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中文档处理能力是展现个人职业素质的重要标志,范文在各个领域中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怎么样才能高效率地写出一篇范文呢?想要了解“扶贫先进事迹材料”的相关信息可以查看以下资料,如果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启示请把它收藏起来以备参考!
扶贫先进事迹材料【篇1】
实现全面同步小康是当前一项神圣的政治任务,按照乡党委政府的安排,她义不容辞地就接手了扶贫这项光荣而艰巨的工作,积极投身于全县扶贫攻坚的热潮。
注溪村位于天柱县北部,总面积9.32平方公里,龙江河穿村而过。全村辖14个自然寨,41个村民小组, 239户贫困户,872人贫困人口,主要以农业为主。
作为基层扶贫干部的她,时刻都提醒自己,虽然岗位非常普通,它却是神圣的、光荣的。必须要尽自身所能,一定要在扶贫攻坚的战场上做出表率。为了解结对贫困户,她利用平时下村工作及节假日的时间,坚持每周入村到户,深入村居小巷,查看“五脏五乱”情况、基础设施状况;深入田间地头查看农作物种植情况,养殖业发展情况;深入院落查看环境卫生、家畜家禽饲养、消防安全隐患;深入家中查看灶台、门窗、床铺及生活,认真对全村进行全面的、细致的摸底。在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后,找到了注溪村贫困群众的致贫原因和制约注溪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心中对注溪村的扶贫工作便形成了一个初步的工作思路和相应的脱贫规划。
回想这半年与贫困群众的亲密接触,她的心有一种酸楚,也有一种甘甜。杨先进是她帮扶的其中一个贫困户,今年55岁,无妻无儿女,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就是靠去山上采集药材到集市上销售,基本上只能维持平时必需的米、油、盐之类的生活开支。由于是单身汉,没人管着他,引导他,生活没计划,家里一贫如洗。第一次到杨先进家了解到情况时,看到他那脏乱贫困的生活状况,心情顿时狠狠地揪了起来。杨先进住在公路边上一个不到12平米歪歪斜斜的茅皮棚里,站在公路边都能从壁缝中看见他那走动的身影,至今她还清晰的记得,当她坐在满是灰尘的灶台边,穿着一身几个月没洗过的油而发亮的衣服,脏兮兮的手里端着一碗饭,低着头吃的正香,灶上的锅里煮着没有油荤的小白菜。铺在地上几块板子的“床”上,睡得发黑的被子堆成一团,刚下过雨的天气,屋里还有漏雨的痕迹和夹杂潮湿的霉味……。那种情况真让她内心一阵酸楚,心里便想着一定要从生活上帮助他,习惯上纠正他,思想上开导他。回到乡里后立即写了申请,并与村两委沟通协调,为他争取了特殊的民政救济大米、被子、衣服等生活必需用品。同时,乡政府相关领导也亲自到他家实地踏查,确定其为一级危房后,帮他选址建房,以解决他的居住问题。在乡党委政府帮他建设房子的期间,她时常到他家中给他做思想工作,激发他的干事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励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时常以他身边的人、周围的邻居、村里的能人为例,给他摆事实讲道理,让他清楚认识到只有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才能实现脱贫梦。
几个月后,杨先进如愿的住进了干净整洁的新砖房,再去看望他时,整个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看着他穿的那身干净的衣服,饱满的精气神和灿烂的笑容,心里十分高兴,久违的幸福与自豪油然而生。看他的厨房,油缸里有油、米缸里也是满缸的米,心便感觉一下子轻松了许多。当她问他最近吃肉了没有,他开心的说道:“吃啦,柜子里还有咧”。听到这句话,她心里充满了幸福感和成就感,她知道,付出的心血没有白费,以前跟他说的话他听进去了。
1月26日,气温骤降,迎来了今年第一场雪,交通受阻,她和乡里的4个同事不顾雪天路滑,第一时间步行赶往注溪乡注溪村,去看望自己包扶的贫困户,为他们送去过冬的棉衣棉被。一路上深一脚浅一脚,怀着急切的心情,来到杨先进家中,看到他穿着两件薄薄的单衣,双手发抖,鼻涕直流,顿时,她的心碎了。他在用颤抖的双手接过被子时,激动万分,情不自禁的连声说道:“下这么大的雪,大老远跑来看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辈子俺算遇上好人啦!这真是雪中送炭呀,这个冬天再不怕夜里冷了,共产党好啊,共产党的干部好啊……,要不然在这个岁数我哪还能住上新房,穿上新衣服,盖上新被子,我们的政府好,是好政府......。”临走时还拉着她的手,非要送她一包炒好的花生米。
每到一个贫困户家中,送去棉被的同时,总是详细了解他们近期生产生活状况,特别询问了其当前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把党的扶贫政策给他们讲解,贫困户们抱着手中的棉被纷纷表示感谢,说道“龙妹你不仅帮扶我们发展生产、修桥铺路,更在寒冬季节送来棉被给我们御寒,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在她的备忘录里,有一个叫丽丽的姑娘,丽丽姑娘是她结对帮扶的贫困户龙大姐的女儿,通过和龙大姐的交谈中,知道丽丽的生日是阴历12月8日,今年18岁,在县城职校念书。于是,她便记在心里,并悄悄地在手机做了日程上的安排。她18岁生日那天,碰巧在天柱有个会议,便向龙大姐电话致歉,并和龙大姐商量后给她补过一个生日。后来,到了丽丽生日那天,天空晴朗,她有幸请到吴增朝书记和另外几个乡领导及同事一起提着生日蛋糕去给丽丽过生日。丽丽收到礼物后开心极了,她由衷的道出了一句肺腑之言:“我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有过过生日,也没有谁送过生日礼物,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辜负你们的期望。”听了她那稚嫩真诚的话语,心里就好像那冬日的阳光一般,感到无比的温暖与幸福。
在进屋后,龙大姐把她的亲人介绍认识,并让丽丽叫她“姐姐”,她真诚的感受到她们没把一行当外人,她心里很高兴。寒暄中,她才知道丽丽的大舅、二舅等亲戚也来了几个,她深知,龙大姐邀请他们来,是对我们的尊重,把一行当成了上等的嘉宾,当成她的贵客、亲人。同时,为了款待一行,她爱人还特地请假回来陪一行喝酒,交换发展产业脱贫的意见,产业脱贫的共识便在那喜庆的氛围中达成。
虽然给丽丽过生日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但对于贫困群众而言,诸如此类的行动却如同照进他们内心的一缕缕阳光,给他们无限的温暖和关怀。在帮扶龙大姐一家的过程中,她深切感受到只有用真诚的心才能赢得真挚的情,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众所周知,扶贫工作艰苦,任务繁重。但她不怕,并且在思想上就已做好了应对一切挑战的准备。现回想她的扶贫工作历程,从初来乍到至精准扶贫工作层层推进过程中,徒步翻山越岭、进村入户、早出晚归,由开始的疲劳到后来的习以为常;虽心有余悸,但有苦有乐。一次次的和贫困群众敞开心扉聊天,一个个乘着点点繁星、踏着月光前行的夜晚让她终身难忘;他人漫步于花前月下之时,她还走在崎岖的乡村山道上;别人进入甜甜梦乡之时,她还在整理各种档案材料,为贫困户的帮扶措施、脱贫计划进行设想。虽然工作异常艰辛,有的时候还遇到部分群众不愿意配合工作,在那种情况下有时真的让人有灰心丧气的瞬间想法,精神上感到受挫,思想上感到受打击。但转念想到贫困群众那一户户贫困无奈的家庭,一声声质朴的话语……她知道她所做的工作,群众其实都看在眼里,刻在心坎上,记在他们的人情日记中。
在她帮扶的对象中,有一户是最另人伤脑筋的,本来已经为他定好帮扶措施、为他争取来的政策项目都说好了,结果他又突然变卦,提出另外的要求,去他家还吃闭门羹。想起她自己不辞艰辛多次去他家走访,为他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却得到这样的结果,这种不被人理解的孤独,感觉就像是喝下了一大口烈酒,一股辛辣味直冲脑门,她暗暗流了伤心的泪水。但是冷静下来转念一想,没有不对的群众,只有不对的工作方法,群众还不满意是工作方法、工作态度有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沟通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于是,她决定再次登门做工作。耐心地听他倾诉,跟他说起工作的诸多难处,在笔记本上一一给他算账,讲解政策,最终,他理解了她,接受了她,支持了她,家庭收入不断提高,后来还多次留她在他家吃饭。
在对他的帮扶中,她再次体会到和群众沟通的重要性,工作不仅要耐心、细致地给贫困群众讲解,还要认真倾听贫困群众的想法,有时候他们只是缺乏一个倾听者,当他把他内心的烦闷、苦楚说出来,你知道他的真实想法后,才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找到帮扶措施的切入点,帮扶工作才能取得理想的成效。
在未来的路上,她将迈着铿锵的脚步,一如既往的在扶贫艰辛的道路上绽放着青春激情的花朵。
扶贫先进事迹材料【篇2】
XXX身为一名M1车间的安全员,长期在生产一线的肩负着职工们安全的成长责任,在工作岗位上他始终如一,严谨求实,勤奋刻苦,兢兢业业,较好的完成了公司车间下达各项安全生产工作任务;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时时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政治理论学习、设备安全维护、联系职工和遵纪守法等各方面都较好的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自己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优异的工作成绩,车间广大干部职工的普遍好评,。
党员形象,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岗位形象。一个党员在本职岗位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就为职工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作为一名党员,他深刻知道到他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或间接,部分或全部的影响到身边同志的工作激情。所以,在日常生活和平时的工作中,他坚持不断的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自己的工作,党的一系列理论来丰富自己的政治头脑,牢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在平时的工作中,他时时刻刻处处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衡量、约束自己的言行,不断增强党的观念,加强党性修养,按照党章的规定履行党员义务,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执行党的决定,珍惜党的光荣称号,以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鞭策自己,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积极完成党的各项任务。把每一位老党员、优秀党员当作自己的折射镜,树立自我的人格魅力,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力求率先垂范,发挥着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与同事相处时,总是以“与人为善”的心态对待每一个人,把党组织的温暖通过自己传输给每位同事;在参加组织活动,特别是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时,他始终积极主动,不计得失,用自己些许的爱心让贫困职工感受党的温暖,用自身的言行感召周围的同志,让“党员”这一光荣称号在自己身上闪耀发光。
雷锋同志曾说过“共产党员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共产党员就像钉子一样,组织把你安排在任何岗位上都必须永不生锈,闪闪发光。在M1车间,干过带班长、现在是车间的安全员。由于车间工艺复杂、原料危险性大,职工工作任务重、工作强度大,而且每天所面对的操作工作是一项最苦最累的体力活,夏天是浑身是汗,冬天寒风刺骨,但他有股不服输的劲,从不向困难低头,凭着一颗赤诚的奉献精神,顽强地恪守着自已的安全责任。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虚心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业务水平。就是午夜时分需要他到岗位工作,他立即从家中赶到车间,妥善处理危险情况,使威胁得以消除,生产得到顺利通行。每次处理异常事件,他结合车间主任分析事故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及时的除了在公告栏上张贴启示予以警告,严厉处理当事人外,还对自己及其他几位主要责任人进行了经济处罚。
三、加强全员安全管理教育,提高全员的安全质量意识。
安全是各项工作的大事,往往生产过程中一件小小的失误就会酿成大祸,违章操作应该坚决杜绝。对于安全生产,在安全会前和班组生产的同时要深入的进行安全教育和改正工作中不良的行为习惯。对于违章要严格考核确确实实的作到安全事故不发生。安全可以说是企业的生命。要突出安全的重点,使每名员工都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要加强每一名员工的责任心,只有责任心得到了增强,才能有好的安全意识,确保安全操作,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从历年的安全事故的案例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问题都出在了人为的疏忽、失误、岗位意识淡薄而导致的操作工的烧伤、烫伤以及摔伤的安全事故的发生。如果员工有强烈的安全责任心,这些质量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所以我们决定从员工的责任心为切入点抓安全管理。首先由班组长带头对整改的项目及安全事故进行分析总结。坚决做到安全事故落实到个人,严格履行岗位作业考核制度,要求操作工进行工作前认真检查设备查出隐患。对存在有安全问题的设备,及时岗位处理和回报,请当班责工协助解决处理提高认识能力。确保人身安全、设备安全的双重安全。
四、立足车间实际,提高安全责任。
由于设计的原因,车间有许多安全管理的死角。比方说,管线、设备失去了运用价值,操作工来回经过不小心就会绊倒职工;随便乱接电源等等。我们不等、不靠、不要,与设备员、维修工等人员,一起进行把清除,例如溶硫岗位南边的吊车,变化岗位的二级过虑槽等,大大减去了车间里安全隐患。根治跑、冒、滴、漏等数项工程,大大小小几十项工程。现在,车间的工作和设备环境都有了根本性的变化。职工们都练出了一手好活计,都学会了精打细算过日子,看到有用的废弃材料也拣回来备用,不怕让人笑话成“捡破烂的”。在改造中大多数的管材、铁板等用料,都是从厂内其它工程拆下来的废旧料中挑选出来的,能修复的设备、零件、阀门坚决修复。能合理搭配、组合利用的设备散件,坚决从新利用,为公司的节能减排的要求,带领车间全员从点点滴滴做起。为了保证高危险的设备安全运行,树立员工爱岗敬业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根据车间实情不定期地组织职工学习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及公司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让职工都能充分认识到“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据统计,车间已处理风、水、电系统存在大小事故隐患400余次;准确无误完成了完成安全,生产任务。
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怎么样,经常地、大量地反映在本职工作上,落实到每一个党员的本职岗位中。他在做好本职业务工作,努力体现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同时,把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能力贯穿于具体的日常工作中,围绕车间生产经营展开工作,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三文明建设等紧密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好、调动好职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鼓励和引导每一位职工积极参与车间改革发展,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党员投身企事发展的政治热情和聪明才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共产党人的理想追求,他自己在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等各方面都坚持从职工安全的愿望出发,以职工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自己工作的最高标准,切实为广大职工办好事、办实事,切实维护、实现安全生产尽心尽力。
为了配合公司的打造安全优势,节能减排,目标成本管理和“技改”等一系列改革,利用空闲时间指导和带领员工共同学习公司下发的各类安全文件精神。多年来,坚持以提高职工安全素质为落脚点,在安全管理创新上狠下功夫,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打破常安全规管理模式,推出了新型的安全劳动竞赛体制,使车间的安全管理工作迈出了系统化、规范化的第一步。根据在实践中发现的弊端再次修改细则,推陈出新,把安全工资考核权力下放到带班长手里。将评比安全成绩与工资挂钩,进一步加大力度,使车间内部形成一个“班班争先进,人人比安全。班班讲安全,时时查安全”的全员安全生产的可喜局面。
把每位职工都当成车间大家庭的一员,充分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所谓“车间是我家,安全靠大家”。夏季车间异常炎热,炽热的天气足以使人窒息,职工当中一度出现离岗现象的发生,严重威胁着生产的正常进行。针对这一情况,他告戒值带班长要以加强劳动纪律入手,严格执行离岗考勤制度,对不如实考勤的带班长实行就地处罚,树立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
在车间安全工作中,并对所用职工的心理状态进行了细致的清查和统计,组成职工安全档案,并拿出了“安全管理”方案。用事实彻底转变了过去那种视安全员管理为消防员的天经地义的旧观念,塑造了一个崭新的M1形象。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一贯宗旨,作为一名公路战线上的共产党人,长期以来他都恪守着“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的人生格言。他知道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共产党员自己所做的这些努力,离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和要求还远远不够,为此,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坚信他会更进一步加强学习,严于律己,时刻牢记党的教导,继续加倍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业务技能水平,为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优秀共产党员而不懈努力奋斗。
扶贫先进事迹材料【篇3】
...,男,汉族,坡胡镇水磨河村人,1942年5月出生,12月12日,因操劳过度导致心梗突发,累倒在工作岗位上。...同志1965年10月加入.....,1970年12月至去世前,曾历任水磨河村党支部书记、党总支书记、党委书记。...同志在村党组织的领导岗位上整整工作了44年,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把一个昔日的贫穷村建成了远近闻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也用一生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三严三实”。
要学习...同志恪守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坚定的梦想信念是...员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动力之源。...同志始终把扎根基层的信念植入心灵深处,把永远听党话、自觉跟党走作为最重要的人生信条。早在青年时期,刚刚高中毕业的他就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四改”工作中,继之又主动请缨担负起了生产队队长的重任,凭着踏实肯干的态度和业绩突出的表现,迅速赢得了广大群众和上级党组织的信任,短短三年就被任命为村党支部书记。随后,虽然有数次脱产当国家干部的机会,但都没有动摇他在家乡干事创业的决心。
正是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对家乡和人民群众的无比热爱,...同志把全部精力倾注于水磨河村的发展和建设上,把火热的青春和整个身心献给家乡人民,以自我的实际行动,忠实履行...员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学习...同志,就是要像他那样,忠诚党的事业,心系基层、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
要学习...同志淡泊名利、廉洁奉公的高尚情操。淡泊明志,夙夜在公,是...人应有的精神追求。...同志常说凡事捂着蒙着迟早要出事,这是对“公职”的敬重;定期公布、审计村里的财务支出情景,这是对“权力”的敬畏;为自已规定的“五个不沾边”(钱不沾边、物不沾边、奖金不沾边、红白喜事酒场不沾边、烟不沾边),源于他心底无私。学习...同志,就是要以...同志为镜,牢固树立正确的地位观、权力观和利益观,不为名利所累,不为浮华所诱,清正廉洁,克己奉公,以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赢得群众的拥护和信任。
要学习...同志忘我工作、永不停歇的奉献精神。爱岗才会敬业,有“他”才能忘我。...同志心中的“他”,就是全村老百姓。他始终把群众当亲人,群众的事成了他生活的全部,不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不论家里有多大事,他都早出晚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为群众谋福祉上。尤其是把群众的每次留任,作为对自我最大的鼓励和鞭策,直到生命的最终时刻还牵挂着全村的发展,谋划着村里新一年的发展规划。学习...同志,就要学习他立足本职、尽心尽力的守责理念,把干事成事作为一种自觉行动、一种朴素情怀、一种执着追求,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在干事创业中实现...人的人生价值。
要学习...同志一心为民、造福百姓的公仆情怀。一心为民,就要捧出一颗真心。...同志始终把人民群众过上幸福完美生活作为自我的毕生追求。担任水磨河村党组织书记44年里,他带领乡亲们办企业、修道路、建学校、造良田、搞三产,大力发展团体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使以前人均年收入仅有几百元的穷村,跻身许昌市“小康村”行列。近年来,由于毗邻禹州市内的煤矿开采,造成水磨河村及周边地下水位下降,群众吃水和灌溉成了大问题。已经70多岁的他不顾年迈,四处奔走,进取反映。
经上下多方协商,建成坡胡镇西部安全饮用水及灌溉工程,解决了3个乡镇23个村近4万口人的饮水和灌溉问题。学习...同志,就是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群众对完美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的最大追求,把群众呼声当作第一信号,一腔赤诚,永远坚持以民为本公仆情怀。
扶贫先进事迹材料【篇4】
有着长期的农村工作经验,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深知农民的疾苦,多年来始终坚持为农村服务。担任*市交通局党委书记、局长以来,他认真贯彻省、市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安排部署,他不断强化帮扶意识、健全工作机制、拓宽帮扶思路、落实帮扶项目、解决农村实际困难,坚持以解决广大贫困村群众行路难问题为重点,不断加大交通扶贫开发工作力度,积极实施交通扶贫开发工程,通乡路、通村路、农村乡镇客运站、停靠站、江南乡等一批交通扶贫工作均取得一定成效,为全市扶贫开发整体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扶贫先进事迹材料【篇5】
“三十而立”是孔老夫子流行千年不衰的名言,男人到了三十岁似乎应该发一点儿庄严的感慨,抗金英雄如岳飞不禁也感叹“三十功名尘与土”!问问现今已至三十的郭常辉,而立宣言是什么,他说:“功名和欲望人人都有,但是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在我的岗位上,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这就是不善言谈的塑料厂线性车间工艺技术员郭常辉。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分配到塑料厂低压车间。初入工厂,他的心情激动中透着一丝紧张,面对轰鸣的机器、林立的塔群,他已经知道自己的人生坐标应该定在这里,生命的火花应该在这里闪耀!上班的第一天他就跟着老师傅去现场查流程,认认真真从基本功学起。他走到哪学到哪,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学习,现场的某个角落,常常能够看到他和师傅、技术人员蹲在水泥地上,用粉笔画流程图作讲解。随时随地悟出点道理,他都会立刻记到笔记本上,生怕灵感一纵即逝。他向一切可以请教的人求教,技术员更成了他“穷追不舍”的对象。一位多次被他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技术员说:“说实话,问多了我也有点烦,但他那种锲而不舍的劲头,确实令人感动。”上学时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让他在工作的九年内积累了十多本学习笔记。
岗位调动,他来到了线性车间,面对熟悉而又陌生的设备,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学习。凭着勤思善钻的探索精神、吃苦耐劳的实干作风,他练就了一套过硬的技术本领和扎实的业务能力,很快成长为一名熟知各个岗位的青年作业能手。把工作交给他,同事安心,领导放心,他成了车间的骨干力量,他是员工心中的技术能手。他被提升为线性车间工艺技术员。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今天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郭常辉平日里一点一滴的积累。不论是工艺上还是设备上发生了异常情况,他都要记录下来,认真分析原因,寻找解决的办法。通过两年刻苦的学习,他已经熟练掌握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各岗位的操作技术,对其中的优缺点更是了然于胸。20,在他的建议下,车间决定对排放气回收单元进行改造。从前排放气回收的能力仅仅为40%,大量的液体回收不回来,排放到火炬燃烧掉了。他写好了详细的改造步骤,领导批准后亲自带领员工将新进的冰机加入到回收流程中,并将排放气压缩机改为两台,使排放气制冷能力提高,加大了处理气体量,回收的液体量增多,把回收量从40%提高到80%,大大节约了成本,减少了异戊烷的浪费。
20公司大检修时,他负责造粒、风送、排放气回收三个岗位的检修。三年一次的大检修期间工作量常常是超负荷的,他带领班组的员工随时处于备战状态,经常是一干就干到天黑,中午吃不上午饭已成了常事儿,有时遇到特殊情况,一干就是一个通宵。作为技术员,他认真负责,兢兢业业;身为党员,他肩挑重担,从无怨言。造粒添加剂称S-6251/6253在检修时进行了改造,可是改造后,称内设有搅拌器,搅拌器与器壁间的间隙又很小,添加剂在搅拌过程中散发的热量很难排放出去,而添加剂的熔点又较低,很容易造成结块现象,影响了正常生产。郭常辉细心的琢磨了两天后,提出了整改意见,决定将添加剂称S-6251/6253内的搅拌器停掉,并将S-6250中的搅拌器也从逻辑上禁止,这样产生的热量大大减少,改善了添加剂结块现象,恢复了正常生产。
郭常辉家在卧里屯,通勤车上人很少,不很拥挤,但是不管是酷暑难熬的夏天,还是冰雪覆盖的冬季,他总是骑自行车上班,问他为什么,他说这样比坐车方便,可以早到现场检查一下设备,下班晚回去点也没关系。多年来,多少次放下刚端起的饭碗、多少次睁开惺忪的睡眼,半夜起身赶到车间处理事故,他从来都是说走就走,放弃了许许多多与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牺牲了大部分八小时以外的业余生活。他常说:“干我们化工这一行,险情就是命令,事故就是警钟,只要设备正常生产,我的心里就感到莫大的安慰。”19工作以来,郭常辉参加各种现场抢修和故障处理多达百余次。年他被评为公司安全先进个人,他的《排放气回收改造》、《优化S-6251/6253操作》获得公司QC成果一等奖。
郭常辉就是这样一名普普通通的员工,凭着忘我的工作精神,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满腔的热忱谱写了一曲曲平凡而朴实的青春之歌。他始终无怨无悔,不断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着共产党员应尽的职责,在平凡中闪现出自己最夺目的光彩。
扶贫先进事迹材料【篇6】
推进富民强村工程提高扶贫开发水平;中共监利县委监利县政府;监利县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中国工农红军第六;一、重规划,抓统筹,进一步完善扶贫规划;根据上级对重点贫困乡镇、重点村扶贫实行分年度、集;二、重主体,抓落实,着力推进重点村;重主体主要是工作重心瞄准突出重点村,注重重点村的;路、水、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帮助重点村调整生;三、重质量,抓组织,切推进富民强村工程 提高扶贫开发水平
监利县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的诞生地。全县21个乡镇,2个农场管理区,768个行政村,总人口142.07万人,其中省级重点老区乡镇4个,重点贫困乡镇1个。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湖北省农村扶贫条例》,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着力推进富民强村工程,使我县扶贫开发工作迈上了新台阶。两年来,全县扶贫开发共投入资金3613万元,建设各类项目88个,共有4415户、18550人脱贫,受扶对象家庭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长200元。
一、重规划,抓统筹,进一步完善扶贫规划
根据上级对重点贫困乡镇、重点村扶贫实行分年度、集中投入、分批扶助和整体扶助的要求,我们对全县37个重点贫困村和25个重点老区村的扶贫开发规划依据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和修订,完善了做得不够详细和不合实际的地方,使每村的开发规划更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整村推进的要求。在此基础上修订完善了全县扶贫开发规划,制定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确保扶贫开发工作按步实施,有序推进。
二、重主体,抓落实,着力推进重点村
重主体主要是工作重心瞄准突出重点村,注重重点村的路、水、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帮助重点村调整生产结构,积极发展特色种养殖,帮助贫困村改变面貌,促进增收。两年来纳入整村推进的重点贫困村14个、老区村8个。这22个村农户总户数为7200多户,人口数为30600多人。结合各村实际,我们集中80%资金全力扶持路、水、水利等为主的基础设施扶贫项目建设22个,并以重点扶持项目为载体,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整合各类建设资金,创造条件,实施重点村的整村推进工作。这22个项目参与户数5600户,受益人口24600人,参与率为80%。22个项目总计投入资金1421.8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402万元,地方自筹资金1019.8万元。22个项目共修建村级公路12条35.2公里,受益12个村、17000人;建水厂4处,受益村5个,12600人;疏挖沟渠500米,改善1500人的生产条件;发展名特优水产品养殖4030亩,新增产值4650万元,获纯利810万元。重点村的重点项目建设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重质量,抓组织,切实加强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 两年来组织农村贫困户子女650人赴荆州工业学校培训学习,在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进一步加强力度,多次召开全县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专题工作会议和督办会议,部署落实贫困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在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同时,总结成绩,找出差距,进一步明确了任务,规范了操作,确保全县贫困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在联合
培训基地招生过程中,采取典型带动、现身说法、现场指导等方式方法,全方位做好服务贫困家庭工作。年年超额完成年度工作任务指标。培训一人,脱贫一家,转移培训效果显著。通过两年培训学习,全县共有600名贫困劳动力顺利就业,就业率达100%。已就业的贫困生平均月收入达1500元。结合监利县贫困劳动力人口众多,转移任务重,又没有专门培训转移基地的实际情况,我县积极争取,就近成立基地。经上级考察审核,县职教中心被批准为省级雨露计划培训基地。为进一步做好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创造了条件。
四、重效益,抓典型,着力加大信贷扶贫
在推进产业化扶贫,帮助贫困对象增收方面,在继续做好对省级扶贫龙头企业福娃集团有限公司的扶持,进一步筑大平台,通过福娃集团带动,加大对贫困农户的扶持力度。我们向省扶贫办省农行为湖北福娃集团有限公司申请扶贫贴息贷款3000万元,帮助企业发展壮大。福娃集团按照“公司+基地+科技+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大力发展订单经营,狠抓原料基地建设。在我县重点贫困乡镇和老区乡镇周老嘴、新沟等地建有机稻生产基地2万亩。辐射全县23个乡镇近30万农户,辐射贫困农户1.5万户。按每斤1.25元收购价格,收购贫困农户生产有机稻4000万斤,辐射贫困农户,帮助农户增收335万元。其中重点乡镇和重点村贫困户户平增加收入400元。公司还吸收农村富余劳力1075人,直接安置贫困人口就业480人,有力推动了贫困户脱贫进程。
五、重提升,抓亮点,努力加快贫困村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监利县扶贫工作积极响应上级号召,不断探索营造大扶贫格局。在实践活动中,调动各方力量,集中捆绑各路资金,继续加大对县贫困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分盐镇土地村的扶持。共投入建设资金1000多万元,做了20件实事:投入400万元,建中心自来水厂1座,投入10万元完成村部公路桥建设;投资47万元改造村部办公楼和村部场地建设;投入77万元搞好村庄环境整治;投入15万元做好100亩土地复垦区的清障工程;复垦区架设设低压线路540米,高压线路280米;改厕100座;投资50万元亮化公路照明;投资45万元兴建牲猪养殖场450平方米,建猪圈26栏;兴建装机容量为55KW,排灌流量为0.7立方/秒的排灌站一座;疏挖2条生产沟渠,架设3座生产桥梁,新建3条村组公路4公里,投资150多万元配套资金,不断完善往年基础设施和水产养殖、养鸡等发展生产项目建设。建立村级广播站,通了广播。通过两、三年的'扶贫开发和新村建设,土地村的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广大群众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显著提高。
六、重规范,抓风纪,严格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
一是及时对全县两年的项目和资金的情况进行了检查。两年上级安排扶贫项目和老区建设项目88个,资金594万元。经检查,所有资金已全部下拨到位,项目建设已完成。未发现移项、挪用等违纪违规的问题。二是对严格全县项目
和资金的管理。要求参与项目建设和管理的单位要明确各自责任,坚决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制。乡镇要组建项目建设领导专班,实现主要领导目标责任制,分管领导岗位责任制落实责任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项目建设有序实施。同时做好本级和村级配套资金的筹措。各项目单位负责做好项目编制报告,创造条件及早启动和完成项目建设。财政和扶贫部门负责项目资金管理,所有项目资金严格按上级要求实行报帐制方式运行管理。另外对对口扶持单位也提出了配套1-2万元资金的要求。在资金的使用管理上,严明了纪律。要求不准随意调整项目,所有资金不能挪作他用,要求各地将项目资金的计划分配、使用情况、实施情况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对检查、审计中发现的问题,特别是截留、挤占、挪用、贪、挥霍扶贫资金的,一查到底。确保扶贫资金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益。
扶贫先进事迹材料【篇7】
...不抽烟,这一点水磨河村人所共知。但很多人不明白,年轻时的...烟瘾很大,是个不折不扣的“老烟枪”。...戒烟,始于30多年前为村民谋划建排房的时候。1976年,...开始带领村民建设新村。为了让自家房屋的建设工期排在前面,一些心思“活络”的村民开始给...送烟抽。...坚决不收:“我戒烟了。找我说事能够,但烟你得拿回去。”
...为村干部立下了一条铁规:“房子先紧着困难户、孩子多的户盖。除此之外,谁来也说不通,就算有亲戚、有关系也不行。”
从那时起,...再也没有抽过一支烟。很多年以后,...的女儿燕新红在翻阅父亲的日记时,才发现父亲戒烟的根由。他在日记中写道:“就这一根烟,不仅仅坏了规矩,也给村
民原本就不富裕的日子增加了负担。因为自我的习惯让村民破费,太不应当。这烟以后不能再抽了。”
一支烟,折射出...爱民之深、律己之严。
“跟他结亲,不占便宜,净吃亏了。”妻子张改真说。村里第一次盖新社区时,大家都争着要门面房,...坚决不要,张改真也没吭声。到第二次盖时,张改真说:“咱也要个门面房吧。”...说:“咱是干部,不能争这个,先紧着人家吧。”直到今日,水磨河村300多家店铺,...家没有一间。“老燕这个人很正,对自我要求很严,见便宜就让,自我排在最终;见困难就上,先拿自我人开刀。”村两委委员、会计主任燕松军说。
和...生活了一辈子,张改真很理解丈夫的想法:“振昌常说,当干部哪有不吃亏不挨骂的。这些年来,吃亏的是俺们自我人,骂我们的,也仅有俺家的亲戚。”
在任44年,...为自我和村两委定下了两条不可逾越的规矩。对自我,是“五个不沾边”:钱不沾边、物不沾边、奖
金不沾边、红白喜事酒场不沾边、烟不沾边;对村两委,是“四个不干”:村民不一样意的不干、收费摊派的不干、搞形式做面子的不干、村民得不到实惠的不干。
尽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水磨河村团体经济不断壮大,但这些规矩,...从来没有破坏过。
每年腊月初八,...都要召开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并在会上公开村里的收支情景,表决经过党支部下年度事务的预案。这就是村里实行了近30年的“腊八算账”。
“账目公开了,群众心里亮堂了,对村干部也信服了。”...说。
...去世后,儿子燕松涛闻讯赶回。他担心父亲走得突然,会遗留不少村中事务,给村两委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可向班子成员一打听,除了一笔头天的3万元款项没来得及签字外,其他的该签字的、该安排的全都处理好了,“离汤离水”,清清白白。
不和稀泥、不搞特殊,时时严于律己,处处以身作则,以一身正气树立形象,以两袖清风赢得民心,村两委所以风清气正,水磨河由此安定和谐。...在任的44年里,水磨河没有发生过一齐上访事件,成为长葛市唯一的“零上访村”。在郭建营看来,水磨河村的风清气正、海晏河清,不仅仅得益于老书记这些年带领全村发展经济,村民们有钱花、有事干;得益于老书记对自我和村两委的严格要求,村干部行得端、走得正;更得益于老书记始终如一地移风易俗、倡树新风,村民们知礼仪、心向善。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水磨河村迤逦而过。工程建设时,水磨河村有23户民宅面临拆迁。“我们村拆迁的农户多,占地面积在长葛市也最大。”郭建营说,“征地拆迁被认为是天下第一难,但老书记一跟村民做工作、讲政策,大家都信服,一个月就完成了拆迁和土地移交工作。”
党风正,民风淳。
村民韩长锁至今都难以忘怀...对村中老人的照顾。“村里不光给我们70岁以上的老头儿老婆儿每月10块钱的豆腐脑儿钱,还给我们每人发一床鲜腾腾的被子,新崭崭的被单、被套。”他说,“燕书记这样做,就是要让男女老少明白,孝敬老人才是好风气。”
早在1981年,村里还在为建新房的钱绞尽脑汁时,...就提议建敬老院。当时有人有异议,...为此召开了一次大队支部会议,一句话让大家心服口服:“全村人都热热闹闹住进新房了,不能让那些无儿无女的人没有安身之所。”
其实,当年村里的孤寡老人仅有12个,在全村4000多口人中并不算很大的群体。韩慧君说,这就是老书记心思细腻之处,他不会忘记全村每一个人。
当年,敬老院如期落成,成为全省第一家村级敬老院。全村孤寡老人在此颐养天年,其乐融融。韩长锁说:“没有燕书记,我可享不了这个福。”
每年的重阳节,水磨河村都会进行一次“好儿子”、“好媳妇”、“五好家庭”评选。比谁对老人孝顺、比谁给老人端饭勤,成为村里年轻人的新时尚。水磨河的淳朴民风由此远近闻名。30年前,...的父亲去世。在给父亲送行时,没有请“响器班儿”。这条规矩延续至今,婚丧嫁娶不大操大办、吃吃喝。
扶贫先进事迹材料【篇8】
人大机关干部精准扶贫先进事迹材料
董锡祥,男,彝族,生于1962年10月,中共党员,县人大副处级职级干部。自我县打响精准扶贫攻坚战以来,该同志立足岗位,主动作为,作为一名县人大干部,他带着对农村的热情和对贫困群众的感情,按照“六个精准”的要求,扑下身子,多次深入自己所联系的4户贫困户家中进行调查摸底,认真帮扶制定发展规划,用心用情帮助贫困户做实事,解民忧,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单位同事和普妈村群众的一致好评,成为人大机关干部扶贫工作的榜样。
一、用心学习,领会并宣传好扶贫政策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董锡祥同志自帮扶联系普妈村委会的4户贫困户以来,他带着对扶贫工作的热情和对联系户的真情,认真学习掌握扶贫政策,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并利用每周交的扶贫专题日深入贫困户家中,与自己的联系户交心谈心,宣传党的扶贫政策,做贫困户的思想工作,鼓励贫困户自力更生,发家致富,争取早日脱贫。
二、摸清底子,精心制定帮扶计划
董锡祥同志从基层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干部,对农村工作比较熟悉,扶贫工作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但面对新时代的扶贫工作,董锡祥同志切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他常常常说:“扶贫工作无小事,如果扶不好,自己联系的户不脱贫就是大事,我们不管做任何一件事,要有订钉子精神,不管有多大的困难也要把它做好”。从2014年开展结对帮扶工作以来,他常常走村串户,与自己的联系户座谈交流,摸清联系户的家庭人口,经济收入状况,致贫的原因,认真掌握第一手资料,在帮扶措施上,分别对曹兴福、曹兴华、曹兴富、李光兴户贫困因户而异,制定精准措施,对症下药,用他良好的工作作风,务实的工作态度来带动和感染着贫困户。
三、用心用情,认真开展结对帮扶工作
在董锡祥同志的身上,民本是思想基础,实干是公仆情怀,正如他所说的“责任使命在肩头,精准扶贫解民忧”这才是宗旨,他始终把每户联系户放在心上,真正做到真心扶贫,用心扶贫,爱心扶贫,把贫困户当做自己的亲人,有困难想尽千方百计帮助协调解决。从2016年到现在,他对4户贫困户不仅在精神给予慰藉,同时在资金给予了大力支持,真正做到贫困户缺什么,需要什么,他积极主动想方设法拿自己的工资给予买好亲自送到家中。
家庭比较困难的曹兴福户,家里有5人,有2个劳动力,有1个65岁的老人,有2个正在学校读小学和初中的孩子,他家是2016年脱贫出列,又是异地搬迁户,在建盖房子的过程中,由于资金短缺,有砖有沙子,就是缺水泥,按照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要求,必须在要求的时限内竣工入住,曹兴福全家都比较焦急。董锡祥同志得知情况后,积极主动开着自己的私家车到大庄买了1.5吨水泥送给曹兴福,帮他解决了燃眉之急,让房子如期竣工。根据曹兴福家的实际情况,董锡祥同志又给他家送去碗柜和毛毯;每年的中秋节、端午节,董锡祥同志总是不会忘记为曹兴福家送去月饼、粽子;每年春季和秋季开学,董锡祥同志总是会为曹兴福家还在上初中和上小学的孩子送去助学资金,鼓励两个孩子努力学习。
贫困户曹兴华的.妻子经常生病,到处求医看病。董锡祥同志得知这一情况后,亲自到州中医院找专家医生,把曹兴华妻子的病情状况告诉医生,最后按照医生开的药单亲自为她购买了一个疗程的药送互曹兴华的妻子手中。曹兴华的妻子服药后的病情有所好转,曹兴华全家都十分感激董锡祥同志。董锡祥同志还认真落实“十有”的要求,为曹兴华户送去碗柜和毛毯;每年的中秋节、端午节,董锡祥同志总是不会忘记为曹兴福家送去月饼、粽子。
董锡祥同志始终把每户联系户放在心上。曹兴富户的妻子李家丽生病住院,董锡祥同志亲自前去看望,秋季开学时,还给曹兴富上初中的二儿子送上助学金,鼓励孩子努力学习;每年的中秋节、端午节,都会为曹兴富家送去月饼、粽子。贫困户李光兴户家中缺乏粮食,生活出现困难时,董锡祥同志就会买好大米亲自送到李光兴的家中。通过董锡祥同志的结对帮扶,4户贫困户日子一年更比一年好。
在认真落实好帮扶自己的联系户的同时,董锡祥同志还认真履行包村包组的扶贫职责。普妈村委会上、下只扎峨村民小组通过干部董锡祥同志的辛勤帮扶,村容村貌、村庄道路、环境卫生都有了较大改观,在他的带动下,他联系的贫困户家和非贫困家庭的环境卫生干净整洁,邻里和睦,村民和谐相处。
供稿:双柏县人大常委会
扶贫先进事迹材料【篇9】
**,男,汉族,1982年2月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湖南、株洲市人,大专文化,入伍,进入中国铁建重工集团,高级钳工,责任制造总厂、工程机械车间、试制班班长,同时兼任工程机械车间党小组组长,作为一名生产一线的领头人,试制产品装配负责人,我平时注重业务技术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推动了班组管理的规范化和技术的革新,凭着对机械制造多年经验和强烈的责任感,深知生产管理、技术改造和安全生产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我做出一系列的努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期间在部队多次获得优秀士兵、优秀士官,20获优秀学员称号,制造总厂提案之星称号,优秀班组,红旗设备称号,荣立集团三等功。
本人先进事迹介绍如下:
自从就任试制班长一职后,就着手完善了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细化了各个小组的岗位操作规程,在工作中加台现场管理和监督,狠抓工作纪律,加强员工教育和考核,落实各种奖惩制度,与此同时,我在工作上身先士卒,充分发挥表率作用,每天从早上7点多一直在工作现场,忙到晚上10点多才休息,特别是炎热的夏天,试制产品多,任务重,为了不耽误装配进度,经常和员工一起加班加点,带领,大家一起干,汗流浃背从来没叫一声累,通过一系列的强化管理和自身的榜样作用,大大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安全意识也大大提升,从而使整体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高,现在班组员工整体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特别是连续墙装配试制成功,为公司争得了荣誉。
作为主要技术骨干,我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立足本职岗位,刻苦钻研技术,经常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宝贵的时间来学习有关机械液压机关书籍,并将工作经验与前沿理论紧密结合起来,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20承担了公司连续墙装配试制工作,攻克了二百多项现场技术难题,我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从一名普通的职工成长为试制班班长,通了对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的研究,先后参加并完成了湿喷机试制、湿喷机整改、湿喷机大修,连续墙试制和正在进行的预切槽等项目,我不怕苦不怕累,保质保量完成了工作任务,一分耕耘,一份收获,经过四个多月的奋战,终于将连续墙装配完成,得到上级的一致好评,展现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风采。
在政治思想上,拥护并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严格按的标准要求自己,廉洁自律、克已奉公,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在工作中平易近人,经常和员工谈心,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关心他人,我较高的专业技能和经验,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平易近人的工作作风获得了广泛认可,我以服从命令、尊敬领导、团结同志和军人作风认真开展工作,不断学习、更新观念,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扎实地实践着自己的追求和抱负,乐于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带领全班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争做一名政治思想强、专业技术精、作风纪律严、完成任务好的优秀员工。
以上各方面的工作,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和好评,深知以后的路还很长,我将时刻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扎根生产第一线,踏踏实实地工作,立志为机械事业的发展竭尽全力!
作为主要技术骨干,我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立足本职岗位,刻苦钻研技术,经常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宝贵的时间来学习有关机械液压机关书籍,并将工作经验与前沿理论紧密结合起来,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年承担了公司连续墙装配试制工作,攻克了二百多项现场技术难题,我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从一名普通的职工成长为试制班班长,通了对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的研究,先后参加并完成了湿喷机试制、湿喷机整改、湿喷机大修,连续墙试制和正在进行的预切槽等项目,我不怕苦不怕累,保质保量完成了工作任务,一分耕耘,一份收获,经过四个多月的奋战,终于将连续墙装配完成,得到上级的一致好评,展现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风采。
在政治思想上,拥护并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严格按的标准要求自己,廉洁自律、克已奉公,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在工作中平易近人,经常和员工谈心,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关心他人,我较高的专业技能和经验,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平易近人的工作作风获得了广泛认可,我以服从命令、尊敬领导、团结同志和军人作风认真开展工作,不断学习、更新观念,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扎实地实践着自己的追求和抱负,乐于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带领全班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争做一名政治思想强、专业技术精、作风纪律严、完成任务好的优秀员工。
以上各方面的工作,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和好评,深知以后的路还很长,我将时刻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扎根生产第一线,踏踏实实地工作,立志为机械事业的发展竭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