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调研报告合集

2023-06-08 17:13:04 专项调研报告

  据报告,党、司法、军队机关等已经发布了处理公文的规范,其中涉及到了报告这一文种。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使用到报告,那么在写报告时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掌握报告写作技巧,我们特别为大家准备了“专项调研报告”一文。为了方便日后查阅,请大家收藏本页网址,以免失忆。

专项调研报告(篇1)

  我局对管理使用专项资金的单位进行审计及审计调查,发现个别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加强对专项资金的核算及监督管理。

  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占用部分专项资金弥补单位经费不足;专项资金结余量较大;拨款环节多,部分资金未全部纳入专户管理;受益项目未按期完工或未能及时验收;专项资金未能及时拨付到位以及专项资金的零星分散等。这些问题会相应产生许多弊端,其一是逃避了有关部门对专项资金的监督;其二是资金使用单位对本单位的专项资金到底有多少心中无数;其三是造成专项资金长期闲置,不能及时发挥资金使用效率;其四是会形成新的违纪,时间长了就会变成单位的“自留地”,什么费用都往里面挤;其五是资金零星分散造成资金的效益性不高。

  究其原因是:一是制度不健全,法制观念淡薄,有关领导、财务人员和一些具体办事人员对政策法规不熟;二是预算管理比较粗放,缺乏统筹考虑;三是项目实施管理不规范;四是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不规范;五是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不够。

  针对存在问题,审计建议:一是规范会计核算,各部门拨入的专项资金全部纳入专用账户管理;二是下达项目资金时核拨一定的工作经费,以免其他费用再挤专项资金;三是进一步改进预算安排方法,使项目安排更加合理和科学,集中财力,每年选定几个有代表性、能启动相关投资的项目进行重点扶持,按规定程序保证资金及时到位;四是加强监督工作,建立专项资金管理的有效机制,强化对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分析资金安排使用的效益性问题,促进资金分配的进一步合理和优化;五是加强财务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规范会计核算行为;六是建立和健全内部约束机制,加强项目资金的内部审计监督,督促项目单位抓紧项目建设,如期完成项目计划,进一步发挥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专项调研报告(篇2)

  为促进农村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多优质的文化产品,认真开展农村文化建设活动,管好用好专项资金,吴村镇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文化站、财政所共同对年新农村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自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镇有42个行政村,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于20xx年8月22日到账,总金额为235200元。

  二、使用情况:

  20xx年使用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为:160788元,资金用途分为3部分:

  1、用于文化信息基层服务点资金43825元;

  2、用于农村文艺演出活动资金81263元;

  3、用于农村体育活动资金35700元;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都专款专用,没有发现擅自改变资金用途和投向、贪污挪用、虚报套取资金等问题;财务管理规范,能够按照有关政策、法规和制度办事;资金使用与申请能够相符,不存在因配套资金不落实影响文化活动开展问题。

  三、主要成效:

  1、夯实了各村文化基础。各村通过使用文化资金补充了网线、相机,有的还邀请文艺骨干讲课,刺激了文艺队伍力量的壮大。

  2、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在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许多村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约300场,放映电影588场、送戏下乡20场,其中有省豫剧团专业演出,也有本地豫剧团,还有自己本土的怀邦戏、自编歌舞、现代戏等;在电影放映中使农民群众通过观看影片受到教育和启发,在镇文体活动中,很多村结合本村特色的进行了娱乐活动比赛,如书法、戏曲比赛、农民趣味游戏等。通过活动的开展,极大的丰富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从一定程度上遏止了麻将风、赌博风的漫延,营造了健康、和谐、文明的农村文化氛围。

  四、存在问题

  通过本次对新农村建设财政专项资金自查,我们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

  1、部分村使用资金积极性不高,嫌程序麻烦,干脆不用。

  2、由于农村文化人才少,还有很多人不愿去观看文化活动,更不去参加相关活动。

  五、建议

  1、要扩大资金投入力度的范围。农村文化活动建设涉及方方面面,加大对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及室外健身场所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

  2、要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要充分发挥农村文化能人、文化中心户的作用,不断稳定和发展专、兼职结合的农村文化队伍,逐步提高农村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

专项调研报告(篇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为进一步摸清家底,理清思路,促进义乌市现代农业发展,日前,义乌市组织50多人分成13个组,分赴13个镇、街道开展以法律法规宣传、春耕备耕情况调查、低丘缓坡开发农业、耕地抛荒检查为主要内容的大型农业专项调研活动,通过听取情况介绍、深入抛荒、低丘缓坡开发等实地勘察,详细掌握基础材料,确保此次农业调研取得有效成果,为进一步细化扶农政策和开展农业工作奠定基础。

  自市里的农村工作会议后,全市各镇、街均能行动迅速、宣传到位、措施有力,因地制宜地开展传达落实。如稠城、稠江、后宅、城西、大陈等镇(街)多层次组织召开了农技员会议和专业大户、农业企业会议,进行会议精神传达贯彻市农村工作,部署了农业生产措施。佛堂、苏溪、廿三里等镇(街)已草拟出扶农政策初稿,总体上扶持力度不减、资金不降。

  全市存在连片抛荒隐患的面积为3491亩,涉及10个镇(街)88个村。其中抛荒隐患面积100亩以上的稠江、后宅、江东、城西、苏溪、稠城等7个镇(街),合计面积为3343亩,占全市的95.76%。主要原因为征而未用、项目工程建设造成配套渠系毁坏,农田整理后未落实到户等,也有部分是因种粮效益低下,农户自己不愿耕种又未及时流转,引起抛荒。

  一是示范畈建设成效明显。在政策引导、效益影响下,农户对建立示范畈有较高积极性。统计显示,全市已落实50亩以上的早稻示范畈34个,面积3648亩,同比增长了600多亩。

  二是内部种植结构逐步优化。品种优良、经济效益明显的蔬菜瓜果种植面积同比均有较大增长。农户对西甜瓜、糖果蔗、田藕、毛芋等作物种植均有较高积极性,全市预计种植面积比上年均有不同程度地上升,其中糖果蔗增幅10%以上,西甜瓜增长在5%以上。

  四是设施农业强势发展。为适应市场需求,提高效益,义乌市部分农业龙头企业纷纷增加钢架大棚等设施,生产大棚瓜果和反季节蔬菜,全市预计新增钢架大棚面积在20万平方米以上。其中义亭发展了大棚西瓜1400亩,大棚甜瓜1550亩。同时依托全市10家水稻、植保和农机服务社,早稻机插水平显著提高,目前已落实11个机插示范点1307亩,占早稻面积的19.1%。

  1、对现代农业发展认识不足。近年来,政府有和有关部门在政策、资金、服务上采取了很多措施,但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多数对务农存在认识偏见,引致农户发展农业积极性不高,总体见效不大。

  2、土地抛荒情况尤其是零星耕地抛荒较为普遍,镇(街)及村均没有有效措施。

  3、春耕农业生产各镇(街)进展不一。各镇、街道安全生产等中心工作与奖金等利益挂钩,牵扯农技员精力过大。个别镇、街道出现移用农技人员现象。

  一是加大《农村土地承包法》、《浙江省实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等政策的宣传,提高农户对制止抛荒的认识。

  二是加强与人大、政府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将抛荒列入责任制考核内容。对各镇(街道)辖区内较大范围耕地抛荒特别是连片50亩以上(建成的标准田连片20亩以上)采取告知、督促形式,由镇(街)采取一定措施,督促各村、户恢复耕种,制止抛荒。

  三是积极完善农田水利配套工程。因工程施工引起农田水利设施挖损、塌陷、堆积、压占及其它原因造成渠系不配套等耕种条件破坏的,要衔接相关镇(街)、村,督促施工单位进行废土清理和修复水渠,尽早恢复耕种条件。

  四是创新方式方法,积极引导农户依法、自愿地流转不耕种的土地,引进大户进行农业开发。

  五是加大“三新”技术的引进、培训和推广,提高农地产出效益,增强农户种植积极性,努力减少抛荒现象。

  一是强化服务。积极发挥科技指导作用,引导农技人员更好地服务农民,指导实践。因地制宜地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加快农技首席专家、农技责任大使及“双联”责任制、分片包干负责制等制度的建立完善,大力倡导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户解决春耕实际问题,推进春耕生产。

  二是加强上下联动,通过开展送科技下乡进村活动等载体,提高镇、街道及工作片农技人员的参与度,并及时分解落实各镇、街道的粮食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工作任务,完善细化考核机制,确保业务工作的精心。

  三是牵线搭桥,培育大户。农业大户是当前义乌市的农业生产的主导力量,同时在政策的引导下,工商业主反哺农业热情高涨。有关部门可因势利导,提供土地流转信息、开发项目推介等服务,努力引进和培育农业大户推进春耕生产。

  一是努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尊重自然规律,立足义乌实际,有重点发展早熟梨、果蔗、马铃薯、竹笋、桃、田藕、有机茶、花卉苗木和健康养殖业,努力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做强主导产业,做精特色产业。

  二是加快培育现代生产经营主体。深入实施农业企业化行动,积极培育发展带动型、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以“阳光工程”“十万农民培训计划”为载体,普遍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推动农业劳动者分工分业。

  三是强化现代科技支撑。在完善市、镇(街)、村三级农技推广体系网络的同时,积极培育民营科研机构、农业科技型企业和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引导涉农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强化以市农业信息网为主导的农业综合站建设,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积极实施农机化促进工程,加快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农业主导产业各主要生产环节的机械装备,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

  四是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稳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

  五是加快构建现代市场体系。积极实施品牌农业战略,促进农产品流通。加快推进农业“走出去”,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和有实力的专业合作社到市外建立基地、开拓市场。

  六是优化现代农业发展环境。一方面增加财政对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健全农业支持补贴制度,发挥农业产业化专项扶持资金导向作用,加大对粮食生产、生态农业、农业风险救助等方面的补助,增强农业效益。另一方面着力构建新型农业服务平台。围绕新形势下农民所需所求,努力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构建为农民办实事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机制,促进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专项调研报告(篇4)

  为了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优化财政服务质量,根据自治区民委《关于印发的通知》文件,我局联合市民宗委组织开展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使用管理情况专项检查工作。

  一、基本情况

  (一)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安排情况。

  20xx年,上级下达和市本级安排的少数民族专项资金290万元。其中:国家少数民族发展资金155万元,自治区补助少数民族发展资金100万元,市本级安排少数民族地区补助经费35万元。总共筹建项目28个,截至20xx年12月底,已建成投入使用的项目15个,在建项目9个,未动工项目4个。实现项目总投资537.69万元,其中自筹资金225.5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2%。

  1.国家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建设情况。国家少数民族发展资金155万元,建设项目12个,截至20xx年12月底,已建成项目8个,在建项目4个,受益人口达2.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7万人。其中:乡村道路建设项目8个;建设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建设项目2个,特色山寨建设工程项目2个。

  2.自治区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建设情况。自治区级少数民族发展资金100万元,扶持项目建设9个,截至20xx年12月底,已建成项目3个,在建项目6个,实现项目总投资134.79万元,受益人口1.38万人。其中:乡村道路建设项目6个;扶持村级文化中心建设项目2个;乡村小学道路硬化项目1个。

  3.市本级少数发展资金补助项目建设情况。市本级安排少数民族发展资金35万元,扶持建设项目7个,修建村屯道路3条,共2.6公里;建设村屯文化活动中心3个,面积700平方米;修建饮水工程1个,容水100立方米,水管长度1000米。

专项调研报告(篇5)

  农村环境卫生作为建设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工作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为进一步搞好农村环境卫生,结合本人工作,对全办15行政村进行了调查。从调查情况来看,虽然做了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要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仍需下大气力,进一步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

  一、目前现状和存在问题

  从调查情况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农村环境明显改善。近年来,办事处对农村环境整治力度不断加大,按照“户清扫,村收集,办拉运。”的新思路,逐步建立长效机制。二是农村改厕稳步推进。在市爱卫办大力支持下,大打了农村改厕攻坚战,改厕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虽然近年来我们通过不断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农村环境卫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少数村干部认识不到位。有部分干部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加快经济发展上,认为环境卫生工作微不足道,可有可无,更谈不上组织和发动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二是大卫生观念不强。少数人治理,多数人污染的问题始终未能解决。三是组织机构不全。主要表现在部分农村卫生队伍不健全,环卫设施不配套,长效机制不完善。四是资金严重不足。比如农村改厕工作政府投入资金有限,而农户又不愿投入,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此项工作的开展等等。

  二、今后工作思路

  从我办目前现状和存在问题出发,按照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初步确立了今后工作思路。即:健全一个机制,抓好四项工作,实现一个突破。

  (一)健全一个机制。即:建立健全爱国卫生长效管理机制。根据“户清扫,村收集,办拉运”的思路,逐步完善卫生管理体制。

  (二)抓好四项工作。

  一是改水改厕工作。旧村改造和群众积极性较高的村,要突出户厕建设,让办事处的改厕工作走在全市前列。二是卫生创建工作。积极开展创建卫生村和社区活动,力争到20xx年底,创建创建省级卫生村2个、渭南市级卫生村(社区)3个、5个村和社区达到市级卫生村标准。

  三是健康教育工作。全面开展健康教育,不断改善人居环境,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力争到20xx年,农村开课率达到90%,卫生知识知晓率达到90%,卫生行为形成率达到90%,公共场所禁烟率达到80%。

  四是除害灭病工作。以疾病防控宣传为重点,全面加大除四害工作力度,把四害密度控制到不足为害的程度。

  (三)实现一个突破。即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目标,实现爱国卫生工作“全市闻名,全省领先,全国挂号”的新突破。

  三、主要措施

  爱国卫生工作,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长期工作。为此,我们必须切实采取措施,认真做好我县的农村环境卫生工作。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爱国卫生工作。各级各部门要把爱国卫生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把农村改厕、除害灭病、健康教育、卫生创建等重点项目列入财政预算。

  (二)因地制宜,建立健全爱国卫生长效机制。爱国卫生工作,需要发动群众,需要集中整治,更需要建立长效机制。要把垃圾填埋场、垃圾池、煤池建设作为硬仗,坚持不懈地打好打胜。同时,农村改厕要把握重点,严格标准,明确分工,责任到村(户);卫生创建要乡村有目标,年年有创新,从而,全面推进爱国卫生工作向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迈进。

  (三)强化监督,严格考核爱国卫生工作。爱国卫生工作是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新城形象,构建和谐社会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要确定标准、分解任务、定期督查、严格考核、综合排队、及时通报,从而扎实推进我办的爱国卫生工作,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做出应有的贡献。

专项调研报告(篇6)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行横道斑马线未礼让行人”专项整治行动调研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自从倡导“人行横道斑马线礼让行人”(以下简称“礼让行人”)以来,群众积极参与,表现出很高的素质和自觉性。县交警部门也在县城范围开展了“人行横道斑马线未礼让行人”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固定抓拍、移动抓拍和交警路面执法,对机动车在斑马线前不礼让行人的交通陋习进行教育、处罚。形成了良好的效果,机动车“礼让行人”蔚然成风,已经成为我县一道靓丽的风景。

   一、存在的问题

  但是成效的背后也存在着各种问题,主要体现在:

  1.观念上未正确把握“礼让行人”的法理由来和实际意义,机械地把机动车“礼让行人”异化为行人拥有无限路权,影响了正常的交通秩序,弱化了治堵效果,人为造成了交通拥堵。

  2.行为上没有明确的礼让规则支撑,行人、机动车驾驶员无所适从。现在城市道路基本上都达到了单向双车道以上,在这样的.道路上机动车礼让行人的规则不明确,成为困扰行人、机动车驾驶员一道心病。根据我县流传的礼让规则,行人只要进入了斑马线一端后整个通行过程,道路所有车道上的车辆均需停车让行,但这样的规定显然对交通造成很大的影响。而全国各个城市对礼让规则似乎有不同的规定,有些城市规定:单向两条以上车道的斑马线时,如果行人已经通过了第一条车道,进入第二、三条车道,停在第一条车道的机动车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可以慢速安全通过,不必等行人走完整条斑马线。由于没有一个统一而明确的规则,行人、机动车驾驶员对如何正确礼让无所适从,影响了交通效率。

  3.执法上存在不平衡现象,只罚驾驶人、不规范路人行为,未能同步提高两者的交通文明水准。虽然在道路上行人是弱者,但在《道路交通安全法》面前驾驶人显然是弱者。行人的道路违法行为不比机动车驾驶人少,由于执法困难等原因,实际执法很少处罚行人,处罚对象绝大多数是执法难度低机动车驾驶人。

   二、工作建议

  针对这些问题,建议:

  1.完善道路交通信号设施。对于城区道路斑马线按照人流量分别设置不同的斑马线:繁忙主干道上的斑马线,建议加装普通计时红绿灯;在次繁忙道路的斑马线上,建议加装行人过街请求式红绿灯,当斑马线上无行人时,车动机道通行灯常绿;当行人需要过斑马线时,按下斑马线两端的过街请求按钮,机动车道的绿灯、斑马线道的红灯进入10秒倒计时,10秒后信号灯转换,机动车停止,行人过斑马线。如此既降低了安装常规红绿灯对通行效率造成的影响,又兼顾了行人与机动车的路权分配,是两全齐美的方案;在潮汐人流特征明显的地方,比如学校门口等,应由相关单位派出交通疏导员进行交通疏导,既在空闲时段不影响道路通行,又能在繁忙时段最高效率确保安全。

  2.明确斑马线礼让规则,并广泛宣传。建议我县交通管理部门明确我县的机动车斑马线礼让行人规则,并在广播、电视、网络媒体上广为宣传,让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章可循。建议采用国内许多城市采用的有限礼让规则,即行人前侧车道机动车需要进行礼让,行为通过后的车道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可以通行。

  3.加强对行人的交通守法教育,让行人的文明素质与机动车驾驶人同步提高。在机动车“礼让行人”取得初步成效、礼让行人成为机动车驾驶人自觉意识的情况下,开展对行人的交通守法教育,教育行人不在非斑马线区域横穿道路;过斑马线时应该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以比正常稍快速度通过;在有红绿灯的斑马线不闯红灯。建议通过文明宣导、媒体曝光不文明行为、行政处罚等方式加以劝导。

专项调研报告(篇7)

  近年来,我县在工业规划区节约集约用地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同时,在执行中,严格按照《安徽省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要求,工业项目建设用地必须同时符合四项指标(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标准),主要措施是:

  1、取消或严格控制项目预留用地。对需要分期建设的项目,根据其近期建设的实际需要进行供地;对于已建设投产的项目内预留用地,及时督促企业尽快按企业规划投资建设,同时不再受理其用地申请。

  2、把好工业项目用地关,鼓励引入占地少、用水少、能耗低、低污染、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项目。工业项目投资强度要求不低于27—77万元/亩。

  3、调整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提高土地利用率。工业项目容积率不低于0.4—0.8,建筑系数不低于30%。

  4、严格界定和控制企业配套用地。工业项目的行政办公等非生产型的建筑面积不得超过工业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

  5、加强对入园项目用地的跟踪管理,对未按规定时限建设的项目及时进行清理。对于企业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未按规定期限内开发建设造成土地闲置的,征收相当于土地使用权出让金20%的土地闲置费,签于出让合同后满两年未动工建设的,解除出让合同,收回其土地使用权。

  通过一系列措施,gdp由的7.56亿元增加到8.68亿元,增幅由7.4%增至10.2%。

专项调研报告(篇8)

  为总结我市前几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使用经验,更好发挥保护专项资金效用,根据《20xx年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行动计划》有关要求,20xx年7月31日,杭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会同杭州市财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上报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通知》(杭文广新发200918号),对20xx年度非遗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做了专项检查。

  截至9月30日,我办回收了除萧山区、滨江区、下沙经济开发区之外的25个项目责任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调查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资金拨付情况

  20xx年12月底,我市全部下达非遗专项保护资金,共计1677884.2元,其中拨付给各区、县(市)的共计1312450元;拨付给直属单位和市属项目的共计365434.2元。非遗专项资金主要由名录补助和非遗普查补助构成。其中名录补助标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万元/项,省级1万元/项,市级0.5万元/项。非遗普查补助则根据各地普查工作业绩决定。

  二、专项资金使用情况

  08年得到市非遗专项保护资金补助的共有28家单位,经统计上报情况发现,我市非遗保护资金严格按照专款专用的原则,加强监管工作,合理分配使用,地方配套资金能及时、足额到位,最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具体如下:

  (一)加强监管,确保专款专用。

  市政府及项目实施主体单位市文广新局、财政局十分重视非遗资金的使用情况,尤其是在审核和监督等环节把握得很好。两局根据《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杭文广新发200817号 杭财教2008645号)《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民间老艺人)补贴实施暂行办法》(杭文广新发200813号、杭财教2008504号)等有关规定,围绕预算分配权、资金拨付权、行政审批权等关键环节和岗位加强监管工作,确保了财政资金分配和财政审批程序合法、办法科学、结果公正。

  经费下拨前,两局对拟补助项目的有关情况进行了多次核实。之后,经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后直接将专项资金下达到项目保护责任单位。同时,市文广新局、市财政局要求项目保护责任单位将专项经费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当中,单独核算,确保专款专用,并建立专项经费管理和使用的追踪问效机制。

  (二)资金分配合理,使用突出重点。

  本市获资金补助的28个项目保护责任单位及其所承载的非遗项目,均符合《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支持范围。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资料挖掘、资料整理、资料编纂、实物征集、展示演出、传承人补助、授徒工作、专家咨询、名录申报、保护研究、交通与会议等共计12个科目(详见图1,附表1)。其中,专项经费支出最大的是科目展

  示演出,合计支出490220.6元,其次是资料挖掘,合计支出466615.7元。支出最小的科目是其他,合计支出85209元,其次是专家咨询,合计支出101025.8元。我们认为,全市非遗经费在突出重点的基础上,统筹兼顾,使用合理,具有一定科学性。整体而言,非遗经费分配格局与当前我市的非遗保护现实情况是相适应的。

  图1 20xx年杭州市非遗专项资金支出使用情况统计表

  (三)配套资金到位,项目效益明显。

  近一年来,实报的25家补助单位年度支出3477791.33元。25个统计在内的项目责任单位的地方配套资金1973474.13元,占到总支出的56.7%(详见附表2)。也就是说,市里每补助1元钱,地方至少有1.3元(56.7%/43.3%=1.3)配套资金跟上。

  专项保护资金的`及时下拨和合理使用,为我市完善名录保护体系,坚持以人为本,活态传承的原则,合理开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初步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良好氛

  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xx年9月30日,我市申报的“篆刻”、“蚕桑丝织技艺”成功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实现了我市世遗项目零的突破。20xx年11月,西湖区蒋村乡、萧山区楼塔镇、余杭区等6家单位列入了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xx年,18个项目成功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使杭州市国家级名录数量跃升至26项,居全国同类城市第一。20xx年6月,文化部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传承人名单中,我市9人成功入选,使我市的国家级传承人数量达到16位,居全省乃至全国前茅。同期,省政府公布的246项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我市入围58项,使我市省级名录已达到了122项,居全省第一。20xx年4月,杭州市公布了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0项,使我市名录总量达到249项;各区县(市)也根据有关要求公布了当地的三批名录,达703项。杭州市公布了两批市级民族民间艺术之乡6个、民族民间艺术家16名,第一批市级传统节日保护地16个、传承基地6个、生态保护区9个及产业基地3个。

  (四)严格资金使用程序,无截留、挪用、移用、贪污侵占等违纪违法违规行为。

  三、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08年度市补非遗专项资金在使用上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非遗保护资金仍显不足。

  财政专项资金补助面比较分散,单个项目补助资金少,不利于专项资金整体效益的提高。目前,我市非遗项目保护专项资金每年仅300万,而全市现有市级以上名录项目

  249项,另外,还有传统节日保护地、传承基地、生态保护区、产业基地等非遗保护延伸载体41个。平均下来,每个项目补助只有1万零一点。非遗专项资金的严重缺乏,已成为保护工作继续向前推进的内在瓶颈。因此,一些亟需保护的项目,也因经费有限而导致保护工作难以为继。

  (二)配套资金到位情况不平衡。

  整体而言,杭州市非遗保护专项配套资金还是比较到位的。但由于各个项目保护责任单位财政状况不一,个别配套资金到位比例较小,甚至没有配套,项目开展后缺乏后续资金投入,导致项目的缺口资金较大,致使部分项目保护单位空有一腔保护热情,而无法把工作落实到实处,从而影响了保护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资金使用不尽科学。

  部分项目实施单位在观念上相对落后,在项目的管理上比较粗糙,加之缺乏一定的责任心,个别项目保护责任单位重申报、轻管理的问题较为突出,个别保护单位在财政专项资金到位后,存在资金积淀、资金效用不高等现象。

  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强调活态传承,传承人是

  保护的关键,我市在制定相关政策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倾斜。而就我市非遗专项经费的实际使用情况看,20xx年用于传承人补助、授徒工作的支出分别为257147.9、218564.3元,低于交通、会议(两者共计支出266028.5元)的支出。而展示演出总支出490220.6元,明显高于传承培训工作所涉及的支出,显然这与活态传承的理念是不相适应的。

专项调研报告(篇9)

  (一)主要成绩:

  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效是显着的。

  在房山区弘扬民族精神主题征文和细节主题征文活动中,我校均荣获了优秀组织奖。我校学生思想道德的主流是积极的、向上的、令人欣慰的,主要表现在:

  1.学生的政治思想是积极向上的

  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国家意识和很高的爱国热情,他们每天从新闻媒体了解国内外大事所用的时间在15分钟以上或30分钟以上。对社会上的腐败现象深恶痛绝。

  多数学生生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75.1%的学生认为个人成功的标志是对社会做出较大贡献,86.1%学生认为一个人事业成功主要靠勤奋努力,表明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已经初步形成。

  多数学生有较强的集体观念,85%的学生能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并为集体出谋划策,愿意接受并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

  2.多数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绝大多数学生孝敬父母、尊敬老师。从调查结果看90.2%的学生尊敬师长。

  多数学生有较强的公德意识和是非观念。71%的学生能够遵守公共道德,遵守公共秩序,80%的中学生对长流水、长明灯、随地吐痰、乱扔杂物、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现象表示反感。

  学生环保意识显着增强。90%的学生有较强的环保意识,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环保活动。并主动宣传环保知识,对不当行为能够主动劝阻,见到垃圾会主动拣起。

  3.学生的法纪观念进一步增强

  通过调查,学生的法制观念普遍增强。在回答与别人发生矛盾纠纷时,应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解决问题时,85%的学生认为找学校或老师通过正当途径解决问题;这证明学生的法纪观念比前几年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强,我校的法制教育取得了显着的效果。

  (二)基本经验

  学科德育方面:

  近两年来,确立了十一五校级重点课题《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之中。发挥课堂主要渠道作用。使我校德育工作出现了蓬勃向上的局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学校虽然确定了德育渗透的要点,但真正很好落实还有一定差距。存在文科德育渗透效果较好,理科德育渗透欠佳的不平衡状况。理科课程德育渗透的力度还应加强。

  全员德育方面:

  开辟德育工作网络化渠道,加强了全体教师的教育和培训,树立起德育全员化的观念。从领导、教师、到学生,从老干部、优秀青年到热心教育的家长,都纳入了学校的德育管理网络,从而构建了一个全方位的、庞大的工作体系,有效保证了德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校园文化建设方面:

  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对校园物化环境建设进行全面规划。先后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提供了优越的教学和学习环境,为了赋予校园环境以当代社会文明色彩和教育意识,发挥环境育人作用,我们精心设计,努力创设浓郁的文化氛围,今年在主干道又新增了12块宣传栏,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强烈的文化气氛。有效地发挥了校园环境的育人作用,取得可喜成绩。

  班级建设方面:

  定期召开班主任会,认真做好班主任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其班级管理能力和水平。努力营造班级民主和谐的管理氛围,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平等地与学生相处、真诚的交往,注意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工作,建立一支有良好工作作风和具有示范作用的班干部队伍。我校的《班级五项评比》制度,很好的促进了班级管理的效果。

  团队工作方面:

  发挥学校团委会、学生会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出好各种宣传板报,指导广播站开展宣传报道工作,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外文体活动。精心组织举行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并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的机会,不失时机地对学生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区域德育资源利用方面:

  继续大力开展安全文明社区的共建活动,与琉璃河派出所、武警部队和敬老院建立了共建关系,积极与社区有关部门开展共建精神文明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暑假学雷锋活动、慰问孤寡老人等敬老爱老活动等。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尊老敬老的良好品质。

  预防在校生犯罪方面:

  我们请派出所领导作为学校的法制副校长,来学校上法制教育专题课,开展法制教育宣传月活动,组织学法征文竞赛;请公安干警来学校现身说法,用活生生的犯罪事实教育学生;举行禁毒图片展览,组织学生观看禁毒教育影片;我们还加强国防教育,用生动感人的英雄事迹教育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方面: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生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树立全人生指导,全人格提升的心理教育思想,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最优化模式。找准学生的精神需求,开发和设计教育内容,利用校园橱窗、班级黑板报或墙报、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促进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合理评价自我,积极激励自我,保证学生身心协调发展。

  结合教育方面:

  结合我校的实际,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形成共同抓好德育工作的合力,这就使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活动途径和管理途径进一步拓宽,社会各种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进一步社会化,教育的实效性显着增强。

  (三)薄弱环节

  尽管我们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取得了显着成效,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但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1.对学生教育的深入性不够,教育的长效性不强

  从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方式上看,教师的说教占着很大成份,很大程度上属于知识性的传授层面,这就使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很大程度上停留在道德认知的表面性渗透上。对学生的教育只是达到了入耳,还没有很好地入脑、入心。

  教育的长效性不强表现在:我们在开展道德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下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但是在离开特定环境,回到现实生活中,实践活动中产生的良好教育效果有些很快消失,不能持久保持。

  2.德育内容缺乏系统性,德育工作缺乏系列性

  德育工作的内容和德育工作的开展要有系统性、体现系列性。是由于受社会形势的影响,使得《德育整体化纲要》没能系统扎实地得到实施,影响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3.科学有效的德育评价体系尚没有建立起来。

  没有科学的德育评价体系就没有对德育工作的科学评价。因此德育工作者的地位没有一个科学的定位,致使德育工作者的德育成效得不到应有的肯定,德育工作者的待遇与付出有一定差距,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专项调研报告(篇10)

  国家在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高度重视农村环境卫生建设,把环境治理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但近年来农村环境卫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要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步伐,需下大气力,进一步加大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力度。

  一、主要问题

  (一)垃圾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用于农业生产的农家肥料被化学肥料所代替,原先的垃圾多数是一些容易沤烂的生活垃圾,积攒一年的垃圾都会在春耕的时候运送到地里当肥料,现在种田都用化肥,很少有人使用农家肥,垃圾就越来越多。

  (二)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导致各种传染病时有发生。农民群众的个体素质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群体缺乏自我保健意识,沿袭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甚至保留一些生活上的陈规陋习等,使不少农民群众易发生皮肤病、肠炎等传染性疾病,特别是夏秋高温干燥、不良的卫生习惯等因素,对少年儿童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三)城乡建设加快,配套建设滞后。污水不能集中排放、净化处理;生活垃圾不能集中填埋、焚烧,环境治理措施滞后。

  二、建议及对策

  (一)创新农村垃圾处理处置模式

  1大力推进农村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工作。全面清除陈年垃圾,通过开展全面“大扫除”活动,我乡每月的16日定为“村居环境大整治日”,采取评级措施,有效促进“清洁工程”的整体平衡推进。积极推行散居农户自建垃圾填埋坑,集中居住区域实行固定垃圾桶,逐步建立村社区环境卫生“门前三包、分区包干、定责定薪、联合考核”的长效保洁机制。雨、污水有序排放,雨水就近流入自然水体,污水排入化粪池或沼气池。

  2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全面消除农村露天粪坑茅厕。根据农户无卫生厕所的具体情况,指导帮助农户建造能有效处理粪便的卫生厕所,通过改厕,力争农户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90%以上;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确保每个村都实现卫生室建设标准化。

  3治理农村河道池塘水沟。全面治理农村河道和池塘水沟,做好池塘水沟清淤,清除水面有害漂浮物,恢复河道基本功能,使村域内水面得到较好保护,水质基本达标。

  4提高村庄绿化水平。以绿化美化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把村庄周围和农家庭院绿化紧密结合,扎实抓好村林、行道树、庭院绿化美化工程建设。做到村旁、宅旁、水旁充分绿化。

  (二)制定工作措施,加大垃圾治理资金的投入力度

  垃圾处理长期被视为一项公益事业,其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和地方财政下拨的农村公共服务资金。随着垃圾产量的增加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对垃圾处理的投入虽然有所增加,但只能满足垃圾的一般处理要求。一是要建立起垃圾收集转运的管理队伍;二是对于无固定的垃圾收集点,无垃圾清运工具、无处理垃圾专用场地等所有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资金的铺垫,建议引起重视,加大此项工作经费的投入;三是由村建立垃圾集中处理场,对垃圾进行填埋、堆肥或焚烧,要求每村每户对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垃圾进行分类,不可回收的全部运送到集中处理场进行处理。

  (三)提高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做好农村环境卫生保护工作,需要广大农村居民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因此,普及环保知识,加强环境意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充分发挥现有广播、板报、标语的作用,让村民熟悉和掌握一些环境保护常识,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不同性质的污染物会给周围环境造成不同的危害以及常用的处理方法,并在日常工作中引导村民从自身做起,人人参与环保活动,养成不随意丢弃垃圾的好习惯,共同把农村垃圾处理好。二是可以在农村的中小学中,加强环境意识方面的教育,使易接受新事物的学生成为农村家庭中的环保先行军,潜移默化地改变整个家庭的卫生习惯,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四)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涉及面广、动态性强、反复性大,这一问题始终是农村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各级组织的共同努力,提高对农村垃圾问题的认识,加大投入,同时引导农民群众增强环保意识,最终建起覆盖农村的良好环境管理体系。

专项调研报告(篇11)

  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xxx局紧紧围绕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决打赢扫黑除恶攻坚战。为增强人民群众对此项工作的认同感,加强群众对扫黑除恶工作的了解和参与积极性,xxx局着眼新形式、新依托、新载体,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和民主决策,全面实施政务公开,助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深入开展,开辟了扫黑除恶正面战场之外的另一条重要战线。

  一、政务公开工作开展情况

  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xxx局坚持把政务公开作为扫黑除恶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以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生态环境保护大局为宗旨,坚持依法实施、全面真实、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通过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和信箱、信息公开栏、电子显示屏、环保网站、环保信息平台、微信环保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向社会公开各种政务信息,接受新闻媒体和群众监督,达到了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强化工作措施、提高服务质量、助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顺利开展的目的和效果。

  二、公开内容和主要形式

  1、工作职责和执法依据公开。在环保网站公开了xxx局机构设置和工作职责、执法依据。并先后印发环保法规书籍800余份,利用“六·五”环境日等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向社会群众和辖区企业宣传环保法律法规。

  2、机关管理制度和工作信息公开。建立完善重大案件集体决策制度、督查督办制度、督查通报制度及错案追究制度等机关内部管理42条制度,做到制度上墙、汇编成册向机关全体人员公开。同时,利用环保网站、微信xx环保公众号,及时公开各类环保工作信息动态。

  3、行政审查审批程序和结果公开。通过环保网站、信息公开栏、行政审批宣传册等形式向群众公开了工作职责、权限范围、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办事时限、监督办法等,并按要求将审查审批结果在环保网站公示、公开。

  4、执法信息公开。一是通过监测数据平台、环保网站,及时向社会公开各种环境空气、水环境监测数据,公开企业在线监测数据,方便企业和群众及时查询。二是通过环保网站公示、公开各类执法检查信息,如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企业名单、检查人员名单、检查结果信息等。三是通过环保网站将各类行政处罚案件公示、公开,方便群众查询和监督。四是通过环保网站及时将上级部门交办的各类督查督办案件及环境信访案件查处结果及时公开。

  5、人事和财务公开。通过政务公开栏,每季度向机关部门公开“三公经费”情况,每年在政府网站公开财政经费预决算情况及环保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在机关人事管理上,所有人事决策均要通过班子会议研究讨论、集体决定,中层干部实行公开竞争止岗,每季度开展股所负责人汇报考核工作,每月公开评选一名“环保之星”。

  三、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局机关成立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政务公开工作。局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对政务公开工作亲自抓、负总责,分管局长具体抓,局办公室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各队、站、室具体落实,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完善机制,狠抓落实。局机关建立了考、评、用一体化的政务公开工作机制,完善了各部门政务公开内容和制度,狠抓了政务公开执行环节,不定期对各股室、各部门政务公开执行进行检查督促,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定期开展考核评比,实施奖惩制度。

  3、改进作风,接受监督。机关部门不断加强人员培训和队伍作风建设,通过开展环保执法大练兵、生态环境领域作风纪律大整顿等形式,不断提高人员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同时,向社会公开“12369”环保热线和局机关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群众对政务公开工作及人员作风方面的监督。

  4、查缺补漏,积极调研。政务公开作为扫黑除恶正面战场之外的另一条重要战线,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重要工作。为确保各项制度和措施落实到位,我们积极开展政务公开的调研工作,以便切实掌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切实了解人民群众对政务公开工作的新的要求,找准影响政务公开或环保工作顺利开展的热点难点问题,查缺补漏,不断改进工作措施,从而不断推进政务公开的持续开展,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深入开展。

  四、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方面,由于工作经验相对欠缺,政务公开的全面性和公开形式、公开水平与上级部门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另一方面,由于受经费制约,政务公开工作在电视媒体、新闻报刊上的宣传和公开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下一步的努力方向:1、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对干部的执法准则、财务审批和监督、违规违纪处理办法要不断完善,形成严格的制约机制。2、进一步开展调研工作,查缺补漏,总结经验教训,使政务公开工作更全面、更规范。3、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加大利用电视媒体、新闻报刊、环保网站、微信公众号的宣传力度,深入、扎实开展政务公开工作。

分享

热门关注

最新中考励志句子唯美简短(精华88句)

中考励志唯美句子

描写快乐心情句子(锦集27条)

描写快乐心情句子

建材活动应急预案7篇

建材活动应急预案

期末质量分析通用7篇

期末质量分析

述职报告结语怎么写10篇

述职报告结语

精准扶贫调研的报告合集

精准扶贫

儿童之家建设调研报告合集

儿童建设调研报告

学生寒假调研报告合集7篇

学生寒假调研报告

工作调研报告范文2500字合集

工作调研报告

设计调研报告格式模板范文合集

设计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