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教育心得9篇

2023-06-13 10:22:22 父亲教育心得教育心得

父亲教育心得 篇1

  一个周六的上午,听了一场“有图有真相”的讲座。主讲老师讲了几个事例,令我印象深刻:

  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儿子哭闹着让母亲买玩具,母亲不买,任性气大的儿子就抓母亲头发。母亲央求道:“快放手,好痛。”一个20来岁的女孩赶来解围,忽被他一声“你滚”喝退。男孩更加疯狂,开始伸手掐住母亲的脖子,母亲被掐得面色通红,有气无力,只好向儿子妥协。

  事例二:“14岁的小女孩当着众人的面,连扇父亲十余个耳光”。

  南京,14岁的小女孩当着众人的面,连扇父亲十余个耳光,拳打脚踢,飞起来踹。父亲一直没有还手,也没有生气。原来女孩父母离异,父亲过度“关爱”女儿,女孩没了自由,于是痛恨父亲,出现大打出手的一幕。

  讲座临末了,主讲老师总结了一句话:“孩子的问题根源在哪里?子不孝,父之过,母之过。父母自己作贱了自己。”个人觉得话虽刺耳,但一语中的。

  最近印度影片《摔跤吧,爸爸》在中国影院卖得大火,听说主演曾被称为“印度的良心”,是印度最出名的演员之一。连大名鼎鼎的中国导演冯小刚都憋了两个小时的尿看完影片;刘国梁带着中国乒乓球队看完影片后,马上打电话要求妻子带孩子去看。受此影响,我和妻子也去了电影院观看此片。

  在电影院中,我觉得有些尴尬,因为我发现大多是父母带孩子一起观看影片,而我居然没带孩子。影片给我带来了很大触动,看完影片,回到家,马上带儿子去电影院,让儿子也看了一遍。

  社会在进步,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需要成长。作为家长,如果你一味地抱怨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就要反思一下:你自己跑得够快吗?现在,虽然有许多家长都很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并且有很多有效的方法,但也有不少家长说一套做一套,教育孩子头头是道,到自己身上就一塌糊涂了。作为家长,如果你不懂得自我升级,那么落后的将不只是孩子自己。

  我希望,每一个父母在凝神瞩目看着孩子的眼睛说“你是我的骄傲”的同时,孩子也能对我们来一句:“爸爸妈妈,你们也是我的骄傲!”而这一句简单的话语,需要我们家长真正成长起来才能得到。

父亲教育心得 篇2

  放在最后说,是因为我不想说,因为我觉得它比前五点说的相比,太次要。但我又不得不说说它,在中国,它又是那么重要。大多数家长把分数当作教育的唯一目 标,我觉得,唯一可以值得尊重的分数应该是高考成绩,在省示范高中任教的我看多了孩子分数的起伏,看多了家长的束手无策看多了孩子的泪流满面,所以更看清分数对家长和孩子的折磨。

  所以,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在孩子身心都还稚嫩的时候,不要为分数牺牲孩子心理生理的健康成长。小学就要求双百分,有些过分。孩子得了100分就给奖金,就照相留念大肆宣扬,100分就是没有缺点没有漏洞?

  小学得100分的孩子能走多远?数学大师陈省身生前为中科大少年班题词就是:不要考100分。朱清时解释说,原生态的学生一般考试能得七八十分,要想得 100分要下好几倍的努力,训练得非常熟练才能不出小错。要争这100分,就需要浪费很多时间和资源,相当于土地要施10遍化肥,废掉的是孩子学习的激情 和创造力。

  在分数面前,毫不犹豫的选择相信孩子是孩子不竭的动力,父母的冷言冷语可能是压在孩子身上的最后稻草。做一个有远见的家长,过程比结果重要,只有完美的过程,才会有无憾的结果。孩子想当第一名的愿望与生俱来,就像大树拼命往天上生长,为了获得更多的阳光和雨露一样,这不是教育的功能,这是生物的本能。

  教育的作用是什么,我认为就是家长在旁边关注、期盼和守望,及时清除小树旁边的杂草和害虫,在狂风暴雨把小树吹歪了的时候,第一时间去扶正他,而不是拔苗助长。

父亲教育心得 篇3

  马哈维亚辛格珀尕是印度国家摔跤冠军,因为种种原因和生活所迫放弃了摔跤,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并希望自己的儿子可以替他完成未完成的梦想——为印度赢得世界级冠军!可是命运弄人,在接连生了四个女儿之后,他放弃了这个念头,把挂在墙上的金牌收了起来!镜头下的马哈维亚辛格珀尕,一个个的把自己多年的奖牌、奖杯和金牌收进箱子里的那一刻,透过屏幕,你能生生的感受到一个充满希望到满心失望的人把梦想封存的沮丧和对命运的无奈。

  然而一次偶然的事件,让马哈维亚辛格珀尕发现了女儿身上的摔跤天份,再次激起了马哈维亚辛格珀尕对梦想的憧憬和希望!这一刻他明白了,实现梦想不一定非要儿子,女儿也可以!

  首先,马哈维亚辛格珀尕的这个没有性别歧视的观点我是很赞赏的,毕竟在印度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女子的地位还是很低的,他不畏人言和世俗的眼光,坚持自己的梦想,相信自己的女儿,呕心沥血的培育自己的孩子!

  有人说马哈维亚辛格珀尕是自私的,把自己的梦想强加给孩子,让孩子完成自己的梦想是不可取的!可是,我并不这么看待马哈维亚辛格珀尕,他是一位不折不扣,有责任的好爸爸!并不是因为他的女儿最终拿到了世界金牌!而是,在培训女儿这一路来,他虽然要求严苛,但并未不近人情和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孩子!因为在发现女儿有摔跤天份之前,他并没有对女儿有一丝摔跤的幻想和打算。而在发现了女儿有摔跤天份之后,也并没有一语专断,而是和老婆商量了之后才开始的,并说了给他一年的时间先试试!

  兴趣、爱好、天份都一样,需要坚持,需要有人激励鞭策,孩子有时候并不能很好的认识自己,因为再强大的兴趣,在繁琐的练习和无趣的重复过程中,都会有疲倦和索然无味的时段,作为孩子有时候很难认清和坚持,就需要大人们的引导和鞭策。马哈维亚辛格珀尕作为父亲,发现、发掘了孩子的天份,并用自己的方式让她们在天份的路上越走越好,这没什么错!

  有一段,马哈维亚辛格珀尕在女儿吉塔进入国家队失意之后,即使那段时间他们父女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但是在女儿需要他的时候,他毅然决然的背起包袱,去女儿学校附件租房子住,并在每天早上5点~7点学校训练开始之前额外给女儿训练,但却被学校发现并要开除他两个女儿的时候,他双手合十,噙着泪水求学校不要开除他的女儿,这一刻,曾经骄傲和父亲,不曾落泪的父亲,第一次流出了无助的泪水!这一段几乎看得我泪崩。

  马哈维亚辛格珀尕他是个骄傲有尊严的人,他不畏世俗眼光,毅然培育自己的女儿摔跤,哪怕要花20卢比买人家售价100卢比的鸡的时候都是抬头挺胸铮铮有词,哪怕在第一次带女儿参加摔跤比赛,看客讥笑,赛场人员阻扰的时候,他都挺直了腰板,要和对方大打一场,最后在别人的劝说下,也是底气十足的离开赛场!而这时为了女儿,他无助的苦苦哀求,这一刻,他为的不仅仅是他的梦想,更是孩子们的梦想和前程!

  《摔跤吧!爸爸》一部能让你笑着哭、哭着笑的电影!

  两个天真、可爱、漂亮的女孩,原本过着和普通女孩一样的生活,却因为和男孩子打的那场架,彻底改变了她们的人生轨迹,刚开始她们抱怨,恶作剧,不理解爸爸为什么要这样对待她们,毁掉了她们的童年。但是一个同龄女孩的一番话彻底改变了她们的想法。

  《摔跤吧!爸爸》一部能让你笑着哭、哭着笑的电影!

  她说:我羡慕你们,你们的爸爸这么对你们,是因为爱你们啊!他不想你们和所有的印度女孩一样,14岁就嫁给一个从未蒙面的男人,从此以后相夫教子,有做不完的家务。只有成为摔跤手,你们的命运才能掌握在自己手里。

  从此她们认真、刻苦、无怨无悔的训练,在大家的质疑和嘲讽中,用自己的努力和实力,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和尊重,成为村里的骄傲。

  《摔跤吧!爸爸》一部能让你笑着哭、哭着笑的电影!

  吉塔获得全国冠军之后,被送到了国家训练中心,被父亲约束限制这么多年的她,来到一个崭新的城市,认识了不同的人,在同学的影响下,处于青春期爱美的吉塔开始留长发,看电影、涂指甲,学校的教学方式,让她觉得爸爸的方式太陈旧了,一度和爸爸的关系处于紧张状态。直到参加世界锦标赛被淘汰,妹妹巴比塔也因全国冠军的身份进入学院,在妹妹的劝说下,她给爸爸打了一通电话,痛哭之后!吉塔便剪了长发,重新找回了自己,在爸爸的帮助和指导下,一举进入世界锦标赛,并成功进入了总决赛!

  决赛之前吉塔和爸爸坐在路边,吉塔问爸爸,明天决赛应该用什么技巧呢?父亲沉默了一会说:你要做的,就是让人们记住你。如果你拿到了银牌,你很快就会被忘记,只有成为冠军,才能是榜样,而榜样,永远不会被遗忘。

  《摔跤吧!爸爸》一部能让你笑着哭、哭着笑的电影!

  说完,指着不远处嬉戏的小女孩说:你看,如果你没有拿到金牌,印度乃至整个世界的女孩子,都只能是一如既往的洗衣做饭,相夫教子。所以你不止是比赛,你是为所有女性赢得生存的主动权。

  此时,吉塔明白,她这场仗,不仅仅是为自己而战,更是为千千万万女性的命运而战!

  吉塔的教练为了不让她爸爸抢了自己的风头,在决赛时,使计把马哈维亚辛格珀尕锁在了一个房间里,吉塔在比赛中几次会同意看向观众席都没看到父亲的身影,而现在的父亲是她的精神支柱和最大的动力,也因此影响了她的发挥,但是最后她想到了小时候爸爸把她们丢在水里说过的一句话:你要自己想办法吉塔,爸爸不是每次都会站在旁边救你的,能救你的,只能是你自己。她沉淀了下自己,最后奇迹的完成了一个5分的高难度动作,一举拿下世界冠军,全场欢呼!吉塔失声痛哭并跪下亲吻脚下的舞台,观众席上的妹妹和堂哥以及电视机前的妈妈和全村人也几近崩溃大哭,为梦想而哭,更是为了不谙世俗追寻梦想的人!

  而这时,被关在小房间内的爸爸,听到了国歌奏起,才知道自己的女儿做到了,赢得了世界冠军,热泪再一次盈框而出!最后她跑到赛场,看到女儿,四目相对,说了一句:你,是我的骄傲!看似简单的一句话,蕴含了很深的寓意!这么多年的努力和坚持,在这一刻,什么都是值得的。

父亲教育心得 篇4

  我校在学生中开展了“父亲节“感恩教育活动。我们以活动为载体,遵循德育生活化的教育规律,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去引导学生懂得感恩。让学生从感受最深的身边人、身边事开始,学会感激父母,感激父母给予的生命、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再由近及远,由浅入深,深入引导学会感激他人,感激社会,感激一切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心血和汗水、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让学生对感恩真正做到知行统一。

  一、做好宣传动员工作,让学生明感恩知感恩

  为了统一认识,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学校少先队大队部首先在x月x日早上向全体学生宣读“感恩父亲的倡议书“,向全体学生发出了“感谢父亲“的号召。同时,各班主任积极利用早读课的时间召开了动员会,组织好学生阅读倡议书,讲解活动意义,使广大学生知道什么叫感恩,明白知恩、感恩、报恩是人生美德,是中华美德的重要内容,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古今仁人志士的至理名言。青少年,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在家庭、在学校、在社会做到有恩必报。负恩知愧,把自己培养成为建立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好少年。

  二、开展感恩实践活动,让学生做到知行统一

  进行感恩专题“给父亲洗一次脚““给父亲洗一次衣服“活动我们在感恩教育活动月中积极鼓励学生多阅读有关感恩的书籍,并让他们将读后的感悟,同自己的幸福生活相结合,学生们能从实际出发,感谢父亲的养育之恩。

  1、各班召开感恩父爱的主题班会。

  2、行动带惊喜。

  在父亲节当天,尝试感谢父亲的几种方式。这次活动,学生不但懂得了感激自己的父母,还懂得去感激我们的国家、感激这个社会、感激自己的学校。也更应该要感激教给自己知识,提高自己修养的老师。甚至还要感激苦难逆境,是它们教会了自己坚强。感谢曾帮助过自己的人,他们用暖暖的心灯让自己发现生命是如此丰厚而富有。学生对感恩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感恩的思想觉悟也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

父亲教育心得 篇5

  别太相信学习是快乐的。

  高端学习都是枯燥的,不讨厌就是兴趣。认为学习是快乐的很少,如果真有快乐,那也是通过学习考出高分的快乐。如果一个人能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那就很可能成为大师级人物。绝大多数人是不会的。绝大多数人是不得不学,是为了某种目的去学。所以,品质和意志才是真正的好老师。

  相信我们的孩子是属于大多数人中的某一个吧。凭什么学习是快乐的?学习里面一定有痛苦的成分,这是不言而喻的。好成绩基本上都来自学生的好习惯,什么时间专注的做什么事,日积月累,某一天不小心他成了第一名,他自己都想不到。

  而我们教育总是想给孩子更多的快乐,给孩子更多的游戏时间,不停的对孩子让步。天底下哪有这样的教育?不要纠结社会上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什么素质教育、什么应试教育。应试是最基本的素质。

父亲教育心得 篇6

  我赞成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的观点:我不相信教育是快乐的,请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

  独生子女是自地球上有人类这个物种以来所出现的一个从来没有过的“亚种”,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那么多没有兄弟姐妹的人在那么短时间内,有计划地出现在一个国家。千万不要以为他们和我们是一样的,他们和我们不一样,甚至可能完全不一样。

  现在很多家庭的伦理是倒过来的,在家里不是老子说了算而是儿子说了算。我的学生中,在家里父母说了算的孩子学习成绩一般都很优秀,品行修养更高。“你吃我的喝我的用我的,凭什么不听我的”!霸父经常这样训斥孩子,最终,这位家长就成了学霸之父。事实证明,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中一个人说了算的家庭中,孩子成才率是极高的。

  家庭中的民主,要慢慢培养,当孩子的认知水平和家长接近的时候,才可以通过商量,达成一致,让孩子明白,民主来之不易。很多家长以民主的幌子打着爱的旗帜去教育孩子,这是放纵,一个未成年人打败了成年人,结果相当可怕。

父亲教育心得 篇7

  开学已经两个周了,小班的孩子已经渐渐适应了幼儿园的集体生活,能在老师的安排下吃饭、睡觉、游戏了。可是刚离开父母怀抱的孩子们偶尔还会跑到老师跟前泪眼婆娑地说:“老师,我要爸爸妈妈!给爸爸妈妈打个电话吧!”现在的王睿然小朋友就正偎在我怀里不住地说着。

  王睿然小朋友是个活泼好动的男孩子,有点调皮。从来园的第一天起,一声也没有哭过,但会经常说:我要爸爸妈妈!给爸爸妈妈打个电话吧!教过小班的老师都会与我有同感:身边总是有个喋喋不休的孩子说着同一句话,时间长了,心里会是怎样的烦躁。可是面对一群三四岁的孩子又能如何呢?只能不停地敷衍他们,带他们玩,转移他们的注意力,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适应了集体生活以后,情况就会有好转……

  又到了午睡时间,我拍拍这个孩子,搂搂那个孩子,尽可能地以最快的速度把孩子们一个个地哄睡。“老师,我要爸爸妈妈,爸爸妈妈每天只搂我一个人。”王睿然又发话了,要求还挺高。“只搂你一个人,其他小朋友怎么办……”可是王睿然根本不听我的劝说,一个劲地哭闹:“我要爸爸妈妈!”唉!淘气的孩子多吃奶,只有先把他哄睡了,才会不影响其他孩子。我躺在王睿然的身边,轻轻拍打着,眼睛不停地看着其他的孩子,嘴里一边轻声唱着歌曲,一边不停地提醒其他幼儿要躺好。“妈妈是这样拍我的。”王睿然拉过我的手放在了他的胸口上。我灵机一动,拿来笔,在王睿然的手指上画上了一男一女,告诉他,这是他的爸爸妈妈,只要把小手放在胸口,爸爸妈妈就会一直守着他,和他在一起……没想到,平时调皮的王睿然静静地把小手放在自己身上,不时地抬起手看一看。很快就进入了梦乡。我立刻把这一方法用在其他孩子身上。还真灵,孩子们都渐渐进入了梦乡。

  指尖上的爸爸妈妈,不光用在孩子午睡方面,很多孩子一来园就要求我在手指上画个爸爸妈妈,然后举着小手,面带微笑地去玩了,哭闹的现象也越来越少了。

  老师们,你们不妨也来试一试?可真管用哦!

父亲教育心得 篇8

  《摔跤吧!爸爸》看过的人几乎都在探讨影片中表达的男女平等、父爱等等精神。

  可是问题来了——咱们别忘了,马哈维亚是女儿的摔跤教练,从某种角度而言就是女儿的老师。那么,咱老师能够从电影中获得哪些教育启示呢?

  马哈维亚(阿米尔·汗饰)年轻时是位摔跤运动员,梦想就是世界冠军。

  因为种种原因,直到退役他都与金牌无缘。从那以后,马哈维亚的梦想就变成了:让即将出生的儿子替自己完成梦想。

  谁知天意弄人,妻子一连生下四个闺女!

  女儿们一天天长大,马哈维亚也一天天心灰意冷。有这么一天,邻居家的父母竟找上门来告状:你看看!你看看!你女儿把我俩宝贝儿子打成了啥熊样儿!

  不成想,马哈维亚看着闺女们痛扁两个滋事男孩的一招一式,心里那叫一个乐呀!——天无绝人之路,他发现女儿们继承了自己的强大基因,简直是天生的摔跤手!

  马哈维亚也突然意识到,自己只想着要得世界冠军,却忘了,其实谁都可以得冠军——言下之意,没有儿子,女儿不也一样吗?

  在女性地位低下的印度,如果马哈维亚没能想到这一点,那么电影到这里就基本“全剧终”了,不过难得的是他想到了,于是,故事正式开始——

  马哈维亚开始对两个闺女儿进行魔鬼式训练,后来还把没啥天赋的大侄子拖下水给女儿当陪练……

  在童婚盛行、女性严重受歧视的印度,起初马哈维亚的举动令全家遭到了村民的嘲笑,女儿们走上赛场参加比赛的过程也屡遭波折。不过,女孩儿的命运也随着父亲的坚持而被彻底改写,甚至被同龄早婚的女孩子羡慕……

  尽管在离开父亲来到体育学院后,大女儿吉塔经历了职业上的蛰伏,但最终还是在父亲的鼓励和指导下获得了世界冠军,女儿成为了马哈维亚的骄傲!

  总之,这是一部在169分钟内让观众又哭又笑的好电影,毫无尿点,而且绝对燃点与泪点齐飞!

  大女儿吉塔在赢得了全国冠军并进入了国家体育学院之后,开始跟随新教练训练,同时接触了小村庄从没体会过的花花世界。慢慢地开始迷信新技巧,按照新教练的指导,渐渐淡忘在父亲那里学到的战术和技巧。在一次回家的时候,打败了父亲,并且以为这足以证明自己已经足够强大。

  没想到后来吉塔在国际大赛中屡遭败绩,在痛苦迷茫中终于与父亲和解,并依靠父亲的指导和鼓励,赢得了世界冠军。

  其实,马哈维亚的技巧还是老技巧,战术也是老战术,父亲只会越来越老,越来越打不赢如日中天的女儿,可是他依然是一个成功的老师。在被女儿摔倒之前,马哈维亚一直相信,作为老师只有战胜了学生,才能证明自己是对的,可是和解之后,他和女儿的心态改变了,他们都明白了,老师只求要胜过学生,那不过是一场比赛;而老师去引导学生觉醒、成长,才是真正的教育。

  为什么吉塔的教练总是不喜欢马哈维亚在观众席上对吉塔进行指导?因为马哈维亚的指导总是与他的意见相左——他叫吉塔注意防守,马哈维亚却要吉塔勇敢进攻;他让吉塔主动出击,马哈维亚却叮嘱吉塔要稳住……

  为什么同样的情况,两人会做出不同的指导?吉塔的'教练,国家级教练,掌握科学方法,也明白训练需要劳逸结合等等,这些听上去似乎比马哈维亚的训练方式更人性化更科学,可是为什么这个教练成了整个影片里唯一“遭人厌”的角色呢?

  关键还是马哈维亚更能了解学生(女儿)的心态秉性和赛场情况,能做出更灵活准确的教学判断。而吉塔的教练呢,就好比听了好多名师课,读了不少教育名著,掌握不少教学方法,对理论了如指掌的老师,方法论的储备够了,只是运用时在灵活度上还欠缺火候。

  认真地看了影片,你会发现马哈维亚跟当地的官员“不对付”。为什么?马哈维亚找当地体育局地方官员希望申请一笔资金,为女儿购买专业的摔跤垫,却遭到了官员的冷嘲热讽。生气的马哈维亚受到哥哥的启发用床垫做替代,还用彩色笔在纸上画出正规摔跤比赛场的样子给女儿看。

  这一切的斗争和努力,其实就是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而构建教学情境。

  比如,衡阳的一位中学老师谭湘君,25年来一直在乡村中学从事英语教学,并长期担任班主任。“农村学生英语学习条件差,口语能力更是一大弱项,如何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成为摆在多数乡村英语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为了帮助孩子们提高英语能力,谭老师悉心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表现欲望,设计口语交流活动,通过看图、师生互动,情景模拟等形式,不断提高同学们的英语口语水平。

  “是谁说你不适合55公斤级的?我这就去找他!”马哈维亚听到教练要求女儿控制体重,降到51公斤级,简直要气炸了!当即收拾小包,带上主动请缨做饭的大侄子“杀”到了女儿身边。增加营养、指导女儿训练,对问责的校长苦苦哀求:“她们唯一的错,就是有一个疯狂的父亲”。

  马哈维亚始终相信学生(女儿),即便在教练决定放弃吉塔的时候,也依然坚定相信吉塔能够在女子55公斤级的摔跤赛场上称霸世界。

  剑桥大学研究人员对4000多名青少年进行长达7年的跟踪研究,这4000多名青少年分别来自600多所学校的同一年级,年龄为13岁或以上。研究结果显示,在受到老师鼓励的学生中,74%的人在16岁以后继续接受教育,而没有受到鼓励的学生中,这一数据只达到66%。其中教师鼓励对中等成绩的学生群体影响尤为显著。他们当中受过老师鼓励有64%的人获得A等成绩,而没有受到鼓励的只有52%的人得A等成绩。

  这是第一次量化了老师的鼓励对学生的影响,也许不甚准确,但确实值得教育者思考。

  “就是要把女儿培养成世界冠军”这是影片中爸爸唯一的信念,就像一句口号响彻了整场电影,所以最终当女儿将沉甸甸的金牌拿到马哈维亚眼前时,他终于对女儿说出了那句一直想想说的话“你是我的骄傲”。

  学生的成长是不断发现自我的过程,而教育恰恰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老师要努力地引导学生看到自己的缺陷、领略自我的优势,从而找到真正的自我,锁定奋斗目标。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天赋和优点,给予学生正确的方向和鼓励,指引学生向目标不断奋斗。

  如果说,《摔跤吧!爸爸》只是一部父亲逼着女儿实现自己世界冠军理想的电影,那么格调绝不会如此之高,收到的掌声也绝不会如此热烈。反而可能成为一部“父亲将梦想强加给儿女”的教育反思片。是什么扭转了这些?是作为“老师”的父亲自己的成长和转变!

  一开始,马哈维亚只是坚定地相信儿子可以帮自己实现梦想,后来他开始相信女儿一样可以,再后来,在比赛的前一晚,女儿为他明天比赛应该怎样的时候,他告诉女儿,需要用胜利去告诉别人,女孩一定可以做到。马哈维亚从一个平凡的等待得到儿子,再把自己的理想强加给儿子的父亲,变成了一个唤醒女儿独立人格的伟大父亲,而他也收获了一个强大的女儿。

  究竟是女儿艰苦训练后成为冠军成就了爸爸的年少梦想?还是爸爸的魔鬼训练法成就了女儿的冠军梦?很难说,成为摔跤冠军到底是成就了女儿还是爸爸。但是,在爸爸和女儿的泪水和汗水中观众看到了最终的奖牌凝结了许多,有爸爸坚定的眼神,不顾一切阻止的信念,有女儿日复一日的训练和掉在地上的汗水,总之,奖牌是爸爸与女儿共同奋斗的成果。

  这启示了教育过程中协作与互助的重要性,爸爸与女儿的关系正如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学习是一个互相启发的过程,是主体与载体的相辅相成,教师要开发学生的潜能,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进步。

  马哈维亚逼迫女儿们进行摔跤训练的用心良苦在何时才被女儿理解?应该是在她们被可怜的早婚新娘劈头盖脸训斥了一通儿之后——“我希望有这样的父亲,至少他希望你们能够通过努力去掌控自己的命运!”马哈维亚没有这样说,但他始终在这样做。所以我们才看到影片中爸爸和女儿的冠军梦被叫醒之后的奋进和勃发。

  不能否认,如今课业压力力盘踞在许多教师和学生的头顶,繁多的升学压力和考试压抑了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什么读书?当学生问起这样的问题,未尝不是希望教师能够帮自己发现人生的理想和信念。如果有位老师,愿意鼓励学生笃定信念,勇敢地走下去,不畏白眼,嘲笑和质疑,那么这样的老师,一定是这孩子一生的“贵人”。

  马哈维亚听到屡受挫折的大女儿打来电话,一开始老头子还固执高冷地不愿理,可是在接过听筒,察觉电话对面的女儿已经泣不成声时,马哈维亚终于忍不住流下眼泪,既有对女儿的心疼也有对自己固执地推开和放任女儿的反思。影片里,马哈维亚始终在不断对自己的训练方法进行反思,变换不同的训练方式和技巧,才能使女儿走上最高领奖台。

  很多事情形成的过程都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声音和不完美,只有不断的回顾走过的路及时找出漏洞并修补,才能不断丰盈羽翼,飞得更高,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教师的谆谆教导是一种反思,回顾教学之路也是一种反思,在孩子的成长轨迹上寻迹回顾,也是一种反思,反思的途径千千万,但反思却从不能缺席成功的足迹。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学生是平等的却又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其实,自马哈维亚从一次打架事件中看出了女儿具有摔跤天赋开始,一部对老师而言的“教学大片”就开演了。再多的剧透也只能透露剧情,却透露不了影片的精彩,替代不了作为教师的您自己对影片的感悟和反思。但至少,希望您在看了中教君的分享后,能够更清楚受学生喜爱的老师是什么样子。

父亲教育心得 篇9

  一次语言活动过后,我问孩子:“小蜗牛把自己的微笑当做礼物送给了别人,大伙儿都很开心,你们想不想把自己的微笑也送给别人呢?”孩子们纷纷回答:“想。”于是我给每位幼儿分发了一张白纸,请幼儿在白纸上画上自己的笑脸,送给同伴。孩子们拿到白纸以后,都开始兴致勃勃地画上自己的笑脸,我在孩子中间走动,感到非常的满意。不可否认,我们每一个人在潜意识里,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群体的中心,希望自己的意见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同。但作为教师,特别是一个新教师,这却是大忌!许多教师,就常常这样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了孩子的身上而不自觉。譬如现在,我看见孩子们都按照我的思路在活动,满足感不由从内心深处油然而生。很快,在不起眼的方位,我发现了他——李锦涛。涛涛是我班一个个性十足的孩子,他天性好动,又调皮,是个让我特别头疼的孩子。这不,刚看到涛涛的画,我就来气了:明明就他们画笑脸的,可涛涛倒好,好好的一张白纸给画了一堆“乱草堆”,根本看不出一点笑脸的存在。一怒之下,我一把抓过涛涛的画……其实,我也知道,教师是孩子的支持者、合作者,不是主导者,可是往往一看到孩子没按我的意思来办事,心里就别扭:明明叫你这样,你偏偏那样,这不跟我较劲吗?这大概也是观念的转变还没有到灵魂深处吧!我们在工作中,还是应该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以便能理智地对待教学中的突法事件。比如现在,如果我不及时调整,或许会对孩子造成伤害。涛涛似乎感受到了我的怒气,有点畏惧的望着我。我立刻意识到了自己行为的不妥,深吸了一口气,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心情:“涛涛,你画的是什么呀?”见我和颜悦色,涛涛也松了口气:“老师,我画的是微笑呀!”“可是我怎么看不出来呢?”我不解的问。他笑了笑说:“嘿嘿,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我画的是我爸爸的笑脸。”“爸爸的笑脸?为什么你要画爸爸的笑脸呢?”我很疑惑,觉得他是在狡辩。涛涛接着说:“因为我觉得我爸爸的笑脸看,你看,这是他的胡子。”他指着那堆看似很像“乱草堆”的东西说道。“可是我看不到你爸爸的笑脸呀?”我接着问。这时他突然站了起来,比划着说道:“因为我爸爸的脸上长满了胡子,嘴巴都给胡子遮住了,所以你是看不到他在笑。”“原来是这样啊!”这在我看来乱七八糟的画,却有着这么深刻的内涵,孩子的作品真的不能以成人的标准来衡量。真庆幸我刚才没有简单粗暴的否定涛涛的画,如果那样,我也许就扼杀了一个未来的毕加索。但是,涛涛在绘画技巧方面还需要帮助,该怎样用一个孩子能够愉快接受的办法呢?一听到涛涛画的是爸爸的笑脸,很多孩子都围了过来:“涛涛,你爸爸的嘴巴给胡子遮住看不见,眼睛、眉毛也给遮住了吗?怎么都没有呀?”“对呀,还有鼻子和耳朵呢!都给遮住了吗?”……很快,孩子们发现了问题:“老师,我知道了,涛涛画的不是笑脸,是爸爸的胡子!”“嗯!一点都看不出来哪里在笑,这样的笑脸我可不要。”……孩子们的话语让涛涛若有所思,他对着自己画皱起了眉头。其实,孩子也是教育资源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孩子有自己的世界,有自己的文化,有自己约定俗成的规则,孩子的批评能够达到让涛涛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但又不伤害其自尊的效果,这种尺度教师往往很难把握,但孩子却轻而易举的做到了。涛涛走到了我的身边:“老师,你教我画爸爸的笑脸好不好?”“好!来,告诉老师,爸爸的头是什么形状的?”“当然是圆形的!”“好,来,我们先画一个圆形。”我边说边重新递给涛涛一张画纸。涛涛接过画纸,在上边画了一个大大的圆。“爸爸笑起来眉毛是怎样的呢?”“弯弯的。”……在我的指导帮助下,涛涛爸爸的笑脸画好了,涛涛很开心。有时,孩子的一些思考,成人是无法理解的,作为教育者,我们唯有耐心询问,多一个甜甜的微笑,这样,才更利于幼儿的成长。孩子快乐的成长是我们老师的幸福。

分享

热门关注

学生暑假打工实践总结报告1500字

暑假打工实践总结报告

元旦感动文案51条

元旦感动文案

接地气的情感文案(锦集36条)

情感文案

感恩节方案7篇

感恩节方案

年度优秀员工颁奖词推荐8篇

表彰优秀员工颁奖词

廉政警示教育心得(精选9篇)

廉政警示教育心得

国培教师教育心得(系列9篇)

国培教师教育心得

父亲逝世简短讣告9篇

父亲逝世讣告

父亲菜园说课稿系列9篇

父亲菜园说课稿

论语心得9篇

论语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