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考语文课本知识 云南的歌会

2012-06-25 00:58:09 云南

  八年级下册每课要点--16云南的歌会

  之一

  本文作者沈从文用细腻的语言给读者介绍了云南歌会的情况。文章读来具有非常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关于云南民歌

  民歌在云南各民族中占有重要地位,民歌已经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内容十分丰富,生活中的爱情婚姻、生产斗争等都有所反映。民歌已经成为云南民族音乐的核心和基础,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关于本文作者

  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人。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代表作有《沈从文散文选》等。

  学习本文,先通读全文,了解云南歌会。

  一、学习本文,要掌握如下字词。

  1、为下列加红的字注音。

  蹲踞(  )酬和(  )譬喻(  )糯米(  )哕(  )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起兴:先言他物以触发联想,诱发文思。

  向例:一向的作法。

  哕:鸟鸣声。

  面善:面熟。

  3、词语积累。

  熹微  即物起兴  引经据典  悠游自在  龙吟凤哕

  二、课文内容分析。

  1、整体把握。

  本文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三个场面。

  第一部分:山野对歌。对歌具有对抗赛性质,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

  第二部分:山路漫歌。这是即兴的自由歌唱,发乎性情,自然成趣。

  第三部分:村寨传歌。这是一次民歌的展览,是一间民歌的课堂。场面宏伟,气势壮观。

  2、课文描写的三个场面,在侧重点上有什么不同?

  三个部分一写唱歌人,一写唱歌的环境,一写唱歌的场面。

  3、通过本文的内容,能够感受到作者在文章中流露出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作者在文章中描写了云南有特色的歌会,写了人们之间自然和谐的关系,这就很自然地流露出了作者对于美好生活和人生的感悟。

  4、课文第四段用很多笔墨描写景色,这些景色描写有什么作用?

  作者描写如此美丽的风光,为"赶马女孩的歌唱"创造了一个动人的场境,起到了烘托映衬的作用。

  三、问题探讨。

  1、请同学们课下自己搜集资料,体会一下沈从文写作的特点?

  2、本文的语言看似随意,实则严谨。请同学们在文章中找一些例子来分析。

  "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多"字说明云南对歌是以情歌为主,但是仍有其它内容。用语可见精确。

  之二

  (一)《云南的歌会》

  1、字词:

  迤(yí)西 譬(pì)喻 糯(nuò)米 蹲踞(jù)

  忌讳(huì) 酬(chóu)和 铁箍(gū) 熹(xī)微

  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

  譬喻:打比方。

  忌讳:因忌怕而隐避。

  扶摇而上:形容直往上升。

  生面别开:另外开展新的局面。

  酬和:本意为敬酒,引申为交际往来。

  悠游自在:快活的样子。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熹微: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的)。

  淳朴:诚实朴素。

  2、作家作品:

  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人,历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大公报》文艺副刊编辑,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在散文、小说创作和古代服饰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绩,代表作有小说集《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论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3、整体感知:

  本文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

  第一部分:山野对歌。对歌具有对抗赛性质,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这部分主要写唱歌人,对演唱者不惜浓墨重彩、工笔描绘,烘托出活泼欢快的场面,描绘出朴素动人的情景。

  第二部分:山路漫歌。这是即兴的自由歌唱,发乎性情,自然成趣。这部分着力描写唱歌人所处的优美环境:天如此之蓝,花如此之美,悠悠鸟鸣如此婉转动听,而在这样美好环境中长大的女孩儿,自然是歌声动人、情韵动人。这是以优美环境映衬优美的人物优美的歌。

  第三部分:村寨传歌。这是一次民歌的展览,是一间民歌的课堂。这部分场面宏伟,气势壮观。写唱歌的场面。更是盛况空前。写场面,有全局描绘,有细部刻画,宛若电影画面中的全景与特写。

  4、深入剖析——欣赏的语段:

  (1)第二段中“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多”字在文中是否可有可无?“种种不同方式”具体指的是什么?

  “多是情歌酬和”说的是云南对歌以情歌为主,但仍有其它内容,因此一“多”字用得准确精当,无可更易。 “种种不同方式”有总领作用,具体包含以下几种对歌方式:见景生情,即物起兴;提问;互嘲互赞。

  (2)第三段的人物描写结合课后练习二,比较两种人物描写在写法上的不同。说说你更喜欢哪一种,及其原因。

  文中的第三段,以工笔描绘为主,刻画细腻真实,作者的态度隐藏在字里行间。这段文字用一系列短句,如同一幅人物肖像:写面容、写牙齿、写衣饰,笔笔如在眼前,着色浓重、艳丽。

  《边城》中对主人公翠翠的描写,重在描写人物的神韵气度,流露出作者强烈的情感倾向。为了写出人物内在的精神风貌,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意在写出人物空灵动人的精神之美。因此这段文字显得飘忽灵秀。

  这两段人物描写各有千秋,文中的二小节以写实为主,工笔描绘,写出了人物的面目神态,真实自然;《边城》中对小翠的描写侧重写虚,写出了人物的精神面貌,空灵动人。

  (3)第四段作者用很多笔墨描写由呈贡进城时的一路景色。路上的景色、小鸟的歌唱和“赶马女孩子的歌唱”有什么关系呢? 作者写这些有什么用意

  “赶马女孩子的歌唱”是这一段的主要内容。但是作者并没有直奔主题来写这些内容。首先是一种写实:云南确实有着如此美丽的风光,也有如此动人的赶马女孩,作者此时所做的只是据实而录——慢慢描绘,为读者画出了一幅充满自然情趣的山野风光,然后再自然地写到女孩的歌唱。其次为“赶马女孩子的歌唱”创设了一个动人的场景。鲜花烂漫,山鸟齐唱,这是何等的生机活泼,而生活在其间的女孩儿日日领略,潜移默化,在性格气质上早已渐渐沾染了如此美好的自然真趣。第三,山鸟或悠扬或朴质的鸣唱与“赶马女孩的歌唱”交相应和,互为呼应,交织成一片动人的田园交响曲。

  用环境描写作背景,渲染了诗情画意,衬托人更美。

  (4)通过第五段学习场面描写。文章中的场面,一般是指情节发展过程中的某一时间和环境中,人物同人物相互发生关系而构成的生活画面,即“一个或多个人物,在某一境界中,占若干连续的时间而有所活动”。因此,场面描写是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动”的描写。它往往是叙述描写等方法的综合运用,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等描写手段的集中表现。它要求通过人物的活动写出全场的气氛。它既有全场的鸟瞰也穿插有个别人或事的特写。

  找出第五小节中所写的人物及人物活动,区分哪些是对全场的鸟瞰,哪些是对个别人或事的特写。

  全场鸟瞰的句子有:“到时候住处院子两楼和那道长长的屋檐下,集合了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六人围坐一桌,足足坐满了三十来张矮方桌,各桌各自轮流低声唱《十二月花》,和其他本地好听曲子。”特写的句子有:“随后才想起这里是村子口摆小摊卖酸泡梨的,那里有城门边挑水洗衣的,打铁箍桶的工匠,小杂货商店的管事,乡村土医生和阉鸡匠,更多的自然是赶马女孩子、不同年龄的农民和四处飘乡赶集卖针线花样的老太婆,原来熟人真不少!”

  5、小结:

  沈从文先生以明净、潇洒、随意的文字为我们勾勒了云南特有的风景、风物、民情、民风,这些文字展示了云南特有的淳朴自然的风俗人情,以一种抒情诗所特有的含蓄与优美的笔调热情吟唱,令人回味无穷。这一切都源于沈从文先生对生活、人生的挚爱。

 


中考政策 中考状元 中考饮食 中考备考辅导 中考复习资料
分享

热门关注

八年级语文考试必考古诗词总结

八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必考古诗词总结

八年级语文古诗词

八年级语文古诗词总结

八年级语文古诗词

初中语文学习方法有哪些

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现代文有哪些阅读技巧

初中语文现代文

2020中考语文:汉语知识归纳

中考语文知识归纳

2020中考语文常考知识之魏晋时期

中考语文常考知识

2020中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技巧【汇总】

中考语文复习技巧

2020中考语文基础知识点分析

中学语文基础知识点解析

2020中考语文:教材重要知识点复习

中考语文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