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好生活的计划,才有继续走下去的动力,为了确保活动能有条不紊地开展。优秀的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的内容需清晰,逻辑需完整。出国留学网小编为您搜罗了“社区矫正方案”的相关资讯供您参考,建议你将这个链接收藏起来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查找!
社区矫正方案 篇1
社区矫正矫正方案是指对罪犯在服刑期间和服刑后的监督、管理和帮助。社区矫正为罪犯提供了一种回归社会的机会,并且降低了再次犯罪的风险。本文将探讨社区矫正矫正方案的重要性、目标以及实施机制。
重要性
社区矫正是一个完善的法制体系,旨在防止罪犯在服刑期和服刑后再次犯罪。社区矫正方案不仅能够起到惩罚威慑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帮助罪犯重新融入社会,并在社会上发挥积极作用。通过社区矫正矫正方案,可以使罪犯重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学习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获得向上的动力和希望,从而实现罪犯在社会上的再次立足和贡献。
目标
社区矫正方案的目标是对罪犯进行教育、改造和管理,帮助罪犯摆脱犯罪,回归社会。社区矫正矫正方案具有针对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在实施方案时,需要根据罪犯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针对性的计划。在计划内容上,除了进行必要的教育、改造和管理外,还需要涵盖家庭、社区、心理等多个方面,提供全面的帮助和支持。
实施机制
社区矫正方案的实施机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社区矫正矫正机构的建立。社区矫正矫正机构是社区矫正的基础,通过社区矫正机构,可以提供各种必要的帮助和服务,为罪犯融入社会提供支持。二是社区矫正方案制度的完善。社区矫正方案制度需要明确方案的目标、计划、实施方法和监督机制,确保方案的实施效果。三是社区矫正人员的培训和队伍建设。社区矫正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地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同时,需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四是社会支持机制的建立。社区矫正矫正方案需要社会各方的支持和协作,公正合理的社会统筹机制、完善的社会援助体系、人性化的社会环境是社区矫正的必要条件。
结论
社区矫正矫正方案的实施可以为罪犯提供回归社会的机会,降低再次犯罪的风险。实施方案需要制定目标明确、细化具体、务实有效的计划,依托健全的机制和制度,落实各项工作,并提供多方位的支持和保障。为了实现社区矫正方案的目标,在实践中需要不断完善方案、完善制度、加强人员培训和队伍建设,并在社会各方的协作下,共同将社区矫正矫正方案工作做得更加优秀和出色。
社区矫正方案 篇2
社区矫正是一项重要的司法手段,旨在通过对犯罪人员进行特定的监管、教育和改造,使其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社区矫正方案是实施社区矫正的核心内容,包括矫正目标、矫正措施、矫正期限等。下面,将就社区矫正矫正方案的主要内容,从专业人士的角度进行探讨。
一、矫正对象
社区矫正的对象是被法院判决的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这些人有以下特点:1、犯罪行为轻,判刑期短;2、自首并认罪;3、没有暴力犯罪或违背社会公德的犯罪行为;4、身体和心理健康。
二、矫正目标
社区矫正的目标是使犯罪人员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并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最终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
具体来说,社区矫正的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观念教育:通过法律知识和案例分析,让犯罪人员了解法律规定和社会价值观念,从而树立法律意识和敬畏之心。
2、职业教育:通过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帮助犯罪人员成功就业,稳定生活。
3、社会适应:通过教育和辅导,使犯罪人员了解社会道德准则,促进其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三、矫正措施
社区矫正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监督管理:社区矫正人员需要每日报到,定期接受监督管理。
2、监督扶持:社区矫正人员需要接受心理辅导、法律知识普及等支持。
3、减刑奖励:在社区矫正期间,犯罪人员可以通过表现获得减刑奖励。
四、矫正期限
社区矫正期限一般为6个月至3年,具体期限根据犯罪人员的犯罪情况、改造状态和社区矫正机构工作情况等因素而定。如果犯罪人员在矫正期限内认罪悔罪并取得良好表现,则可以提前解除社区矫正。
总体来说,社区矫正矫正方案需要具备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可评估性,是一项重要的司法工作。社区矫正的基本原则是以矫正为中心,以人为本,以教育引导为主。通过社区矫正的实施,可以为犯罪人员提供改过自新的机会,有效减少社会治安风险,实现社会稳定和公正。
社区矫正方案 篇3
一、目的意义组织社区矫正人员参加公共道德、法律常识和时事政策等教育学习活动,不断增强法制观念、道德素质和悔罪自新意识。
2、 教育主题1。监狱教育改革**直播。2邀请检察院、公安局的法律专业人士进行讲座。3、社区矫正人员现身说法。
三、组织形式详见“集中教育学习活动安排表”
四、分片情况及活动时间、地点安排1、七个片区情况:。2日程安排:6月16日-6月24日。
5、 注1。各司法所所长或负责人必须将活动计划向乡镇主要领导汇报。2、送达书面通知。各司法所必须发出书面通知,以书面形式要求社区矫正人员准时参加集中教育活动,同时强调无故不参加者给予警告一次,并让矫正人员在回执上签名,已请假外出的务必**通知到其本人。
3、高度重视安全问题。矫正人员由司法所人员统一带队乘车、用餐,租用乘坐车辆必须是龙洲运输股份****所有的客运中巴,司法所所长、助理员、协理员必须全程带队、陪同,上午9点之前必须安全到达指定集中教育地点。4活动中,社区矫正人员应分成若干小组,由司法所干部和司法助理担任组长,加强管理。
5、与会矫正人员必须签到。为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活动中要注意安全,活动开始和结束时必须点名。签到和点名簿复印件应在教育活动结束后上报司法局。
6所有参加者须遵守作息时间:上午8:30-8:00签到时间
50教育时间09:00-12:00中午12:00午餐时间12:00
10-12:30(司法所工作人员陪同午餐)。午饭后,各司法所工作人员将把辖区内的社区矫正人员安全带回乡镇。
7社区矫正人员无特殊情况不得请假。如需请假,须经县司法局批准。如果他们不参加这项活动,将给予警告。
社区矫正方案 篇4
为进一步提升我县社区矫正工作质量,加强对矫正对象的日常管理,强化矫正措施,以实现矫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为目标,认真总结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以来的经验,不断推进社区矫正工作的深化发展,为我县的和谐、稳定和法治化建设做出积极贡献。我们要:
一、 完善社区矫正队伍建设
进一步认识对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性,建立健全一支热衷于社区矫正工作、数量充足、作用发挥良好的社区矫正工作队伍。加强能力建设,着重提高工作队伍的管理能力,矫正教育能力考核成绩和组织协调能力。做好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及时组织学习党中央及各部委下发文件,进一步夯实社区规划矫正工作的理论基础,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水平。推动社区规划矫正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发展。抓好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建设,吸收热心社会人士加入志愿者队伍,年终对志愿者进行奖惩考核,通报表扬,充分调动志愿者的工作积极性。
二、加强工作制度建设
1、进一步完善社区矫正工作制度,规范社区矫正工作流程。积极落实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网络管理和考核制度,探索外出社区服刑人员的调查和跟踪教育管理。加大对社区矫正的社会宣传。通过对社区矫正工作进行客观的评价和积极的报道,争取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为社区矫正立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2、着力增强管控能力,完善监督管理体制。不定期对我县社区矫正服刑人员进行排查走访。制定重点对象,防止托管、漏管,做到隐患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严格执行请销假规定。对再犯罪风险较大、又未落实好监督措施的矫正对象,不予批假外出,其他需要外出矫正对象,必须履行请假手续,经公安、司法部门批准后,方可外出。对准假外出人员通过信息化系统确定定位跟踪范围和跟踪密度,确保重点对象不脱离“视线”。对未经批假外出的,责令其补办手续,并在月度考核和季度考评中予以扣分和批评教育,同时给予必要的行政惩处。对矫正对象的考核评议要严格按照社区矫正对象计分考核办法规定,实施矫正对象的加、扣分,完善考核评议机制,并将加、扣分情况与奖惩结合起来,形成正常的奖惩机制。收集矫正对象的正反面典型,严格落实奖惩分明,启动减刑、收监程序,促进考核奖惩结果真正起到激励矫正对象积极改造的作用。
3、强化对社区矫正服刑人员的帮教工作。社区矫正教育是以思想教育为中心的综合性教育,其核心目标是犯罪思想和各种错误思想观念的转化。转化罪犯思想、矫正犯罪恶习、提高道德水平、造就合法公民是我国社区矫正机关对社区服刑人员实施教育的指导思想。在教育过程中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分类教育、以理服人、因人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社区矫正教育工作队伍主要有专业矫正人员和社会志愿者共同组成。大部分依靠利用社会力量开展工作,我们要发动社区居民成为支持者和参与者。在实际运作中,社会志愿者与社区服刑人员的结对帮教工作要坚持针对性和就近两大原则。社区矫正教育的过程一般分为入矫教育、常规教育和解矫教育三个阶段。入矫教育是社区服刑人员入矫后接受教育的第一课,也是社区矫正机构依法矫正社区服刑人员成为守法公民的第一道工序。入矫教育一般采用两结合的方法,即:集中教育和个别谈话相结合、座谈讨论和个人反省相结合。社区矫正教育之难,在于它对知识的多面性、综合性、复杂性。与监禁矫正教育相比,思想政治教育依然是社区矫正教育的核心内容,但文化知识教育不再是社区矫正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三、不断积累完善社区矫正工作
定期总结社区矫正工作经验,借鉴学习各地工作机制,探索社区矫正工作新模式。加强与各部门的联系,及时分析工作中的漏洞、错误。把握好社区矫正工作的稳妥性,全面提升我县社区矫正工作质量。
社区矫正方案 篇5
为进一步加强全镇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安全稳定工作,最大限度消除安全隐患,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上级工作要求,经研究决定,从20XX年6月15日起至10月31日在全镇开展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活动。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的
各村(居、社区)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开展好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活动,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汲取近几年我市几起恶性案件的教训,以案为鉴,举一反三,全面排查整治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安全隐患,进一步完善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安全稳定工作机制,坚决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有效防止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对象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恶性案件,防止发生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对象参与的群体性事件和上访事件,确保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安全稳定,为建设平安幸福XX做出积极贡献。
二、组织机构
镇成立开展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周小毛,副组长:肖俊男、何佳升,成员:汪林山、吴拥军、马万超、曾宪平、肖学军、肖利、戴明洲、洪海斌。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汪林山兼任办公室主任。
三、排查内容
(一)社区矫正工作
排查社区矫正对象日常报告、外出、居住地变更、禁止令执行等制度落实情况,以及矫正小组、调查走访、定位监管、监管安全分析会制度落实情况等。对排查出的重点社区矫正对象(有再犯罪倾向、涉邪教、精神病、涉毒、涉恐涉爆、涉黑涉恶等人员),要落实针对性监管措施,依法审批采取电子腕带定位方式从严掌握其活动范围,定期开展走访谈话,了解其是否有情绪反常现象,在监管教育过程中是否有对立情绪,家庭关系是否融洽,社会关系是否良好等情况,并综合进行社会风险分析评估;对涉毒和有吸毒前科的社区矫正对象是否开展禁毒教育,是否协同配合当地公安机关进行尿检;暂于监外执行人员是否每季度提交病情复查报告及每年度提交病情诊断报告;是否做好社区矫正对象不准出境报备工作,是否依法收缴保管港澳通行证、护照并做好社区矫正对象边控工作。
(二)安置帮教工作
1、组织机构建设情况。村(居、社区)是否按要求建立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安帮办);是否组织成员召开一次联席会议;是否配备安置帮教专职工作人员;是否配备了必要的办公设施。
2、人员核查衔接情况。村(居、社区)安帮办是否掌握本辖区5年内刑满释放和3年内解除矫正人员底数,是否建立安置帮教人员名册和重点帮教对象名册。对有再犯罪倾向、累犯、惯犯、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涉邪教、精神病、吸毒史、涉恐涉爆、涉黑涉恶等刑满释放人员是否将情况向乡镇党委政府报告;帮教责任人是否按要求开展入户走访和谈话教育。
3、落实跟踪帮教情况。村(居、社区)是否对辖区内刑满释放人员建立安置帮教个人档案,是否成立帮教小组,签订帮教责任书、明确帮教责任人;是否建立刑满释放人员信息库,落实安置帮教措施;安帮办是否开展法律法规、思想道德等教育,增强安置帮教对象社会责任感、激励引导其遵纪守法;安帮办是否协调相关部门对安置帮教对象中基本生活难以保障、家庭特别困难的人员予以必要的帮扶与救助。
四、方法步骤
排查整治活动分为动员部署、排查摸底、集中整治、检查验收四个阶段。(一)动员部署阶段6月15日至6月25日。要高度重视、深刻理解、认真准备、精心谋划,通过召开会议、下发文件等方式深入动员,切实将此次排查整治活动的目标任务、主要内容、方法步骤等原原本本地传达到每名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人员,确保排查整治活动依法、有序、高效推进。
二排查摸底阶段6月26日至8月15日。紧紧围绕此次排查整治活动的目标任务,对照排查整治的主要内容,集中力量开展全方位、拉网式的排查走访活动,全面掌握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安全稳定底数,切实排查出潜在的安全隐患,逐一列出问题清单,建立工作台账。
三集中整治阶段8月16日至10月15日。对排查出的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安全隐患,要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明确整改时限,要对照问题清单逐一消账,切实将各种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对于影响安全稳定的难点个案,要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报告,争取党委、政府重视,及时妥善解决,有效推动排查整治活动稳步开展。
四检查验收阶段10月16日至10月31日。对照排查整治活动的内容采取查、看、问等多种形式开展检查考评,对考评情况要开会讲评,考核结果要作为年度工作考核的依据。
五、工作要求
要把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开展专项摸排整治是确保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安全稳定的前提和基础,关系社会治安大局稳定。要充分认识开展排查整治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全面深入推进专项排查整治活动。
二严密组织,注重实效。要高度重视,增强工作责任感、紧迫感,要成立排查整治活动工作专班,要主动向当地党委、政府报告活动开展情况,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推动解决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和矛盾困难;要深入发动基层自治组织,“上下”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提高工作实效。
三压实责任,强化督导。要加强对各阶段工作的督促检查,做到底数不查清不放过、问题不摆明不放过、责任不落实不放过、措施不到位不放过、整改不彻底不放过。要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排查整治工作不重视、不认真、敷衍应付,问题整改不到位的单位和人员要严肃责任追究。
上面的这些是网小编专门整理的社区矫正安全隐患排查方案精选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社区矫正方案 篇6
社区矫正矫正方案是一种矫正措施,它是指通过对被判决罪的人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督,以确保他们遵守法律和社会规范的一种方式。这种矫正措施通常适用于一些轻微罪行的罪犯,他们不需要被拘留,但是需要进行一定的监督和矫正。
社区矫正矫正方案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入监、监管和社区化。图片1显示了社区矫正矫正方案的流程。
图1:社区矫正矫正方案的流程
入监阶段是社区矫正矫正方案的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罪犯会被安排进入社区矫正中心接受矫正,同时被分配一个监管员,负责监督其行为。监管员会评估罪犯的矫正需求,并制定个性化的规划,如工作计划、教育计划、心理健康计划等。此外,罪犯还需要接受各种程序,如体检、药物检测等,以确保其健康状况。
监管阶段是社区矫正矫正方案的第二阶段。在这个阶段,罪犯会被安排回到社区中定期接受监督,同时,他还需要完成一部分社区服务。监管员会定期与罪犯沟通,了解他的状况,并对其行为进行评估。如果罪犯有不当行为,监管员会依法采取相应的制止措施。
社区化阶段是社区矫正矫正方案的第三阶段。在这个阶段,罪犯已经成功完成了前两个阶段的矫正。现在,他需要回到社会中,继续遵守法律和社会规范,并参与正常的社会活动。在这个阶段,罪犯通常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技能和经验,他可以通过打工、上学等方式获得经济利益。社区矫正中心仍会继续对其进行监督,以确保其矫正效果的长期持续。
对于社区矫正矫正方案的实施,需要社区矫正中心和社区的齐心协力。社区矫正中心需要提供一定数量的监管员,用于对罪犯进行监督和矫正。社区需要为矫正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帮助,例如提供工作机会、教育机会、福利帮助等。
此外,也需要通过改革制度,如提高刑罚量刑的科学性、规范社区矫正矫正方案的实施等,来推进社区矫正矫正方案的发展。在不违反人权原则的前提下,提高社区矫正的效率和质量,是我们持续推进社区矫正矫正方案的重要目标。
总之,社区矫正矫正方案是一种提高矫正程序和效率的制度创新,它通过对罪犯进行定期监督和矫正,以确保其遵守法律和社会规范。虽然社区矫正矫正方案的实施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们相信,在不断的改革和完善中,社区矫正矫正方案一定会越来越完善,发挥更大的作用。
社区矫正方案 篇7
根据(X社区矫正办通[20XX]2号)文件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强全县社区矫正安全稳定工作,县司法局决定在全县组织开展社区矫正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活动,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解决社区矫正安全稳定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重点,通过专项活动,进一步加强社区服刑人员监督管理,提高社区服刑人员教育矫正质量,实现不发生社区服刑人员恶性案件、不发生群体性事件、不发生重大负面舆情。
二、主要任务
(一)深入开展排查。对辖区内全部社区服刑人员逐人走访排查,排查面要达到100%,全面掌控社区服刑人员情况。重点排查以下三类人员:一是未衔接的社区服刑人员。对于已经收到法律文书,但未衔接到人员的,要及时通报原判决或决定机关,及时组织查找,确保将其纳入社区矫正范围。二是因就医、探亲、就学等社区服刑人员。要核实其请假手续,对手续齐全、期限未满的人员,要加强联系管控;对未履行请假程序或逾期未归的人员,要督促其及时回司法所接受矫正,并按照相关规定依法处理。三是被列为严管范围的重点监管对象。要排查其是否在管在教,了解其是否有情绪反常现象,在监管教育过程中是否有对立情绪,家庭关系是否融洽,社会关系是否良好等情况,并综合进行社会风险分析评估。四是被撤销缓刑、撤销假释或暂予监外执行条件消失尚未收监执行的社区服刑人员。对此类人员要查明未收监的原因,协调公安、监狱等部门及时予以收监。
排查工作要做到细致深入,既要见到本人,又要向矫正小组和相关单位、基层组织了解情况;既要利用排查普遍开展一次谈话谈心教育,又要通过排查深入了解掌握社区服刑人员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对排查评估发现的具有重新犯罪可能等危险倾向的人员,要落实专门责任人严格管控,切实做到安全隐患早发现、早防范、早处置。
排查情况要逐人登记造册,对排查出的问题和隐患要汇总梳理,逐个整改解决。结合人员排查,要对社区服刑人员档案进行一次检查清理,对法律文书不齐备的,要及时协调相关部门补充,对社区服刑人员照片等基本信息不齐全、不准确的,要在排查期间及时收集补充。
(二)严格监督管理。专项活动期间,要切实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管理,确保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掌控,防止脱管漏管。一是实施分级管理。综合考虑社区服刑人员犯罪性质、主观恶性、危害后果、社会关系、现实表现等多种因素,开展社会风险分析评估,确定严管、普管和宽管等不同的管理等级,制定不同的矫正方案,实行分级管理。对重点监管对象要实施手机定位监管,发挥适时定位、轨迹查询、报警处理、数据存储等功能,强化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动态管理。对故意破坏定位设备的社区服刑人员,要依法处理,确保刑罚执行的严肃性和威慑力。二是落实管控措施。要认真做好衔接登记、矫正宣告、定期报告、走访谈话、风险评估、检查考核等日常监管工作,准确掌握社区服刑人员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防止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和重新违法犯罪。要发挥矫正小组的作用,监督社区服刑人员定期报告遵纪守法、接受监督、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情况,及时了解掌握社区服刑人员居所变动、工作变动、家庭重大变故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管理。三是严格监管审批。社区服刑人员外出请假、变更居住地、申请进入特定区域或场所等涉及审批的事项,要依照权限和程序认真审查,依法依规审批。坚决杜绝不按制度办事,违反程序审批、越权审批现象,对因审批把关不严造成社区服刑人员脱管失控的,依法严肃处理。四是依法实施奖惩。对违法违规的社区服刑人员,要依法加大处罚力度,该警告的及时警告,该治安管理处罚的及时提请治安处罚,该撤销缓刑、假释的及时提请撤销缓刑、假释,该收监的坚决收监执行,确保国家刑罚有效实施。同时要依法实施奖励措施,调动社区服刑人员接受矫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育改造质量。
(三)加强教育矫正。专项活动期间,要始终以提高矫正质量为目标,加强社区服刑人员教育矫正,从根本上矫正社区服刑人员的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一是加强日常教育。坚持集中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对社区服刑人员每月至少进行一次集中教育学习。同时,要重视个案矫正,根据社区服刑人员的犯罪类型、悔罪意识、日常表现、性格特点、家庭环境、社会交往等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教育,做好个案矫正工作,增强教育矫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组织公益劳动。根据社区服刑人员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因素,合理安排公益劳动的内容和方式,组织实施集中与分散结合的公益劳动,每月至少组织有劳动能力的社区服刑人员开展一次公益劳动,强化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纠正其不良行为习惯。
三、方法步骤
这次专项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集中排查阶段(6月20日—7月15日)。以县司法局为主体,以司法所为单位,组织力量对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和违反管理规定等安全隐患进行一次拉网式排查。同时,对社区服刑人员信息和相关文书档案进行检查。对排查检查发现的问题统一登记造册,认真梳理分析。
(二)全面整改阶段(7月16日—8月8日)。对排查发现的问题,逐个整改解决。对脱管漏管社区服刑人员,及时追查,纳入监管,对违规违法人员,依法予以处理。对管理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及时整改,切实落实各项监管教育措施。
(三)总结提高阶段(8月7日—8月15日)。认真总结活动取得的成效,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教育管理工作水平。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加强领导,建立社区矫正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形成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直接负责、社区矫正机构和司法所具体实施的工作格局。要按照专项活动的统一部署,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细化分解各项任务,明确落实措施、方法步骤、完成时限和责任单位、责任人,精心组织开展好专项活动。
(二)强化督导检查。县司法局要强化对专项活动的工作指导,促进排查整治工作有序开展。专项活动期间,县司法局对每个司法所排查整治工作的检查不少于1次。要建立通报制度,对专项活动组织开展不力、效果不明显的,要予以通报。
(三)完善部门协作配合机制。加强与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和监狱的工作沟通和交流,建立情况通报制度、联席会议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在适用前调查评估、追查脱管人员、提请治安处罚、撤销缓刑假释、收监执行等环节,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要建立完善突发事件处置预案,确保对社区服刑人员脱离监管、参与群体性事件、实施犯罪等突发事件防范有力,处置迅速。
(四)加强信息沟通和宣传工作。各司法所要在8月14日前,将开展全县社区矫正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活动形成书面总结报司法局社区矫正工作股。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社区矫正的性质、内容和任务,宣传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参与社区矫正的典型事例,引导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社区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