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运算三年级教案

  教学过程中教案课件是基本部分,每位老师都要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是教师系统化教学的基础。出国留学网编辑今天为大家准备了一篇精选文章讲述的是“混合运算三年级教案”,希望这篇文章能够让你有所收获建议你将其收藏起来!

混合运算三年级教案【篇1】

  混合运算

  教材分析说明:

  这是本套教材第一次安排连乘的内容。教材选择了某生活小区计划新建居民楼的事情,呈现了一栋楼房的直观图和相关信息,让学生通过解决这个小区可以解决多少户居民的住房问题学习连乘计算。教学时,要让学生看懂情境图,说一说了解到哪些信息,经历从分步计算到三个数连乘的过程,然后鼓励学生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在交流学生分步计算的基础上,把两个算式写成一个算式,学会连乘计算,理解连乘的意义。

  素质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结合小区建房问题,经历自主解决问题、从分步计算到三个数连乘计算的过程。

  【能力教学点】认识连乘算式,会计算简单的三个数连乘的运算式题。

  【德育教学点】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熟练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了解算式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我们身边建起了许多漂亮的楼房,同学们注意到了吗?有一个生活小区计划还要新建8栋楼房呢,我们一起看看楼房示意图好吗?学生读文字叙述并观察楼房示意图。

  了解事情中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1.有8栋楼房

  2.每栋有五个单元

  3.每个单元可住12户居民

  4.问题:可解决多少户居民的住房问题?

  二、自主探索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做完后想一想每一步的运算要解决什么问题。

  你能只列一个综合算式就解决问题吗?列式的方法可能有:

  (1)125=60(户)

  608=480(户)

  (2)85=40(户)

  1240=480(户)

  (3)1258

  =608

  =480(户)

  (4)5812

  =4012

  =480(户)

  三、合作交流

  1.小组交流

  把你列式的方法向你小组的同学介绍介绍并说清楚你每一步运算要解决什么问题。

  2.全班交流

  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方法向全班同学说一说?

  3.讨论连乘算式中每步运算的实际意义.1.小组内交流列式的方法,其他同学补充算法。小结本组方法。

  2.小组内选派代表发言,其他小组准备作补充。

  3.认识连乘及运算顺序

  四、实践与应用

  1.计算

  2524519324

  2.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2798517-2166

  18(86-27)

  224+2528

  3.47页练一练

  1、2、4题

  4.作业:课本47页第3、5题1.22501368

  2.19444811062924

  3.第1题:交流时重点了解学生列综合算式的情况。

  第2题:交流时,可以让分步解答的学生尝试列一列综合算式。

  第4题: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五、板书设计

  混合运算(连乘)

  (1)125=60(户)608=480(户)

  (2)85=40(户)1240=480(户)

  (3)1258

  =608

  =480(户)

  (4)5812

  =4012

  =480(户)答:可以解决480户居民住房问题。

混合运算三年级教案【篇2】

  教学内容:教材第142~143页第6~8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年、月、日等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进一步认识24时计时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经过时间。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简单的数据分类、整理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年、月、日

  1.年、月、日的进率。

  我们本学期学习了时间单位年、月、日。这节课先复习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板书:复习年、月、日)

  请同学们在下面表中括号里填上进率。(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提问:怎样根据公历年份来判断闰年

  2.年、月、日的练习。

  请同学们把期末复习第6题填在书上。

  小黑板出示第6题,学生口答练习中填的数,老师板书。结合提问是怎样想的。

  二、复习简单的统计

  1.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

  提问:简单的数据整理分哪几个步骤指名学生口答,教师板书如下:

  简单的数据整理

  (1)找出数据范围。

  (2)把数据合理分段整理。

  (3)绘制成简单的统计表。

  提问:简单的数据整理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有何作用呢

  2.简单的数据整理练习。

  用投影出示第142页第7题,男同学的体重记录单。

  (1)让学生看着记录单说一说数据整理的三个步骤。

  指名学生说数据的分段,教师板书。

  体重(千克)25以下25~2930~3434以上

  (2)让学生统计各段的人数。指名口答各段的人数并集体校对。

  (3)绘制统计表。

  (4)看表分析第143页的两个问题。

  指名学生口答,并接着让学生说说还想到了什么。

  三、复习四则混合运算

  l,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提问: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如果有括号,该怎么样呢学生口答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老师归纳、板书。

  2.四则混合运算练习。

  做第8题第一行两题。让学生说一说运算顺序。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指出:第1题可以把乘法、除法同时计算、脱式比较简便,第2题可以把两个小括号里的同时计算、脱式比较简便。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复习了哪几方面的内容说一说各个方面的知识要点。

  五、课堂作业

  期末复习第8题余下4题。要求先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混合运算三年级教案【篇3】

  第二单元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教学内容:(机动2课时)

  1。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4课时左右)

  2。应用题(10课时左右)

  3。整理和复习(2课时)

  教学要求:

  1。是学生进一步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使用中括号,能够比较熟练的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2。是学生进一步掌握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

  3。使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进一步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4。使学生初步掌握两个物体运动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数量关系,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行程应用题。

  教学重点:

  1。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2。解答文字题的方法,会用中括号列综合算式解答。

  3。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会列综合算式解答。

  4。掌握两个物体运动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数量关系,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行程应用题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1。在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遇到除法的商的小数位数较多或出现循环小数时,一般保留两位小数后再计算。在取近似值的这一步要写约等号。

  2。分析文字题和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的方法。

  1。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例1~例3和做一做,练习十第1~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明确第一级运算和第二级运算的概念;能比较熟练地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2。能在学生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高度概括、总结。

  3。学会使用中括号,灵活运用运算方法。

  教学重点:

  1。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中括号的使用。

  教学难点:在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遇到除法的商的小数位数较多或出现循环小数时,一般保留两位小数后再计算。在取近似值的这一步要写约等号。

  教具准备:投影片、投影器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口算

  32。8+191。82-0。630。420。58。20。01

  5。21。30。67+1。240。51171。60。4

  2。提问:我们学过哪些运算?(这些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3。计算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板贴)

  一个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加减法和乘除法,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二、尝试

  1。出示例1:下面的算是有哪些运算?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3。7-2。5+4。63。660。9

  ⑴读题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

  生回答:

  ①第一个算式含有加、减两种运算,要先算减法,后算加法。

  ②第二个算式含有乘、除两种运算,要先算乘法,后算除法。③这两个算式中,除了整数就是小数。

  导入:这就是今天要研究的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⑵师: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⑶你能把一个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换一种说法吗?

  引导学生说出一个算式里,如果只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⑷生试算,指名板演。

  3。7-2。5+4。63。660。9

  =1。2+4。6=21。60。9

  =5。8=24

  ⑸反馈练习:口述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7-0。5+0。833。60。45

  2。出示例2:下面的算式里有几级运算?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35。6-51。736。75+2。521。2

  ⑴读题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

  生回答:

  ①这两个算式里都含有两级运算,所以第一题要先算乘法,再算减法;第二题要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②这两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一个算式里,如果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后算第一级运算。

  ⑵试算并说说解题思路。

  35。6-51。736。75+2。521。2

  =35。6-8。65=6。75+21

  =26。95=27。75

  ⑶反馈练习:先说出运算顺序,再算出得数。

  7-0。514+0。832。6+80。53

  3。60。4-1。250。750。30。5-3。2

  3。例1和例2都是没有括号的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接着请看例3。

  三、示范

  1。出示例3:计算3。61。2+0。55。

  ⑴生独立计算,集体订证时,说说这道题含有几级运算?

  ⑵在3。61。2+0。55里,如果要先算1。2+0。5怎么办?运算顺序怎样?

  ⑶在3。61。2+0。55里,如果要先算(1。2+0。5)5,又该怎么办?

  ⑷讨论

  ⑸汇报讨论结果,板书:

  3。6(1。2+0。5)53。6[(1。2+0。5)5]

  ⑹提示:有时需要改变算式中的运算顺序,就要用到括号;如果使用小括号后还需要改变运算顺序,就必须用到中括号。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⑺自学P。40页内容

  ⑻你看懂了哪些内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⑼注意:如果遇到除不尽的情况,或者商的小数位数较多或出现循环小数时,一般可以只除到第三位,然后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再接着往下计算。在保留两位小数取近似值这一步,要注意写约等号,到下一步如果没有再取近似值,仍要写等号。

  2。反馈练习:

  0。4(3。2-0。8)1。25[(3。2+4。06)6。05]

  四、应用

  1。填空(投影出示):

  ⑴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为()。

  ⑵加法和减法叫做第()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运算。

  ⑶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同一级运算,要从();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运算,后做(

  )运算;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再算()里面的。

  2。练习十第1、4题。

  3。判断并说明理由。

  13。63-40。823。8+5。674

  =40。8-40。82=7。474

  =02=1。24

  =0=4。8

  五、体验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六、作业

  练习十第2、3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四则混合运算中的简便运算(例4,做一做,练习十第5~10题)

  教学要求:是学生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一些简便算法和括号的使用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应用学过的运算定律和有关知识简便计算一些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难点:在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能简便计算的要尽

  量使用简便算法。

  教学用具:投影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2。5+0。25)42。74+8。32+1。688。40。2+1。60。2

  10。72-3。5-0。72253212。518。3-9。30。7

  学生口答计算结果,并讲每道题是怎样算的。

  2。揭示课题:

  在四则混合运算中,有时也可以应用运算定律使一些计算简便。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一些简便算法。(板书课题:四则混合运算中的简便算法)

  二、尝试

  1。投影出示例4:看一看下面的算式有什么特点?运用什么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1。82。58+1。81。42+0。5

  2。学生观察和思考后回答:

  (1)这道算式有什么特点?

  (2)应用什么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3。生用简便算法计算出结果,集体订正。

  4。向学生说明:在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如果有哪一部分能简便计算的,要尽量使用简便算法。

  三、应用

  1.做一做。

  先由学生观察并讲这些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再指出,有些题不是一开始就能看出可以用简便算法,而要在计算的过程中,注意观察有没有出现能用简便算法的,如果有,就要尽量用简便算法进行计算。学生做完后集体订正。

  2。练习十第5题:计算下面各题,能用简便算法的用简便算法。

  10。64+7。652。4+11。76

  12。9[14。66-(1。3+8。2)]

  9。83(3。8-2。3)+1。56。17

  6。752-[4。7(0。54-0。38)+2。8]

  15。4[8(6。34-4。59)]

  3。练习十第6题:看谁算得有对又快。

  生按要求比赛,给获胜的同学发奖。

  四、攻破难题:

  1。练习十第11题:小刚架用15米篱笆靠一面墙围成一个宽3。5米的长方形养鸡场。它的面积是多少?

  分析与解:要求长方形的面积,必须先知道长和宽,这里宽是已知的,要求长又不能死板地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求出,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计算。可参照示意图来计算:

  (15-3。52)3。5=28(平方米)

  2。练习十第12题: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

  14。7○[(1。6+1。9)1。4]=3填

  [50。8-(20+9。6○0。4)]5=34填

  五、作业:练习十第7~10题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例5、例6,做一做和练习十一第1~5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掌握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的方法,会根据文字题中的关键词语和、差、积、商、除、除以等,正确使用小括号、中括号。

  2。提高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根据题意确定计算顺序分解计算步骤,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

  教学难点:理解算式中什么情况使用中括号,为什么使用中括号。

  教具准备:投影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口算:(练习十一第1题)

  32。8+190。420。50。67+1。24

  3。060。20。51175。21。3

  8。20。011。82-0。631。60。4

  2。提问:

  (1)什么是和、差、积、商?和、差、积、商各等于什么?

  (2)举例说明除、除以的不同含义。

  3.读题口头列算式

  (1)637加上86与19的积,再减去1375,差是多少?

  (2)从72与64的积里,减去4012除以59的商,差是多少?

  (3)532减379的差,加上192除以4的商,和是多少?

  4.根据给出的条件列出算式(投影逐个出示)

  (1)计算2。4与0。48的差,列式为:2。4+0。48

  (2)用2。4与0。48的差乘以5,列式为:(2。40。48)5

  (3)用2。4与0。48的差乘以5所得的积去除12,商是多少?

  列式为:12(2。40。48)5,对吗?(设疑导入)

  二、尝试

  1。出示例5:2。4与0。48的差乘以5,所得的积去除12,商是多少?

  2。读题讨论这题求的是什么?该怎样去想?

  引导学生回答:这题求的是商,必须知道被除数和除数,被除数是12,除数是2。4与0。48的差乘以5的积。

  3。独立列式解答(指名到黑板讲解答思路)

  12[(2。40。48)5]

  =12[1。925]

  =129。6

  =1。25

  强调:为什么使用中括号?

  4。及时反馈:列式不计算,例5改为:

  (1)2。4与0。48的和乘以5,所得的积去除12,商是多少?

  (2)2。4与0。48的和乘以5,所得的积除以12,商是多少?

  5。完成P。42页做一做

  6。用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的关键是什么?应注意什么?

  7。

  出示例6:一个工程队铺一段公路,每天上午工作4。5小时,下午工作3。5小时,如果按每小时铺路48。5米计算,这个工程队一天共铺路多少米?(用两种方法解答)

  (1)读题,理解题意。

  (2)生独立解答。

  一种:48。54。5=218。5(米)二种:3。5+4。5=8(小时)

  48。53。5=169。5(米)48。58=388(米)

  218。5+169。5=388(米)

  综合算式:

  48。54。5+48。53。548。5(4。5+3。5)

  (3)比较两种综合算式有什么联系?

  8。完成做一做第2题。

  三、应用

  1.练习十一第2题。

  2.选择正确的算式并说明理由。

  (1)8。4加上8。4与1。66的差,所得的和除以4,商是多少?a.8。4+(8。41。66)4

  b。[8。4(8。41。66)]4

  (2)10减去5。6与1。3的和,所得的差去除24。8,商是多少?

  a.[10(5。6+1。3)]24。8

  b.24。8[10(5。6+1。3)]

  3.列综合算式计算下面各题。

  (1)2。8与4的积,减去6。5除以的商,差是多少?

  (2)47减去3。2与1。5的积,再加上6。9,得多少?

  (3)5。6与0。7的和,乘以1与0。4的差,积是多少?

  4.练习十一第4题。

  四、体验

  刚才学的例5、例6,就是今天所学的内容: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应用题,解答时要根据题意,正确使用小括号、中括号。(板书课题)

  五、作业

  练习十一第3、5题。

  第四课时

  练习内容:混合练习(练习十一第6思。)

  练习要求: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会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重点: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

  练习过程:

  一、基本训练

  1.口算。

  2。170。70。40。015。3+6。75。4-3。6-1。4

  300。01151。512。9-8。57。20。4+2。81。4

  教师抽卡片,学生写结果。集体订正。

  2.投影出示:列出综合算式,不计算。

  (1)6。2加上4。2除以2的商,再减去1。5,差是多少?

  (2)6。2加上4。2的和除以2,再减去1。5,差是多少?

  (3)6。2与4。2的和除以2减去1。5的差,商是多少?

  (4)6。2减去4。2与2的和,再乘以1。5,积是多少?

  二、指导练习

  1.口答:练习十一第6题中每小题的运算顺序。

  [69-(4。74+5。16)6]1。2

  [3。5+15-9。80。8]1。6

  2.分析练习十一第8题的数量关系。

  3.练习十一第9题: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7。5+6。1)]1。5=14。7

  [-13。6]=14。71。5

  -13。6=9。8

  =23。4

  生试做第二小题

  三、课堂练习

  练习十一第6、9题

  四、作业

混合运算三年级教案【篇4】

  执教《混合运算》,准备充分、设计合理、层次清楚、过程紧凑,教学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情境的创设

  “数学源于生活”,

  。课堂上再现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从中自然地提出数学问题,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计算教学紧密结合,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于学生积极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解决问题。情境的创设也能促进学生对运算顺序的理解。

  2.利用生活经验,促进学生感悟与理解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初步体会,逐渐学会,学习思辨,掌握技能。

  3.突出算理,分清运算顺序

  学生刚学习两步计算式题时,对运算顺序较难理解,往往难以灵活运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明确算法。第一个问题,在学生列出分步算式的基础上,引导把两个一步计算的算式合成综合算式,使学生体会综合算式的含义,并根据数量之间的关系尝试计算,理解运算的顺序;第二个问题,则引导学生直接列出综合算式,帮助学生联系数量关系理解其运算顺序,

  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4.注意新知与旧知的矛盾冲突

  第一个问题解决“乘加混合”,学生还是习惯地从左往右,但第二个问题“乘减混合”,显然不能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与学生原有的认识组织产生认知冲突,抓住这个时机的'运算顺序的教学

  5.注重数学思考

  坚持让学生在列出算式后说说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注重了思维的表述,又让学生明白要先算乘法的道理。注意对同类题的比较,通过比较归纳出含两级运算的计算顺序,有利于学生掌握。

  6.重视对错误的诊断及矫正

  教学中重视学法指导,尤其是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进行辨析。学生出现的错误主要是(1)格式问题:等于号的对齐;(2)运算顺序:学生在理解了运算顺序之后,有些前面是减法、加法后面是乘法的混合算式,学生往往是将后面的结果写在前面。通过(1)强调算法: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2)针对出现的错误情况展示,进行纠错;(3)算法强化练习进行诊断及矫正。

  改进之处:

  1.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在做混合运算时要教育学生养成:整体观察—分清顺序—认真计算—全面检查的习惯。

  2.教学中前松后紧,要加大练习的量,通过有层次、有坡度的练习,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运算顺序。

  3.语言要严密。

混合运算三年级教案【篇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7页。

  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老师板书信息,提醒学生根据我们组比你们两组的总人数多6人来列式。随学生回答板书:18+182+6

  二、教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1、指板书18+182+6问:谁能给这个算式加小括号,改变它原来的运算顺序。

  2、学生练习:300-(120+254)

  3、同桌分别练习第2题的两组题,练习完后互相检查。全班交流。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独立做题,展示部分学生的答案,共同校对。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做一做,并知名扮演。

  提问:比较每组题的三道算式,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联系,有什么不同吗?

  小结:每组三题都是含有小括号的试题,都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其中每组第2、3题数相同,运算符号也相同,都有小括号,而小括号的位置不同,它们的运算顺序不同,计算结果也就不同了,可见小括号在算式中起了多么大的作用。

  3.做想想做做第4题。

  观察情境图,指名说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谈话;如果我用这样长的线段表示上午运进的140千克,谁能画出表示下午运进的千克数的线段?让学生把线段图补画完整,并表示出所求的问题。

  学生各自列式计算

  提问:做这道题时你是怎样想的?

  4、课堂作业:完成想想做做第3、5题。

混合运算三年级教案【篇6】

  学情分析:

  本单元学习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包括只含同一级的混合运算,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以及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境,体验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帮助学生理解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解决问题主要是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转化成混合运算的应用题,运用括号,能使列出的综合算式与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相一致,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

  能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两步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

  在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积累学习的经验,形成计算技能,并且能用两步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确加法和减法是同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是同一级运算。同级运算的顺序。

  2、能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理解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初步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掌握用递等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3、在不同层次练习中感受并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则,激发思考探究乐趣,养成良好解题习惯。

  教学重点:

  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教学难点:

  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法

  教学准备:

  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常规口算

  (精选含有加、减、乘、除运算的口算)

  二、情境引入,整体感知

  问题:刚才的口算中,都有哪些运算?

  揭示:在数学里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称为四则运算,加法和减法是同级运算,乘法和除法也是同级运算,它们是比加、减法更高一级的运算。

  三、教学例1

  1、出示例1.

  2、学生独立解题。

  3、汇报:你是怎样解答的?

  53-24=2929+38=67

  53-24+38=67

  4、告诉学生:第三道算式是将前两道算式合在了一起,我们叫前两道算式的综合算式。

  5、两步算式脱式计算的格式。

  (1)示范:刚才我们列出综合算式,并且直接口算出结果,如何把每一步的计算过程表示出来,它有特定的书写格式:教师边板书边阐述基本格式规范。

  说明:可以把先算的一步划线(板书:划线用色笔标出),提醒自己注意运算顺序;暂时不参与运算的符号与数按顺序移下来??

  53-24+38

  =29+38

  =67

  揭示:像这样的计算过程就是用递等式计算。

  下面的书写就是错误的

  53-24+38

  =29

  =67

  (2)学生练习,注意格式:65-18-29

  6、计算15梅3脳5

  (1)说说这题的计算顺序

  (2)按脱式计算的要求计算,注意格式。

  7、同级运算的规则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8、揭示课题:像这样含有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

  四、巩固练习

  1、教材第47页做一做,注意顺序和格式。

  2、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第3题。

  回忆同级混合运算的顺序。

  3、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第2题。

  五、总结

  计算没有括号,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两步式题应按什么顺序计算?

  六、布置作业

  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第1题

混合运算三年级教案【篇7】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混合运算》教案

  课题:混合运算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进行两级混合运算。

  2、在自主解决问题、改写算式等活动中,初步感受混合运算顺序在实际应用中的合理性。

  过程与方法: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经历自主探索,并尝试将分步计算改写成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在交流各种算法的过程中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难点:正确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过程:

  检复:

  1、把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

  123+237=360360-250=110

  650-330=320119+320=510

  2、说说先算哪一步

  227-291+126119+208-303227-(560-410)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情景图,从图上能知道些什么指名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师板书:有3箱饮料

  ,每箱有24瓶,箱外有8瓶。)谁能算一算一共有多少瓶饮料

  2、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

  3、请学生到前面板演,①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用8加上乘法算式②也有可能先写乘法算式再加上8

  。

  教师提出蓝灵鼠的问题,鼓励学生试着将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教师应做重点指导)4、计算改写后的算

  式,说一说算式中每一步运算求的是什么,进而了解混合运算的顺序。当学生回答出先算乘法后教师要追问:

  问什么

  先算乘法。引导学生结合题意进行理解。

  小结:混合运算中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我们应先算乘法。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出示例2情境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了解观察到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鼓励学生独立试算。

  2、进行交流。鼓励学生应用今天所学的新知识(混合运算进行计算),教师追问:为什么先算除法

  3、引导学生结合前面两个问题,总结、归纳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

  师板书:一个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多找几位同学说一说)

  三、练一练,巩固新知

  1、第一题,让学生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然后交流。

  2、第二题,教师在关注多样化的解决方法的同时,鼓励学生用一个算式解答。

  3、第三题,(1)题计算方法有多种孩子能正确列出算式并能说明理由即可。

混合运算三年级教案【篇8】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0页例7、例8和做一做,练习十的第6~10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下列各题。

  2.解方程。

  x=x=x=

  3.列方程解下面各题。

  (1)一个数的倍是,这个数是多少?

  (2)一个数的是,这个数是多少?

  让学生独立完成。做完后集体订正。

  二、新课

  1.教学例7。

  教师出示例7:5=。

  教师:前面我们学过,分数的运算顺序跟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这道题应该怎样计算?(这是分数连除,同级运算应从左往右进行计算。)

  教师让学生自己计算。巡视时会发现两种不同的方法。教师指名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的两名学生在黑板上演算:

  55

  ==

  ==

  ==2

  =2

  学生做完后,再把以上一两种方法比较,哪种方法比较简便?(第二种方法比较简便。)

  教师:分数连除法怎样计算简便?(把连变成连乘来计算比较简便,就是把每一个除数变成乘以这个除数的倒数。)

  2.教学例8。

  教师出示例8:。

  教师提出下例问题让学生边思考边回答:

  (1)例8和例7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不同点是例8是乘除混合运算,例7是连除;相同点是乘除混合运算和连除都是同级运算,都要把它们转化成乘法再计算。)

  (2)例8应该怎样计算?

  教师让学生自己计算。巡视时,注意学生将除号转化乘号时,是否同时把除数转化为它本身的倒数。可能有个别同学会将也转化为它本身的倒数了,要及时提醒。做完后集体订正。

  教师:分数连除或分数除混合运算应该怎样计算?(在分数连除或者分数乘除混合运算中,遇到除以一个数时,只要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就可以了。)

  3.做教科书第40页做一做的题目。

  让学生独立完成。巡视时,注意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做完后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的第6题。

  让学生将得数直接写在题后。做完后集体订正。

  2.做练习十第7题第1、2行的小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巡视时注意学生的运算顺序是否正确,把除以一个数是否同时转化为乘以除数的倒数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做完后集体订正。

  3.做练习十第8题第1行的两道小题。

  做第1小题时,教师提问:根据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应该怎样计算?学生做题时,教师注意学生的解题方法是否正确,指名用不同的方程的学生在黑板上演算,并说明理由。

  第一种方法:先把x看成一个未知数,利用乘法的关系,得到x=,等号右边算出得数后再求出x的值。

  第二种方法:利用乘法结合律直接得到x()=,算出与的积后再求x的值。

  4.做练习十第9题。

  学生读题后,教师让学生写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再根据公式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然后再做题。做完后集体订正。

  四、小结

  让学生说一说今天学习的内容,怎样计算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题目。

  五、作业

  练习十第7题第3行的小题,第8题第2行的小题和第10题。

混合运算三年级教案【篇9】

  教学内容:期初复习第1-7题。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已学的知识,为以旧知促新知作准备。

  教学重、难点:口算方法、笔算方法、混合运算顺序。

  教具准备:小黑板、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上学期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认为学得怎么样?

  2、你知道我国有哪些数学家?你知道他们有关的故事吗?

  二、复习口算。

  1、学生齐背乘法口诀。

  2、学生互对口令。

  3、出示:

  48408549

  43937729

  提示:有余数的除法

  4、出示:

  78+5

  78+7

  87+8

  47-4

  5、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86328273

  72-2637+45436

  38424778+5

  66+449+6

  三、复习笔算。

  1、学生回忆笔算加法的法则。

  2、同桌互说笔算减法的法则。

  学生板演,其余学生自练。反馈时:我当小老师

  思考:怎样列式计算?学生试一试。

  3、出示:845+672604-236

  4、出示:576604+236

  四、求未知数X

  出示:X+37=95X-43=2683-X=4315+X=70

  学生尝试练习。学生说说想的过程。

  五、复习混合运算。

  1、思考: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减法和除法,应先算什么?

  (2)只有加法和乘法呢?

  (3)假如有小括号呢?

  (4)在什么情况下,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2、我当包公

  120-20473+58

  =73+40=1004

  =770=25

  六、作业

  第2、3、4、7题。

  第2课时:长度单位及重量单位及应用题

  教学内容:期初复习第10-12题。

  教学目标:进一步巩固对长度单位和重量单位的认识,学会分析应用题,掌握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重、难点:掌握并学会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具准备:小黑板、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角。

  1、出示活动角。

  学生说一说这是什么?

  同桌互相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

  2、提问: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

  3、出示直角,提问:这是什么角?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

  4、第5题

  学生用三角尺比一比,图中有几个直角?

  学生说一说比角的方法。

  5、回忆画角的方法,学生任意画一个角。学生评价。

  6、比一比

  学生猜一猜哪个角大?怎样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二、复习长度单位、重量单位、时间单位。

  1、学生互说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重量单位呢?时间单位呢?

  2、提问: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3、出示:

  6米=()厘米=()分米

  80厘米=()分米

  3000克=()千克

  5千克=()克

  60秒=()分

  1时=()分

  三、复习文字题。

  出示:

  比34多25的数是多少?

  比68少29的数是多少?

  8个5是多少?再减去23是多少?

  学生列式解答,再集体订正。

  四、应用

  1、第8题

  学生读题,理解贵、便宜的意思,

  学生列式解答,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第9题

  学生口头提出不同的问题,再解答。

  3、第10题

  学生读题,列式解答,并说出你是怎样想的?

  4、第11题

  学生先列式解答。同桌互说你是怎样算的?

  5、第12题

  出示图片,创设情境。

  学生根据图意,试编一道应用题。(一步计算的应用题或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提问:根据问题,你会解答吗?

  五、作业

  第6、7题。

混合运算三年级教案【篇10】

  教学内容:

  图形与拼组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本单元的内容将为进一步学-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借助观察、操作,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初步认识五变形和六边形。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拼组图形的过程,发展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欣赏图形美,培养爱护鸟类、保护环境等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课时分配:

  观察鸟巢2课时

  欣赏壁画2课时

  课时1信息窗1--观察温馨鸟巢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0--73页。

  教学目标:

  学生借助观察操作,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欣赏图形的美。

  教学重难点:

  学生借助观察操作,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

  教学准备:

  电脑、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小草、小树都发芽了,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也出来活动了。(出示课件:春天的美丽景色:各种树木、花草,一些小鸟…)

  观察画面,你看到了什么?

  有三个小朋友出来踏青,看到了树上的小鸟飞来飞去,想象一下,他们会说些什么?

  二、出示信息:

  这三个小朋友和同学们一样,都是爱护小鸟的好孩子,可是有的小鸟有家,有的小鸟没有家,怎么办呢?让我们一起帮小鸟做鸟窝吧?

  (一)出示长方体实物

  1、怎样来做这个长方体的鸟窝呢?

  2、集体交流:先要知道每个面的形状:上下前后都是长方形的。

  3、什么是长方形呢?我们来研究一下长方形的特征。

  4、小组活动:利用你手中的学具量一量、折一折。

  1)用三角板量一量四个角

  2)用直尺量一量四条边

  5、把长方形折一折小结:长方形是长方体的一个面,是平面图形。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长边叫做"长",短边叫做"宽"。

  (二)出示正方形实物

  1、这是一个正方体的鸟窝,怎么做呢?

  2、正方体有什么特点呢?(每个面都是一样的正方形)

  3、正方形有什么特征呢?

  1)用三角板量角,发现…

  2)用直尺量四条边,发现…

  4、小结:正方形是正方体的一个面,它是平面图形。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因为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就给每条边起了共同的名字"边长"。

  三、巩固练习

  a)请你根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在钉子板上围出不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b)在方格纸上设计一扇长方形的门和两扇正方形的窗

  1)先说一说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合理设计

  对各种设计进行合理评价。

  作业设计:

  在白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用小棒摆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并说说他们的特点。

  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

  课后反思:

  课时2信息窗2--鸟是人类的朋友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4--76页。

  教学目标:

  学生借助观察操作,认识五边形和六方形的特点,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学生经历探索五边形和六边形特征的过程,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五边形和六边形。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欣赏图形的美。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五边形和六边形。

  教学重难点:

  认识五边形和六方形的特点,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学生经历探索五边形和六边形特征的过程,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五边形和六边形。

  教学准备:

  电脑、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

  1、我们学过哪些立体图形?

  2、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平行四边形)

  3、说一说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4、揭题: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两个平面图形

  二、认识五边形、六边形。

  1、猜一猜:是什么图形?

  2、小结:我们通常以"边"的数量给它命名,所以叫它"五边形"。

  3、出示:是什么图形?

  根据五边形的.经验,学生都能说出这是"六边形"。

  4、小结:

  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两种平面图形,有五条边组成的图形叫"五边形";有六条边组成的图形叫做"六边形"。

  三、巩固练习

  1、折一折、剪一剪。

  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去折、去剪,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剪出的形状的特征。

  2、找规律,画一画、圈一圈

  1)独立观察,发现其排列的规律

  2)引导学生体会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不同。

  3、猜图游戏:p77、4

  通过游戏渗透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联系。

  3、奇妙的六边形

  拿一张的纸,怎样切一刀,使它变成长方形呢?

  作业设计:

  用小棒摆一个五边形和一个六边形,并说说他们的特点。

  板书设计:

  五边形六边形

  课后反思:

混合运算三年级教案【篇11】

  教学内容:

  课本44-45页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理解并掌握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

  2、能正确计算乘除混合运算。

  3、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提高各方面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乘除混合式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口算

200梅5180梅6810梅9220梅2333梅323脳2010脳2143脳1020脳23脳2332脳1040脳1220脳3380脳2030脳23

  一、观察情境图,使学生发现数学信息(出示课件)

  学生说一说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二、提出问题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师提出解决问题

  1、买9千克南瓜需要多少钱?

  2、把番茄苗移栽到种植区里,能栽多少行?

  三、尝试与探索

  四、师生合作,探索新知

  学生可能有三种算法

  1、18梅3=6(元)6脳9=54(元)

  2、9梅3=3(元)18脳3=54(元)

  3、还可以列成综合算式

  汇报的学生把自己的解题思路说出来,其他学生可以对不明白的地方提出质疑,全班共同解决。

  方法三的算式有乘也有除,教师小结:有乘也有除的运算叫乘除混合运算。

  引导重点

  1、让学生回顾计算过程,思考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2、班内反馈: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达成共识

  连除运算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五、练一练

  自主练习第1题

  买6包葡萄干要42元,买10包葡萄干需要多少元?

  将条件和问题进行整理

  包数

  钱数

  引导学生先仔细观察画面,找到已知信息和问题,明确数量间的关系,并独立解决。

  师生共同交流答案!

  六、总结

  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1:花18元买了3千克南瓜

  生2:我想买9千克

  生3:苗圃里有12行番茄苗,每行有60棵

  生4:把他们全部移栽到种植区,每行栽9棵

  1、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决问题,教师巡视

  2、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己的算法。

  3、班内反馈,按小组进行。

  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混合运算三年级教案【篇12】

  教学过程

  一、口算引入:

  出示:8+3792+436(50-46)

  363-56396(48+32)+5

  教师提问:以上各式中都含有哪些运算?它们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使学生明确:当只有加减或乘除法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如果有小括号,先算括号内后算括号外。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1:计算74+10053(演示课件出示例1)

  (1)请学生读题,教师提问:看到题目后你想给同学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①这道题包含哪些运算?

  ②按照以前学习的运算顺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学生分小组讨论上述问题并汇报

  (3)学生动手独立完成例1,全班共同订正:

  教师提问:你能按照这道题的运算顺序读题吗?

  请学生两人一组用数学术语尝试读题

  教师订正:74加100除以5所得的商再乘3的积,和是多少?

  (4)教师将上题变成74十10035和7410035两题

  教师提问:谁能按照运算顺序读出题来?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

  (5)先说出下面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指名板演并订正)

  65-64238+5673

  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演算这几道混合运算式题,你有什么发现?

  使学生明确:在一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混合式题里,应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乘除连在一起,或加减连在一起,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出示例2:计算(440-280)(300260)(继续演示课件出示例2)下载

  (1)学生自读题目:440减280的差乘300减260的差,积是多少?

  (2)引导学生思考:这道题含有哪些运算,与前边的习题比较有什么不同?应该怎样计算?

  (3)学生试做。

  可能出现两种不同解法,板贴出来:

  (440-280)(300260)(440-280)(300-260)

  =160(300-260)=16040

  =16040=6400

  =6400

  让学生比较评议以上两种解法,哪种解法更简便?

  教师提问:看到这道题的简便解法你联想到什么吗?这种格式与复习的哪道题相似?

  (4)教师让学生先按照运算顺序用数学用语读题再独立完成。(59+21)(968)(220-100)(152)

  教师提问:通过计算这三道题,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三、巩固提高:

  (l)计算下面各题(试着用术语读出下面各题)

  700-854(275-35)(17+43)

  480(9616+6)(1540360)6

  注意强调运算顺序和书写格式。要明确:括号里有两级运算,同样先算乘除法,后做加减法,小括号要照抄下来。

  (2)按照各图制定的运算顺序,在里填上得数。

  填数后,根据运算顺序列出综合算式,订正。

  四、课堂小结

  要完成一道混合运算,它的计算步骤是:

  ①审题,看清运算符号、数字、有没有小括号,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②计算。

  ③检验,包括运算顺序,计算是否正确。

  五、布置作业

  93页第5题

  14+164-5074+(966-8)

  72-45+121112520xx(806-79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三步式题。

  2.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仔细验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混合运算顺序,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探索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分享

热门关注

婚礼祝福语古风简短必备(20句)

婚礼祝福语古风

七夕节的诗句唯美句子(100句)

唯美句子

七夕浪漫句子简短(100条)

浪漫句子

祝福老师的经典佳句(88句)

经典佳句

哄女朋友睡前小故事(8篇)

睡前小故事

四年级数学上册混合运算教案8000字精选

四年级上册教案

三年级英语上教案

三年级英语教案

三年级英语教案

三年级英语教案

三年级语文教案

三年级语文教案

三年级苏教版音乐教案

三年级苏教版音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