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八年北京有19位高考状元其中11人去港校

2012-06-24 14:28:55 北京高考
从2004年至2011年,北京高考文理科第一名共有19人。其中,文科第一名10人,理科第一名9人。

  出现并列名次的年份共有2年:分别为2005年和2011年。其中2005年为2位理科头名并列;2011年为3位文科头名并列。

  按照性别划分,第一名呈现阴盛阳衰之势;女性第一名占了绝大多数,共有14位;除了2004年第一名全部为男生外,其余年份均有女生;其中还有4年文理头名皆为女生,没有男生。

  从头名们来自的中学看,共有8位头名来自人大附中(含人大附中分校),其中文科2人,理科6人,除2006年没有产生文理第一名外,其余年份,人大附中每年都会毫无悬念地产生至少一位头名。

  除了人大附中外,还有8所学校产生过文理科第一名,这些学校分别位于海淀、西城和东城。

  从头名们最终选择的高校看,8年来,香港高校与北大、清华争夺高考第一名的激烈程度已进入白热化,11名头名最终选择在香港高校就读。

  ■观察

  高考头名背后的“冷热不均”

  “你报考了港校吗?”这已经成为每年采访北京高考第一名的必问问题。

  2005年,来自人大附中的理科第一名陈秀野,意外地选择了香港科技大学生化专业就读,而放弃了此前报考的清华大学生物专业,成为近年来“弃清华选港校”的第一人。

  高考第一名的选择,无疑对香港高校产生了巨大的宣传效应。尽管2000年前后,个别香港高校就已进入内地招生,但港校真正进入大多数人的视野,还要归功于高考第一名的选择。

  2006年,北京文理科两位第一名何旋、杨蕙心均被香港科技大学商科录取,舆论一时哗然。大家开始将第一名的选择,与内地高校的治学水平等进行联系。

  2008年至2011年,高考头名选择香港高校的情况越发普遍,大家也开始接受这样一个事实,选择去哪里,更多是学生对未来发展的个人考虑,而并不能以此冠以过多的褒贬。

  港校升温的同时,还有越来越火的名校热。

  今年的两名文理科头名均来自人大附中,近年来,第一名扎堆的趋势愈发明显。文理科的第一名和高分学生基本都来自西城、海淀等区不到10所示范校,以至于每年汇总寻找高考头名过程中,其他大部分区县学校的分数也就是“仅供参考”。

  每年高考放榜日,学校、区县、教育机构提前一两天寻找“头名”。虽然很多区县学校也在极力吸引公众目光,但让公众的关注从几所示范高中的几个尖子学生,转向更为广大的普通高中学校群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昨天下午,一所普通中学的校长给记者发来报喜讯的短信,今年该校一本重点率比去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有三成的学生达到了一本重点线。对于一所正在上升中的普通高中而言,这是可贵的进步。不过,相对示范高中接近全校全部上一本线,高分学生扎堆的情形,这位校长也知道很难获得足够关注,在媒体上,“普通校情况也就是几句话。”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高中学习方法 高考复习方法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高考饮食攻略 高考励志名言
分享

热门关注

男生大学学什么专业比较好发展

男生大学什么专业好发展

男生读大专有什么专业好就业

男生大专好就业的专业

男生大学有哪些专业就业前景好

男生大学就业前景好的专业

男生大专学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

男生大专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

高中毕业考不上大学能不能复读

高中考不上大学复读

2020北京高考考场人数从30人降至20人

北京高考考场人数

北京二本大学有哪些

二本大学

2021北京单招学校有哪些

单招学校有哪些

新高考八省联考是指哪八个省

新高考八省联考

2021年北京高考总分是多少

2021北京高考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