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课件的重点在于有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计划。首先,教案课件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即教师希望学生通过本节课学到什么知识和技能。其次,教案课件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使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都能够积极参与和理解。另外,教案课件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来促进他们的学习。最后,教案课件还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手段,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教案课件的编写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教学理念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背景:《卷炮仗》是在我园省级课题《幼儿民间游戏资源与幼儿教育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的研究过程中,笔者作为课题核心组成员所组织的一次研究课。我们都知道中国人喜欢热闹,逢有什么喜事都喜欢放炮仗以示庆祝,而《卷炮仗》的体育游戏在民间也广为流传,它巧妙地用集体合作走螺旋线的方式来表现炮仗的外形特点,我们早在幼年就已玩过,在今天,对于现在的孩子它也同样新颖、有趣。如何让这件古老的事物在新的时代发出新的光芒,让孩子得到益处呢?笔者选择将这个民间游戏和音乐整合起来,成为一个有趣的音乐游戏。在组织这次活动前,先进行了一系列的相关活动,如观察放炮仗的情景、学会唱《卷炮仗》的歌等,以丰富孩子的感性经验,为开展活动进行准备。
活动目标:
1、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探索走出螺旋队形。
2、能根据歌曲节奏的变化调整自己的步伐,注意和相邻幼儿的距离,并能大胆表现,进行合作游戏。
3、能遵守游戏规则,在游戏活动中体验成功与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引信头饰、“点火棒”、鸡毛掸、纸笔、标记(套塔)、大鼓、投影仪、摄像机、标记牌。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场
1、听音乐,随标记牌变队形。
“听好音乐,我们出发了!”(教师手举标记牌,幼儿随音乐学各种小动物并看牌子变换队形:大圆、三角形、小圆、正方形)
2、说说刚才变了哪几种队形。
“刚才我们变了哪几种队形?”
“还记得我们上次学的那首《卷炮仗》的歌吗?今天,老师想请小朋友们跟着这首歌,试试变个新队形。”
(由走幼儿熟悉的队形引出新的队形,过渡自然。)
二、基本部分
1、复习歌曲,理解“卷”的意思。
“我们先把这首好听的歌唱一遍吧!”
“这首歌曲的名字叫《卷炮仗》,那你知道“卷”是什么意思吗?能用动作表示吗?”
“这里有张纸,你能用它卷个炮仗吗?”
(卷好炮仗后,让幼儿看螺旋形)“我们来看炮仗的这一头,你看看,是不是像刚才小朋友划的那个样子?这种形状叫螺旋形。”
(出示纸、笔、画板)“谁能把螺旋形画出来的?”(幼儿在画板上画好后取下图)“他已经把我们要走的队形画出来了。那我们走队形的时候应该从哪里开始走呢?从这里开始的,对吗?”(贴红色箭头)“那你们有没有发现,走队形的时候这一圈一圈地都围着哪里在转?”(根据幼儿的回答在中心贴上标记)
(要走螺旋形的队伍首先要理解什么是螺旋形,它的走向是怎样的,幼儿在看、画、说等多通道的感知操作中,理解了卷炮仗中螺旋线的主要特征,为下一步的动作探索奠定了基础。)
2、幼儿尝试“卷”(螺旋形)的队形。
“你们能变成这样的队形吗?谁来说说,你们这么多人准备怎么变呢?“
教师小结:“我们先排成一条长长的队伍,然后跟着第一个人开始走圆圈,让圆圈越走越小,直到围成紧紧的螺旋形,是吗?我们大家一起来试试,就围着它(标记)转。”(根据幼儿的情况提出相应的要求再次尝试,提醒幼儿跟紧前面的同伴。)
(在第一次尝试的时候,幼儿很可能围着标记走着走着就首尾相连成了一个圆圈,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回忆螺旋形的特征并再次尝试至成功。)
3、发现音乐节奏特点,尝试根据节奏走队形。
“这首歌曲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呀?”(教师哼唱前两句)“那我们跟着音乐走队形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音乐慢的时候走得慢,音乐快的时候走得快)
“我们大家坐在椅子上,一边唱歌一边用脚来跟着节奏试一试,老师用大鼓来给你们伴奏。”(幼儿随音乐、大鼓声用脚打节拍)
“我们来排队走一走!大家走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走的时候不要踩到别人的脚,控制好距离)打鼓伴奏,幼儿走队形。
(卷炮仗其实是一个结合体育与音乐来玩的游戏,在运动过程中步点需踩在音乐的节奏上,这对幼儿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在教学过程中需注意循序渐进,先熟悉了歌曲,把握住旋律,然后在椅子上练习,其间加入大鼓鼓点的提示,幼儿很快便把握住了要点,最后再站起来尝试走队形,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
4、观看录像,寻找问题,再次练习。
“刚才小朋友走队形的时候,老师帮你们拍下来了,你们来看一看,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应该注意什么呢?”
“我们再来一次。”(再次走队形,继续拍摄)
“你觉得这次走得怎么样呢?让我们来看看。”(放录像)
(孩子们在走队形的时候,成功与否只有旁观者能看到整体,他们在队伍中并不能纵观全局,如何将他们走队形的过程直观地展现在他们面前,以帮助他们及时总结,更好地学习呢?那便是借助影像呈现,通过摄像机的使用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完整的视角,帮助幼儿调整。)
5、根据游戏情况引出炮仗的引信,幼儿进行游戏。
“现在老师把这个(标记)拿走,也不给大家打鼓敲节奏了,你还会走吗?”(幼儿尝试走队形)
“哦,炮仗卷好了!让我来点炮仗吧,咦,放炮仗应该点哪里呢?(引出引信)它叫引信。”
将引信戴在幼儿头上,教师点引信,被点着的小朋友用指头一个一个往后点你后面的小朋友,“呲”地传下去,点到最后一个人的时候就一起“嘭”“啪”爆炸。观察幼儿爆炸后的行为。
6、鼓励幼儿表现出炮仗爆炸后纸屑四处飘散、落地后的动作。
“小朋友们来表演一下爆炸后小纸屑的动作吧。”(音乐)“最后小纸屑飘到了哪里?”(鼓励幼儿做出各种不同的造型)
“哎呀,这么多碎纸屑,让我来扫扫吧。我扫到你,你就要站到我后面排好队哦!”(教师用鸡毛掸子点幼儿,点到的一个一个地起来跟着教师后面走)
(引信的加入丰富了幼儿对炮仗的认知,纸屑的飘舞加深了游戏的趣味性,造型的定位给了幼儿充分展示的机会,也方便了教师的游戏收尾,保证了游戏的完整性:随着歌声走队形——点放炮仗——炮仗爆炸——纸屑飞散——造型定住——清扫纸屑。)
7、听音乐完整玩游戏两遍。
三、结束部分
教师向介绍幼儿刚才玩的游戏是民间游戏,带幼儿出活动室玩其他的民间游戏。
活动反思:
如果说传统的单一体育游戏或音乐活动只是带给幼儿浅层的感官愉悦的话,那么二者的结合将会给幼儿带来全新的愉悦体验。在设计组织本次活动时,我的目标是尽可能回避领域间内容的表面拼凑,让该活动不仅既是教育活动内容发展的需要,也成为幼儿认识发展的需要。基于对幼儿已有经验的了解,在设计组织活动前我预测幼儿的学习困难可能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理解螺旋形的特征,二是契合音乐表现。如何突破这两个挑战,是本次活动顺利实施的关键。
活动开始,幼儿由律动进场,看指示牌站队形,接着根据学唱过的歌曲《卷炮仗》引出走个新队形的任务,过渡自然。在“螺旋形”这个新名词出现前,我根据幼儿已有的经验,让他们看到卷炮仗的过程,再请幼儿画出螺旋形状,进而引出要走的队形,并用幼儿画出的图形为图示,让幼儿清晰地明了、理解这个队形应该围着哪里走、怎么走。接下来幼儿尝试走螺旋队形,我开始提供了一个标记,供幼儿做中心点,让幼儿自己来走。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幼儿很快走出了队形。我再根据幼儿的情况提出新的要求,进行再次尝试。发现幼儿已经会走队形了,才将音乐的元素引入其中,进一步提高要求,请幼儿根跟着歌曲的节奏走队形。在这里,难点出现了,幼儿能否踩在节奏上走队形呢?这时出现的大鼓帮助幼儿找准了节奏,通过鼓点幼儿来协调自己的步伐,此时,摄像机的使用也让幼儿找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进一步明确了目标,他们对自己的任务进行了及时的调整,最后,他们能踩在节奏上走出漂亮的螺旋形了。这样尝试过后,再将标记和大鼓撤走,幼儿和着音乐自然地走成了螺旋形,活动的难点被轻松的攻克了。接着,我点着了这卷好的炮仗,根据幼儿已有的经验,他们很自然地做出了飘散、落地的动作,至此,其实幼儿已经学会了玩这个《卷炮仗》的游戏了,但是,自始至终,并不是由我来告诉他们怎么玩这个游戏、带着他们走这个队形,都是孩子们在自己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探索完成的,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进行了自主的发展,并在游戏中得到了快乐。我始终将自己摆在幼儿的后面,做整个活动的推动者,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启发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活动,进行了生动的师幼互动、生生互动。纵观整个活动过程,幼儿积极、主动,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快乐的游戏。
《卷炮仗》在课题开放活动中受到了南通市教科所冯卫东所长和区同行的一致好评,并在南通市音乐组研究活动中对全市同行开放。通过本次活动的组织我领悟到,教学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游戏的组织也同样如此,教师要注重如何教,并关注到幼儿如何学,从而让教不着痕迹,让学轻松愉快,这才是真正好的教学。而要做到这一点,不断的反思与实践才是正道。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唱问答式歌曲,用动作大胆表现歌曲内容。
2、了解动物尾巴的特征。
3、激发幼儿对动物尾巴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活动准备课件《谁的尾巴最好看》音乐,动物头饰及相应的尾巴若干,找朋友音乐,游戏音乐活动过程
一、发声练习
1、师弹"谁的尾巴最好看"音乐,幼儿随音乐唱"啦"或"啊"的音
2、复习歌曲《小动物怎样过冬》
二、欣赏歌曲感受问答式歌曲轻松欢快的情绪。
1、看课件欣赏歌曲提问:歌里唱了哪些小动物,并学学它们尾巴的样子。
2、发现歌曲中问答式的歌曲特点:引导幼儿听辩出歌曲那几句歌词是提问的,哪几句歌词是回答的。
评:通过完整的欣赏,让幼儿对歌曲产生浓厚的兴趣,熟悉歌曲旋律,初步了解节歌曲所表达的意思。孩子们听后思维很活跃,把歌里唱的所有小动物都说上来了,也运用已有经验,表现了他们尾巴的样子。对问答式歌曲有了初步的了解。
三、学唱歌词,表演唱歌曲
1、游戏:找尾巴出示贴有猴子、兔子、小松鼠、鸭子、公鸡、孔雀及它们的尾巴贴绒的黑板,师引导:小动物们遇到麻烦了,他们找不到自己的尾巴了,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幼儿操作:将相应的尾巴贴到小动物身边。
2、问答式的学歌词老师问一句,孩子答一句,如师说"谁的尾巴长"幼答"猴子尾巴长";老师三句三句问,幼儿三句三句答。
3、集体跟音乐唱歌曲师引导:小朋友把小动物还有他们尾巴的特征都记住了,那就让我们一起跟音乐来唱一唱歌曲《谁的尾巴最好看》吧指导幼儿演唱休止符前面的音符时要收的果断4、和幼儿一起创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5、幼儿自选头饰及相应的尾巴戴好,随音乐"找朋友"找到自己的同伴站一起,围成圆圈来表演歌曲。表演时,唱到谁,谁就走到圈里扭扭小屁股,晃晃小尾巴。
评:幼儿看着贴绒图片和有趣的问答形式学习歌词,在随音乐演唱时,孩子们都能很熟练的大声唱歌词,表演时也很活跃,主动创编动作大方表演,收到了很好的互动效果。
四、游戏揪尾巴
巩固幼儿对尾巴的认识师:我们来玩个揪尾巴游戏吧,每个小朋友从别人背后揪一条尾巴,然后快速跑回做位好吗?
幼儿随音乐玩揪尾巴评:幼儿快乐地玩着游戏,揪到尾巴的小朋友快速跑回座位,高兴地举着战利品。然后请孩子们说自己拿的是什么小动物的尾巴。
五、引导幼儿根据动物尾巴特征自编歌词演唱,启发幼儿对动物尾巴的好奇和探索欲望。
1、师: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有尾巴,是什么样的,怎么知道的?
2、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动物尾巴的特征自编歌词演唱。如(谁的尾巴像小板凳,啄木鸟的尾巴像小板凳。谁的尾巴像最有趣?袋鼠的尾巴最有趣,乌龟的尾巴最有趣)等。
小结:不同的小动物有着不同的尾巴,请小朋友说说还知道哪些动物的尾巴,来和大家分享。
1、画尾巴师绘画一些小动物,幼儿添画尾巴2、尾巴配对幼儿可将动物和尾巴配对,也可将特征相似的尾巴放一起3、唱尾巴4、幼儿戴头饰自由表演唱歌曲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复习并巩固固定节奏。
2.音乐游戏:以律动、身体节奏等方式带入歌曲《懒惰虫》。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歌曲《懒惰虫》,节奏卡片活动过程:
1.固定节奏问答(1)教师先排出一组节奏,再帮助幼儿排另一组有所变化的节奏。
(2)先引导幼儿如何将名字与卡片节奏结合在一起。
(3)鼓励幼儿自己创作并回答节奏(要会排也要会念),幼儿排节奏卡教师念出节奏。
(4)请个别幼儿排节奏卡,全体幼儿一起念出节奏。
2.音乐游戏(1)教师教唱歌曲第一段时,幼儿模仿虫子的动作扭来扭去。
(2)第二段唱到肚子痛时就摸肚子。
(3)第三段再模仿虫子的动作扭来扭去。
(4)教师拍"哒哒空"的节奏,让幼儿跟随,不间断的拍,教师逐渐带入歌曲。
(5)幼儿拍"哒哒空","哒哒空"的节奏,边拍边唱歌曲。
(6)幼儿自由选择乐器进行歌曲敲奏。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大部分幼儿表现积极,但忽视了能力弱的幼儿的表现,在下次活动中需要个别指导。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学习用节奏器为歌曲伴奏。
2、感受歌曲的美,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3、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铃、木鱼、响板、录音机、磁带、节奏卡。
活动过程:
1、幼儿听录音自由动作进教室。
2、练声:1=C--F,练习曲《小星星》
3、引导幼儿听录音《我的皮鞋踏踏响》并让幼儿说说:
这首歌叫什么?美在哪里?
4、复习歌曲:
引导幼儿边唱边按节奏拍出四分、八分音及附点音符。
5、可以用哪些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6、师出示节奏卡幼儿打节奏。
7、徒手练习节奏器的演奏。
8、分组为歌曲伴奏。
9、小结幼儿上课情况。
中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能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表现小小粉刷匠工作时的快乐。
2、能根据歌词创编小小粉刷匠工作时的动作,尝试替换部分歌词演唱。
3、体验小小粉刷匠劳动时的愉快,产生爱劳动的情感。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理解歌词内容,会熟练快乐地演唱歌曲,根据歌词内容进行动作表演。
难点:自主创编歌曲。
活动准备
1、《小小粉刷匠》伴奏音乐、歌曲音乐CD、电子琴。
2、每名幼儿一套小围裙、工作帽、不同颜色的颜料桶和小刷子。
3、大纸箱做的小房子两个,小熊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劳动兴趣
师幼谈话:小朋友,森林里的小熊搬新家了,想请小朋友帮忙把房子粉刷的漂亮些,大家愿意去帮忙吗?
1、粉刷房子要用哪些材料?怎样粉刷?(上下刷,左右刷,来回刷)
2、引导幼儿表演粉刷动作。
二、引导幼儿在表演中学习歌曲
1、初步感知歌曲旋律。
师:去小熊家帮忙,听着音乐粉刷会更带劲儿。
播放伴奏音乐,师幼随音乐一起自由表演动作,初步感知歌曲旋律。
2、完整欣赏歌曲,理解歌词。
师:有个小朋友边粉刷边这样唱,大家一起来听听。(播放歌曲)
(1)听了这首歌,你有怎样的感觉?(好听、快乐)
(2)你觉得哪句最好听?
(3)“哎呀,我的小鼻子怎么变了样儿了呢?”(感受歌词带给幼儿的幽默、风趣)
(4)播放伴奏音乐,听歌曲旋律,随乐曲节奏用身体部位(拍手、拍肩、点头、转手腕、扭腰等)自由表现,说歌词。
3、教师弹琴伴奏,幼儿演唱歌曲。
4、播放歌曲,幼儿之间边唱边把对方当作房子来粉刷。
5、引导幼儿感受劳动的快乐。
师:小朋友在粉刷时,心情怎样呢?(高兴、快乐)
小结:劳动让大家快乐,也使我们的生活变的更加美好。在劳动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什么?(安全、卫生)
6、替换歌词,创编歌曲。
(1)除了粉刷房顶和墙,还可以粉刷房子里的哪些地方呢?(窗子、门、桌子、椅子等)
(2)教师引导幼儿把自己感兴趣的词,替换到歌曲里演唱。
7、幼儿自由进行角色表演、哼唱自己创编的歌曲,感受创编的快乐。
教室里摆上纸箱做的小房子,教师戴上小熊的头饰,和幼儿一起穿上围裙,提上小桶,拿着刷子,去粉刷小熊的新家。
三、活动结束
师:房子粉刷得这么漂亮,现在大家累了吧?让我们放下工具,一起到院子里玩玩吧!(师幼共同收拾整理活动材料)
活动延伸:
把活动材料投放到户外涂鸦区,以便幼儿日常户外活动时使用。
活动反思:
音乐活动《粉刷匠》是一首波兰儿童歌曲,她以活泼、风趣的曲调和轻松、幽默的歌词相结合,描绘了小小粉刷匠愉快劳动的情景。韵律清晰明快,歌词浅显易懂,适合中班孩子的年龄和心里特征。为了使教学活动能够达到寓教于乐的学习效果,我这样组织了教学:首先利用粉刷匠的图片来吸引幼儿,以此来创设情境,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主动参与的欲望。然后,在“小小粉刷匠”的游戏中,引导幼儿学做房子或粉刷匠,在教师一遍遍的范唱中,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内容,从而自然而然地学会了这首歌曲。最后让孩子随着音乐一起挥动手中的小刷子,给房子进行粉刷。从一个小房子到一个大房子,在游戏中感知音乐的同时也让孩子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
通过这次活动,我得到以下启示:
1、把主动权交给孩子
在活动中,为了让孩子学会这首歌,我多次让孩子唱,激发不同的情感去唱,来体验这首歌中的滑稽,轻快的情景。但是发现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带着孩子们唱,我的声音一直非常的大,其实孩子们都已经学会了,我可以声音轻一点,让孩子声音大一点,主动权交给他们。
2、评价单一
一个活动的好坏,还缺不了多元化的评价。而在活动中,我也针对孩子的回答进行了评价,但大多是集体评价,也比较单一。在活动中多一点个别评价,比如在孩子刷墙壁时,对他们进行不一样的评价,如:你的房子刷的真漂亮,啊,你里面都刷了……相信这样的评价,幼儿的兴趣会更高。
3、教学动作再夸张一点
好的教学活动,也需要教师的教态、教态也包括语言和肢体。而粉刷匠,需要用动作来表现粉刷匠的滑稽幽默的风格。课堂上我还是放不开,如果我放的更开得话,可能活动的效果还会更好。
中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进行表演。
2、了解交通警察的一些简单手势。
3、懂得一些简单的交通规则。
活动准备:
音乐。
活动过程:
一、律动《小司机》
1、 今天我们小朋友都变成了小司机,现在就请你听交通警察的指挥开车吧!
2、 幼儿随音乐进行律动表演。
二、师幼谈话。
1、 你看见谁在指挥交通?
2、 你看见了哪些有趣的动作?
3、 幼儿自由地做一做自己喜欢的动作。
三、幼儿欣赏歌曲。
你刚才听到了什么?(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范唱)
四、学唱歌曲。
1、教师出示红绿灯,念歌词。
2、节奏练习:根据歌词念节奏。
3、幼儿学唱。
五、游戏。
歌表演教师重点引导幼儿能学会简单的手势后进行表演。
中班音乐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歌曲《粉刷匠》,能表现歌曲轻松、幽默的情绪。
2、根据歌曲内容自由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 勤劳的人们》磁带及录音机
2、彩色小贴纸若干;幼儿自制帽子与纸刷子,小水桶若干。
活动过程:
1、欣赏《小朋友书 勤劳的人们》第14页“粉刷匠”的画面我们先来看看这书,咦?这书上的是谁啊?他在干什么呢?哦,原来他是一名粉刷匠,正在忙碌着粉刷墙壁呢!那他是怎么粉刷的呢?我们一起来学学
2、欣赏歌曲
今天呀,老师就带来了一首好听得歌曲《粉刷匠》,先请你们来听听吧!
好了,谁能告诉我,你听到歌曲里讲的是谁的故事?
听了这首歌曲之后,你有什么感觉呢?(轻松、幽默)
3、学唱歌曲
你觉得这首歌曲好听吗?那你觉得哪一句最好听?
那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好听的歌曲如何?
教师结合伴奏范唱,幼儿轻声跟唱
我们来为这首歌曲创编几个粉刷匠的工作时的动作,等一会儿边唱边自己表演,如何?
既然歌曲学好了,我们请几个小朋友上来表演表演,一人做墙,一人做粉刷匠,边唱边表演。
4、自由表演歌曲
现在请你们戴上自己制作的纸帽子,拿起纸刷子,提起小水桶,都来做小小粉刷匠,一起去工作吧(播放歌曲,幼儿自由表演)
课后反思:
《粉刷匠》是一首风趣活泼的幼儿歌曲,并且孩子们也很喜欢。在引题部分,我利用幼儿用书,让他们回想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油漆工人是如何工作的,并且让孩子们动手模仿日常生活中的油漆工人的工作,让他们充分表现自我。在欣赏歌曲环节中,孩子们听得可仔细认真了,有些小朋友还随音乐跟唱起来,足见这首歌曲的魅力。所以在之后理解歌曲中,不用花费很多的时间去解释不等我开口提问孩子们就能回答。在上这节课时非常开心,因为难得孩子们学得这么认真、唱的那么卖力、还争着上台表演给大家看,我很开心。但在开心的同时,我又在想是不是我上每一节课孩子们都会有这么的激情,怎么才能保持每一次上课孩子们都能有这样表现呢?我相信,只要我认真对待每一节课,认真反思,日积月累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中班音乐教案 篇8
一、活动目标
1.唱清歌词,唱准曲调,初步表现歌曲的说唱风格。
2.愿意在集体前大胆表演,体验活动乐趣。
二、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布织布各类小菜、教学图谱等。
2.经验准备:幼儿认识各类小菜。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师:老师带来了什么?(母鸡,青菜,萝卜等。)这么多的菜,为什么没有客人来买呢?(我们小朋友都愿意去买,可为什么客人不来买呢?)
幼儿自由回答。
过渡语:原来客人不知道我们的菜有多么好,那我们来夸夸菜宝宝,好不好?
2.夸夸菜宝宝
1.幼儿自由夸菜宝宝。
过渡语:我也想来夸夸菜宝宝,你们想听听我是怎么夸菜宝宝的吗?
教师夸菜宝宝:鸡蛋圆溜溜呀!母鸡咯咯叫呀!青菜绿油油呀,鱼儿蹦蹦跳呀。
教师提问,老师是怎么夸菜宝宝的?
幼儿回答,老师出示图谱。
我们学着老师的样子一起来夸夸菜宝宝。
谁来试试2。
我们的菜这么好。可是怎么还是没有客人呢?原来是我们没有叫卖啊!你会叫卖吗?
幼儿叫卖。
你的菜好吗?把你的菜有多好叫卖出来,好不好?
你们的菜这么好啊,我们来买啦!谁来买菜了?你们看!
2.幼儿学唱歌曲
(1)播放多媒体,听音乐。
(2)教师提问并随机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谱:谁来买菜了?今天天气真呀真正好,我和奶奶去呀去买菜,都买了些什么菜?(根据幼儿回答情况老师可再次清唱歌曲)我们也和奶奶去买菜。
(3)幼儿看图谱模唱一。
(4)指导幼儿开心地唱一。
买了这么多菜真开心呀,我们开心地唱一唱。
买了这么多菜,拿得了吗?哎呀呀哎呀呀,拿也拿不了。怎么办?哎!我们一起帮奶奶去买菜吧。
(5)完整地唱一唱。
(6)加反复记号完整演唱。
教师提问:这首歌和我们平时唱的歌有什么不一样?
(歌里有唱的地方,还有说的地方)真有趣,我请来唱唱的地方,小朋友来表演说的地方,好不好?
(7)幼儿分形式表演说唱部分。
3.表演唱
(1)今天我们学了一首新歌,讲了小弟弟和奶奶去买菜,歌里有唱的地方有说的地方,有开心的地方也有不开心的地方,很有趣,这首歌还没有名字呢?买菜。
(2)你想和谁去买菜,邀请你的XX一起来买菜吧。
幼儿分角色表演。
中班音乐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尝试正确使用打击乐器打节奏,给歌曲《过新年》配上打击乐。
2.体验过新年时的喜悦之情。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图谱、相关图片。
2.打击乐器:双响筒、小铃、铃鼓(数量各三分之一)、锣,乐器放在椅子下。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过新年》。
1.幼儿跟着音乐边拍手边唱歌,把过新年时高兴的心情表现出来。
2.幼儿尝试用拍手、跺脚等身体动作为歌曲配伴奏。
二、学习打击乐。
过新年敲锣打鼓真热闹,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用好听的乐器来敲敲打打,把这首《过新年》的歌曲表演得更快乐。
1.徒手练习
幼儿跟着教师听音乐做动作(动作见书本),练习1—2遍。
2.尝试配乐器演奏。
提示:刚才我们一共用了两个动作(幼儿的动作)。拍腿代表两种乐器一起演奏,拍手表示铃鼓演奏。
3.幼儿使用乐器尝试演奏相应的节奏(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知道幼儿熟悉的演奏方法)。
幼儿跟着音乐用打击乐器演奏(练习1—2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重点指导)。
4.幼儿交换座位(打击乐器)演奏。
三、收拾乐器。
幼儿听打击乐“过新年”,边踏步边把乐器轻轻放入指定的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