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程课件【篇1】
一、教学内容:
人教课程标准实验版第九册P59例2。
二、教学目标:
1、运用知识迁移,结合直观图例,应用等式的性质,让学生自主探索和理解简易方程的解法。
2、通过多种形式的分层练习,让学生较熟练掌握简易方程的解法。
3、帮助学生养成自觉检验的学习习惯。
4、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渗透代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应用等式的性质,理解和较熟练掌握简易方程的解法。
1、什么叫方程的解?什么叫解方程?
解答后说一说(1)你解这两个方程的依据和方法是什么?
(2)说出等式的另外一个基本性质。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利用等式的性质来解简易方程。
(二)新知学习。
1、教学例2。
(1)出示情景图。
(2)说出图意并列出方程。(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会列方程吗?)
(4)解方程的目的是求X的值,要使天平的左边只剩下一个X,而天平又保持平衡,两边该怎样分?(两边同时平均分成3份)
(5)反映在方程上,就是我们学过的等式的哪个基本性质呢?
(6)自主探索,试解方程并检验(会用这个基本性质解方程吗?试试看!)。
评讲(强调书写格式和自觉检验)。
2、指导阅读书P59,质疑。
4、小结:我们已掌握了解方程的一般方法,你认为解方程时需要注意什么?
(1)每个福娃X元,买5个共花80元。
(上面两个问题解决得很好,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个检测性的分组接力竞赛,有信心赢吗?)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解简易方程的依据和方法是什么?
(看来同学们对今天所学的知识掌握得不错。是的,解方程的依据就是等式的基本性质。我们解完方程后还要养成自觉检验的习惯,一般可以用代入法进行检验。下面我们继续挑战一道有难度的拓展题。)
方程课件【篇2】
(1)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1)经历方程的认识过程,体验观察、比较的学习方法。
(1)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促进学生公平公正人格的形成,养成仔细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难点; 会根据方程的意义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1、回顾复习:
①小故事:找学生给大家讲一讲曹冲称象的故事,学生会说大象的重量就等于石头的重量,用课件展现学生刚才所讲的故事,让学生集体说出等量关系“大象的重量=石头的重量”
每组中的两个式子,如果是结果相同的( )就画“√”,不同的画“×”。
2.在下面各题( )的里,填入“<”、“>”或“=”
学生会说出划横线的都是等号左右两边相等,是等式。
定义:数学中用等号来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教师着重介绍天平。
①用课件投影展示,天平秤量有一个空水杯,当天平两边保持平衡时,天平右边托盘中的砝码为100克。让学生回答说出杯子有多重?
②给杯子中加入水,用课件投影呈现天平倾斜的过程,让学生观察并说出那边的重量中一些,学生会说出现在水的重量大于100克。引导学生列出100+加入的水(x)>100.
③教师提问当天平的左边比右边重的时候,不改变左边,要怎样使天平再次保持平衡?
课件投影出示加砝码的过程,加100克重的砝码的时候,发现天平依然左边重,并引导学生列式100+x>200;学生会说还要再加砝码,再加100克,列式得到100+x
⑤让学生观察上式和我们之前学过的等式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学生会说出,在等式的`基础上出现了用字母表示的数。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出方程的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教师强调定义中的关键字,未知数、等式。
⑥这三组式子中哪个是方程?什么是方程?怎样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
(1)100+200=100+200(2)100+x>200;
学生回答第三个是方程,判断方法,根据定义判断。
⑥思考:方程与等式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方程是否一定是等式?等式是否一定是方程?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交流。各小组汇报交流结果,教师总结:
学生:
6+x=14(是等式是方程) 50÷2=25(是等式但不是方程)
(2)小涛:我能拍球25个 小梅:我能拍球y个 两个人共拍球70个(情境中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25+Y=703)12+x =20或20-12=x或20-x=12
(4)看图列方程一条长166的线段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73,一部分为x,存在的数量关系 166-73=x学生说出其他的列式。
4、小结,让学生交流我们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让学生说一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到了什么。
方程课件【篇3】
目标预设:
1.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知道方程的解、解方程的意义和验算的方法,能正确解方程。
2.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和再创造意识。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自觉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文峰大世界推出学生用品大展销,这里是选取其中的几件。
商品上标价分别为(字母表示的为商品价格不知道的):
如果拿100块钱去买商品,用钱的结果会有哪几种不同的情况?
把你的购买情况与用钱结果用式子表示出来。纯茨隳苄炊嗌伲?BR>选取生列出的算式: 65+40=100 65+x
1.小组讨论,介绍如何分。
2.教师指出:像这些用等号连起来的算式我们都叫它等式。而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师板书。
4.提问:这里哪些算式是方程?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用集合圈圈出方程。
知道了什么是方程,你能写出一些方程来吗?试试看,在随练本上写出一个方程。
师:65+x=100、65+58=123都是等式,一个是方程,一个不是方程,方程和等式之间有什么关系?
说起方程,老师这儿还有一个故事呢:我们都知道《九章算术》是我国著名的《算经十书》之一,是十部算经中最重要的一部。《九章算术》共收有246个数学问题,绝大多数内容是与当时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其中方程术是《九章算术》最高的数学成就,是它在世界上最早提出了方程的概念,并系统地总结了方程的解法,比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希腊丢番图方程要早三百多年。
《九章算术》反映出我国古代数学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取得在全世界领先发展的地位,作为一部世界科学名著,它在隋唐时期就已传入朝鲜、日本。现在,它已被译成日、俄、德、法等多种文字在世界上广泛流传。
1.师:大家知道这些方程中的未知数的值是多少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讲解:这是我们学过的求未知数x,当x=?时这个方程两边才相等,所以我们把x=?就叫做是这个方程的解。提问:另一道方程的解是多少?
刚才我们求这个方程的解的过程就是解方程。因此,我们在解方程时写个“解”字。师补充写解。
其实我们以前求未知数x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解方程。
2.选出方程的解,并画上横线。
师:我们在解方程的时候,也可以用这种代进去的方法算一算,如果它的等式结果和右边相等,说明是正确的,这种就是方程的检验方法。
请大家把书翻到80页,看一下方程的检验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检验的格式,自己任意挑选一题进行检验。
做个游戏,好吗?
1.分组出五题判断题,写出式子,可以是方程,也可以不是方程的,考考其他组,看看哪个组编的题最好。
2.求出最好这组中的两道方程中的解,并检验。
方程课件【篇4】
解方程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68-69页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和认识方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通过天平初步掌握了有关等式、方程的意义。基于上述情况,设计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观察天平的变化,在观察中再次感受天平平衡的条件,从而找出一些等式,再通过合作探究、讨论寻找这些等式变化的特点,进而发现等式的性质。这样的设计切实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在合作探究和讨论中总结,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
这一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解方程,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天平称物,学生曾在科学课和低年级认识质量单位时了解过。但把天平称物的变化现象与数学的等量关系相结合,以前从没有了解过。但学生有观察、分析、迁移的学习能力,有着对等量关系,数学式子的知识基础。所以本课教学就恰好地利用学生这些能力来理解等式的性质,从而解决解方程的问题。
四、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学生通过天平的变化,探索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的性质,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2.教学思考:学生通过观察天平变化,经历了从生活情境到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
3.问题解决:在观察、合作探究、讨论等活动中,发现等式的性质,发展了抽象能力,并从中体会数学的建模思想。
4.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探究等式的性质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重点:运用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如X±a=b。
六、教学难点:
理解等式的性质
七、教学准备:课件、题单
八、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复习:判断下面哪些式子是方程。• 4+x=7 • 8y • 4+2.5=6.5 • 9+x>13 • y+3=5 • x+283=642
2、提问:你想知道方程中的未知数是多少吗?
3、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种方法,能够又快又准求出未知数是多少。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经验出发,通过学习,使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进入到课堂学习中。】
(二)情境观察,探究规律
活动一:天平两侧加相同的质量
1、PPT演示:此时天平怎样?说出等式(5=5)
2、PPT演示:再看这个天平两边发生了什么变化?结果怎么样?还
能再说出一个等式吗?(5+2=5+2)
3、PPT演示:再看这个天平,天平怎样?说出等式。(X=10)
4、PPT演示:天平两侧发生了什么变化?结果怎样?再说出一个等式。
(X+5=10+5)
5、提问:想象一下,如果两边都加上10g的砝码,天平会怎样?15g、20g呢?
6、合作探究:根据这两组天平的变化,你有什么发现?小组合作。
7、生汇报。
8、教师小结并板贴。板贴:天平两侧都加上相同的质量,天平仍平衡。(追问:都是指什么?相同是指什么?)
活动二:天平两侧减相同的质量
1、猜测:如果天平两侧同时减去相同的质量,天平还会平衡吗?
2、验证: ①先请同学们看一下学习提示。②生独立完成3、检测:学生板书。①对照大屏幕看等式是否正确
②学生汇报发现。
4、教师小结并板贴。板贴:天平两侧都减去相同的质量,天平仍平衡。
5、合作探究:现在我们抛开天平不看,只看这四组等式,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跟小组同学说说。
6、学生汇报。
7、教师小结并板贴等式的性质。板贴: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成立。⑴齐读 ⑵提读 ⑶把等式的性质说给同桌听听。
8、小练习:出示三道判断题。
⑴ 由等式X+6=23到等式X+6-6=23-3仍然成立。⑵ 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⑶ 由等式X+13=20到等式X+13-13=20+13仍然成立。
9、提问:看来同学们都理解了等式的性质,那你们会运用吗?
【设计意图:利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归纳、总结,突显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运用规律,解方程
1、PPT出示:X+2=10 提问:X+2=10中X是多少?
强调:这是利用我们以前学习一个加数等于和减另一个加数。
追问:能不能运用这节课所学的等式的性质来求出x呢?自己试着解一解,在解的时候也可以参考左边的示意图。
2、学生板书①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什么问题想问他的?
②如果没有,老师可有问题你是根据什么求出x呢?为什么两边都减2呢?为什么不减3?为什么不减5? ③你学会了吗?与同位说一说。
3、解方程不仅要注意方法,还要注意书写。
板演强调: ①解字 ②等号 ③口头检验
4、这才是解方程完整步骤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板书:解方程
(一)5、会解方程了吗?请同学们运用等式性质解下面两道方程。
Y-7=12 23+X=45
6、学生板书并汇报。
7、练习:用嘴快速说出解方程的过程。
8、探讨:在解的过程中,什么时候在等式两边加相同的数?什么时候在等式的两边减相同的数?
9、学生汇报。
10、同学们观察真仔细,总结的很到位。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探究,并在老师引导下使学生领会解方程的方法,并学会解方程的书写格式,验证方法。】
(四)课堂小结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首先我们根据天平的变化,理解了等式的性质。
能够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2、总结:解方程分哪几部呢?边总结边出示顺口溜 • 首先要把解字写 • 等号两边同运算 • 过程要把等号齐 • 结果代入方程验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本课的知识点进行较系统的回顾。】
(五)课堂小测验
这节课真是收获满满,最后老师想考考你们,请看题单的反面,请同学们自己看图列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九﹑板书:
解方程
(一)天平两侧都加上相同的质量,天平仍平衡。x+2=10 天平两侧都减去相同的质量,天平仍平衡。解:x+2-2=10-2 等式的性质: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x=8 的数,等式仍成立。
十、教学反思:
方程课件【篇5】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2)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骤,会解简单的方程,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3)结合教学,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的学习态度,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及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天平一只,算式卡片若干张,茶叶筒一只。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1、师生共同做个游戏:用手指指尖顶住直尺,使直尺能保持平衡,感知平衡。
说说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衡现象?
2、勤劳聪明的人类根据平衡原理制成了天平,今天我们要借助天平来学习新的知识《解简易方程》。(板书课题)看了课题,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
二、教学新课
1、方程的意义
(1)认识天平:简单介绍天平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2)操作天平:
a、一边放两个50克的砝码,另一边放100克的砝码,天平平衡。请学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种关系。(板书:50+50=10050×2=100)
b、一边放一个20克的砝码和一个茶叶筒,另一边放100克砝码,天平平衡。茶叶筒的重量不知道,可以怎么表示?你也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种关系吗?
(板书:x+20=100)
c、让学生操作天平,出现不平衡现象,也用式子表示。
(3)出示天平称东西的示意图,让学生用式子表示。(出示卡片)
30+20=502x+50>10080
3x=180100+20
x—18=2460÷20=3x÷11=5
(4)组织学生观察以上式子。
请同学们观察以上式子,想想能不能将这些式子分分类,并说出你分类的标准。(小组讨论,写下来)
按符号的不同分成两大类(出示实投):
80100100+20
指出:这些用大于、小于号连成的式子左右两边不相等,就叫做不等式。
谁再来说几个等式?同桌互相说几个等式。
30+20=503x=180100+2x=50×3
x—18=2460÷20=3
指出:这些用等号连接成的表示两边相等的式子都叫等式。(板书:等式)
(5)观察以上等式,你能不能再分分类,也说一说你分类的标准?(同桌讨论)
方程课件【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了解到解方程作为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正确理解和使用乘法分配律和去括号法则解方程.
2.领悟到解方程作为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组成部分.
3.进一步体会同一方程有多种解决方法及渗透整体化一的数学思想.
4.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领悟数学来于实践,服务于实践. 教学重点:正确去括号解方程
教学难点:去括号法则和分配律的正确使用.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
教学设计:
一、引入:
(读教材156页引例)
引导学生根据画面内容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针对学生情况,如有困难教师直接讲解.
学生观看画面:两名同学到商店买饮料的情景.
如果设1听果奶x元,那么可列出方程4(x十0.5)+x=20-3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
教材“想一想”中的内容:首先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抓住其中的等量关系:买果奶的钱+买可乐的钱=20-3,然后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列方程并解释其中的道理.
①学生研讨并交流各自解决问题的过程.
②学生独立完成“想一想”中的问题(2).
二、出示例题3并引导学生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
引导学生对自己所列方程的解的实际意义进行解释.
出示随堂练习题,鼓励学生大胆互评.
①独立完成随堂练习.
③四名同学板演.
③纠正板演中的错误并总结注意事项.
1、自主完成例题
2、小组内交流各自解方程的方法.
3、总结数学思想.
三、出示例题4,教师首先鼓励学生独立探索解法,并互相交流.然后引导学生总结,此方程既可以先去括号求解,也可以视作关于(x-1)的一元一次方程进行求解.(后一种解法不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掌握.)
1、自主完成例题
2、小组内交流各自解方程的方法.
3、总结数学思想.
四、出示随堂练习题.
①独立完成练习题.
②同桌互相检查.
出示自编练习题:下面方程的解法对不对?如果不对应怎样改正?
①解方程:2(x+3)-5(1-x)=3(x-1)
②解方程:6(x+8)一6=0
①小组间比赛找错误.
②讨论交流各自看法.
③选代表说出错误的原因,并总结解本节所学方程的注意事项.
五、小结
1、做出本节课小结并交流.
2、说出自己的收获.
给予评价:
引导学生做出本节课小结.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后记
方程课件【篇7】
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建立分式方程模型的过程,从分析分式方程的特点入手,引出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通过解分式方程讨论得出分式方程验根的必要性。通过例题巩固分式方程的.解法,总结出解分式方程的步骤。
1.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感受分式方程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的意义。
2.通过观察、思考,归纳分式方程的概念。
3.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
1.通过具体例子,独立探索方程的解法,经历和体会解分式方程的必要步骤。
2.进一步体会数学思想中的转化思想,认识到能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从而找到解分式方程的途径。
1.养成自觉反思求解过程和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
2.运用转化的思想,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从而获得一种成就感和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1.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熟练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
1.什么叫方程?什么叫方程的解?
使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方程课件【篇8】
本节《认识方程》教学设计依据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教材设计。
本节教学设计重在探索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几个情境问题的创设、多个实例的讨论,引导学生找到这些含有未知数等式的共同特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方程的概念。班级学生学优生少,平时课堂教学学习热情不高,旨在通过本节课的探索,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思维合作探讨及口语表达能力。
(1)结合具体的情景,理解方程的含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等量关系。
(2)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等量关系。
(1)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掌握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2)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创新能力。
(1)使学生获得数学是可以运用他们自己的经验去发现和再创造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2)培养学生初步的代数思想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能正确地找出题目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天平、5克樱桃一个、实物投影或教学挂图。
引导学生观察天平说天平是用来干什么的?用天平怎么称物体的质量呢?
教师一边操作一边提问:
先在左边托盘里放一个30克的砝码和一个20克的砝码,右边托盘里该放几克的砝码天平就能平衡?为什么?
师:左右托盘重量相等,天平才能平衡,我们就用这样一个等式表示天平平衡的状态。
(2)这儿有一个樱桃,这个樱桃的质量是多少呢?我们一起用天平称出它的质量,提供给咱们的砝码有5克、10克、20克这样几种。
(3)教师在天平左盘放一个樱桃,右盘放一个10克的砝码。让学生观察天平是否平衡,从而得出:1个樱桃
(4)往天平左盘加一个5克的砝码。让学生观察天平是否平衡,从而得出:x+5=10(板书)
(1)出示情境图。
(2)你看到了什么?
4块月饼的质量一共是380克。
(3)你能用一个数量关系式来表示每块月饼的重量和380克之间的关系吗?
(4)如果用y表示每块月饼的质量,这个关系可以怎样表示?
(1)出示情境图。
(2)你能用一个关系式表示图中的数量关系吗?
(3)如果用z表示每个热水瓶的盛水量,那么这个关系式可以怎样表示?
4。理解方程的意义。
(1)刚才我们通过称樱桃,称月饼和水壶倒水的三次实践活动,得出了下面这三个等式:
(3)全班交流。
(4)巩固知识。
说一说方程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
你会自己写出一些方程吗?写下来同桌交换检查。
学生试着写出各种各样的方程,再在全班展示,当然也有可能会出现一些不是方程的式子,教师应引导学生说出它不是方程的原因。
下面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是的用√手势表示,不是的用Χ手势表示。
5+2x=14 703+x 230÷2=115
6+x>1 51÷a=17 x+y=120
⑴我的'岁数加上12是22岁,我有多少岁?
⑵我的岁数的4倍是44,我有多少岁?
1。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1。下面哪些式子是方程?
2+4x=15 8+6x 6—b>1
16—9。5=11 0。6x=12 12—2x
m+b=86 25+1。2x=110 8x+9y=54
①a与5的和是100。②y的2。5倍等于200。
③x除以2等于b。 ④a的2倍加上y的和是20。
像x+5=10, 4y=38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这节课首先通过操作天平让学生直观感知左右两边相等,为学习理解方程做准备。然后通过创设三个有趣的情境让学生经历由生活情境到抽象出等量关系再到用含有未知数的等量关系表示等量关系的过程,最后观察比较理解方程的意义。学习过程中,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性高,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得到一定培养。
方程课件【篇9】
教学目标
1.会解简易方程,并能用简易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
2.通过代数法解简易方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3.通过解决问题的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
教学建议
一、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简易方程的解法;
难点: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正确地列出方程并求解。
二、重点、难点分析
解简易方程的基本方法是:将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适当的数;将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适当的数。最终求出问题的解。
判断方程求解过程中两边加上(或减去)以及乘以(或除以)的同一个数是否“适当”,关键是看运算的第一步能否使方程的一边只含有带有未知数的那个数,第二步能否使方程的`一边只剩下未知数,即求出结果。
列简易方程解应用题是以列代数式为基础的,关键是在弄清楚题目语句中各种数量的意义及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选取适当的未知数,然后把与数量有关的语句用代数式表示出来,最后利用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并求解。
三、知识结构
导入
方程的概念
解简易方程
利用简易方程解应用题。
四、教法建议
(1)在本节的导入部分,须使学生理解的是算术运算只对已知数进行加、减、乘、除,而代数运算的优越性体现在未知数获得与已知数平等的地位,即同样可以和已知数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对于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即可。
(2)解简易方程,要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基础上,理解何种形式的方程在求解过程中方程两边选择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以及何种形式的方程在求解过程中两边选择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适当的数”的选择了。通常,整式方程并不需要检验,但为了学生从一开始就养成自我检查的好习惯,可以让学生在草稿纸上检验,同时也是对前面学过的求代数式的值的复习。
(3)教材给出了三道应用题,其中例4是一道有关公式应用的方程问题。列简易方程解应用题,关键在引导学生加深对代数式的理解基础上,认真读懂题意,弄清楚题目中的关键语句所包含的各种数量的意义及相互关系。恰当地设未知数,用代数式表示数学语句,依据相等关系正确的列出方程并求解。
(4)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辅助教学作用,可以参考运用相关课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列简易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的整个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理解。此外,通过应用投影仪、幻灯片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有利于对知识点的掌握。
五、列简易方程解应用题
列简易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弄清题意和题目中的已知数、未知数,用字母(如x)表示题目中的一个未知数.
(2)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等关系.
(3)根据这个相等关系列出需要的代数式,从而列出方程.
(4)解这个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5)写出答案(包括单位名称).
概括地说,列简易方程解应用题,一般有“设、列、解、验、答”五个步骤,审题可在草稿纸上进行.其中关键是“列”,即列出符合题意的方程.难点是找等量关系.要想抓住关键、突破难点,一定要开动脑筋,勤于思考、努力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方程课件【篇10】
今天,我观看了赵震老师的《认识方程》一课。这是一节朴实而又深刻的数学课,在赵老师的引领下,学生经历了一堂轻松而又收获颇多的课堂,被数学的魅力深深地打动。
一、将抽象的概念直观化。
这是一堂数学概念的学习,在课堂上,赵老师充分应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较好地建立了“等式”、“不等式”以及“方程”的概念。一方面,赵老师借助多媒体,充分应用了天平的直观效果,描述苹果、草莓、桔子等水果的质量,使学生能借助表象进行抽象的描述。同时在描述的过程中,赵老师并不让学生的思维停留于直观。“看谁能把自己的想法清楚、简单地表达出来?”使学生的思维逐渐从直观走向了深刻。整个学习过程,赵老师通过电脑模拟称量情景的创设,引导学生观察,用式子描述关系,从而感知“不等式”、“等式”和方程“的意义和概念,充分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主体进行新知的学习。
二、注重数学文化的渗透。
赵老师在课中注重学生数学知识的`拓展,向学生介绍方程的历史,了解到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除了注重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还教育学生学习就像吃饭一样,不能一口气吃个胖子,即我们是站在古人的肩膀上来学习的。
三、巩固练习,由浅入深。
课堂上,赵老师通过多种练习,巩固方程的意义和列方程的方法。根据图意列方程、根据题意列方程和乘坐公交车上下车的实际问题的练习,让学生能够用方程描述生活中的现象,进一步巩固对方程意义的理解和抓住等量关系列方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