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1000字

2023-06-02 15:16:08 七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俗话说,做什么事都要有计划和准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可以帮助教学循序渐进的进行。出国留学网特意为你呈上“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篇1)

  多年来,在中学语文教学体系中,现代诗歌的教学一直处于边缘化状态。这种现象一则与现代诗歌在文学地位中的整体走弱有关,一则也是由于教师缺乏诗意构想,教学手段单一所致。现代诗歌本身具有寓意丰沛、晓畅明白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到巧妙运思,诗化课堂,只有跳出传统的技术解读的窠臼,融教师之真情于其间,方能洞开现代诗歌学习的一片新天。我在人教版七年级第一课《在山的那边》的教学中做了一点有益的尝试,巧借古诗品今诗,将浓郁的语文味植入课堂,使学生兴趣盎然,收获颇多。下面是这堂课的两个片段:

  【片段一】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在同学们诵读一边过后,我也深情地诵读起来,课堂就这样开始了。

  师:山那边是什么呢?

  生:海!

  师:是啊,白日依山尽,黄河……

  生:入海流。

  师:海上生明月,天涯……

  生:共此时。

  师:对,还有本册书中曹操的《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生: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师:是啊,多么美的大海!多么壮阔的胸襟!多么悠远的遐思啊!……可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为什么呢?

  生:──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

  师: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同学们,此刻请再次告诉我山那边是什么?

  生:是山!”

  师:不错,黄河远上白云间……

  生:一片孤城万仞山。”

  师:两岸猿声啼不住……

  生:轻舟已过万重山。

  师:万重山、万仞山横在眼前,挡住了那个美丽、壮阔的大海,你会怎么想?思考一下,写下来。……

  【片段二】

  在诗的第二部分的教学中,我插入了一段对自己亲身经历的介绍,继续巧借古诗解读今诗。

  师:同学们,老师也有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那就是做一名幸福的语文教师。可你们知道要做一名教师需要很高的文化素养和表达能力,通向讲台的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记得那时我说话声音小,还特别害羞,不少同学都给我泼凉水,说我上不了讲台,不是那块料。幸亏在最苦闷彷徨的时候,我得到了一件法宝,是清代郑燮的一首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播放)同学们,你们认真读一读,试试能不能用课文里面的诗句来翻译它。

  生1:“咬定青山不放松”就是“人们啊,请相信──/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

  生2:“立根原在破岩中”就是“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生3:“千磨万击还坚劲”可以用“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来注解。

  生4:“任尔东西南北风”是不是可以说“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师:那么,阻挡着我们前进的风在哪里?

  生4:被信念凝成的海战胜了!

  师:好!好一个“被信念凝成的海战胜了”!屈原诗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李白诗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成长中的我们正需要这种执着追求的精神相伴前行,让我们激情饱满地再次诵读课文《在山的那边》!

  这堂课由预设的以古诗为辅助手段解读课文到实际课堂生成的诗意与厚重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并且因古诗的加入,也使得学生对该课的形象化记忆有了一个立足点,今古对照,诗韵相协,实可谓“不薄今人爱古人”,对培养初中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大有裨益。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篇2)

  中学文言文之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重中之重,教学改革以来正在逐渐加强文言教学,一方面是弘扬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则是学习母语之必须。然则鲁教版初一上册教材中所选《山市》颇令笔者费解!是和道理让本书编者将本课收入课本的呢?从该单元主题来讲,属于“弘扬科学精神”,重点应该点明的是语文与自然科学的必然联系。但《山市》一课要说让他们学到所谓的科学知识,那真是还不如随便从现代作家里面随便挑选一篇关于“海市蜃楼”的作品,免得让学生学到结尾还在那迷惑:“这鬼市到底是咋回事?”

  从文学鉴赏的角度来看,蒲松龄乃明清小说之大家,其作品《聊斋志异》更是妇孺皆知,其“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的批判精神是其作品的主调,然《山市》一课上尽管教师无论怎么讲解背景讲解《聊斋》之批判精神,学生也难从本课中领略端倪。《聊斋》一书凡474篇并非皆能反映作者之志趣,其中也不乏艺术性、文学性稍弱者,不能一概而论。然《山市》决不是能代表蒲氏风格的作品,并且,初一学生首次接触蒲松龄更应该以更具代表性、艺术性之文来启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一线语文教师大多将本课中文言词汇作为重点来讲解,很少顾及《山市》之艺术性、审美性。中学低年级的文言字词积累固然重要,但若顾此失彼就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贻害无穷。另一方面,大部分教师在讲解课文内容时候程式化教学痕迹太严重,尚不能打破旧有教学体系。在21世纪信息时代到来的今天还在那“开始——发展———高潮——结局”的一通灌输,一段段的概括大意,如同解剖生物标本般的肢解本来已经很短小的文章。

  《山市》很奇幻,教学很诡异!

  教学改革不能只改其表,不管多好的教材、多好的理论,如果教师的思想不能转变,知识面不能开拓,一切皆是无用之功!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篇3)

  像往常一样,对着自己熟悉得有点陌生的旧课总是要发呆半天,怎样才能突破自己的瓶颈,怎样才能不走以前的老路,怎样才能走出教学的高原期,我考虑了半天,抓住了"谎言["这一切入口,成功的抓住主题教学,用一个课时将这老课上透上厚上出新意,没有作秀,没有观客,只有自己的真实和学生的朴实,当两者相遇的时候上出了厚实。

  《皇帝的新装》一课是安徒生的一个很著名的童话故事,作者借这个夸张的故事辛辣地讽刺了社会上的虚伪无耻的不正之风,具有警醒世人的意义,最重要的是对于初一的学生让他们体会到做人的真诚,于是我选择了”谎言”作为课堂的切入口,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以及结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的要求来上这一课。我是将这一课当做阅读课来讲的,主要使用谈话法,所以读得比较少,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体会人物的内心,以及咀嚼童话的意蕴,如让学生思考“说谎的都有些什么人?””他们为什么说谎””如果你是他们的当中的一个你会怎样做?””如果你是那个小孩你会不会说出真话”作者想要借着这么一个至上而下的编织谎言的世界,想要告诉我们什么?”这些问题都值得教师、学生一起去探讨、领悟。当然,我们不应该规定死一个答案,因为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是不一样的,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体验,我们应该尊重他们在课堂上的感悟。

  当然,我在设计这一堂课时,犯了个错误,就是高估了自己的学生的能力。我不应该临时改变原来的设计让他们分角色表演,或许让他们出来复述故事效果可能会好些,分角色朗读会更适合。另外,我在设计课件的时候还穿插了一段很精彩的音乐,可惜那天的音响设备出了故障,没有播放出来,觉得比较可惜。还有,我一位老师交谈过,她向我提出这个意见:《皇帝的新装》这一课告诉我们在社会上、生活中讲真话是很不容易的,但我们还是要引导学生去讲真话,也就是说思想教育这方面我没有注意去引导。可总体学生活跃的思维,争先恐后的发言,滔滔不绝的言谈,的确是呈现出可喜的局面,整堂课学生是在”动”中度过的。

  每次遇到旧课,都当作一篇课老教的时候,选择不同的切入口,你会发现语文的世界会耳目一新,也会精彩纷呈。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篇4)

  指导思想及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思路。

  2、分析语言特色,体会作品优美的意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3、掌握写景状物的一般方法,并进行片段描写。

  4、精彩语段要求背诵。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1、导入:可由朱自清的《春》自然导入,也可请学生谈谈自己对冬天的感受导入,也可由古代名家诗句导入。

  2、默读。

  3、词语教学:读背“读一读、写一写”结合课文辨析字型字意。

  4、朗读课文:

  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5、初步诵读课文。阅读时进行课文的整体把握,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思路,可思考以下问题:

  ──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这些景物各有何特点?济南冬天的总体特点是什么?各段描写之间有何关联?

  6、全班集体研讨,各抒己见,互相补充,明确课文主要内容,并且依照课文的脉络文理,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济南的冬天的主要内容。

  7、朗读全文。

  8、背诵其中精彩语段。

  9、作业。

  第二课时

  1、复习旧课,3分钟完成《课课练》一、二、三大题,巩固词语。

  2、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分析其中的精妙之处,学习语言分析的一般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仔细揣摩,尽量能口头表达,教师从旁点播、补充,可以用《春》当中学到的知识来启发学生。

  ──你喜欢文中哪些优美的语句?为什么喜欢?用简洁的语言来分析。

  ──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分析其作用。并模仿举例。

  ──你认为好的语言应当具备哪些特点?应当如何品位语言的精妙之处?在文字表达上应注意些什么?

  3、比较阅读:通过和《春》的比较,小结归纳出景物描写的一般方法。由学生自己合作、探究完成,教师以实例点播,尽量不要告诉学生现成答案。

  4、自由朗读《春》和《济南的冬天》两篇课文,体会大师笔法。

  5、语段训练:完成课后练习三,进一步把握景物描写的一般方法。交流改进。

  6、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精彩语段,感悟体会,加深印象。

  7、课后练习:

  ──完成《课课练》。

  ──进一步补充完善。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篇5)

  我们的母语重情性、重意会、重简约、重自悟,我们的语文教学也理应重情性、重意会、重简约、重自悟。

  语文与生活天然联系在一起,语文反映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对学生而言,语文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生活是语文唯一的源头活水。

  学生用情感领悟母语的同时,母语也同时熏染着学生的情感;学生用智慧解读母语的同时,母语也同时提升学生的智慧;学生用心灵品味母语的同时,母语也同时雕琢着学生的心灵。因此,母语应该成为学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绿洲,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一道风景、成为学生心灵中的一股甘泉。

  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种佳境;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种佳境;人即是课、课即是人,这是第三种佳境。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至无痕。因此,课的最高境界乃是无课。

  “以情带读,读中悟情”是“情感派”阅读教学的立身之本。“以情带读”的“情”,是融合了思想、智慧、体验、想象、灵性的情,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情,是求真、向善、爱美的情。以情带读,带出的是饱含深情的读、是全神贯注的读、是多元感悟的读、是个性飞扬的读、是融会贯通的读、是出神入化的读。以情带读,还自然带出读的技巧、读的节奏、读的旨趣、读的韵味、读的神采。

  语文学习,是学生以原有的认知经验和人生体验为基础,对文本主动加工并重新建构的过程。古人有言: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正所谓“一轮皓月当空照,千江有水千江月”。

  把课文读通,对多数学生来说并非易事。朱熹有言:“凡读书,须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问题在于,这样读书,有人不屑一顾,有人不以为然,有人不了了之,也有人不知所措。学生的读书水平普遍不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把功夫扎扎实实地化在读原文上,这是学好语文的金玉良言。

  阅读课一定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读书。整体感知主要靠读,有所感悟主要靠读,培养语感主要靠读,情感熏陶主要靠读,积累语言更要靠读。正如清人唐彪所言:“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学生只有在读书中才能学会读书,这是一个再朴素不过的真理。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篇6)

  根据语文工作室教研安排,我上了一节《景物描写》的作文指导课,让学生深深认识到在作文中运用描写的'重要作用。

  我首先让学生欣赏几段有景物描写的话,让学生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并体会其作用。 然后让学生读几段景物描写有毛病的话并改正。如:来到公园的假山上,我依然很郁闷,并觉得有点累,便坐在一块石头上休息。举目四望,天上漂浮几朵悠悠的白云,阳光虽不太热情,却也因此更明媚。一阵风吹来,竹叶轻吟,杨叶欢唱。我苦恼极了,于是闭上了双眼。这时妈妈的叮嘱声在耳边回响起来:“竞争的年代,英语至关重要,决定着你的前途和命运,你一定要‥‥‥”可现在,我这66分的成绩,怎么有脸见父母呢? 毛病:景物描写和人物的心情不一致。修改:仰望天空,空中漂浮着淡淡的薄云,太阳的脸阴沉沉的;俯视山间,那些曾经快乐的竹子和杨树也都不声不响,忧郁的站在山坡上。

  我又让学生给一段话添上几句恰当景物描写。如:第二天,我背着新书包,迈着轻快的脚步走进校园。(甬路边的行道树向我频频挥手,木棉花对我笑眯了眼,绿篱上的喇叭花也惊奇睁大了眼睛望着我。)“我有新书包了,我有名牌新书包了。”我在心里呼喊着,挺起胸膛,脚步更轻快了。

  一个风雪之夜,我感冒发了高烧。妈妈焦急地给在单位值班的爸爸打电话,可怎么也打不通。她想找街坊帮忙,可到了门口又回来了,她是怕打扰人家休息。昏迷中,我看见妈妈在屋里转了一会儿,就毅然的背起我,奔向医院,(

  狂风卷着雪片,像一头发怒的雄狮,摇鬃甩尾,张牙舞爪地向妈妈扑来,不停地用它那尖利冷酷的利爪,撕扯着妈妈的头巾和衣服,抓挠妈妈的脸。)匆忙中,妈妈滑倒了,和妈妈一起倒在地上的我不停地哼哼。这时妈妈脱下她的大衣,裹在我身上,又费力地将我背起,在刺骨的寒风中,她只穿着一件单薄的毛衣,背着我,艰难地跑向医院。

  再让学生欣赏《故乡》中的对闰土和杨二嫂的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让其体会其作用。接着给学生欣赏一段教室停电的场景描写:灯火通明的教室一下子变得一片黑暗。差不多与此同时,“啊—”,几十个同学不约而同地发出一声喊叫。这喊声里有惊诧,有叹惋,也有愤怒。顿时教室里嚷成了一锅粥。“早不停,迟不停,偏要在这个时候停,真见鬼!”“距离中考只有418小时了!”“电老虎可真不长眼!”“同学们,安静点!”这是班主任王老师的声音。教室里渐渐恢复了平静,“你看外面多美啊!‘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为什么不到外面去赏月,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呢!”被誉为“诗人”的张伟提议。“好!”很多人表示响应,一个一个走出了教室。这时,有人点燃了一支蜡烛,几个女同学开始聚在烛光下继续看书了。”在这段学习生活场景和自然景物描写中活画出学生们对停电的埋怨和对时间紧迫的无奈及忙中抽闲欣赏月色、放松心情的愉悦心情,描写真切、到位。

  之后我让学生进行堂上训练:1、自设情境,通过景物描写烘托人物的某种精神品质。2、自设情境,通过景物描写烘托人物的某种情感。3、自设情境,通过景物描写烘托人物的某种心理。

  本节作文课虽然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但已让学生初步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篇7)

  我们学校在三年发展性规划中提出,以现有科研课题作为研究切入点,把“活的教育+美的教育”融入科研活动中,形成探讨性教学模式。从课前参与、课堂渗透和课后迁移三方面见成效。

  这两个学期,在学校的大课题下我研究的子课题是“注重预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经过两个学期的努力,我们师生在共同的学习和研究中不断的收获惊喜。

  这是《珍珠鸟》的第一课时。开课的第一环节,是检查预习情况。先是认读生字,我照例在黑板上出示本课的十个生字(不带拼音)。看着小手林立的教室,我知道学生们一定胸有成竹。果然,张乐同学娴熟的字正腔圆的发音,立刻博得满堂喝彩。“说一说你最欣赏张乐读的.哪一个字,为什么?”“我最欣赏张乐读对‘卷’字,因为它是多音字,一不注意就会读错!”“噢,那卷字还有什么读音呢?我们一起来说说。”我在黑板上就着学生们的回答标出了卷字的两个读音。“我最欣赏张乐读‘拨’字,因为这个‘拨’字和‘拔’字很相似,我经常读错,张乐读对了。”“我来说说这两个字怎么记……”学生们你一句我一句,作为教师的我,这时所做的只是不断的肯定着这帮能干的学生。很快就进入检查扩词了,我特意点了苏杰,苏杰声音虽不够大,但还是都组对了。“我来,我还有……”其他同学争先恐后地想发言。“好,我知道大家都能给这些生字组词,老师现在想了解谁积累了‘好词’让大家分享?”黄紫慧第一个举手“卷——风卷残云、卷土重来”“拨——拨云见日、挑拨离间”“撞——横冲直撞、招摇撞骗”……学生们积累好词语已经成为习惯,每次听到学生们嘴里蹦出那么多好词,我总会由衷的说:“谢谢同学们带来这么多好词,有一些好词老师都不知道,今天能跟大家一起分享,感觉真的很快乐。”在用上本课生字联系课文内容说一句话时,一个同学说的是课文最后那句“信赖,不就可以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我请这个同学再重复一次这句话,然后问学生:“这是一个什么句子?你还可以怎么说?”一连请了几个学生,回答都是“信赖,就可以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我对学生们说“老师这样说你们看行吗?”我提高了语调“信赖,一定可以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行,因为反问句就是表示十分肯定的意思!”平时不太发言的李慧婷肯定了老师。“那我们全班一起大声的说一次好吗?”在我的倡议下,全班同学齐声说“信赖,一定可以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在检查预习的最后,我是请同桌互评读书,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在教学的第一个环节里,学生们不仅自学了生字新词,整体感知了课文,而且自主解决了生字词中的重难点——多音字、形近字,积累了好词句,懂得欣赏别人,乐于分享知识。而我在学生说“信赖”这个句子时,及时的点拨,不留痕迹地让这个全文的中心句地在学生们心中留下印象。因此,对这一环节我感觉很满意。

  第二个环节开始,我先让学生们读课题,提出问题。一个学生的问:“珍珠鸟是什么样子的?”很多学生问:“作者为什么写珍珠鸟,作者对珍珠鸟怎样?”“作者和珍珠鸟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也有一个学生想知道:“珍珠鸟的生活习性怎样?”这些问题,对了解课文,理解内容都有帮助。这说明,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们从没“问”乱“问”到不仅有“问”而且会“问”了。我鼓励同学们:“自己读书,看看你读懂了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内容读给同学们听听。”随后,我给了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们直接与文本对话,自由读课文,畅所欲言,自读自悟。在争论“珍珠鸟雏儿胆子是大还是小时”,不仅引导学生从课文字里行间找答案,还巧用学生们课外收集到的资料辅证。学生说到重点段落“珍珠鸟一步一步接近我”时,通过老师的范读,使学生领悟到珍珠鸟的胆子是慢慢大起来的;抛出“首先……接着……后来……”这个句式,既帮助学生理清了段落脉络,为学生的背诵打下基础,也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在学生们找到许多段落、句子说明作者很喜欢珍珠鸟后,老师还引导学生从一个“拨”字体会作者对珍珠鸟的细致体贴。

  在这一环节里,我放手让学生们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自由读,大胆说;引导学生们把课文“读进去,读出来”;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联系起来。这样,既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初步体验自主学习的过程和收获,也体现了教师的“导”作用。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林姆斯基说:“学生的脑力劳动并不以有所发现而宣告完成,脑力劳动不仅表现为一种形式或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而真正的目的则在于让学生去研究和分析那些没有明确阐述的似乎是隐藏着的因果联系和规律。教师的责任就是指导、激发学生积极地去思考。”因此,在第一课时的最后一个环节,我总是这么问学生们:“刚才,大家不知不觉又读了好几遍课文,自己也解决了读到课题时心中的疑问。那么,在不断读课文的过程中,你又产生了什么新的问题?”这时,黄芷昕立刻把手举得高高:“作者为什么会不由自主地发出呼唤‘信赖,不就能创造美好的境界吗?’”大个子陈辰站起来说:“珍珠鸟为什么要去接近作者呢?”学生们提得多妙,这,不就是我下节课的教学目标吗?我对学生们说“问题提得真好,你们真是一群爱学习、会学习的好孩子,下一节课我们一起解决这两个问题,相信大家会有更大的收获!”

  课后,在和听课的老师交流时我说:“这一节课呈现了我这两个学期来在学校大课题下子课题的课题研究成果,从这节课情况看,感觉良好。只是在最后一个环节,老师引导学生们的思维向纵深处发展,希望学生在不断读书的过程中能不断发现新问题,举手的同学不够多。这也是平时教学时出现的问题,如何在这方面提高学生能力,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篇8)

  这篇文章是人教版七年级第六单元的第一篇文章,属于古白话小说。这个单元是一个小说单元,也是一个想象的单元。所以,针对课程标准,本单元的单元目标,及课后研讨题,我认为这一课需要两个课时。我把第一课时紧扣课后的前两个研讨题,把目标确定为:

  1、速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孙悟空与二郎神的打斗经过。

  2、细读课文,能结合文中相关语句,说出语言的精妙之处。

  默读是本单元对学生重点提出的一个要求,而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恰恰检测出学生的阅读效果。如果只要求概括,过于简单,且从题目足以看出。另外,学生在复述的同时,也是需要想象那个具体的场景画面的。所以我的第一个目标,重在训练学生的默读、复述及想象。而第二个目标,主要是源于课后研讨二,但研讨题说得过于狭隘,不利于打开学生的思维,但如果我放开让学生去谈语言,面又显得过于广阔,所以在提示出,首先出示了课后研讨中有意训练的“情节的紧张趣味性”及“语言的幽默性”。这样学生在思考时既有了方向可循,也更降低了品读语言的难度。

  这篇文章文白相夹,对于七年级的同学来讲,阅读起来稍有难度。这在之前磨课的时候,足以充分证明学生的吃力。(而且当时学生是有预习的。)但在80中上课前,学生还主动问我,“老师这节课我们上哪一课?”更别谈预习了。

  基于此学情,再加上一节课只有40分钟,所以,我在学生默读环节,给足时间,然后由浅入深,先让学生说出二郎神和孙悟空在打斗时,二者各有什么变化。这个从文中就能圈点勾画出来,学生回答得非常出色。但在复述环节,学生明显力不从心了,所以我临时加入了小组研讨,让学生再熟悉课文,小组成员共同努力,学生在研讨过程中还不忘随时和我交流,我也从中对学情有了更深的了解。三四分钟后,学生敢于表达了,我凑巧提问了一个程度相当好的学生,回答简洁明了,且趣味横生。所以我没在扩在提问面,现在想来,关注面是否有点窄了,如果接着让每个同学或同桌之间在互说一下,学生在这个问题上,复述会更才充分。

  小编精心推荐阅读:

  教学反思 | 期中教学检查总结 | 期末教学工作总结

分享

热门关注

生意合同

生意合同

二年级语文我是什么说课稿集锦7篇

二年级我是什么说课稿

形容心情极度郁闷句子

心情极度郁闷句子

伤感爱而不得说说(精选67条)

伤感不得说说

专利合同经典

专利合同

七年级上册语文春教学反思1000字精选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有关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合集汇总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

[荐]七年级英语上册教学反思1000字系列

七年级英语上册教学反思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简短1000字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

七年级上册语文春教学反思(模板5篇)

七年级上册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