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学习心得体会4篇

2023-07-16 11:19:47 假期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一些亲身经历的感悟颇多的事情后,我们可以将这些想法做一次简单的记录和总结。我们想要更好地表达自己可以通过心得体会,你平常会写心得体会嘛?

假期学习心得体会 篇1

  我们项目的课题就是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研究。现在我觉得应该把研究课题的地点加上以杨凌区为例,小地区有较大的操作性和实施研究性。比如,周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政府行为研究以山东青州为例》;刘金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问题研究以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模式,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研究的内容就的探讨和寻找出一个良性的循环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在这研究的过程之中,学习以往的学者前辈的学术成果是十分必要的。下面就是我假期中学习和整理后的总结。

  看的几乎都是研究生毕业论文,尽管文章结构大体相同,但是每一个都有自己的创新点。每一篇论文代表者一个新的观点或视角。并且论证周密,结构严谨。

  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今面临的严峻问题主要集中在:生存环境问题、传承问题、保护经费短缺。

  关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比较多,包括保护的原则与方法、传承人问题、 法律问题、国外经验的借鉴、博物馆、文化馆、档案馆以及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以及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政府所发挥的作用等。如吴海明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处理好三对关系》一文中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处理好活态保护与静态保护的关系,坚持和谐发展、正确处理好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坚持多元主体、正确处理好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的关系:董励华在《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一文中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文化事业的一部分,并从政府的角度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应采取的策略、措施;谭启术在《政府该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文中论述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政府所肩负的责任;李荣启在《浅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保护》一文中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因类而宜,不同种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采取不同的保护方法;金录明在《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一文中提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遵守的几个原则;关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博物馆发展新趋向》一文中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博物馆的关系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论述了博物馆在促进遗产传承中应采取层次性保护措施;张红灵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一文中详细论述了图书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吲汤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法理视角》一文中从价值目标定位、立法指导思想、法律规范的整合三个方面来分析法律手段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张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保护》一文中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从遗产本身的文化空间入手,不仅要保护遗产本身,还应保护其生存与传承的文化空间,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保护。

  关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方面的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是结合在一起的,关于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陈勤建在《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若干问题》一文中,作者根据自己二十余年来在国内外田野考察和研究中的感悟,对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原生性、综合性、现代性阐述了自己的看法;曹保明在《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与开发》一文中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必须首先建立在抢救保护的基础之上,只有很好的抢救这种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从形态和特点上去

  认识民族民间文化的精神内容和实质内涵,才能获得其存在的可能;宋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之用一以武强年画为例》一文中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突破僵化的博物馆式的保护和利用方式,回到现实生活、生产中,才能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同时在开发过程中要保持原本的含义和韵味,避免造成失真和变异;刘建平、陈姣凤、林龙飞在《论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一文中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十分重要的旅游资源,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引起重视、提高认识、科学管理,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双赢;刘玉清在《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休闲市场》一文中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出路在于把它推向休闲市场,使之形成文化品牌效应,形成一种新兴文化产业,文化遗产一旦转化为文化产品,并将推动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最终走向以文养文、一文兴文的良性循环;陈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一文中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在科技和经济有了长足发展的背景下,人为的保护那些濒临消亡的文化遗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包装、改造,适合现代消费者口味,适合划时代的需要,并带来经济效益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保护和开发利用可以并行不悖,但是开发利用代替不了原汁原味的保护和传承。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价值、特征以及分类,国内的学者基本上达成了一致的共识。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分类,都比较认同国际上以及我国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规定,同时也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审美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考价值、教育价值、经济价值等价值以及具有无形性、变异性、活态性、传承性等特征。但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方面的争议比较多,主要有两种倾向主张单纯的保护和单纯开发,笔者以为这两种方式都有些偏颇,因此如何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值得进一步研究。

  面临如今的困境,我们应该在以下措施中多多思考一番。

  行政保护。

  第一,确认、归档和保存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序保护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第二,合理开发利用是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有效手段。事实证明,只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条件的文化资源转化成文化生产力,才能以保护带动开发。第三,成立专项的保护基金,提供长期的有效保障机制。第四,和当地旅游资源相结合,扩大非物质文化的市场。

  法律保护。

  制定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私权保护的相关法律,主要包括商标法、著作权法、专利法等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但是现有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被运用至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时仍存在着制度瓶颈和理论障碍,还有诸多难题亟待解决:第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商标法规定的商品分类表无法涵盖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必然导致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无法归入商品分类表而无法申请注册商标;第二,著作权保护的时间性使著作权制度不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永久保护;第三,著作权对作为衍生作品母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无法给予保护,对民间节庆等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保护;第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代相承的,很难满足专利保护对于新颖性的要求等。要充分认识知识产权制度的开放性与包容性,认可其在非遗私权保护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制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重视培养传承人。

  第一,如果传统技艺的市场打开的话,传承人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第二,我们在改善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体制时,还应该注意投入成本的控制。在滚滚的历史洪流下,传统文化遗产就仿佛大浪淘沙,有些文化必然要被历史所淘汰。所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不应该思想僵化,更不应陷入绝对,对于文化价值不高,不值得耗费过多财力精力去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一些文化遗产中的渣滓,则不必耗费精力强行保护。

  加强非物质文化的物质性转化。

  可以通过录像、摄像等方式将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制成音像制品和多媒体制品,作为旅游产品对外出售,这样既可以增加收入,也可以使买者获得美的享受,同时也使民间舞蹈广为传播。选取有代表性的文化作品,结合时代需要制作成影视文化作品。

  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保护

  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地的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结合,并摸索数字化图书馆、档案馆,建立网站论坛等,扩展传播途径,长期保存文化精品。

  非政府组织的保护

  善用媒体,亲近校园,走进民间。组织民间文化演艺团体,成立民间社团或班队。不仅扩大知名度,而且也培育广大群众的兴趣。将民间文学等进入学校课堂。

假期学习心得体会 篇2

  三天的“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活动,在老师通俗易懂的授课、真实案例讲解下,主要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论述、十九大精神贯宣、《中国共产党章程》、家风与党纪、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等知识。

  第一天上午,先是学习了党员徽章的正确佩戴、齐唱国歌、重温入党誓词。本来这些东西是作为一名党员早就该烂熟于心的,重新接触后却萌生出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不经开始反思,更觉得这次学习必要和严肃性。接着了解了公司改革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20xx年1—4月生产经营目标和完成情况,20xx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通过会上了解和工作岗位上的深刻体会,深知当前形势任务严峻,扛起责任落实已经是每一名字职工、党员迫在眉睫和不容推卸的责任。通过听课、视频学习,主要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越是品读经典、越能拥有广博的知识、博大的胸怀。从几位老师都提到的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到陕北插队的故事,只带了两个行李箱,里面装的都是书,不管条件多艰苦,都会坚持读书,读完了就去借,真正做到了善读书,善读书难在思、重在博、要在行、贵在恒。回头看看自己,才走出校门5年,已经忘了为什么开始读书,应该怎么读书,早就把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些背到滚瓜烂熟的句子忘在脑后。工作与读书并不冲突,只要做好规划,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读书照样能成为像吃饭睡觉一样的平常事。

  二、重温历史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很喜欢第二天李鹏飞老师讲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开题就引入了要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践行者,党章就是规范和约束全党行为的总章程。接着用召开的时间、历史背景、期间重大的历史事件从一大一直讲解到召开的十九大,既纵观了党的历史岁月,又在老师的讲解下把党章在每一次大会中的历史演变熟悉了一次,最后清楚知道了新党章共修改了多少处、修改的是哪些、修改的好处又有哪些,总之受益匪浅。就像老师在小结与启示中说到的,党章历经修改,再现了我们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全部过程,记录着我们党思想理论和政治路线与时俱进的发展轨迹。

  三、党性修养永远在路上

  党性修养永远在路上,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在学习的最后一天下午观看了几个视频,里面提到的一句话最是发人深省:作风问题与腐败问题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不管是“老虎”还是“苍蝇”,都是在作风问题上撕开了一个口子,最终口子越来越大,最后腐烂。刮骨疗毒、去沉疴除顽疾并不是危言耸听,作为一名党员要学会回头看,才知道自己走的路是不是已经背离了自己的初衷、背离了党的宗旨。

  三天的学习,内容很全也很多,除了以上三个最感兴趣的内容,老师还穿插讲了家风的重要性,有国才有家、介绍了20xx年度好书等等。这次学习时间长也集中,虽然还占用了两天的休息时间,但值得。通过学习的内容重新审视已经有7年党龄的自己,更明确了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上做一名岗位上的合格党员。

假期学习心得体会 篇3

  “假如你避免不了,就得去忍受。不能忍受生命中注定要忍受的事情,就是软弱和愚蠢的表现。”漫漫人生路上,不如意之事时有发生,不称心之时比比皆是,倘若逃不过,避不了,那就得咬紧牙关,迎难而上,否则你就是逃兵,是懦夫,会令人唾弃,会让人瞧不起。

  浮生若梦,梦如人生,艰难的人生也好,繁杂的人世也罢,都让人看不清,想不透,弄不懂,参不悟。但是即使这样,我们还是要逆流而上,我们仍要逆风飞翔,哪怕跌的再重,摔得再惨,也无怨无悔,也在所不惜。若要不枉此生,想要了无遗憾,那就得学会忍受,敢于忍受,而能忍常人所不能之忍,能做常人所不敢做之事,方有真胆色,方是真英雄。

  而我眼中的简便是这样一个有毅力,有韧性,有骨气,有胆气,有豪气的女中豪杰!她虽然平凡却不甘于平庸,她虽然瘦小却不会显得弱小,她虽然自谦自逊,却不会自卑自惭。她虽然没有惊为天人的容颜,却拥有魅惑人心的气质,她虽然没有高不可攀的地位,却拥有高人一等的志气,她虽然没有打动人心的才气,却拥有令人折服的志气。这样一个自信自强,自尊自爱的女人,如何不会引人注目,深深迷恋?这样一个追求自由,追求平等的斗士,如何不叫人另眼相看,如何不叫人甘拜下风?

  人人都很骄傲,人人都有傲气,任谁都不想被当作胆小鬼,都不想被贴上愚蠢的标签,所以,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为了彰显自己的情怀,为了追求自己的权力,为了寻求自己的爱情,简一直在努力着,奋斗着,追寻着,抗争着。而事实证明,简的努力没有白费,她的选择没有过错,最终她还是守住了自己的尊严,保住了自己的人格,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开始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真正的世界无限广阔,一个充满希望与忧烦,刺激与兴奋的天地等待着那些有胆识的人,去冒各种风险,追求人生的真谛。”我希望这句豪情壮语不要成为一种单纯的口号,更不要成为一种不以为然的笑谈,我更希望它能成为我们人生的格言,成为我们行事的准则,也能成为我们前进的勇气,奋斗的动力。

假期学习心得体会 篇4

  暑假里,我们学习了2本书其中我最有感触地是有关于德育方面的讨论,下面作一总结:

  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它是一门研究人的德性的形成规律的学科。概括的来说作者认为在德育教育的内容上,应从少年儿童学习生活的实际出发,使道德教育的内容更加贴近青少年成长和发展的实际。以孩子的实际行为与感觉为切入点的方式,把看似抽象空洞的道德信条与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学习结合起来,将道德教育真正贴近孩子们的心灵。而在德育教育的方法上,应坚持以养成教育为基本方法,重视对少年儿童道德行为的培养。对于青少年而言,他们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更多地来源于日常生活,来源于他们自己在社会实践中的亲身体验,他们往往是在实际生活的体验中,在行为习惯养成的基础上,伴随着自身的成长而认识到道德价值,树立起道德观念。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形成重在体验,而道德教育重在养成。

  那么,怎样进行德育教育呢?结合作者的看法与我本身的教学经验,我想谈谈自己的确看法:

  一、以理解、尊重为基础,以爱心为出发点。

  理解就是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班级德育工作的开展,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必须遵守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分析、处理问题的原则。

  尊重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待人。或许有些老师认为,小学生犯了错,只要训斥几声就可以了。其实,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作为一名老师,即使学生犯了错误,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也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谆谆教导学生才能取得教育的效应。一味的训斥,只能促成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更不能用挖苦、讽刺伤学生的心。教师对学生的理想尊重,就会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愉快。

  其次老师要从爱心出发。爱心出发即是进行教育的前提,做为教师,要关心爱护班级的每一个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批评教育,是预防生铁炼不成钢,是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健康成长,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成材。老师有爱心,学生也能更加爱戴老师,有利加深师生的感情,以使充分发挥情感教育作用。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作为学生,他的大部份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班级即是学生的一个大家庭。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对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作为一个教师,要注意对班风的建设,有了良好的班风,可以使学生在外部的影响中的作用是积极向上的。班风好的班级后进生少,就是因为良好的环境促进了后进生的转化,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德育素质。

  反观目前我国的教育状况,对照作者提出的教育理念,我的感觉是:传统的德育教育中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首先,传统的德育教育虽然在内容上顾及到了学生的年龄特征,能逐步做到由浅入深,由简至繁,但是在方法方式上却忽视了学生品德心理发展特点。就拿道德规范或知识学习来说,在儿童道德思维发展的初期,还未有完善的理性思维,其人际交往活动区域和与外界有效交流量较小时,直接向儿童传授具体的行为规范,先入为主,排斥一些不道德的行为影响,使正确的道德行为在大脑中形成条件反射,也许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当儿童成长到一定年龄,逻辑思维开始发达,人际交往频繁,对外界社会交流和了解增多,单纯地进行灌输,容易使他们对所灌输的内容与外界现实的矛盾感到迷惑不解,导致其道德价值观的混乱,进而则会感到成人社会的虚伪,并对学校的道德教育产生反感。可以说,学生中出现对德育工作的逆反心理和“抗药性”与此不无关系。总之,道德教育不应仅仅在内容上,也应该在所采取的方法和方式上适应学生的年龄发展水平。忽视学生心理发展变化,依然沿用大中小学生一个样的德育方式方法,必然劳而无功。

  其次是忽视了儿童发展的时代特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每一代人都有他们特有的心理倾向。对上一代人极为有效的方法,若全盘照搬,对下一代则可能收效甚微。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些德育方法在某个阶段或时期有效而在另一个阶段或另一个时期又不那么有效的现象。当今的社会新事物层出不穷,当代的青少年活泼好动、喜欢创新、变化和憧憬,老一套的方法和与他们时空距离较远的内容,对他们作用自然十分有限。无论是哪一个年级的学生,如果进行道德教育的方法比较单调和枯燥,缺乏生动性、趣味性和新鲜感,其效益必然递减。

  第三是忽视了道德的内化过程,学生的道德认知过于感性化而理性程度不足。对中小学生采取带有一定强制性的方法来进行道德行为准则的养成教育,对他们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文明规范有很大作用。但如果道德教育未能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思维与情感体验使之内化,他们对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认识和操作仅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层面上,则难以培养其自律品质。因为他律必然是有时空条件限制的,当学生处于失去外部道德规范制约的环境中,不少人就可能会有不道德的言行。

  第四是存在忽视道德教育形式和本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实践有机联系和统一的倾向。在道德教育中,教育形式或教育方法本身不是目的,它们只是为了达到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养成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的手段。单纯的活动不能达到这个目的,活动一定要和必要的事先和事后或进行当中的道德诱导和启发密切结合才能产生最大的效益,但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却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如在开展学雷锋活动时,有的教师一味要求学生做好事,而忽视了必要的思想引导,没有帮助学生去正确认识学雷锋活动的实质。再比如过去的野营拉练,虽然这是一种极有效的道德教育方法,但如果以为通过这个形式必然会使学生达到锻炼意志和培养吃苦耐劳精神的目的,而缺乏明确细致的道德教育目标和启发诱导,效果也可能并不显著。在情感教育中也存在片面性倾向,如仅仅强调了教师这一头以情感人,却未能很好地研究如何激发学生那一头的道德情感升华。

  第五是忽视学生的潜在能动作用。学生到达一定年龄,自我意识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他们逐步形成自我评价标准,并根据这些标准逐步认识和评价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内心世界,自我评价逐步成为他们行为的主要调节器,并开始调节、控制自我。当然,学生的自我认识、评价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主观片面性,他们评价别人的品质比较清楚,但评价自己的品质则显得模糊和软弱无力,而且他们的自控能力还比较薄弱。如果学校、教师能引导学生从道德的角度正常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发挥他们进行自我道德教育的潜力,逐步深入地剖析自己个性品质中的优缺点,并设计和调节自我,加强自制力,就能推动他们的自我道德的发展和完善。但在我们学校目前的道德教育活动中仍存在由教师布置、组织、安排等包办代替、从头管到脚的现象,致使学生在品德和心理上不是有严惩的依赖性就是有很大的随意性,而缺乏自主性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自制力也得不到发展和提高。

  这些不足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容忽视的。有了问题就必须寻求解决的办法。否则,我们的教育工作将很难向更高层次进步。我想这也是作者想告诉我们的吧。

  我们一定要勤奋钻研教科研知识,努力探索、积极进取,为我们共同美好的教育之梦而献计献策吧!

  小编精心推荐

  心得体会范文 | 心得体会怎么写 | 心得体会格式

分享

热门关注

英语课堂学习心得体会模板8篇

英语课堂学习心得体会

园长学习心得(范本14篇)

园长学习心得

优秀学习心得集锦

优秀学习心得

教师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总结11篇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心得1500字

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心得

学习心得体会(通用4篇)

学习心得体会

个人学习心得体会4篇

个人学习心得体会

外出学习心得体会警察4篇

外出学习心得体会警察

最新医院学习心得体会4篇

医院学习心得体会

五四精神学习心得体会(4篇)

五四精神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