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奥会闭幕心得体会1000字

  我们在工作中经常会有自己的看法,我们会将自己的收获写下来。通过记录和总结,可以使自己得到成长,栏目小编汇总了海量资讯为大家带来这篇“残奥会闭幕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参阅本文!

残奥会闭幕心得体会(篇1)

  3月4日晚,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现场,当最后一棒火炬手、视障运动员李端,摸索着将手中的火炬嵌入“大雪花”造型的主火炬塔中央时,现场沸腾了。

  他虽然看不到光,但点亮了整个夜空。

  这是一个关于“我们这15%”的故事:

  当今世界有12亿残疾人,约占总人口的15%,其中仅中国就有8500多万残疾人。

  他们从来都不是“那15%”,而是“我们这15%”。

  这还是一个关于“勇气、决心、激励、平等”的故事——

  从1976年第一届冬残奥会举办至今,无数残疾人运动员挑战极限、超越自我,展现了人生的昂扬与顽强,展现出体育的精神与魅力。

  雪花纷飞不会因翅膀受伤而停下,体育的精神也不会局限于赛场之内。

  在追求梦想的人生竞技场上,一段段百折不挠的自强故事、一个个奋勇拼搏的顽强身影、一次次锲而不舍的艰难突破,无不诠释着不屈的品格、奋斗的意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奏响了一曲自强不息的生命赞歌。

  当本届冬残奥越野滑雪女子长距离(坐姿)比赛金牌获得者——杨洪琼的身影在最后一个直道尽头出现时,深蓝色的护目镜镜片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绚烂的光辉。她大口喘着气,握紧手杖的双臂用力撑向雪道。撞线的那一刻,她笑得阳光灿烂。

  “在滑雪场上,我就是里斯陶的眼睛。”德国高山滑雪队领滑员布伦策尔在谈到自己与视障运动员队友里斯陶的合作时说:“她完全信赖我,而我也在与她的合作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我们之间不可分割。”

  22岁的挪威运动员彼得森自小下肢瘫痪,但他从未自暴自弃,而是通过高山滑雪找到了人生的意义。他说,自己最大的愿望是“滑一辈子雪”,用拼搏精神“照亮”更多残疾人的梦想。

  如果说观看北京冬奥会,为的是分享人类挑战极限的喜悦,那么观看北京冬残奥会,收获的则是一次又一次的感动和来自心灵深处的触动。

  世界上没有两朵一模一样的雪花。每一个笑容,每一次拥抱,每一句初听,看似平淡无奇,细品却总是让人“破防”的话语,都触摸到了我们内心最深处的柔软,让人笑中带泪,泪中有笑。

  这就是冬残奥会的力量。

  “残奥会可以改变人们对残疾人的态度,我们将借此努力实现一个更具包容性的世界,这是残奥会独具的意义。”国际残奥委会新闻发言人克莱格·斯宾塞如是说。

  两个奥运、同样精彩。

  随着本届冬残奥会揭幕,当6个大项的顶尖选手齐聚中国,为金牌而战、为荣耀而战、为超越自我而战,北京冬残奥会的赛场,犹如阴霾之中的一束光,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的当下,为世界点亮了新的希望。

  生命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健全人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残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

  残疾人运动员自强不息、奋勇拼搏的精神,带给世界的激励余韵悠长。

  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曾说:“残疾人运动是唤醒人类良知的运动。”

  进一步来看,一部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史,就是一部人类呵护生命、关爱生命的文明史。尊重残疾人、爱护残疾人、帮助残疾人,不仅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应有之义。

  国际残奥委会宣传短片《我们这15%》,就是这一理念的集中表现。

  为了“这15%”,中国目光向内,为8500多万残疾人撑起了一片温暖的天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保障残疾人基本民生、改善残疾人生活品质、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有力促进了新时代残疾人事业的蓬勃发展,残疾人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时代潮流的残疾人事业发展之路愈发开阔。

  为了“这15%”,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确保“两个奥运、同样精彩”,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

  为了这个承诺,习近平总书记格外关心、高度重视冬残奥会筹办,每次实地考察都同时听取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备赛情况报告,一体部署各项筹办工作。从场馆规划建设到赛事组织服务,再到疫情防控工作,北京冬残奥会成果斐然:所有冬残奥会比赛场馆全部完成无障碍改造,增建残奥项目专用设施与赛道;冬残奥村内,盲文菜单、感应传感系统等“硬核黑科技”展现出“软萌”的一面……

  在冬残奥会开幕前夕,《残疾人事业蓝皮书:中国残疾人事业研究报告(2022)》正式发布。正如蓝皮书所指出的,我国是世界上残疾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而北京冬残奥会的举办,将对这个群体产生深远影响。

  以举办冬残奥会为契机,全国各地掀起了无障碍城市建设高潮。截至2020年,北京市公共厕所无障碍设施配置率已经达到93%,城市主要道路的盲道基本上实现“无断点”。2021年,河北省张家口市获得“创建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市”称号。未来,将会有更多无障碍设施投入运行,方便残疾人走出家门,更好融入社会生活中。

  事实再次向世界证明,中国是值得信任的。

  “本届冬残奥会是一届非常出色、非常精彩的赛事。”克莱格·斯宾塞说,2008年北京夏季残奥会时,中国提高了残奥运动的水准;2022年,中国再次将冬残奥运动带到了新的高度。

  多国人士和媒体认为,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向世界传递了信心、友爱与希望,展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望,本届冬残奥会为世界展示了竞技之美、精神之美、生命之美。

  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会,一届“同样精彩”的冬残奥会,两场“冰雪之约”如同一部《命运交响曲》,彰显出“残健融合”的理念,也从另一个层面传递出“我们这15%”与“我们这85%”携手“一起向未来”的价值追求。

  是的,如果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审视地球家园,那么从来就没有什么“他们”,有且只有“我们”。

残奥会闭幕心得体会(篇2)

  3月13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

  伴随着唱片的转动,唱片上逐渐显现出运动的人物造型。随后,一个个赛场瞬间呈现了出来。北京冬残奥会的精彩,就是由这样的一个个难忘的瞬间组成,北京冬残奥会的记忆,就是由这样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生动的故事构成。在赛场,所有人都是胜利者!折柳相赠,留存永远的记忆。

  4位视力残疾歌手全新演绎歌曲《你鼓舞了我》,熟悉温暖的旋律传递出了动人的力量!

  当数百位手语表演者高举手掌,“留声机”上呈现出“爱”的字样造型。每颗星星点点的萤火之光,在夜晚虽不耀眼;但当它们汇聚到一起,却被赋予了能够点亮世界的力量!

  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上,全场起立,在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升起。

  本届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以18金、20银、23铜总计61枚奖牌排名金牌榜和奖牌榜榜首,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中国代表团秘书长赵素京表示,代表团践行了“使命在肩 奋斗有我”的誓言,实现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书写了中国残疾人冬季运动的新篇章,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是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不断迈进的又一重要标志。

  在《欢乐颂》的旋律中,雪容融踩着轮滑鞋,摇头晃脑地进场了。

  闭幕式上的向志愿者致谢环节。

  中国代表团旗手杨洪琼在闭幕式上入场。

  鸟巢出现天干地支十二时辰

  在由定音鼓构成的“表盘”形象上,60名残健共融的表演者用行为模拟着“指针”每圈60个时间刻度的行进轨迹。从中国传统的天干地支时辰和二十四节气、到世界通用的象征时间概念的符号,都随着时间的轨迹应运而生。

  鸟巢上空现“北京2022”“BEIJING”焰火造型,璀璨的光芒见证难忘的冬残奥记忆。

  盲人演员用琴声熄灭主火炬

  雪花火炬台缓缓降下。在小提琴演奏的主题曲《雪花》伴奏下,主火炬缓缓熄灭。时光流淌,记忆永存,微火不微,永恒绵长!

残奥会闭幕心得体会(篇3)

  3月13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在绚丽的焰火和欢快的乐曲中,北京冬残奥会圆满落下帷幕。

  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示:“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作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北京见证来自世界各地的残奥运动员在赛场上顽强拼搏、超越自我,向世界奉献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残奥盛会。北京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弘扬了“勇气、决心、激励、平等”的残奥价值观,传播了“精神寓于运动”的残奥理念和“平等、参与、共享”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理念,奏响了“一起向未来”的华彩乐章。这是北京2008年残奥会后中国举办的又一全球残疾人体育盛会,必将载入世界残疾人体育事业史册。

  这是挑战自我、突破极限的体育盛会。赛场上,每一位残奥运动员都是令人敬佩的胜利者,他们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付出非同寻常的艰辛,以令人惊叹的表现展示残奥运动的竞技之美、精神之美、生命之美,谱写着自强不息、奋勇争先的生命壮歌。中国残奥运动员发扬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精神,敢于拼搏、勇于超越,取得了18枚金牌、20枚银牌、23枚铜牌的优异成绩,创造了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冬残奥会以来的新纪录,鼓舞和激励着广大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为全国人民带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这是促进团结、增进友谊的体育盛会。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困难和不便,中国践行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全力克服疫情影响,与国际残奥委会等方面通力合作,精心做好北京冬残奥会各项工作。从高标准建设无障碍设施,为运动员、随行官员及工作人员提供优质服务;到精细高效组织赛事保障、医疗救助、交通出行、人性化安检等,为运动员参赛提供便利;再到9000余名志愿者通过热情周到的志愿服务,展现平等、融合、包容的崇高精神。北京冬残奥会为残奥运动员搭建了充分展示残奥运动魅力的舞台,促进了各国人民的交往、了解和友谊。

  残疾人在全球总人口中占比约15%,是休戚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残疾人事业是崇高的人道主义事业,体育为残疾人打开了一扇通向多彩生活的大门,帮助他们踏上平等融入社会的道路。从北京2008年残奥会到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放的中国积极承担国际义务,全面参与国际残疾人体育事务,有力促进了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为国际残疾人体育运动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北京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展示了残疾人充满自信和活力的风采,唤起人们对残疾人更多的理解、尊重与关爱,必将进一步提高对全球12亿残疾人的关注度、包容性和无障碍水平,向世界传递信心、友爱与希望,充分展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将残疾人事业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残疾人体育蓬勃发展。残疾人体育运动水平不断提高,残疾人运动员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为国争光、激励社会,残疾人体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彰显了中国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制度优势,展现了中国尊重和保障残疾人权益的显著成就。以北京冬残奥会为契机,让更多人关注、了解残疾人事业,营造残健融合、共建共享包容性社会的良好氛围,定能推动残疾人事业向着现代化迈进,不断满足残疾人美好生活需要。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沐浴着和煦的春风,北京冬残奥会将和平、友谊、关爱的种子播撒在更多人的心中,必将结出累累硕果。让我们携手共奋进、一起向未来,共同促进残疾人事业不断发展进步,共同谱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崭新篇章。

残奥会闭幕心得体会(篇4)

  4年前的平昌冬奥会上,武大靖以破世界纪录的成绩拿下了短道速滑500米的金牌,他也成为了当届冬奥会闭幕式上中国代表团的旗手。也是在平昌,刚刚20出头的高亭宇在速滑500米的比赛中夺下铜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很多人看好这位崭露头角的新人未来成为中国速滑项目的一哥。

  2022年的冬奥会开幕式上,武大靖手中五星红旗传到了高亭宇的手中,他和女子钢架雪车选手赵丹一同成为旗手,那一刻高亭宇热血沸腾,这是我梦寐以求的角色,我一定不会辜负这份信任,会争取在赛场上展现自己的一面。

  说到做到,昨晚的冰上飞人大赛男子500米速滑比赛,高亭宇以34秒32完赛,一举打破了奥运会纪录,也拿下了男子速滑项目在冬奥会的首枚金牌。

  遥想1980年的普莱西德湖,中国代表团的首次冬奥之旅,担任开幕式旗手的赵伟昌也是一位男子速滑名将,他一个人在那届冬奥会上出战了500米、1000米和1500米三项争夺,在500米的比赛中,赵伟昌获得了第31名的名次。多年以后谈起那段经历,赵老依旧难以忘怀,他表示五星红旗在手就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当时我们运动员的实力与世界强队相比是有不小的差距,但走上奥运赛场就是去展现自己的一面,尽力去比赛。

  40余年过去了,一届又一届的冬奥会,一代又一代的体育人,我们的旗手杨扬、周洋、武大靖、赵宏博等,每一个人都在世界的体育舞台展现着实力与魅力,同时也在展现着那份无畏的勇气以及奋斗不息的精神。昨天,当高亭宇在冰丝带高举五星红旗全场滑行庆祝时,相信赵伟昌、赵士坚这些老一辈中国旗手会感同身受,一起分享这份荣誉与喜悦。

  因为有些东西是始终不会改变的,正如高亭宇在谈到北京冬奥会比赛时直言,自己除了全力以赴,争取比平昌更进一步之外,其他的不会去多想,冬奥会取得好成绩不是靠想出来的,如果靠想的话就天天躺着了,还是得靠实力说话。

  过去这个奥运周期,高亭宇也遇到过一些波折,比如腰伤的困扰,但成绩和状态的起伏并不妨碍他不断磨练自己。2021年11月的世界杯上,高亭宇过弯道时出现失误,最终排名第8,而当时在起跑时,裁判连续判罚他的对手们两次抢跑,这给高亭宇带来了一些影响,事后他也表示自己的注意力有些分散,所以技术动作没能做到。而之后高亭宇一直在打磨各方面的技术,尤其是起跑的速度,甚至睡觉时常常梦到在比赛。而昨天来到冰丝带的冰道上,高亭宇的起跑堪称完美,前100米的成绩是9秒42,并最终打破了奥运纪录,这一刻梦想成真。

  夺冠后的高亭宇还不忘向同为旗手的赵丹隔空加油,昨天这位00后姑娘在被喻为勇敢者游戏的钢架雪车中也有非常出色的发挥,第一轮就刷新了本届冬奥女子钢架雪车的赛道纪录。尽管在第三轮出现失误,最终没能实现夺牌的愿望,可赵丹和她的队友黎禹汐,还有昨天上午创历史拿下铜牌的男子钢架雪车选手闫文港都在用他们的勇气与技巧,让更多的人们关注这项刺激的冬季运动。

  旗手,永远站在最前端,手中是国旗,身后是战友,展现的是中国的意志,传承的是奥运的精神。

  小编精心推荐

  心得体会字数:500字 | 600字 | 800字 | 1000字 | 2000字 | 3000字 | 4000字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残奥会闭幕心得体会100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大学生冬训心得体会(系列6篇)

大学生冬训心得体会

学网球的心得体会实用11篇

网球心得体会

产品质量心得体会6篇

产品质量心得体会

教师教学实习心得体会集锦

教师教学实习心得体会

苦儿流浪记心得体会700字

苦儿流浪记心得体会

卫生心得体会1000字

卫生心得体会

参观心得体会1000字

参观心得体会

车工心得体会1000字

车工心得体会

化妆心得体会1000字

化妆心得体会

营销心得体会1000字

营销心得体会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我们在工作中经常会有自己的看法,我们会将自己的收获写下来。通过记录和总结,可以使自己得到成长,栏目小编汇总了海量资讯为大家带来这篇“残奥会闭幕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参阅本文!

残奥会闭幕心得体会(篇1)

  3月4日晚,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现场,当最后一棒火炬手、视障运动员李端,摸索着将手中的火炬嵌入“大雪花”造型的主火炬塔中央时,现场沸腾了。

  他虽然看不到光,但点亮了整个夜空。

  这是一个关于“我们这15%”的故事:

  当今世界有12亿残疾人,约占总人口的15%,其中仅中国就有8500多万残疾人。

  他们从来都不是“那15%”,而是“我们这15%”。

  这还是一个关于“勇气、决心、激励、平等”的故事——

  从1976年第一届冬残奥会举办至今,无数残疾人运动员挑战极限、超越自我,展现了人生的昂扬与顽强,展现出体育的精神与魅力。

  雪花纷飞不会因翅膀受伤而停下,体育的精神也不会局限于赛场之内。

  在追求梦想的人生竞技场上,一段段百折不挠的自强故事、一个个奋勇拼搏的顽强身影、一次次锲而不舍的艰难突破,无不诠释着不屈的品格、奋斗的意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奏响了一曲自强不息的生命赞歌。

  当本届冬残奥越野滑雪女子长距离(坐姿)比赛金牌获得者——杨洪琼的身影在最后一个直道尽头出现时,深蓝色的护目镜镜片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绚烂的光辉。她大口喘着气,握紧手杖的双臂用力撑向雪道。撞线的那一刻,她笑得阳光灿烂。

  “在滑雪场上,我就是里斯陶的眼睛。”德国高山滑雪队领滑员布伦策尔在谈到自己与视障运动员队友里斯陶的合作时说:“她完全信赖我,而我也在与她的合作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我们之间不可分割。”

  22岁的挪威运动员彼得森自小下肢瘫痪,但他从未自暴自弃,而是通过高山滑雪找到了人生的意义。他说,自己最大的愿望是“滑一辈子雪”,用拼搏精神“照亮”更多残疾人的梦想。

  如果说观看北京冬奥会,为的是分享人类挑战极限的喜悦,那么观看北京冬残奥会,收获的则是一次又一次的感动和来自心灵深处的触动。

  世界上没有两朵一模一样的雪花。每一个笑容,每一次拥抱,每一句初听,看似平淡无奇,细品却总是让人“破防”的话语,都触摸到了我们内心最深处的柔软,让人笑中带泪,泪中有笑。

  这就是冬残奥会的力量。

  “残奥会可以改变人们对残疾人的态度,我们将借此努力实现一个更具包容性的世界,这是残奥会独具的意义。”国际残奥委会新闻发言人克莱格·斯宾塞如是说。

  两个奥运、同样精彩。

  随着本届冬残奥会揭幕,当6个大项的顶尖选手齐聚中国,为金牌而战、为荣耀而战、为超越自我而战,北京冬残奥会的赛场,犹如阴霾之中的一束光,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的当下,为世界点亮了新的希望。

  生命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健全人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残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

  残疾人运动员自强不息、奋勇拼搏的精神,带给世界的激励余韵悠长。

  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曾说:“残疾人运动是唤醒人类良知的运动。”

  进一步来看,一部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史,就是一部人类呵护生命、关爱生命的文明史。尊重残疾人、爱护残疾人、帮助残疾人,不仅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应有之义。

  国际残奥委会宣传短片《我们这15%》,就是这一理念的集中表现。

  为了“这15%”,中国目光向内,为8500多万残疾人撑起了一片温暖的天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保障残疾人基本民生、改善残疾人生活品质、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有力促进了新时代残疾人事业的蓬勃发展,残疾人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时代潮流的残疾人事业发展之路愈发开阔。

  为了“这15%”,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确保“两个奥运、同样精彩”,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

  为了这个承诺,习近平总书记格外关心、高度重视冬残奥会筹办,每次实地考察都同时听取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备赛情况报告,一体部署各项筹办工作。从场馆规划建设到赛事组织服务,再到疫情防控工作,北京冬残奥会成果斐然:所有冬残奥会比赛场馆全部完成无障碍改造,增建残奥项目专用设施与赛道;冬残奥村内,盲文菜单、感应传感系统等“硬核黑科技”展现出“软萌”的一面……

  在冬残奥会开幕前夕,《残疾人事业蓝皮书:中国残疾人事业研究报告(2022)》正式发布。正如蓝皮书所指出的,我国是世界上残疾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而北京冬残奥会的举办,将对这个群体产生深远影响。

  以举办冬残奥会为契机,全国各地掀起了无障碍城市建设高潮。截至2020年,北京市公共厕所无障碍设施配置率已经达到93%,城市主要道路的盲道基本上实现“无断点”。2021年,河北省张家口市获得“创建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市”称号。未来,将会有更多无障碍设施投入运行,方便残疾人走出家门,更好融入社会生活中。

  事实再次向世界证明,中国是值得信任的。

  “本届冬残奥会是一届非常出色、非常精彩的赛事。”克莱格·斯宾塞说,2008年北京夏季残奥会时,中国提高了残奥运动的水准;2022年,中国再次将冬残奥运动带到了新的高度。

  多国人士和媒体认为,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向世界传递了信心、友爱与希望,展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望,本届冬残奥会为世界展示了竞技之美、精神之美、生命之美。

  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会,一届“同样精彩”的冬残奥会,两场“冰雪之约”如同一部《命运交响曲》,彰显出“残健融合”的理念,也从另一个层面传递出“我们这15%”与“我们这85%”携手“一起向未来”的价值追求。

  是的,如果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审视地球家园,那么从来就没有什么“他们”,有且只有“我们”。

残奥会闭幕心得体会(篇2)

  3月13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

  伴随着唱片的转动,唱片上逐渐显现出运动的人物造型。随后,一个个赛场瞬间呈现了出来。北京冬残奥会的精彩,就是由这样的一个个难忘的瞬间组成,北京冬残奥会的记忆,就是由这样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生动的故事构成。在赛场,所有人都是胜利者!折柳相赠,留存永远的记忆。

  4位视力残疾歌手全新演绎歌曲《你鼓舞了我》,熟悉温暖的旋律传递出了动人的力量!

  当数百位手语表演者高举手掌,“留声机”上呈现出“爱”的字样造型。每颗星星点点的萤火之光,在夜晚虽不耀眼;但当它们汇聚到一起,却被赋予了能够点亮世界的力量!

  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上,全场起立,在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升起。

  本届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以18金、20银、23铜总计61枚奖牌排名金牌榜和奖牌榜榜首,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中国代表团秘书长赵素京表示,代表团践行了“使命在肩 奋斗有我”的誓言,实现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书写了中国残疾人冬季运动的新篇章,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是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不断迈进的又一重要标志。

  在《欢乐颂》的旋律中,雪容融踩着轮滑鞋,摇头晃脑地进场了。

  闭幕式上的向志愿者致谢环节。

  中国代表团旗手杨洪琼在闭幕式上入场。

  鸟巢出现天干地支十二时辰

  在由定音鼓构成的“表盘”形象上,60名残健共融的表演者用行为模拟着“指针”每圈60个时间刻度的行进轨迹。从中国传统的天干地支时辰和二十四节气、到世界通用的象征时间概念的符号,都随着时间的轨迹应运而生。

  鸟巢上空现“北京2022”“BEIJING”焰火造型,璀璨的光芒见证难忘的冬残奥记忆。

  盲人演员用琴声熄灭主火炬

  雪花火炬台缓缓降下。在小提琴演奏的主题曲《雪花》伴奏下,主火炬缓缓熄灭。时光流淌,记忆永存,微火不微,永恒绵长!

残奥会闭幕心得体会(篇3)

  3月13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在绚丽的焰火和欢快的乐曲中,北京冬残奥会圆满落下帷幕。

  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示:“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作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北京见证来自世界各地的残奥运动员在赛场上顽强拼搏、超越自我,向世界奉献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残奥盛会。北京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弘扬了“勇气、决心、激励、平等”的残奥价值观,传播了“精神寓于运动”的残奥理念和“平等、参与、共享”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理念,奏响了“一起向未来”的华彩乐章。这是北京2008年残奥会后中国举办的又一全球残疾人体育盛会,必将载入世界残疾人体育事业史册。

  这是挑战自我、突破极限的体育盛会。赛场上,每一位残奥运动员都是令人敬佩的胜利者,他们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付出非同寻常的艰辛,以令人惊叹的表现展示残奥运动的竞技之美、精神之美、生命之美,谱写着自强不息、奋勇争先的生命壮歌。中国残奥运动员发扬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精神,敢于拼搏、勇于超越,取得了18枚金牌、20枚银牌、23枚铜牌的优异成绩,创造了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冬残奥会以来的新纪录,鼓舞和激励着广大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为全国人民带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这是促进团结、增进友谊的体育盛会。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困难和不便,中国践行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全力克服疫情影响,与国际残奥委会等方面通力合作,精心做好北京冬残奥会各项工作。从高标准建设无障碍设施,为运动员、随行官员及工作人员提供优质服务;到精细高效组织赛事保障、医疗救助、交通出行、人性化安检等,为运动员参赛提供便利;再到9000余名志愿者通过热情周到的志愿服务,展现平等、融合、包容的崇高精神。北京冬残奥会为残奥运动员搭建了充分展示残奥运动魅力的舞台,促进了各国人民的交往、了解和友谊。

  残疾人在全球总人口中占比约15%,是休戚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残疾人事业是崇高的人道主义事业,体育为残疾人打开了一扇通向多彩生活的大门,帮助他们踏上平等融入社会的道路。从北京2008年残奥会到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放的中国积极承担国际义务,全面参与国际残疾人体育事务,有力促进了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为国际残疾人体育运动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北京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展示了残疾人充满自信和活力的风采,唤起人们对残疾人更多的理解、尊重与关爱,必将进一步提高对全球12亿残疾人的关注度、包容性和无障碍水平,向世界传递信心、友爱与希望,充分展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将残疾人事业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残疾人体育蓬勃发展。残疾人体育运动水平不断提高,残疾人运动员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为国争光、激励社会,残疾人体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彰显了中国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制度优势,展现了中国尊重和保障残疾人权益的显著成就。以北京冬残奥会为契机,让更多人关注、了解残疾人事业,营造残健融合、共建共享包容性社会的良好氛围,定能推动残疾人事业向着现代化迈进,不断满足残疾人美好生活需要。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沐浴着和煦的春风,北京冬残奥会将和平、友谊、关爱的种子播撒在更多人的心中,必将结出累累硕果。让我们携手共奋进、一起向未来,共同促进残疾人事业不断发展进步,共同谱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崭新篇章。

残奥会闭幕心得体会(篇4)

  4年前的平昌冬奥会上,武大靖以破世界纪录的成绩拿下了短道速滑500米的金牌,他也成为了当届冬奥会闭幕式上中国代表团的旗手。也是在平昌,刚刚20出头的高亭宇在速滑500米的比赛中夺下铜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很多人看好这位崭露头角的新人未来成为中国速滑项目的一哥。

  2022年的冬奥会开幕式上,武大靖手中五星红旗传到了高亭宇的手中,他和女子钢架雪车选手赵丹一同成为旗手,那一刻高亭宇热血沸腾,这是我梦寐以求的角色,我一定不会辜负这份信任,会争取在赛场上展现自己的一面。

  说到做到,昨晚的冰上飞人大赛男子500米速滑比赛,高亭宇以34秒32完赛,一举打破了奥运会纪录,也拿下了男子速滑项目在冬奥会的首枚金牌。

  遥想1980年的普莱西德湖,中国代表团的首次冬奥之旅,担任开幕式旗手的赵伟昌也是一位男子速滑名将,他一个人在那届冬奥会上出战了500米、1000米和1500米三项争夺,在500米的比赛中,赵伟昌获得了第31名的名次。多年以后谈起那段经历,赵老依旧难以忘怀,他表示五星红旗在手就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当时我们运动员的实力与世界强队相比是有不小的差距,但走上奥运赛场就是去展现自己的一面,尽力去比赛。

  40余年过去了,一届又一届的冬奥会,一代又一代的体育人,我们的旗手杨扬、周洋、武大靖、赵宏博等,每一个人都在世界的体育舞台展现着实力与魅力,同时也在展现着那份无畏的勇气以及奋斗不息的精神。昨天,当高亭宇在冰丝带高举五星红旗全场滑行庆祝时,相信赵伟昌、赵士坚这些老一辈中国旗手会感同身受,一起分享这份荣誉与喜悦。

  因为有些东西是始终不会改变的,正如高亭宇在谈到北京冬奥会比赛时直言,自己除了全力以赴,争取比平昌更进一步之外,其他的不会去多想,冬奥会取得好成绩不是靠想出来的,如果靠想的话就天天躺着了,还是得靠实力说话。

  过去这个奥运周期,高亭宇也遇到过一些波折,比如腰伤的困扰,但成绩和状态的起伏并不妨碍他不断磨练自己。2021年11月的世界杯上,高亭宇过弯道时出现失误,最终排名第8,而当时在起跑时,裁判连续判罚他的对手们两次抢跑,这给高亭宇带来了一些影响,事后他也表示自己的注意力有些分散,所以技术动作没能做到。而之后高亭宇一直在打磨各方面的技术,尤其是起跑的速度,甚至睡觉时常常梦到在比赛。而昨天来到冰丝带的冰道上,高亭宇的起跑堪称完美,前100米的成绩是9秒42,并最终打破了奥运纪录,这一刻梦想成真。

  夺冠后的高亭宇还不忘向同为旗手的赵丹隔空加油,昨天这位00后姑娘在被喻为勇敢者游戏的钢架雪车中也有非常出色的发挥,第一轮就刷新了本届冬奥女子钢架雪车的赛道纪录。尽管在第三轮出现失误,最终没能实现夺牌的愿望,可赵丹和她的队友黎禹汐,还有昨天上午创历史拿下铜牌的男子钢架雪车选手闫文港都在用他们的勇气与技巧,让更多的人们关注这项刺激的冬季运动。

  旗手,永远站在最前端,手中是国旗,身后是战友,展现的是中国的意志,传承的是奥运的精神。

  小编精心推荐

  心得体会字数:500字 | 600字 | 800字 | 1000字 | 2000字 | 3000字 | 4000字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