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位招生紧张,多地发布学位预警

  各位学生家长注意了!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二孩”政策开始正式实施。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各地陆续迎来了一个人口出生高峰,导致给各地的义务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入学压力。下面是出国留学网收集整理的 “小学学位招生紧张,多地发布学位预警” ,本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小学学位招生紧张,多地发布学位预警

  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二孩”政策开始正式实施。在此背景下,2016年到2017年,全国各地陆续迎来了一个人口出生高峰。而今年,这批“二胎”儿童要上小学了,这也给各地的义务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入学压力。

  但更大的挑战在于,全国多地的“二胎”儿童在2018年之后又迅速减少,这就意味着,各地为了应对二胎入学 潮新增的学位,又需要在两三年后面临快速收缩的压力。今年要愁学生太多,再过两年就要愁学生太少,这确实很让人犯愁。

  多地发布学位预警

  进入5月,全国各地的“幼升小”招生工作陆续开启。

  据了解,今年4月,杭州市教育局发布全市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入学预警。杭州市教育局透露,杭州市2022年共招收一年级新生约12.5万名,但2023年目前摸底的潜在适龄生源在15万左右,创历史新高已成定局。

  因此,杭州市为家长提供了各个学校的入学信息查询,对于学区内适龄户籍生人数达到或超过学区小学常态招生计划数的100%给予“红色预警”,学区内适龄户籍生人数介于学区小学常态招生计划数的90%至100%的给予“黄色预警”。

  学位紧张的杭州小学会“变色”

  不只是杭州。广州、长春、北京、青岛、成都、济南、大连等多地都发出了学位预警,甚至一些县级市也有多所学校发出“红色预警”。

  杭州小学的录取是有先后顺位的,俗称“一表生”“二表生”“三表生”“四表生”……所谓“一表生”就是学生与父母同户、同住在本小学学区内,“二表生”是指户口在本小学学区内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家,“三表生”是指有本市常住户口但不在本小学学区内,“四表生”则是无本市常住户口的借读生。

  显示“红色预警”,这就意味着顺位靠后的生源被录取的可能性很小。北京的情况也类似。以海淀区为例,来自海淀区教委的数据显示,2023年,海淀区中小学面临学位供给的严峻挑战,特别是小学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入学高峰,预计达到4万人,初中入学预计达到2.75万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或将增加1.6万人。

  高涨之后马上暴跌?

  由于从人口出生数据可以预估出入园、入学高峰,因此各地都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应对准备。

  以北京为例,根据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全市新增了2.9万个中小学学位。2023年,将继续新增中小学学位2万个。而以北京市教育资源强势区之一的海淀区为例,来自海淀区教委的数据显示,2022年,海淀区新增中小学学位超过1万个,2023年还将新增中小学学位5560个。

  根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的了解和观察,目前各地应对“二胎入学 潮”虽然有压力,但整体上“问题不大”。

  因‘全面二孩’政策所形成的入学高峰是个小高峰,这个小高峰与若干年前学位的高峰相比,依然是一个相对低的状态。但各地的情况确实也有很大差异,大城市肯定更加严峻一些,而中小城市,尤其是农村,近年来一直处在生源外溢的状态下,所以并没有形成太大的入学压力。

  即使是在学位紧张的大城市,整体应对能力也是不成问题的。做到‘有学上’问题不大,但要做到‘上好学’,那问题就比较大了。所以,目前面临的难题不是增加多少个学位,而是如何进一步推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但另外一个问题更为严峻,因为“二胎”儿童在2018年之后迅速减少,如果入学高峰之后很快又出现学位“过剩”,该如何应对?以北京为例,可能会在几年之内就迎来入园、入学人数的“断崖式下跌”。

  来自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显示,北京市户籍人口出生近10年来的最高峰出现在2017年,即“全面二孩”政策的第二年,当年户籍人口出生数为17.1万人,2018年为14.1万人,2019年为13.3万人,2020年为10万人,2021年则降到了9万人。

  而到了2022年,虽然尚未有官方数据公布,但有机构根据各大医院的数据推测,2022年北京户籍的新生儿可能仅7.5万人左右。

  根据2023年3月21日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的《北京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84.3万人,常住人口出生率为5.67‰。而截至2016年末,北京市的常住人口出生率为9.32‰,2017年末为9.06‰。

  储朝晖强调,更应该关注的是接下来很快就会到来的入园、入学人数下滑。这确实是一个需要各方认真考虑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学校的效能安排,涉及要不要有人员的更迭,要不要招聘新的年轻教师。尤其是有很多地方,只有一个单一的办学主体,应对能力就会明显不够。

  现在,全国多地的幼儿园已经开始出现生源不足的问题,预计很快会传导到义务教育阶段。储朝晖建议,应该尽快发展多种主体办学,尽可能实现教育均衡,尽可能实现公共服务的多样化。

  储朝晖表示“公共服务不应是单一标准的、刻板的,公共服务应该是有适度竞争的,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大家的求学需要,才能够真正实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

  下面是北京市2023年幼升小政策的主要内容:

  2023年北京幼升小政策:(1)入学年龄。

  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凡年满6周岁(2017年8月31日以前出生] 均须参加学龄人口信息采集,免试就近入学。2017年9月1日后出生的孩子在2023年暂不能上一年级。

  2023年北京幼升小政策:(2)入学材料。

  非京籍家庭:①北京市居住证:包括父母和孩子在内的全家居住证原件及复印件;②在京实际居住证明:包括房产证或租赁合同备案凭证等;③全家户口簿:包括父母和孩子在内的全家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④在京务工就业证明:包括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或劳动关系证明、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等。

  京籍家庭:①父母双方居住证原件及复印件(非本市户籍);②适龄儿童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③户口所在地社区(村)委员会或单位开具的居住证明(房产证或租赁合同备案凭证);④适龄儿童出生医学证明原件及复印件;⑤适龄儿童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⑥父母双方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⑦其他相关材料(如离异、死亡等情况下需提供法院判决书或公证书等)。

  另外,具体材料还可能因城区而有所差异,可关注各城区教委网站最新通知。

  2023年北京幼升小政策:(3)入学建议。

  ①按照就近入学原则划定学校。②通州区、东城区、朝阳区和丰台区可通过家庭住址等信息查询房产对应小学。③非京籍若想出国留学或选择国际化教育,可以考虑读私立国际小学,但要有北京市居住证、在京务工证明、在京实际居住证、全家户口本等依据才可就读。④划片分为多校划片与单校划片,其中多校划片是多所学校对应一片小区或者街道,需“电脑派位”入学;而单校划片则是一所学校对于一片小区。⑤各区入学流程会有所不同,需满足相关政策才可入学。

  推荐阅读:

  小学重点

  小学教育

  高考招生:高校大类招生与按专业招生的区别

  自主招生、综合评价招生异同点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小学学位招生紧张,多地发布学位预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江苏省2023年环评师考试准考证打印入口

环评师考试

宁夏2023年环评工程师考试准考证打印入口

环评工程师考试

天津市2023年医师技能考试及准考证打印时间

医师技能考试

贵州省2023年自学考试毕业条件及时间

自学考试

2023年执业医师技能考试时间及流程

执业医师技能考试

北京2023年上半年自学学士学位申报入口

北京自学学士学位申报

关于2023年湖南工商大学学士学位申报的通知

学士学位申报

2023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士学位英语报名时间及条件

学士学位英语

江苏学位英语报名入口及流程图

学位英语报名入口

广东2023年学位外语报名考试报名入口

广东外语水平考试

热门问答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各位学生家长注意了!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二孩”政策开始正式实施。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各地陆续迎来了一个人口出生高峰,导致给各地的义务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入学压力。下面是出国留学网收集整理的 “小学学位招生紧张,多地发布学位预警” ,本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小学学位招生紧张,多地发布学位预警

  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二孩”政策开始正式实施。在此背景下,2016年到2017年,全国各地陆续迎来了一个人口出生高峰。而今年,这批“二胎”儿童要上小学了,这也给各地的义务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入学压力。

  但更大的挑战在于,全国多地的“二胎”儿童在2018年之后又迅速减少,这就意味着,各地为了应对二胎入学 潮新增的学位,又需要在两三年后面临快速收缩的压力。今年要愁学生太多,再过两年就要愁学生太少,这确实很让人犯愁。

  多地发布学位预警

  进入5月,全国各地的“幼升小”招生工作陆续开启。

  据了解,今年4月,杭州市教育局发布全市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入学预警。杭州市教育局透露,杭州市2022年共招收一年级新生约12.5万名,但2023年目前摸底的潜在适龄生源在15万左右,创历史新高已成定局。

  因此,杭州市为家长提供了各个学校的入学信息查询,对于学区内适龄户籍生人数达到或超过学区小学常态招生计划数的100%给予“红色预警”,学区内适龄户籍生人数介于学区小学常态招生计划数的90%至100%的给予“黄色预警”。

  学位紧张的杭州小学会“变色”

  不只是杭州。广州、长春、北京、青岛、成都、济南、大连等多地都发出了学位预警,甚至一些县级市也有多所学校发出“红色预警”。

  杭州小学的录取是有先后顺位的,俗称“一表生”“二表生”“三表生”“四表生”……所谓“一表生”就是学生与父母同户、同住在本小学学区内,“二表生”是指户口在本小学学区内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家,“三表生”是指有本市常住户口但不在本小学学区内,“四表生”则是无本市常住户口的借读生。

  显示“红色预警”,这就意味着顺位靠后的生源被录取的可能性很小。北京的情况也类似。以海淀区为例,来自海淀区教委的数据显示,2023年,海淀区中小学面临学位供给的严峻挑战,特别是小学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入学高峰,预计达到4万人,初中入学预计达到2.75万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或将增加1.6万人。

  高涨之后马上暴跌?

  由于从人口出生数据可以预估出入园、入学高峰,因此各地都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应对准备。

  以北京为例,根据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全市新增了2.9万个中小学学位。2023年,将继续新增中小学学位2万个。而以北京市教育资源强势区之一的海淀区为例,来自海淀区教委的数据显示,2022年,海淀区新增中小学学位超过1万个,2023年还将新增中小学学位5560个。

  根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的了解和观察,目前各地应对“二胎入学 潮”虽然有压力,但整体上“问题不大”。

  因‘全面二孩’政策所形成的入学高峰是个小高峰,这个小高峰与若干年前学位的高峰相比,依然是一个相对低的状态。但各地的情况确实也有很大差异,大城市肯定更加严峻一些,而中小城市,尤其是农村,近年来一直处在生源外溢的状态下,所以并没有形成太大的入学压力。

  即使是在学位紧张的大城市,整体应对能力也是不成问题的。做到‘有学上’问题不大,但要做到‘上好学’,那问题就比较大了。所以,目前面临的难题不是增加多少个学位,而是如何进一步推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但另外一个问题更为严峻,因为“二胎”儿童在2018年之后迅速减少,如果入学高峰之后很快又出现学位“过剩”,该如何应对?以北京为例,可能会在几年之内就迎来入园、入学人数的“断崖式下跌”。

  来自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显示,北京市户籍人口出生近10年来的最高峰出现在2017年,即“全面二孩”政策的第二年,当年户籍人口出生数为17.1万人,2018年为14.1万人,2019年为13.3万人,2020年为10万人,2021年则降到了9万人。

  而到了2022年,虽然尚未有官方数据公布,但有机构根据各大医院的数据推测,2022年北京户籍的新生儿可能仅7.5万人左右。

  根据2023年3月21日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的《北京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84.3万人,常住人口出生率为5.67‰。而截至2016年末,北京市的常住人口出生率为9.32‰,2017年末为9.06‰。

  储朝晖强调,更应该关注的是接下来很快就会到来的入园、入学人数下滑。这确实是一个需要各方认真考虑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学校的效能安排,涉及要不要有人员的更迭,要不要招聘新的年轻教师。尤其是有很多地方,只有一个单一的办学主体,应对能力就会明显不够。

  现在,全国多地的幼儿园已经开始出现生源不足的问题,预计很快会传导到义务教育阶段。储朝晖建议,应该尽快发展多种主体办学,尽可能实现教育均衡,尽可能实现公共服务的多样化。

  储朝晖表示“公共服务不应是单一标准的、刻板的,公共服务应该是有适度竞争的,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大家的求学需要,才能够真正实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

  下面是北京市2023年幼升小政策的主要内容:

  2023年北京幼升小政策:(1)入学年龄。

  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凡年满6周岁(2017年8月31日以前出生] 均须参加学龄人口信息采集,免试就近入学。2017年9月1日后出生的孩子在2023年暂不能上一年级。

  2023年北京幼升小政策:(2)入学材料。

  非京籍家庭:①北京市居住证:包括父母和孩子在内的全家居住证原件及复印件;②在京实际居住证明:包括房产证或租赁合同备案凭证等;③全家户口簿:包括父母和孩子在内的全家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④在京务工就业证明:包括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或劳动关系证明、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等。

  京籍家庭:①父母双方居住证原件及复印件(非本市户籍);②适龄儿童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③户口所在地社区(村)委员会或单位开具的居住证明(房产证或租赁合同备案凭证);④适龄儿童出生医学证明原件及复印件;⑤适龄儿童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⑥父母双方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⑦其他相关材料(如离异、死亡等情况下需提供法院判决书或公证书等)。

  另外,具体材料还可能因城区而有所差异,可关注各城区教委网站最新通知。

  2023年北京幼升小政策:(3)入学建议。

  ①按照就近入学原则划定学校。②通州区、东城区、朝阳区和丰台区可通过家庭住址等信息查询房产对应小学。③非京籍若想出国留学或选择国际化教育,可以考虑读私立国际小学,但要有北京市居住证、在京务工证明、在京实际居住证、全家户口本等依据才可就读。④划片分为多校划片与单校划片,其中多校划片是多所学校对应一片小区或者街道,需“电脑派位”入学;而单校划片则是一所学校对于一片小区。⑤各区入学流程会有所不同,需满足相关政策才可入学。

  推荐阅读:

  小学重点

  小学教育

  高考招生:高校大类招生与按专业招生的区别

  自主招生、综合评价招生异同点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