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以下资源中找到跟“工程开工报告”相应的资料,谢谢你的收藏我会保持用心创造美好的故事。绝大多数成功的人都离不开辛苦付出的实践,当我们结束一项工作时。报告与我们更加密不可分,写好报告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工程开工报告(篇1)
题 目:
1、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1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毕业设计是应届生毕业前的知识、综合素质训练的总结性的实践环节,是大学4年所学知识的综合性应用,同时也是对应届生素质和实践能力的一种培养。
我的毕业设计题目是xx办公楼设计,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了解框架的适用范围,掌握框架结构办公楼的主体构造形态、设计程序并且熟悉国家标准规范对于各种参数的规定,熟练掌握办公楼的设计程序、方法以及单体的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的设计深度和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组织管理,对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同时,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得以把自己在大学四年里所学到的知识综合应用,并巩固、深化、拓宽所学过的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独立进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锻炼自己的识图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素质,提高熟练操作专业软件进行建筑设计的能力,以及掌握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绘制的方法,为今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每一个毕业生都应该认真的努力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使自己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要求的提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建筑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建筑造型和建筑功能要求日趋多样化无论是工业建筑还是民用建筑在结构设计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也日益增多建筑结构设计是建设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是保障建筑结构安全、实现建筑使用功能的灵魂。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建筑物越来越普遍,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相比较具有承载力大、结构自重轻、抗震性能好、建造的工业化程度高等优点。与钢结构相比又具有造价低材料来源广泛、耐火性好、结构刚度大、使用维修费用低等优点。因此,在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多层框架最常用的结构型式。
近年来,世界各地的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的发展很快,应很多。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作为一种常用的结构形式,具有传力明确、结构布置灵活、抗震性和整体性好的有点,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多层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层框架结构的建筑越来越多了。但随着结构高度的增加,水平作用使得框架底部梁柱构件的弯矩和剪力显著增加,从而导致梁柱截面尺寸和配筋量增加,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将给建筑平面布置和空间处理带来困难,影响建筑空间的正常使用,在材料用量和造价方面也趋于不合理。
一般框架结构是由梁柱杆系构成,能够承受水平和竖向荷载作用的承重结构体系。在合理的高度和层数的情况下,框架结构能够用的承重结构体系。在合理的高度和层数的情况下,框架结构能够用的承重结构体系。在合理的高度和层数的情况下,框架结构能够结构的传力系统、传力方式,良好的结构方案是良好结构设计的重要前提。
对于本课题的办公楼均是在特定的历史、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建筑布局、空间形态、环境气氛都在不断的变化。今天办公楼作为生产和处理各种商务活动的信息场所,而正在成为社会生产的基础。为了适应这种社会的发展需求,也要求办公楼在形态和功能上要多样化。特别是近几年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更加速了这种变化的趋势。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国际上流行采用“三统一”的原则,即“统一柱面、统一层高、统一荷载”的模式设计。统一柱面可使办公楼根据人们的需要和功能要求实行相对任意分割,不至于因建筑柱面不同而在改变使用功能上受到制约。统一层高可使楼房采光效果好,空气流通顺畅,布局安排合理,水平运输畅通无阻,有利于使用功能的相互替代。统一荷载,打破了会议室和其他部门之间的明显界。
围绕着绿色生态和节能的主题,建筑形态会更加多样化,功能构成会更加丰富,更加强调人性化和令人身心愉悦的空间环境创造。办公楼设计时应充分考虑适应性、灵活性、高效性和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以充分展示建筑功能与建筑形象的亲和力与开放性,做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永续发展,创造亲切宜人的建筑形象和舒适自然的办公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主义、智能化、人性化、个性化、现代化、功能复合化办公建筑的设计理念将是今后现代办公楼的一大发展趋势。
随着城市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升级,办公楼经济所占的比重快速增加,办公楼在城市中的地位与作用也越来越大,人们对办公楼设计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具体来说办公楼发展趋势为:综合化、生态化、节能化、专业化、智能化、灵活性。下面具体谈谈其中几方面
综合化:如今,由于入住企业客户的实际生产和生活需求,使得仅仅具有单一功能的商用物业,很难满足国际化企业的商务需求,因此,高档办公楼的品质不仅仅反映在产品上,更加反映在其配套设施和管理服务上。
节能化:节能化也经历了从自然节能到系统节能、科技节能的发展过程,在一两年前,节能往往和自然生态联系在一起,充分利用自然采光通风,节省水电成为节能的关键词汇。随着写字楼规模不断扩大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节能已经和高端的节能材料、节能设计息息相关。不少写字楼项目都在节能方面做不断做出新的探索。
专业化:随着社会分工明确化、细分化速度的日益加快,办公楼客户的行业特性也更为突出。因此,某些行业对办公楼的特殊需求,为其度身订造了办公空间。办公楼的出现就来源于各行业办公等行业的特殊需求,其定义的要素包括,高大而开敞的空间,上下双层的复式结构,空间的流动性、自由性、开放性、艺术性,通常是业主自行决定所有风格和格局。
智能化:办公楼的智能化就是通过一系列领先技术的通讯自动化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保安自动化管理系统等的设备安装,使每栋楼都变成一个蕴涵有巨大能量的信息化坐标,而入驻企业可以随心所欲应用相关信息转换、这不仅指大厦的水、电、空调、电梯、消防、安保的精密监测与控制,而且通过语音与数据的高速通讯接入,使企业的办公效率得到全面提升,并在一栋楼里就可以完成全球化沟通。
2、本课题的任务、重点内容、实现途径
2.1课题任务:
对xx办公楼进行建筑、结构设计两阶段的设计,能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所分担的设计的全部内容,包括通过参观,调研等实习手段,掌握设计的各种方案及实用要求、收集图纸资料及技术文献,分析、选择方案、绘制施工图、编写设计说明书。提交一份结构计算书和一套完整的建筑、结构施工图。
2.2重点内容:
2.2.1建筑设计:建筑部分完成建筑平面功能划分,建筑材料选用及建筑尺寸确定,防水、防潮、节能与保温等具体构造及做法,建筑构造等内容,包括平面设计。剖面设计。建筑体型及立面设计。楼梯细部、外墙剖面的节点设计。绘制建筑施工图,包括各层平面图、屋顶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图若干、门窗明细表和设计说明。
2.2.2结构设计:本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3000至5000平方米,3至5层,层高3600mm至4200mm。地震分组为第三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场地五。屋面活载为2、0kN/m2。场地类别三)。设计计算包括确定梁、柱截面尺寸及框架计算简图。荷载计算。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析。荷载组合与内力组合。框架梁、柱截面配筋计算。柱下独立基础设计。绘制结构施工图。最后绘制设计图和编写说明书、计算书。
1、确定结构方案及形式,进行结构布置,并做结构布置施工图。
2、进行现浇板的设计计算,并完成现浇板配筋图。
3、计算标准框架(荷载统计计算、承载能力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要求首先取一品横向框架,手算出内力,完成截面配筋,并采用PKPM对手算结果加以验证。
手算时采用分层法和D值法计算,验算时采用PKPM系列软件或广厦结构设计软件。手算要求有清晰的计算书,验算的内容要求打印计算书和相关的图形。
4、计算框架柱下单独基础(地基承载力验算、基础承载能力计算等),
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或者是桩基础。
5、计算一部现浇楼梯(荷载效应计算,承载能力计算),并做楼梯的施工图。
2、3实现途径:
2.3.1认真阅读设计任务书,了解工程概况,根据房屋建筑功能、需要及用途,拟定设计方案。
2.3.2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说明、充分应用有关结构设计的依据和资料、参考国内外优秀代表作品。
2.3.3 结合规范及教师指导,进行结构手工计算。
2.3.4在指导老师帮助下,利用CAD、天正、PKPM等软件工具进行设计、计算、出图。
3、完成本课题所需工作条件(如工具书、计算机、实验、调研等)及解决办法
3.1所需的工作条件:
1、各种通用图集和设计规范,以及国家、地方的各种标准图集和设计手册,以及本专业的各类专业课程教材。
2、利用AutoCAD和天正绘图软件、天正、PKPM等软件工具。
3、收集适合课题的建筑、结构施工图作为参考,并在大学城完成与本课题相适应的建筑调研。
4、在设计老师的指导下纠正自己的错误,在于同学的交流中减少自己的问题。
3.2解决方案:
1、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查阅相关的资料及规范。
2、利用设计指导老师提供或自己购买的相关软件。
3、多听取指导老师和同学的意见和建议。
工程开工报告(篇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建筑物越来越普遍,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相比较具有承载力大、结构自重轻、抗震性能好、建造的工业化程度高等优点;与钢结构相比又具有造价低材料来源广泛、耐火性好、结构刚度大、使用维修费用低等优点。因此,在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多层框架最常用的结构型式。近年来,世界各地的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的发展很快,应很多。一般框架结构是由梁柱杆系构成,能够承受水平和竖向荷载作用的承重结构体系。在合理的高度和层数的情况下,框架结构能够用的承重结构体系。在合理的高度和层数的情况下,框架结构能够用的承重结构体系。在合理的高度和层数的情况下,框架结构能够结构的传力系统、传力方式,良好的结构方案是良好结构设计的重要前提。
办公楼是城市第三产业的重要载体,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升级,办公楼经济所占的比重快速增加,办公楼在城市中的地位与作用也越来越大,人们对办公楼设计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现代办公楼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1.1国内外对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的研究及发展有以下几方面
(1) 在计算理论方面。在工程结构设计规范中已采用的基于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分析的可靠度理论,概率极限状态计算体系要不断完善;混凝土的微观断裂机理、混凝土的多轴强度理论及非线性变形的计算理论等方面也需要更大的突破,并应用于工程结构设计中。
(2) 在计算机软硬件方面。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和多功能化,CAD、PKPM等软件系统的开发,缩短了建筑结构设计的时间和工作量,提高了经济效益。
(3) 在材料研究方面。混凝土主要是向高强、轻质、耐久、易成型及具备某种特殊性能的高性能混凝土方向研发。钢筋的研发方向则是高强、防腐、较好的延性和良好的粘结锚固性能。
(4) 在结构型式方面。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由于抗裂性能好,可充分利用高强度材料,各种应用发展迅速。一些高性能新型组合结构具有充分利用材料强度、较好的适应变形能力(延性)、施工较简单等特点,也得到广泛应用。
(5) 在实验技术方面。通过对混凝土结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及设计软件等方面大量研究,先进的现代化城市技术保证了实验研究更精确、更系统。基于可靠度理论的分析方法有在逐步完善,并开始用与结构整体和使用全过程的分析。
1.2办公楼发展趋势
(1)办公楼均是在特定的历史、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建筑布局、空间形态、环境气氛都在不断的变化。今天办公楼作为生产和处理各种商务活动的信息场所,而正在成为社会生产的基础。为了适应这种社会的发展需求,也要求办公楼在形态和功能上要多样化。特别是近几年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更加速了这种变化的趋势。 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国际上流行采用“三统一”的原则,即“统一柱面、统一层高、统一荷载”的模式设计。统一柱面可使办公楼根据人们的需要和功能要求实行相对任意分割,不至于因建筑柱面不同而在改变使用功能上受到制约;统一层高可使楼房采光效果好,空气流通顺畅,布局安排合理,水平运输畅通无阻,有利于使用功能的相互替代;统一荷载,打破了会议室和其他部门之间的明显界。
(2)围绕着绿色生态和节能的主题,建筑形态会更加多样化,功能构成会更加丰富,更加强调人性化和令人身心愉悦的空间环境创造。政府行政办公楼与其他办公楼一样,设计时应充分考虑适应性、灵活性、高效性和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以充分展示建筑功能与建筑形象的亲和力与开放性,做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永续发展,创造亲切宜人的建筑形象和舒适自然的办公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主义、智能化、人性化、个性化、现代化、功能复合化办公建筑的设计理念将是今后现代办公楼的一大发展趋势。
2 研究的意义
此次毕业设计我的做的课题为甘肃省临夏市某县政府综合办公楼设计,我要在设计过程中运用大学期间学到的各项知识,手算其中部分框架。通过这个过程我不仅能学到设计相关的知识,发现自身的不足,还能了解框架结构的特点和设计方法等,使我对建筑结构有 了更深一层的了解。这对我以后的工作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而现代办公楼作为城市公共化的空间,就要让人们能够感觉到其公共性,即所谓的“可进入性”形式。比如在光线感、透明度、亮度、色彩、材料、形式等方面进行表达,创造出某种空间秩序,使来访者更加清楚建筑物所创造的不同空间层次氛围,传达这种场所的开放精神。信息时代的来临,则更加突出了这种需求。并且在强调开放之余,还强调信息的高速流通,人们日常交流的便捷等。因而对现有办公楼的需求从功能、形式上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在现阶段,随着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民营企业也在迅速崛起,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变化,也促使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服务业,这也直接导致了办公楼的需求量增加,尤其是经济发展区块如沿海一带,但是由于城市空间的有限,这就要求办公楼设计要做到物尽其值,这也就需要各设计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设计水平,做到与时俱进。
办公楼因其自身的特点和所处位置等无可厚非的成为了政府空间的一个重要部分,影响着政府的美观和使用等因素,这更体现了办公楼设计的重要性。
3设计研究的主要问题
3.1 现浇框架结构主体混凝土强度问题(1)同一个浇筑平面如果出现几种不同等级的混凝土会直接造成施工周期过长,施工管理的难度和施工难度增加,建筑工程的整体性受到破坏,建筑工程的安全性降低(2)采用不同的混凝土会造成施工作业面中接缝增加,如果施工人员施工技术不太成熟的话,会直接造成接缝密封性下降,造成严重的质量隐患。
3.2 框架结构中梁体钢筋和节点过密问题(1)在建筑施工中要对梁体断面进行科学分析,合理设计,梁体与其上下部分的钢筋的距离合理设置,如果施工中要求钢筋并排放置,那就要注意上下钢筋不能交错。(2)科学的建筑工程中框架结构的剪力要由混凝土和钢筋进行承担,尽量减少结点和梁端钢筋数量,(3)在框架结构施工时,钢筋的分布和捆扎要尽量均匀,保证受力的均匀性。
4 设计的重点、难点问题
4.1 具体设计中,建筑图如底层及标准层平面图、顶层平面图、主要立面图、剖面图要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还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建筑方案,考虑到实用、美观、符合办公目的等等要求。
4.2纵横向平面框架结构设计、楼梯、雨蓬等结构设计,其中纵横向平面框架结构设计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
4.3框架柱、各层楼面梁配筋。
5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思路
主要内容:1、建筑设计图纸1)设计说明 2)各层平面图3)屋顶平面图4)正立面图5)背立面图6)侧立面图(只绘制其中一个侧立面图)7)剖面图(剖切位置按图纸幅面的大小及产生的图纸数量自定)8)楼梯大样图(选择合理比例)9)相关节点详图或墙身大样图(选择合理比例)
2、结构设计图纸1)设计说明2)基础平面图及详图3)结构平面图(任选一层楼盖或屋盖)4)一榀框架梁柱配筋图5)楼梯配筋图。
研究方法: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g ,设计地震分组第三组,场地类别Ⅱ类。。
1、建筑抗震采用7度设防,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横向水平地震作用计算采用D值法。
2、基本风压取ω。=0.3kN/㎡,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和框架位移采用D值法计算。
3、荷载作用下采用迭代法计算,活荷载作用下也采用迭代法计算,恒载和活载共同作用采用组合法计算。
设计方案:本设计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烈度为7级 ,属三级框架丙类建筑。在设计中,遵循先建筑、后结构、再基础的设计过程。建筑设计以建筑设计方案为基础,综合考虑建筑的使用要求、建筑物重要性等级、地质条件、抗震设防要求、施工条件及材料供应情况等方面的条件,参照有关设计规范、资料的规定或建议,并通过调查研究,参考以往相近工程的经验。按照“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对建筑物的平面布置、结构构造等项目进行设计,包括建筑平面选择平面柱网布置、平面交通组织及平面功能设计;然后考虑建筑分类、总平面布局、防火分区及安全疏散,进行防火设计;最后设计楼梯间。
6预期结果:
6.1对建筑结构设计全过程能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掌握多层建筑设计的一个总体的设计思路
6.2通过本次毕业设计,对本专业已学习过的力学、CAD制图、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建筑结构设计、房屋建筑学、基础工程等知识进行巩固;
6.3熟悉和了解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抗震结构设计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等相关规范,并且要培养查找规范获取信息的能力。
6.4能根据实际情况及相关规定选定结构形式,并培养一定的方案比较能力;6.5具备工程制图及编写说明书的能力。
工程开工报告(篇3)
我XX有限公司承建XX工程,已按要求完成项目部组建,材料、机械施工队伍已组织齐全、并组织项目经理、总工等人员进行施工现场勘查,XX工程已具备开条件,申请开工。
附表:
1、合同段开工申报表
2、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图
3、工程进场机械设备表
4、工程现场施工人力表
XX有限公司
日期:XX年XX月XX日
工程开工报告(篇4)
xx年我站在鹤大公路管理处的正确领导下,在处养护科的有力指导下,以建设全国文明样板路为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加强养护、科学管理、提高质量、保障畅通”的公路养护方针,立足实际,务实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基本情况
我站下设一个养护办四个道班。管理人员5人养护员工25人。管养路段主线36.1公里,林口互通区1处。大桥979.94米/6座、中桥373.36米/6座、小桥237.3米/7座,圆管涵683.98米/23道、盖板涵654.68米17道、箱涵337.24米/8道,乔木2551棵,灌木2236棵。标志牌86块。
二、本年度主要工作:
(一)、养护队伍建设
1、养护管理人员培训。针对养护工作的需要,达到科学养护的目标,我站有针对性的制定学习计划,确定培训时间为每周四下午13:00—16:00。主要学习《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公路养护质量评定标准》等。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养护办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自觉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
2、养路员工培训。为提高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由养护办制定学习计划,每月5日对养路工进行全方面的知识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为《养路员工岗位责任制》、《养路工管理办法》和《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同时并对养路员工基本操作知识进行现场指导,这样为养路员工之间的业务交流创造了条件,从而全面提高养路工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二)、防汛保通
1、我站根据汛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汛期保通工作计划》,并派专人负责收听天气预报,及时掌握天气变化,做到预防为主,防抢结合,确保公路安全渡汛。
2、在汛前对所辖路段的桥梁、涵洞、边沟、截水沟进行了检查和疏通清理。疏通涵洞9道,清理边沟、截水沟12km,清除淤泥124立方米。
(三)、除雪保通
冬季除雪保通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制定除雪保通工作计划。抢前抓早争主动,提前做好准备工作,9月份中旬开始进行冬季整备工作,储备防滑沙,除雪工具等。为保证除雪及时、彻底、高效,我们坚持“以雪为令,雪停即清”的原则,制定了四项保障措施。一是人力保证。分别与公路周边村屯村民取得联系,保证紧急时可雇用村民60人进行清雪。二是设备保证。与设备站保持联系,保证降雪时除雪设备能够及时到达现场清理。充分发挥机械除雪的工作效率,把机械除雪和人工除雪有机结合起来提高除雪速度及质量。三是资讯保证。每日安排专人收听天气预报,如出现可能降雪天气,增加值班留宿人员,组织养路工巡视路上雪情,发现特大雪情立即报告。四是制度保证。对除雪时限作出具体规定,要求大雪在七日内、中雪五日内清完路面压实积雪,小雪随下随清。保证公路畅通和车辆行驶安全。从1月份至3月末我站除雪量为484340立方米,桥面除冰11立方米,为沿线公路的畅通无阻提供了基本保证。
(四)、养护内业建设
由专人对各种资料进行整理及时归档,及时统计报表。内业档案基本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5月、10月份开展两次大型路况调查,详细掌握管养路段公路各项技术指标情况,分类整理基础资料,为养护工作提供信息保障。
(五)、早春养护工作
1、疏通桥涵。对桥梁、涵洞两侧及边沟的积雪彻底清理,对泄水槽排水孔及时疏通,对损坏处及时上报并做出维修计划,尽早进行修复。
2、抓好gbm工程。做好我站公路沿线绿化、美化工作,及时对边坡、边沟进行修整,使边坡保持平顺、坚实,带领养路工进行播种扫帚梅、树木刷白等工作,使公路达到标准化、美化的要求。
3、加强沿线设施养护维修。对沿线设施的损坏情况做出调查统计,并做出修复计划,在短期内将损坏设施全部修复,恢复其功能。
(六)、保洁美化工作。
对养路工实行养护责任制,包干到人,分组分段工作,签订养护责任状。每日查看养路工出勤情况,每周一下午召开养路工组长会议,总结出勤工作情况,养路工上路率达到99%,全年保洁量为13,541.5km。加强公路沿线的植被管理,树木存活率达到处统一的要求,路边杂草高度符合规定,实现了公路的绿化、美化、香化。
(七)、病害修复工作
我站养护工作人员每天按时上道巡查,对公路病害和损坏的设施及时申请修复。并在9月份秋季路况调查后,进行了一次全面修复工作,包括波形板140块、边沟修复4处、急流槽修复5处、桥锥坡修复1处、里程牌1块等。xx年共计修复病害8处,保证了沿线设施的完整。
工程开工报告(篇5)
绿化工程分部开工报告范本
开工报告是承包人开工前应按合同规定向监理工程师提交开工报告,主要内容应包括:施工机构的建立、质检体系、安全体系的建立和劳力安排,材料、机械及检测仪器设备进场情况,水电供应,临时设施的修建,施工方案的准备情况等。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绿化工程分部开工报告范本,欢迎阅读!
一、编制依据
根据施工合同、设计图纸、技术规范以及当地实际条件编制。
二、工程概况
1、项目位置
本分部工程位于国道218线。
三、施工前准备工作
1、参与施工的技术员已熟悉了设计图纸及有关规范,掌握了施工工艺及方法。设计图纸所给尺寸经审核无误。已进行了施工测量和放样,水准点、导线点已复测并已加固保护,增设控制点均加设在高架塔的混凝土墩子上,测量成果资料已递交监理工程师批准。施工现场及施工便道已放置好标志牌、警示牌,已安排洒水车进行洒水养护。施工负责人及技术员、试验负责人及试验员、施工现场杂工、安全员等均已进场。施工所用机械设备均已进场,设备现场待命,状况良好。
2、人员配备情况:
技术总负责:杨登峰 施工负责人:李荣生
试验负责人:曹广飞 试验员:白天亮、潘晓瑞
质检负责人:杜俊阳 安全员:肖靖宇、李建军 合同计划负责人:代云龙施工人员:8人
3、机械配备情况
20kw发电机2台20m3自卸车5辆
现代150轮式挖掘机1台
4、开工前材料进场及试验情况;
⑴、材料进场:
木桩、三维土工网
四、施工方案
1、工程概括
三维土工网垫植草灌是指利用活性植物并结合土工合成材料等工程材料,在坡面构建一个具有自身生长能力的防护系统,通过植物的生长对边坡进行加固的一门新技术。根据边坡地形地貌、土质和区域气候的特点,在边坡表面覆盖一层土工合成材料并按一定的组合与间距种植多种植物。通过植物的生长活动达到根系加筋、茎叶防冲蚀的目的,经过生态护坡技术处理,可在坡面形成茂密的植被覆盖,在表土层形成盘根错节的根系,有效抑制暴雨径流对边坡的侵蚀,增加土体的抗剪强度,减小孔隙水压力和土体自重力,从而大幅度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和抗冲刷能力。
2、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2.1施工操作要点
2.1.1坡面整理与回填种植土
整理坡面:清处坡面杂物,平整坡面,视边坡情况可在坡面人工开挖水平种植沟,开挖水平种植沟的目的是保水、保土,给植物生长形成一个好的局部生长环境。水平种植沟的间距为20cm ,深20cm。
回填种植土:根据坡面的坡比情况,回填种植土施工方法有泥浆覆盖法及干土覆盖法两种。坡比小于1:1的边坡采用泥浆覆盖法施工,坡比大于1:1的边坡采用干土覆盖法,可根据施工条件采用二者之一。
⑴.泥浆覆盖法:
(a)泥浆覆盖法采用粘性土、肥料及水等混合搅拌成泥浆状,自上而下覆盖在三维网上,分多次覆盖,直到坡面泥浆厚度符合图纸要求。
(b)应采取必要措施确保泥浆覆盖后的通透性。
⑵.干土覆盖法:
(a)将沙性土壤和肥料拌和,分层敷设在坡面,厚度为12cm左右,沟内为20-25cm左右,铺设后,淋水使其沉降,直至达到图纸要求厚度为止。在抛洒土壤层的表面洒水时,水柱要分散,洒水量不能太多,以免造成新回填土流失,目的使回填的干土层自然沉降,并要进行适度夯实。
(b)干土拌和后应进行筛分,剔除大的土块,保证坡面平顺。 (c)应确保填土与边坡结合紧密。
土壤杀菌处理:由于边坡为多年堆积形成的硫铁矿渣,为防止以后植物的病害出现,在回填客土时伴以多菌灵对土壤和边坡进行杀菌处理。
2.1.2 施底肥:在播种前施用底肥和土壤改良剂。底肥主要包括氮肥、磷肥和钾肥,比例为15∶8∶7,施肥量随土壤的肥力情况而定,一般情况按35g/m2左右施用。
2.1.3播草灌籽
由于边坡坡面长,采用分段人工撒播草灌种子的方法进行播种。即完成一段播种一段的方法,以免由于边坡长,人力不及,播种不均匀或漏播的情况出现。
播种质量要求:种子分布要均匀,随时检查有无漏播的现象,播种后及时浇水,出苗前后及小苗生长阶段都应始终保持地面湿润,局部地段发现缺苗时需查找原因,并及时补播。
草种混播配比与播种量:
白三叶+狗牙根+高羊茅+紫花苜蓿+银合欢+荆条:6+12+15+6+18+16g/㎡。具体选用和配比可根据施工季节和气温进行调整、增减。
2.1.4 钉设网三维土工网
三维土工网垫,为绿色,规格型号为: EM3。
三维土工网垫在坡上、下两端各留有20cm和30cm,上端应埋入土中,下端应留成水平面;将网放在坡顶上,然后顺坡拉出网垫,自上而下至坡脚处。网与网之间搭接不小于lOcm,并使网紧贴坡面无悬空褶折现象。上下网用土工绳连接,网与网之间搭接不小于l5cm,在坡顶、搭接处采用Ф12mm主锚钉固定。坡面其余部分采用Ф8mm辅锚钉固定。坡顶锚钉间距为70cm,坡面锚钉间距为100cm。锚钉规格:主锚钉为(Ф12mm钢筋) U型钢钉长20~30cm,宽10cm,辅锚钉为(Ф8#钢筋) U型铁钉长15~20cm,宽5cm,固定时,钉与网紧贴坡面。
2.1.5 覆盖无纺布
根据施工期间气候情况及边坡的坡度,来确定在喷播表面层盖单层或多层无纺布,以减少因强降水量造成对种子的.冲刷,同时也减少边坡表面水分的蒸发,从而进一步改善种子的发芽、生长环境。
2.1.6 养护管理
苗期注意浇水,确保种子发芽、生长所需的水分。前期喷灌水养护为30天,中期靠自然雨水养护,若遇干旱,每日喷水1次,后期养护每星期喷水2次;适时揭开无纺布,保证草苗生长正常;适度施肥,一般使用进口复合肥,为植物生长提供所需养分。在苗高8~10cm时进行第一次追肥,还可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叶面追肥;定时针对性地喷洒农药,定期清除杂草,保证植物健康生长。
3、质量控制
3.1施工时可用小竹杆或小木棍穿于整卷网垫中,顺坡拉出网垫,四周用U型铁钉钉住。
3.2钉子长度一般为15cm(距离土面),
3.3 地形突变处或地形较复杂处应注意保持网垫平整,并增加钉子密度。
3.4 注意搭接,搭接长度10cm,搭接处钉子应顺势钉入,钉子密度应增加一倍,搭接处上层网垫要靠紧,不留间隙。
3.5 钉子的形状,钉子上端宽度应大于网孔径2倍,以便同时起垂直镇压作用。
3.6 草灌籽播种深度应根据土壤墒情,因地制宜而定,草种应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根系长且发达的草种,有长根系的多年生小灌草种更佳。
3.7 草灌籽播种在网垫中,这样更能加强复合保护的效果。
3.8 草灌籽播种后及时盖网和无纺布,网子一定要紧贴表土,防止表土流失。但必须注意使其有利于草灌籽的发芽和生长。
3.9 草灌籽播种后,土层的含水量应以40%~60%为宜,并在土层加压,以有利于草灌籽发芽。
3.10 网垫在护坡顶端铺设时,网垫纵向连接处应有60度夹角,埋入土中30cm。坡度应有50cm以上的水平面。因工程中坡面上端的含水量要比下层低得多,不利于草灌籽发芽,应在离开网垫20cm坡顶处顺势开一条蓄水沟,以利于灌水。
工程开工报告(篇6)
1、课题名称:
钢筋混凝土多层、多跨框架软件开发
2、项目研究背景:
所要编写的结构程序是混凝土的框架结构的设,建筑指各种房屋及其附属的构筑物。建筑结构是在建筑中,由若干构件,即组成结构的单元如梁、板、柱等,连接而构成的能承受作用(或称荷载)的平面或空间体系。
编写算例使用建设部最新出台的《混凝土结构设规范》,该规范与原混凝土结构设规范GBJ10―89相比,新增内容约占15%,有重大修订的内容约占35%,保持和基本保持原规范内容的部分约占50%,规范全面总结了原规范发布实施以来的实践经验,借鉴了国外先进标准技术。
3、项目研究意义:
建筑中,结构是为建筑物提供安全可靠、经久耐用、节能节材、满足建筑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建筑材料、制品、施工的工业化水平密切相关,对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由于结构算牵扯的数学公式较多,并且所涉及的规范和标准很零碎。并且算量非常之大,近年来,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城市人口集中、用地紧张以及商业竞争的激烈化,更加剧了房屋设的复杂性,S多多高层建筑不断的被建造。这些建筑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劳动量上,都客观的需要算机程序的辅助设。这样,结构软件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栋建筑的结构设是否合理,主要取决于结构体系、结构布置、构件的截面尺寸、材料强度等级以及主要机构构造是否合理。这些问题已经正确解决,结构算、施工图的绘制、则是另令人辛苦的具体程序设工作了,因此原来在学校使用的手算方法,将被运用到具体的程序代码中去,精力就不仅集中在怎样利用所学的结构知识来设出做法,还要想到如何把这些做法用代码来实现,
4、文献研究概况
在不同类型的结构设中有些内容是一样的,做框架结构设时关键是要减少漏项、减少差错,算机也是如此的。
建筑结构设y一标准(GBJ6884)该标准是为了合理地y一各类材料的建筑结构设的基本原则,是制定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钢结构、薄壁型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木结构等设规范以及地基基础和建筑抗震等设规范应遵守的准则,这些规范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具体规定。制定其它土木工程结构设规范时,可参照此标准规定的原则。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物(包括一般构筑物)的整个结构,以及组成结构的构件和基础;适用于结构的使用阶段,以及结构构件的制作、运输与安装等施工阶段。本标准引进了现代结构可靠性设理论,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方法分析确定,即将各种影响结构可靠性的因素都视为随机变量,使设的概念和方法都建立在y数学的基础上,并以主要根据y分析确定的失效概率来度量结构的可靠性,属于“概率设法”,这是设思想上的重要演进。这也是当代国际上工程结构设方法发展的总趋势,而我国在设规范(或标准)中采用概率极限状态设法是迄今为止采用最广泛的国家。
结构的作用效应常见的作用效应有:
1、内力。
轴向力,即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某一正截面上的法向拉力或压力;
剪力,即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某一截面上的切向力;
弯矩,即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某一截面上的内力矩;
扭矩,即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某一截面上的剪力构成的力偶矩。
2、应力。如正应力、剪应力、主应力等。
3、位移。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中某点位变(线位移)或某线段方向的改变(角位移)。
4、挠度。构件轴线或中面上某点在弯短作用平面内垂直于轴线或中面的线位移。
5、变形。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中各点间的相对位移。变形分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
6、应变:如线应变、剪应变和主应变等。
极限状态 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此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极限状态可分为两类: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达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的极限状态:
(1)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如倾覆等);
(2)结构构件或连接因材料强度被超过而破坏(包括疲劳破坏),或因过度的塑性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
(3)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
(4)结构或结构构件丧失稳定(如压屈等)。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使用功能上允S的某一限值的极限状态。出现下列状态之一时,即认为超过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1)影响正常使用或外观的变形;
(2)影响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包括裂缝);
(3)影响正常使用的振动;
(4)影响正常使用的其它特定状态。
结构设的基本任务,是在结构的可靠与经济之间选择一种合理的平衡,力求以最低的代价,使所建造的结构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使用期限内,能满足预定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等功能要求。为达到这个目的,人们采用过多种设方法。以现代观点看,可划分为定值设法和概率设法两大类。
1、定值设法。将影响结构可靠度的主要因素(如荷载、材料强度、几何参数、算公式精度等)看作非随机变量,而且采用以经验为主确定的安全系数来度量结构可靠性的设方法,即确定性方法。此方法要求任何情况下结构的荷载效应S(内力、变形、裂缝宽度等)不应大于结构抗力R(强度、刚度、抗裂度等),即S≤R。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前,我国和国外主要都采用这种方法。
2、概率设法:将影响结构可靠度的主要因素看作随机变量,而且采用以y为主确定的失效概率或可靠指标来度量结构可靠性的设方法,即非确定性方法。此方法要求按概率观念来设结构,也就是出现结构荷载效应3大于结构抗力R(S>R)的概率应小于某个可以接受的规定值。这种方法是20世纪40年代提出来的,至70年代后期在国际上已进入实用阶段。我国自80年代中期,结构设方法开始由定值法向概率法过渡。
面向对象编程
使创建Windows程序较为容易的关键技术是面向对象编程,或OOP。这种技术可以创建可重用组建,它是程序的组成模块。
几个定义
控件 提供程序可见界面的可重用对象。控件的示例有文本框、标签和命令按钮。
事件 由用户或操作系y引发的动作。事件的示例有击键、单击鼠标、一段时间的限制,或从端口接收数据。
方法 嵌入在对象定义中的程序代码,它定义对象怎样处理信息并响应某事件。例如,数据库对象有打开纪录集并从一个记录移动到另一个记录的方法。
对象 程序的基本元素,它含有定义其特征的属性,定义其任务和识别它可以响应的事件的方法。控件和窗体是Visual Basic中所有对象的示例。
过程 为完成任务而编写的代码段。过程通常用于响应特定的事件。
属性 对象的特征,如位置、尺寸、颜色或文本。属性决定对象的外观,有时也决定对象的行为。属性也用于为对象提供数据和从对象取回信息。
5、设主要内容
本软件适用于现浇钢筋混凝土多层、多跨的框架的设。毕业设要完成的工作包括:
1、平面钢架分析程序的改造
对结构力学教研室版平面钢架分析程序进行修改和补充。要求:
(1) 编写自动生成节点坐标和单元节点编号的程序,或以图形方式输入算简图。
(2) 修改程序,使之适合多工况内力算;
(3) 根据输入、输出数据的特点,设适当的人机界面。输出应可选的显示各构件端力和内力图。
2、编写钢筋混凝土多层多跨框架机构的构件设程序
(1) 根据有关的规范,应明确算的各种荷载(恒载、楼屋面活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等)的算方法,在次基础上编写自动生成各种荷载作用下的结点荷载和单元荷载的程序。
地震作用按底部剪力法确定。自振周期用经验公式确定。
(2) 算各种荷载单独作用时框架各杆件的内力。算结构存放在各自的杆端力(随机)文件中。
对竖向荷载下的梁端弯距进行塑性调幅。
(3) 在(2)中产生的杆端力文件基础上,分别算各种可能的荷载组合下,梁、柱控制截面的内力。算结果存放在适当的文件中。
(4) 从(3)生成的文件中选出最不利组合,同时给出截面配筋。
梁、柱截面配筋的确定应考虑抗震设的要求。
(5) 部分编程较熟练的同学可根据算结果和构造规定,用Auto―CAD VBA 绘制梁、柱配筋图。
5、成果形式
本毕业设的成果应包括:
1、可运行的、并能给出正确算结果的源程序
在存放源程序的软盘中,应至少有一个算例的数据文件,可在基本不需另外键入数据的前提下,显示正确地运行结果。
2、软件使用手册
这是为用户准备的关于软件使用方法、操作步骤和其他必要的文字材料。
3、软件说明书
这是软件作者的工作档案,是软件维护的基本资料。其中应包括:
(1) 软件所依据的工作档案、力学和工程结构模型的较为详细的描述,主要的算公式及其使用的符号的含义,重要算法的文字说明:
(2) 程序的结构:模块的划分的情况、各模块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各模块的功能;
(3) 带有较为详细的注释的源程序文本。其中应注明各标识符的含义(尽可能的采用通用公式中的符号)。各程序段的功能、相应的数学公式和特殊算法的说明;
(4) 为使他人根据软件说明书读懂你的程序所必需的其他资料。
(5) 部分编程较熟练的同学可递交梁、柱配筋图纸一张。
4、对自己所编程序的评价
(1) 对算例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必要的分析;
(2) 总结软件设过程中的经验和及教训,提出设改进意见。
以上各项资料处源程序文本以软盘形式提交外,其余均用算机打印。
6、进度划
第一周 毕业实习,参观工程,收集资料 。
第二周 需求分析:描述算机模型,编些初步的软件说明书。
第三周 软件设:选择模块划分的方案
第四周 模块设:数据输入界面设(梁柱截面数据)
或 数据输入界面设(可视化图形输入)
第五周 数据输入界面设(框架数据、附加荷载)
第六周 模块设:荷载算(恒载、活载),相应的内力算
第七周 荷载算(风荷载、地震作用),相应的内力算
第八周 模块设:梁配筋算
第九周 梁荷载组合,确定梁配筋
第十周 梁荷载组合,确定梁配筋
第十一周 模块设:柱配筋算
第十二周 柱荷载组合,确定柱配筋
第十三周 柱荷载组合,确定柱配筋
第十四周 软件测试 或用AutoCAD VBA 绘制梁、柱配筋图;
第十五周 软件测试
第十六周 整理源程序,编写软件说明数和用户手册
第十七周 编写软件说明书和用户手册,形成毕业设全部文件,准备答辩。
第十八周 毕业答辩
工程开工报告(篇7)
一、工程概况
我标段的路基防护工程有路堤路堑植草防护、预制砼空心六角网格边坡防护、路堑拦土墙、三维植被网喷播植草、冲刷防护、挡土墙等几种形式。
在填方边坡主要为植草防护;在主线上跨国省干道的分离式立交桥两侧各不大于50米范围内,路基边坡采用六角网格防护至边坡高度为4米处,网格内边坡采用回填拌草籽种植土;路基处于冲刷、浸泡路段时,边坡采用防冲刷防护,下部为M7.5浆砌片石砌护,上部采用植草防护。本合同段护坡道不进行砌护,而采用植草防护。
挖方路段的土质边坡采用植草进行防护,平台采用25cm厚度的浆砌片石防护,并在平台中部设混凝土预制流水槽。对边坡高度小于10米的全风化、强风化硬质岩挖方段坡面不进行工程防护。对页岩挖方段,挖方边坡高度大于10米的全风化、强风化岩石挖方段,在挖方坡脚设置路堑拦土墙。
二、工期计划
路基防护工程总体目标:08年4月10日开工,09年5月31日完工。
三、施工方案
(一)路堤路堑植草防护
路堤路堑施工完成后,用人工对边坡进行修整,清除边坡上的危石及不密实的松土。使坡面防护层与坡面密帖结合。
从坡顶自上而下铺设种植土,种植土铺设要均匀。种草施工,草籽应撒布均匀,同时
做好保护措施。种植完成后要适时用不含油、酸、碱、盐等有碍草木生长的成分的水进行洒水养护,同时还要进行施肥等养护措施,直到植被成活。
(二)预制砼空心六角网格边坡防护
混凝土空心六角预制块采用定型模板集中预制,混凝土采用强制式搅拌机集中拌合。施工时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施工。
网格砌筑前先进行浆砌片石基础施工,浆砌工程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a.浆砌工程所用砂浆全部采用机械拌和。所用水泥、砂、水等原材料及砂浆配合比经试验室检验确定,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b.浆砌工程施工前,认真复核,构造物位置及几何尺寸,并标明砌筑线。砌筑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放线位置准确施工。
c.浆砌工程全部采用坐浆法砌筑,坐浆饱满均匀。灌缝砂浆用铁棒捣实。片石必须经过修整,并符合技术规范规定的几何尺寸要求,保证砌缝不大于规定值。
d.浆砌工程必须挂线施工,按照不同的结构类型,严格掌握砌体的垂直度及坡度。
e.片石砌筑应分层进行,一般2—3层组成一个工作层,每一工作层应大致找平。角隅石应大致修整成矩形。上层竖缝与下层竖缝错开,不允许出现通缝。
网格砌筑要从下向上进行,网格内覆盖10cm厚种植土并拌合草籽,路基防护起终点采用C20现浇混凝土封护,封护尺寸为:宽50cm,厚30cm,每处封护由下至上每5米及路基面顶面设置伸缩缝,缝宽2cm,用沥青麻絮充塞。
施工前必须要整平边坡以保证预制块的稳定,施工中预留泄水槽位置,泄水槽与防护间采用浆砌片石填隙。
(三)路堑拦土墙
拦土墙采用M7.5浆砌片石砌筑,M10锯切浆砌块石镶面,压盖石采用M10机制料石,厚度5cm,平台挡水埂采用M10浆砌块石砌筑。
拦土墙设泄水孔,泄水孔下边缘高出碎落台30厘米,间距2.5米,采用直径5cm的硬塑料管成孔,直度为3%,泄水孔孔后设反滤层,采用土工布包裹砂砾形成,土工布搭接不小于30cm。
拦土墙后回填50cm厚种植土,种植灌木,株距3m,拦土墙墙后靠近墙背及边坡坡脚处各种植一排爬山虎,株距15cm,两排应交错种植,起到绿化边坡的作用。
平台集水由挖方路基边坡排水急流槽排除,急流槽与边坡平台挡水埂衔接处要紧密,不得漏水。上级边坡为土质时,采用植草防护。
拦土墙每20米设伸缩缝一道,设置为通缝,缝宽2cm,缝内填塞沥青木板。
最下一级边坡开挖及拦土墙基础开挖后应立即进行拦土墙墙体的施工,防止出现边坡不稳定现象,当地质条件不良或有其它不稳定现象时应采取分段开挖分段砌护的方法进行施工。
(四)三维植被网喷播植草
首先在修整好的路基挖方边坡坡面上铺设5~7.5cm厚的土壤,然后悬挂并固定三维植被网。
将细粒土及肥料采用人工方式自坡顶向下摊铺,为保证覆土充满网包,且不压包,应分层多次填土,且洒水浸润,至网包层不外露为止。
采用人工撒播的方法进行植草后,再撒5~10mm细粒土。
为使草种免受雨水冲失,并实现保温保湿,要加盖无纺布,促进草种的发芽生长。也可采用稻草、秸杆编织席覆盖。同时要进行以洒水为主的养护,及时发现并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对稀疏无草区要进行补播,养护期不少于45天。
每隔2.5米,剪50×50cm的方孔,种植灌木点缀绿化边坡,每行交错布置。三维植被网布置时,相邻两块之间的搭接宽度为10cm。
(五)冲刷防护
冲刷防护采用浆砌片石,砌体每隔10米设置2cm宽伸缩缝,同时要在地基变化处设置沉降缝。浸水路段优先选用渗水性较好的路基填筑材料。
(六)挡土墙防护处理
在施工中首先按设计要求清除基底泥土,设好坡度,砌筑时,自下而上采用坐浆法砌筑。砌筑时必须两面立杆挂线,外面线顺直整齐,逐层收坡,内面线可大致适顺。
墙身圬工不应有水平通缝,砂浆需饱满,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墙表面勾凹缝,墙顶采用砂浆抹面。砌筑所用块、片石,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的片石,短边长度不小于15cm。块石砌筑兼作镶面,其长、宽及厚度不小于20cm。
墙体设置泄水孔,上下排距为2m,最下排高出地面30cm,泄水孔直径5cm,采用5cm硬塑料管形成,水平间距2.5m,上下排交错布置,泄水孔后布置50×50cm土工布。
挡土墙沿路线纵向设置沉降缝,分段长度一般为10m,伸缩缝与沉降缝做在一起,缝宽为2cm,自墙顶作到基底,缝内沿墙的内、外、顶三侧填塞双面涂沥青的木板,填塞深度约为15cm即可。
挡土墙施工时应对排水设施及交通工程设施做相应的预留,并根据需要设置临时排水
设施,应保证墙后路基不得积水。挡土墙顶部与路堤填土坡脚相接处就采用粘土层进行封护,防止运营过程中雨水进入墙体后缘。在浆砌圬工强度达到70%以上时方可填筑压实墙后路基,以确保墙体稳定。
墙身采用M10浆砌片石砌筑,石料强度不低于MU40,用M10砂浆勾缝,对于墙外侧有景观要求的段落,采用M10浆砌块石镶面。
四、施工人员及自检体系
1、施工现场负责人1名,现场技术员2名,力工50名。
2、自检体系(自检机构框图附后):
项目部成立以总工程师为组长、质检、试验、技术人员、各工班长为成员的质量管理小组。经现场技术员自检合格后报项目部专业工程师检验,专业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检验,每道工序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五、质量、安全、环保保障措施
一.保证工程质量的措施
1、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构,成立以项目总工程师为组长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本桥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
2、加强教育,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加强对职工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再教育,提高职工队伍技术素质和施工工艺水平,确保工程质量。
3、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制度,项目经理部每月及时召开质量工作会议,解决质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下一步的目标,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罚。
4、对石方路基的作业内容、安全质量标准、施工工艺要求进行具体和细化,列表下发至施工队,施工队下发至工班,挂牌施工。以便于工班按质量标准开展自检,不断提高施工质量。
5、加强技术管理,严格执行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责任制,使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
6、施工作业前,认真编制施工方案,认真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7、配齐测量与试验人员和设备,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和程序,建立完整的测试、检查、试验等记录,严格按配合比进行施工,保证计量的准确性,确保工程实体质量。
8、加强测量管理,坚持三级测量复核制度。施工中对测量仪器按规定进行周检,坚持换手复测制度,确保桩位的准确性。
9、加强工程质量检查与检测。施工中施工人员要坚持“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每道工序必须经质检人员检查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并签证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10、发挥经济杠杆对工程质量的促进作用,严格执行质量一票否决权,严格对内计量支付,实现优质优酬,奖优罚劣。
11、建立旁站监督检查制度,项目部质检工程师对工程的重要部位、关键工序实施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检查,进行24小时全过程质量旁站监督制度,对工序过程填写检查记录及进行质量评价。
12、坚持质量事故处理“三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责任划分不清,有关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没有改进措施不放过。
二.安全保证措施
安全生产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施工现场时刻不能忽视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职工的人身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要以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对待此项工作。
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成立以项目主管副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管理机构,全方位领导本桥施工的安全工作,确保安全施工。
2.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的有关规定,制定和采取安全措施,切实做到施工安全。
3.加强对职工安全生产教育和安全常识教育,做到人人明确施工中有关安全的各种规定、规范和岗位责任,以及遇到问题时的处理办法。
4.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分工序定人定岗并建立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做到制度到人,责任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