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案13篇

  每位老师在新学期开启前都要准备教案课件,而且每位老师都必须要认真策划和设计教案课件。教师频繁地更新和完善教案课件,这将为提高教学质量带来许多好处。接下来,编辑将向你介绍精心整理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请继续阅读相关内容!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1】

  各位领导、专家,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山西省统编教材小学版《信息技术》课本第一册第一单元——《身临其境话信息》。具体从以下六个方面介绍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目标分析;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五、教学程序;

   六、教学评价。

   一、教材分析——阐述我对教材的理解

  本册教材共分三个单元:分别是进入信息王国、 亲密接触Windows和魔力画室。“身临

  其境话信息”是这套教材的第一节课时,是学生首次接触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是否能够让学生产生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至关重要。它是让学生初步了解这门课的窗口,同时为这门课程的学习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所以说,意义重大。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信息”、“信息处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体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教学难点:是“信息”的概念。

   二、学情分析

  1、本教材所面对的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信息”、“信息处理”、“信息技术”等抽象概念,还没真正意义上的接触。

  2、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远远高于抽象思维能力,兴趣是他们最好的老师。

  3、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还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

  根据这种情况,我设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三、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信息、信息处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熟悉简单的观察、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技能;

  3、选用简单的信息处理的方法,解决适合三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课本和参与“你做我猜”、“小小传令兵”、“逛超市”三个活动。对信息、信息处理、信息技术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并初步理解相关的概念;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亲历活动过程,增强体验,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

  2、感受信息处理与信息技术在日常学习生活的紧密联系;

  3、初步形成应用信息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悬念教学法:联系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设置悬念。拉近学生与知识之间的距离,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2、游戏学习法: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游戏等活动,从形象的事物中总结出抽象的概念;

  3、实践教学法:先让学生模仿练习,然后放手让学生亲身实践。从而达到让学生学会基本的信息处理的方法。

   五、教学程序——介绍教学过程的设计

  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五大模块:导入、基本活动、拓展活动、小结和作业。

  (一)导入

  设计本模块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要学什么课,并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本模块的第一个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同学们:你有没有发现这学期你书包里的课本有什么变化?(对了,多了一本“信息技术”课本).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在信息技术的海洋里一起遨游,去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这样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观察、发现自己书包里课本的变化,多了一本书!从而让学生明白我们今后将多一门“信息技术”课程。但什么是信息技术课呢?学生并不了解,所以我接下来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我出示了一张“三年二班学生在电脑教室的座位顺序表”,然后问到:你们相信不相信只要你指一个座位号老师就能马上告诉你这个座位上的同学的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信息?学生会觉得好奇,老师是怎么做到的呢?引出本节课题“身临其境话信息”,并板书课题,同时提出“信息”、“信息处理”、“信息技术”这几个名词,告诉学生:学习了本课以后,你也能象老师一样。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基本活动

  设计本模块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游戏,突破“信息”、“信息处理”、“信息技术”三个概念的教学难点,同时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养成注意观察、积累信息的好习惯。活动是师生共同乘坐“信息快车”进行旅行,途中要停靠三站。第一站:你做我猜;第二站:小小传令兵;第三站:逛超市。通过这三个活动最终达到完成“信息”、“信息处理”、“信息技术”概念的学习任务。

  1、你做我猜

  这个游戏是:把全班同学按座位分成四个小组,让学生熟悉游戏规则以后,出示

  我为他们准备的“动物”、“电器”、“球类运动”、“办公用品”四大类题目以供选择。游戏开始前先选择猜哪一类。下面,我以球类运动为例做简单说明:比如说:猜“篮球”这个内容时,可以表演投篮的动作,也可说这项运动每队由五人参加,或以人物说明,比如说姚明是什么运动员等等。学生通过这些信息,可以猜到是“篮球”这个内容。最后要评出猜得最多的组,以示鼓励;游戏做完之后,我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刚才你们的动作、语言要表达什么?目的是什么?答案是很显然,就是围绕屏幕上所写的内容。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信息的存在以及它的存在方式,同时也感受到信息传播和信息处理的过程,为后面信息、信息处理这两个概念的介绍做了很好的铺垫。

  接下来再请同学们看课本第二页。(投影展示)

  从这几幅图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的回答是:

  (1)我看到的第一幅图是一张照片,是两个小孩拿着水枪和一个大人在河里游戏;

  (2)我看到了两个小孩:一个是女孩,一个是男孩,男孩穿着蓝短裤。

  (3)我看到了第二幅图是一部电话,我知道用电话可以和朋友交流。

  (4)我看到了第三幅画是报纸,从报纸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新闻。

  (5)我看到了第四幅图是一台电视机,电视屏幕上显示的是一幅风景画。

  ……

  再请看下面这些标志,你在哪里见过?猜猜它们的含义?

  学生的回答是:

  (1)第一个是“禁止吸烟”的标志;

  (2)第二个标志是“人行横道”的意思;

  (3)第三个是“工商银行”的标志;

  (4)第四个是“红十字会”的标志。

  通过观察、思考、总结等环节,让学生感受到信息可以依附于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等媒体,从而总结出“信息”的概念:“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等方式传送的叫做信息。为了巩固学生对信息这个概念的理解,可以让学生说说在生活学习中遇到过哪些信息?

  比如:上课的铃声、120救护车的警报、教学楼里的“别把楼梯当滑梯”“别把楼道当跑道”……等等。

  那信息又是怎样传播的呢?

  接着进入第二站:小小传令兵

  我是这样设计的:按学生的座位每行分成一组。请一位同学读“游戏规则”让大家了解。在游戏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难易不同,传递的效果也有差别。比如,第一组内容,每个组都能传得准确快速;可是第三组内容,大家都出现了漏字或改变句意的现象。这时我立即把握时机进行总结:大家刚才都实践了一次“信息处理”的过程:第一位同学看纸条和后一位同学听前一位同学传内容的过程,就是一个信息“采集”的过程;要把自己得到的信息传递给他人,必须先经过自己大脑的存储和加工,这就是信息的“加工”和“存储”。那什么是传递呢?同学们之间相互转告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什么是输出呢?前一位同学告诉后一位同学的过程及最后一位同学把信息写在纸上呈现出来就是信息的“输出”。

  这时总结并板书:“采集”、“存储”、“加工”、“传递”、“输出”,最后得出“信息处理”的概念。

  信息处理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学习中随处可见,接下来进入我们的第三站:逛超市

  先请同学们看课本第3页问:谁知道这几幅图的意思是什么呢?同学们很快地回答出,是逛超市。于是,大家联系实际生活,说出了逛超市的一系列活动。从而引出“信息技术”的概念--------“在信息的采集、存储、加工、传递、输出过程中所涉及的技术都叫信息技术”。

  为了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概念的理解,我播放了一段有关生活、学习中“信息技术”应用的视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时时刻刻都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身影。

  通过以上三个活动,把“信息”、“信息处理”、“信息技术”这三个概念掌握以后,我设计了第三个模块:拓展练习。

  (三)拓展活动

  本模块我设计了两个环节:

  1、呼应导课内容解决学生的困惑

  在引课时,学生选一个座位号,我马上就能说出这个座位号上学生的相关信息。现在学生了解了什么是“信息”、“信息处理”、“信息技术”概念之后,就可以明确地告诉学生这实际上就是一个“信息处理”的过程,老师在课前采集了三年二班同学的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这些信息,然后根据座位号,对应做成这张表格,同学们的信息就一目了然了。

  2、拓展练习

  我是这样组织的:(出示公交车站牌)

  下个星期天,班里要组织一项社会活动,大家分成三个小组,分别去动物园、汾河公园、迎泽公园。现在我给大家提供离我们学校最近的三条公交车的运行线路,请同学们根据站牌提示,设计一下你们需乘坐哪路公交车,乘车路线,算出要乘坐几站,分别经过哪些站点?设计完成之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同一个组的可以进行补充、完善。

  通过这个练习,学生亲身实践了信息处理的过程,加深了对“信息”、“信息处理”、“信息技术”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学会了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为今后信息素养的培养起到了抛砖引玉的效果。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什么是“信息”、“信息处理”、“信息技术”三个概念。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到处都有“信息”与“信息技术”的身影,在接触“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同时,也无时无刻不在处理信息。大家不仅要学好我们的“信息技术”课,而且要养成认真收集信息、正确处理、应用信息的良好习惯。

  (五)课后作业

  根据这节课的内容,我设计了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搜集、整理一个有关奥运会的、你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在下节课上,我们请大家做三分钟的介绍。

  到此结束本节课。

   六、教学评价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的评价方法是:

  1、观察评价法:就是观察学生的学习,对积极参与活动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对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给予肯定和表扬;(情感)

  2、过程性评价:对学生理解的问题、汇报的结果要进行及时的点评。并且认真关注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与人交流的态度、合作的意识、表达的方式。(能力)

  3、实践活动(作品)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活动的效率、成果做及时的评价;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专家不吝赐教。非常感谢!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2】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武汉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第七课《我的课程表》的内容,是在学完课程表的简单制作后,对自己的课程表进行美化的学习。

  二、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是在学生已掌握表格的基本制作方法,会插入图片和利用艺术字库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对课程表的美化,更加熟练地掌握word软件中表格制作的功能。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课程表背景、标题、表格、内容的美化,掌握美化课程表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美化课程表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表格边框和底纹的设置

  难点:通过对课表的背景、标题、表格、内容的美化,掌握美化的技巧。

  五、教法学法:

  这节课主要采用创设情景法、任务驱动法、操作演示法、小组协作法等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动手,尝试操作,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①同学们,我们来玩个游戏,大家来看看这两张图片。你能找出它们的不同吗?学生很快的找出了不同。(课件1)

  ②今天老师带来了两张我们自己的课程表,你更喜欢哪一张?请你们找出这两张课表中哪些地方不同? (课件2)

  ③学生通过观察得到结论,第二张课程表分别从:背景、标题、表格、内容对课表进行了美化。我相机引导学生小结并板书美化课程表的四个要素。(课件3)

  ④师:是啊,漂亮的东西总是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你们想不想让自己的课程表变得漂亮起来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美化课程表,揭示课题。

  【此环节设计意在通过找出图片的不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利用课程表对比找到美化的要素,提高学生思维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任务,从而乐学。】

  (二)小组学习,探究方法:

  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一张课程表的美化主要从背景、标题、表格、内容四个方面来进行。下面我想请大家分别从这四个方面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我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美化方式,然后放手让学生探究美化方法,最后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学生汇报演示操作方法。

  小组探究学习开始。在学生操作学习过程中,我巡回指导并让每个小组做得最好最快的学生当小老师,辅导操作不熟练的学生。

  学生完成后,汇报演示:

  汇报演示一:背景的美化

  1、首先我请一个同学操作演示并解说他的操作方法:插入/图片/来自文件,图片插入以后并更改图片的版式,设置它的叠放层次。

  请大家注意观察,从他的操作方法和你的是不是一样?还有其它方法吗?学生没能找到其它方法,我相机演示:格式菜单/背景/选取颜色或图案

  学生观察和操作后得到方法:利用插入图片和设置背景的方法来对课程表背景的美化。小结并板书:

  背景 插入—图片、格式—背景

  汇报演示二:标题的美化

  2、接着请一个学生操作演示他的操作方法:插入/图片/艺术字,艺术字插入以后选择一种样式并根据需要设置艺术字的大小和位置。

  学生观察和操作后得到方法:通过插入菜单下面的艺术字库对课程表的标题进行美化。小结并板书:标题 插入—图片—艺术字

  汇报演示三: 内容的美化

  3、刚才我们从背景、标题这两个方面对课表进行了美化,那么表格内容的美化,又是怎样的呢?请从内容美化的小组汇报演示。选定文字/选择格式菜单下面的字体、字号、字形和颜色。

  学生观察和操作后得到方法:通过改变文字的字号、字形、字体、字的颜色来进行美化。小结并板书:内容 字体、字号、字形、字色

  下面,我有一种更直接更简洁的美化表格的方法,我给学生演示操作:表格菜单/自动套用格式,选取所需的样式进行美化

  演示完后,让学生动手试着操作,学生发现这种方法只对表格局部进行了美化。相机小结:表格自动套用格式是一种特殊的格式应用。我们在特殊的表格制作中可以选取此方法。

  一张漂亮的课程表除了漂亮的标题、内容以及有好看的背景外,还要有美丽的边框和底纹。那么表格的边框和底纹又是怎么设置的呢?师演示操作方法:选定表格边框/双击边框/选择边框和底纹按钮,选取边框样式并更改颜色就可以对边框进行美化了。

  小结并板书:

  表格 边框和底纹

  【此环节设计意在让学生通过小组自主学习,自己动手,演示操作,掌握新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能力。】

  (三)巩固新知,展示作品:

  刚才我们分别学习了从四个方面对课表进行美化,现在请大家主要从背景、标题、表格、内容来完善你的课表,师巡回辅导,最后小组选出最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

  【此环节设计意在通过生自评——生互评——师点评,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美化课表的方法,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当中制作出更精美的作品。】

  (四)拓展练习,课堂小结:

  展示一张课表,让大家看看:

  问:漂亮吗?你们想用这种方法美化自己的课表吗?

  学生跃跃欲试、抓住时机布置任务,将准备好的课程图标发送给学生,让学生制作一份富有个性的课程表。学生操作,师巡回辅导。

  课 程 表学生完成后让学生相互交流得到结论:这张课程表主要是插入了有代表性的学科图标进行了美化。相机作出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从背景,标题、表格、内容这四个主要素来美化自己的课程表,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对表格进行美化,根据情况,不必面面俱到,往往只需对一个或两个方面进行美化就可以了,如刚才的课表,没有背景,只对表格标题和行、列标题作了简单的处理,重点对文字内容进行了图化处理,就达到了美化效果。

  【此环节设计意在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参与制作的兴趣和欲,引领学生进入个性创造的空间。提高知识应用能力, 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协作能力与审美情趣。】

  七、教学反思:

  在教学本课时,我始终以学生自己的课程表为线,让学生围绕从背景、标题、表格、内容来美化课表展开教学,引领学生通过“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进入个性化的创造空间,真正达到了“我的课表我作主”的目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不仅传了授知识,还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审美情趣。我知道这节课还存在着不足:一是上课的激情不够,我应该用自己的激情去燃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让学生对这门课感兴趣;二是对学生的关注不够,在课堂上我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的改正这些不足。

  我的说课完了,请各位评委、老师指正,谢谢大家!

  附板书设计:

  美化课程表

  背景 插入——图片 、格式——背景

  标题 插入——图片——艺术字

  内容 字体、字号、字形、字色

  表格 边框和底纹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3】

  一、教材分析

  《制作“电子相册”》是省编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七册第5课的内容。通过前面4课的学习,学生们已经学会了利用文字、图片、艺术字、表格来制作简单网页。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利用Frontpage中的图片库功能,来制作自己的“电子相册”,更方便有效地在网页中管理图片,通过网页共同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同时,通过学生对网页的完善与美化,在操作中去体会网页中的色彩搭配。

  二、学生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六年级学生,他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已接触过Powerpoint、Word软件,对同属于office系列的Frontpage比较容易接受,具有一定的操作基础。学生们在三年的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协作学习习惯,自主探究能力已基本形成。学生对本课的内容很感兴趣,学习积极性较高。

  三、课时安排

  根据以上对教材及学生的分析,将本课安排为一课时完成。本课内容较多,在教学中宜精讲多练,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去练习。

  四、教学准备

  教师用:已制作好的带有“电子相册”的精美网页。

  学生用:准备一些与学生较为熟悉的,感兴趣的图片素材,如我的校园、家乡风景、卡通世界等等,分别放置在相应文件夹里,供学生自主选择。

  五、教学目标

  根据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和教材编写安排,学生的现有的认知能力,特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性目标

  (1)、了解图片库及水平线的应用意义;

  (2)、了解网页中色彩搭配的.简单知识;

  2、技能性目标

  (1)、学会在网页中插入图片库,并会设置图片库属性;

  (2)、学会在网页中插入水平线,并会设置水平线属性;

  (3)、能合理地用背景图片来美化网页;

  3、情感目标

  (1)、通过建立图片库,培养学生在信息社会中的共享、分享意识。

  (2)、培养学生合理地美化网页,提高欣赏、制作网页的能力,激发学生页制作的兴趣。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在网页中插入和设置图片库,插入水平线。图片库和水平线是本课中的两个新知识点,也是网页制作中的两个重要元素。

  难点:设置图片库属性。在插入图片库的基础上,对图片库的图片进行编辑,更有效地管理图片,美化网页,是学生们学习中的一个难点。

  七、教法、学法阐述

  1、任务驱动法:通过创设情境,设置一个大任务,即制作网页“电子相册”,再通过师生共同分析任务,将大任务分解为若干个小任务,逐个完成,,最终完成总任务。

  2、演示讲解法:演示法是信息技术教学中使用最多的手段之一。它通过教师向学生作示范性操作,同时伴以精炼的讲解,帮助同学们快速理解和掌握操作步骤,教学重、难点。使得教学更加有效,使得课堂信息容量更大。

  3、自主探究:鼓励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自主探究,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探索中陶冶情操,在不断探索中学会学习。

  4、协作学习:在目前大班化的教学环境下,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采取协作学习,互帮互助,互评互助的方式,充分利用学生资源,使教学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八、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结合六年级学生实际认知水平,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1、创设情境,提出任务

  在课前,通过与学生交流谈话,引导学生是否愿意将一张张记录儿时成长历程的照片,一个个精彩瞬间,通过网页与大家共享呢?激起学生的创作意愿;再通过欣赏老师已经制作成功的精美网页,再次激发学生的创作意愿,提出本课的任务:根据老师提供的图片素材,任选一个主题来完成,在任务的选择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与爱好。

  2、分析作品,分解任务

  在这一环节中,师生共同就某一主题作品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清创作思路,分解任务为:制作网页标题、插入图片库、插入水平线、插入制作者信息、设置网页背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分析,学会思考,培养“先规划,后制作”的创作习惯,而不是机械地按照课本依葫芦画瓢。同时在分析任务的过程中,找出本课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图片库、水平线,设置网页背景图片,让学生明白这些要素的加入能给网页带来什么?使其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也为后期作品评价提出评价依据。

  3、突破重点,实现目标

  (1)、插入图片库

  本课的重难点任务在插入图片库及设置图片库属性,对此知识点采取的方法是:

  演示讲解

  尝试操作

  对比设疑

  探究交流

  在这一环节中,首先通

  教师的演示讲解,直观地、快速地将插入图片库的操作过程传递给学生,再由学生尝试完成图片库的插入。在讲解中引导学生根据窗口提示,大胆尝试不同的图片布局,鼓励学生作品具有自己的个性,而不是一味地复制老师的操作。在学生掌握插入图片库这一知识点后,教师通过对比展示提出疑问,如怎样删除多余的图片、怎样修改图片、怎样添加提示文字等。启发学生带着疑问,自学课本“知识窗”,自主探究,进一步挖掘图片库属性的设置,更好地管理图片。鼓励学生在探究中自主交流,互相协作,共同进步,体验探究和交流的乐趣,不断激发求知欲。

  (2)、插入水平线

  “插入水平线”内容难度不是太大,考虑到六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故本环节的教学主要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个别指导为辅,学生互助的方式来完成本环节的教学内容。

  4、完善网页、美化网页

  至此,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均已突破,接下来的任务主要是完善网页,美化网页。“网页标题”、“制作者信息”这两个环节没有涉及新的知识点,学生完全可用自己所学知识来完成。对于网页背景图片的设置,提醒学生尝试用前几课所学过的,为网页设置背景色的方法来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在学生制作时,可将注意事项一一呈现出来,让学生明确制作要求,有效地完成任务,实现目标。如在添加网页标题时,要选择与自己所选主题相符的图片;在为网页添加背景图片时,要注意网页的色彩搭配,要柔和、赏心悦目。

  5、交流欣赏,自评互评

  为了检验和促进每个学生达到预期的目标,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是必须的,也是有效的。要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本课采取了学生自评,互评的方式进行。互评:邻近或小组内同学互相欣赏,指出优缺点,加以改正。将发言权交给学生,通过学生的评议,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评价能力,加深他们对知识的记忆,理解,更好地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自评:设计自评表,根据本节课的学习情况,为表中的人脸添加表情。这种趣味性的评价更贴进学生心理,使学生心情愉悦,更好地了解自己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情况,发现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及时补缺补差。

  6、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师生共同回顾本节内容,通过总结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完成教学。信息技术源于生活,更服务于生活。鼓励学生课后试着去了解一些图片的获取和处理方面的知识,如数码相机、扫描仪的使用,图片的调整等,试着将记录自己家庭,自己成长历程的精彩瞬间制作成“电子相册”,和家人共同分享。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4】

  《家乡小树影成行》是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二册第二单元的一课。这一单元主要是windows中画图板工具的练习,本课的内容是关于对图形进行拉伸扭曲及翻转旋转操作的讲解。

  在这一课中,教学目标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对图形进行翻转/旋转以及拉伸/扭曲的方法,熟练在文件之间进行图形的复制、移动。要使学生能够感受对图形进行变形的操作过程,掌握图形的基本操作方法。并且要能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

  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图形翻转/旋转以及拉伸/扭曲的方法,难点在于让学生了解这些操作的特点并学会综合运用操作创造出复杂的图案。

  在仔细阅读了教材之后,我感觉到,如果按照教材上的步骤带领学生一步步走的话,首先学生不一定会感兴趣,教学的效果不一定会很好。另外,教材在设计的时候也有一些实际的问题没有考虑到,一些环节不适合课堂教学实际进行。于是我对教材的流程作了一些改编,抓住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想办法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感兴趣的地方入手,结合任务驱动法,让学生能够寓教于乐,在兴趣中进行学习。

  在本堂课倒入过程中我先设计了一个教学情境,就是给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花边图案,让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寻找他们的原形,哪里能看到这些图案?然后问学生你们想不想自己设计一个花边图案,以此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方便教学活动的展开。

  在正式教学的过程中,我首先设计让学生观察图案的特点。让学生了解到一个复杂的花边其实可以拆分开来,它是由很多个相同的简单图案通过一些变化从而得到的。然后布置给学生设计一个简单花边的任务,先让学生自己去思考,看看画图工具里有没有什么操作方法可以解决问题。由于学生各人的`基础不尽相同,可能会有一些学生很快就发现可以利用复制粘贴结合翻转/旋转得到一个较为复杂的花边图案。这时候就可以让已经掌握了方法的学生来做小老师,给不清楚的同学讲解操作方法。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自主思考得习惯。如果学生普遍有困难,教师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提示,以便教学的正常进行。学生了解了操作方法之后,可以留时间让学生练习,以便巩固学习成果。

  有了初步的学习成果之后,我设计了一些拓展内容来完成进一步的教学目标。首先提问学生除了翻转/旋转还有哪些操作可以运用到花边设计中来。简单地提示学生可以结合书本的知识点来研究,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尝试,并展示自学的成果。以求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然后出示一些应用了拉伸/扭曲操作的图案,让学生寻找构成这些图案需要用到哪些手法,并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运用拉伸/扭曲操作可以带来变化更多更丰富的图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教师可以出示一些事先准备好的图案构成的元素,让学生根据这些元素来设计花边图案。并且让学生把自己制作的作品进行展示,大家一起来评价。以次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且锻炼学生欣赏与评价的素质。

  最后,教师可以对本堂课进行一个简单的总结,要提醒学生多观察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多尝试画图板里的一些功能。

  这堂课主要的设计思路是从生活入手,通过设置任务让学生自己去寻求解决方案。使得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同时,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让学生学会欣赏美,学会去分析解决问题。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5】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小学信息技术第五册第十一课《大海行船》,主要介绍了如何制作元件和让元件动起来。绘制元件也是此环节的一个重点。动画既要画图,又要设置运动效果,动画元件绘制的不理想,会影响整个动画的效果。实际上,这节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了动画的实质部分。

  二、学生分析:

  通过前面第九课和第十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如何制作小鱼的元件,如何在场景一的舞台上,制作小鱼的简单动画。学生会急切地想接触到真正动画,但这种心情也会使学生过于毛燥,忽略重点。

  引导学生懂得无论是制作帆船元件,还是在场景一中制作动画,为了制作得又好又快,必须养成一个元件或图形占用一个图层的好习惯。在制作帆船图形中,要发挥学生的想像力,鼓励学生自由创作,对奇思妙想只要没有知识错误就要给予鼓励。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元件的三种属性;能利用矩形工具或椭圆工具画帆船并调整线段的弯曲度;用颜料工具为帆船上颜色;学会插入关键帧;和创建元件移动动画。

  过程与方法目标:本课动手实践的东西较多,可以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方式为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勤于思考,敢于实践,从中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丰富想像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分析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同时强调了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教学的首要任务,因此本课采用任务驱动法、探究、发现式教学方法相结合,以网络课件为依脱建构民主、探究、合作、快乐的课堂。

  五、教学设计思路

  1、创设情境,提出任务

  2、分析作品,理清思路

  3、尝试操作,体验成功

  4、解疑答问,完成新课。

  5、评价过程,作品展示,课外延伸。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提出任务

  同学们,你们小时候看电视最喜欢看什么节目呀?

  对了,很多同学都喜欢看动画片。比如说《米老鼠和唐老鸭》、《西游记》、《葫芦娃》等等。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精的动画片,那么,这么精彩的动画是用怎么制作出来的呢?

  设计理念:通过任务驱动,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急于想尝试操作。

  2、分析图画,理清思路

  出示动画:

  动画中已经有了大海、小鱼、海草……启发学生觉得是不是少了点什么,让同学想到要是有条船就好了。从而点出本课学习内容。

  设计理念:通过动画,引出本课的主要任务是制作一个帆船在海上行驶的简单动画。同时引导学生理清了制作动画的思路,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尝试操作,体验成功

  让学生通过前一节课制作鱼的元件相互对比,用矩形和其它工具画出帆船,并为帆船上颜色,改变帆船的顶点位置和直线的弧度。

  设计理念:利用旧知识来学习新知识,降低了学习难度,学生就会越来越愿意学。

  4、解疑答问,完成新课。

  发现共性问题,教师再演示。

  学生继续练习,此时要注意发挥小老师的作用,也可以让学生互相借鉴,锻炼学生的团队协同能力。

  教师要强调制作一个简单的动画需要的条件,对关键帧的概念和作用交待清楚,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此处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提出的问题来决定)

  设计理念:积极发挥小老师的作用,能够锻炼学生的团队协同能力。

  5、 评价过程,作品展示,课内延伸。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然后进行学生作品展示,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鼓励他们自己构思一个动画。对不同创作风格,不同解决思路要及时反馈,发挥小老师的作用。

  设计理念:通过作品展示,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课内延伸这一环节,能够张扬学生的个性,提高部分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小学信息技术的说课稿范文7

  教材介绍《使用文本框》一课是科学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课本第三册(上)word深入中的第三课,该课要求掌握学会在文本框中插入文字和图片,学会给文字加上文本框,修改文本框的样式。

  本课教材从信息课的角度上培养的是学生word操作的能力,我将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在这一课教材的设计上利用制作名片作为一条主线贯穿40分钟,通过看教师示范操作与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合作、上网查资料等方式不仅要达到本课在计算机能力方面教学目标的要求,同时也适度的与语文课、科学课等学科有机的整合,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思想教育和培养学生关心自然环境的环保意识。

  教学方法本课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以学生自学的方式为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主要是考虑到授课年级是高年级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另外学生使用计算机的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尽量避免学生在学习中的齐步走,给每个学生尽量大的空间。

  教学手段本课教学在硬件上主要依托良好正投或计算机广播系统。在软件上教师利用幻灯片Powerpoint演示,最大程度上减化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而提高学习效果。另外教师还利用查找到的资料自制了一张名片,让学生能全面了解使用文本框的几个重要环节,同时也为后面组织学生的讨论打下了伏笔。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从谈话入手以“哪些同学拥有名片?知不知道温州的市树是什么?”等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自主学习阶段由学生利用课件自学搜索引擎的使用并在实践中强化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为了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这里安排了填空题。最后观看短片对学生查找的资料进行补充。讨论环节为学生安排了三道讨论题通过讨论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思想教育和培养学生关心自然环境的环保意识。

  最后布置给学生适当作业,一方面巩固本课学习的技能同时增长学生其他学科方面的知识。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6】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是省编信息技术教材第三册第七课,是在学生掌握了用wps软件进行简单文字处理的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操作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让学生了解表格在文档中的作用,表格的组成,以及插入表格、在表格中输入内容的操作。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对表格制作的学习热情,为后面制作电子版报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了解表格和单元格,学会插入空白表格和输入内容。

  ②技能性目标:在教师演示、教学之后,学生在练习中要熟练掌握插入表格的方法,巩固输入文字的方法技巧,学会利用课本的工具性学习。

  ③情感性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表格制作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记笔记、记问题;养成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素养,如:主动探索学习,与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分享。

  3、教学重、难点。

  ①插入空白表格。

  ②在表格的单元格中输入内容。

  ③表格中的光标定位。

  ④复制与多次粘贴。

   二、教法与培养目标。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技术课,它有本身的特质——技术学习。而技术学习在中国的精髓就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就告诉我们,在信息技术课中,教师要把握好一个“领”字,因此,我在本节课的基础操作要领上没有做其他教学形式的处理,而是单刀直入,演示、精讲、记笔记,让绝大部分学生能够直接上手操作,把时间留给学生多做扎实的操作训练;与此同时,我还考虑了学生“修行”的空间,一些延伸的技巧、操作方法等,我都没有过多地讲解,而是留给学生自学、自悟,在学中悟,在悟中学。例如:表格删除,插入、删除行列,复制与多次粘贴等知识,均是这样处理的.。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重视学生的学习习惯与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课堂中让学生反复接触课本,并且要做笔记。这些都是在帮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让他们明白信息技术课本的工具性;其次,我在教学中的两次练习里都强调了“要记录自己新的发现及遇到的问题”,这就是信息技术素养形成的要点,“探索、发现、知识内化、自我学习、螺旋提升”,从而为今后的信息技术学习和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我还注重培养他们的合作、交流、互助、分享等现代社会人必要的工作观念,为他们今后的人生给出一定的指导。

   三、学法。

  1、学生现状分析。

  学生经过了三年级的基础知识学习和wps文字录入的学习,在文字输入、修改、复制、粘贴、换行等基本操作上比较熟悉。

  2、学习方法。

  任务驱动,模仿尝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成果展示。

   四、教学过程。

  1、教学设想。

  从情景创设引出新课,教师多角度立体的“领”,学生踏踏实实的“修”,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课本的工具性,再加上自主的探究,达到一定的“悟”,之后通过成果展示、相互交流、讨论、分享,进而“融会贯通,运用自如”。

  2、教学环节描述。

  (1)导课。(创设情景、明确任务)

  课件展示:开学之初,我校四(1)班,王亚东生病住院了,虽然生病了,但他还是特别想上学,同学们把崭新的课本带到了病房,王亚东非常开心,他对班长说:“下次帮我打印一张课程表,我在床上也能够跟大家一起学了。”这一下,可把班长难住了,因为它不会用电脑制作课程表。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帮他吗?

  (情境导入,打动学生,培养助人为乐,关心同学的风尚)

  生:……

  师:下面我就来教大家怎样创建一个课程表,希望大家学会后帮助班长解决这个难题。

  (任务驱动,明确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2)新授。

  师:请大家打开课本,边看屏幕演示,边在课本上标注出相应的步骤。

  (通过笔记、标注来辅助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发现课本的工具性。)

  示范:1、运行wps。

  2、输入“四(一)班”

  3、插入表格,单元格的概念。

  (针对这个重难点,我运用演示、学生标注来进行突破,同时要求学生记住撤销的操作,确保学生在尝试失败之后可以反复操作。对于单元格的概念,我运用建楼房来打比方,进行突破,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4、输入文字。

  (对于光标定为这一难点,教师只演示鼠标光标定位,其他的光标定位,tab键移位留给学生通过交流或者探究课本来自主发现、学习。)

  5、保存。

  (以上演示步骤着重体现教师的引领作用,通过教师的讲细、讲透、示范到位,来促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能力。)

  板书:(操作步骤)

  (3)尝试操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①教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浏览课本,划出你认为的要点,以及教师没有说到的,你认为可能用到的知识。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增强学生对课本工具性的认识。)

  ②给出材料一(班长手抄的课程表),让学生自己操作,创建课程表。邻近的同学间可以相互讨论、交流,有收获的、有疑问的请记在课本上,在交流时间里一起研究、解决、分享。

  (材料一是手工绘制的课程表,这样更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4)成果展示与交流提高。

  ①通过广播系统,展示学生成果,让学生自己谈方法、技巧、收获、问题,其他同学进行相应的记录、帮助解答和评价。

  (通过学生间的相互学习,互相评价,培养他们的分享意识,互助精神,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通过自己学习,是能够获得成功的。)

  ②教师对学生讲解的相应知识点给与一定的补充或说明,确保知识的准确性,并对发言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

  ③学生结合展示的成果,小结知识点。

  (5)巩固练习。

  情境:王亚东收到课表以后非常开心,不但躺在床上认真学习,还利用课余时间读了不少课外书,其中有两本书他特别感动,于是就画了两张表,希望我们能帮助它他出来交给班长给全班同学,大家愿不愿意在帮个忙?

  ①给出材料二(我国第三季度水电使用情况),材料三(我国近三届来的奥运奖牌统计),学生任意选择其中一个制表。

  (学生自主选择,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练习的需要。)

  ②通过广播系统,展示学生成果,教师对学生讲解的相应知识点给与一定的补充或说明,同时,通过这些数据,教育学生增强环保意识,体会国家自豪感。

  (6)课堂总结。

  通过一张完整的处理过的课表与今天学生自己做的课表对比,让学生自己说出今天的学习内容和今后还要学习的知识。

  (培养学生归纳、小结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激发学生今后的学习兴趣。)

   五、总结。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望各位专家、同仁能给出宝贵的意见,谢谢!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7】

  《家乡小树影成行》是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二册第二单元的一课。这一单元主要是windows中画图板工具的练习,本课的内容是关于对图形进行拉伸扭曲及翻转旋转操作的讲解。

  在这一课中,教学目标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对图形进行翻转/旋转以及拉伸/扭曲的方法,熟练在文件之间进行图形的复制、移动。要使学生能够感受对图形进行变形的操作过程,掌握图形的基本操作方法。并且要能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

  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图形翻转/旋转以及拉伸/扭曲的方法,难点在于让学生了解这些操作的特点并学会综合运用操作创造出复杂的图案。

  在仔细阅读了教材之后,我感觉到,如果按照教材上的步骤带领学生一步步走的话,首先学生不一定会感兴趣,教学的效果不一定会很好。另外,教材在设计的时候也有一些实际的问题没有考虑到,一些环节不适合课堂教学实际进行。于是我对教材的流程作了一些改编,抓住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想办法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感兴趣的地方入手,结合任务驱动法,让学生能够寓教于乐,在兴趣中进行学习。

  在本堂课倒入过程中我先设计了一个教学情境,就是给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花边图案,让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寻找他们的原形,哪里能看到这些图案?然后问学生你们想不想自己设计一个花边图案,以此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方便教学活动的展开。

  在正式教学的过程中,我首先设计让学生观察图案的特点。让学生了解到一个复杂的花边其实可以拆分开来,它是由很多个相同的简单图案通过一些变化从而得到的。然后布置给学生设计一个简单花边的任务,先让学生自己去思考,看看画图工具里有没有什么操作方法可以解决问题。由于学生各人的基础不尽相同,可能会有一些学生很快就发现可以利用复制粘贴结合翻转/旋转得到一个较为复杂的花边图案。这时候就可以让已经掌握了方法的学生来做小老师,给不清楚的同学讲解操作方法。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自主思考得习惯。如果学生普遍有困难,教师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提示,以便教学的正常进行。学生了解了操作方法之后,可以留时间让学生练习,以便巩固学习成果。

  有了初步的学习成果之后,我设计了一些拓展内容来完成进一步的教学目标。首先提问学生除了翻转/旋转还有哪些操作可以运用到花边设计中来。简单地提示学生可以结合书本的知识点来研究,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尝试,并展示自学的成果。以求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然后出示一些应用了拉伸/扭曲操作的图案,让学生寻找构成这些图案需要用到哪些手法,并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运用拉伸/扭曲操作可以带来变化更多更丰富的图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教师可以出示一些事先准备好的图案构成的元素,让学生根据这些元素来设计花边图案。并且让学生把自己制作的作品进行展示,大家一起来评价。以次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且锻炼学生欣赏与评价的素质。

  最后,教师可以对本堂课进行一个简单的总结,要提醒学生多观察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多尝试画图板里的一些功能。

  这堂课主要的设计思路是从生活入手,通过设置任务让学生自己去寻求解决方案。使得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同时,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让学生学会欣赏美,学会去分析解决问题。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8】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图形剪贴、复制的技巧。

  (2)学会“编辑”菜单中的“复制(c)”和“粘贴(p)”命令,“图像”菜单中“翻转/旋转”命令的使用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学生打开“画图”程序,画一个圆、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圆角矩形,然后用最快的方法删除圆和长方形。

  (2)问:在“编辑”菜单中,除了“清除选定区域”命令外,还提供了什么操作命令?

  (3)提问:“复制”“粘贴”“剪切”等命令在画图中能实现什么功能?

  (4)学生欣赏画图作品。

  (5)师:从刚才的作品中,大家可以发现,图形有着相同的形状,只是颜色不同或大小之别。在“画图”程序中,如何既快又简便地画出这种类似的图形呢?其实就是运用了编辑菜单中的“复制”和“粘贴”命令。

  (6)出示课题:图形的剪贴。

  二、新授

  出示例图(学生看书)

  师告诉学生,这张图就可以用复制、粘贴的命令来简化操作。

  师生共同讨论图形及画法。

  1.画风车叶子

  在画板中画风车的第一片叶子。

  师:其它叶子就可以通过复制第一片叶子来画出了,但使用编辑子菜单中的命令时,同样首先要先选定某一图形。

  演示操作:单击工具箱中的“选定”按钮,并且选择“按透明方式”;在画板中选定第一片叶子。

  [做一做]

  学生画第一片叶子,并选定所画叶子

  2.“复制、粘贴”风车叶子

  师:图形的复制必须执行两个命令才能实现,即“复制”和“粘贴”。

  演示操作复制第二片叶子:(可以请会的学生来操作介绍)

  (1)单击“编辑”菜单中的“复制”命令。

  (2)单击“编辑”菜单中的“粘贴”命令。

  [试一试]

  学生复制第二片风车叶子。

  提问:如果把这片叶子移到第一片叶子边上,能拼成风车的另一片叶子吗?

  学生讨论回答

  师归纳:第二片叶子必须旋转后再拼。

  3.“翻转/旋转”风车叶子

  认识“ 图像”菜单中的“翻转/旋转”命令及“翻转/旋转”命令对话框。

  演示操作“翻转/旋转”命令的功能:

  依次单击“按一定角度旋转”、“90度”命令,再单击确定。

  将旋转叶子移到适当位置,单击方框外任意区域,风车的第二片叶子就画好了。

  [试一试]

  学生旋转、移动完成风车的第二片叶子。

  4.“再造”风车叶子

  师:被“复制”过的内容,可连续“粘贴”无数次,直到重新“复制”了新的内容。所以其余的风车叶子,因为是相同的,只要单击“粘贴”命令。

  演示操作:完成风车的第三片叶子。

  学生完成风车的第三、四片叶子的操作,并涂上漂亮的颜色。

  师巡视学生操作,个别加以辅导。

  5.小结

  在画同类图形时,通过复制、粘贴的方法,大大地缩短了作图时间,简化了操作,这也是计算机作图所特有的优势。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练一练”。

  (2)选定一图形,试着用编辑菜单中的“剪切”和“粘贴”命令,比较和“复制”命令的区别。

  (3)学生作品交流。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9】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设置动画效果》。下面我首先分析一下教材:

   一、 教材分析

  《设置动画效果》是江苏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的第40课,教学对象为中高年级。本课是学生在初步认识powerpoint,能利用powerpoint制作出图文并茂的幻灯片并能对制作好的幻灯片进行播放和浏览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是powerpoint一教学单元的重点学习内容。同时《设置动画效果》这一课趣味性较强,学生也较感兴趣。这节课可以说,是原有基础上的一个再提高,使静态的演示作品变为动态的演示作品,既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还可以对他们进行艺术熏陶。基于以上分析,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PowerPoint两种设置动画效果的方法。能制作动画效果的幻灯片,了解插入声音等多媒体的动画。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信息的处理能力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创新、团结协作的能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两种设置动画效果的方法;动画幻灯片对象顺序的调整。

  教学难点:自定义动画效果设置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本课采用“任务驱动----师生讨论----任务完成---- 自主实践----效果评价”的五步教学模式。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以建构主义为理论,以学生为本,教师只是作为学生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

  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把所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主题中,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本节课采取充分发挥他们的想像能力和动手能力,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办法,实现学会学习、提高能力和陶冶情操的完美结合。

  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始终以学生的朋友身份出现,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与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二要注意分层要求学生。针对学生学习基础的差异,在设计任务时要注意任务的层次性。不同基础的学生能针对自己的学习及时解决问题,自主选择需进一步学习的内容,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而自主的学习是有效学习最有力的保障。(这一点在我的这个网页课件中将着重体现)

   五、教学过程

  结合学习目标与学生学习特点,我预设了如下教学过程:为了辅助教学,我做了个简单的课件

   (一) 创设情境,提出任务

  首先以小兔过生日的flash画面引入。我会这样和小朋友谈话:小明家的小兔盼盼今天过生日,小明想送给盼盼一张生日贺卡,大家帮他看一看,这两张幻灯片之间有什么不同?(大屏幕展示老师精心制作的两张幻灯片)选一选,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张幻灯片,为什么?

  学生选择出喜欢的幻灯片(学生会选择有动画效果的幻灯片,因为它比较新颖、生动、各吸引人。)

  在第二张幻灯片中我运用了预设动画和自定义动画中的效果设置,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共同研究的问题。(揭题:板书“设置动画效果”)

  请大家帮我将第一张幻灯片也设置成的第二张幻灯片的效果吗?使它变得和第二张幻灯片一样吸引人。

  这些动画和声音是怎么做的呢?(从"问题"出发,强调让学生亲历真实任务的解决过程)

   (二) 任务驱动,分层探究

  我这里的设计理念是教学过程中,把总任务细化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

  任务一:布置探索学习任务,寻找有关“动画” 命令

  师:要想设置动画效果,那首先要找到有关“动画”的命令,这些命令在哪里呢?请同学们自己动手找一找。(这里渗透自主学习的思想,不将直接的操作方法告诉学生,而是将如何尝试的方法告诉学生)

  任务二:学习使用“预设动画”命令

  找到命令后,先让学生自主尝试一下“预设动画”这个命令。(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操作方法。)

  1、教师演示操作并讲解:将“盼盼的生日晚会”这几个字设置成“预设动画”中的“空投”效果。并单击“幻灯片放映”按钮,观看动画效果。

  教师指出注意点:设置动画之前,必须先选定对象,然后才能设置动画效果。

  2、学生操作练习,分别将“小兔”的图片和“蛋糕”和“生日快乐”设置成“飞入”、“溶解”、“照相机”等效果。

  教师循回指导,不会的同学可以单击“操作演示”的视频演示再次学习,最后都能独立做出来。(注重分层教学,承认学生之间存在差异,体现不同层次目标、难易度和个性化,力求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3、学生上台演示,表扬奖励。

  任务三:使用“自定义动画”命令

  盼盼过生日,还请来了许多好朋友,看,大象康康拿着一串风铃走来了。既然你们现在会做动画了,那老师请你们做一件事,用“预设动画”命令把“大象康康拿着风铃”图片设置成“从右侧缓慢移入”效果,并且还带有“风铃声”,试试吧。(学生试做)

  发现问题(用“预设动画”不能完成),请做出来的同学交流一下。引出使用“自定义动画”命令。学生操作(以同桌两人为一小组合作),也可以单击“操作演示”来自学。(体现小组合作精神,在学生练习、学生思考中,体现出引导学生创新、鼓励学生创新的、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的意图。)

  汇报:请同学上台做小老师演示,教师奖励小礼品。

  这时小猫乐乐“喵喵”地走来了,小羊奇奇也“咩咩”地走来了。

  1.练习:利用“自定义动画”将小猫和小羊的图片和文字都设置动画效果,并伴有他们的叫声。

  做好后进行广播交流,看看有什么不同?老师这里也做了一张,看看有什么不同?(是先出来声音,再出来图片和文字的)你们猜,老师是怎样来设置的呢?是怎么来改变它们的顺序呢?

  2.讨论:怎样改变动画播放的顺序,把第二张幻灯片的小猫文字先出来,图片后出来。

  汇报:请同学上台做小老师演示,教师奖励小礼品。

  练习:把小羊的图片和文字的播放顺序也改变一下。

  3、老师通过演示提示注意点:如果对象没有动画效果,就用不到“顺序和时间”命令,只有对象被设置了动画效果,“顺序和时间”才有用。

  师小结:好,刚才我们已经学习了设置效果的两个命令,一个是预设动画,还有一个是自定义动画,下面就请同学们用我们今天学的知识来创作一个作品吧。

   (三)自主实践,巩固练习

  (结合时事)在刚刚结束的第39届体操世锦赛上中国队夺得了全部14枚金牌中的8枚,在奖牌榜上傲视群雄。作为一个中国人,你们高兴吗?(老师这里提供了一些我们中国体操运动员的图片和资料)那就用你们的作品表现出来吧,主题就是关于体操世锦赛方面的,要求有两张幻灯片,有动画和声音。

  给学生留有创新的开放空间,体现出引导学生创新、鼓励学生创新的、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的意图。

  (这个环节我希望能把学生课堂上学习热情延续到课外,并把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学习致用是我们学习的目的)

   (四)效果评价,指导激励。

  教师利用广播教学,展示几幅学生作品。先请同学互评,并请制作比较优秀的同学介绍学习方法。然后教师集中给予肯定,指出其中还需要提高的地方,并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

   六、设 计 说 明

  纵观全课,本节课突出以任务驱动为主线,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中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勤于动手、敢于创新,课堂气氛活跃;从完成任务情况看,知识目标完全达到,能力、发展和情感目标基本实现。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10】

  一、 说教材

  《爱心捐赠表》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实验教材《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下)——板报制作初步第十课的内容。这一课的课时安排是3课时,今天我说的是第2课时的内容。表格的利用在整个板报排版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排版中恰当的运用表格能使文字、段落和图片更加明确的定位,从而使整个板报显得结构清晰、给人一种一目了然的感觉。

  二、 说重点与难点

  在上一课时的基础上我们已经学会了利用菜单和表格按钮插入表格以及在表格中文字格式的修饰。在这一课时我们主要学习使用自动套用格式、学会设置框线和底纹。当然,学生在进行表格美观设计过程中很难避免一些意想不到的操作:比如因不慎操作导致单元格的行距与列距不相等。但在这一课,它的重点和难点是让学生学会使用自动套用格式和设置框线、底纹。

  知识目标: 了解自动套用格式使用方法;

  要求学生初步了解表格的框线和底纹设置方法。

  理解表格的初步应用

  技能目标: 掌握对单元格、行、列、表格的选取(达成度90%)

  掌握使用自动套用格式(达成度90%)

  掌握设置框线、底纹(达成度80%)

  情感目标: 加强集体荣誉感的培养

  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三、 说学生

  四年级学生好奇心很强、他们的想象力很丰富,对于表格的设计他们有自己的思路,他们会根据自己的设计理念提出很多相关问题。比如“老师,我想把第一行设计的和别的行不一样,该怎么办?”“老师,怎么样才能把文字放在单元格中间?”作为老师,要适当引导他们的质疑,并做恰当的教学设计。

  四、 说教法与学法指导

  这节课在设计中我采用任务式驱动、分步学习知识技能和探究性学习这三种教学方法来完成我的教学目的。在教学设计中我以一位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中,努力营造带领学生一起学习的氛围。在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只要在老师的指引下,带着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去学习就行了。

  五、 说媒体

  在这节课中需要用到的软件是多媒体网络控制教育系统和办公自动化中的Word。在硬件上需要足够数量的计算机,尽量能使一个同学用到一台电脑,还需要投影仪设备。在教学教材准备上需要一份《班级通讯录》和《课程表》。

  六、 说设计过程

  [教学导入]为了便于同学之间互相联系,我们班要制作了一份《班级通讯录》。[多媒体展示《班级通讯录》]《班级通讯录》要求既实用又美观,现在我们实用性做到了,至于美观方面,就是我们这节课所学的内容。通过你们的制作,老师要从35份作品中选择最合适最漂亮的一份,当作我们班的通讯录!

  [提问]我们知道要想对某一事物进行操作,首先必须“选定”对象。现在我们要对表格进行操作,那如何对整个表格选定?以及如何对单元格、行、列进行“选定”操作。

  请同学们尝试操作选定整个表格!接下去请一位同学上教师机演示并广播所有的电脑。然后指出学生操作的正确点和错误处,并加以纠正。

  总结知识点:

  方法一:用鼠标拖动选取

  方法二:单击——按住shift键——单击

  方法三:将鼠标移动到表格左上角,出现在四方向箭头的标志,鼠标也同时发生变化,点击它即将整个的表格选中。

  [教学意图]因为学生以前学过对文字、段落的选取操作,让他们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尝试新的应用,这样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由于这一步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大部分学生应该会达到预期目的,从而使学生体验探究性学习的快乐,加大了他们的自信!

  [提示]选定表格后,就可以对它进行格式设置。命令在“格式”菜单下“边框与底纹”。当然也可以在右键菜单中找到相应的命令。

  讲解“边框”选项卡中的线型、颜色、线的宽度、应用于的范围等;讲解“底纹”选项卡中的颜色填充、图案样式、图案颜色、应用于的范围等。

  让学生自己尝试各种效果,这里准备5分钟时间,因为各种颜色、各种美丽的图案比较吸引学生,学生的兴趣也回有所提高。

  [提问]大家有没有觉得这样太麻烦,如果word中能提供模板,(这里需要用通俗的语言对学生讲一下模板的概念。)为了大家的方便,Word 中提供了45种方案供我们选择,[多媒体广播演示]命令在“表格”菜单下“表格自动套用格式”。如果你觉得对它有一些不满意,需要稍做修改,大家单击“修改”按钮,对它进行文字、颜色、边框等进行修改就能达到如你所愿的效果。

  用2分钟时间让大家去尝试操作,然后由我来概括。讲解“表格自动套用格式”下的命令。这时,我收回对电脑的控制权,给大家布布置任务:让他们在10分钟时间来完成《班级通讯录》的美观大设计,完成好的同学将作品保存在“/网上邻居/teacher/班级通讯录”文件夹下,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同时通过投影仪设备直接显示学生保存文件的情况,这样可以随时反馈学生学习掌握情况,以利于我把握好教学效果。

  由于学生接受知识时间不同,有一部分学生可能先完成任务,这时一个可选择性的任务布置下来:刚才是为班级设计通讯录,现在请已经完成班级通讯录设计的同学为自己设计一份功课表。

  七、 说设计理念

  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主要用到以下几个教学理念:

  1、 师生互动性。如果能够把握好师生互动性,那么我就能掌握住这个教学过程的进展,也随时了解学生掌握技能的情况。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我想那一定是不错的途径。

  2、 探究性学习。现代我们讲究探究性学习,肯定有它的优势。虽然它会花费很多时间,但信息技术知识本身在不断更新,所以要求我们的学生也具备自学这种能力。从小培养这种能力我想有必要。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11】

   一、教学目标:

  1、掌握PowerPoint新建相册的方法;

  2、学会编辑相册的技能。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PowerPoint新建相册的方法;

  2、学会编辑相册的技能。

   三、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PowerPoint软件中的相册实际上就是含有多张图片的演示文稿。使用PowerPoint软件的新建相册功能,可以快捷地将大量图片一次性插入演示文稿中,并且方便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加工。

  本节课中,我们就来制作一个展示踏青照片的相册吧!

  (二)新课教学

  (一)、新建展示踏青照片的相册。

  (1)启动PowerPoint软件,新建演示文稿;

  (2)单击插入中插图上的相册的上半部分;

  (3)在弹出的相册对话框中,单击文件磁盘;

  (4)选择素材,单击插入;

  (5)返回相册对话框,单击创建;

  (6)演示文稿的幻灯片页数自动增加,每一张幻灯片的页面上显示一张所选的图片。

  (二)、编辑相册,对图片的显示方式进行调整

  (1)单击插入→插图→相册→编辑相册;

  (2)在弹出的编辑相册对话框中,选择其中的4张图片;

  (3)在相册中的图片列表中图片名称分组显示,单击相框形状的下拉,选择复杂框架,黑色,单击黑色按钮;

  (4)幻灯片页面上的图片布局和相框形状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三)、保存文件,关闭PowerPoint软件

  单击Office按钮→保存,单击PowerPoint软件界面右上角关闭按钮,关闭PowerPoint软件。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12】

  各位领导、专家,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山西省统编教材小学版《信息技术》课本第一册第一单元——《身临其境话信息》。具体从以下六个方面介绍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目标分析;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五、教学程序;

   六、教学评价。

   一、教材分析——阐述我对教材的理解

  本册教材共分三个单元:分别是进入信息王国、 亲密接触Windows和魔力画室。“身临

  其境话信息”是这套教材的第一节课时,是学生首次接触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是否能够让学生产生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至关重要。它是让学生初步了解这门课的窗口,同时为这门课程的学习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所以说,意义重大。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信息”、“信息处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体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教学难点:是“信息”的概念。

   二、学情分析

  1、本教材所面对的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信息”、“信息处理”、“信息技术”等抽象概念,还没真正意义上的接触。

  2、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远远高于抽象思维能力,兴趣是他们最好的老师。

  3、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还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

  根据这种情况,我设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三、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信息、信息处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熟悉简单的观察、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技能;

  3、选用简单的信息处理的方法,解决适合三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课本和参与“你做我猜”、“小小传令兵”、“逛超市”三个活动。对信息、信息处理、信息技术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并初步理解相关的概念;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亲历活动过程,增强体验,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

  2、感受信息处理与信息技术在日常学习生活的紧密联系;

  3、初步形成应用信息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悬念教学法:联系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设置悬念。拉近学生与知识之间的距离,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2、游戏学习法: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游戏等活动,从形象的事物中总结出抽象的概念;

  3、实践教学法:先让学生模仿练习,然后放手让学生亲身实践。从而达到让学生学会基本的信息处理的方法。

   五、教学程序——介绍教学过程的设计

  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五大模块:导入、基本活动、拓展活动、小结和作业。

  (一)导入

  设计本模块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要学什么课,并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本模块的第一个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同学们:你有没有发现这学期你书包里的课本有什么变化?(对了,多了一本“信息技术”课本).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在信息技术的海洋里一起遨游,去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这样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观察、发现自己书包里课本的变化,多了一本书!从而让学生明白我们今后将多一门“信息技术”课程。但什么是信息技术课呢?学生并不了解,所以我接下来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我出示了一张“三年二班学生在电脑教室的座位顺序表”,然后问到:你们相信不相信只要你指一个座位号老师就能马上告诉你这个座位上的同学的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信息?学生会觉得好奇,老师是怎么做到的呢?引出本节课题“身临其境话信息”,并板书课题,同时提出“信息”、“信息处理”、“信息技术”这几个名词,告诉学生:学习了本课以后,你也能象老师一样。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基本活动

  设计本模块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游戏,突破“信息”、“信息处理”、“信息技术”三个概念的教学难点,同时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养成注意观察、积累信息的好习惯。活动是师生共同乘坐“信息快车”进行旅行,途中要停靠三站。第一站:你做我猜;第二站:小小传令兵;第三站:逛超市。通过这三个活动最终达到完成“信息”、“信息处理”、“信息技术”概念的学习任务。

  1、你做我猜

  这个游戏是:把全班同学按座位分成四个小组,让学生熟悉游戏规则以后,出示

  我为他们准备的“动物”、“电器”、“球类运动”、“办公用品”四大类题目以供选择。游戏开始前先选择猜哪一类。下面,我以球类运动为例做简单说明:比如说:猜“篮球”这个内容时,可以表演投篮的动作,也可说这项运动每队由五人参加,或以人物说明,比如说姚明是什么运动员等等。学生通过这些信息,可以猜到是“篮球”这个内容。最后要评出猜得最多的组,以示鼓励;游戏做完之后,我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刚才你们的动作、语言要表达什么?目的是什么?答案是很显然,就是围绕屏幕上所写的内容。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信息的存在以及它的存在方式,同时也感受到信息传播和信息处理的过程,为后面信息、信息处理这两个概念的介绍做了很好的铺垫。

  接下来再请同学们看课本第二页。(投影展示)

  从这几幅图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的回答是:

  (1)我看到的第一幅图是一张照片,是两个小孩拿着水枪和一个大人在河里游戏;

  (2)我看到了两个小孩:一个是女孩,一个是男孩,男孩穿着蓝短裤。

  (3)我看到了第二幅图是一部电话,我知道用电话可以和朋友交流。

  (4)我看到了第三幅画是报纸,从报纸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新闻。

  (5)我看到了第四幅图是一台电视机,电视屏幕上显示的是一幅风景画。

  ……

  再请看下面这些标志,你在哪里见过?猜猜它们的含义?

  学生的回答是:

  (1)第一个是“禁止吸烟”的标志;

  (2)第二个标志是“人行横道”的意思;

  (3)第三个是“工商银行”的标志;

  (4)第四个是“红十字会”的标志。

  通过观察、思考、总结等环节,让学生感受到信息可以依附于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等媒体,从而总结出“信息”的概念:“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等方式传送的叫做信息。为了巩固学生对信息这个概念的理解,可以让学生说说在生活学习中遇到过哪些信息?

  比如:上课的铃声、120救护车的警报、教学楼里的“别把楼梯当滑梯”“别把楼道当跑道”……等等。

  那信息又是怎样传播的呢?

  接着进入第二站:小小传令兵

  我是这样设计的:按学生的座位每行分成一组。请一位同学读“游戏规则”让大家了解。在游戏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难易不同,传递的效果也有差别。比如,第一组内容,每个组都能传得准确快速;可是第三组内容,大家都出现了漏字或改变句意的现象。这时我立即把握时机进行总结:大家刚才都实践了一次“信息处理”的过程:第一位同学看纸条和后一位同学听前一位同学传内容的过程,就是一个信息“采集”的过程;要把自己得到的信息传递给他人,必须先经过自己大脑的存储和加工,这就是信息的“加工”和“存储”。那什么是传递呢?同学们之间相互转告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什么是输出呢?前一位同学告诉后一位同学的过程及最后一位同学把信息写在纸上呈现出来就是信息的“输出”。

  这时总结并板书:“采集”、“存储”、“加工”、“传递”、“输出”,最后得出“信息处理”的概念。

  信息处理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学习中随处可见,接下来进入我们的第三站:逛超市

  先请同学们看课本第3页问:谁知道这几幅图的意思是什么呢?同学们很快地回答出,是逛超市。于是,大家联系实际生活,说出了逛超市的一系列活动。从而引出“信息技术”的概念--------“在信息的采集、存储、加工、传递、输出过程中所涉及的技术都叫信息技术”。

  为了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概念的理解,我播放了一段有关生活、学习中“信息技术”应用的视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时时刻刻都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身影。

  通过以上三个活动,把“信息”、“信息处理”、“信息技术”这三个概念掌握以后,我设计了第三个模块:拓展练习。

  (三)拓展活动

  本模块我设计了两个环节:

  1、呼应导课内容解决学生的困惑

  在引课时,学生选一个座位号,我马上就能说出这个座位号上学生的相关信息。现在学生了解了什么是“信息”、“信息处理”、“信息技术”概念之后,就可以明确地告诉学生这实际上就是一个“信息处理”的过程,老师在课前采集了三年二班同学的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这些信息,然后根据座位号,对应做成这张表格,同学们的信息就一目了然了。

  2、拓展练习

  我是这样组织的:(出示公交车站牌)

  下个星期天,班里要组织一项社会活动,大家分成三个小组,分别去动物园、汾河公园、迎泽公园。现在我给大家提供离我们学校最近的三条公交车的运行线路,请同学们根据站牌提示,设计一下你们需乘坐哪路公交车,乘车路线,算出要乘坐几站,分别经过哪些站点?设计完成之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同一个组的可以进行补充、完善。

  通过这个练习,学生亲身实践了信息处理的过程,加深了对“信息”、“信息处理”、“信息技术”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学会了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为今后信息素养的培养起到了抛砖引玉的效果。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什么是“信息”、“信息处理”、“信息技术”三个概念。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到处都有“信息”与“信息技术”的身影,在接触“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同时,也无时无刻不在处理信息。大家不仅要学好我们的“信息技术”课,而且要养成认真收集信息、正确处理、应用信息的良好习惯。

  (五)课后作业

  根据这节课的内容,我设计了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搜集、整理一个有关奥运会的、你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在下节课上,我们请大家做三分钟的介绍。

  到此结束本节课。

   六、教学评价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的评价方法是:

  1、观察评价法:就是观察学生的学习,对积极参与活动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对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给予肯定和表扬;(情感)

  2、过程性评价:对学生理解的问题、汇报的结果要进行及时的点评。并且认真关注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与人交流的态度、合作的意识、表达的方式。(能力)

  3、实践活动(作品)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活动的效率、成果做及时的评价;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专家不吝赐教。非常感谢!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13】

  我说课的题目是《我的小名片》,说课的内容包括: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我的小名片》是华中师范大学出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五册第7课的内容,是office20xx办公套件中一个新模块的认识与学习,是学生在熟练word20xx的操作基础上而设立的高层次学习任务,即教会学生制作简单幻灯片方法以及提高文字信息处理的能力。教材首先展示给学生一个感兴趣的题目:《我的小名片》,现在很多成年人都有一张表明自己身份的小卡片——名片,相信很多同学也想拥有一张属于自己的小名片吧,从而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兴趣,使学生主动的完成学习任务。教学采用两条线,明线是设计制作自己的小名片,暗线是学习和掌握Powerpoint20xx的操作与方法,两条线同时进行,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教学目标

  目标的确定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管理信息的能力,根据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要求和本节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在word20xx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powerpoint20xx的基本构架。

  (2)熟练掌握powerpoint20xx文本框的基本使用方法和文字信息输入,编排。

  (3)熟练掌握powerpoint20xx中插入图片的使用方法和对图片的编排。

  (2)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名片,模仿教师操作,设计制作自己的名片力。

  (2)通过对自己名片的设计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

  (1)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为今后学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通过主题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对信息处理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教学的重点是要求学生掌握好powerpoint中对文本框和图片的插入和编排知识。而教学难点是使学生熟练掌握制作个性名片的基础上,设计出一个具有自己特色和创意的个性名片。二、说教法

  1、理论依据

  我采用了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主体式教学模式,首先我创设了一个制作小名片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完成任务。在任务完成阶段我作为一个是一个指导者和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观察学生,及时调控课堂气氛,使课堂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力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教学方式

  (1)、任务驱动法。利用“情境创设”引出“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带着设计自己的名片的小小任务从而通过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掌握、迁移和融合,使教学内容科学合理,水到渠成。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意调节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

  (2)、研究学习法。通过观察名片、教师示范,学生积累学习经验,从而研究制作自己名片的步骤和方法。

  (3)、分层教学法。信息技术基础不好的学生可参照老师讲解示范,完成基本任务,会制作自己的名片;对基础好的学生,给他们创新空间,可以在会设计自己名片的基础上会插入图片和设计文本的字体与颜色。

   三、说学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引导学生按以下两种方式来完成任务:1、自主探索。学生通过自己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体验成功与失败,从中获取对知识的正确理解,探求问题的最终解决。2、协作学习。学生按座位或通过计算机网络分成小组,共同完成任务。通过协作和沟通,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开阔了学生的思路,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理解。

   四、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谈话导入:现在很多成年人都有一张表明自己身份的小卡片——名片,然后教师利用课件展示收集的一些名片,让学生欣赏,激发学生想制作一张属于自己名片的愿望,即,你不想制作一张属于自己的名片吗?

  2、学生观察分析小名片,根据自己已经掌握Word20xx的基本操作方法与技巧,分析制作电子名片要用到的步骤与方法。教师指出:Powerpoint20xx是制作电子名片的好工具,但要会制作电子名片必须掌握Powerpoint20xx的启动与退出,认识Powerpoint20xx窗口各部分名称,了解文本框的使用方法,并进行演示讲解,重点指出要完成本课任务进入Powerpoint20xx一定要选择标题幻灯片版式。

  3、实践操作。学生通过老师的讲解与操作,已经跃跃欲试,启动中文输入法,单击“单击此处添加标题”的文本框,单击“插入”图片,设计自己的小名片,教师巡回指导。

  4、合作交流。学生将实践操作的收获,如小名片的制作方法,文本框的操作技巧和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与同样交流,让经验转化为技巧,方法升华为技能。

  5、展示与评价。将一些成功的,有创意的作品通过电子教室展示给全班同学看,并进行简单的点评,使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快乐。

   五、说设计理念

  1、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且通过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等,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本课不是为了教信息技术而教信息技术,注重语文、信息技术、美术等学科的整合。

  3、情景与任务驱动的融合。在每一个任务之前,都创设了适当情景,以此让学生在情景中积极主动地完成任务。

  4、分层教学。照顾到学生个体差异性,使得每一位学生在教学活动都获得不同的发展。

  5、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和运用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指导者与组织者。

分享

热门关注

小学劳动主题教案精选

小学劳动主题教案

小学劳动教学教育教案6篇

小学劳动教学教育教案

[荐]小学四年级英语教案通用6篇

小学四年级英语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教案系列7篇

小学教案

2023小学一年级教案设计(合集11篇)

小学一年级教案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8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通用7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信息与信息技术小学教案(集锦7篇)

信息信息技术小学教案

关于小学信息技术教案模板精选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关于小学信息技术教案模板汇总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