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最新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模板

2023-05-13 18:36:47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出国留学网主题栏目精选:“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敬请访问。

  详细的教案中要包括画图的设计和课后分析等教学资料,教案要组织教材和考虑教学方法,初步构思整个教学过程。教案可以增强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性。栏目小编为你收集整理了最新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最新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默写《江南春》。

  2、小组合作,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分析诗歌中景物的特点,思考作者是如何将景物的特点展现出来的。

  4、读中感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通过诵读,感知诗歌中所描写景物的特点。

  3、体会诗人借景所传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背诵古诗,分享积累。

  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刘禹锡的《浪淘沙》,同学们都会背了吗(指名背诵。)上节课,我还给大家布置了一些课外积累的作业,大家能分享一下你们的积累吗可以是描写黄河的诗词,也可以是刘禹锡的其他诗作。大家在分享的时候要注意朗读,读出诗的味道、诗的情感。(学生分享积累的诗词。)

  2、自然导入新课。

  过渡:上节课我们欣赏了黄河的磅礴气势,那首诗的整体感情基调是豪迈的。这节课,我们将学习的两首诗风格则迥然不同,我们来看看这首《书湖阴先生壁》。

  二、运用方法,自主学习

  1、小结学习古诗的方法,过渡到学习《书湖阴先生壁》。

  过渡:同学们,我们在学《江南春》时,用到了这样的学习方法:

  ①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②再读古诗,明意悟情。

  ③熟读成诵,吟出诗韵。

  接下来,同学们要用这种方法自主学习另一首古诗《书湖阴先生壁》。

  2、解诗题,明背景。

  诗题:“书……壁”意为“在……墙壁上写诗”,与我们学过的苏轼《题西林壁》一诗中的“题……壁”是一个意思。

  诗作背景:北宋大政治家王安石晚年闲居在今南京紫金山麓的半山园,常跟附近的居民来往,相处得很友好,湖阴先生杨德逢便是其中的一位。这一年夏初时节,诗人又到湖阴先生家做客,对这里的环境十分欣赏,便吟成这首绝句,应主人请求写在了墙壁上。

  3、初读诗歌,读通诗句。

  (1)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借助工具书及注释理解词意,进而理解每句诗的意思。(了解全诗大意,初步掌握古诗的感情基调。)采用边读边画边批的方式学习。

  (3)了解“对偶”这一修辞手法。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提示:这两句诗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其中“一水”对“两山”,“护田”对“排闼”,“将绿绕”对“送青来”。这样两两相对,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对偶也叫对仗,是将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成对地排列起来的修辞手法。这样的诗句如: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两个——一行;黄鹂——白鹭;鸣——上;翠柳——青天。)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三山——二水;半落——中分;青天外——白鹭洲。)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鸟——僧;宿——敲;池边树——月下门。)

  4、再读诗歌,明意悟情。

  (1)教师复述古诗大意,学生闭眼冥想画面。

  教师:几间简朴的茅舍由于经常打扫,檐洁壁净,没有苔藓生长的余地;成垄成行的花木,把小小庭院装点得井井有条,这些全出自主人的亲手栽培。一条快活的溪水环绕着大片碧绿的禾苗,俨然是稻田的守护者;两座多情的山峰不待邀请就推门而入,把青青的秀色送入眼帘。

  (2)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再带着初步体会到的情感朗读全诗。(侧重于人物形象与情感的体会。)

  思考:你觉得湖阴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高洁、富有生活情趣;清静脱俗、朴实勤劳、热爱自然……)

  (3)出示提纲,明确重点。

  ①自由读诗,思考下列问题:

  A、诗人是通过什么来表现湖阴先生庭院的干净的

  B、本首诗中哪一句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C、诗人描写景物,赞美主人的品格,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你感受到了吗说说诗人借写湖阴先生的住宅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汇报交流。

  A、“净”是通过“无苔”二字体现的。

  教师引导:江南地湿,又时值初夏多雨,这对青苔的生长比之其他时令都更为有利。况且,青苔性喜阴暗,总是生长在僻静之处,较之其他杂草更难于扫除。而今,庭院经常打扫,总是干干净净的,叫人感觉舒适。

  继续引导:庭院中更有令人赏心悦目的花木,一畦畦,整整齐齐,都是主人亲手栽种,这更令人心旷神怡。所以再读这两句的时候,要注意表达作者心情的愉快。(指名学生朗读。)

  B、含有“护”“绕”二字的两句诗“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教师引导:门前的景物是一条河流,一片农田,两座青山。在诗人眼里,山水对这位志趣高洁的主人也有情谊。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一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碧绿的农田,正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

  C、《书湖阴先生壁》描写的是湖阴先生家清幽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湖阴先生的庭院的赞美之情,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同时也寄托了诗人的闲适心情。

  小结:同学们,本诗通过描写湖阴先生家简朴、洁净的庭院和院外有情有义的绿水青山,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美丽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更赞美了湖阴先生高洁的人格品质。

  5、熟读诗歌,感悟诗韵。

  (1)指名读背古诗,读出诗的韵律美。

  (2)配乐齐诵古诗,感受诗的意境美。

  6、立足教材,拓展延伸。

  (1)在想象画面、感悟诗境的基础上,为《书湖阴先生壁》一诗配幅插图。

  (2)教师出示几首写景的古诗,学生读一读、悟一悟。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书湖阴先生壁(其二) 王安石

  桑条索漠楝花繁,风敛余香暗度垣。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

  三、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最新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七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精彩、糟糕、誊写、敬仰、出版、谨慎、迫不及待、一如既往、引入歧途。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3、从父母亲对孩子的评价中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爱。

  学习重难点:

  1、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2、从父母亲对孩子各自不同的评价中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

  设计理念:

  自读感悟、合作研究、师生与文本对话、师生与生活对话

  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出课题。[4`]

  1、谈话导入:大多数人从呱呱坠地那一刻开始,就沐浴着父爱与母爱的恩泽。有了父母之爱,我们才能更加勇敢与自信,也才能健康成长。哪个同学愿意上来写一写这个爱字?(适当鼓励)

  2、揭题:爱字并不难写,但大家能理解爱的内在含义吗?今天,咱们就一起学习第16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看看作者是怎样理解父母给他的爱的。请同学们注意看老师板书。(板书:16、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3、同学们已经充分预习了课文,在预习中有哪些问题是你感兴趣或想要知道的?谁来说一说。

  4、学生自由发问,教师适当板书。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6`]

  过渡:现在就带着这些疑问读读课文,看看能不能把这些问题在读书的过程中就解决了。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默读、浏览、自由读、找同学对读都可以,听明白了吗?)

  [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1、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引导学生自由发言。

  三、品读文章,体会情感。[25`]

  过渡:面对父母截然不同的评价,做为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能否理解呢?他有什么表现?请同学们再读课文1至14小节内容。

  1、出示阅读提示,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学习。(5`)

  阅读提示: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第114自然段,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画出来并读给同学听,想想从巴迪父母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2、学生自由朗读、批划、交流,教师巡视参与学生活动。

  3、引导学生朗读感悟。(11`)

  4、点拨引导(根据学生品读的句子自由调整)

  语段一:母亲一念完那首诗再次拥抱了我。

  引导: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你能给同学们读一读吗?

  [齐读提示:注意母亲这时的表情,眼睛发亮,兴奋地嚷着]

  导读:你还从母亲的哪些话中体会出母亲对巴迪的爱?

  出示语段二:引导理解母亲本来知道巴迪的诗写得并不怎样,但她觉得巴迪是个孩子,应该鼓励,这样巴迪才更有信心。

  语段三: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放回原处。

  引导: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其他同学有不同感受吗?

  导读:父亲还说了什么?找出来读一读。(出示语段三齐读)

  导读:父亲这句糟糕透了听起来好象对一个七八岁的巴迪来说很苛刻,但实际上这里包涵着父亲对儿子的爱,一种深沉的爱。你们还能从课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父亲对巴迪的爱?

  语段四:他进了饭厅,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诗吸引住了。

  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很长的时间。

  5、导思:大家觉得巴迪的父母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对巴迪有什么作用?(母亲的鼓励使巴迪今后写作会有自信心,而父亲对他的严格要求是为了让他知道自己还不是很好,不能骄傲自满,要注意总结提高,才不会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6、过渡:若干年后,巴迪是怎样体会到父母对他的评价,对他的爱?接下来请自由阅读课文第15至17自然段,回忆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有相同的体会,并在小组中交流。[出示延伸提示]

  7、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参与学生讨论。(5`)

  8、导语:当巴迪成为一名作家,写了许多作品后,他对父母亲的评价便有了深刻的感悟。在他的这些感悟中,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些语段?找出来读给大家听。(4`)

  9、学生自由选读,适当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感受。

  语段四:我从心底里知道出发点那就是爱。

  引导:能说说你的感受吗?最好能联系一下实际。(不一定父母,老师或者长辈对你的爱都可以谈一谈。)

  导读:你体会得真好,来,再读一次给同学们听听。从你的朗读声中,老师听出了你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其他同学又是怎么理解的?谁来说说?来,大家一起来读读,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

  过渡:你感受最深的还有哪些语段?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语段三:一个作家,应该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引导:能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吗?在生活中你曾经同时感受过爱的力量和警告的力量吗?

  导读:其他同学的感受又如何呢?(适当鼓励)请同学们齐读这段文字。

  10、小结:这节课大家不仅读懂了课文内容,还读懂了父母对你们的爱,真难得!的确,父亲的严厉也好,母亲的宽容也好,这都是出自对儿女的爱。(板书:爱)在父母的关爱下,我们健康成长。

  四、拓展延伸[3`]

  我国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散文《背影》,其中有这么一个动人的场面:父亲送朱自清去北京求学,在火车即将启动时父亲去买了几个橘子要给儿子带在路上吃。在那一瞬间,朱自清看到了父亲的背影,他的心震撼了,被父亲那深沉的爱所震撼。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欣赏这段文字。(播放《背影》)

  五、总结[2`]

  怎么样?感人吧!父亲的嘴里没有说一个爱字,但朱自清却感受到了那深深的爱。课文中的巴迪从父母的评价中也感受到爱,他们都是幸运的。老师相信你们也是幸运的,有了父爱与母爱,你们一定会更加勇敢、自信、健康成长的。最后老师想送给大家一句话: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只要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因精彩极了而搁浅,也不因糟糕透了而颠覆。

  六、课外作业

  1、找出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多读几遍,再抄下来。

  2、推荐课外阅读作品:《地震中的父与子》、《秋天的怀念》、《奇迹的名字叫父亲》、《背影》

  第二课时

  一、学生练习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句段。

  二、拓展延伸:指导课外阅读。

最新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七步诗》,了解这首诗的创作经过。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指名背诵《长歌行》。

  二、学习《七步诗》

  1、导言:同学们从《长歌行》中不仅领略了这首诗生动形象地比喻,更使我们受到了有益的启发,那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名句不时地激励我们珍惜时间,不断努力。今天我们将要赏析的这首诗的创作经过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谁知道这首诗的作者和诗名吗?(板书题目及作者)

  2、解诗人及创作经过。

  (1)曹植(公元192232年)三国时期魏国诗人。字子建,曹操的第三个儿子。沛国谯县人,有政治雄心。他的哥哥曹丕当皇帝后,他受排挤、迫害,终生遭受软禁。

  (2)请学生介绍这首诗创作的经过。

  3、(出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示全诗)学生自由朗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

  4、放声朗读这首诗。(自读、互读。)

  5、学习向导:(跟随学习向导自学本诗。)

  (1)读一读《七步诗》,想一想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学习小组间展开交流。

  (3)记下不懂的问题,画在书中,寻求同伴的帮助。实在解决了的,在全班讨论交流。

  (4)选择喜欢的形式进行汇报。

  6、自学,指导学生按照学习向导进行学习。

  三、组织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1、(出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示动画版的课文插图)出示《七步诗》动画插图,教师配乐朗诵,学生看、听、思考,这首诗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按照学习向导中问题的顺序,依次进行汇报,交流自学情况。(再次出示多媒体课件学习向导)

  3、(学生充分谈,教师随时进行朗读指导。)

  甲组:汇报诗句的意思。

  拿来豆子煮豆羹,滤掉豆渣成为了豆汁。豆秸锅下燃得旺,豆子锅里哭啼:咱们本来是同一个跟上生,你为什么迫害我这么急!

  乙组:主持开展考考你的理解力环节。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丙组:以朗读作为主要的回报形式。教师提供相应的音乐录音。

  汇报的形式力求多样

  4、教师参与环节:同学们设计的汇报形式真是太精彩了!我也想借此机会出几道题,考考大家。(出示多媒体课件练一练)

  练一练:

  先解释加点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5、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七步诗》全诗用比喻的手法,用同根生长的豆和豆秸,比喻同胞兄弟。锅下燃烧的豆秸,比喻诗人的哥哥魏文帝;锅里的豆比喻受害的诗人自己。这首诗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相互排挤斗争的残酷现实。)

  6、带着这种感情再次朗读古诗。

  四、拓展创新训练。

  1、教师导语;这首诗中蕴含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是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为曹氏兄弟为了争夺王位而不顾及兄弟情谊的做法而惋惜,更使我们深深地同情曹植的不幸处境。今天让我们运用我们的智慧与才能重新演绎这个故事吧!

  2、学生分头准备。

  3、进行汇报表演,考查学生对这首诗思想内涵的理解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

  2、预习《出塞》一首诗。

最新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心思想。学习启蒙老师的爱国品质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深入理解课文重点句子的含义。感悟作者对启蒙老师崇敬、感激和怀念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启蒙老师的优秀品质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对启蒙老师崇敬、感激和怀念的思想感情。

  教学构想:

  以学生自学为主,对于一些难懂得字、词,教师要适当讲解,讲解有关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本文。在读、悟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圈圈、画画、做旁注等形式,记下自己的学习心得。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回忆你的启蒙老师,谈谈他们给你留下的印象。

  2、本文作者写下了怎样的回忆,是为了表达什么?

  二、自学本文:

  1、思考:

  (1)“我”为什么难忘启蒙老师?

  (2)本文哪几段是写回忆往事?回忆了小学启蒙老师的哪几件事情?

  (3)这些事情表现了启蒙老师的哪些品质?

  (4)从这种宽严之间我们这些小学生也领悟到了老师们没有明说的道理。

  A、“宽严之间”指什么?(老师对各门课的要求很严,但对日语课特别宽松)

  B、从“宽严之间”领悟到什么道理?(对日本侵略者不能屈服,要记住自己是中国人)

  2、讲解:

  (1)1942年,沦陷时期

  (2)学校所处的位置。

  3、读文章的最后一段句子,再把它改成不用问号的句子,句子的意思不变。

  4、既然我的老师们播下的种子在他们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了,我们播下的种子也一定会在自己的学生身上开花结果的。

  三、联系自己,谈谈启蒙老师的几件事情。

  1、请同学们谈谈。要求:有条理、有中心、重点突出、语句通顺连贯。

  2、把这些写下来,并认真修改

  3、教师巡视指导

  4、同学之间可互相交流欣赏。

  作业设计:

  把你的感想写出来,好吗?

  板书设计:

  17、难忘的启蒙

  组织抗日演讲爱国之心

  沦陷时期启蒙老师严格要求学生

  抵制日语课严谨治学

最新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5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是按照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编写的,已被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为了帮助教师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用好教材,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现将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指导思想

  1、注重打好基础。

  我们的编写宗旨是:着眼于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致力于帮助学生学好语文,为他们全面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本册课本围绕识字、写字、朗读,背诵、写话、口语交际等重点,作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安排,使学生循序渐进、扎扎实实地练好语文基本功。

  2、渗透思想教育。

  本册课本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既注意了对传统优秀文化的挖掘,也注意了体现时代的风貌。同时,所选课文语言文字规范,生动,有助于学生在语文学习和实践中,了解社会,认识自然,受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从而培养爱国主义感情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3、减轻学生负担。

  全册教材结构简明,类型不多,除有关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内容外,只安排了识字和课文两大部分;课文短小精悍,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使他们爱读乐背;控制练习的样式和数量,力求做到分散难点,减缓坡度,以利于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好语文。

  4、培养良好习惯。

  本册课本开头几页是有关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课外阅读等方面的内容,是全套教材关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系列安排之三。安排本项内容,意在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朗读、背诵等方面的训练,培养他们精读博览、对有积累价值的语言文字熟读成诵的习惯。

  5、力求便教利学。

  本册教材课型简单,目标明确,便于教师处理教材和设计课堂教学程序。各课生字的安排继续采用识写分流的办法,便于解决识字教学与读写训练之间的矛盾。对那些含有首次出现的偏旁或容易写错笔顺的生字,提示了书写笔顺,便于教师规范地指导写字。学习字词句的练习顺应儿童的认知特点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采取模仿、迁移等训练方式,便于学生语言的积累和内化。以上这些安排,无疑会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方便。

  二、教材编排

  全册教材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⑶与识字、课文组成。识字与课文全部注了音。

  识字安排了2个单元,每单元4课,共8课。

  课文安排了6个单元,每单元3-4课,共23课。

  每单元安排1个综合练习,共8个。

  1、关于识字。

  本册继续采用识写分流的办法安排生字。全册共安排生字457个,其中要求写的为279个,另外的178个生字只要求认识。所谓只要求认识,是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初步结合词语理解字义,能在口头表达时运用,只是不要求会默写而已,比以往的二类字要求要高。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小学低年级的识字量如果过少,会拖阅读、写作的后腿;太多,则会增加学生的负担。按照识写分流的方法安排生字,可以多识少写,就能在不增加负担的情况下,让学生多识一些字,从而缓解识字与读写之间的矛盾。

  全册生字分两种途径安排:一是随课文分散识字,每课安排生字6~15个,其中要求写的为6-10个;二是集中在识字中安排,每课安排生字6-14个,其中要求写的为4-10个。

  识字课有以下三种形式:

  ⑴词串识字。包括识字1、2、5、6四课。这种识字形式借鉴了传统识字教材的呈现方式和古典诗词的艺术手法,将意思相关的词语集中在一起。分别看,是排列整齐的几组词语;连起来读,意义上有联系,又押韵上口,便于记诵。这样安排意在使识字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语文教育的丰富内涵。

  ⑵看图会意识字。包括识字3、7两课。这种识字形式主要是通过形象化的图画让学生体会字义,认识象形字和会意字的造字规律。后面附有韵文,意在提供语言环境,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⑶形声字归类识字。包括识字4、8两课。这种识字形式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后面也同样附有韵文,以提供语言环境,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三种不同识字形式的安排,目的都是引起儿童的学习兴趣,激发儿童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无论是随课文出现的生字,还是集中安排在识字课中的生字,凡是要求会写的字都在课文后面的田字格中一一列出;只要求认识的字则列在田字格的上面。课本最后按课次安排了生字表,以便复习、巩固。在要求会写的生字中,凡含有新出现的偏旁或容易写错笔顺者,都提示了书写笔顺。每课后面田字格中的红字供学生照样子按笔顺描红。

  教材列出了常用的多音字3个,在其右上角加*以示区别。多音字仍然只在要求会写的生字出现其他读法时列出,但不计人生字总量。

  此外,随课文安排了29个偏旁(见附录I;汉字常用偏旁名称表)。

  在编排生字的过程中,我们继续发挥了电脑的优势,使本册课本的生字选定与安排比较科学合理。

  2、关于课文。

  全册教材安排课文23篇,其中韵文6篇。大体上按内容分为6个单元。

  有些课文内容与秋季风光有联系;有些课文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多彩的儿童生活;有些课文意在让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有些课文目的是启迪学生学习诸多杰出人物的思想品质;

  有些课文意在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有些课文意在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弘扬民族精神。课文只不过是个例子,是要让学生凭借课文学习语文知识,练好语文基本功,并在这一过程中,受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编选本册课文坚持了多编少搬的原则,传统课文所占比例较小(仅《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和《登鹳雀楼》3篇)。新编选的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从内容看,既有反映历史人物,事件的课文,如《大禹治水》,又有表现当代社会风貌的课文,如:2008,北京》、《孔繁森》;既有像《秋游》、《夕阳真美》这样写景抒情的课文,又有《动手试一试》、《有趣的发现》等寓理于事的课文。这样安排,可以使学生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受到多方面的教育。从体裁看。不但有记叙文,还有诗歌、童话、寓言。另外,还安排了书信体的《寄往南极的信》、《南极来信》,对话式的《英英学古诗》。这些都有助于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扩大他们的阅读视野。

  本册课文的篇幅都比较短小,100字以内的课文就有12篇,占1/3强;200字以上的只有3篇,而且最长的也只有267个字,适合二年级小学生阅读。

  课文语言规范,浅显易懂,便于学生朗读、背诵和复述。插图精美,富有儿童情趣,并能再现课文意境,有助于激发想象、启发思维,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

  每篇课文后面的作业题安排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朗读、背诵、复述,旨在增加儿童规范化语言的积累。二是要求学生按笔顺描红,坚持练好写字的基本功。三是读抄常用词语,有时练习造句,从而为今后的正确运用打下基础。为便于实施,第三册习字册除继续按课安排生字的描红、仿影与临写外,还增加了抄写常用词语的内容。

  3、关于练习。

  全册教材共安排综合练习8个,每单元后面安排1个。练习以综合性为主,内容包括字词句练习、写字、成语和古今诗文的朗读背诵、口语交际等,既相对独立,又各自形成系列。

  字词句方面,将汉语拼音,识字写字及词语句式等内容,通过综合设练,既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又能促使其语文能力的发展,还能让学生学得生动有趣,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

  朗读背诵方面,采用了两种形式,一是每单元安排4个成语或有积累价值的词语,在内容上有一定联系,又押韵上口,利于学生积累,增加文化底蕴;二是安排了短小精悍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这些阅读材料包括儿童诗、古诗、名言,谚语、春联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又多为韵文,学生喜读乐记。

  写字方面,继续强调按照规范严格练字。写字内容按汉字的常见结构形式归类集中,让学生在练习中自己去体会,揣摩汉字的结构规律。

  口语(言语)交际方面,安排了学会祝贺、学会请求和问路:买文具,打电话做、看望。学会待客、我打算这样过寒假,让学生模拟一定的生活场景说话,有的则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三、本册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⑴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⑵掌握正确的写铅笔字的方法;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听讲的习惯。

  ⑶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2、汉语拼音。

  ⑴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⑵认识大写字母,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⑴准确认读457个生字。

  ⑵掌握本册课本安排的29个常用偏旁。

  ⑶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79个;能按字的结构特点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4、口语交际。

  ⑴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

  ⑵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⑶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

  ⑷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有礼貌。

  5、阅读。

  ⑴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⑵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⑶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6、写话。

  ⑴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通顺的句子;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⑵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事物,写几句连贯的话。

  ⑶学会祝贺、购物,待客等方面言语交际的本领,能用几句连贯的话把有关内容写下来。

  四、注意事项

  1、要十分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良好习惯对形成人的良好素质至关重要,它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要继续坚持指导学生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务必使学生养成姿势不对不读书、姿势不对不写字以及既要把字写对,更要把字写好的习惯。

  使用本册教材还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背诵和课外阅读的习惯作为一个重点来抓。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培养他们边背诵边想象、边背诵边思考的能力,不仅要使他们熟练地背诵指定的内容,更要使他们喜读乐背。

  2、要更加充分地发挥朗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汉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重视熟读的训练。引导学生读书,是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根本途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读为主,恰当安排好读,讲,练的关系,要读得充分一些,讲得精当一些,练得实在一些,用课文的语言来规范儿童的语言,增加他们的积累,逐步内化为他们自己的语言。

  本册课本加重了词句训练的分量。在词句训练时,也要以读为主,让学生充分感知,反复熏陶,逐步实现迁移。不要孤立地训练某个词语、某种句式,而要结合词语形态的变化、句式的变化来训练。

  3、要使用好配套的教学辅助用书,教具、学具。

  本册教材除教学参考用书外,还编制了以下教辅用书、教具、学具、供师生使用:

  ⑴教学挂图;

  ⑵生字卡片(包括教师用、学生用两种);

  ⑶习字册;

  ⑷语文补充阅读;

  ⑸音像教材(包括课文的录音磁带,投影片以及口语交际电视片)。这些教辅用书,教具、学具,可以为教师组织安排教学活动提供方便,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智力。因此,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恰当地予以使用。

  4、要妥善安排教学时间。本册教材所需教学时间可作如下安排: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⑶3课时

  识字1~4课12课时

  课文1~12课36课时

  识字5~8课12课时

  课文13~23课36~42课时

  综合练习8个24~32课时

  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最新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6

  今天很有幸,几个完小的老师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课堂教学中的心德,对我而言是一个获取知识的好机会。今天主要是听了于老师上的小学课文《詹天佑》一课,现在我主要针对这一课来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首先,于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了詹天佑修筑铁路时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铁路这个重点内容来展开教学。在教案的设计上是先谈话导入,给学生的进入学习创设了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并且设计了一个问题你们为想到什么呢?让学生心中也产生了悬念,很想去看看文章中的詹天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并且在脑中也会产生许多的疑问,这时候就搅动了学生脑海中的一湾静水,学生就会畅所欲言,把自己内心想知道的说出来。在些基础上,教师让学生通过其它渠道去认识詹天佑,这也考验了学生课前的预习工作做的怎样,了解一下他们平时课外知识的获取情况。必要时教师加以补充,这种扶放结合的教学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习。接下来是让学生找找总写詹天佑为人的句子,并抓住基其中的一点杰出来展开讨论,找出詹天佑在工作中杰出表现在哪些方面。简单明了地把学生引到了想要教学的那些内容上面,没有过多的繁硕语言,思路清晰,自然而然地过渡到重点内容上。接下来就是围绕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铁路来展开教学,在勘测线路时主要抓住了詹天佑的说、做、想来读和感悟,老师不仅让学生充分的朗读,而且还进行了许多次的感悟,特别是老师补充的四个困难,让学生了解到了当时一些书上没有介绍到的情况,每读一个困难就让学生朗读詹天佑想的句子,这样的步步深入引读,效果非常好,能激起学生的共鸣,朗读起来也特别有感情。并且教师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空间,让学生看那些表示困难的词语,想象脑海中会浮现哪些画面,这样一来,让学生有了更大自由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在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铁路时,不仅让学生自己动手去画简笔画,在课堂上做到静动结合,让呆板的听说,发展到自由的动手,可能对学生而言也是一个放松的好机会,而且充分利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动态的表演让学生仿佛亲眼看到了当时人们在开凿隧道时的情景和火车在人字形铁路上开的景象,在枯燥的学习中让学生体会到了新鲜感,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也使学生更加形象地了解到了隧道是怎么开的,人字形的铁路到底是碰到什么困难,又怎样去克服的。最后教师把学过的知识来了一个总结。我认为整个案设计上目标明确,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动静结合是非常成功的一课。

  在于老师上的这堂课上还有一点是让我非常敬佩的,那就是教师充分的准备工作,在课堂的拓展上下足了工夫。今年我们高段年级的训练重点就是小学生语文拓展阅读的研究和探索,于老师在教学时深深地抓住了这一点,在这堂课里面进行了多次拓展。如:在讲到詹天佑勘测线路所碰到的困难时不仅让学生读书上的内容加以理解,而且拓展了另外一些书上没有提到的困难:慈喜太后的阻挠,帝国主义的破坏,铁路要经过皇室坟地时受到的困难,还有女儿的死亡,女婿被绑架等情况,这样的事例一出来,让学生更加领会到詹天佑修筑铁路时真的是困难重重,了解到他那种坚忍和勇敢。还有在多媒体的制作上也是别具一格,也是对文本一种很好的拓展啊!在这里我也应该向于老师好好学习。

  同时,于老师在引导性的语言方面已经比原来有了很大的进步,一堂课要上好,引导性的语言是相当重要的,这也是我在教学中所欠缺的。总之,这一次的活动让我学到了很多。

最新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7

  一.揭题,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出示课题,思考,从题目看,课文应该写些什么内容?(出示图片)板书:苇

  2.那么这篇课文写的是这些内容吗?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遍课文。板书:人

  3.小结:是的,课文表面上写的是苇,实际上是为了写苇区的人民宁死不屈的抗敌精神。板书:苇人

  二.初读课文,提出难懂的句子。

  1.自由朗读课文,(随机检查一组的朗读)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课文中有些句子比较难懂,含义较深,如果一时不明白,可以作上记号。这是一篇选学课文,同学们在读的时候可以看看竖线旁的提示,它能帮助你们理解课文。

  2.交流有哪些难懂的句子。

  三.再读课文,感悟理解所提句子。

  师:要想弄明白句子的深刻含义,同学们平时会用些什么办法呢?(抓重点词,联系上下文,

  反复朗读)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是最重要的。

  1.人好象寄生在穿来穿去。

  ①这句话在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请同学们读读第一段,谈谈你的理解。

  ②(人与苇的关系十分紧密)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寄生)

  真好,你能抓住重点词来理解。那么人们在苇里穿来穿去干什么呢?(打苇、晒苇、编苇席

  )是的,在和平的时候,人们依靠苇生活,那么在战争时期,人们在苇里穿来穿去又会干些什么呢?再请同学们快速地看看课文,联系上下文想一想。

  ③小结:是啊,我们联系上下文知道了在战争时期,这片芦苇掩护着人们与敌人周旋,与敌人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战斗,正是由于长期以来深深地扎根在苇草之中,白洋淀的人们因此与这片土地产生了不可分割的真挚感情。

  ④让我们一起在来读读第一段,感受一下苇和人的紧密关系。(齐读)

  2.关于苇塘

  敌人的炮火

  如果单纯是苇

  (请同学们每人选择一句理解,去跟自己的好朋友讨论一下,看看哪些同学交流的认真而又表达的清楚流畅。)

  ①关于苇塘

  (是的,这句话一方面写出了这儿是苇的海洋,有美的风景,另一方面还写出了这儿流传着许许多多英雄的传说,有着许许多多不平凡的英雄事迹,涌现了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指生读评价齐读

  ②敌人的炮火

  (同学们理解的很深刻,是的,敌人的铁蹄一次又一次地践踏着这片土地,但白洋淀的人民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抗击敌人的侵犯,保卫了自己的土地,从而使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一次又一次地恢复了生机。白洋淀的人民真了不起。该怎么读好这句话?自由练读指生读评价愿意读的站起来读

  ③如果单纯是苇

  谈理解。

  名胜是什么意思?举例说说。这普普通通的苇也能称为名胜吗?换句话说,白洋淀之所

  以成为名胜,是因为哪些原因呢?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同桌讨论指生说)

  小结:是呀,白洋淀之所以成为名胜,不仅因为这儿有英雄的传说,英雄们的壮举更赋予了苇崇高的品质,从而是这儿成为人人敬仰的圣地。

  四.领会过渡句的意思。

  通过刚才的读书,我们已经知道白洋淀到处是苇,但课文紧接着还告诉我们

  最好的苇出在采蒲台。

  1、请同学们找到这句话划下来,想想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

  2、讨论

  3、既然是一句过度句,那么它后面又会引出怎样一个故事来呢?请同学们读读这个故事,等会儿请你简单地介绍一下。

  4、在这个故事当中,哪部分最让你感动呢?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当时那悲壮的场面吧。请同学们拿起课本。

  5、引读。

  师:正当妇女们用自己的孩子掩护了带枪的干部,惊险地闯过一关时(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从苇塘打苇回来,被敌人捉住了。面对凶残的敌人,面对敌人盘问他是否是八路时,他坚定地吐出了两个字(生:不是)

  师:敌人当然不肯罢休,企图从他的嘴里知道村里有没有干部,我们的这位英雄毫不犹豫的又蹦出了两个字(生:没有)

  师:敌人听了恼羞成怒,凶残的本性霎时显露,敌人残忍地砍断了他半边脖子,还在追问他是不是八路,只见他歪着头,鲜血不断地喷涌出来,流在胸膛上,艰难而又坚定地说(生:

  不是)敌人近乎是歇斯底里地喊叫起来了,可是我们的这位英雄最后回答他们的还是两个字(生:没有)面对这一悲壮的场面,妇女们再也忍不住了,她们强忍着泪水,一齐扯着嗓子喊起来(生:没有,没有)

  师:他被敌人杀死了,倒在冰上,血冻成了鲜红的一滩,他的血是坚定的,他的死是刚强的。

  你听,这位英雄还在回答,妇女们还在大喊,全中国人民都在呐喊(生齐读:没有话吧!)

  7、出示这声音话吧!

  这声音指的是什么?仅仅指的是没有、没有的声音吗?那永远响在苇塘附近,永远响

  在我们身边,一代代穿下去的又是什么呢?(小组讨论)

  8、小节:是的,这声音是震天地、撼日月、泣鬼神的声音,这声音是采蒲台人民宁死不屈的精神,这决不是一般的否定的声音,而是一种中华民族的骨气。

  9、请同学们也挺起腰杆,让我们再来读读这简短有力的话吧!(齐读)

  10、学到这儿,我们应该理解最好的苇出在采蒲台的真正含义了。(指生说)

  (赞扬采蒲台人民在敌人的血腥屠杀面前,敢于以高昂的斗志回击敌人,粉碎敌人的阴谋,这种宁死不屈的精神是最好的。

  五.写体会,谈感受

  同学们,老师现在的心情很不平静,我想大家可能也都很激动。我们的心中一定都涌起了对日本侵略者的无比仇恨。我们一定会有许许多多的话要说,那么,就把你积郁在胸中的怒气,把你对英雄们的敬仰通通倾吐出来吧!

  1、学生写体会,谈感受(提示只写一个方面:敌人、英雄、自己)

  2、小结:说的多好啊,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虽然抗日战争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是侵华日军的罪恶却不能因时间的流逝而被抹去,让我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让我们永远记住白洋淀人民那宁死不屈的声音(生齐读:没有,没有话吧)

最新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结合上下文辨析文中两个抽搐的不同含义。

  4、借助语言材料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主人公皮埃尔在生死关头,把自己以及妻子的安危置之度外,关心他人胜过自己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借助语言材料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主人公皮埃尔在生死关头,把自己以及妻子的安危置之度外,关心他人胜过自己的高贵品质。

  教学准备:课文朗读磁带、投影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24课第一教时总第89教时

  一、揭示课题

  l、出示世界地图。

  (1)提问:世界上有哪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2)请在世界地图上指出印度洋的位置,说说它的周围是哪几个洲。(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非洲)

  2、板书课题:印度洋上生死夜

  (1)提问:看到这个题目,不用看课文,我们就可以知道些什么

  (这一课题告诉我们:事情发生的地点是在印度洋上,发生的时间是在夜里,中心事件与课文中人物的生死有关)

  (2)过渡:在印度洋上到底发生了一件怎样的事情呢让我们读读课文来了解吧。

  二、初读课文,理解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梗概

  1、各自默读课文,画出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试着想一想它们各是什么意思。

  (1)学生默读后教师出示词语:猝不及防、抽搐、泡沫、耗尽、须臾。讨论这些词语的意思。

  (2)齐读生字新词。

  2、指名朗读课文,揭示思考题:(1)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主要人物是谁(2)简要地说说课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读后讨论上述问题,小结

  3、理清文章脉络。

  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三、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了解故事的发生、经过和结果。

  2、用钢笔描红、临写。

  3、读一读,再抄写生字词。

  第24课第二教时总第90教时

  一、复习

  l、听写词语。

  2、这篇文章可以分为哪三个部分

  二、精读训练

  l、教师提问:第一部分也就是文章的开头,依次讲了哪些内容(故事发生的时间、主要人物和地点)

  齐读第1自然段。

  2、默读课文第2-6自然段。

  (1)说一说,这5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①克勒松猝不及防,摔入水中,被大章鱼缠伤,皮埃尔将其夺回。

  ②克勒松急需返回港口救治,但皮埃尔发现海底即将发生地震或火山爆发。

  ③皮埃尔决定回到出事地点。

  ④皮埃尔打灯语和呼喊要求客轮掉转航向。

  ⑤客轮掉转航向,皮埃尔被客轮上的直升机救离险境。

  (2)这一部分可以分为几层

  (分4层:第2~3自然段为第一层,写洋上遇险;其余3个自然段各为一层,写的是:两个念头全力报信一一艰难脱险)

  (3)研读第一层。

  ①指名朗读第一层

  ②讨论:皮埃尔从哪些迹象意识到海底将要发生地震或火山爆发

  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惟一。(没有别的办法,只有这一个)

  (4)研读第二层。(两个念头)

  ①皮埃尔面对这一处境,他起初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后来他作出了怎样的决定为什么

  指导朗读不,我不能走!现在我可能是世界上惟一确切知晓这场海难即将发生的人。我有责任向来往船只通报这一信息,体会皮埃尔的责任心和勇气。

  ②讨论、朗读后在上表内完成有关板书(2)。

  (5)研读第三层。(全力报信)

  ①观察课文插图,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组织学生描述)

  ②朗读第5自然段。重点理解克勒松当时情况的危急以及皮埃尔的动作、心理活动和语言。

  ③教师口述:皮埃尔突然发现灯光移近的速度明显减慢了,轮船已经收到信号。

  (6)研读第四层。(艰难脱险)

  ①朗读第6自然段,思考:皮埃尔为什么不向豪华游轮打出灯语请救救我们

  ②他发现她(克勒松)的躯体已经冰凉,在亡妻的耳朵边,轻轻地说:'亲爱的,原谅我'想一想:原谅他什么

  ③指名读直升机很快飞到了他们的头上到节末,口述直升机救皮埃尔等人的情况。

  3、根据板书,简要回顾课文内容。

  三、作业

  1、阅读课文,熟记内容,为复述做好准备。

  2、预习课后作业第5题。

  第24课第三教时总第91教时

  一、继续精读训练

  指名读第三部分后,讨论:1、皮埃尔从报纸上了解到什么消息(海里发生地震,引起了海啸,没有人员伤亡)

  2、看到这一消息后,他说了些什么(皮埃尔自言自语;谢天谢地,克勒松,现在你可以安息了

  3、从皮埃尔的这些话里,我们可以想象到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一是他在庆幸海底地震所引发的海啸没有造成船只毁坏和人员伤亡。二是他顾不上抢救妻子,义无反顾地坚守在危险地点发出海难信号,使超级豪华游轮安然脱险,妻子没有白白付出生命的代价,她的死换来了更多人的生,如果地下有知,她也会感到欣慰)

  二、复述指导

  简要复述:

  1、要搞好复述,就要抓条理,抓重点,抓详略。

  (1)抓条理。(按照板书理解全文层次)

  (2)抓重点。(妻子克勒松的危急情况、海啸的迹象、皮埃尔的表现、豪华客轮的情况)

  (3)抓详略。(第一和第三部分略,皮埃尔的表现详)

  3、练习简要复述。复述后评议。

  三、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把《印度洋上生死夜》的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

最新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2、了解词的大意,感悟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谦逊的作风。

  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比较毛泽东与陆游的词,理解时代不同,性格不同,经历不同,审美情趣不同,所以词的思想内涵也就明显的不同,这是理解本课的一个难点。

  教学准备:

  图片、音乐磁带

  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比较毛泽东与陆游的词,理解时代不同,性格不同,经历不同,审美情趣不同,所以词的思想内涵也就明显的不同,这是理解本课的一个难点。

  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

  同学们,我们在上一册中已经学过《墨梅》、《竹石》、《石灰吟》这三首古诗,同学们还会背吗?在学习这三首古诗时,我们接触到了中国诗词的一个重要的表现手法,那就是――托物言志。谁能解释托物言志是什么意思?对,就是借助对一件是物的描写、歌咏来表现作者内心的思想与情感。这节课,我们又将学习毛泽东的一首咏梅词。

  二、自主阅读,以读悟情

  请同学们反复地读读课文,想想词中写了梅花的什么特点,赞扬了梅花怎样的品格,在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带着饱满的感情来读课文。每个人在小组内读,小组推荐人读给全班听,最后大家齐读。

  三、交流讨论,激趣导学

  结合具体词句,充分交流见解;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自己来解答问题。教师相机点拨,使学生理解词中的深层含义。

  1、风雨、飞雪、悬崖、百丈冰等词语烘托出了梅花生长的自然环境,表现出梅花坚韧不拔的性格,风雨与飞雪的并存点出了梅花盛开的季节是早春,这也为下片赞颂梅是报春使者做了铺垫。

  2、从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可以读出梅是报春的使者,却不争春邀宠,居功自傲,表现了梅花谦逊的作风。

  3、从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从中笑可以读出百花盛开之时,梅花却无比欣慰地飘落从中,表现了梅的豁达与无私。

  四、由情导读,因读成颂

  1、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对这首词有了深入一步的了解,请同学们边读边想象画面,有感情地读。

  2、播放网上下载的名家配乐朗诵,让学生学习朗读的技巧。

  3、播放音乐,让学生自己配乐朗诵。

  五、对比阅读,深入感悟

  1、阅读陆游咏梅词,简介创作背景。

  (乾道二年,陆游因力说张浚用兵,受到了卖国派的打击,被罢免了隆兴通判的职位。在山阴寂寞地度过了四年,便开始了西行万里的远游。作品里风雨交加的黄昏、孤独绽放的梅花,正是陆游受打击后心境的写照。)

  毛泽东主席在读陆游的咏梅词后,填词一首,却反其意而用之,表达了乐观自信的胸怀。郭沫若在读了毛泽东的词后也和词一首,写道曩见梅花愁,今见梅花笑,鲜明地写出了两首词中梅花的不同形象与两位诗人的不同心境。

  2、再读毛泽东的咏梅词,想象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景象,试着画一画,并给自己的画写上一个题目(引导学生自己给画命题时要有创意,有文采)

  3、展示网上下载的为本试所配图画及音乐,有感情地背诵咏梅词。

  六、作业:

  1、读读背背陆游的咏梅词。

  2、搜集毛泽东诗词,为下节课的演唱、朗诵会做准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词的大意,感悟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谦逊的作风

  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比较毛泽东与陆游的词,理解时代不同,性格不同,经历不同,审美情趣不同,所以词的思想内涵也就明显的不同,这是理解本课的一个难点。

  教学过程:

  1、各小组分别派选手登台表演,评委为其打分,并说出评分理由和依据。最后评出最佳小组和最佳赛手。

  2、请小评委们登台表演,接受全班同学的评价。

  3、教师予以总结。

  进一步拓展,请同学们课外阅读背诵中国古代的诗词曲赋,制作精美的摘抄本,在以后的班会客上交流赏析。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最新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10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第11册新编的课文《轮椅上的霍金》,下面将我与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上课的这位教师的合作上课,作以下三个方面的说明。

  一、紧扣特点,说教材。

  作者以浓浓的情感讲述了英国大科学家霍金向恶运挑战,最终成为科学巨人的故事。这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记叙文,同时也是一篇按新课标理念安排的美文,突出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深远影响,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好教材。面对这样的好教材,是远程教育资源让我们边远山区的孩子实现了同在一片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梦想。在资源中心上课教师的引领下,我班学生实现了美文美读。在引领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资源中心上课的教师和我都将注重学生个体对文本中主人公精神品质的深切感悟,使学生在心灵的撞击与震撼中,领悟到人生的一些真谛。

  (一)教学目标

  这篇课文被编排在11册的第七组课文中,为了合理、有效的利用资源,我认真观看了光碟,领悟了资源中心上课教师的教学理念,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的编写意图,课文的特点,我班学生已有阅读水平和学生年龄特点等实际情况,我们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在利用模式一上课的过程中提高学生专注倾听和集中注意力观看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进一步练习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受到学习策略的启迪。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阅读让学生感悟到霍金敢于轮椅上的霍金的精神,并受到精神的洗礼,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新课标关于阅读的建议,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学生的实际,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引导学生在看光盘,倾听,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学习霍金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轮椅上的霍金的精神,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难点为:走进文本,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感悟霍金敢于轮椅上的霍金的精神,并受到精神的洗礼。

  二、针对实际,说策略

  为了在有限的40分钟里,达成以上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资源中心上课教师和我采取自主感悟,合作探究的教学策略,我采用的教法和学法如下:

  (一)说教法

  我利用模式一上课,以重点句切入、自主感悟、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辅之信息技术手段和其它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观看、倾听、参与阅读、品悟,在合作探究中获得思想感情的熏陶、洗礼和升华,实现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二)说学法

  世界上最重要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所以我引导学生在解读文本的同时要受到学习策略的启迪,本课时我仍然立足于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断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师生互动,说流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激情谈话导入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的是激情谈话导入:用我班学生熟知的教师身患尿毒症,被病魔缠身,眼看就要离开心爱的讲台,要告别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目光,在他焦虑、痛苦、无助、绝望的时候,在电视上看到了霍金来北京作报告的感人场面。是霍金的精神让这位教师没有倒下,至今仍和同学们在一起学习,孩子们想认识这位科学巨人吗?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在于用学生了解的教师的亲身经历,来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习兴趣,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

  2、本班学生与电视里的学生互动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前面语言创设的情境,激发了学生想了解霍金、探究霍金的兴趣,这时我播放了资源中心上课教师为学生搭建的一个交流课前自主收集霍金资料的平台,通过学习伙伴(包括电视里的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使学生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振动,接着顺势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资源中心上课教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读课文,看霍金是一位什么样的人?他又是怎样轮椅上的霍金的?)这一环节的设计由情入境,在信息沟通的基础上,激发了学生想深入了解霍金的强烈感情。

  (二)重点句切入,自主感悟

  1、着名特级教师于漪有一句名言: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的思维火花,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通过前面的环节和一次通读课文,学生已经感受到了霍金的事迹,但怎样来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怎样才能把课堂变成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情感互动,答疑解惑的场所呢?于是我这样引导了学生:(资源中心上课教师:读了一遍课文,我想大家都对霍金有了更多的了解,每一次读书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大家再默读一遍课文,看看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讲了霍金轮椅上的霍金的?你可以划出关键的语句多读几遍,你也可以和同桌交流交流,你也可以在书的空白处随时记录自己的感受。)。学生通过读书,交流找出了重点句霍金轮椅上的霍金,不仅仅是指他能活着,更是指他的创造。

  2、我们就抓住这一个关键句子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逐步品析课文,让学生自主感悟。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作为教师,设计的问题力求紧扣教材的重难点,要有启发性,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所以我们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资源中心上课教师:下面就请同学们从霍金能够活下去,还有霍金的创造两个方面来谈谈霍金是怎样轮椅上的霍金的?)我班学生和电视里的学生以及我和资源中心上课的教师,我们组成了学习伙伴,就围绕着这一问题展开自读自悟,合作交流,去理清文思。在阅读过程中我通过合理播放电视里的学生的阅读感悟,与我班学生的阅读感悟进行对比交流,这样不仅使学生自主地研读了语言文字,还让霍金感人的事迹慢慢深入心理,逐渐激发起了孩子们对主人翁的钦佩之情,真有春风细雨润无声的感觉。

  3、孩子们自读自悟,合作交流找出来的关键词句,我要引领学生反复品读、感悟。通过播放电视里学生的朗读,让我班学生体会、感悟,达到用朗读为霍金轮椅上的霍金的精神而喝彩的目的,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力求做到以疑促读,以读促思,读中感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与文本对话,理解语言文字并领悟到其中蕴含的道理。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导的作用不容忽视,资源中心上课教师和我想用极具感染力的语言引导,顺其自然的朗读指导,准确到位的互动评价,来为学生理解课文、情感激发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合作探究,品味精神

  孩子们抓住生活和创造两方面进行了自读自悟,对霍金的事迹有了更深地了解,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难点,我又播放了资源中心授课教师设计的这一环节:(资源中心上课教师:那从霍金创造的奇迹中你们都体会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启示?)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孩子们通过合作探究去内化文本内容,品味霍金的精神。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该环节的设计就希望达到这一目的,通过与文本、与教师、与本堂课的合作伙伴的对话交流,在探究启示的过程中使学生掀起情感波澜,接受一次向困难、轮椅上的霍金的精神洗礼,逐渐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创设情景,升华情感

  1、通过上面几个环节的学习,学生了解了霍金,品味了霍金的精神,为了进一步升华学生的情感,我将资源中心上课教师开始播放的录像资料,拿到这时播放,并说:大家读了这篇文章,被霍金敢于轮椅上的霍金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此时此刻大家一定非常想见见自己钦佩的人吧,瞧,这位科学巨人来了这样更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和情感需要。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孩子们通过阅读文本,每个人都开启了想象的闸门,每个人的内心都在为这位科学巨人画像,想看看霍金是怎样在工作?如果一开始就展现了这段录像资料,没有为孩子留下想象的空间,不利于儿童想象力的培养。当身体严重残疾,坐在轮椅上的霍金伴随着音乐、充满自信地出现在孩子们的面前时,孩子们一定更加钦佩霍金,一定把霍金当作了学习的榜样。

  2、看完录像资料,我又播放了资源中心上课教师创设的聊天场景:(资源中心上课教师:霍金的事迹给了我们这么多的启发,我想你们一定想了解更多关于霍金的事迹,假如现在我们可以和霍金爷爷在网上聊天,你准备向科学巨人问些什么问题?如果只能问三个问题,你将问些什么?请你们想一想,在纸上列一列,问哪三个问题?)这一环节既反映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思想观点的感悟,又顺应学生的需要,通过学生最感兴趣的语文实践活动上网聊天,来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使之成为语言和精神的共同体,让学生在师生创造的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走进主人公的精神世界,跨时空地与霍金进行心灵对话,入情入境地想象,发展了语言,升华了情感。

  (五)拓展延伸,发展个性

  这节课上到这里虽然结束了,但并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语文,由其学科特点所决定,必定是课内悟方法,课外求发展。因此,我设计了课外阅读作业:

  1、继续查阅有关霍金的课外书籍,认真读读,进一步了解霍金。

  2、课外选读一些身残志坚的人物故事,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张海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3、选最感动你的一篇文章写读后感,也可以就是今天学习的这篇文章。

  这样的课外阅读能使学生的心灵、情感和想象自由飞翔,达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个性的目的。

最新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11

  一、复习设计说明: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文的学习是青少年了解民族传统,接受优秀民族文化熏陶的捷径。《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文的学习作了明确要求,要求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古今优秀诗文。本期在进行古诗词的教学时,我进行了一些探讨,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教学故诗的复习设计。

  二、教学目标:

  1、体会诗的意境及作品风格。

  2、领略诗歌和音乐完美结合的神韵,吟唱仿写古诗词。

  3、学生作品仿诗。

  三、教学过程:

  (一)、教师活动:

  1、复习以前所学古诗词。

  2、指生朗读或背诵所学古诗

  3、分类复习如写景、说理等类的古诗。

  4、自主、合作、探究、赏析理解古诗的意思。

  5、讨论、探究古诗词特点。

  6、仿写古诗词。

  7、学生作品展示。

  8、互评互改仿写古诗作品。

  9、作业:默写制定古诗背诵篇目

  (二)学生活动:

  1、复习以前所学古诗词。

  2、指生朗读或背诵所学古诗

  3、分类复习如写景、说理等

  4、自主、合作、探究、赏析。

  5、讨论、探究古诗词特点并理解古诗的意思。

  6、仿写古诗词。

  7、学生作品展示。

  8、互评互改仿写古诗作品。

  9、作业:默写制定古诗背诵篇目

  四、教学反思

  古诗词很好的体现了汉语的音乐美,有双重叠韵,有平仄相对,通过演唱,学生可以深切地感受汉语的那种节奏感、韵律感,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复习古诗词的教学目的:

  1、继续领略诗歌和音乐完美结合的神韵,体悟纯文学艺术和流行文化互相融合的精妙,增强对诗歌艺术的亲和力。

  2、通过古诗词的复习,学生做到:读一读,感受美;鉴赏美;看一看,理解美;写一写,创造美。

  3、提高艺术鉴赏水平,积累古今诗词。

  教学方法:吟诵翻唱仿写。

  注重实践,注重体验

  本堂课复习目标设计的意图在于:让语文课充满语文味,让学生体会诗情画意,吮吸文明智慧,激发自己创作诗歌的热情。让学生仿写古诗词,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创造,从而提高自身文学素养。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分享

热门关注

关于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精选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关于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精选

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关于小学汉语拼音教案1500字精选

小学汉语拼音教案

小学统计图教案集合

小学统计图教案

[荐]关于小学人教版数学教案集锦7篇

人教版数学教案

[参考]小学六年级语文优秀教案模板通用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教案模板范文语文六年级

小学教案模板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范文

六年级语文教案范文

2022年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合集)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关于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000字合集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