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城建调研报告精选

2023-07-18 16:17:01 城建调研报告

  对于结束的一项工作任务,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去写一份报告,多进行报告有利于后续工作和学习的顺利开展。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小编根据您的意愿为您整理了一篇有关“城建调研报告”的文章,这些建议仅供参考具体方案需要您结合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城建调研报告(篇1)

  我市城建系统投融资平台债务沉重、融资困难的压力严重影响了我市后续建设发展。一方面要积极探索政府资产证券化、ppp等模式拓展筹融资渠道,加大财政资金对城市建设的扶持力度,探索建立公益性项目代建回购制度;另一方面,要认真研究推进投融资平台的整合与重组,将各部门条块分割的投融资平台整合成由政府统一管理和运作的大平台,实现资产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和融资成本的最小化,周边苏州、无锡、镇江等市均已采取这种模式,进行了有效的实践。常宜高速的建设对于我市打通交通瓶颈,提升区位优势具有重要作用,建议市政府积极与XX市政府沟通协调,以取得理解和支持,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德胜河是打通我市航道网与长江主航道连接的黄金水道,结合三级航道整治工程,在德胜河与长江交汇处建设长江港口码头、打造亿吨级长江港,可以有效解决我市长江岸线短缺的先天不足,发展壮大我市的航运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建议政府尽快做好相关的研究论证工作并全力推进。此外,德胜河上两处船闸原由水利部门管理,但省域内其它城市的船闸均由交通部门管理,省交通厅也有移交管理权限的要求,这一问题要加紧协调解决,使工程建设取得省厅支持,及早开工建设。

城建调研报告(篇2)

  一、加快推进**小城市建设的背景分析

  把**作为我县经济社会副中心、东部区域中心来建设,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主动接受沿海大开发和盐城大市区的辐射,拉动我县包括冈东、冈西、草堰口等三个镇在内的东部区域发展,形成我县经济发展的又一增长极。我们认为县委提出这一战略构想,主要基于以下三点考虑:

  一是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十五”期间,我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近一倍,财政收入增长近两倍,固定资产增长三倍,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在省市的位次进一步提升。“十一五”是我县全面小康建设的决战阶段,又是为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阶段。而我县地域狭小,资源贫乏,产业层次低,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不高,总体竞争能力较弱,面临着较大的发展压力,要在新一轮竞争中始终保持领先优势,必须创新思维,采取超常举措,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县东部四镇总面积313.4平方公里,占全县27.2%;总人口19.3万人,占全县24%;而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5亿元,财政收入5311万元,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9.8亿元,工业用电量3164万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了6.29亿元,分别占全县15.1%、6.1%、9.1%、7.2%、13.4%,从以上数据来看,东部四镇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县所占份额,与土地及人口资源占有量不相符,明显偏低。因此,县委经过充分考虑,认真分析东部四镇发展现状,结合实际,适时提出这一战略,着力推进超常发展、跨越发展,全面拓展建湖经济增长新空间。

  二是从策应沿海大开发战略的角度来考虑。沿海开发是我省“十一五”生产力布局“四沿”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的海岸线占全省的56%,拥有海岸线资源的地区只有响水、滨海、射阳、东台和大丰五个县(市)。随着交通条件不断改善,区位优势日益显现,具有巨大潜力的沿海开发被我市提上重要位置,目前,正按照省里“以工兴港、以港兴海、集约开发、保护生态”的总体要求,进行沿海发展战略研究。我市考虑到区域开发的整体性和经济发展的关联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地区发展优势,将市区和建湖、阜宁都纳入规划范围,这为我县、尤其是东部四镇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我县的东部地区处于射阳、阜宁、亭湖和建湖四县(区)交界,大致以204国道为中轴线,东西各占一半;同时204国道与盐淮、冈合公路三道交叉,将沿海、宁靖盐、京沪、盐淮等4条高速公路联成一体;新长铁路穿境而过;通榆河、串场河、黄沙港等航道通江达海,水陆交通十分便捷,是沿海地区向内陆辐射的重要连接点、重要中转站和重要通道。我们可以更多地获得省、市为加快沿海开发,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提供的政策扶持;可以促进交通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可以带动特经、林牧畜、旅游、物流等一批新兴产业发展;可以为我县化工企业实施搬迁、集聚发展提供良好的载体,缓解环保、用地等方面压力;可以使我县更快融入长三角经济圈,接受上海辐射,引进大项目落户。

  三是从融入盐城大市区发展的角度来考虑。近年来,我市围绕“一城三区(市直、盐都、亭湖、市开发区)”率先发展、跨越发展和联动发展的目标,积极实施建设百万人口大城市的重大战略,大市区正在成为全市跨越式发展的龙头,对全市的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我县东部区域与市区相连,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镇南部与亭湖的新兴、永丰相接,集镇距市中心仅20公里,素有建湖门户、盐阜咽喉之称,是我县接受大市区辐射、主动融入大市区发展的最前沿阵地。我县加快推进**小城市建设,可以促进以**为中心的东部区域与市区形成互补、依存、协调和共进的关系。一是可以促进工业经济快速扩张,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吸纳大市区“退二进三”转移项目和汽车零部件配套生产项目,错位发展,形成企业集群、产业集聚、配套紧密的格局。二是可以加快**城市建设步伐,规划建设**小城市时,重点将镇区向南拓展延伸,缩短与大市时空距离,实现无缝连接;大力发展商贸、餐饮、旅游、休闲等公共服务业设施,新建配套完善、环境宜人、品味高雅的现代居民住宅小区,吸引大市区市民来居住消费;重点依托**境内通榆河深水港池,规划建设综合物流中心,为大市区进出货物提供仓储、运输、配载、集装箱中转等综合性服务。三是可以带动农业规模发展,发挥东部四镇蔬菜、畜禽、粮食等生产优势,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为市区市民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努力把**小城市建成融入大市区的配套产业基地、物流服务中心、绿色食品基地和生活休闲的后花园。

  二、东部区域四镇的基本情况

  加快推进**小城市建设,首先要认真分析**发展的现状,研究把它作为小城市来建设的比较优势和制约因素,既要和自身发展相比较,又要思考东部其他三镇如何发展,更要拓宽视野汲取周边县市(区)的重点中心镇加快发展的经验。

  1、**镇基本情况及分析

  **镇现辖15个行政村、8个居委会,总面积102平方公里,总人口8万人。交通条件十分优越,公路、铁路、水路在镇区形成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网络。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南距盐城机场20公里、新长铁路盐城站和宁靖盐高速公路起点仅10公里,东距射阳港40公里。人文底蕴深厚,镇区内曾有文庙、武庙、泰山庙等历史古迹,

  惜遭日寇毁损;人才辈出,如英国牛津大学硕士王伯钧、德国法学家博士陈宗浩、曾任省政协副主席的陈宗凡、台湾大学校长的薛洪尤等。经济建设快速发展,20xx年,**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亿元,财政总收入2533万元,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6.6亿元,工业用电量2181万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2.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59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8%、58.3%、33.4%、47.3%、42.8%、7.8%。工业经济占全镇经济总量的65%以上,现有各类企业100多家,初步形成纺织服装、机械加工、食品化工、新型建材、农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美昌公司的山梨酸、山梨酸钾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该公司是江苏最大的同类产品出口企业,年实现产值3亿元,税收超千万元。纺织服装产业形成一定特色,近年新上的海利达、龙成、海天等一批纺织业项目,与金顺昌服饰、利达制衣等服装加工项目,进一步壮大了主体经济。机械加工具有一定产业基础,企业众多,门类齐全,有板材机械、矿山机械、油田机械、涂装机械、液压机械等,发展空间广阔。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先后建成冈南大棚蔬菜、南庄苗禽炕孵等基地,兴办了恒祥食品厂、东昌牧业场等龙头加工企业,成功注册“范堤牌”商标,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获得省级认定。服务业发展迅速,商贸大街纵横交错;**招商场被评为江苏省百强市场和全国农村大型市场,成为邻近市县重要商品集散地;蔬菜、苗禽、水产等专业市场十分繁荣;宾馆、休闲、文化游乐等现代服务设施齐全。集镇建设初具规模,建成区面积4.5平方公里,常驻人口4万人。1995年被确定为全国和江苏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1998年被省命名为新型小示范小城镇,1999年又被确定为全省30家重点中心镇之一。社会事业较大进步,被评为省文化工作先进镇、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教育、体育、卫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党校等工作多次获得省市县表彰。

  近几年,**镇经过克难求进,拼搏争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纵比有不小的进步,但由于所处的区位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拥有的资源条件没有充分利用起来,自我发展的潜力没有充分挖掘出来,发展速度跟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相比,跟我县西南各镇相比慢了;跟县外市内原有基础差不多、甚至赶不上的一些中心镇横向比较,差距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济增长速度相对不快。从自身进行比较,20xx年,**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这两项主要经济指标分别比20xx年增长57.5%、50.1%。与东部地区其他三镇进行比较,冈东、冈西、草堰口镇地区生产总值20xx年比20xx年分别增长82.2%、75.4%、96.7%;财政收入20xx年比20xx年分别增长127.5%、152%、68.5%,增幅均快于**。与县外周边及重点中心镇比较,新兴、益林、新坍、长荡、富安、龙冈、大冈七镇的地区生产总值20xx年比20xx年分别增长103.9%、65.9%、104.1%、131%、124.9%、152.5%、82%;新兴、沟墩、益林、新坍、富安、龙冈、大冈七镇的财政收入20xx年比20xx年分别增长73.3%、55.3%、77.9%、82.9%、60.5%、143.8%、68.9%,大多数镇的增幅远远超过**。

  二是产业特色不够明显。工业上的纺织服装、食品化工、机械加工等产业虽具有一定基础,但总量规模不大,科技含量不高,市场竞争能力较弱,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农业上的蔬菜种植仅以冈南为主、苗禽炕孵仍处于一家一户传统作坊操作,特色优势没有形成。服务业仍以商贸、餐饮等传统项目为主,生产性、新兴服务业份额很小。益林的玻璃工艺品、富安的茧丝绸、大冈的制鞋机械、盐东的纺织、三仓的西瓜等特色鲜明,壮大一方经济。

  三是项目推进亮点不多。近年来,全镇引进各类企业20多家,但所上项目规模都不大,有些项目分期实施,形象进度较慢,还没有形成对经济支撑作用。园区建设整体规划水平不高,仅限于沿路排开,纵深不够,特色不明显,集聚功能还不强。

  四是集镇建设管理不到位。1995年,**就被确定为全国和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然而建设步伐不快,到目前仅4.5平方公里,规划起点不高,实施随意性较大,特色不够鲜明,经营城镇的理念不够超前,管理措施落实不力,环境不够整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外形象。我们参观学习的益林镇总面积42.8平方公里,占**的一半还不足,集镇建成区面积6平方公里,超过**1.5平方公里,总人口8.2万人,其中流动人口2.4万人,非农人口占总人口75%以上。该镇坚持工业集聚区与小城镇建设两手抓,相互促进,优势互补,走出一条既建区,又造城,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城镇化促进新型工业化的新路子,镇内东镇区、玻璃工艺、纺织工业、轻工食品、民营科技“一城四园”,既是经济增长点又是城镇亮丽点。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把中心村建设大部分放在镇郊村,已建成豪华别墅型的王楼中心村、经济商住型的大东中心村、居民实用型的倪东中心村和鑫源、益北、倪东三个居民集中居住区,使中心村建设与小城镇区建设形成众星捧月新格局。该镇现为国家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全国重点镇、全国创建文明镇工作先进镇、省市文明镇。

  2、冈东、冈西、草堰口三镇基本情况及分析。

  冈东、冈西、草堰口位于**北部,呈半月环抱状,镇域面积分别为82.4、68.1、60.9平方公里,总人口都在3.7万人左右。三镇各项经济指标都比较接近,20xx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3.2、2.7、2.6亿元,分别占全县3.1%、2.7%、2.5%;财政总收入分别为853、867、1058万元,分别约占全县的1%、1%、1.2%;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冈西与草堰口都是1.2亿元,冈西略低为0.9亿元;工业用电量分别为304、244、

  435万度,都占全县的1%还不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都在1.2亿元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冈西与草堰口都在4700元左右,冈东4800元。三镇的区位条件,草堰口镇优势明显,南接**,北连阜宁,204国道穿境而过,冈东与冈西集镇都距204国道8公里左右,位置相对偏僻,从近几年招商引资来看,草堰口镇新上的项目多一些,发展后劲比冈东、冈西镇强劲。三镇的主导产业,农业方面十分相近,工业方面各有特色。工业上,冈东已培植了纺织服装、机械加工、化工涂料、电线电缆等产业,天成液压件公司荣获“江苏省明星企业”称号,县轧花厂、星宇、宇盛纺织公司等一批企业落户境内。冈西镇以土工器材产业为主,全镇现有排水板生产企业20多家,塑料粒子加工、插板机生产施工等配套企业80多家,年产销排水板3亿米,全国市场占有率70%以上,年创税收500多万元,占全镇工业税收60%以上;近年还引进坤泰、龙华纺织、外贸箱包、机械铸造等项目,主体经济不断壮大。草堰口镇近几年充分利用国道优势,引进新上银海气纺、鑫业、鑫龙纺织、金龙发纸业等一批项目,纺织基础初步形成;建筑业进一步巩固,年均实现建安产值5亿元。农业上,三个镇都以优质粮棉种植为主,冈西与草堰口镇草鸡养殖业在县内外较有影响,尤其冈西镇年饲养草鸡300万只以上,市级龙头企业方圆公司牵头组建的“盐阜”草鸡协会被评为省级优秀农民合作组织。冈东镇常年植棉3000公顷,年产皮棉4000吨左右,是我市产棉大镇之一;蔬菜种植面积1000公顷,年产辣根等各类蔬菜5万多吨。三镇的集镇建设,都已形成一定规模,建成区面积都在2平方公里左右,基础设施基本配套,环境不断改善,集镇人口逐年增加,服务业快速发展,比重明显增加。

  综合以上分析,我县东部区域四镇尤其是**镇在上一轮全市经济大发展的过程中,与县内外一些重点中心镇相比,发展速度相对不快,冈东、冈西、草堰口三镇由于过去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现在经济总量仍偏小。县委提出加快推进**小城市建设,全力打造全县经济社会副中心、东部区域中心,拉动整个东部区域发展这一战略,是十分及时必要的。东部四镇更应积极主动抢抓机遇,全力以赴,同心协力,采取超常举措,不断加快自身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事业大跨越。

城建调研报告(篇3)

  7月下旬,我委在贾宝中副主任的带领下,对市政府上半年环境资源及城乡建设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和建议报告如下:

  一、对市政府上半年环资城建工作的总体评价

  今年上半年,市政府在中共XX市委的领导下,围绕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和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深入开展重大项目深化年活动,突出重点,协同发展,勇于创新,环境资源及城乡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轨道交通建设开局良好。

  自去年10月28日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正式开工以来,市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按照工程建设总体目标统筹规划、精心组织,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工程实施方面,1号线施工全面展开,全线29个站点除博爱路站、新区公园站、森林公园站、新龙站以外其余25个站点均已正式施工,施工过程中组建了由指挥部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安全质量生产委员会,出台了40多项安全质量管理办法,运用一个平台、两个中心的风险监控手段,实时掌握施工进度、质量和作业环境等现场情况,严把材料质量关、严控施工质量和风险、严格噪声和扬尘管理,同时,积极与市建设局质监、安监站对接,将安全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到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交通组织方面,指挥部与相关部门科学规划、协同配合,联合实施了一批道路疏解、管线迁改、绿化迁移、公交优化工程,目前,桃园路、新堂北路等疏解道路已完工通车,管线迁改和绿化迁移工作已基本完成,工程开工建设后对交通的影响和市民的反响均好于预期。规划研究方面,对文化宫站、茶山站、科教城北站等重点地块的经营业态布局和预留经营条件进行研究,为轨道交通沿线控制用地及场站内外资源的合理开发打下基础。同时,积极开展2号线的工可报批和设计工作。

  (二)常州机场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去年,常州机场被国务院批准为一类航空口岸对外开放,今年4月20日正式更名为常州奔牛国际机场,这对于我市扩大对外开放,提升战略地位具有深远的意义。上半年,机场执行客运航班8308架次,旅客吞吐量89.51万人次,行货邮吞吐量1.21万吨,营业收入和利润分别达到7974万元和847万元。目前,国内通航城市已达20个左右,并先后开通了香港、首尔、台北、曼谷、万象、济州和襄阳等国际地区航班,下半年还将争取开通高雄和名古屋航班。航班人均补贴持续下降,规模效应逐步显现。东航江苏公司驻场过夜飞机已达4架,并确定在常建设基地,顺丰速运集团驻场1架全货机。在加强与航空公司合作的同时延伸服务功能,已在镇江、丹阳、江阴等地开设了城市候机楼,通过服务吸引客源、提升形象。

  (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

  劳动西路(五星路—龙江路)、福阳路、金商区新一路、龙汇路等均已进场施工,将于下半年陆续建成通车。去年两会期间蒋锋代表所提建议的飞龙西路大修工程已开工建设,计划9月底具备通车条件;备受关注的常溧高速进入路面沥青摊铺和附属系统施工,国庆长假期间将正式通车;238省道常州段改扩建工程已完成验收并通车;常宜高速工可报告已通过省交通厅行业审查,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提前开展;溧广、溧高高速完成稳评批复。城乡路网的进一步完善,助推了城市功能的延伸和城乡经济的一体化发展。航道整治工程苏南运河横林段完成新建驳岸4.53公里,老驳岸加固4.97公里;丹金溧漕河溧阳段完成驳岸22.53公里,4座桥梁均已建成;芜申线先导段6.08公里基本建成,计划年底通航。录安洲长江码头4号泊位水工结构附属设施全部完工,夹江码头7—9号泊位完成全部轨道安装,散货堆场完成工作量的90%。同时,开展了长江德胜港区规划方案研究,借助德胜河三级航道整治工程拓展常州长江岸线。

  (四)社会公共事业稳步发展。

  我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取得成功,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修缮保护项目有序推进。文化广场一期施工总承包已于5月进场施工,二期项目开展施工图设计和前期手续办理。住房保障方面,上半年全市新开工保障房11861套、基本建成5771套,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75.4%和90.9%,金安家园1820套年底前基本具备交付条件。新出台了20xx年住房保障政策调整文件,将公共租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的收入线标准由3080元调整为3290元,对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申请家庭,做到应保尽保。继续调控房地产市场,去化周期由高峰时的20个月降至现在的13.5个月,接近安全区间。上半年,住房公积金增人扩面实现新增开户单位1443家,新增开户职工48978人,分别完成全年计划的96.20%和61.22%,有效地保障了职工的住房需求。去年饮用水安全保障作为人大一号议案进行督办后,今年市政府继续将其作为市级重点工程及为民办实事项目。目前,应急取水头部及泵站除一处未完成征收外,管线工程已全部完成,计划7月底可调试运行。污水处理项目、生活垃圾转运站建设、餐厨废弃物综合处置工程等一批市政公用设施按年度计划顺利推进。

  (五)生态环境状况不断优化。

  我市全面贯彻实施新《环保法》,进一步加大了对环境监管和综合整治力度,推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建设,已连续4年在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综合考核中排名第二。全力推进城镇公园绿地和生态绿道建设,环高架及延伸段生态绿道二期工程已基本建成,横塘河湿地公园正在进行慢行道、桥梁及绿化种植施工,皇粮浜公园推进征收工作,白荡河绿地已进场施工,老运河北侧慢行系统德安桥栈桥施工基本结束。全市生态绿城建设六大类224个项目,已开工建设181项,开工率达80.8%。加强生态红线区域保护,初步完成了XX市、XX区、金坛区、XX区省级生态红线优化调整,启动了全市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编制,制定保护方案,开展生态资源调查。将大气环境质量提升作为全市的一号民生工程,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月活动,完成388台燃煤锅炉淘汰或清洁能源替代,23家热电、钢铁、水泥企业治理改造。建设部门扎实开展建筑施工、预拌混凝土企业扬尘专项整治提升行动,严控建筑施工扬尘,扬尘整治达标工地达95%。1—6月,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10天,比去年同期增加10天,市区pm2.5平均浓度同比20xx年下降11%。

  (六)行政服务效能明显提高。

  环资城建系统各部门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行政服务效能进一步提高。一是严格依法行政。全面梳理行政执法事项,评估内部规范性文件,提升制度建设、规范行政行为。二是加强行政监管。从自身建设入手,不断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行能力,针对工程建设、城市管理、环境保护、房地产市场等重点领域加强行政监管,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和公众权益。三是加快科技创新。市规划局完成《全面电子流转工作方案》,优化相关软件及服务平台,实现建设项目规划的在线审批;市国土局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公开出让网上交易系统已通过省厅验收,进入试运行;市建设局在辖市区推广应用建筑市场监管平台,促进全市建筑业企业、人员、项目三大基础数据库的统一与共享;市城管局完成智慧城管工程视频和噪音智能管控系统项目的竣工验收工作,将数字城管信息系统迁入电信云计算应用服务中心。

  此外,上半年我市旅游经济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趋势,旅游接待总人数约265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约345亿元,同比增长10.7%和13.6%,旅游知名度进一步提高。东方盐湖城茅山盐泉小镇道天下项目入选国家旅游局《2xxx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名录》,天目湖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春秋淹城、环球动漫嬉戏谷创建国家5a级景区等创建工作进展顺利,中国常州航天乐园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丰富我市的旅游产品、增强发展后劲。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对全市批而未供、低效利用和疑似闲置土地的清理排查工作,并对部分宗地进行了处置和整改。

  总之,我们认为,上半年市政府环资城建口工作总体进展较好,达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要求,行政管理和创新服务进一步加强,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一些不利因素和市场风险仍在集聚:受宏观调控、经济趋缓的影响,土地市场低迷使得注资地块无法变现,建设口融资平台债务居高不下,债务风险日益突出,城建资金融资难度越来越大,注资地块的价格虚增也存在一定的政治和金融风险;我市的行政区划调整虽已到位,但一些管理体制尚未理顺,容易造成这一时期管理上的缺位与矛盾;省物业管理条例实施两年多,但综合执法进小区目前还停留在面上,其作用并未得到有效发挥;房地产纠纷引发事件的风险仍然存在,这些都需要政府及各部门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二、对市政府下半年环资城建工作的几点建议

  下半年,我市的环资城建工作要在现有成绩的基础上,对照全年目标任务,狠抓薄弱环节,进一步创新工作举措、狠抓工作落实,努力完成全年目标,打好十二五收官战,为十三五开局奠定坚实的基础。分析下半年的宏观形势和我市实际情况,我们建议,市政府要着重关注和推进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注重规划编研,引领统筹发展。

  明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各部门都在抓紧编制十三五规划。市规划局全面启动了《XX市城市总体规划(2xxx—2020)实施评估》和《XX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并已超前开展我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相关准备工作。十三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城镇园林绿化发展规划、旅游业发展规划、常州港口总体规划、机场发展规划、公交线网规划等一大批对我市未来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的规划文件都在加紧编制。规划是纲领性文件,规划具有法定约束力,一经批准不可随意变更,因此在编制过程中要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针对性,既要对接国家、长三角地区和全省的发展方向,又要契合我市实际,凸显我市特点,做到定位准确、目标明确、布局合理、措施到位。特别要重点研究我市的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发展思路和战略构想,尤其是调整区域的发展规划,通过政策倾斜、项目倾斜加快其发展步伐,充分发挥区划调整对我市拓展城市空间资源、促进东西部地区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所带来的作用。在编制过程中要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专项规划要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统一,各专项规划之间要相协调,辖市区规划要与部门规划相衔接,逐步实现多规融合。

  (二)健全体制机制,畅通发展途径。

  行政区划的调整为我市迎来了又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体制机制的变化可能在一段过渡时期内带来城市建设管理方面的一些困难甚至矛盾,为此,市政府及各部门要从便于管理、利于发展的原则出发认真研究对策,防止出现影响城市建设项目推进、城市管理水平下降等问题。常州机场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机场集团是由交通产业集团出资成立的法人独资公司,为更有利于其发展,建议市政府进一步研究机场的管理体制,可参照周边城市机场的做法,将常州机场集团由法人独资公司变更为国有独资公司,明确实体企业身份,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同时,解决好机场既有债务的清理,进一步研究完善航班补贴资金的保障机制。此外,机场正在抓紧建设国际快件监管中心,这对于发展跨境电商和航空产业具有广阔前景,建议市政府成立工作班子,加快监管中心的建设和申报工作,为航空产业园和机场的融合发展创造条件。年初,我委在审议政府全年重点项目及资金安排时提到的武进、XX区财政公交补贴拖欠(目前仍有3.1亿)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再次请市政府研究市、区财政公交补贴结算机制,建议改变现有公交部门催要补贴款的模式,由各区财政向市财政上缴公交补贴经费,再由市财政划拨公交运营管理部门。录安洲港口目前缺乏作为现代化港口所必须具备的后方基地、交通网络等配套设施,建议市政府研究成立港口集团公司统一建设、管理。

  (三)破解发展难题,推动持续发展。

  我市城建系统投融资平台债务沉重、融资困难的压力严重影响了我市后续建设发展。一方面要积极探索政府资产证券化、 ppp等模式拓展筹融资渠道,加大财政资金对城市建设的扶持力度,探索建立公益性项目代建回购制度;另一方面,要认真研究推进投融资平台的整合与重组,将各部门条块分割的投融资平台整合成由政府统一管理和运作的大平台,实现资产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和融资成本的最小化,周边苏州、无锡、镇江等市均已采取这种模式,进行了有效的实践。常宜高速的建设对于我市打通交通瓶颈,提升区位优势具有重要作用,建议市政府积极与XX市政府沟通协调,以取得理解和支持,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德胜河是打通我市航道网与长江主航道连接的黄金水道,结合三级航道整治工程,在德胜河与长江交汇处建设长江港口码头、打造亿吨级长江港,可以有效解决我市长江岸线短缺的先天不足,发展壮大我市的航运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建议政府尽快做好相关的研究论证工作并全力推进。此外,德胜河上两处船闸原由水利部门管理,但省域内其它城市的船闸均由交通部门管理,省交通厅也有移交管理权限的要求,这一问题要加紧协调解决,使工程建设取得省厅支持,及早开工建设。

  (四)注重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形象。

  我市已取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成果来之不易,后续更重要的是如何建立起长效的保护机制,把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作为提升城市形象品质、凝聚社会力量、形成发展共识的重要抓手。为此,建议将原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更名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公室,由临时机构调整为常设机构,相应增加机构和人员编制,落实保护专项经费并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同时,将保护工作列入对各级政府和部门的目标考核。常州是1918年中国首次集邮展览的举办地,2018年将迎来中国首次邮展100周年纪念,这是扩大常州知名度的一次历史机遇,市邮政公司拟争取发行一套以此为主题的纪念邮票,邮票是国家名片,建议市政府对该项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和支持,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确保邮票的发行成功。旅游既是文化又是重要的绿色产业,也是我市城市形象的窗口。我市的旅游业近些年面临的竞争压力与日俱增。目前,南京、湖州等地已将市旅游局升格为旅游委员会,此举有利于整合部门力量,促进产业发展,值得我市借鉴。要研究出台更加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财税金融土地政策,加大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的投入。要在主题公园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好城市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和医疗、养生等特色旅游。

城建调研报告(篇4)

  城建档案的接收与服务如今是城建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城建档案工作的起点和基础,特别是在简化档案整理工作、强化档案利用工作、突出馆藏特色的今天,显得越来越重要。近日,我处业务科室根据工作实际,精心设置调研课题,深入宿豫区范围内100余家工程项目单位开展档案接收与服务调研工作,针对城建档案接收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如何做到高效服务进行了调查研究,以供商榷。

  一、城建档案收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城建档案执法力度不到位,导致城建档案接收工作不能全覆盖。

  目前,虽然国家出台了相关的管理条例来为档案行政执法加码,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却有待于进一步加强。《__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办法》规定,全市城市规划区2108平方公里范围内形成城建档案的单位和个人都应该遵守本法,但由于依法治档、照章行事还要经受方方面面的阻碍,至今宿豫区范围内的城建档案接收工作开展较为缓慢,执法的力度更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由于接收机制不健全,导致执法力度不够,造成城建档案的收集较为被动,导致工程以外的档案接收工作开展缓慢。更不用说是跨越城建系统的通信、电力、水利、地下管线等重要工程项目大多不能及时接收进馆,有些甚至还是空白。

  2、有关部门对城建档案工作还不是特别重视,不能提供严谨的职能管理作用。

  就整个社会环境来说,城建档案馆档案的完整系统收集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阻力。城建档案的收集、保管工作需要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的.大力协作,密切配合,不是光靠城建档案部门就能成其大事的。而且如果有关部门对城建档案的产生、收集等阶段不重视,不衔接,就有可能导致工程备案和档案进馆的脱节,造成档案收集工作的散漏。虽然,国家有相关法规明确规定: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建设工程档案管理的规定,及时收集整理建设项目各环节的文件资料,建立健全建设项目档案,并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及时向建设行政主管或城建档案部门移交建设项目档案。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除了一般的建设工程由于要工程备案而必须取得建设工程档案接收证明文件这一环节把关较严外,其他的档案门类,由于其行业的跨度、其行业法规的制约,导致一些重要项目档案都不能及时接收进馆。

  3、建设单位对城建档案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城建档案意识淡薄。

  城建档案是城市规划建设及其管理活动中真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极大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图表、声像等各类载体的文件材料,是城市丰富的历史资源。但有一部分建设单位其从事基建工作的管理、技术类人员,当然也包括一些领导,重建设、轻档案的思想占据了一定的位置,只注重工程的投资、工艺、质量等方面的问题,对建设工程档案在收集过程中是否齐全、完整、真实等重视不够。

  4、整个建筑行业的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水平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在整个建筑行业中,许多资料员都是由施工员来兼职,相对专业的档案员、资料员来说,他们对城建档案的建立、整理的水平较低,而且根据新的国标,许多人对工程档案管理的归档标准、要求等都很难有具体的掌握,使工程档案与建设工程难以同步形成,这就导致许多工程档案在收集的过程中产生了失真、遗漏等现象时有产生。有些建设部门是第一次搞建设,对城建档案归档的要求更是一头雾水。

  二、为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几方面措施

  1、加强对城建档案的宣传,增强全社会的城建档案意识。

  一是通过相关媒体,进一步宣传城建档案的价值、作用,突显其在维护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合法权益,加强工程质量控制和监督,追究工程质量责任及工程日后维修、改建、扩建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建立城建档案站。__市城建档案信息网站于20__年上半年正式开通,这标志着我市在加快推进城建档案电子化、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该网站是政府城建档案信息发布的权威平台,具备法律法规宣传、建设动态披露、档案咨询查询、在线预约服务等多项功能。网站的建成与开通,将直接推动我市城建档案各类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为进一步深入宣传城建档案信息方面的法律法规、统一全市城建档案信息电子化发布平台、方便广大市民开发利用现有城建档案信息、实时开展网上在线答疑、服务于全市经济建设大局,提供了顺畅的沟通平台和服务载体。

  2、实行依法管档,实现城建档案的全覆盖接收。

  一是调查摸底。对全市规划区范围内已通过验收尚未报送建设工程档案的建设项目进行全面摸底,根据《建设工程档案报送责任书》签订情况,确定尚未报送建设工程档案的单位。二是上门业务交底。对目前尚未报送工程档案的单位上门进行业务指导,从城建档案的接收范围、归档目录、归档基本规定、归档文件的质量要求、整理规范及城建档案装订程序等进行业务指导,有效保证了城建档案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三是送发催报函。对全市2108平方公里规划区范围内未报送工程档案的项目单位下发了《关于尽快报送建设工程档案的函》,要求未报送工程档案的单位于20__年底前向市城建档案馆报送一套完整、准确的工程档案(原件)。在送发催报函的同时,送发《__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办法》、工作流程、职能程序等,让建设单位更全面了解城建档案的编制、收集、报送等环节的要求和国家规范,并作好解释工作,杜绝城建档案工作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

  3、灵活与规范相结合,保证城建档案高效服务。

  一是推行“四到场”服务。针对城建档案的产生单位,我们采取主动“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加强业务指导工作。重点对建设工程项目单位推行“四到场”服务,即在工程开工前、施工过程中、档案预验收前、竣工验收前实行上门业务指导。不定期到离市区较远的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地现场办公、现场指导。二是完善工作机制,精简办事程序。在保证基本规范的前提下,对工业项目采取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方式,最大限度地给予方便,实现工业项目档案归档的灵活性与规范性的有机统一;在接收工程档案时,对符合《__市建设工程档案归档整理规范》要求的,3日内出具《建设工程档案接收证明书》;对不符合要求的,及时提出修改意见,规定报送单位10内补齐相关资料,并出具《建设工程档案接收证明书》。为建设单位提供方便快捷高效服务;加强部门之间工作协调,保证城建档案工作有抓手。

  4、以声像技术为载体,开展“城市记忆工程”。

  一是为进一步规范建设工程声像档案资料归档工作,保证建设工程声像档案资料完整、准确、系统,更好地服务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依据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79号令)、国家建设部《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和《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__),以及《__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结合__市建设工程实际,出台《__市建设工程声像档案资料归档规定》。二是根据每年市政府年初下发的为民办实事项目责任明确表及中心城市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计划,有针对、有重点、有步骤的开展声像工作。根据市建设局拆迁公告,及时跟踪拍摄工程拆迁原貌、建设过程、竣工后的新貌等。三是对市建设局重点工程和重大城建活动跟踪拍摄。四是积极开展声像资料收集工作。从市园林局、水务局、交通局、规划局收集大量珍贵声像资料,优化馆藏结构。

  5、通过多种渠道,加大档案开发利用工作。

  一是在服务观念上,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发展,要变过去主要对建设规划部门服务为对全社会服务,增强城建档案为社会服务的效益。二是在服务程序上,变繁琐为简便,档案工作者在现有条件下,多为利用者着想,致力于简化各种繁琐手续,方便利用者。三是在服务措施上,变被动为主动。要改变以往“守株待兔”式的被动服务措施,使过去基本处于封闭状态的城建档案,向全社会开放采取上门服务、电话服务、电脑服务、现场服务等灵活多样的措施拓宽档案利用渠道。为利用者提供多方位的优质服务。

城建调研报告(篇5)

  城市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载体。城市吸纳汇聚了蓬勃的工业、兴旺的商贸、繁荣的文化、先进的科技,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新技术的摇篮。城市的现代文明不仅孕育着城市人,还幅射和带动周边地区和广大农村。因此,城市建设是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这对我们还处于农业经济阶段,城市化任重道远的地区尤为如此。

  规划是城市建设的基础。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规范和指导城市发展方向,定位城市的性质、风格、功能和布局,可以说规划是城市建设的“基石”。我们要坚持规划先行,满足规矩城市“方圆”的需要,避免先建设后规划的盲目无序。更要坚持规划必行。从一定意义讲,规划是城市建设的“法律”,一经确立,必须严格遵守实施,即使因发展需要修订,也应经专家论证,按程序审查批准,这才叫法治。随意修改规划,甚至人变规划变,就失去了规划的意义。这我们已有深刻的教训,还将为以后的建设留下很难弥补的后遗症。因此,在规划意识还不强的情况下,要保证规划的全面正确实施,必须高度集权,实行一支笔审批,不然婆婆多了,媳妇难做,规划的严肃性、强制性就难免打折缩水。

  目前各地都在搞工业区,这是发展的需要。但工业区要在城市建设总规功能分区的指导下设置,必须与商住区有一定间隔屏障,以免污染商住区环境。现在大城市搞退二进三,是产业调整需要,更是改善居住环境需要,防患于未燃,很值得新兴城市考虑和借鉴。我们的工业区设置应以淮远河为天然屏障,以河南面向东向南发展,这样与商住区间距100米以上,才能保障城市布局合理。

  绿化是城市建设的关键。人类从大自然母亲的怀抱走向城市,对山水林木有着天然的亲和与依赖,城市建设应该给聚居生活的人们造就一个贴近大自然和谐舒适的环境,而绿化就是一条通向这种环境的最佳途径。

  巴川绿化已有一定基础,但离山水园林城市还有相当差距。绿化应向立体化发展,单纯的草坪绿化不宜过多,应与立体绿化相结合。绿化要注意通透性,保持敞亮的视野。如宽街道宜栽高大乔木(下部通透),且品种多样,一街一树,既通透视线,又丰富多彩。为弥补城市绿地不足的缺陷,可实施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这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是有成功经验的。西欧一些小城镇,古堡的绿化即如此,那真是风景独特,十分诱人。关键要着力去抓,建议有关方面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加强引导,强制推行,是能收到实效的。

  文化是城市建设的灵魂。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水土”指的就是文化。文化的范畴很宽泛,包括人们的思想意识、信仰追求、习俗风尚甚至言谈举止等,这些内涵的综合折射,就形成一个地方独特的气质、风格、品位和魅力。

  文化可以继承和发展,也可以引导和培育。巴川积淀了铜梁厚重的文化底蕴,近年又吸收了先进观念、现代时尚,市民素质提高,“文”化正在起步。但总体而言,科学、民主、求实、创新、诚信、守法等追求真、善、美的文化氛围还未形成。要美化城市建设,建筑体貌、文字、图案、雕塑、广告、灯饰等要融入民族的优秀传统、时代的先进文化,让固化的文化符号潜移默化人们的思想言行,从而教化社会,提高市民素质。同时,文化的深层的魅力还在于它的个性,个性是本质的体现。城市建设一定要突出地方文化特色,保持自身独具的风格,这样才能形成对内的凝聚力和对外的吸引力,不断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

  人气是城市的活力。现在人们常常议论巴川城区人气不旺,这有个怎么看的问题。过去老城仅3平方公里,逢集过节,人们拥于正、南二街,看似人头攒动,闹闹嚷嚷,实则弹丸之地,人居密度过高而已。新城面积成倍扩大,街道变宽,人群和各种设施疏散,人居密度降低,环境大改善,看似不热闹,但却是一大进步。当然,现在就其实际情况而言,城区市民少,规模小,显得冷清,这才是真正的人气问题,我们应高度关注。

  城市人气怎样才能旺呢?关键要以发展产业为依托,增大城市吸引力。比如现在鼓励引导农民进城,观念、体制、政策已不是问题,重要的是让他们有生计安居乐业,这就需要产业作依托。有了好的大的产业,不但能吸引农民进城,还能吸引其它城市人群。我们可结合实际,发挥优势,大力发展工业、文化、教育、旅游产业。建一个工厂、一所学校,可增加常住人口成百上千、甚至数千人;兴办旅游可增加流动人口,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可以说,只要抓住发展产业这个原动力,城市的人气就会逐步兴旺,城市化进程就会加快。

  其次,调整行政区划,减少乡镇。在一定区域内,乡镇过多,集聚力耗散,社会资源不能相对集中,也会影响城市的发展。事实上,政权建立,区划设置,最基本的考虑是便利统治,控制社会,维护稳定。以前的行政区划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发挥过重要的作用。现在随着交通、通讯设施的极大改善,城乡距离缩短,信息瞬间传递,政权统治力大大加强。同时,乡镇也从具体指挥生产队种什么,怎么种的计划体制,过渡到宏观引导农民增收致富的市场体制,政府职能正在向市场经济、现代经济转变。因此,调整行政区划,减少乡镇,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引导社会资源流向城市,无疑是理性之举。

  当前城市建设的几个认识误区。一是贪大求洋,搞不切实际的宽、大、高,追求轰动效应。现在城市化是热门,各地都在上,本是好事,但凭肤浅的感性认识,不按内在规律,盲目克隆大城市,不分轻重缓急,一味追逐时髦,就是东施效颦了。比如城市道路,其功能是满足人流、车流畅通,在此基础上略加修饰,搞得美观点是可以的,但把它作为“看点”建设则是本末倒置,观念误区。为了好看,把道路搞得很宽、很直,甚至设置地面灯“添彩”,有什么实在意义?城市道路塞车,不是因道路窄了,高速路才四个道,而是源于交叉路口太多。街道太宽不但浪费资源,还是商务活动的障碍,人群的阻隔,如果将宽出部分建些小广场,是更好的“看点”,又满足人们休闲娱乐,岂不更好。

  二是搞草坪成风。草坪如绿色的地毯,视观美、视野广,城市广场可以搞些草坪。但草坪是平面绿化,投入高,护养量大,厚度小,消解环境有害成份差。现在城市建筑的密度、容积率一般都很高,绿地面积少,如果不分场所,不讲效能,盲目模仿搞草坪就会得不偿失。不如多种乔木、灌木,这类植物占地少,绿化体积大,就绩效而言,一棵树相当几十倍甚至上千倍草坪,既降低成本,又增大效能。

  三是水体治理单一推崇集中处理。污水集中处理来得快,且有成熟的技术,是水体治理的办法之一。但一次性投入大,管理难,运行费用高,中小城镇难堪重负,而且管网铺设将对已建好的街道再翻挖一遍,必然造成一定损毁,又影响市民生活,不太适宜。因此,最好采取分散治理办法。目前无能耗厌氧发酵污水处理技术基本成熟。这种办法运用生物技术,在污水源点作分散处理,一次性投入少,投入主体分散,群众容易接受。只要制定好政策,加强实施的管理规范,同时组织技术力量进一步研究、完善工艺,污水处理实则简单易行。省力办事,殊途同归,应该积极采用。

城建调研报告(篇6)

  我们xx是一个纯山区县,xx县城是一个典型的山城。山区县城建设和管理既有一般县城建设管理的共性,也有鲜明的个性。近年来,加强我县城市建设与管理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就xx山区县城建设与管理问题在调研的基础上,作一些探索性的思考。

  一、xx县城建设与管理的现状

  城市的建设对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应该说,xx历届县委、县政府都十分重视县城的建设,特别是近十年来,县委、县政府对县城建设管理工作采取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措施,有力推动了我县城市建设和发展。县城建成区面积由XX年的 .5平方公里扩展到6.5平方公里,人口由XX年的5万多人发展到7万多人(含流动人口)。城市规划工作有较大提高。编制完成了县城总体规划,形成了“一核两轴、一城两区、一河两岸”的县城规划布局,并编制了七个地块的控规,为今后城市建设打下了基础。市政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建起了南园大桥,南园新区快速形成。先后完成了建设路、滨河东路、解放路、滨河西路一期等重点道路建设。衙前河综合治理初显成效。县医院、中医院住院大楼和天际大酒店等一批标志性工程相继建成。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县城的吸引力和承载力得到较大提升。同时,在城市管理方面,成立了市容局和综合执法局,管理力度逐年加大。

  在充分肯定我县城市建设成就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县城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一是专业规划(详规)相对滞后,县城建设的科学性、前瞻性不够,且执行规划不够严格,建设随意性较大,致使城市用地布局较为混乱,功能分区不够明确。特别是老城区工业、商业、居住、行政办公等用地混杂在一起,布局零乱,建筑密度高,绿地面积少,人居环境欠佳。二是市政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相对落后。表现为道路通而不畅,停车无序,居民休憩无序,贸易有市无场等问题较为突出,特别是老城区东西方向交通仅靠一条建设路,道路堵塞情况时常出现。三是周边山体自然生态环境遭人为破坏,情况时有发生。四是城市品位不高,建筑没有特色,个性不强,形不成风格。五是城市环境质量较差。乱搭乱建、乱修乱占、乱停乱放、乱贴乱挂、乱倒乱泼等现象大量存在,“脏乱差”问题较为严重。六是零星用地和建设未得到根本遏制,尤其是县城周边农民在集体土地乱建房屋、私自开发买卖“小产权房”现象屡禁不止,统建工作推进较为缓慢。

  二、xx县城建设与管理的几点设想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新的思维、全新的举措推进县城建设与管理。

  一要确定目标。近三年县城建设管理的目标概括来讲,是三句话,即: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大变样。“一年打基础”,就是XX年通过一系列重点工程的实施,进一步拉开县城框架,使县城发展的基础更加夯实;“两年上台阶”,就是到XX年县城的市容市貌有明显改观:“三年大变样”,就是到XX年,“一河两岸”、“一城两区”的城市发展格局进一步展现,城市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品位明显提升,一个环境优美、特色鲜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休闲旅游城市基本形成。

  二要明晰思路。一个城市如何发展,最核心的是要确立这个城市的“灵魂”是什么,是要体现这个城市的风格是什么,是要展示这个城市的特色是什么,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上有清晰的思路和定位,才谈得上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那么,xx县城的“灵魂”是什么呢?我认为,xx是革命老区,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我们城市的灵魂就应该体现出老区的精神气质,并要体现开放创新文明的时代精神风貌。xx县城的风格,必须体现我们与其他山区县城不同的鲜明个性,包括建筑风格、景观设计、城市布局、人文内涵等必须成为xx县城与众不同的标志,打造独树一帜的“皖西南山城”形象,xx县城的特色,就是我们的山城特色、生态特色、旅游观光特色。因此,在县城发展思路上,应逐步构建和完善具有山区特色的城市发展框架与体系,建设新城区,改造老城区,打造新亮点,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城市发展。要充分利用我县四面环山、一水穿城、植被良好等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条件,并充分利用“大别山烈士陵园”和独立二师等红色文化,积极营造和谐统一、独具匠心的城市环境景观,以彰显xx山城的特色和魅力。

城建调研报告(篇7)

  城市维护建设税(简称城建税)是1985年为扩大和稳定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来源而开征的一个税种。二十多年来,它在筹集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1994年实行新税制改革和分级财政管理体制后,城建税在税收征管实践中暴露出许多矛盾和问题,亟待规范。

  一、现行城建税在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

  (一)关于纳税人所在地的确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第四条“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如下:纳税人所在地在市区的,税率为7%;纳税人所在地在县城、镇的,税率为5%;纳税人所在地不在市区、县城或镇,税率为1%。”纳税人所在地指的是注册地还是经营地,没有文件明确规定。这个问题在县城、镇、乡尤其突出。例如,某建筑公司注册地在市区,经营地也在市区,均适用7%的税率;若该建筑公司去外县、镇施工,适用注率7%还是5%?

  现今经济形势的多样化,异地注册、异地经营现象非常多,因没有明确规定,纳税人所在地由于注册地和纳税人经营地不一致,客观上造成各税务机关理解不同,存在一个州或一个地区政策执行不统一,纳税人提出质疑。

  (二)征管难度大。城建税是附加税,以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为计税依据。自94年机构分设以来,因税收征收管理范围的不同,造成征管上许多矛盾:第一,作为城建税计税依据的增值税和消费税,由国税局负责征收,而城建税由地税局负责征收,地税局不能确切掌握增值税、消费税的应纳税额即城建税税源。征管环节的交叉,及部门关系、工作协调、信息共享等因素影响,致使城建税及附加流失较大,而地税部门无权对增值税、消费税计税依据进行检查,加大了征管难度。第二,是对一些享受增值税减免的纳税人,也同时享受城建税减免。而两个税种分别由国、地税两个税务机关管理,国税局无权审批减免城建税,地税局以增值税减免政策为依据去审批城建税的减免,造成政策和管理权限的矛盾。第三,实行定额或定率征收的个体户、私营企业以及承包租赁户,因国税、地税核定的营业额不一致,部分地税机关要么违规核定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没有实际缴纳增值税的依据),要么为规避税收风险,对增值税管户不核定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造成城建税征管上的不规范性和税款的流失。

  (三)内外资企业税负不公平。现行城建税只针对内资企业征收,对同样缴纳“三税”的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暂不征收,致使境内的外资企业享用了市政基础设施而不负担城建税。这样,不能体现城建税负担与受益相一致的原则,导致内外资企业税负不平,而且使地方政府为引进外资投入的大量城建资金得不到补偿,影响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此外,城建税还存在收入规模与城市维护建设资金需求差距巨大,以及城建税不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村和城市和谐发展的要求。

  二、城建税征管改革设想

  (一)是简化税种,统一内外税制。不区分内、外资企业,实行普遍征收城建税。这样才能体现税收公平原则,也可提高地方政府引进外资、加大市政建设的积极性。

  (二)是重新明确计税依据。根据受益与负担相一致的原则,建议以纳税人的销售(营业)收入为计税依据。这样既能避免因物价涨落而带来的直接的负面影响,也符合城建税受益程度与纳税义务相应的设计原则,有利于公平税负,且计算简便明了便于征纳双方操作。计税依据修改后,城乡维护建设税成为一个独立的地方税种,有利于加强日常征收管理,并与地方政府的城建职能相适应,把城建税的立法原则落到实处。

  (三)实现国地税征管信息共享。即整合征管流程,进一步拓宽计算机管理领域,形成统一的国地税征管网络,充分实现信息情报对接共享。同时加强国地税协作,统一开展税务稽查、税款核定和各专项检查工作,既防止税款流失,也减少重复下户,减轻纳税人负担。

分享

热门关注

学校请示报告(4篇)

学校请示报告

公司领导年终述职报告(合集7篇)

公司领导年终述职报告

家长数学评语4篇

家长数学评语

给对象发的晚安的说说

对象晚安说说

人生态度的句子200句

人生态度句子

[荐]品牌市场调研报告精选11篇

品牌市场调研报告

[荐]家乡调研报告范文系列

家乡调研报告

[荐]驻村调研报告范文

驻村调研报告

[荐]商品调研报告10篇

商品调研报告

[荐]关于人才工作的调研报告精选9篇

人才工作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