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写范文,你有什么可分享的吗?写作范文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组织和表达自己的思想。了解范文的撰写技巧有助于我提高写作的实际操作能力,下面是与“小学综合组述职报告”相关的新闻报道供您参考,祝您在阅读文章时有所获得!
小学综合组述职报告 篇1
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入手,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质与审美能力,改革并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较好的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对照期初计划,应该说我组基本完成了一学期的教育教学计划,现对本学期就教育、教学工作方面作如下总结。
一、教研组建设方面:
1、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更新教学观念,遵守职业道德,积极推行素质教育。
2、积极参加政治学习以及学校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自觉执行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
3、我们组形成了一个“团结活泼、善于改革、奋发进取”的良好组风。组内各学科都在期初制定了教育、教学计划和竞赛、参赛计划。并能按照计划工作,具体落到实处。真正做到了期初有计划、期中有检查、期末有总结。
4、加强了教研组凝聚力,发扬团结协作精神。我们教研组有10名教师,通过每次的活动,能不断增进同事之间的交流和了解,密切了联系,并在工作上大家互相帮助,增进彼此之间的团结与合作,以集体的力量来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组内没有出现因迟到早退而受到学校批评的情况。
5、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本学年开展了校园科技节,理论联系了实际,既锻炼了思维和动手能力,又丰富了校园生活,深受师生好评。
二、教学研究方面:
课程改革为综合学科教育带来了绿色的春天,它展示出一种全新的设计思路。它给长期习惯于以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的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全体组员正确把握艺术教育的特点,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强综合实践活动,倡导自主、探究学习方式进行教学。
1、在认真钻研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制定出学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在课时比较紧张的情况下,通过集体备课,改进教学教法,采用多媒体等手段都能够圆满的完成教学计划。
2、坚持集体教研活动,有时以学科为单位集体学习教育理论,互相讨论,互相启发探讨好的教学方法。有时以备课组为单位集体备课,研究教材,对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疑难、困惑或经验、建议,全组老师一起积极探讨,对改进教学水平有很大程度的启示和帮助。
3、本学年组织观摩课、公开课以及外校参观学习听课。外出学习、听课的老师,回来后能热心的向组内其他教师介绍学习内容与经验。
4、组内绝大多数教师都能在落实教学常规的基础上,注重能力的培养。我们始终把握这样一个原则“表扬加鼓励减批评”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当堂内容当堂解决。
三、存在问题:
1、由于平时经历的问题少,所以在处理问题上有时策略性不够;计划性也不是很强。工作中缺少一种钻劲。理论层次还不够,工作中的懒惰思想还是比较突出。
2、跨学科的联系研讨次数太少,没有发挥出学科间的横向渗透作用。
四、努力方向:
1、以综合实践作为媒介,促进年级组间的联系与发展(在年级组内多搞活动)。
2、对全学期的工作作全盘计划,统筹兼顾。
3、以特长发展特色,以特色展示自我(在上好课的基础上加强代表队的建设,形成强有力的循环性的梯队,努力多出成绩,)。
忙碌而有序的一年已经过去,我们取得的成绩的确不少,一学期来个个都能严格要求自己,上进心较强,团结协作精神较上学期相比,有明显的进步,无论是学校还是个人,只要是需要帮助的,我们都义不容辞、从不推辞,但对照中青年教师在学校中应承担的义务与责任来看,我们还得再作一番思考。
最后,我借此机会向对我们的工作给予关心、支持和理解的各位领导表示感谢,向支持、协助我们开展各种活动的班主任及其它学科组的老师们表示感谢,向在各种活动中付出辛勤劳动的本组全体老师表示感谢,谢谢大家!
小学综合组述职报告 篇2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实践为主的课程,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教师在活动中不是一味的教,而是气质、是起指导作用,指导学生怎么做,所以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教师是以指导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在活动的全过程中。如在进行六年级的玩石头的活动时,我先出示一个大的主题后,就有学生自己讨论想在哪些方面玩石头,提出小的专题,这也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兴趣,学生提出了很多建议,最后根据学生的爱好,教师帮助学生选定小专题。自由组成小组,几个不同的小组。
二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求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程,要求我们在活动实施的准备阶段、开展过程、总结交流等环节,都应尊重学生的实际,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和需求。我再三年级开展的玩石头活动中,就注意了这一点,小专题由学生找,学生在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组合,去探究自己喜欢的内容,完成后还可以参加其他小专题的研究。这样提高了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激发了他们乐于探究的欲望,同时掌握了手机信息资料的方法。
三充分发挥学生在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
活动课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一门学科,学生是课程的实施者、参与者,学生的活动成果如何,反映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否发挥出来了。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活动的主题或课题的提出,到活动方案的制定、实施、活动的总结交流、评价,都应尽可能让学生自主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活动后让学生写出活动的总结报告,弹出自己的收获和不足。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总结评价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吸取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培养,更加关注学生的感受,使学生在这门学科的学习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
小学综合组述职报告 篇3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增设“实践活动与综合应用”的目标,其要求是: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既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数学教育改革的必然。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我们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用心经营,激发“学趣”;用心创设,激活“学识”;用心发掘,激进“学技”,真正有效地“激”起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综合实践活动课强调创造性问题解决、合作学习等策略的运用,鼓励学生建立各种联系,从而走出封闭的个体学习行为,迈向个体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学生成长为一个学生合作与交流的社会主体,使学习既具有个人意义又具有社会意义。而《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地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增设“实践活动与综合应用”的目标,其要求是: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既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数学教育改革的必然。但数学综合实践课的目的不是为了实践而实践,更不是为了场面的热闹而开设的,而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活动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发展、有所提高,其目的也是为了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供机会,为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能力创造条件,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具备着个人和社会两重意义,真正达到“活学活用”的境界。由此可见,有效性的教学正应该朝着学生们的“综合性学习”目标而迈进。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是双边活动。数学新课程标准也较为明显地强调课堂中的教学应转变教师的角色,指出教师不但是综合性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且也是活动的参与者。也强调了我们的综合性活动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中获得对学数学的理解。如果说我们的教学是为学生的生活,那么学科综合性活动则是让学生回归生活的真正领域。所以,如何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体验生活中的数学乐趣,从而爱上了数学。这就是数学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会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着眼点。但如何让教好学生解决问题,应用知识,真正起到学以致用呢?从多年来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探索中,我们认为应该大胆创设出学科综合性学习活动,让知识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
因此,教学时,我们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用心经营,有效地“激”起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真正得以发展。
一、用心营造,激发“学趣”。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建构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真正的学习并不是由教师传授给儿童的,而是出自学生本身,要让学生自发的、主动的进行学习。而这一系列活动都源于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故此,作为数学综合性学习活动课的经营者,我们更有必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学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科特点,用心营造有利的时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动机。而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兴趣的培养,充分地体现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中。特别是对于这些枯燥泛味的数学知识来说,我们更应创设一切实践时机,重视所有活动情境的创设,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活动组织形式,让每个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都能发现问题并且乐于去解决这些问题,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
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主要是运用已有知识于活动中,没有统一的具体要求,没有统一的做法,其活动的过程和活动的结果都是开放的,不可预测的,因此,教师必须彻底抛弃传授、讲解等陈旧的教学方法,必须放手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设计具有意义的感兴趣的问题,安排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心甘情愿地感兴趣地参与实践活动,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自主地探究,自由地选择,获得自己的成果。例如,二年级学生在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几何图形之后,教师可设计“拼出美丽的图画”操作性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动手制作一套七巧板,自主的、有选择的选用学具,开展“折一折,拼一拼,剪一剪,画一画,比比谁的图案最美丽”的系列活动;又如,六年级比例知识讲授完后,教师亦可结合内容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开拓了“争当小小设计师”的活动,画出自己家的平面图,或创设出理想的家园等实践活动。这学期,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后,教师用心引导学生进行收集关于时间方面的信息。他们很感兴趣地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有的到客运站收集关于汽车运行的时间;有的对校园内师生的作息、工作、学习方面的时间;有的去到商店门前等地方记录下关于时间的内容等等。然后,让他们在班上与同学们交流和探讨。最后,学生还很有兴趣地制作了自己的作息时间表,从而培养了珍惜时间、合理运用时间的好习惯。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教师都不提具体要求,只提一般性要求,学生就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并感受到自我成就的喜悦,从而激起了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对数学的“学趣”,同时易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再加上教师的鼓励,让学生感受到实践活动的情趣及数学知识用处之大,让他们在创新运用中中培养审美情趣。
二、用心创设,激活“学识”。
数学课内容的构建是专家在理论研究、实践基础上,按知识的生成体系,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分年级,精心选择优化组合的。而数学实践活动内容则不同,它应融入现实生活中,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尽量保持日常生活的原形,注重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为学生实践活动提供知识基础及实践空间。正如《大纲》中所指出:“使学生能够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这正充分体现了数学活动课独特的实践性。但对于这些以具体形象为主、生活经验匮乏的学生来说,难以达到透彻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尽可能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在生活中找到原形,要善于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成学生看得见、摸得到、听得到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在生活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理解透化知识。同时教师还要用心创造,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用于解释日常生活中有关数学的现象,去解决一些数学问题,使知识、技能同步发展,相得益彰。首先,要结合不同阶段的年龄和知识特点用心引导,创设切合学生实际的生活题材,要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富有创意地生活。。让学生在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实践化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知识,并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巧妙地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数学实践情景,是日常中有效地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必要前提之一。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的设计实践活动的情景,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关注数学问题,主动的探究解决这些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最佳途径。创设“配菜、配衣服”等生动形象的活动环节,更让学生体验到知识来源于生活的真蒂,通过教师的用心创设,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之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中处处需要数学,领悟到数学的用处及乐趣,从而提高了学数学的欲望。
三、用心发掘,激进“学技”。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诞生的一门新课程。它充分强调让学生通过观察、收集整理各种信息,动手实践操作等活动,逐步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数学课程标准》中也强调了“从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具有初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思想,教学中应把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小学数学的全过程。也明确了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面向学生生活而设计的一门经验性、实践性课程,活动中让学生要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提出问题、理解问题,用数学的思想、数学的思考方法去研究问题。
但由于传统的数学课程不太注意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对数学应用的处理总是留有人为编造的痕迹,各类知识相互之间的联系不多,即使有一些也比较牵强,综合运用就更谈不上了。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们的学生强于基础、弱于应用,强于答卷、弱于动手,强于笔试、弱于创造的局面,农村小学生尤为突出。因此,作为数学综合性活动的指导者,更应用实践教学改变现有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关注学生的生存,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倡导有效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从而真正地体现了新形势下的教学改革的要求。实践证明,在开展学科综合性活动课程中,活动的方式可以不受教学大纲和教材的限制,他们可以标新立异,可以超越常规,各种潜在的创造欲望可以尽量的发挥,各种独具的才能可以充分的展示,这种教育环境十分有利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其综合性更高层次上明确了学生在进行活动中应用具备的多种能力:有获取直接知识前提的观察力,适应信息化网络时代的收集、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也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协调发展的动手操作能力,与人合作、交流思维的交流表达能力;还有大胆质疑尝试的质疑思考能力,自主研究学习的探究能力,以及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地分析问题的创新能力等,都是数学综合性活动课必备的能力所需。
而数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从一定程上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更高于学生的生活,甚至其他学科,再加上学生的生活经验、年龄特点、数学知识抽象性及教育环境等客观原因的局限,更造成了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不知从何入手”、“不懂怎样实践”、“不会合作交流”等的不良现象。所以,我们用心地去发掘学生内在的潜能,在活动中,教师要摆脱传统的束缚,让学生大胆尝试,允许失败,鼓励学生努力克服困难,不断探究。并把增强学生的策略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落脚点。同时在活动中,教师还应努力提供机会,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更应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全方位上教给学生实践的方法,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激进学生的“学习技能”,从而有效地综合再现了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活学活用数学知识,发展学生各种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思考和表达的机会,有表达自己想法和展示自己才华的场所。我们相信,只有用心去经营,全面去“激起”,我们的数学综合性学习活动才能真正实现其“活动”性——“活”而有效,“动”而有得!
小学综合组述职报告 篇4
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 回顾本学期的工作,在工作中扎扎实实、卓有成效地开展着。我有着几分充实、几分感概,现将一学期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 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五年级一班的综合实践教学工作,五(1)班学生有47人,男生有22人,女生有25人。在本学期学生没有课本的情况下,通过各种调查、走访、讨论等形式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走进生活,确定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必须是学生感兴趣的,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所以在确立主题阶段,教师注意抓住契机,开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
三、自主结合,科学合理
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是以小组活动为基本组织形式。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小组活动的问题确定之后,我们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与分工。我们的经验:在分组中我们先请同学们围绕筛选的几个小组活动内容,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自由的选择,再找合适的同学进行组合。在此基础上,教师为了力求科学性,还要尽量让学生按兴趣、愿望自由分组,同时提出必要的指导性建议,如:提醒学生在组建小组时要注意每组人数应尽量定在5——6人,还要注意小组成员在知识、能力、特长、家庭条件等方面的搭配,尽可能使小组成员在学业成绩、性别、个性、能力等方面具有代表性,已达到各个成员优势互补,互助共进。使得活动中既有利于组员间的取长补短,又便于小组间的公平竞争。学生很快就分好了组。
四、关注活动,适时引导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指导非常重要。教师必要的指导,能帮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把握方向,使活动有序顺利地开展下去。我帮学生把握了方向,使其顺利地开展活动,使学生获得了学习乐趣。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如果不及时解决,就会打击他们对活动的信心和兴趣,老师这时就是他们的钥匙,引路人。因为他们毕竟还是孩子,遇到困难是难免的,给予适当的点拨、引导,会使他们在活动过程中更加充满信心!
小学生年龄较小,对于写作方面还不是很高,往往会忽视一些细节,所以我便抽时间跟孩子们一起参与调查,在调查中及时发现关键之处,提醒他们及时地记录下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导,孩子们便能在体会中记录出一些重要细节。
本学期的教学我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为出发点,强调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注重过程,强调开放,重视师生互动.注意做到以下几地方:
1、基于学生的需要,目的,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课程活动,充分注意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传统学科知识结构与逻辑体系的超越,建构一个更贴近学生真实学习世界的全新课程领域.
2、 回归生活世界.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课程内容.
3,立足实践.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现实问题,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方法也是多样的.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营造实践情境,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
4、着眼创新.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与目标最本质的体现.与学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它不受学科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的限定,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
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收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可以充分发挥出来.
因此我在在教学中着眼创新,以培养今日的学生适应明天的社会生活为己任,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积极探索,主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思考,有所创新,具备初步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精英奠定基础. 总之,本学期的综合教学工作我受益匪浅!
小学综合组述职报告 篇5
xx年以来,在谯城区教育局和薛阁街道办事处综治办的正确领导下,我校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紧紧围绕教育教学这个中心,动员全校力量,落实各项措施,有效地维护了校园的治安环境,创建了安静、整洁、稳定的校园。
一、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格局。
1、学校主要领导很重视综合治理工作。具体体现是:建立了综合治理领导组,设有办公室,将综合治理的要求措施分解到了具体负责人头上,严格制度的落实考核,对不负责任造成事故和案件的要重处重罚。2、层层签订综治责任书。学校与班主任,班主任与学生及家长,要求全校教工学生按责任书的规定办事,规范自己行为习惯。3、建立了校领导值周制;设立门岗监督,加强了督促检查,强化了过程管理。还积极发挥“两会一队”的作用,为它们的顺利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今年秋季教育局、办事处和辖区中心小学及各学校校长参加的评比中,我校综合治理工作受到好评。
二、增强防范意识,加强宣传教育。
1、在教师中,主要通过组织理论学习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师德教育。还通过黑板报宣传,大幅标语的宣传,不断提高教职工的思想素质和法制观念。在总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坚持一个核心,养成教育和创新教育一条原则,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一条主线,自主——参与——实践——创新——成功。
2、在教育管理学生中,坚持做到了三个结合:a、思想道德认识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把《小学生守则》、《小学一日行为规范》等教给学生,让他们懂得应该怎么做,并且形成行为习惯,认真抓好教育——训练——评价三个环节,以教育为基础,评价中有激励校正,校正中再教育。b、把对学生的严格管理同增强学生自觉性相结合,如开展“人人争当升旗手,我为国旗添光彩”活动,启发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习惯的表现,是代表着新中国小主人的形象,应以爱学校、爱祖国的思想为动力,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校、为班级增光添彩。做的好就可以亲手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还要介绍升旗手事迹。这样启发学生的自觉性再辅以纪律制度严格管理,坚持不懈,反复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c、校内、外环境建设相结合,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我校既重视校园的净化、绿化、美化,培养和训练了学生讲卫生,爱护花草树木的行为习惯还重视校园的文化建设,校园内有两条育人长廊,展览了德育和学科成果的图片,对学生进行着启发和渗透教育,另外,我校还同薛阁办事处、薛阁派出所等单位建立了校外教育网点,请了校外辅导员,定期举办家长学校等,这样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协调一致形成合力。
三、严格执行管理制度,积极创建文明校园。
我校建立健全了一整套治安综合治理的规章制度,进行宣传教育,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使综治工作做到了制度化、程序化。管理人员守岗尽责,门卫人员按照要求按时开关门,严格查问出入校门的人员,并且执行登记制度,每天按时对校园,教室、办公室进行巡视。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及时处理。为了保证各项规章制度落实,还建立了学校领导值周制度和节假日值班制度,坚持填写值班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在寒、暑假期间,组织教职工和部分学生轮流值班、护校,由校领导带班,填写值班记录,重在提高人人参与综治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形成群防群治的工作网络,培养爱校如家的思想,树立综合治理人人有责的观念。
电脑室我们都配备了消防灭火器、水桶、铁锹等。门岗定期进行防火培训,学校自己经常检查随时发现和处理事故隐患。
由于制度健全,措施得力,工作到位,加上全校师生员工的努力,使学校今年秋季无案件、无违法、无事故、无火灾、无上访无闹事,学生道德行为规范率达99.5%,优秀率达60%,后进生转化率99%,法制教育普及率达100%,遵纪守法率98%,实践证明,搞好治安综合治理是稳定校园,推动各项工作的基础和保证。我们将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做好综合治理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使我校再上新台阶。
小学综合组述职报告 篇6
一年来,我校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综合治理、平安创建工作为抓手,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意见》,以巩固和创建最安全学校为载体,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治安防范为重点,以教育管理为手段,以常规安全工作为措施,全面启动和推进“五五”普法工作,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构筑坚实的安全屏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一、提高认识加强建设
学校综合治理工作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主要领导是综合治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把综合治理工作,学校安全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分管领导集中精力,做到事前有扎实措施预防,发生问题能按照预案依法及时处置;事后认真总结,汲取教训,并制定整改措施。我校建立了学校依法治校、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学校依法治校综合治理工作的规章制度,制定学校重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按照季节、按照学期,按照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把在特定时期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预警全体师生员工,加强防范指导,明确防范要求,尽一切可能杜绝重特大责任事故和非正常死亡事故的发生。学校把安全稳定管理纳入学校目标管理范畴。切实把安全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每项工作、每个环节,建立起覆盖所有工作环节的安全责任体系,形成人人关心创建,个个保障平安的良好氛围,全体师生积极参与综合治理工作。
二、健全制度加强防范
我校建立严格的校舍安全检查制度,将校舍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相关人员,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改造,及时发现险情隐患并采取正确避险措施。
三、消防安全措施到位。
学校严格按照消防设施建设规范,在重点要害部位配足、配齐消防设备及器材。消防通道及学生紧急疏散通道无障碍物。保持充足的消防水源,消防栓水路畅通。学校明确专人对电线、电器、等设备等要加强检查,及时更换老化或超负荷的线路,杜绝私拉乱接现象,防止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
四、人身安全常抓不懈
我校加强学生人身安全教育,通过主题中队会、班会和举办专题讲座、开展知识竞赛、组织观看录像、发放安全手册、制作宣传版画等形式,宣传交通安全、心理健康卫生、网络安全、反xx、禁毒、食品卫生、治安管理、预防犯罪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交通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学生每天上学放学按居住区域划分路队,并选出路队队长,排队能行在上学放学的路上。
五、调处矛盾共建和谐
我校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信访工作,作为创建最安全学校的一项重要内容,把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积极预防突发性事件的发生。对于学生之间发生的矛盾,教师和家长的矛盾,主动靠前做好调解工作,防止矛盾冲突升级和出现危害师生安全的过激行为,确保学校的安全稳定与和谐。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和制度,完善处置突发事件的预案。一年来,学校未发生重特大矛盾,维护一方的和谐稳定。
六、法制教育形成特色
我们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及警民共建的作用,在法制教育中做到“五个结合”:
1、坚持学校法制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法制教育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发挥其主渠道作用。
2、坚持法制教育与德育活动相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活动,努力增强吸引力。
3、坚持法制教育与日常行为规范相结合,正常进行一日常规检查,增强守法自觉性。
4、坚持法制教育与转差防差工作相结合,通过培优补差活动,严格把好预防关,防止问题学生的出现。
5、坚持法制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通过家长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社区教育领带小组,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扩大覆盖面。
七、强化预警防患未然
我校制订和完善应付各种突发事件的预案,提升处置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的能力,依法及时迅速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学校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实施安全应急疏散演练,提高学生的自救能力。
学校综合治理、平安创建结出了累累硕果,学校多年来一直保持犯罪为零的纪录。优美和谐的校园治安环境,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我们决心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打造和谐平安校园,在依法治校、综合治理、平安创建方面,出新招,出成果,干出新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