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基本性质课件

  老师上课前有教案课件是工作负责的一种表现,就需要老师用心去设计好教案课件了。用教案课件可以保证重点内容不被漏掉,如何才能写出高水平的教学课件呢?“比例的基本性质课件”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您准备的一些与您需要相关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分享给身边的人!

比例的基本性质课件 篇1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2~34页。

  教学目标: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什么叫做比?

  2.求出下面每个比的比值。

  12∶16∶(板书)

  二、教学比例的意义

  出示教材第32页的四幅图,请同学说说图的内容。找一找四幅图中有什么共同的东西。

  把图变换成四面国旗的画面,每面国旗标注了长和宽的尺寸。

  选择其中两面国旗(例如操场和教室的国旗),请同学们分别写出它们长与宽的比,并求出比值。

  提问:根据求出的比值,你发现了什么?(两个比的比值相等)

  教师边总结边板书:因为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所以我们可以写成一个等式:

  2.4∶1.6=60∶40或=(板书)

  像这样由两个相等的比组成的式子我们把它叫做比例。我们已经知道组成一个比的两个数分别叫做这个比的前项与后项,组成比例的四个数也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师:在图上这四面国旗的尺寸中,还能找出哪些比来组成比例?

  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巡视,给予指导。

  请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将组成的比例分类板书在黑板上。

  教师结合板书归纳:根据同学们找的结果,我们看到,这四面国旗的长与宽的比值都相等,所以每两面国旗的长与宽的比都可以组成比例。同样,这四面国旗的宽与长的比值也都相等,所以每两面国旗的宽与长的比也都可以组成比例。另外我们还发现每两面国旗的长与长的比值与宽与宽的比值也相等,所以每两面国旗的长与长的比,与宽与宽的比也可以组成比例。根据两个相等的比可以组成比例,从四面国旗的尺寸中,我们可以组成许多个比例。

  三、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师:观察黑板上的比例式,你能发现比例的内项与外项之间有什么关系吗?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并在比例式下板书如下,并说明:通过计算,我们发现两个外项的乘积等于两个内项的乘积。

比例的基本性质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认识比例的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重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应用比例的意义或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

  1.什么叫做比?   2.什么叫做比值?

  (二)求下面各比的比值.12∶16      4.5∶2.7       10∶6

  4.5∶2.7和10∶6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也就是说两个比是相等的,因此它们可以用等号连接.教师板书:4.5∶2.7=10∶6

  二、新授教学.

  例1.一辆汽车第一次2小时行驶80千米,第二次5小时行驶200千米.列表如下:

  这两个比的比值各是多少?它们有什么关系?(两个比的比值都是40,相等)

  2.教师明确:两个比的比值都是40,所以这两个比相等.因此可以写成这样的等式80∶2=200∶5.

  3.揭示意义:像4.5∶2.7=10∶6、80∶2=200∶5这样的等式,都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我们把它叫做比例.(板书课题:比例的意义)教师提问:什么叫做比例?组成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4.练习: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6∶10和9∶15 (2)20∶5和1∶4(3)0.6∶0.2和 30:10

  5.填空(1)如果两个比的比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比就( )比例.

  (2)一个比例,等号左边的比和等号右边的比一定是( )的.

  ↓1.教师以80∶2=200∶5为例说明: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板书)    80∶2=200∶5

  3.计算上面每一个比例中的外项积和内项积,并讨论它们存在什么关系?以80∶2=200∶5为例,指名来说明.

  外项积是:80×5=400       内项积是:2×200=400

  4.学生自己任选两三个比例,计算出它的外项积和内项积.

  5.教师明确: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6.思考: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的积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并学会了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组成比例.

  四、巩固练习.

  (一)说一说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

  (二)填空.在6∶5=30∶25这个比例中,外项是( )和( ),内项是( )和( ).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写成( )×( )=( )×( ).

  (三)根据比例的意义或者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3.0.5∶0.2和3:1          4.1/2:4/15  和7.5∶1

  (四)下面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吗?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能组几个就组几个)   2、3、4和6

  80∶2=200∶5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教案点评:

  该教学设计教学目的具体明确,重点突出,概念呈现程序合理,层次清楚,逻辑性强,符合已知到未知、个别到一般、具体到抽象等认识规律,教学效果好。

比例的基本性质课件 篇3

  2、了解比和比例的区别与联系。

  2、能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比例,理解比例的意义。

  2、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实例引出新的知识。

  教具准备:

  情景图、多媒体课件、习题卡。

  我们已经了解了比的这些知识,请做下面练习。

  求完比值你觉得哪些比有联系?

  “例”在汉语词典里的解释为符合某种条件。今天这两个比的比值一样,能不能用等号连接呢?

  今天我们将深入学习比例的意义,看到课题你想了解什么知识呢?

  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标志和象征,神圣不可侵犯,你在什么地方见过国旗?

  生各抒己见。

  你知道下面这些国旗的长和宽是多少吗?它们有大有小,都符合要求吗?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

  自学指导:

  1、请每位同学任选两面国旗,分别计算出它们长与宽的比值和宽与长的比值。

  2、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

  3、把你的发现尝试用算式写下来。

  学生认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思考。

  (1)15:2.4=10:1.6(2)60:15=40:10(3)…(4)…

  原来在国旗中有这么多的相等关系。国旗的缩放是按比例进行的。

  我们把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等号连起来。这样的式子就是比例。请同学读数学课本,40页,用笔勾画出重点词句,并读一读。

  师:你还能写出两个比组成的比例吗?先自己选,再在小组里说一说。

  师: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叫做比例吗?先同桌互说,再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再指名汇报。

  师:根据你的理解,请看主题图,你还能找出哪些比组成比例?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探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找到了设计国旗的奥秘了吗?

  下面各比能组成比例吗?你是怎样判断的?请写出计算过程。

  思考:你快速做出判断的原因是什么?明白了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

  2、判断:

  1、写出比值是7的两个比,并组成比例。

  2、12的因数有(),从12的因数中挑选4个数组成比例是()。

  3、有两种蜂蜜水:第一种,用2杯蜂蜜和10杯水调配制而成;第二种,用3杯蜂蜜和15杯水调配制而成。那种更甜呢?你能用今天所学知识判断出来吗?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学生掌握组成比例的思路和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思维都得到发展,从而加深对比例的意义的理解和掌握

  第43页第2、3题。

  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项。

  十一、教学反思:

  本节课属于概念教学,分五个环节设计教学,利用十五个问题贯穿整节课,以问导学,以问导疑,以问导思,以问导获,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全课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关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课的开始从引导学生复习比的知识入手,通过求比值相等的两个比,可以用“=”连起来,自然而然的引出比例,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更应用与生活,本节课从从学生熟悉的国旗引入比例,在求大小不同的国旗的长与宽的比值中学习比例的意义,通过观察、探讨大大小小的国旗的长与宽、宽与长、长与长、宽与宽的比值关系中,加深学生对比和比例的关系,比例意义的理解和掌握。最后通过照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

  3.课堂采用以问导学的策略,用十五个问题贯穿了整节课,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思考,用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用问题控制学生的注意力,用问题拓展学生的思路,用提问强化学生的认知,用问题促进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等,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对新课的教学,教师不是把现成的答案强加于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计算、思考、阅读等方式初步感知新知,再进一步提问“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叫做比例吗,”、“你能说一说组成比例要具备哪些条件吗,”、“你还能找出那些比组成比例,”等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产生思维碰撞,这样,学生的体验和感受都很深刻。

  5.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练习,升华了学生的思维。练习是巩固新知、发展思维的有效手段。思维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一定的练习来完成,本节课设计了六种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练习,有利于学生对比例意义的巩固,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比例的基本性质课件 篇4

  微课名称:比例的基本性质

  知识点来源: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比例的认识

  录制工具和方法:视频讲授型

  设计思路:

  1、从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通过自主学习、师生共同研究的学习过程,让学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并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什么叫做比例?

  2、指出下面比例的内项和外项。

  3∶5=24∶40

  80∶2=200∶5

  二、激趣导入

  我们已经知道比例的內项和外项,您能计算一下內项和外项的积吗?

  三、自主探究

  1、计算下面比例的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的积,你发现了什么?

  3∶5=24∶4080∶2=200∶5

  板书:外项的积:340=120外项的积:805=400

  内项的积:524=120內项的积:2200=400

  340=524805=2200

  2、验证结果。

  选几个比例,计算出它的外项积和内项积。

  15∶12=10∶81.5∶0.5=3∶1

  3、讨论并明确: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4、板书课题:比例的基本性质。

  四、解释应用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并写出组成的比例。

  6∶3和8∶50.2∶2.5和4∶50∶=∶

  五、全课小结(略)

  附:板书设计

  比例的基本性质

  3∶5=24∶4080∶2=200∶5

  板书:外项的积:340=120外项的积:805=400

  内项的积:524=120內项的积:2200=400

  340=524805=2200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比例的基本性质课件 篇5

  1、整节课思路清晰,环环相扣,师生互动性良好。

  2、整堂课体现了大容量快节奏,练习设计形式多样.本课教学设计紧凑,环环相扣,容量大,节奏快,充分利用了课上的每一分钟.无论在学生验证猜想时,还是探究化简比的方法时,教师都要求全员参与.练习设计层次性强,有梯度,题型灵活多样,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关注了全体.

  3、这节课教师通过几个简短地师生对话,应用新旧知识间的迁移引入新知,干脆利落。

  4、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都会特别强调一些关键性知识、易混淆知识和易疏忽知识时,常会采用加重语气、改变字样、运用比较或反复训练等方法,让学生特别重视这些注意点,防患于未然。而这节课里冯老师采取放手让学生去判断,形成认知冲突。通过这节课我体会到:其实强调一些关键性知识、易混淆知识和易疏忽知识,也可以采用先让学生“吃一垫”来加深体验,然后“长一智”而自觉引起注意,成熟于已然。

  5、各环节的连接都是在师生默契的对话中顺利进行。

  6、我们知道,在数学教学中,每个教学内容一般都以活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由于每次活动的目的与要求、内容与形式不尽相同,就可能造成活动板块之间的割裂。教师一般通过设计过度语言或采用前呼后应等手法来弥补这种“裂痕”,使各个环节融会贯通、浑然一体。但在具体操作上难免有生硬预设嫌疑,冯老师注重联系点的有效生成,所以自然、流利。

比例的基本性质课件 篇6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76页例3,第77页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十五第5~10题以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1蓖ü对整数比较大小方法的复习让学生自主探索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2苯一步体会小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3蓖ü比较小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和判断能力。

  教师:同学们会比较整数的大小吗?请说说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师:小数的大小又是怎样比较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教师:你怎样比较这两个小数的大小?3碧致鄄⑺邓盗礁鲂∈是怎样比较的。

  4倍懒⑼瓿衫3(2)、(3)小题。

  小结比较方法,强调位数不同时的比较方法。

  5毖生总结小数比较方法,并和同桌相互说一说。

  3.7○2.8530809○0.8932○3.200全班齐练,再集体订正。

  三、巩固运用强化小数大小比较方法。

  1钡77页课堂活动第1,2题。

  第2题同桌各写一个小数,再比较大小。

  2北冉铣市商品的单价。

  3崩鲜κ占了运动会上我班几个同学跳高和60 m短跑的情况,请大家帮老师把跳高成绩按从高到低排一排,把60 m短跑的成绩按从快到慢排一排。

  完成第79页第8题。

  组织学生讨论:跳高的高度与赛跑的时间在评定时有什么区别?

  4倍懒⑼瓿闪废笆五第5,6,7,9题。

  1 在○里填>,<或=。

  (练习十五第10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再抽学生说明理由。

  用0,1,2三个数字及小数点,写出小数部分是两位数的小数,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思考,有序的排列,有序的比较。

  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抽学生说一说。

  3.15○2.87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大。

  0.31○0.5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大。

  0.58○0.52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也相同,比较百分位。

比例的基本性质课件 篇7

  导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2、通过引导探究、概括归纳、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初步感知事物间是相互联系、变化发展的。

  导学难点: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判段两个数能否成比例,并正确的组成比例。

  1、什么是比?

  2、 口算下面各比的值,哪些比的比值相等?

  例1  一辆汽车第一次2小时行驶80千米,第二次5小时行驶200千米。列表如下

  80:2=200:5    5:3=10:6      6:10=9:15    802 =

  像这样由两个相等的比组成的式子我们把它叫做比例。

  1、20:5=1:4        2、12 :13       3、0.6:0.2=34 :14

  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交流。

  我们已经知道组成一个比的两个数分别叫做这个比的前项和后项,组成比例的四个数也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看课本48页,在图上这四面国旗的尺寸中,能找出哪些比来组面比例?

  四人小组讨论,老师巡视,给予指导。

  请小组汇报讨论结果,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将组成的比例分类板书在黑板上。

  老师结合板书归纳:根据同学们找的结果,我们看到,这四面国旗的长与宽的比值都相等,所以每两面国旗的长与宽的比都可以组成比例。同样,这四面国旗的宽与长的比值也都相等,所以每两面国旗的宽与长的比也都可以组成比例。另外我们还发现每两面国旗的长与长的比值与宽与宽的 值也相等,所以每两面国旗的长与长的比,与宽与宽的比也可以组成比例。根据两个相等的比可以组成比例,从四面国旗的尺寸中,我们可以组成许多个比例。

  板书:

  80  :  2  =  200:  5    5  :   3=10  :   6    6  :  10=9  :   15

  观察黑板上的比例式,你以发现比例的内项与外项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小组讨论。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并在比例式下板书如下,并说明:通过计算,我们发现两个外项的乘积等于两个内项的乘积。

  802 =2005               80×5=2×200

  53 =106                  5×6=3×10

  610 =915                 6×15=10×9

  小组合作,举几个这样的例子验证一下。

  从上面的计算我们发现,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观察黑板上分数形式表示的比例式,内项乘内项怎样乘?外项乘外项怎样乘?得到分子与分母交叉相乘。

  1、6:3=8:5            2、0.2:2.5=4:50

  3、2:3=12 :13           4、1.2:0.6=10:5

  1、 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的比例是否正确:

  (1)(  )与  3  :  5  能组成比例。A.  10:6   B. 13  :15   C. 30 : 50

  (2)(  )与  5  :  8  能组成比例。A.15 :18  B.  10:16   C.  3  :  5

  (3) 4  :  5  与(  ) 能组成比例。A. 14 :15  B.   8:10   C.  15 : 12

  (4) 7  :  9  与(  ) 能组成比例。A.  70 : 90   B. 17 :19 C. 3 : 4

  你能比较一下“比”与“比例”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吗?

  一、比例的意义                        二、比例的基本性质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比例的基本性质课件 篇8

  今天听了冯老师执教的《比的基本性质》,冯老师课堂上快节奏的教学,学生精神饱满的学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师作为课堂的引领者,冯老师做到了引导者的驾驭,掌控课堂,带领学生在快节奏,高效率的氛围中有效学习,收获颇丰。

  1、《比例的基本性质》作为一节认识比例后的概念教学课,冯老师能够抓住概念教学的特点,扎实有效的开展教学,整节课思路清晰,环环相扣,师生互动性良好,突出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2、数学语言的严谨性、严密性是数学特有的,在课堂中,冯老师自己的语言的语简洁有力,不罗嗦,而对于学生的语言更是强调到位,让全体学生认真倾听,纠正数学语言中不足、不准的地方,集体强调,如对于一个分数形式的比的读法,比如对于两个比判断过程中的表述问题,冯老师都强调到位,一语中的`。

  3、课堂练习设计有针对性,有梯度,层层深入,教师能够吃透教材,把握考试的重点,将考试的知识要点在课堂上贯穿,这体现在教师设计的小组竞赛题上,体现在教学新课后的运用上,教师在让学生回答问题时,能够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与指正,反馈及时。练习的效果、练习的质量都非常高。

  4、利用积分评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后面的抽取分值的方法,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将本节课的学习知识得到了延续,在教学中,冯老师还注重了对学生激励性评价,使得学生学习气氛很好。

  5、课堂环节设计的题目吸引学生的眼球,有种数学中有语文,学科不分家的感觉,这些颇有新意的设计,“众人拾柴火焰高”,“试手气,展才气”等,既温馨,又很好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比例的基本性质课件 篇9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观察、比较,让学生概括、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2)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3)学会用比例的意义或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教具学具准备:幻灯片、学习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出示三幅场景图。

  (1)图上描述的是什么情景?这几幅图都与什么有关?

  (2)这三面国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形状相同,大小不同)

  (3)你们有见过这样的国旗吗?或者这样的?

  我们的国旗,不论大小,之所以形状相同,是因为它们都是按照一定的比例来制作的,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学习有关比例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明确意义

  1、提问:你们知道每一幅图中国旗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吗?

  2、谈话:在制作国旗的过程中存在着有趣的比。请同学们拿出第一张自主学习卡,算一算这三幅国旗的长、宽之比,求出比值,并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3、学生汇报。

  4、我们以操场上和教室里的国旗为例,2.4:1.6= ,60:40= ,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中间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写成2.4:1.6=60:40,因为比还可以写成分数形式,所以还可以写成=。

  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板书)

  5、在上图的三面国旗的尺寸中,还有哪些比可以组成比例?

  6、深入探讨:

  (1)比例有几个比组成?

  (2)是不是任意两个比都能组成比例?

  (3)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要看什么?

  7、完成“做一做”。

  三、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1、学习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我们知道组成比的两个数分别叫前项和后项,组成比例的四个数也有自己的名字,你们知道它们分别叫什么吗?(课件出示)

  (1)指名读一读有关知识。

  (2)谁来介绍一下在2.4:1.6=60:40中,内项和外项分别是谁?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

  2.4: 1.6 = 60: 40 (外项)(内项)

  └-内项-┘ =

  └------外项-------┘ (内项)(外项)

  (3)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你能找出它的内项和外项吗?

  (4)任意选择一个比例式,标出内项、外项,同桌两人互相检查。

  2、研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1)活动探究,总结性质。

  谈话:比有基本性质,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也有它特有的性质,请同学们拿出2号自主学习卡,小组讨论一下,写一写,算一算,解决以下问题。

  ①计算下面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比较一下,你能发现什么?

  2.4:1.6=60:40 =

  ②你能举一个例子,验证你的发现吗?

  ③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④你能用字母表示这个性质吗?

  (2)运用性质。

  ①提问:学了比例的基本性质,你觉得运用它能解决什么问题?

  ②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1) 6:3和8:5 (2) 0.2:2.5 和 4:50

  (3) :和 : (4) 1.2: 和 :5

  四、巩固练习。

  1、填空

  (1)在a:7=9:b中,( )是内项,( )是外项,a×b=( )。

  (2)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3和8,则两个外项的积是( ),两个外项可能是( )和( )。

  (3)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互为倒数,那么两个内项的积是( ),如果一个外项是 ,另一个外项是( )。

  (4)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是18,其中一个外项是2,另一个外项是( )。

  (5)如果5a=3b,那么, = , = 。

  2、判断。

  (1)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减去两个内项的积,差是0。( )

  (2)18:30和3:5可以组成比例。( )

  (3)如果4X=3Y,(X和Y均不为0),那么4:X=3:Y。( )

  (4)因为3×10=5×6,所以3:5=10:6。( )

  3、把下面的等式改写成比例:(能写几个写几个)

  16 × 3 = 4 × 12

  四、总结归纳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2、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有几种方法?

  比例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警察可以根据脚印的长短判断罪犯的大致身高,根据影子的长度可以算出一棵大树的高度等,都与比例有关,我们只要认真学好比例,就一定能帮助我们了解其中的奥秘。

  板书设计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4: 1.6 = 60: 40 (外项)(内项)

  └-内项-┘ 或 =

  └------外项-------┘ (外项)(内项)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A:B=C → AD=BC

分享

热门关注

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协议书模板

公派出国留学协议书

五年级苏教版数学教案汇总

五年级苏教版数学教案

食材采购应急预案汇总

食材采购应急预案

家长致词精品12篇

家长致词

大学贫困申请书格式范文模板精选

大学贫困申请书

比例的基本性质课件范例

比例基本性质课件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案课件汇总(10篇)

比例基本性质教案课件

比的基本性质课件

基本性质课件

[推荐]比例基本性质教学反思汇总

比例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模板6篇

比例基本性质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