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画》教学反思简短通用6篇

2023-05-22 09:34:16 一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师恩重如山,学生不敢忘,教师写好教案,才算是为上课做好了精心的准备。编写教案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从具体到抽象,有请阅读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编辑的一年级上册《画》教学反思简短,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级上册《画》教学反思简短(篇1)

  奇妙的撕纸添画一课是综合撕纸、联想、粘贴、添画的学习内容。撕纸与添画,既有手工工艺,又包含了绘画技能,对于刚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不失为一种较为巧妙而有效的综合能力的训练。本课设置的撕纸是添画的基础,撕纸本身就是一种造型,它为添画提供了一个可让学生思维自由发散的基本形,使学生在添画联系时就大大增强了自信心,又能满足学生追求完美的心理。课件中出示了多幅优秀的学生作业,对撕纸与添画行为提供了多样性的范式,同时对撕纸添画的步骤过程用图片进行撕、贴、画的提示,指导性比较强。

  但是在课堂上,我关注得更多的是自己的教学内容,而没有关注到学生,忽视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学生就是学习的主体,要让我的学生更主动的参与到“学”之中,而不是老师在唱独角戏。老师讲的太多,没有留给学生太多想象的空间,导致课堂中学生的思维不够开阔,而一年级的孩子,想象力应该是非常丰富的。尤其是在讲到转动不同角度观察联想这一部分时,本来完全可以由学生来进行总结、归纳的,但是我没有很好地挖掘出学生的潜力,当有一个学生发现这个方法时,我就对其进行了总结、补充,导致整个班大部分学生的思维还没有打开。在讲到周围、中间添画一部分时,可能是自己有点小紧张,语言应该更加简洁明了,让学生更加容易发现规律和方法。这两个部分也是本堂课的重点部分,我应该讲得更加细,更加深入一些的,但是由于我课堂语言罗嗦,不能一下抓住重点,教学语言的组织也太过平淡,即使课堂的变魔术和学生参与的游戏导入学生非常感兴趣,整个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但是由于以上毛病,导致整堂课也是平平淡淡,没有什么亮点。

  这些毛病也是我在日常教学中急需解决的大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自己多反思,多请经验丰富的老师来听自己的课、给自己提意见,同时自己多主动向组内老师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一年级上册《画》教学反思简短(篇2)

  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加法的初步认识和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这是学生学习加法及其计算的开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法的含义,并能用加法解决简单点的实际问题,能正确的计算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为了有效达到这些教学目标,教学问题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如何合理地优化教学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我本节课重点所要解决的,下面就几个教学片段简单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片段一:认识加法

  师: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小朋友。

  师: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呢?

  生:一共有5个小朋友。

  师:你能把大家说的连起来说一说吗?

  生: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一共有5个。

  请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谁能大声响亮的说清楚?

  生: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一共有5个。

  师:你怎么知道一共有5个小朋友?

  生:3+2=5。(你都已经知道用算式来表示,真不错。3+2=5有很多小朋友早就知道了,那它表示什么呢?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知识。)

  在认识加法这个教学过程中,通过问学生“你怎么知道一共有5个小朋友?”这样的问题,自然地引出今天所要学习的加法算式,有效利用学生生成的算式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片段二:理解算法

  (指着3+2=5)提问:这里的3表示什么?(表示原来有3个小朋友。)

  2表示什么?(又来了2个小朋友)

  5表示?(一共有5个小朋友)

  师:那谁来说说3+2=5表示什么意思?

  生:表示原来有3个小朋友,又来了2个小朋友,合起来一共有5个小朋友。

  师:说得真准确,谁再来说一说?反复请学生说,同桌说3+2=5表示的含义。(再指名说)

  师:你怎么知道得数是5?

  生:因为之前学过3和2合成5。

  讲述:3+2=5表示把3和2合起来(加手势),一共是5。

  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看图列出加法算式:3+2=5,这部分是学生的已有经验。我把重点放在了算式含义的讲解,计算教学重在算理。“+”学生已经认识,通过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让学生感受“+”的意义是“合起来”,将形象上的“合”和意义上的“合”结合起来。算式3+2=5中3、2、5的意义解释,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来解释,说明学生能够理解数的意义了。学生能够通过分与合的经验说出得数是5的原因。最后将3+2=5意义精简为3和2合起来是5,学生对算理理解清楚。

  一节课就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钟,如何把握好每一分钟,让自己的教学语言更精练,优化问题的设计是我现在所要学习的。课前备好每一节课,将每一句问题设计好,反复地进行推敲,才能够在课堂当中很好的运用,学生的学习也会更轻松,课堂的教学效率会慢慢提高。

一年级上册《画》教学反思简短(篇3)

  在教学过程中,虽然整堂课很流畅,但是总感觉这堂课还是欠缺火候,孩子们的积极性虽然高,却表现得有些浮躁。

  游戏为主,强化主题。

  在教学设计中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创设了一系列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情景,在教学上下的时候,设置了指一指游戏,问学生鼻子的上面是什么,让学生指一指,在教学前后的时候,又让学生排队,激情引趣,烘托气氛,让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动手、动口又动脑,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真正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理念。

  但是,这节课虽然学生说得很好,讲的流畅,学的欢快,却也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

  1、参照物的概念要讲吗?在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上,要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位置的相对性,但是这感受是什么程度呢?但教师提问,为什么火车一会在上面一会在下面的时候,学生是很难讲出来参照物不同的,我觉得只能让学生在活动情境中体会到相对性就可以了,不用加以总结,

  2、为什么上课讲得头头是道,而作业却错误百出呢?在教学前后的时候,巩固练习中,动物游泳比赛,有部分学生填了上下。说明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并没有完全理解。而在楼层问题中,学生的第几层的概念没有发展完善,最高的一层有部分学生会认为是第一层。特别~~~在谁的上面,在谁的下面对学生来说也是难点。

  这节课是让学生认识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学会用上下前后完整地表达事物的位置关系,体会上下前后位置的相对性。

  由于一年级学生的学习是要将他们日常生活中许多活动规范化、常识经验系统化,因此,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他们理解数学知识是十分重要的。同时,正是通过经验,学生才能经历一个从具体到逐步抽象的过程。在设计教学环节的过程中我就抓住这一点去思考:学生对上下、前后并不陌生,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但学生在理解上下时根据自己生活的经验,他们只是了解到谁在上,谁在下, 谁在前,谁在后,也就是只是表面地理解到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但要从我们的数学上去理解,那就不是简单的位置上下、前后,而是要理解到上下、前后位置的相对性。

  教学中我从他们熟悉的生活中挖掘活动的素材,设计了用手指出自己的上面、下面、前面和后面;同桌各用一种不同的物品摆一摆,然后说出所摆物品的上下或前后位置;只说出一个同学的前面是谁,他的后面是谁,让大家猜猜他是谁;两位同学出来表演前后位置,并向后转以及三个同学表演前后位置,让同学体验相对性;观察画面,体会上、下的相对性;拍手游戏、按要求排队、按要求给动物分房子、看图用上上、下、前、后讲故事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孩子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自由、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探索、发现并解决问题。

一年级上册《画》教学反思简短(篇4)

  《整理房间》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分类的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通过“整理房间”的活动使学生能对具体的物品进行分类,让学生懂得分类需要一定的标准。为让学生能比较轻松地认识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我设计了导入、探究、练习、游戏、小结五个环节,以下是我本堂课后的几点反思: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为数学课插上飞翔的翅膀。

  1、图片对比,分块探讨,初步认识分类及分类的好处。

  2、做练习时播放动画,在屏幕上拖动物体的方式能激发学生尝试的热情,在“拖出来”再“加进去”的挑选再聚合的分类过程中,不仅能展示不同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化,而且学生能自己在思维的过程中对自己的结论进行批判,最终形成对标准的认识,将平时生活中的分类提升上一个新的思维高度。

  多媒体的使用为数学课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二、鼓励学生动口、动脑、动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学生的每一次分类整理中,我们能充分感受到学生那极其丰富的想像和不受拘束的创造。在提问中,我们应该更多得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多问“你可以怎么分”而尽量减少“把他们按照会飞和不会飞的分出来”。

  三、注重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基础。在认识分类整理房间的方法后,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对分类的必要性有所体验和总结。让学生在进行学习活动的同时有意无意地感受到要有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规范自己的教学语言,有效得支持教学。

  规范的教学语言,首先是在对学生的评价上:“这种想法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请再说一遍好吗?”、“谁愿意来为大家做个示范?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领!”有针对的评价能有效拉动学生积极性,是组织教学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单纯的“你真聪明”、“知道的请举手告诉老师”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明显不足。

  不足之处:

  1、在新授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课堂组织这有待加强,学生举手回答问题的意识不强。

  2、让学生在“分一分”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分类,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了解分类的方法,而此时我完全放手让学生分,对于识字量少的学生来说,题意是不明的,因此重复解说,浪费了时间。

  3、课堂的应变能力还很欠缺。

  4、板书时出现了错别字。

  总之,在本课的教学中,既有得也有失,为我今后的教学提供了经验和借鉴,督促我成长。

一年级上册《画》教学反思简短(篇5)

  今天讲授了《8和9》一课,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开阔,较好的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可谓活而不乱,本节课主要为学生创设了以下几个空间:

  空间一:课件演示,使学生深刻认识7、8、9三个数之间的联系

  为了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7、8、9这三个数的联系,在教学中我没有采用直接拨计数器的方法,而是利用课件动态演示,先出示一个计数器,老师拨珠,学生随老师一起数,当拨完7个后,让学生观察又来了一颗珠子,是几颗?接着又分别演示了又跑来一颗珠子、这颗珠子又走了、它又回来了的过程。经过这些动态演示,使学生很容易理解了7、8、9这三个数之间的关系,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空间二:脱离点子图比较7、8、9的大小

  在比较大小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在前面已经会比较8以内数的大小了,所以本节课我脱离了点子图,直接让学生从7、8、9这三个数中选择两个数,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比较他们的大小,学生根据已有的基础,很容易的进行了正确的比较,而且除了比较7和8、8和9以外,孩子们还正确的比较出了7和9的大小,拓宽了学生的思维。

  空间三:看着直尺说发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在出示直尺后我没有将教学只停留在填出7后面的两个数字上,而是在这一环节让学生看着直尺图上的数字说自己的发现,以此发散学生的思维。有的学生从数序角度说8的后面是 95在6的前面;有的学生从比较大小的角度说7比6大,比8小还有的学生说出了和7相邻的数是6和8等等,思维比较活跃,语言表达清楚。

一年级上册《画》教学反思简短(篇6)

  自然数有两个含义,用来表示事物多少时,称为基数;用来表示事物的次序时,成为序数。本节课学习的是有关序数的含义。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序数的含义,教学中我注意从以下几点进行操作:

  一、情景引入,引导学生感知“第几”。

  我利用一年级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找到了一个与序数有关的故事:古时候,有一个人特别喜欢吃肉包子,他吃了一个不饱,又吃了一个还不饱,直到吃到第五个,才觉得饱了,他拍拍肚子,叹了口气说:“唉,要知道吃第五个能饱,先吃第五个该多好啊!”学生意犹未尽时,我问大家:“你们说,这个人说的对吗?”“不对,不对。”学生知其然,不知所以然。这时聪明的梁耀宇站起来说:“这个人要吃五个才吃饱,如果只吃第五个的话,那他就只吃了一个。”我适时引出了今天的课题。

  二、利用主题图,教学序数。

  主题图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因此,我要求学生先认真观看主题图,明白主题图的意思。并提出问题:“从图中你能不能知道谁最先买到票,为什么?”从而引出序数“第一”。有了第一的认识,我进行了如下描述:“你能找到排在第三的是谁吗?穿粉红色衣服的阿姨排在哪……”有了指向性较明的问题,学生迅速认识了第一、第二……

  三、学生主动参与,巩固新知。

  一年级孩子的注意力是有限的,那么必须利用不同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主题图是静态的,我让学生演动态的排队图,既能使学生乐于参与,也能使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在实际情景中,学生能主动参与到新知的学习中,并且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排队的学生的具体位置。从左数排在第几、从右数排在第几的表述。但由于部分学生还分不清左右,因此,表述起来容易混淆,区分左右的训练有必要加强。

  四、联系生活,学习数学。

  为了帮学生理解序数的含义,我根据学生身边的事情,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白“第几”的含义。如“我想考试得第一,我坐在第一排”等等,学生有了老师的引导,很快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第几”。这样,不仅让学生巩固新知,也加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对于低年级孩子的教学,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尤为重要,那就需要采取不同形式,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参与。

  小编精心推荐阅读:

  教学反思 | 期中教学检查总结 | 期末教学工作总结

分享

热门关注

中考鼓励的话

中考鼓励的话

暑假心得(收藏12篇)

暑假心得

幼儿园自查自纠报告精选

幼儿园自查自纠报告

校长励志句子124句

校长励志句子

伤感心碎说说(精华63句)

伤感心碎说说

一年级上册《画》教学反思简短1000字6篇

一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一年级语文上册《画》教学反思简短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

一年级上册《画》教学反思集锦

一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一年级《画》教学反思模板6篇

一年级教学反思

一年级语文上册《画》教学反思范文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