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考语文课本知识 蜡烛

2012-06-24 23:54:38 2012中考语文课本知识

  八年级上册每课要点--3蜡烛

  一、学习本文,先通读全文,了解故事情节。

  1、 为下列加红字注意。

  拂晓( )颤巍巍( )遮掩( )鞠躬( )

  2、 解释下列词语。

  偷袭:趁着敌人松懈时发动突然袭击

  拂晓:天快亮的时候

  遮掩:掩饰;隐瞒

  屏障:遮蔽、阻挡之物

  3、 为下列多音字注音组词。

  ┌     ┌

  颤│    屏│

  └     └

  二、课文内容分析:

  文章中记叙了一位苏联红军为了夺取一座桥而倒在了南斯拉夫的土地上,一位南斯拉夫的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蜡烛点在了亲自为这位苏联红军做的坟上。

  这位苏联红军战士是为解放南斯拉夫而牺牲的,他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土地上。坟堆是南斯拉夫老妇人育乞西为他堆的,她不忍红军烈士暴尸战场,她要让红军烈士安息在南斯拉夫国土上。老妇人对一个苏联青年情同母子,他们之间已经没有国界,这是反法西斯同盟的军民用血肉凝结的情谊。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三、问题研究

  1、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本文通过南斯拉夫母亲的行为,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2、本文为什么能够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首先是题材非常感人。其次是文章有着非常感人的细节描写。最后,文章能够突出蜡烛,突出烛光,是作品成功的关键。

  3、“蜡烛”在本文的意义是什么?

  从南斯拉夫母亲摸出蜡烛之后,直到结尾,一直围绕着烛光展开细腻的描写,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里,特殊的氛围中,烛光显出了特殊的意义,造成一种诗的意境,结尾像抒情诗一般赞美烛光,让人沉浸在这个意境之中,眼前总是那一点烛光,久久不能忘怀。

  4、文章中有哪些情节比较感人?

  本文有四处情节描写得比较感人。一是环境危险,炮火连天;二是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三是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四是点在坟上的蜡烛有特殊意义。作者在叙述过程中,凡是写到这四点的,都着力描写,造成了感人的效果。

 


中考政策 中考状元 中考饮食 中考备考辅导 中考复习资料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2012中考语文课本知识 蜡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八年级语文考试必考古诗词总结

八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必考古诗词总结

八年级语文古诗词

八年级语文古诗词总结

八年级语文古诗词

初中语文学习方法有哪些

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现代文有哪些阅读技巧

初中语文现代文

2020中考语文:汉语知识归纳

中考语文知识归纳

2020中考语文常考知识之魏晋时期

中考语文常考知识

2020中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技巧【汇总】

中考语文复习技巧

2020中考语文基础知识点分析

中学语文基础知识点解析

2020中考语文:教材重要知识点复习

中考语文技巧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八年级上册每课要点--3蜡烛

  一、学习本文,先通读全文,了解故事情节。

  1、 为下列加红字注意。

  拂晓( )颤巍巍( )遮掩( )鞠躬( )

  2、 解释下列词语。

  偷袭:趁着敌人松懈时发动突然袭击

  拂晓:天快亮的时候

  遮掩:掩饰;隐瞒

  屏障:遮蔽、阻挡之物

  3、 为下列多音字注音组词。

  ┌     ┌

  颤│    屏│

  └     └

  二、课文内容分析:

  文章中记叙了一位苏联红军为了夺取一座桥而倒在了南斯拉夫的土地上,一位南斯拉夫的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蜡烛点在了亲自为这位苏联红军做的坟上。

  这位苏联红军战士是为解放南斯拉夫而牺牲的,他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土地上。坟堆是南斯拉夫老妇人育乞西为他堆的,她不忍红军烈士暴尸战场,她要让红军烈士安息在南斯拉夫国土上。老妇人对一个苏联青年情同母子,他们之间已经没有国界,这是反法西斯同盟的军民用血肉凝结的情谊。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三、问题研究

  1、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本文通过南斯拉夫母亲的行为,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2、本文为什么能够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首先是题材非常感人。其次是文章有着非常感人的细节描写。最后,文章能够突出蜡烛,突出烛光,是作品成功的关键。

  3、“蜡烛”在本文的意义是什么?

  从南斯拉夫母亲摸出蜡烛之后,直到结尾,一直围绕着烛光展开细腻的描写,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里,特殊的氛围中,烛光显出了特殊的意义,造成一种诗的意境,结尾像抒情诗一般赞美烛光,让人沉浸在这个意境之中,眼前总是那一点烛光,久久不能忘怀。

  4、文章中有哪些情节比较感人?

  本文有四处情节描写得比较感人。一是环境危险,炮火连天;二是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三是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四是点在坟上的蜡烛有特殊意义。作者在叙述过程中,凡是写到这四点的,都着力描写,造成了感人的效果。

 


中考政策 中考状元 中考饮食 中考备考辅导 中考复习资料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