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给学生上课之前老师早早准备好教案课件,因此每天老师都会按质按时去写好教案课件。教案是课堂教学的根基。根据您的要求,我们为您整理了一些内容:别董大的教案,相信本网页内容能为您提供帮助!
别董大的教案 篇1
《别董大》是一首送别诗,我们所学习的送别诗如:《送元二使安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等都充满了离愁,其间萦绕的是那依依与不舍,这是我们人之常情。毕竟别后难再重逢,今日一别,何时再聚各问天。故而难舍,更何况世事凄茫,今日哪知明日事,故而悲凉为自己、为友人。可本诗不同,虽也描述了离别时的场面,但却充盈着豪气,“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将所有的离愁一扫而光,前路是光明而充满希望的,岂能独愁,明天会更好!把握了这一点我在教学之中,先引领同学们复习以前的所学习的送别诗,感觉分别时的场面与那浓浓的情谊。当大家正处在友人分别的忧伤之中将同学们带入另一境界:“今日我们来学习一首豪气冲天的送别诗。”同学们兴趣盎然,积极思考认真读诗反复体会。“为什么作者没有像别的诗人一样愁绪万千呢?”当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时把教学推上了巅峰。同学们积极讨论。纷纷猜测,最后在林金凤介绍的背景资料中找到了答案。原来董大正值失意之际,作者要鼓舞其努力向前,由此更可见二人情谊之真切。
别董大的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2.品味语言,想象诗中描绘的送别情景。在读中体会诗人的情感。
3.有感情的朗读并能背诵。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播放歌曲《送别》,教师诵读李叔同的《送别》。
有人说离别是诗、离别是歌、离别是画,离别是泪水。在诗人高适的眼里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别董大》(板书课题)。
2、介绍董大。
3、自由读古诗,做到正确、流利。
4、师配乐朗读全诗。
5、指生朗读。
二、研读深入,品评感悟
(一)品读“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1、别董大,别时的景是怎样的?用笔画出来
2、“黄云、白日、北风、雁、雪”这几种景物串起来,你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赛读)
3、(出示课件)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4、诗中哪个字写出了别时的心情?用笔把这个字圈出来。(板书:愁)。
5、这是怎样的愁?难道这别“愁”仅仅只是来自着眼前这凄凉的景象吗?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还为什么而愁?
6、此刻我们再来看这个“曛”,这昏黄不明的、迷茫的仅仅是指景吗?
(二)品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师:景的凄凉,前途的渺茫,人生的困惑,再难遇到这样的知己。怎一个“愁”字了得!此刻应是挥泪告别,应是借酒消愁,然而,面对遭受挫折、怀才不遇的好友董大,诗人高适却写下了这样的诗句。(课件出示)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板书:莫愁)
2、正是这两句成就了这千古名篇,请大家再读读这两句。
3、“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怎样的一个君啊?(出示课件)
介绍董庭兰。
4、你觉得董大的琴艺怎样?你想对这位前途迷茫的董大说点什么?
5、此时,你就是董大,听完朋友的劝慰,你的心情怎样?
6、再来读题——《别董大》,此刻,别去的是什么?留下的是什么(板书:情)
三、回复全诗,朗读提升
1.诗人以自己的豪情抹去了朋友的愁情。你觉得现在这首诗该怎样读?自己练一练。
2.配乐指名读。齐读
3.从诗人的身上你看到了什么?
4.练习背诵。
四、拓展延伸,总结全诗
1.关于送别主题的古诗你还知道哪些?你能试着背诵一首吗?
2.是啊,离别是诗,离别是歌,离别总是情!千年以来,人们也许会不记得董大是谁,也许人们会忘记了这曾是谁留下的诗句,但却永远记住了这激励人生的千古佳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董大的教案 篇3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古诗三首之《别董大》。
【教学理念】设计古诗主题教学,运用诗意语文的构建策略,以情感人,注重情感体验,感同身受地与文本对话,与自我的心灵对话。
【学习目标】
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2、咀嚼和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情绪和意象,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滋养。
3、在送别主题古诗的对比参读中,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明了诗与诗之间的内在联系,体悟诗人内心的独特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氛围,感受诗境。
1、播放歌曲《送别》。师诵读: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这是近代著名学者李叔同先生的一首送别之词,从这个旋律之中我们感受着作者浓浓的别愁离绪。(板书:别)
2、送别这种情感自古有之。现在有汽车、飞机等发达的交通工具,便捷的通讯方式,但是在古代,因为交通的不方便,所以一旦分离,要想再见上一面就很难了,正所谓相见时难别亦难。于是,古人就把这种种别离的愁思化作了一句句真情的诗。
3、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送别诗,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回到唐朝,和著名诗人高适一起去送一位好朋友。知道他的好友叫什么吗?(补板书:董大)
4、请大家翻开课本,自己小声地读读古诗,把它读正确、读通顺了。
5、指名读,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6、通过自学,你从这首诗中感受到什么?
(汇报交流,师生共同补充介绍这是高适写给董大的一首送别诗。董大名叫董庭兰,因为在家居老大,所以又叫董大。董大是唐玄宗时代的著名琴手,可是当时举国上下却盛行胡乐,能欣赏古琴的人并不多。董大倍受冷落,感到心灰意冷,觉得京城再也无法呆下去了,便决定离开。也就在这样的情形下,他碰到好朋友高适。)
过渡:高适又是如何为失意落魄的好友董大送行的呢?
二、分步解读,品悟诗情。
1、请大家再次回到课本,借助注释,看看能不能自己读懂诗句。
2、你读懂了哪句诗,你就说哪一句。
(教师抓住以下重点词点拨:第一句的曛,第三句的知己,第四句的君。)
3、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
4、品读前两句。师:诗人是在怎样的环境下送别好朋友的呢?
(1)指名读前两句诗并说理解。
(2)你从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什么?你是如何感受到的?
(通过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发现理解这两句诗中涉及到的一些景物黄云、白日、北风、雁、雪。顺势点到古诗词中的借景抒情这昏黄一片的天地,这寒冷凄清的境地,就好像是董大遭遇的困难挫折。)
(3)指导感情朗读这前两句诗。读出自己的理解。(结合教师范读)
(4)是啊,北风呼啸,大雪纷飞,此情此景,你注意到那奋力高飞的大雁了吗?它又有何感受呢?
5、品读后两句。在董大的心里,自己就好像是被北风和大雪包围着的孤独的大雁。面对遭受挫折、怀才不遇的好友董大,诗人高适又是如何安慰他的呢?
(1)指名读。
(2)听了这样的话语,董大还继续陷入无边无际的忧愁之中吗?这句话有何神奇的的力量,竟然能让处于抑郁悲伤之中的董大精神抖擞地踏上别途呢?
(3)从这真情的话语中,你体会高适对董大的鼓励了吗?高适会对董大怎么说。
(学生自由表达,充实后两句诗的内涵。)
(4)说得多好,说得多轻松啊!同学们,可是你们毕竟不是高适,很难体会到他的苦衷阿!(师生补充:好友董大受到冷落,高适送别他,可这时也正是诗人自己失意落魄的时候啊!高适一生无人赏识近30年。这时的高适也到处流浪,陷入贫*的境地之中。《别董大》共有两首,他在第一首中写道:丈夫贫*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一个穷困潦倒到连买酒的钱都没有的人,在困境面前依然是那么自信,那么乐观!他在鼓励好友董大,同时也在鼓励着自己!)
(5)面对即将远行的董大,诗人充满深情地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面对即将远行的董大,诗人满怀豪气地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面对渐渐消失在茫茫风沙之中的好友董大,诗人依然在心底祝福,依然在心底高声呐喊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6、感受着这样一番肺腑之言,此时此刻,你能想象得到董大又会对诗人高适说些什么呢?
7、是啊,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失落,都会有悲哀。所以:
假如生活中你的好朋友遇到了挫折,我们可以对他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当我们遭受挫折、满怀忧愁时,我们也可以对自己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当我们无处施展自己的才情、伤心落魄时,我们依然会对自己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8、背诵古诗。感受着这对朋友的深情,我们心潮澎湃。现在你能把这首诗背下来么?
(生试背,齐背。提醒注意诵读的节奏与韵律。)
三、对比参读,感悟诗蕴。
是啊,人生自古伤离别。送别主题的古诗我们学过的还有很多,老师今天随手也抄了几首,与大家共同欣赏。(出示古诗:《送元二使安西》、《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请同学们比较一下,看看这些古诗之间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1、生比较,指名汇报。
2、同是送别之诗,这些诗又各有什么特色?自己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3、汇报交流。
4、小结:这些古诗,同是写对好友的别情,然而描写的景物不同,抒发的情感也不同。这些诗中,有的以歌相送,有的以目相送,有的以酒相送,有的以话相送,说到底诗人是以什么相送?
(板书:以心相送以情相送)
就让我们带着这份心,带着这份情来吟诵这四首送别古诗吧。你最喜欢哪一首,就把这一首读给大家听听。
(生配乐深情诵读)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遵循这一特点,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努力在整合上做文章。三维目标要整合,课程资源要整合,教学方式要整合,在整合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本课主要以《别董大》这首诗为主,设计送别诗主题教学。我想,主题不仅是一个话题,更是一种意境,一种文化。古往今来,离情别意,让多少文人墨客为之肝肠寸断,留下了千古传唱的不朽之作。送别,已经不仅作为一种仪式,一个话题,它已经衍生成为一种送别文化。我教学的目标,是要引导学生走近这种文化,感受这种文化。今后还要借助教材,尝试望月诗、登高诗、伤春诗、临水诗、悲秋诗等主题诗歌的教学。
古诗教学尤其应该努力在情感上下功夫。让学生在形象感知中入情、在切己体察中悟情、在展开想象中融情、在参读互训中升情。同是送别之诗,《赠汪伦》是一曲李白汪伦友谊的赞歌,诗风激情浪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则多了一些绵长与悠远,比起李汪的情意,更显深情;《渭城曲》则如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质朴而优美;《别董大》则一改离别诗的悲切惜别情调,豁达豪爽地劝慰朋友,体现出挚友豪放洒脱的情怀。引领学生欣赏其中蕴含的别具一格的美,从而使他们兴趣盎然地置身于民族灿烂文化的熔炉之中,从而洗涤心灵、铺垫精神底子。
别董大的教案 篇4
【说教材】
《别董大》这首诗是诗人高适在困境中送别朋友时所写的,但是他不仅没有气馁,反而勉励朋友自信、乐观、积极的面对人生。本节课目的是让学生能体会到高适的这种精神。
【说学情】
本班学生活泼可爱,喜欢举手发言,学生已经能掌握语文基本的,能自主阅
读课文,主动学习生字。在日常生活中诵读多首古诗,对语文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吟诵古诗词;学生愿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在课堂上积极发
言。
【说教学目标】
这首诗放在“送别诗”一组,我个人认为是进一步让学生认识“朋友”之意,感受朋友之情,因此,在教学中整节课紧紧围绕“送别”这一主题设计,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补充资料,使学生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丰富古诗内容为学生深入理解诗意、体会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作铺垫。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曛”这个生字,会写“莫”“愁”两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诗句意思。
二、过程与方法
1.能生活积累,借助工具书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
2.品味语言,读中悟情。
3.理解作者和董大的生平。
3.掌握学习古诗词的方法,学以致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大漠的壮美,理解诗人此刻心境的忧愁。
2.帮助学生了解诗人乐观向上的情怀。
3.有感情的朗读,并能熟读成诵。
【说教学重难点】
1. 学习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
2. 感悟品味诗中所表达的深刻含义。
【说教法】
本堂课我抓住重点词以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古诗,感受诗中描绘的画面。诗中只有短短的28个字,但要从这28个字中感悟出诗境是不容易的,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自读勾画重点词,并且指名读诗,突出重点词,逐步引导,使得学生明白诗人是在黄沙漫天、寒风凛冽、雪花纷飞的环境中和朋友话别的,为下面体会诗人的精神作铺垫。
要引导学生走进送别的场面,让学生从诗歌的前两句先感受送别的场面十分壮美,然后用一个“曛”来引导学生理解诗人此时内心的暗冷。最后再出示诗人与董大的生平与整首诗的背景,来感受诗人面对困难时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
【说教学程序】
(一) 复习引入
(二) 了解相关背景,出示古诗
(三) 初读古诗,体会情感
1、把古诗读通、读顺,解决生字词
2、划分节奏地读古诗
(四) 再读古诗,了解意思
1、理解“黄云”“千里”,感受整首诗场面的壮美、辽阔
2、再由一个“曛”字让学生感受到场面的暗冷、凄凉
3、引入诗人与董大的生平来理解他们此时此刻的心境。
4、加入小练笔:如果你是董大,你想对高适说些什么?
(五) 背诵古诗
【说板书设计】 别董大
(唐高适)
愁 景
莫愁 情
别董大的教案 篇5
送别诗是中国古诗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或婉约,或缠绵,或凄清,或感伤,诗人们从内心深处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读来让人觉得那送别的声音绕粱千年,余音犹在,好象那一幕幕送别的场景就在昨天。而在众多的送别诗中,《别董大》可谓是独树一帜,一改送别诗的凄凄惨惨,一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道出了多少志士和游子的心声,分别时的豪情壮志千百年来被人们争相传诵。
要让小学生学懂这首诗,需要学生对诗人高适和琴师董大当时的景况有所了解。高适,盛唐时期一位一心想入仕途报效国家的知识分子,但屡屡受挫,无人举荐赏识,漂泊多年毫无建树,内心充满郁闷和不甘;董大,一个七弦古琴的音乐圣手,可生在一个盛行胡乐的时代,一身绝技却难觅知音。这两位,是能互相欣赏的是知己。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相聚的日子总是很短暂的,这首诗就是在两人都怀才不遇,董大要离开时高适为董大做的。
运用读(读通、读熟、读出味道),释(借助教师或资料帮助能说出诗的大概意思),悟(感悟诗的内涵和意境),背(在多次朗读中当堂能背诵),吟(有节奏地朗诵或配上合适的曲调把诗歌唱出来)五步教学法来进行古诗教学,是我多年来一直在尝试和研究的教学方法。这首诗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读、释、背已经不是问题,很多同学在很早以前已经会读会背,诗句的意思也能说得出来,但对诗歌的内涵一时还未能解读到位,故笔者认为该诗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读懂诗歌的内涵,从而帮助学生突破理解(慷慨豪迈)这一难点。这是一首很特别的送别诗,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特别之处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面进行突破。
一、导入直奔特别
佛学中有人生七大苦之说,这七大苦就是生老病死别离、憎恨、求不得,离别是人生的大苦之,正因如此,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对于离别总是歌吟不绝。在这浓浓的感伤之外,往往还有其他寄寓。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送别诗,老师认为它是送别诗中最特别的一首诗,为什么会特别呢?我希望通过学习我们能一起找到答案。
(这样的导入既有崭新的人生之苦的知识学习,又能直奔特别这一主题,对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渴望大有裨益。)
二、学诗感受特别
让学生探讨两个大问题:
1、分别总是一个断肠的场面,总有千丝万缕的愁绪在心头,这首诗中有愁绪吗?诗人和董大此时此刻心里在想些什么?
(这是一个初具探究的教学设问。尽可能聆听学生的声音,有的学生觉得诗中没有愁绪,是对诗歌内涵还未感知。有的学生能从白日曛,北风,大雁,大雪等景物感受到凄凉,眼前凄凉景正好是作者心中愁绪的反映,诗人在借景抒情,对诗歌的内涵已经有所感悟。这时教师可乘机让学生争鸣:有的资料书说是一群大雁,有的说是一只孤雁,你觉得是一只还是一群?他们心里此时在想什么?在争鸣中让学生感受董大的孤单,离别的凄凉,在想象二人心里中感悟二人内心的郁闷和对前途未卜的惆怅,进而从诗歌的前两句悟出:这是一首送别诗,描述的是两个失意人。)
2、在送别诗中,有的是以酒相送,如《送元二使安西》;有的是以歌相送,如《赠汪伦》;有的是以泪相送,如《雨霖霖》,有的是以柳相送,如《青门柳》,那我们今天的这首诗是以什么相送的呢?
(这是一个极具开放性的探究话题,既让学生对送别诗有了整体的回顾与感知,又能给学生一个思想相互碰撞的空间。到底是以什么相送,需要教师的点拨指导,教师可做如下点拨: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诗言情,诗言志。本诗吐露的是什么呢?让学生小组探究,教师提供学习支持帮助:(1)根据最后两句推断一下,诗中诗人对友人说了什么?(2)如果把最后两句换成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古人。你读一读,觉得诗的内涵有什么变化?(3)对董大这样一个身怀绝艺,却无人赏识的失意人来说,离别之际需要什么?如果董大是你的朋友,你会对他说什么?在教师的点拨下,在学生的假象与朗读中,学生能悟到朋友情深,亦能悟出惜别时的依依不舍。能悟出知己就是在对方遭受挫折时给以安慰,失意的时候给以鼓励,相互欣赏,相互鼓舞。亦能悟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情。这样的学习帮助环节,既能让学生悟出诗歌的意境,又能帮助学生突破理解上的难点;既能让学生通过联想拉近与文本和作者的距离,又能通过对比朗读感受到诗歌中流露的慷慨与激昂,豪迈与坚定。谁解其中味?豪情句间藏!学生在朗读,联想,对比,假想中感受出本诗是以情相送!知己情,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情相送!)
三、总结悟出特别
这首诗有什么特别之处?学到此处学生能明白了,它一改送别诗中的感伤,对朋友充满鼓励,赏识,让朋友在离别之时信心大增,踌躇满志。可谓是一样的送别诗,不一样的情怀:为志士增色,为游子拭泪!
四、读唱吟出特别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可以声请并茂地朗诵,也可以配上一个合适的曲调进行吟唱,用独特的方式把这首送别诗的特别之处表现出来。
(整个教学以探究诗歌的特别之处贯穿教学的始终,有的放矢。通过学生朗读,合作探究,对比,想象,吟唱等学习方式按着读、释、悟、背、吟五步来展开学习,学生学得起劲,对知识有吸纳,有运用,可谓是有条不紊,水到渠成。)
同行借鉴注意:
(整个教学是以读为教学着力点,读顺,读熟,读出味道是古诗教学中读的三步曲,但在整个诗句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读出不舍,读出忧郁,读出迷茫,读出劝勉,读出激励,读出豪情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读,去揣摩!)
附板书别董大
一首送别诗,
两个失意人。
谁解其中味?
豪情句间藏!
别董大的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高适,理解诗句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诵全诗,背诵全诗,并能积累几首此类离别诗。
3、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豪壮的气概,乐观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想象诗境,体会诗情。
难点:体会诗中景物描写与抒发情感的关系。
三、教学环节:
(一)导入
1你有没有和好友分别的经历呀?说说你当时的心情。
2同学们,你知道吗?在一千多年前的一天,唐代的大诗人高适也是怀着同样的心情和自己的好友分别的,为了永远地记录自己这片惜别之情,他还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名作-《别董大》
3.齐读全诗
(二)知诗人
课前老师和大家共同查找了关于诗人高适的资料。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记住了多少.
《别董大》的作者-------字---------,是-----------时期著名的------------诗人。
(三)解诗题
1、诗人要送别的好友是谁?他们为何分别?请你结合查到的资料讲讲诗题的意思。(董庭兰由于宫中盛行胡乐而得不到赏识,失意离京。)
2、设想一下诗人和董大此时心情。
3、带此理解再读诗句。
(四)明诗意、悟诗情
1、下面我们就深入地体味一下诗人高适是为何吟咏自己与好友离别的感伤情怀的。按照学习提示先自学再合作交流:
个人学习:
(1)读全诗
(2)借助注释和资料理解诗意
合作学习:
(1)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2)共同选出最感兴趣的两行诗
(3)各人分工准备汇报:
A、读诗句B、解字义讲句意C、体会感情D、提问应答
2.学生自学交流。
3、小组汇报学习结果
重点指导:
千里黄云白日曛:
(1)白云、乌云都见过,黄云是什么?
(2)小组再读,让我们仿佛看到黄沙遮天蔽日。
(3)指读、齐读。
北风吹雁雪纷纷:
(1)在这黄沙漫天,一望无际的塞外,却有几只大雁迎着风雪吃力地向前飞着,读。
(2)你看,雪越下越大,大雁在风雪中飞得更吃力了,读。
(3)你听,雪越刮越大,大雁在风雪中就要飞不动了,再读。
(4)在这黄沙风雪之中,只有孤零零的诗人和董大在彼此告别,你想象一下,他们是什么样的心情呢?(孤单、悲伤)
(5)真是这样吗?让我们听听他们说些什么?哪组同学来讲讲后两句?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1)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你从哪个字中能看出?
(2)有没有不同意见?同学们,你知道吗?此时的董大因失意而离京,而此时的高适也是怀才不遇,得不到朝廷的重用,但他却不气馁,坚信自己总有一天会被天下人赏识的。
(3)如果你就是高适,你会如何劝慰身边的董大呢?(指读、分组读)
(4)识:认识赏识
(五)拓展积累
1.《送别》是唐代著名的送别诗,古往今来的送别诗还有很多,老师和大家共同找了几首,同学们三人一组,共同选择你们最喜欢的一首,按照刚才总结得方法自己学一学,一会儿共同给大家读一读。
2.介绍读其他送别诗
对照读《送元二使安西》最后两句。
3、作业:把你们最喜欢的一首送别诗的诗境用语言描绘下来,写成现代白话的小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