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方案(篇1)
为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提升教师理论素养、专业水平和教学实践应用能力,加强教师之间相互合作、交流,探讨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总结和推广先进教学经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我校教研活动方案。
以“发展校园特色”办学目标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深化教育科研,狠抓教学管理,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实施以研促教,以研兴教,为广大教师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是教研活动的宗旨,充分体现全体性、导向性、操作性、发展性、激励性。
教研活动要立足我校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以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和教研能力,逐步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并通过教研活动的开展,创设一种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切磋、相互交流的文化氛围,使教研组成为一个促进教师不断成长与提高的学习化共同体。
1、个人、集体备课相结合,关注每一节课,帮助教师解决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2、教师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重难点等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依托学科组,校际间合作,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讨论解决的策略,多人实践体验,深入研究。
3、开展示范课、优质课、研究课等教学观摩活动,让有经验的老师,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头作用。
4、加强校际交流学习:到外校听课、学习考察的老师,要把外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引进来。
5、教学研讨、经验总结、撰写教学论文、案例反思等。
1、加强理论学习,树立课程观、教学观、质量观。各教研组每两周组织一次。
2、建立学科备课组,实行在教师个人备课基础上的'集体备课制度。每教研组每两
个星期组织一次集体备课。个人备课做到“六备”,实行超周备课,教师应有教案上课。集体备课主要在组内进行,集体备课的内容可为一个学期或一个阶段中较难把握的内容。活动前组长确定备课内容和人员,活动时重在分析教材设计意图和讨论课堂教学设计,形成相对成熟的备课资料。
3、以教研组为单位,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教研活动。每次活动应有过程、人数、具体内容等记录和资料,教导处要参与指导,起专业引领作用。
4、教研活动应全员参与,积极围绕活动主题内容发表个人见解、展示自我。
5、以学校为基地开展各种校本教研活动,如理论学习、教学研讨、课题研究、教学观摩、教学竞赛、成果展示、校际交流等一系列活动。
6、参加校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培训或研修。
7、每教研组每月开展一次课题研究,完成一次课题研讨课。
1、每学期初,教研组长根据教导处统一部署和本组实际情况,订好本学期教研活动计划。
2、在教导处统一领导下,各教研组由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教师按计划进行教研活动。
3、教师应准时参加教研活动,不得无故缺席。在活动时,教师应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努力形成争鸣、探究、团结的教研气氛。认真记录,并写好心得体会。
4、积极参加教研课题的研究工作,积极撰写相关的论文。
5、学期结束时,教研组要把本学期在活动中产生的各种资料交教导处,教研组长还应提倡和支持教师及时总结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点滴经验。
教研方案(篇2)
在社会生活中,人人都渴望受到尊重。但现实中,却常有一些不尊重别人的现象发生。比如,人群中,普遍存在着因他人的成绩、才能、名誉、境遇超过自己而产生一种嫉妒心理。这种因差异而产生的嫉妒心理,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更使自己疲惫不堪,学生中,这种现象十分常见。
1、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白嫉妒是一种心理病态,认识到由于嫉妒而产生的不良后果。
2、正确认识自己的这种状态,学习如何避免和克服嫉妒。
3、使学生懂得应该以友爱、尊重和宽容的态度与他人相处。
1、以不署名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生活中的体会,把感受最深的'因别人在其它方面超过自己而产生嫉妒的经过写出来。
2、确定扮演角色,并进行小品《无名之火》的排练。
3、黑板上写“克服嫉妒心理,学会尊重他人”几个大字。
4、邀请几名家长前来参加,讲清活动目的。
剧情:双休日,六年级女学生刘玲正在家里做功课。同院的杨阿姨喊刘玲去她家接妈妈的电话。刘玲执意要爸爸去接;杨阿姨邀请刘玲去她家玩电脑游戏,刘玲婉言谢绝;刘玲和爸爸一起外出,在大门口看到杨阿姨家新买的汽车,刘玲不屑一顾并忿忿地埋怨爸爸:“怎么咱家电话、电脑、汽车一样都没有?”
学校里,刘玲和张丽这对好朋友,正在研究一道物理难题。当得知张丽在今天的测验中又得了全班最高分,成绩不如张丽的刘玲一反常态,下课后拒绝和张丽一起跳绳;放学不和张丽一起走;班里选班长,张丽是两名候选人之一,刘玲却故意选了另外那名同学(本来她是要选张丽的)
(1)刘玲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行为呢?
(因为她家没有杨阿姨家富裕,她的成绩没有张丽好,所以产生了“嫉妒”)
(2)定义“嫉妒”
“嫉妒”是一种消极的、不健康的心理。人和人之间进行比较,看到别人某一方面比自己好,自己又达不到他人的水平现而发展到不甘心,并达到了恼怒于他人的程度。
4、制“妙方”
(以小组讨论研究、记者采访专家、家长谈论感受的形式,讨论方法,促进心理健康)
(1)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才能避免和克服自己的“嫉妒”心理。
同学们,生活在群体中的我们,常会将自己和周围的人作比较。有的同学通过比较看到了别人的优点,发现了自己的缺点,他们在比较中找差距,在比较中求进步。还有一类同学,他们也在比较,也在找优点,寻缺点,可是得出的结果却和第一类同学大不一样。他们比较出了别人的缺点,却对别人的优点视而不见;他们比较出了自己的优点,却对自己的缺点只字不提。这一类同学总是一味的否定别人,抬高自己,他们比较来比较去,只收获了一颗“嫉妒”的种子。一个产生了嫉妒心的人如同一棵生了虫的树,如果不及时把“嫉妒”这只虫子除掉,而是上它在躯体里寄生,那么,等待这个人的命运惟有“枝枯叶黄”。为此,我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能正确对待同学、朋友取得的成绩,化压力为动力,变嫉妒心为上进心。
教研方案(篇3)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教育不断地被提升和改革,教育局颁布了县域教研共同体建设方案,其根本目的是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改进学校教学质量。本文将详细讲解县域教研共同体建设方案最新的内容,探讨其优势以及如何落实。
方案的核心目标是通过教师之间的互相合作来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教育部门发现传统上教师单打独斗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因此教研共同体的建立成为了必然趋势。教研共同体主要是由县域内的教师自发组成,就某一教学主题进行交流和研究,为提高本地区教育水平提供必要支持。近年来,教育局和各地的学校纷纷响应教研共同体建设方案,提供大量的支持和资源,让教研共同体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推进教学改革的力量。
教研共同体建设的优势:
1.促进个人发展:教育改革和教研活动的持续推进,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自我提升的空间。教师在教研共同体中可以通过交流经验和分享教学技能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2. 促进本土教师技能交流:教研共同体是一个以地方为中心的活动形式,因此能够更好地促进本土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通过教学研究,本地区的教师可以更好地分享彼此的经验,提高整个地区教育水平。
3. 创新教育思路:教研共同体不仅是一个交流经验的平台,更为重要的是它鼓励教师创新教育思路。在教研活动中,教师们可以分享和探讨新的教学方法和创新理念,从而为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4.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研共同体的建立能够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学资源。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可以分享和学习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具体实施方案:
为了确保教研共同体的建设能够真正发挥出作用,教育局提供了一套详细的实施方案。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
1.组织教研共同体:在县内各所学校中推选出优秀教师,组成教研共同体。教研共同体的成员可以根据感兴趣的教学主题自由参加,每个共同体的人数不宜过多,以保证充分的交流和讨论空间。
2.确定研究方向:教育局将发布每一年度的研究主题,教研共同体的成员自主选择需要研究的主题,根据实际情况和学校需求考虑主题的质量、难度和适用性。
3.开展教研活动:教育局会定期组织教研活动,要求教研共同体的成员进行学习和教学交流。教育局也将会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以便教研共同体成员开展工作,例如相关的教材、教学设备等等。
4.总结报告:教研共同体成员需要根据研究主题完成相关的总结报告,以便更好地沟通和交流,汇总经验,梳理思路。同时也为日后的教育改革提供指导建议。
总之,教研共同体是一个重要的教育改革推动力量,它通过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协作,同时更能够提高整个地区的教育水平。县域教研共同体建设方案是一个全新的教育改革模式,不断创新,不断推进,才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为教学改革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
教研方案(篇4)
为了进一步落实峄城区教育局《关于开展“教师全员磨练合格课”活动的实施方案》(峄教发〔20xx〕10号)、《关于开展“有效教学”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峄教发〔20xx〕71号),阴平镇教委《关于开展“教师全员磨练合格课”活动的实施方案》(阴教发〔20xx〕7号)等文件要求,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避免无效低效课堂,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深化素质教育。根据区、镇教育部门要求,我校制定出台了《卜乐小学20xx/20xx第二学期“教师全员磨练合格课”活动的实施方案》,决定本学期在全体教师中继续深入开展“全员磨练合格课”活动。为保障活动的有序进行特制定我组磨课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山东省教育厅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鲁教基字〔20xx〕1号)等文件精神为指南,以“新课程系列课达标”活动为基础,以推行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为切入点,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中心,以示范课为导向,以研讨课为主体,以评比课为促进,以验收课为评价,引领教师聚焦课堂,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聚焦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课程改革向更深层次发展,推动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二、参加人员
孙学海李浩谢旭郑纪伟郑波陈化彩
三、活动安排
常识组磨课活动日程安排
(20xx年2月17日)
四、活动内容与要求
1、确定“磨课日”,把每周三定为我组“磨课日”,下午放学后一小时为磨课研讨时间。
2、要求教师在磨课活动中努力做到“四个一”,即认真上好或听好每一节课、做一次高质量的磨课发言、写一份有分量的磨课心得、向执教者提一条有价值的教学建议。
3、教师在评课过程中要少讲“人情话”、“场面话”,多提建议和意见。具体做到“三个一”,即肯定一个优点,指出一个缺点,提出一条改进意见。
4、实施“上课—磨课—上课”的操作模式,使上课和磨课成为一个前后相通、及时反馈的工作链条。
5、加强教师听课、评课出勤管理。教导处、考核办联合对教师的听评课出勤情况进行检查,其结果纳入教师学期评价结果。
教研方案(篇5)
一、指导思想:
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开展“网络教研”的会议精神,积极动员和组织全校教师投入网络教研试点工作,旨在提高我校教研信息化水平,探索数字化教研新路,拓宽校本教研途径、创新校本教研形式。我校将开展网络教学研究活动,利用校本研究网,建立开放、动态的网络教研平台,为教师参与教研提供更为便捷的方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促进教师教学教研水平的提高。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为新课程改革实验做出更大贡献。
二、实施步骤:
网络教研是一项基于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校本教研模式,是学校常规教研的一种有效载体,能促进教研跨时空交流和资源共建共享,放大教研功能。为促使网络教研工作在我校顺利开展和深入进行,学校将分阶段组织实施:
(一)宣传学习。
通过教工大会、教研组活动向全校教师积极宣传网络教研会议精神,学习宣传《实验一小网络教研实施方案》。随着教育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越来越多地要利用和依靠信息技术手段,各项工作手段的网络化是必然的趋势。所以无论是学校,还是区域,教研工作的网络化也是必然的发展趋势。通过学习和宣传,要使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到网络教研的现实意义和运用前景,转变观念、积极参与,将常规教研和信息技术有效整合,谁能够在这方面先走一步,谁就会占先机,先得益。
(二)成立组织机构。
4、领导小组职责:
教研方案(篇6)
关于教研共同体工作方案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师发展的不断提升,教研共同体的概念和实践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教研共同体是一种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来提升教学水平和提高学生成绩的组织形式。为了更好地推动和发展教研共同体,制定和实施一份完善的工作方案至关重要。
一、目标与导向
教研共同体工作方案的首要目标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通过建立共同体内部的交流机制和协作平台,促使教师相互启发和借鉴,共同探讨教学问题和解决方案。同时,教研共同体的工作方案需要确立导向,即明确教研以学生为中心,以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出发点,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二、组成与结构
教研共同体的组成需要具有多样性与协作性。教研共同体可以由一所学校的不同年级和不同学科的教师组成,也可以由多所学校的教师组成,涉及多个年级和学科。此外,教研共同体需要设立组织机构和明确的分工,包括组长、分组负责人和教研秘书等角色,以确保教研工作的有序进行。
三、工作内容与方式
教研共同体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教师教学观摩、教学经验分享、教材建设、教学研究等方面。在教学观摩方面,教师可以相互开放课堂,互相观摩教学过程,并进行反思和讨论。教学经验分享可以通过书面形式或者工作坊的形式进行,让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体会。教材建设和教学研究可以由教研共同体来开展,通过教材编写和教学研究项目的开展,推动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教研共同体的工作方式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线下,可以组织定期的教研会议和研讨会,集中讨论和交流教学问题。在线上,可以通过微信群、论坛或者教研平台进行信息的分享和交流。此外,教研共同体还可以组织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会和培训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四、激励与评价
教研共同体的工作方案需要建立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激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并取得成果。可以通过表彰优秀教研成果、评选优秀教研组和教研个人等方式来激励教师。评价体系可以定期对教研共同体的工作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工作方案。
五、发展与成果
教研共同体工作方案的最终目标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教研共同体的工作,可以促使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和课程改进,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学生通过接受个性化和优质的教育服务,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成果。
总之,教研共同体作为一种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组织形式,在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完善的工作方案,可以激发教师的热情和创造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教研共同体也需要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以适应教育改革和教师发展的需要,实现教育教学的持续改进和创新。
教研方案(篇7)
随着课改的推进,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已成为教育专业发展和教师个人成长的迫切需要。为转变教育观念,与时俱进,在搞好常规教学工作的基础上,抓好对课改的管理和教师校本培训工作,以研促教,以研促训,使课改实验能稳步向前推进。教师培训工作是提高教师实验素质教育的能力的基础性工作,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为确保我校教师培训工作的扎实、有序进行,特制定教师培训工作制度。
一、加强领导、注重宣传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以分管校长为常务组长,负责学校校本培训组织、管理、服务、教学、教研、科研资料积累等项工作
2、学校教务处要把推进课改作为中心工作,为课改服好务,负责教师学科培训、教研、科研组织管理工作;要搞好《课题研究》,及时搜集、总结、报道、推广学校、教师在课改中的经验,积累、整理课改相关资料。
3、要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课改,让社会、家长、学生了解课改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努力争取社会、家长、学生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4、建立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对工作中涌现的有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课改过
程中的优秀成果进行及时推广。
二、转变观念,落实措施
(一)努力转变观念树立“五个意识”
意识决定行为,观念指导课改。增强使命感,强化课改责任意识,逐步树立“五个意识”,努力完成课改实验任务。
(1)要树立课程意识,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教师要创造性地变被动地使用教材为主动地挖掘教材,成为课程的开发设计者。
(2)要树立开放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走进社会,走进生活,拉近与社会、生活的距离,让教学内容,教学时间、空间,教学策略等呈现开放性,注重科学和生活的有机整合。
(3)要树立综合意识,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教育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让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成为学生发展的双翼,在广泛的学科渗透、熏陶、体验和积累中增长知识。
(4)要树立评价意识,让每个学生能体验到成功和快乐。评价既要关注了学生的学业成绩,又发现和发展了学生的潜能;既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又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要使评价从单纯的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主对知识技能掌握情况转变为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尤其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变化与进步。
(5)要树立情感意识,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方式;尊重学主的人格,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重视情感、意志、动机、信念等人格因素的价值;与学生情感互动,心灵沟通,共同发展。
教研方案(篇8)
各年级要认真负责备课和教学研究工作,努力提高本年级语文教学质量。
1、组织本组教师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2、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教研组工作计划,拟订出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教师在个人独立备课的同时进行集体备课。每周至少一次集体备课研讨,共同研究单元或课时目标、重点难点疑点关键点、作业或练习、教学过程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以统一进度,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组织指导教师听课、轮听课、评课等活动。
4、积极开展教研活动,认真落实本组教科研课题,以教学科研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不走过程,不搞花架子。
教师是开展教研工作的承受者和受益者,是开展教研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每位教师必须主动、认真地进行教研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成长,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1)、认真参加学校、教研组和年级组以及各级主管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态度端正。认真完成指派给自己的任务。
(2)、认真完成教研组交给自己的备课任务,不抄袭。在教研组、年级组讨论时要认真准备,积极发言。
(3)、认真参加听课、说课、评课活动,每周写1-2个教学反思,每月至少听4节课。
(4)、在教学实践的同时,努力做到六个一:每年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著作,确定一个教学研究课题,上好一堂教学公开课,完成一份优质教案,写一份课堂教学叙事案例,撰写一篇以上教研论文。
(5)、熟悉课程标准、教科书及必要的教参资料,与同伴一起制定好一学期的授课计划。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标高,写好教学设计方案。
(6)、能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和互联网资源,查找资料,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知识积累。
教研方案(篇9)
认真开展活动,落实各项措施
1、按规定开齐课程。按规定使好课程教材,教者要深入理解教材,把握编者意图,体会教材特点,灵活运用教材。在课改教学新理念指导下,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基础性的学习能力。
2、上好社会实践课,搞好校本课程开发,增强课程育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能力。学校以教师为主体,争取家长、社区人士的参与,结合本校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运用校本课程。要在积累延伸或开发性资料的基础上,编写,收集学生开发性阅读材料。
3、认真开展课改教师参加以专题讲座、讨论、案例分析、经验交流、教学观摩等形式为主,以解决观念转变问题的通识性培训;以《课程标准》解读为主要内容,结合教材,以教师实施新课程,操作新课程为目标,主要解决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为主的学科性培训。要本着“边实践、边培训、边总结、边提高”的精神,落实好平时的分散培训,在过程中为广大教师提供示范、跟踪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搜集材料,供教师们学习和讨论,以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4、大力开展以学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建立以校为本,自下而上的教学研究制度。
(1)要发挥好教研组的作用,认真要研究课程。要做好学生学习情况调查,确立教学的起点和重点,了解学生学年内的变化;要开发课程资源,以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教师要形成互动教研,教学反思,课后案例分析的习惯。
(2)教师要认真开展好“八个一”活动:每课写一次教学反思;每周一次集中教研,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每学期向学校提供一个典型教学案例分析;每学期上一节研讨课;每学期写六篇学习《课标》或专业理论学习的心得体会;每期至少写一篇课改研究论文;每人建一个班级学生成长记录袋;每学期订好学科实验计划,计划内容的制定,可从学情分析、教材的理解、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进度五个方面入手,计划要简明实用。
(3)形成课改例会制度,搞好集体备课工作。集体备课时间要保证,每周活动一次,每次不少于一节课,要人人参与,讲究实效。集体备课主要解决老师们在钻研教材中的困惑和疑问,交流处理教材的方法,探讨如何创造性使用教材,及时解决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点滴问题。
(4)大力开展“一课多教”“一课三研讨”的教研活动,研讨时要谈理念、谈观点、找问题、讲困惑、提建议。
5、改革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师观念转变的载体,是新课程实验的关键环节。教学中,教师既要让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又要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
6、走“科研兴校”之路,教师要强化搞课改就是搞科研的意识,紧紧围绕课改深入研究实验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要通过科研提升教师的认识水平与研究能力,使教师在实践与理论的对接中逐渐实现教学行为的转变。学校要通过调研,将课改的关键点,困难点纳入教育科研内容。在课改实验过程中解决教师面临的具体问题。教师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总结,写出经验论文,积极投稿。
7、评价要突出“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促进人的发展”的课改基本理念。在按照市教育局评价体系对学校、教师、学生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根据本校的实际积极有本校特色的评价方法,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校本部对各校的评价主要看发展,注重在实际考察过程中;对教师的评价重在看发展、看变化,不把教学成绩作为唯一的标准。教师要积极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记录下学生在学习期间的各种变化、发展和进步。
##结束教研方案(篇10)
近年来,县级教研共同体建设成为了各级教育部门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县域教研共同体建设,对于提高学校教育水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促进作用。
一、县域教研共同体建设的意义
县级教研共同体是指一批优秀教师、管理者和教研人员在县域内围绕着共同的教研目标、任务和理念,进行跨学科、跨层级的教学研究。县级教研共同体建设的意义在于:
1、促进教师职业成长
县域教研共同体建设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县域教研共同体是一个富有活力的教师群体,他们共同研讨、彼此交流,汲取各方面的营养,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体系,实现教育创新。
2、提高学校教育水平
教师是学校的主人翁,教育质量的好坏与教师的素质有很大关系。教研共同体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育素养,促进教授技能的提高。建立县域教研共同体,使得教师学习、研究、交流有了更广泛、更丰富的平台,开拓了教育的视野,传递了鲜活的教育思想。
3、推进素质教育
县域教研共同体建设是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一种新模式、新机制。教研共同体建设是围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改革、教育评价、课程设计等方面加大力度,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积极主动,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4、促进基础教育现代化
县级教研共同体建设也脱胎于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的现代化日益成为基础教育的必要条件。县级教研共同体建设有利于借助现代化手段,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
二、县域教研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步骤
1、确定主题,制订计划
县级教研共同体建设的开展,必须有一个具体的主题和计划,为共同研讨、交流、学习、提高教学水平提供具体而明确的路径与任务目标。主题如何确定?可以查看学校的整体教育规划,结合实际情况确定。
2、选优组建
县级教研共同体的建设,需要选优组建,吸纳优秀、有创新理念、有教育改革动能的教师参与。在选优组建时,要充分发挥教育部门的作用,重视教师的学术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和敬业精神。
3、开展教研活动
县级教研共同体建设有赖于规范的教研活动,教研活动以创新管理制度的形式,以教材改编、课件设计、学科组改革、教育评价等为主,让教师以实际的教育案例为基础,促进教学改革。
4、评估反馈
县级教研共同体建设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在过程中进行学习和总结,然后进行评估反馈。学校教师要通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科群体和整体评估等,逐步提高教学研究成果的质量。
三、县域教研共同体建设的影响
县级教研共同体建设成为促进县域教育现代化、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力支撑。县域教研共同体建设的成果展示如下:
1、教师学科知识和教授技能的不断升高。
2、教学研究和组织能力的积极开发。
3、教育部门职能的改变和提升。
4、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对国家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贡献。
总之,县域教研共同体建设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有力支撑,是打造优秀教育品牌的重要抓手,是提高教师素养的必由之路。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的县级教研共同体涌现,让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育创新水平都得到更大发展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