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你知道教育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怎么书写吗?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整理的《教育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范文》,供你参考。
教育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范文(一)
根据省、市统计局重点工作安排,xx县统计局领导高度重视,安排业务骨干和县教育局负责学前教育的领导组成调研组,先后深入到xx县机关幼儿园、龙湾华庭幼儿园、石桥镇中心幼儿园等3所城乡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的幼儿园,通过实地察看、听取介绍、座谈交流等形式,对全县学前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幼儿园 183 所,其中公办 23 所,民办 160 所,民办幼儿园中,普惠性民办园 12 所,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93.7 %。共有幼儿教师 946人,其中公办教师 231人,在编教师 86人。大专及以上学历437人,占46 %,取得教师资格证 496人占 52 %。在园幼儿20285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和教育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有关幼儿教育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争取项目、加大幼教投入、改善办园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办园水平,基本形成了以公办为主,民办为辅的办园格局,全县学前教育事业得到迅速发展。主要体现在:一是重视程度高。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形成了“教育优先”的工作共识,坚持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并举,建设管理与创新、改革并重,在扩大县城幼儿园规模,建好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同时,积极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创办幼儿园,并在教育局设立学前教育股,配齐配强人员,强化管理和业务指导,有效促进了学前教育的规范化发展。二是发展速度快。近年来县上抢抓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实施国家学前教育两期三年行动计划,使学前教育得到长足发展。目前,全县每个乡镇都建成1所中心幼儿园,1500人以上行政村都建成1所村级幼儿园,规模较大的教学点都设置了幼儿班,使园所数量比五年前增加了两倍。民办幼儿园从无到有,不断壮大,为弥补公办幼儿园发展不足、满足城乡不同层次幼儿入园需求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办园形式活。为适应新形势下学前教育发展的需求,教育部门立足我县实际,不断更新理念,调整思路,采取公办、民办等多种形式,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入园难问题得到进一步缓解。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这几年我县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势头良好,但由于底子薄、欠账大,学前教育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有:
1、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幼教结构不合理。
一是幼儿教师数量少。全县在园幼儿20285人,按照国家规定每班“2教1保”和城市1:10、农村1:12的师生比要求,应配备2000多名教师,而我县幼儿教师只有1413人,缺口较大。二是结构不尽合理,发展不均衡。一是乡村弱、城镇挤现象突出。随着全县城镇化步伐加快,县城人口剧增,城区只有1所公办幼儿园,由于收费、师资和办园条件的差异、以及家长心理因素等影响,都想让子女在公办幼儿园入园,导致机关幼儿园普遍存在大班额现象,县城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仍然存在。三是专业老师缺。全县幼儿教师中大部分教师年龄偏大,只能教一些识字、数学等方面的知识,音乐、舞蹈、绘画、游戏等兴趣课无法开展。个别民办幼儿园为降低成本,聘用附近初、高中生担任教师,保教质量无法保证。四是临聘幼师待遇低。全县临聘幼师467名,月工资仅在1400—1600元之间,且一年只发10个月工资,待遇偏低。
2、民办幼儿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民办幼儿园大多是租赁场地,由于先天设计不合理,建设不规范,加之受资金等方面的限制,设施简陋、活动空间小,功能室缺、教玩具少。农村部分公办幼儿园、小学和教学点附设班也存在类似问题,没有完全按幼儿园规范化建设,食品、卫生、消防等方面措施薄弱,存在安全隐患。
三、意见建议
1、多措并举,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要加大师资调配力度。师资力量薄弱是当前制约我县学前教育发展的关键,专业老师紧缺是影响保教质量的根本因素。今后要通过积极向上反映汇报,每年在高校毕业生招录时争取更多幼师名额,逐步解决幼师紧缺的问题。对财政供养专业老师根据幼儿园规模和实际需求,进行合理调配,保证每一个公办幼儿园有一定比例的专业老师,再通过传、帮、带,提高保教水平。要加大转岗力度,对全县富余中小学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再调配到幼儿园从事保育、教学和保卫等工作,缓解幼儿园建设快、老师缺、配备跟不上的问题。二要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在继续选派园长、教师参加国培、省培计划的同时,县教育局要制定培训计划,进一步加强与省州教育主管部门的汇报和省内外幼师专业院校的合作,力争到“十三五”末,全县幼儿园所有非专业老师至少在高校集中培训一次。并通过“走下去、送上来”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开展巡回支教、结对帮扶、研讨交流等活动,切实提升幼师业务水平。三要提高准入门槛。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对民办和公建民营幼儿园教师的监管力度,设置门槛,杜绝非专业和未经培训就从事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现象。同时,要加大与省内外开设幼师专业院校的沟通衔接力度,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引导本地区幼师毕业生到我县幼儿园任教,解决招聘老师难、专业老师缺的问题。
2、调整结构,促进城乡均衡发展。一是将幼儿园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结合我县实际,综合考虑人口分布、周边环境、交通状况等因素,将幼儿园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和基础教育总体规划。力争在每个有需要的村都建有一所公办幼儿园,解决农村幼儿就近入园的问题。县城要配套建设与居住人口相适应的幼儿园。小区内配套的幼儿园,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确保正常开办。建议在川南和新区分别再建一所公办幼儿园,不断满足“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和城镇化发展的需求,缓解太极、红花、机关幼儿园的大班额现象。二是进一步创新办园模式。通过制定各项优惠扶持政策,积极鼓励支持县内外学前优质资源发挥各自优势,采取名园办分园、县乡园办分园、承办新园、合作办园等集团化、多样化办园形式,切实满足城乡不同层次幼儿入园需求,促进全县学前教育合理布局、资源共享、均衡发展。
3、增加投入,持续提升办园水平。一是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支持力度。逐步将学前教育纳入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加大学前教育经费统筹和投入力度,新增教育财政经费适当向学前教育倾斜。对民办幼儿园要通过争取省级、设立县级以奖代补资金、补充教师、减免相关费用、配发保教器材等措施办法继续给予关心和支持,使其有信心、有能力办园、办好园,提升办园质量。对公办幼儿园和教学点附设班,在冬季取暖费和临聘教师工资上给予适当补贴。二是逐步提高临聘老师待遇。通过增加公益性岗位、补贴最低工资、缴纳社会保险等,逐年提高临聘幼师待遇,使他们安心扎根幼儿教育事业。
4、建全机制,确保学前教育规范化发展。一要建立科学保教长效机制。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全县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指导,建立科学的学前教育质量体系,树立以幼儿全面和谐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合理设置课程,为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注重对幼儿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智力能力的培养,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防止和纠正“保姆式”、“小学化”现象。幼儿园要加强与小学互动交流,做好幼小衔接,为幼儿入学奠定良好基础。二要完善考核评价机制。要加强对幼儿园保育、教学质量的科学考核评估,完善奖惩、激励、扶持等措施,将学前教育纳入年度目标考核范畴,并与中小学同管理、同考核、同奖惩,切实推动全县学前教育健康发展。三要强化监管机制。按照我省幼儿园办园行为规范和幼儿园基本办园标准的相关规定,要加强对幼儿园招生、保教、食品、卫生、安全、收费等方面的监督管理,使其依法办园、规范办园,提高办园水平。要高度重视安全管理,特别是对一些条件简陋,在食品、交通等方面有安全隐患的民办幼儿园,教育部门要联合食药、公安等部门加强日常监管,限期进行整改。要加大执法力度,对未审批、条件差、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办园场所,依法进行清理整顿。
教育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范文(二)
近日,全国上下连续发生了几起幼儿园校车重大安全事故,为了切实做好幼儿园安保工作,进一步摸清农村幼儿教育现状,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农村幼儿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宣传办结合深入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中的实地调研课题,特组织相关人员对全镇9所幼儿园进行了调研,具体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1、我镇现有私立幼儿园9所,其中镇区3所,农村6所,除其中2所外,其余7所幼儿园均为无证无照经营。
2、我镇现有35岁幼儿1131人,其中在园幼儿有1492(361名外来幼儿)人,其中接受学前一年教育的有142人。
3、9所幼儿园现共有教职工61人,其中老师42人,职工19人。所有工资及其他待遇均由幼儿园自筹自支,幼儿园园舍大型改造、设备添及更新均由幼儿园自行解决。
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农村私立幼儿园纷纷出现,这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幼儿教育问题,减少了外出务工家长的后顾之忧,但问题不少。
一是家庭“作坊式”幼儿园较多。所有私立幼儿园没有办园许可证,往往是园主一家老少齐上阵,既是教师又是司机,既是保姆又是厨师,孩子的学习、安全和健康成长无法保障。
二是师资力量薄弱。幼儿园(班)园长、教师、保育员准入制度把关不严。目前一无幼师资格证,二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上岗的园长、幼师、保育员仍然存在。私立幼儿园教师中具有教师资格证或师范类院校毕业的比例不高,教学随意性大,要么是“保姆式”哄孩子,吃饱玩好不出事就行,要么是“拔苗式”超前教育,灌输小学知识,忽略了对幼儿智力的开发、行为习惯的培养。
三是学生安全难以保证。私立幼儿园安全保卫工作远远赶不上公立中小学;绝大部分私立幼儿园无证无照经营;绝大部分幼儿园基础设施跟不上、办学条件差,校舍简陋、陈旧,有的校舍已成危房,如姚贾幼儿园、中心幼儿园、徐园幼儿园等;有的防护栏低矮;有的校园操场上堆放危险物品,如董口幼儿园教室门前堆放木材;有的无活动场所,如乌庙幼儿园等,教室面积不足30平方米,学生达60人,也没有宿舍,学生睡午觉均趴在低矮的课桌上。有的无封闭条件,如涂园幼儿园院墙低矮且有缺口,不法分子能轻易进入;安保设施条件差,所有幼儿园都无专门治安岗亭及专业保安。
四是校车安全隐患大。私立幼儿园为了能多收学生,多创效益,往往都有校车接送学生。但大多数校车车况很差,有的甚至使用麻木车托运小孩。此外,校车超载现象严重,双语幼儿园一辆核载7至9人的面包车,硬塞进十几、二十几个孩子。
五是食堂卫生状况差。部分私立幼儿园生熟食不分开,幼儿餐具混用,对蚊蝇、老鼠灭杀不到位,炊事人员无定期体检,极易引发传染性疾病。
三、主要原因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一是农村私立幼儿园多,无公办幼儿园,不能较好利用国家政策。
国务院、省、市幼儿教育改革与指导意见精神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公办幼儿园建设,保证教育经费投入纳入财政预算,做到逐年增长。市级以上人民政府要安排幼儿教育专项管理经费,主要用于师资培训、教研活动的开展、支持示范幼儿园和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建设,保证幼儿教育管理工作和业务活动的正常开展。要安排公办幼儿园的发展经费,用于公办幼儿园正常运转、教职工工资、示范性幼儿园建设等方面”。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私立幼儿园如雨后春笋,但是没有公办幼儿园,乡镇政府想要给予资金、政策支持也爱莫能助。政府对幼儿教育及中心园几乎没入任何投入,目前乡镇中心幼儿园办园设施陈旧,师资队伍老化,难以更好地起到乡镇幼儿教育的龙头示范作用。由此建立一所大规模的公办幼儿园已迫在眉捷。
二是扶持政策不完善。国家虽然明确鼓励企业和个人创办幼儿园,但都没有具体的政策,如许多园所在扩大规模时,难以得到贷款,幼儿园的收费大多较低,我镇农村幼儿月平均收费在150元左右(含中餐费),但由于农村幼儿分散,相当一部分幼儿园人数不多,达不到规模效益,导致不少幼儿园难以健康持续发展。
(二)幼儿教育发展不均衡
一是幼儿园布局不够科学,我镇有幼儿园9所,全镇有34个村,而村级幼儿园只有6所,导致幼儿园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规模效应难以体现,无序竞争较为严重。偏远地区农村幼儿入学难,部分老百姓对其子女接受学前教育意识淡薄,政府对幼儿教育没有投入,这样
幼教收费较高,少数老百姓在其子弟就读一年级之前只送去上一年学前班,严重影响学前三年教育的普及。二是园所条件参差不齐,条件好的能达到幼儿园设标准,差的场地窄小,硬件条件落后,安全隐患突出,没有任何幼儿保健设备,也未按要求配保健室、隔离室及消防设施,毛巾、餐巾、口杯共用,厨房与寝室只有一门之隔,炉灶、开水锅、菜刀等用具没有任何防护,甚至个别幼儿园连幼儿午休床都没有。
(三)人员配上师生比例过大
大多数幼儿园(班)为追求赢利,未按照《幼儿园工作规程》实行每班两教一保,部分幼儿园三个班百余名幼儿的幼儿园只有园长、教师、保育员共计5人,师生比1:20,严重超标。
(四)幼儿教育保教质量不高
由于对幼儿教育思想认识不到位,经费投入不够,重视不够,导致农村幼儿园(班)保教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一是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跟不上时代,大多数幼儿园(班)只考虑办园效益,尽可能少花钱,没考虑教师外出学习、培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专业素质与教育科研能力,从而影响保教质量提升。二是保健水平低。为了招揽生源,幼儿园竞相压低学费,导致绝大部分园所收费偏低,为了确保赚钱,许多办园者不按国家规定和要求,一味减少保育员的人数,大多数幼儿园二至三个班只配一名保育员,且幼儿的伙食费不能做到专款专用,不按代量食谱开餐,伙食还不到规定的标准。
四、思考及建议
(一)切实提高认识,不断强化政府责任
1、明确政府职责。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实行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给予财政补助。完善幼儿园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制定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和收费标准。建立幼儿园准入和督导制度,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行政部门宏观指导和管理学前教育,相关部门履行各自职责,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发展学前教育。
2、增强行政主管意识,加强领导和管理。
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教育部等10个部委《关于幼儿教育改革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和省、市幼教会议精神,坚持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幼儿教育管理体制。建议由市政府牵头成立协调机构,建立以政府领导统筹,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的幼儿教育管理机制,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切实加强对幼儿教育工作的领导,特别是加大对无证办园和办园中违规行为的监管力度。
(二)改革办园模式,理顺管理体制,努力实现均衡发展
1、坚持国家办学为主的思路,确保每个乡镇有一所规范幼儿园。
建立顺畅有序的幼儿教育管理体制,是促进幼儿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发现全镇有7所幼儿园属于无证办学,师资配备、设备配、办园思路等方面的不同,造成园所之间发展不均衡,影响了整体保教质量的提高,成为制约农村幼儿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我们建议将幼儿园办学纳入义务教育范畴。坚持政府办学、规模办学、规范管理,加大学前教育的投入,确保幼教资金的投入。建议每个乡镇建立一所公办幼儿园,各级政府应保证将幼教经费开支纳入财政预算,并做到幼教经费的投入比例逐年增大,管理体制的改变,有利于综合考虑教育资源合理配问题,有利于对中心园业务的统一指导,提高办学质量,减轻家庭负担。同时也能较好地发挥出了在贯彻幼儿教育法规、传播教育理念、开展教育研究、培训师资和指导家庭早期教育等方面的示范、辐射作用。
2、严把民办学校准入关,确保农村片区幼儿园保教资质。
一要抓住当前小学布局调整的契机,按照各乡镇幼儿教育发展规划,继续推行联村办园的思路,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园,按规划程序完善审批制度,清理整顿关闭非法办园,确保幼儿教育有序、健康发展。
二要提高幼教师资队伍素质,稳定师资队伍。认真贯彻国务院颁布的《教师资格条例》及配套规章,做好幼儿教师的资格过渡及认定工作。切实实行幼儿园园长、教师和保健人员资格准入制度,实行教师聘任制,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在职教师的业务培训。对尚不具备幼儿园教师资格的教师,应采取措施限期使其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具备教师资格的应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并注意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幼儿教育专家。
教育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范文(三)
一、基本情况
XX市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位于XX自治区西部,1976年建市,面积1754平方公里,辖XX、XX、XX三个区,全市总人口50万人,有蒙、汉、回等25个民族。经过近50年的开发建设,特别是经过近年来的改革、调整和发展,XX已初步形成了以能源、化工、建材、特色冶金为主体,第三产业和城郊型农业相配套的经济格局,地区特色经济的框架初步形成,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XX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562。56亿元,比上年增长14%;地方财政收入完成94。6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区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700元,分别增长15%和17%。
截止XX年底,全市有学校、幼儿园168所,在校生84256人,教职工7598人。其中:公办学校、幼儿园67所,在校生70292人,教职工6246人。
二、XX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成效、经验
XX市现有义务教育学校47所,其中:初级中学17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校生15849人,专任教师1480人;小学30所,在校生30593人,专任教师2344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92人。
全市下辖三个区,没有旗县,农区面积与人口很少,且已完全实现城乡一体化。消除了农业户口,农村学校基本已经融合到城区,学校建设管理与城区学校完全执行相同标准,不存在城乡差异。
办学体制上分三区、市直属四块,民族义务教育(1所蒙古族中学)和特殊教育(1所特殊教育学校)由市直属管理,其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归三区政府管理,实现了以区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管理体制顺畅,责任明确,工作有序,发展良好。
XX市党委、政府一直非常重视义务教育的发展,再加上多年来经济状况较好,全市义务教育整体水平较高,均衡状态良好。1996年在XX自治区率先实现了盟市整体"普九"达标;率先实现了城乡一体化,消除了农户籍,整体改造了农村学校,实现了农村学校与城区学校一体化标准、一体化管理。率先在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一直能够享受同等待遇。近几年,经过校舍安全工程的实施,全市所有义务教育学校的校舍条件及校园环境整体上又提升了一个档次,校际间差距基本上得以消除。目前正在推行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和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大力推进学校设施设备配备,将整体上提升义务学校装备水平,实现学校办学条件的均衡。
师资队伍整体良好。由于市区人口较少,居住集中,全市设立一个教师培训中心,教师培训从机构、制度、内容、形式等各个方面形成了较完善的体系,常规继续教育培训、知识更新培训、提高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以及分职能分类别的培训均成为常态化,每位教师均能及时得到充电、提高。按照隶属关系,市直及三区每年都有计划地引进新毕业大学生及优秀教师充实到教师队伍,并注重加强相对薄弱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师队伍梯次连续,结构合理,形成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结构。根据实际,出高薪聘用部分名优校长,为薄弱学校增添力量。此外,各区还积极探索内部调整机制,制定激励性政策,调整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经过几年的努力,应该说全市师资队伍水平在地区、校际间是均衡的。
注重并强化教育教学管理,严格落实国家规范办学行为的有关规定,下力气治理有关招生、收费、教学等行为。彻底消除了义务教育阶段重点校、重点班;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在内,均实现了划片、就近、免试入学;强化学籍管理,规范"小升初"分配手段和程序,遏制择校现象也有明显成效。所有学校均能按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按学科配齐各教师,学生的入学机会,升学机会均相对公平。同时积极探索实施改革,支持薄弱学校发展,近几年实行的将一部分高中招生计划按比例分配到各初中的改革措施,对促进薄弱学校的提升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XX市整体现状看,地区、校际间的办学条件、师资配备、课程实施、升学机会都应该是均衡的,但是,偏失的质量观和盲目的择校观制造并助推着教学质量校际间的不均衡。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城市改造,城区居住区出现收入层次和文化层次群体差别,收入和文化层次较好居民区的学生,由于家庭教育的基础较好,其片区学校学生成绩就好一些,客观上造成了学校质量差别,这些学校就成了群众极力择校的热点,择校又为学校间质量从舆论到事实差距的拉大,超了助推作用。尽管采取了许多遏制择校的手段,但由于人际关系复杂性,择校现象仍然很热。目前,全市核心区内2所初中和3—5所小学择校热现象比较突出。
四、对策和建议
1、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机制需进一步完善。我国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行了国务院领导下,地方负责,以县为主,分级管理,省级政府统筹的体制后,对推动义务教育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义务教育现状看,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细化各级政府的责任。如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投入分担比例,各级政府制定政策的权限。特别要强调顶层设计,对长期难以解决的,地方各级政府及基层群众认识不统一的,关系到教育大局的,一定要强化顶层设计,出台统一政策,标准等,如,义务教育质量的标准,义务教育均衡的标准,经费投入的标准,甚至包括考试测试标准等。
2、要强化政策、法规的严肃性,强调令行禁止。有关中小学生减负、规范办学行为等规定政策已很明确,而且无疑是正确的,由于执行不彻底,基层仍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讨论,广大家长群众认识一直提不高,各地学校执行政策一直不完全到位,学生负担仍然很重。
3、教师职称制度需要调整完善。中小学教师职称实行"评聘分开"后,本意要激活分配制,打破论资排辈的固化局面,但由于操作难度过大,各学校无法通过考核自行聘任职称,仍然处于固化局面,不能以此调动职工积极性,出现了有些地区干脆不开展聘任,导致大量评上职称的无法聘任,而有些条件好的地区放大聘任职数,降低难度,又回到按资历聘任的老路,而且出现了地区间教师待遇的不均衡。这一问题需要从顶层上研究解决。
4、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机制与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是国家保障农村牧区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但对城市既没纳入保障范围,也未做公用经费保障的政策规定标准,由于各地城市的财力不同,重视程度也不一致,城区间存在经费水平不均衡,甚至出现城市不如农村的经费水平。
二是投资结构上普遍存在不合理。多注重房舍、校园建设,对内部设施设备的配备,更新注重不足,需要做好政策规定,对设施设备投入要加大,并对地方政府提出要求。
三是对区县一直以"第一个增长"即,"财政对教育的增长比例高于地方经常性的财政收入增长比例"的标准与要求已经不尽合理,地方经常性财政收入忽高忽低,而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应该稳定增长。应该研究调整更细更具体要求。
四是应大力推行学校公用经费科学预决算制度。目前按生均标准拨付经费,人数少的学校显然会因生均成本高而欠缺,应推行地区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保持一定值的基础上,按学校运行成本给予预算安排的制度,保证各学校经费公平,有利于促进均衡发展。
教育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范文(四)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对于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具有深远意义。为深入了解我区学前教育发展现状,近期自治区政府政研室组成调研组,对全区学前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学前教育发展基本情况
截至20xx年上半年,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幼儿园540所,其中教育部门办园93所,占17%;民办及其他部门办园447所,占83%。全区适龄儿童约27.1万人,在园儿童约13.9万人(其中公办园8.2万人,民办园5.7万人),占适龄儿童总数的51.3%。学前三年入园率为50.9%,学前两年入园率为66.1%,学前一年入园率为92.36%。教职工7029人,其中园长502人,专任教师4613人,取得幼儿教育学历人数3396人。
(一)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级责任。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xx〕41号)精神,认真执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和要求,积极探索出党委统揽、政府负责、教育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协作配合的管理机制。成立了学前教育领导小组,建立了幼教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学前教育机构统一由教育部门管理、审批,民政部门登记备案,公安、发展改革、财政、物价、卫生、质监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对学前教育进行管理,有力推动了学前教育向前发展。
2、制定科学规划,明确发展目标。我区制定了《宁夏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各地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适龄人口分布、变化趋势,科学测算入园需求和供需缺口,以县为单位编制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制定《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幼儿园布局规划调整方案》、出台《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实施意见》等。
3、加大资金投入,扩大办学规模。结合教育改革整体规划,不断加大学前教育投入,逐步改善办学条件。自治区政府今年正式启动“幼儿园建设工程”,决定每年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保障建设。青铜峡市、兴庆区、彭阳县等市县区积极探索政府投入、社会融资、家庭合理负担的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加快幼儿园建设步伐。
4、规范办学行为,强化典型引导。坚持保教并重原则,遵循幼儿教育规律,通过典型示范引导,逐步规范办学行为。石嘴山市积极探索幼儿教育新方法,不断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取缔幼儿园珠心算、拼音教学等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兴趣班、实验班。兴庆区实施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行动,将直属公办示范性幼儿园与临近民办幼儿园建立共享小组,开展集中培训、观摩教学、研讨交流、送课下园等活动,发挥典型引导作用,有效带动了民办幼儿园的发展。
5、学习先进经验,创新办学模式。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借鉴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积极创新办学模式,促进幼儿园保教质量双提高。兴庆区作为全国园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县区,坚持顺应儿童发展观,积极探索和开展“无班界区域”、“主题探究”等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素质教育发展奠定基础。灵武市指导民办园以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不断创新教研活动形式、内容和方法,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平罗县二幼自治区级课题《无班界互动中幼儿交往能力培养的研究》,引进教育部“小小探索者”早期智力开发工程项目,得到教育部的高度评价。
(二)主要成效。
1、政府责任更加明确,迎来了学前教育新的春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以及20xx年全国学前教育电视电话会议的召开和《国务院意见》的出台,预示着学前教育进入一个前所未有、倍受重视的发展阶段。政府责任更加明确,将学前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并列入每年的民生实事之中。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为学前教育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资金保障、政策保障、队伍保障,迎来了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的春天。
2、办学条件逐步改善,扩大了学前教育资源总量。一是幼儿园数量迅猛增长。全区幼儿园总数从20xx年的208所增加到20xx年上半年的540所,增长达38%,尤其民办幼儿园增长超过20xx年的30倍、20xx年的3倍以上,极大缓解了总量不足的问题。二是师资队伍快速增长。全区幼教保育队伍由20xx年到20xx年,增长60%,专任教师由2717人增加到4613人,增长58%。三是优质教育资源比例不断提高。目前,全区区级示范园26所,占总数的4。8%,比20xx年提高1。1个百分点;一类幼儿园60多所,占总数的11%。
3、公办比例不断加大,提高了学前教育示范作用。截至20xx年底,全区公办园93所,与20xx年相比增长31%。各级公办幼儿园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与民办幼儿园交流合作,开展送教下乡、教学交流等活动,推动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有力促进了民办学前教育和全区学前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学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高,认识还不深刻。一是认识不到位。一些地方对学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够,一些地方公办幼儿园规模萎缩、民办幼儿园管理失范,使“入园难、入园贵”成为困扰教育发展的严重社会问题。二是规划不到位。部分地区没有把学前教育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甚至把幼儿园推向市场,由于监管不到位,相当一部分民办园以盈利为目的,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高额的入园费、给家长增加了极大的经济负担,社会反响较大。三是管理不到位。相当长一个时期,学前教育从规划到投入、从建设到管理、从引导到规范,没有建立完整的政策法规体系,导致学前教育无序发展状态,乱办园、乱收费、乱开课、乱指导的“四乱”现象和“大班额”招生、超负荷运转、低水平办园问题相当普遍,严重制约了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教育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范文(五)
一、我县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1、教育机构和教育建设情况。我县现有中小学171所,其中普高5所,职业中专1所,初中21所(20所乡镇联校全部按规定并入初中),小学135所,教学点3个,特教学校1所,民办学校5所。另有教师进修学校1所。全县现有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学校1所,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1所,市级示范性学校44所,市级名优学校3所,市级特色学校3所,市级明星学校1所。
近年来,全县撤并规模孝条件差、生源少的农村中小学96所,被评为“全省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先进县”。投入资金3300万元用于高中阶段教育新扩建和修缮教学楼、学生寝室、食堂、体育场等教辅设施。投入资金1530万元,改造中小学危房112499平方米,其中d级危房51555平方米,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投入资金642.8万元,全面完成全县160所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站点建设任务(其中计算机教室21个,卫星教学收视点135个,光盘教学播放点4个),初步具备了信息技术教育的条件。
2、教师队伍基本情况。全县共有中小学教师6183人,其中在职在编4509人,离退休、分流人员1674人。按教育阶段分:小学教职员工1877人;初中教职工1737人,高中教职工776人,其他教育机构119人。全县4509名在职教职工中,35以下的1549人,36—45岁的1471人,46—50岁的783人,50岁以上626人。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8.9%、89.2%和73.4%。专任教师(含返聘人员)中,共有特级教师5人,高级教师61人,中级教师2135人,初级教师2408人。
3、学校生源及教育质量情况。全县现有在校学生64645人,其中普高12411人,职高1391人,初中22688人,小学28155人。“普九”成果得到了巩固和提高,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巩固率达到99.1%;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合格率达到99%,优秀率达到87%。高中教育阶段入学率达81%,高出全省11个百分点。XX年全县3234人参加高考,录取2540人,录取率达79%,高出全省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其中一本、二本录取822人。
根据我县现有出生率概算,从XX年起,我县年均入学学生人数为4000人左右,预计到XX年全县在校学生规模将维持在4万人左右。
4、教育投入和收费情况。近些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教育经费预算优先、资金调度优先、追加优先,积极落实教育投入的“两个比例”,努力实现“三个增长”,基本实现了“确保教师工资按月发放,确保中小学危房改造,中小学收取的杂费确保正常运转”的目标。去年,全县共投入教育经费8855万元,其中财政投入6793万元,借贷投入1200万元,勤工俭学收益投入400万元,争资引资投入462万元。
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收费实施“一费制”,XX年全县收取学费1300万元(高中阶段),杂费928万元,一中和五中收取择校费400万元。全县收取的学生杂费中,上解98万元用于仪器和师训费,其余用作中小学校公用经费。
二、当前教育发展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县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但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和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教育管理体制不顺
长期以来,我国实施“在xx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对巩固义务教育所取得的成果,推动义务教育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这一管理体制对义务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日益显现。由于我县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县级财政无力承担教育发展的全部重任,加上上级转移支付额度偏小,义务教育的发展责任难以落到实处,其发展规模、发展水平、发展速度远远低于经济发达地区。
(二)教育投入不足
1、教师基本工资之外的津补贴和公用经费难以正常保障。XX年,财政拨付教育经费6793万元(其中教师工资6543万元),占到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65.1%,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38.6%,教师人平10921元。但由于县级财政收入规模不大,县级财力无法安排教师的误餐费和生活费等津补贴(全县财政供养人员都未安排,今年计划安排50%)。学校公用经费也未按标准足额到位,教师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丧葬抚恤金等财政专项资金安排的标准也比较低。
2、学校危房改造和城区扩容建设压力大。近三年来,全县共投入危改资金1530万元,其中上级补助 400万元,县财政每年安排150万元专款,缺口有 700多万元。今年,全县危改和寄宿制中学建设共需资金695万元,上级和县财政安排了510万元,还有180多万元的缺口。另外,我们目前还面临城区扩容建设的压力。如没有上级的鼎力支持和政策性收费口子,完全靠县级财政负担是非常困难的。
(三)教育债务包袱沉重 近年来,由于“两基”达标建设、高中扩容、中小学危房改造及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全县教育负债5659万元,其中义务教育阶段1505万元,高中教育阶段4154万元。受县、乡两级财政实力制约,教育债务主体转移剥离困难重重,教育教学秩序受到较大影响。
(四)优质教育资源不足
1、高中阶段教育渡峰扩容困难。目前我县唯一的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XX一中,现有在校学生3800人,生均校园面积12.7平方米。由于食堂、住宿面积小,难以容纳今年的秋季招生。刚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XX职业中专目前仅能容纳2800名学生,因缺实习实训大楼和设施,专业设置不尽合理,很难达到国家教育部的整改要求。
2、城区初中和小学班额过大。目前,城北小学、城北中学、城东小学平均班额分别超过了80人、75人、70人,教学效果难以保证,群众意见较大。
3、学校特色不特、名校不名。
一些学校办学条件差,办学特色不显著。拥有XX多名师生的市级名优学校城北小学,仅有电脑30多台,且购置多年,损坏严重,一直无力更新换代,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无法保证。同时,教育品牌缺乏,生源质量难以保证,培养水平难以提高。我县初三毕业会考全县前10名学生中,每年至少有5人转往长沙、XX的重点高中重点班就读,而本县每年考入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的人数甚少。
(五)教师队伍结构不优
一是年龄结构不合理。由于近年初中、高中渡峰扩容,师资层层上拔,全县农村小学教师平均年龄超过48周岁,导致出现“哥哥姐姐教高中,叔叔阿姨教初中,爷爷奶奶教小学”的局面。
二是学科结构不合理。尽管我县中小学教师整体数量饱和,但按照新课程纲要的要求,小学英语、信息技术及初中、高中理科专业教师缺口很大。
三是学段结构不合理。目前全县小学、初中教师超编350人,高中缺编222人。另外,由于我县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优秀骨干教师流失严重,师资整体水平难以提高。
(六)教育发展环境有待改善
教育优先发展还没有被社会广泛认可,尤其是对基础教育重视、支持不够。学校周边环境还要下大力改善。
三、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改革现行教育管理体制。建立以省为主,中央、盛市和县、乡、村分级负责,共同承担的教育管理机制;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力度,缩小地域差距,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实际,切实提高农村税费改革后转移支付比例;在全面实施“一费制”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的标准,提高省市级财政的补助额度;建议修改完善(义务教育法),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办学责任。
2、深化学校办学体制改革。对现有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学校,通过采取变更产权、国有民办、民办公助、个人领办等多种形式,逐步实现改制,增强办学活力。
3、努力化解教育债务。
一是抓紧清理、核实教育负债,澄清全县教育债务底子,杜绝发生新的债务;二是理清教育债务、债权关系,制订消赤减债的整体规划;三是建议上级出台有关政策,支持化解教育债务。
4、建立健全教师科学流动机制。
一是积极创造条件,吸纳一批优秀的大专院校毕业生,充实农村中小学英语、信息技术等紧缺学科。
二是设立边远乡镇教师津贴,实施向边远乡镇教师倾斜的晋级评职政策,鼓励中青年骨干教师到边远乡村学校任教,进一步稳定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
三是成立教师人事管理中心,实施教育人事代理,逐步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民办、公办学校竞争互动的人才交流机制。
四是全面实行教师全员聘任制和竞争机制。
5、大力优化教育发展环境。
一是切实建立起领导干部教育工作政绩档案。
二是严格实行“三项制度”。即“检查准入制度”、“首查不罚制度”和“罚款集中缴财政制度”,禁止向学校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
三是进一步优化学校周边环境。主要是严格规范整治学校周边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