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劳动教案经典6篇

五年级劳动教案 篇1

  教学目标: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作者吴运铎童年时代在煤矿挑煤的苦难生活。感受作者自强自立,不畏艰难的坚强意志。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描写作者挑煤艰难的句子。

  教学难点:感受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9课,齐读课题劳动的开端。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指名回答

  3、师小结

  二、研读课文。

  1、打开课本,请大家认真地去读读作者挑煤赶路这一部分内容,看看有没有特别打动你的地方?请你用划出来。然后再好好地去想一想,究竟是什么打动了你?开始。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

  2、交流、汇报

  课件:

  句1:扁担把肩膀压得生疼,担子从左肩换到右肩,从右肩移到左肩,换来移去,两个肩膀都吃不住劲,只好听下来歇一歇。

  1)这句话中的移来换去吃不住劲、只好说明了什么?

  2)是扁担把肩膀压得生疼吗?

  板:担子重

  3)感情朗读

  课件:

  句2:这山原来没有路,那些人踩出来的小路滑极了,一步三滑,肩上的煤筐来回晃荡,像是打秋千。

  1)一步三滑的路是什么样的?

  2)来回晃荡说明了什么?仅仅是路难走吗?

  板:路难走

  3)你有没有走过这样的路?有什么样的感觉?

  4)感情朗读

  课件:

  课文插图:

  1)看,这就是挑着煤,走在一步三滑的山道的作者,仔细看,你看到了什么?

  2)你还仿佛看到了什么?

  3)看到作者这疲惫的神情,扭曲的身躯,此时你有什么话想对他吗?

  4)感情朗读

  课件:

  句3:红肿的肩头跟滚水烫过一样疼,腿上的伤口不住地流血,我只好挑着两只空筐回到家里。

  1)滚水烫过是什么感觉?

  2)流血、只好说明了什么?

  板:身受伤

  4)感情朗读

  请同学们再联系课文前面的内容,想想还有没有让你感动的地方?

  板:受人欺

  小结:同学们,当时的作者只有几岁呀?这样的年龄,本该和我们一样,坐在教室里读书学习,可他却过早地尝到了人间的冷暖,本该和我们一样拥有幸福和理想,却过早地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第一次挑煤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怎么不让我们为之动容,为之流泪,为之感动呀!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次劳动,你觉得哪个词最合适?(板:艰难)

  还有让你感动的地方吗?

  学习母子对话

  1)看到劳累了一天的孩子,妈妈是怎么说的?从轻轻一词中你体会

  到了什么?

  2)母亲含着泪,这泪是什么泪?

  课件出示

  填空:

  例:这是辛酸的泪,因为母亲看到儿子为了生存去挑煤,感到很辛酸。

  1、这是痛心的泪,因为

  2、这是的泪,因为

  3)在当时那样的社会里,仅仅是我母亲一个人在流泪吗?但是12岁的我没有流泪,难道他不该流泪吗?这些包含着辛酸和血泪的文字告诉我们他该流泪,但他没流,他是这样对妈妈说的

  课件:

  妈妈,不要紧,我明天还去挑。

  4)同学们,当你读到这里的时候,你想对作者说写什么?

  板:坚强、自立

  小结:是的,作者就是凭着这种顽强的精神,第二天有去挑煤了。

  齐读第五段

  5)童年时候的吴运铎是可怜的,但更是可敬的。多年以后,他写下了这样两句诗,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板书:

  峰高无坦途,我当自奋勇

  板书19劳动的开端

  受人欺

  担子重

  艰难坚强

  路难走

  身受伤

  峰高无坦途,我当自奋勇

五年级劳动教案 篇2

  劳动的开端

  吴运铎

  京津沪浙四省市合编全日制六年制小学课本《语文》第九册第30课(1982年版)

  记得我十二岁那年,家里穷得揭不开锅。看着一家人挨饿,我心里像油煎一样。我要用劳动来解除饥饿的威胁。

  萍乡煤矿四面是高山,在东北方的深山里,煤藏离地面很近。土煤窑星星点点,到处都是。土煤窑完全靠人工开采。窑主随便挑个地方,挖一个斜洞,就算是煤窑。工人进出连腰也伸不直,像狗一样爬进去挖煤,又像狗一样把煤从窑里拖出来。

  把煤从山里运到外地去,也靠人工。挑脚的一担一担地把煤挑到车站去。

  我看见比我大点儿的穷孩子都去挑脚,也打算靠自己的力气去挣几个小钱。

  我去找从小在一起玩的小赵商量,想叫他带我去。小赵歪着脑袋,把我左看右看,笑了笑说:得了吧!你也挑得动煤?像个瘦猴子,不要让扁担把你压扁了!

  我的力气大得很!不信,咱们俩摔交试试!

  我不跟你摔交。你要去就去吧,明天早点儿起来!

  要去挑煤半夜就得动身。我家没有灯笼,也没有火把。我跑到矿上电机房去找了些用过的油棉纱,在机器上擦点机器油,绑在木头棍子上,准备半夜点着照路。

  母亲知道我要去挑煤,心里当然舍不得。可是她也不愿意眼看着孩子们挨饿。她半夜起来不声不响地送我到门口。我约上小赵,匆匆忙忙走了。

  我们爬过几座山,穿过几片树林,赶到挑煤的地方。哪知来得太早,还没有一个人影,小煤窑办事的地方门关得紧紧的,里面没有灯光,人都在睡觉。

  屋檐底下有两张方桌,是窑上开票记帐用的。我看天还没亮,爬上桌去躺着,一合眼就睡着了。睡得正熟,我忽然摔了下来,好像落在万丈深渊里,浑身疼痛。原来桌子被人抽掉,矿上的办事人来开磅称煤了。

  我爬起来揉揉胳膊,心想,出门做工真不容易,穷人到哪里都要受欺侮。

  我很想多挑一些,试了试,挑不动,又去掉一点儿。

  矿上办事人不耐烦地说:你要不挑就算了,别找麻烦!

  我一赌气挑上就走。

  我挑着煤赶路,一开头还跟得上人家,走出一二里就渐渐落在后头了。扁担把肩膀压得生疼,担子从左肩换到右肩,从右肩移到左肩,换来移去,两个肩膀都吃不住劲了,只好停下来歇一歇。

  哪知挑东西走路,越歇越想歇,越歇越觉得担子重。不一会儿又要爬山,这山连一条路也没有,那些人踩出来的小路滑极了,一步三滑,肩上的煤筐来回晃荡,像是打秋千。

  爬上山头,已经是中午了。我解开衫子一看,肩也肿了,皮也破了。

  我鼓起勇气,仍旧挑起煤筐往前走,一不留神,脚底下被石头一绊,一个跟头载倒在半山腰。我的胳膊和腿摔破好几道口子,煤撒了一地。

  太阳落山了,别的挑煤的人大概都早已到车站了,只剩下我一个留在荒山上,离车站还有五六里路。就是我挑到车站,收煤站也收秤关门了。我怎么办呢?

  红肿的肩头跟滚水烫过一样疼,腿上的伤口不住流血,我只好跳着两只空筐回到家里。

  一进门,我一头倒在床上,一动也不想动,饥饿和疲劳把我压倒了。

  母亲走过来轻轻地问道:孩子,你怎么啦?

  我说煤没挑到站,都扔在半山腰了。母亲含着眼泪,给我打来洗脚水。

  我怕母亲见了我的伤口又要难过,不肯下地洗脚。我对母亲说:妈妈,不要紧,明天我还去挑。

  母亲问我:你吃过饭了吗?

  我回答:我不饿。

  第二天一早,我喝了碗野菜粥,又翻过高山去挑煤。扁担一压上红肿的肩头,头上就直冒冷汗。我想应该趁力气还没使尽的时候,先多赶几步路,免得磨到天黑又误事,就咬紧牙,两脚不停,一直把这担煤挑到车站。

  从此我走上艰难的生活道路。

  中国的保尔吴运铎(1917-1991)

  吴运铎根据自己的战斗经历写成传记《把一切献给党》,1953年7月工人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十五章。其中劳动的开端、制造枪榴弹两章(节选)曾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作者参加革命前的穷困、饥饿、没指望,社会的黑暗动荡,及此后的走向革命、义无反顾、身残志坚、献身革命,都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语言朴实本色,也活泼生动,爱憎分明,真情倾诉,并无任何生硬说教之处。本书又是传纪体,纪实的,而作者吴运铎又有中国的保尔之称,当时仍在世,更加真实可感。教育影响了几代人。书名把一切献给党,正是作者为党的事业献出一切的决心、意愿与骄傲,唱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书的内容简介如下:

  第一章,童年。我是在矿山上长大的。这是全书第一句话。矿是江西萍乡煤矿(安源)。作者生于19xx年,祖籍湖北。大革命前,其父是矿上小职员,省吃俭用,勉强渡日。为了下一代有出息,他的父亲还供吴运铎兄弟几个还上了小学。童年的吴运铎对机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长大了想当管机器的人。

  第二章,劳动的开端。大革命时期,萍乡煤矿是活跃的,工人觉醒的开始,工人集资建造了三层楼高的工人俱乐部,扯起了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的大横幅,办起了工人夜校,昔日当牛做马的工人,今日扬眉吐气。吴运铎也参加了儿童团,当了宣传员。帝国主义反动派内外勾结,镇压了工人运动,杀害了工人领袖黄静源。北伐战争之中,安源总工会又公开出现,在矿井口札起了高高的牌楼,上面写着也有今天!成立工人纠察队,支持北伐。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反革命势力进入并占领了安源,煤矿很快倒闭,工人大批失业,没了生计。吴运铎一家首当其冲,很快陷入困境。连饭也吃不上,更不能上学了。于是挑煤、拣煤渣,维持生计。吴运铎,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的为谋生的劳动开始了。

  第三章,在矿井里。在安源活不下去,只有逃回原籍。原籍也不行,又去大冶矿谋生。当了小学徒,吃尽工头的苦头。因勤学刻苦,规定三年出徒,结果一年半就出徒。父亲病逝了。母亲和妹妹又逃回安源谋生。

  第四章,觉悟。学本事,靠本事吃饭---此路不通!全国抗战开始了。到工人夜校学习,听从武汉城里来的大学生讲抗日救亡,遇到地下党员张明,参加发行《新华日报》,受到了阶级教育,懂得了反抗、革命的道理。矿主要携款逃跑,工人起来斗争,反动军警镇压,二十多名工人被杀害。吴运铎被追捕,也曾被利诱。吴运铎要参加新四军。

  第五章,我们的工厂。展转长沙、南昌,到达皖南云岭,奉命组建兵工厂。白手起家,一切草创。为了党,为了革命。我们多流一滴汗,战士少流一滴血!兵工厂建起来了,有了名气。国际友人史沫特莱也来参观并大加赞赏。找着了解放了、做主人的感觉:在这以前,我们什么时候,对什么西能说一句这是我们的?河流、土地、矿山、机械、铁路所有一切,都不是我们的。它们被少数人霸占着,我们都受少数人的奴役。只有今天,在革命队伍里,我们工人才可以自豪地说:这是我们的!有了榜样与偶象:红小鬼(10岁就在红军队伍里,父母均牺牲)出身的罗克绳,年仅17岁,他的刚毅沉着他诚恳谦虚,关怀别人。他又是那样单纯,就像一池清水,清可见底。他对我有一种强烈的感染力,甚至使我在不知不觉中摹仿他的一举一动。也有了革命大家庭的温馨:同志情,一家亲,大家一块过苦日子,一块奋斗,一起欢乐,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军队与老百姓,鱼水情深。

  第六章,入党。对战友、共产党员秦永祥的倾诉:在我的内心深处,还有一种最使我激动的感情:不仅要做一个热爱自己事业的人,而且要做一个共产主义战士。他们的口号吃苦在前,享福在后,在战斗中又是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做一个这样的人,是最大的光荣,也是最大的幸福。我参加革命,并不是把自己存在银行里,打算捞一笔优厚的利息。由罗克绳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一天是一九三九年五月十八日。

  第七章,转移。第八章,反扫荡。最动荡、最艰苦的日子。寒冷,饥饿、伤痛,更不要说敌人的疯狂、死亡的威胁!到了黄桥,盐城转移途中,罗克绳六同志被鬼子抓住、活埋了!还有一些同志牺牲了!

  接到逃到四川的弟弟的来信:大哥被关进集中营,二哥被鬼子枪杀,妹妹逃往广西,母亲流落街头乞讨为生家破了!

  第九章,第二次负伤。拆卸旧炮弹时爆炸,炸瞎的左眼和炸断四根指头的左手。

  第十章,新任务。造子弹、炮弹,还有各种地雷。第十一章,制造枪榴弹。奉罗炳辉师长之命研制新武器。作者是机器爱好者,后来成为我军的当之无愧的兵工专家。每一种武器、弹药的研制成功,从领受任务(前线需要就是任务!不讲价钱,不问条件,不提困难),设计,找资料,找材料,找替代材料,找工具,制造工具,一遍又一遍试验,失败了再来,从不气馁。靠手工,靠气力,更靠智慧。作者叙述很细,并不难懂,也不枯燥。你只要记住一点:这些打击敌人的武器弹药都是在极其原始落后的条件下生产出来的。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变成现实!在他们手里,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他们是奇迹的创造者!只有献身于党的事业的人才能这样忘我的创造性的工作!

  人的积极性、创造精神是哪儿来的?人们应该珍惜广大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养成、在建没社会主义事业中依然发扬弘大的实实在在的献身精神和价值观!而某些鼓吹人都是自私的、利益驱动一类资产阶级价值观的精英也该有勇气正视现实!

  第十一章,拆定时炸弹。为的是找炸药。天大的危险一人承担,让群众与战友撤退。第十二章,我们的平射炮。,为了有效对付日伪敌顽的碉堡而研制的,成功了。但战友与领导老秦(秦永祥)在研究一种日本炸弹的信管时发生爆炸牺牲了!

  日本投降了!

  第十三章,第三次负伤。蒋介石发动内战,我军从苏北一步一步撤到山东。吴运铎任军械处副处长兼华中炮弹厂厂长。四七年初春,吴被送往东北治病。坚决请求工作,又任炮弹总厂工程部副部长,兼任引信厂厂长。在炮弹试验时发生了爆炸,总厂厂长吴屏周牺牲!吴运铎第三次受重伤!

  第十四章,永远前进。与伤痛作斗争!要站起来!要走路!要工作!但伤太重了,不能到一线工作了!就翻资料,写设计,给一线的同志们使用!身体略能支持,又走向讲台!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你是个共产党员。咱们学会了打仗,学会了造枪造炮,也得学会教书!

  养伤治病中,他看了《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他要像保尔一样坚强,一样生活。是的,一个人的生命是短促的,而我们的事业却无限长久。个人尽可以遭到许多不幸、许多痛苦,但是只要我的劳动融合在集体的胜利中,那幸福也就有我的一份。只要我活着一天,我一定为党为人民工作一天。

  新中国成立了!祖国以闪电般的速度前进着每天打开报纸,这里是新记录,那里是新发明,首次通航、首次通车、首次开工这一切都标志着劳动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他们会创造一切奇迹。这是毛泽东时代新的史诗,人民成了生活的主人。我渴望着迅速参加建设的行列,跟同志们一起,投进火热的斗争!

  作者这本书在当时及其后的广大读者中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吴运铎是在我们党教育下、在战争年代战火硝烟、生与死的考验中成长起来的英雄。和平建设年代他依然保持英难的本色,无愧于英雄的称号,以顽强的毅力,为党为人民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他是一个大写的人!他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他的《把一切献给党》曾经唱响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今天,把一切献给党,献给人民,献给社会主义事业,仍然应该成为与这个时代最和谐的最强音!

五年级劳动教案 篇3

  课时目标

  1、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新词,读准多音字在词语中的读音。

  3、研读课文的1029自然段(第一天挑煤),感受我参加劳动的艰辛。

  4、激发学生用个性化的朗读来表现自己的感悟,培养语感。

  一、揭题导入

  1、今天,我们来学习19课《劳动的开端》。

  开端是什么意思?劳动的开端怎么理解?(板书:第一次)

  2、作者第一次参加的是什么劳动呢?当时他几岁?(板书:挑煤)12岁的孩子,本该像我们一样坐在教室里读书学习,而他却去挑煤了,同学们此时你们心中产生了什么疑问?

  二、自学课文

  1、自学要求:

  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和多音字。

  2)想想我为什么要去挑煤?用─划出有关语句。

  3)找找课文哪部分是具体写作者第一次挑煤的经历,能否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一次劳动?

  2、交流:我为什么要去挑煤?

  出示:记得我12岁那年,家里穷得揭不开锅。看着一家人挨饿,我心里像油煎一样。我要用劳动来解除饥饿的威胁。

  指名读句子,从句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从揭不开锅感受到家里穷,从心里像油煎一样感受到我心里难受、着急、痛苦。读出这种感觉。

  三、研读第一次挑煤的经历

  1、出示课文插图,这就是我第一次挑煤时的情景。仔细观察图,你看到了什么?同时又想到了什么?学生交流(穿着破旧、山路陡峭、担子沉重)。

  2、目睹了作者第一次挑煤的镜头,你一定有很多的的感触,能否用一句话概括你此刻的感觉?

  3、本该拥有着理想和幸福的孩子,却过早地承担起家庭生活的重任,踏上了一条常人难以想象的生活道路。这是一条怎样的道路?(板书:艰难)

  4、这仅仅是作者挑煤途中的一幅画面,那课文的哪部分是具体叙述作者第一次挑煤的经历?(10-29)

  5、下面让我们再读课文1029自然段,用~~~~~划出感受最深的2、3个句子,说说你从句中读懂了什么?作好旁注。

  6、全班议议读读:随机出示有关句子,读时抓住关键词

  (1)睡得正熟,我忽然摔了下来,好像落在万丈深渊里,浑身疼痛。原来

  桌子被人抽掉了,矿上的办事人来开磅称煤了。

  从哪里看出我摔得很重?用打比方的说法进一步说明我被摔得很重,很痛,这反映了矿上办事员得冷酷无情,旧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穷人的孩子到处受欺侮。(板书:受欺负)

  这重重的一摔,给我带来了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这要命的一摔不仅给我的身体带来巨大的痛楚,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摔给我带来的侮辱,仿佛在我的心头撒了一把盐,它令我痛苦,令我愤怒。

  (2)这山原来没有路,那些人踩出来的小路滑极了,一步三滑,肩上的煤筐来回晃荡,像是打秋千。

  用打比方的方法写出了人小体弱的吴运铎挑煤的不容易,反映出挑煤劳动的艰难。引导学生从一步三滑来回晃荡打秋千理解由于山路难走,煤筐摇晃的厉害。(板书:路难走担子重)

  (3)扁担把肩膀压得生疼,担子从左肩换到右肩,从右肩换到左肩,换来移去,两个肩膀都吃不住劲了,只好停下来歇一歇。

  说明担子非常重,我挑得很累。

  (4)红肿的肩头跟滚水烫过一样疼,腿上的伤口不住地流血,我只好挑着两只空筐回到家里。

  用打比方的说法写出了肩头疼痛难忍的程度,说明了挑煤劳动的艰苦。

  小结:从半夜出发到太阳落山回家,肩也肿了,腿也流血了,但有没有赚到钱,这再一次让我们体会到了旧社会穷人生活的不易。

  四、质疑想象写话析坚强

  1、谈话质疑,引导想象:

  师复述课文:当我带着浑身的伤痛一头倒在床上,细心的母亲给我打来洗脚水,他们母子间有这样一段平静的对话。

  课件出示对话:孩子,你怎么啦?煤没挑到站,都扔在半山腰了。

  妈妈,不要紧,我明天还去挑。你吃过饭了吗?我不饿。

  请两生朗读

  对话到这里戛然而止。随着这番对话的结束,母子俩的心情也随之而静了吗?

  2、小组讨论后指名说:母子俩不平静的原因各是什么。

  请同桌再认真读读我和母亲的这段看似平静的对话,感受一下这母子间不平静的复杂心理,体会一下这母子间的感情。你猜其实他们在心里和对方说着什么呢?

  3、写话训练:(自由选择一个内容写一段话)

  (1)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啊,作者故意平静地、不加任何描绘地记叙了我挑煤回家后与母亲的对话,透过这简短的文字我们走进了母子俩汹涌澎湃的内心世界。你觉得作者小时侯是个怎样的孩子?(坚强、懂事)

  你还从前面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我的坚强?

  四、内外结合积累拓坚强

  同学们,今天,我们和主人公一起沿着山路,一步一滑踉踉跄跄往前走的时候,我们都感到是如此地沉重和艰难;而当我们听他平静地说出我明天还去挑。时,更多的是赞叹和折服。曾有人写下诗句赞美作者吴运铎,出示:威风凛凛数运铎,死神屡屡擦肩过。拼将残躯酬壮志,换来神州满春色。中国保尔人钦敬。

  请大家在课外去找一下作者吴运铎的有关资料,看看吴运铎的自传,出示:《把一切献给党》

  板书:

  第一次挑煤担子重

  道路难走长

  艰难流血流汗

  受欺侮

五年级劳动教案 篇4

  《劳动的开端》是作家吴运铎记叙自己童年时代因饥饿的威胁,被迫走上谋生道路的故事。教学的重点是理解我第一次挑煤的经过,体会作者的劳动的开端是怎样开始的,并从中得到了怎样的感受。我在教学中是这样紧紧抓住教学重点,组织教学的:

  一、初读感知,理清条理。

  1、我在引导学生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后,再让他们找出从哪儿到哪儿写了我第一次挑煤的情景。

  2、交流后再划出表示时间的词语,理出一个简单的提纲。让学生填写下面的表格:

  时间

  发生的事

  半夜

  天还没有亮

  天亮后

  中午过后

  太阳落山了

  让学生知道:

  (1)、半夜动身,赶到地方,办事的人还在睡觉。

  (2)、天还没有亮,爬上记账桌睡着了,被人抽掉桌子。

  (3)、天亮后,挑煤上路,历尽艰辛。

  (4)、中午过后,继续赶路,栽倒山腰,煤撒一地。

  (5)、太阳落山了,离车站还有五六里路,只好挑着空筐回家。

  3、通过这个提纲,使学生了解了我第一次挑煤的经过,理清了故事的条理。我让学生抓住这些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深入体会:你从中想到了什么?从而感悟到:为了谋生半夜就动身,直到太阳落山了才挑着空筐回家,时间跨度近20个小时。我小小年纪就挑起了生活的重担,旧社会穷苦人民的生活是多么艰难。

  二、深入体会,读中悟情。

  1、围绕学习要点,引领阅读感悟。指名读课本小金钥匙:阅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社会和历史,比如《劳动的开端》一文,使我了解了劳动人民当时生活的艰难。让学生根据小金钥匙的提示,默读课文,找出自己认为最能体现出当时生活艰难的句子,多读一读,并想一想自己能从中体会出什么。

  2、组织交流,内化情感。在组织汇报时,让学生先读一读自己画的句子,再谈一谈个体的感悟:读出了什么?通过读谈思议的形式使学生内化情感。并相机引导学生对重点句子的感悟。

  (1)我看见比我大点的穷孩子都去挑煤。

  我只有十二岁,所以其他挑煤的穷孩子也大不了多少,可以看出在旧社会穷孩子从很小就得挑起生活的重担。

  (2)、原来桌子被人抽掉,矿上的办事人开磅称煤了。

  从抽掉这个动词体现出矿上的办事人动作粗暴,态度冷漠,尽想看穷人的笑话,而根本不管桌子上躺的人的死活。穷人是没有地位的,走到哪里都要受欺侮。

  (3)扁担把肩膀压得生疼两个肩膀都吃不住劲了

  (4)文中的几个比喻句,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体会他们在文章中的用法。

  3、以情促读,赏读品味。

  感悟是内化的表达,朗读是情感的表达。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并组织学生评价:你是否能听出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而后我播放一些反映旧社会生活悲惨的乐曲,让孩子们配乐朗诵,进行赏读品味。

  通过以上的教学,紧紧地抓住教学重点,既使学生熟悉了我第一次挑煤的过程,又深切体会到了作者小时候的艰难岁月。

五年级劳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认真值日是爱劳动的表现,也是对班集体尽职尽 责,教育学生。

  活动要点:

  1.认真值日是爱劳动的表现。

  2.要认真负责地。

  教具准备:小红花、小奖品;

  活动过程 :

  一、激发兴趣引入活动

  1、同学们,你们看一看我们教室的环境怎样,你感觉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这是一个干净整洁的教室。在这样的环境里上课,心情舒畅,感到很愉快。)

  ②今天哪几个同学值日?你们给大家说一说是怎样值日的?今天值日生对工作负责吗?(同学们讨论后,引导学生说出:值日生同学爱劳动、对工作认真负责,关心班级,不怕脏和累,为班级尽职尽责……)

  ③小朋友们猜一猜今天班会活动的主题是什么到板书:“”)

  2.情感教育(投影情境画)

  图①地面有果皮、纸屑、泥块等;图②桌雅得很乱、黑板没擦;图③笤帚、拖把、水桶等乱七八糟堆在一起;同学们,从这几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学生边看图边找问题,最后引导学生说出:卫生又差又乱,在这样的教室里上课,心里很不舒服,会影响学习和身体健康等……)

  3.怎样①出示挂图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有的洒水、有的扫地、有的拖地、有的擦桌椅、有的摆桌椅……)②这些事怎样才能做好呢?(a.学生动手实践,老师指导。b.讨论说出全小组同学齐心合力,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

  4.谈体会明道理为什么要每天值比而且轮流当值日生呢?(引导学生说出:值日是为了同学们能在干净的教室里学习,值日劳动是大家的事,大家都要动手做,每个同学都是班级的主人,都应该。)

  5.辨是非升华认识(图片出示题学生判断并说出为什么)

  ①下雨了小明两脚都是泥,就进了教室;②玲玲扫地时,满教室都飞着灰尘;③小刚拖完地说:“强强咱俩去倒脏水。”强强说:“我是摆桌椅的,我不去。”小兰跑过来说:“我去。”④今天冬冬当值日生,但下午一放学他就回家了;⑤手工课上完了,小莉把不用的纸都弄到了地下。

  6.夸夸这些值日生①各小队讨论选出优秀值日生,并组织大家说一说他们是怎样当值日生的。③给优秀值日生赠小红花,并发小奖品。

  二、活动总结

  1. 通过这次班会活动,同学们都懂得了劳动最光荣的道理,知道了我们都是班级的小主人,值日劳动是我们应该做的,值日就应该以主人翁的精神认真负责地做好,把教室和周围环境打扫干净并保持整洁,使同学们能在干净的学习环境中学习、生活。我提议:人人争当值日生,做一个爱劳动、关心集体的好学生,好吗?

  2.全班齐唱“劳动最光荣”。(随着歌声班会结束)

五年级劳动教案 篇6

  [教学背景]:义务教育九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十一册中有一篇课文《劳动的开端》。讲述了著名英模吴运铎小时候第一次挑煤的艰难历程。因为课文讲述的内容离我们现在比较遥远,所以,很多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也较难感悟其中流露出的劳动的艰辛。针对这点,我在教学时就有意转变以往老师有声有色地讲,学生毫无感受地读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设计教学预案时,重点放在抓住课文一个突破点,并运用大量课外知识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有层次,循序渐进地进行朗读的方法。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做到准、透、长。

  [教学片段(一)]:

  上课后,教师导入:今天,我们将走进一位著名英模的小时候的艰难生活,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为英模。

  大屏幕显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中,曾涌现出无数功臣英模。其中有一位军工,身负100多处伤,手足伤残仍奋斗不息,被称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他就是吴运铎。1917年,吴运铎出生于萍乡煤矿一个职员家庭,那是一个昏暗的年代,吴运铎自小就品尝了贫苦的滋味,15岁就进煤矿当学徒。抗战初期,吴运铎和他的战友们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建起了一个制造、修配枪械的工厂,这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兵器工业的开端。在整个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他和战友们用拣来的破铜烂铁自制机器,生产出了子弹、炮弹、手榴弹,甚至还造出了平射炮。

  在试制武器过程中,他舍生忘死,曾3次身负重伤,经过20余次手术,失去了左手、左眼,左腿被炸残,全身有几十块弹片没有取出。为了修复前方急需的旧炮弹,吴运铎准备从报废雷管中拆取雷汞做击发药。虽然事先做了防范,将雷管用水浸过,但当他进行拆除时,忽然一声巨响,雷管在他手中爆炸了。他当场失去知觉,整个人被炸得血肉模糊,左手被炸掉4根手指,左腿膝盖被炸裂,露出膝盖骨,左眼几近失明。他在病床上昏迷了15天。

  即便这样,他仍然置个人安危和健康于不顾,以顽强毅力战胜伤残,坚持战斗在生产第一线。

  学生认真读这段文字一分半钟。

  师:同学们,你们读了这段文字后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生:我觉得吴运铎很坚强。

  生:我为他坚强的毅力所折服。

  生:我看到了他的恒心。

  生:吴运铎真是一个铁人。

  师:那么,吴运铎为什么会如此坚强呢?那和他小时侯的经历是有关的。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仔细的读一读课文,看看会有什么发现?

  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老师请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

  生:我觉得这和他小时侯就做艰苦的劳动有关。

  生:我觉得是那艰难的生活炼就了他如此坚强的品质。

  生:他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懂事出使他坚强。

  师:是啊!正是那艰难的劳动,艰苦的生活才最终炼就了吴运铎那坚忍不拔的意志。

  教师板书:艰难

  (随后教师紧紧抓住艰难来进行教学)

  [教学片段(二)]:

  教师投影显示学生找到的一句话:这山原来没有路,那些人踩出来的小路滑极了,一步三滑,肩上的煤筐来回晃荡,像是打秋千。

  教师请学生读,你觉得怎么读就怎么读。

  生:这山原来没有路,那些人/踩出来的小路滑极了,一步三滑,肩上的煤筐来回晃荡,像是打秋千。

  生:这山原来没有路,那些/人踩出来的小路滑极了,一步三滑,肩上的煤筐来回晃荡,像是打秋千。

  师:哪位同学读地对呢?

  学生分析。并得出正确的读法。第二位同学读的正确。

  学生齐读。

  师:读这句话时,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的感受是作者走的那条路很滑。

  师:那你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生朗读:这山原来没有路,那些/人踩出来的小路滑极了,一步三滑,肩上的煤筐来回晃荡,像是打秋千。

  师:你读得很好,谁再来读一下。

  生朗读。教师指名四至五位来朗读。要求读出路滑。

  师:这句话难到只写出了路滑吗?请同学们再好好体会一下。

  学生自由读。

  生:我能从中感受到作者的那种坚强。

  师:那你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生感情朗读。语气较坚定。

  师:能听出坚强。

  生:我感到了生活的艰难。

  师:读出你的艰难,你的感受。

  生感情朗读。

  师肯定其朗读。

  生:我感受到的是无奈。

  师:那你读一下。

  生感情朗读。

  师:是啊!生活的无奈,生活的艰难,造就了作者的坚强。同学们,带着你们自己的感受,自由的读一边。

  生自由读,读得很投入。

  (后面的两个比喻句的教学采用的方法同上。)

  [课后反思]:

  我们镇西小学在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效率的探索中,逐步形成了要求学生感悟准、透、长的教学特点。学生感悟准、透、长,这一教学要求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具体到每节课都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现在就我的这节课来谈谈我是如何做到的。

  一、抓准课文中心点。

  课文的中心点往往能统领全文。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中,如果能老老抓住课文中心点,就如同抓住了一个人的命脉。老师教则简练,准确;学生学则快捷,深刻。记得著名特级教师王菘舟老师在教《一夜的工作》时,就紧紧抓住周总理的俭朴来进行层层推进式的教学。效果很突出。而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就紧紧围绕艰难这个中心词。让学生体会艰难,让学生感受艰难,让学生在艰难中启迪现在,指导将来。

  在教学时,我先补充了大量的课外知识,让学生进行感受。然后层层推进,得出艰难这个关键词。最后又从艰难出发,让学生找课文中的句子。(见片段一)在这一系列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的灵魂就是艰难。而学生在学习时,也总是沉浸在生活艰难这一主旋律中。收到的效果就是学生学习不满无目的,老师的教学不无的放失。课堂紧凑而有序。

  二、学生感受深刻透彻。

  学生的阅读感受是我们语文老师要重点培养的学生素质之一。学生在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这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充分感受也就成了我们老师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在这节课中,我采用的方法是抓住一点,进行层层深入式的朗读和体会,逐步培养学生敏锐的阅读感受力。

  在学生找到课文的重点句:这山原来没有路,那些人踩出来的小路滑极了,一步三滑,肩上的煤筐来回晃荡,像是打秋千。后,我分成三个步骤让学生进行朗读和感悟(见片段二)。第一步,读的正确,这句话中的停顿是那些/人踩出来的小路滑极了而不是那些人/踩出来的小路滑极了。停顿的要求其实也体现了课文对学生朗读最基本的要求。我们必须要指导学生读好,读正确。第二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体会这个比喻句所要表达的意思,那就是山路很滑。而学生是要通过朗读读书这中意思。第三步,学生深入体会,这句话的内在含义。如写出了生活的艰辛,作者意志的坚强,劳动的艰难等。而这些体会当然也要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在这三个步骤中,教师也要穿插的补充一些课外知识,起到引导和激励的作用。

  通过这一系列的读,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已完全进入文本的情景,朗读和感受时学生眼中流露出的是一种对作者的深深同情,这是一种透彻的感受。我想这时的学生一定深深的感到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多么幸福。他们也一定会分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这也可以说是在这节课中我要求学生对文本的一种解读。

  三、学生感受文本时间长。

  对于学生感受长这一教学特色的理解,我在这节课中重点是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比如:齐读,个别读,自由读,读后体会,体会后读等。在我的这节课中读的时间大约有五分之三左右。我想,学生是我们课堂的主人,如果不给学生时间,那么我们的课堂就是没有生机和生命力的。而如何让学生成为主人呢?在语文课中,让学生读,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书读百边,其义自现。这是我这堂课的特点,也是我对学生学习时间长的理解。

分享

热门关注

最新任期经济述职报告热门

任期经济述职报告

抒写心情的霸气句子集合145句

抒写心情霸气句子

婚礼朋友圈文案搞笑(集合30句)

婚礼搞笑文案

地球仪课件

地球仪课件

温情的句子114句

五年级语文白杨教案6篇

五年级教案

五年级体育教案13篇

五年级体育教案

西师版五年级教案14篇

西师版五年级教案

五年级及教案

五年级教案

数学教案经典6篇

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