,初步掌握其生活习惯及其生命特征。

  3、我们的生活材料:(15——21)课,以“学生对生活材料的亲身体验"为线索,进行观察、记录、整理、制作等探究活动,增强学生观察身边科学现象的意识,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身边常见科学现象的情感,意识到探究科学可以从身边的科学现象入手。

  4、水的科学:(22——24)课,以‘‘学生对水已有的认知"为线索,通过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资源的分布、欣赏自然界水体的美丽、了解水的三态、认识水中物体的沉浮、进行水的多少的比较、认识水的压力等各种探究活动,层层展开,逐步推进,使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了解、认识水的特点。

  5、我们周围的空气:(25——28)了解空气在哪里,空气的成分,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

  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

  目的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学生在独立操作中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有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和谐发展。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和谐发展。

  重点:

  《动物和我们》、《水的科学》、《我们周围的空气》四个单元。

  难点:

  使学生以自主体验为手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知识各有侧重,且由易到难,逐渐上升。

  四、主要教学措施与教改思路: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5、教改思路:改变评价学生的方法,把学科评价内容分为综合能力评价和基础知识评价两种,每种各占50分。注重学生平时的制作能力、观察能力与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中去探究学习科学知识知识,并在作科学的过程中学科学。

  五、教学进度安排:

  略

科学教学工作计划【篇8】

  一、教学目标:

  1、对周围常见的事物、现象感兴趣,并能关注一些事物、现象的变化,有初步探索的欲望。

  2、能运用多种感官认识事物的多样性,乐意操作,喜欢思考、提问,体验探索过程的乐趣。

  3、关心、爱护动植物和周围的环境,萌发初步的环保意识,并参与力所能及的环保活动。

  4、能运用适当的观察记录的方法感知操作活动中的感受和发现,并尝试与同伴交流。

  5、获得有关物体数量、形状以及时间、空间等方面的简单的感性经验,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6、能初步了解自己身体的基本结构及其作用,并知道如何爱护自己身体。

  二、具体措施:

  1、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认识“10”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的意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数量。

  2、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不受物体大小和摆放形式的干扰,正确说出“10”物体的总数。

  3、帮助幼儿感知“10”以内数之间的前后关系,使幼儿能够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判断“10”以内的数量关系,并逐步建立等量观念。

  4、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帮助幼儿学习“10”以内数的顺数、倒数。

  5、引导幼儿认识“7”以内的序数。

  6、引导幼儿学习按数量(粗细、高矮等)的差异进行“7“以内的正逆排序,学习按特定的规律进行排序。

  7、结合日常生活和活动,引导幼儿认识椭圆形,感知其明显特征。

  8、结合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能够不受颜色、大小及摆放位置等因素的影响,正确辨认图形;能够用平面图形进行结合拼搭。

  9、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概括图形的两个特征,能按照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并学习按某一特征的肯定与否定进行分类。

  10、在日常生活和游戏,引导幼儿正确辨认前后方位。11、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轻重。12、引导幼儿主动爱护动植物,并观察、了解不同环境中典型的动植物的形态、习性、特征和生长变化。13、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幼儿了解春、夏季的明显特征,知道一些适应气候变化的方法,初步理解气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指导幼儿进行初步的天气变化记录活动。

  三、具体进度安排表:

  第二周:接下去是几(数学)。

  第三周:找图形(数学)。

  第四周:连连看(数学)。

  第五周:圈数字(数学)。

  第六周:给花宝宝排队(数学)、装电池(科学)。

  第七周:给春天的信(数学)、毛毛虫和蝴蝶(科学)。

  第八周:认识梯形(数学)、蜗牛吃什么(科学)。

  第九周:会动的玩具(科学)、它们相等吗(数学)。

  第十周:轮子(科学)、图形变变变(数学)。

  第十一周:我的好帮手—刷子(科学)、变成一样多(数学)。

  第十二周:捕鼠能手—猫头鹰(科学)、剥豌豆(数学)。

  第十三周:做纸牌(数学)。

  第十四周:图形身份证(数学)。

  第十五周:图形的家(数学)。

  第十六周:小鱼有多长(数学)。

  第十七周:水果店(数学)、夏天到了(科学)。

  第十八周:水上的小船(科学)、图形的二级分类(数学)。

  第十九周:沉与浮(科学)。

科学教学工作计划【篇9】

  中班孩子对周围事物好奇,有必定的求知欲,喜欢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在操作活动之中能积极动手,能及时跟伙伴沟通探索实践过程及结果。喜欢倾听动植物故事,愿意亲近和关心动植物,大多数孩子能通过实物进行点数,认识基本图形,但是孩子年纪反差大,有的孩子不能很好的按老师要求进行操作活动,不能用完全和精确的语言沟通观看到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本学期咱们将重要进行幼儿操作习惯、沟通习惯的培养。

  一、目标

  1、帮助幼儿获取有关自然环境之中动、植物及沙石、水等无生命物质及其与人类关系的具体经验,了解不同环境之中个别动、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2、帮助幼儿了解四季的特征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观察常见的自然现象,获取感性经验。

  3、引导幼儿获取周围生活之中常见科技产品的具体知识和经验,初步了解它们在生活之中的运用。

  4、帮助幼儿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知事物特征,发展观察力。

  5、帮助幼儿学会按照指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

  6、帮助幼儿学习运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的方法。

  7、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并与同伴、教师交流。

  8、指导幼儿学习使用常见科技产品的方法,运用简单工具进行制作活动。

  9、发展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探究周围生活之中常见的自然现象、自然物和人造物,愿意参加制作活动。

  10、培养幼儿关心、爱动物、植物和周围环境的情感和行为。

  二、内容

  1、能自动参加科学活动,喜欢探索周围世界,关心、爱护周围的动植物和自然环境,愿意进行探索、尝试。

  2、懂得四季的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获取简单的自然现象知识。

  3、综合应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特点,并进行物体的简单分类;学习应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并能与他人沟通观看结果。

  4、懂得生活之中一些科技产品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观看、比较、判断10以内的数量关系,逐步建立等量观念;并能尝试解决生活之中的艰难,促进推理和迁移才能的发展。

  6、能自动、专心地进行科学操作活动,并在老师指引下,关注周围生活之中物体量、形状、地位的改变,能依据物体的特点分类。

  三、具体方法

  1、通过亲子活动让幼儿亲身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观看、操作、发现问题、追求答案的探索活动,应用合适的指引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

  2、在指引幼儿认识五官时,首先让幼儿体会感官的作用,体验感官的协调才能。通过用眼睛观看事物,能应用视觉感受颜色的改变,提升幼儿的观看力,体会视觉暂留现象。并能应用视。

  3、本学期,咱们将指引幼儿认识空气、阳光、水等,通过看故事等懂得人类、动物、植物的关系,通过观看社会环境、湘江水源等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觉以外的感到途径探索事物如:触觉、味觉、嗅觉。

  4、在数学地区之中及时投放操作材料,指引幼儿在地区之中练习数与量关系,图形与空间的关系。应用各种各样的操作材料指引幼儿认识数1~10,精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知道它们能表示相应数量的物体;应用“一一对应”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会用“多”、“少”、“一样多”的词语;能按物品的属性分类,学习比较物体的远近、深浅、高矮、厚薄等。

  5、在日常生活之中指引幼儿感知时间的概念,认识不同面额的货币及币值;通过游戏活动和生活经验学会估算,逐步建立等量的观念。

  小编精心推荐

  教学计划 | 培优补差工作计划 | 学困生转化工作计划 | 教研工作计划 | 教师工作计划

分享

热门关注

四年数学上册教学计划7篇

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四年级英语教学工作计划精选

四年级英语教学工作计划

冀科学学期教学计划范文15篇

科学学期教学计划

初二英语上册教学工作计划7篇

初二英语上册教学工作

七年级生物教学工作计划1500字精选

七年级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精选

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精选

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化学教学工作计划精选

化学教学工作计划

大班教学工作计划精选

班教学工作计划

生物教学工作计划精选

生物教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