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潜水艇读书心得(集锦10篇)

2023-08-31 14:16:37 夜晚潜水艇读书心得

  如何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在参与社会生活以及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大家都会产生许多的感受与体会,可以大概记录一下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心得体会就是写出自己心中所想,及由此而联想到其他的任何事情,以下内容是出国留学网小编整理,主题为“夜晚潜水艇读书心得”,希望本文能够为您的工作和生活增加更多的乐趣!

夜晚潜水艇读书心得【篇1】

  一本由想象力织成的短篇小说集非常符合年轻人的思维,天马行空式的剧情让人沉迷,整本书当中我最喜欢的是《音乐家》一文,浓浓的讽刺意味与想象力结合,我个人认为是全书最佳。

  《夜晚的潜水艇》一文是将现实与虚幻折叠,想象中的事物能够在现实当中得到应验,这就是我们从小到大所梦寐以求的,“我的潜水艇。它行驶在永恒的夜晚。它将永远,永远地悬停在我深蓝色的梦中。”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这样一艘潜水艇,什么时候我们选择将它永远停留?或许有人会说这便是成长的代价,那么这代表又是否过于昂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吧。

  《竹峰寺》中我嗅出了一丝逃离的味道。躲在黑暗中,痛痛快快哭一场,逃离世俗能够更好地寻找到自己。城市的改建,让那些记忆所存之处发生了改变,走进陌生的城市,找不到自己的归属感,“那些我自幼生长于其间完全无法想象会变更的事物,造梦的背景,一闭上眼都还历历在目的一切,全没了。”曾经爷爷指着村中的庙,说着曾经的故事,而现在这一些都被拆迁、破坏,留下的是无言的沉默,我们的记忆丧失了存在的基础。

  我们将自己的幻想隐藏,将自己的记忆封存,唯有我们自己知道它的存在,我们通过想象力与之连结。我是一个无法忘记过去的人,且是珍惜着过去,曾想过用笔记录,却发现一是无法坚持,二是认为有些事或许还是该忘却吧,不如选择封存。

  而读《传彩笔》时,我当时想到的是太宰治,“不能取悦自己的文章,再怎么让世人惊佩也没多大意思。”一篇好的文章首先是要让自己满意,所以我们去读太宰治的文章也会发现他的文章是为自己而写的。不过这篇文章在套路上还是比较老的,并没有过多的新意,在全书当中也属一般。

  《裁云记》与《音乐家》是我最喜欢的两篇文,因为偏好社科类,所以对这种带有讽刺意味的文章情有独钟。《裁云记》所反映的是形式主义的影响,“元首一风趣,从此天底下的云彩全遭了殃。视察结束,云彩管理局随即成立,负责管理城市上空所有过境浮云。”但是这篇文章的核心并不局限于对形式主义的批判,而将重心摆在对“洞穴”的探索上——有的人注定会掉进某件事情里去,绕也绕不开。有的人不会,因为他们一辈子活在洞穴和陷阱之外。

  对于真理,我们是否应该执着,这些所谓的真理对我们究竟有什么作用?也许它真的只是一个真的道理,不一定会有实践意义,实用主义不断消磨着我们对世界的探知欲这让我不禁发出这样的唏嘘——究竟什么才是有用的?一生为管制音乐办事,作文一生与自己冲突,不断思考,不断怀疑自己的行为,最后与音乐和解,与自己和解,我想《音乐家》是用一种冲突放大了这个社会的矛盾。意识形态与文学的自由化之间的共通之处在哪?难道这两者之间只有冲突吗?

  《列子》中有“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全文所要表达的不就是这样一个思想吗?陈春生虽然年轻,但其文风的确非常不错,能够引发我们的共鸣,这便是文学吧。

夜晚潜水艇读书心得【篇2】

  陈春成是我在上追着读的作者,从《夜晚的潜水艇》到《红楼弥撒》再到《传彩笔》和《竹峰寺》,我和众多的友邻一起,津津有味地追着看。

  我喜欢陈的理由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清奇肆意的想象,一个是舒朗灵动的文字。其实这么说,有点像在写命题作文,仿佛是接到了书评的任务,一笔草草偿还的文字债,如同把入口即化当做全部美食品尝经验的划水美食博主,类似的文字形容市面上90%的作家都不会出错。

  但陈春成的清奇肆意和舒朗灵动是我真实的阅读体验。

  《竹峰寺》是我最喜欢的一篇,里面的闲和静,和对角色生活体验的描写,读来让人舒服,虽然不能说陈春成写得和王维在辋川别墅写的那些诗一样好,但大胆猜测,陈和王当时的心境,应该是相通的吧。《竹峰寺》就是陈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其中又挂了一丝现实一丝历史传奇,还有只属于个人的体悟,融在一起,文字还清爽,能不是好文吗?

  陈春成在豆瓣上火了,接下来就传出了要出书的消息,咦,当时我就明白了养成系偶像粉丝的心情,自家的孩子出息了啊!这是我的宝啊!只是后来看到作者放出的自拍(很快又删除了),我觉得:我不配。写得好,长得美,还有没有天理?!

  这本短篇小说集拖了很久才出吧,中间等得很是不耐烦,偶尔刷到陈的豆瓣动态,也只是看他分享着自己对宝可梦的爱,一点都不像一个会把《红楼梦》化为大杀器的脑洞作者。但感谢豆瓣,虽然它最近让人爱不起来,但依然是国内难得的,能让人和人之间产生美妙链接的平台。所以在入手实体小说集后,即使相当部分的内容已经在豆瓣上读过了,但惊喜还是如同初次读到那些文字。因为作者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亲切而熟悉的存在,他在豆瓣上的存在和成长,让人觉得这个地方还是值得期待的。看到他获得更多的认同,更现实的认可,就觉得自己也让这个地方变得好了一点。

  如果你之前没看过陈春成的短篇小说,这本书有很大可能会进入你的年度喜爱。我和朋友半开玩笑半是嫉妒地聊过,他的文字好就好在浮在上面一点点,但并没有欣赏的门槛。换个角度,那就是读起来很舒服,不会对读者进行任何层面的挑战,像是喝喝惯了的茶,不过买了更好品质的茶叶。

夜晚潜水艇读书心得【篇3】

  3.5星,没传说的那么绝妙,但也没有那么差,消闲足够了。

  作者的文风和煦,如置身佛堂久了,沾染了一点点檀香的余味。(←开始是这么幻想的,后来发觉古典韵味只是面子,里子是打了柔光的民国译文风。)

  打头的潜水艇和结尾的音乐家两篇最好,其余都是猪肚。尤其是备受赞誉的《竹峰寺》,简直是最垮的一篇,看完差点以为那么多夸的人其实是反讽,恰饭评也太闭眼吹。

  单篇感想:《深夜的潜水艇》这篇看完有点小激动,有声音在大喊,我们回潜水艇,跳进海里游泳过去划船过去骑着虎鲸过去,现在就去追上它。(可能只是不熟悉外国梗,才觉得很梦幻吧,也可能因为个人是妙蛙种子粉,种子种子!)

  《竹峰寺》借了古典山水游记的魂,如果对这类文学有了解,气氛立即就破了,因为猜到会怎么演变,而且中途作者沉醉于炫技没刹住车,节奏彻底垮掉。只有最后一截,也就是各大恰饭推书会摘抄的那段抒情……还行。

  《传彩笔》本身梗就很老,还写的过于实在,已经不像幻想故事,像醒世寓言。到中途几乎就是作文教材节选,虽然情绪很满,但词藻堆砌过多,轻盈的梦幻感荡然无存。

  《裁云记》、《酿酒师》、《李茵的湖》、《尺波》都是突然进入推理,分分钟给你把前因后果来哪来去哪抖的干干净净,非要抓着你告诉到底为什么,看开头只觉得差一口气,看到结尾一口气上不来。

  《红楼梦的弥撒》和小说没啥关系,完全是篇讽刺文,而且还是没睡醒写的。《音乐家》的沉浸感很好,但后面突然又开始推理,别推理了……别推理了师父!原本很喜欢这个故事,但可惜……

  如果作者能压抑炫耀文字和在线推理的冲动,把灵感的源头掩藏的更天然点,故事会显得更精巧吧,现在阶段只能说大碗量足脑洞大放送。不过看时心情还不错。

夜晚潜水艇读书心得【篇4】

  第一次这么节制地看书,陈春成的《夜晚的潜水艇》,一天只允许自己看一个故事,每句话都值得细看,每句话都即将错过。如七堇年所说:一笔青云,满纸春成。

  随着作者神游海底与云端,作者写得畅快,我也看得畅快,一翻开书,云蒸霞蔚,气象万千。每一页都像洒了金边的芍药,傍晚时分兀自燃烧,暗香浮动月黄昏。的确是汉语的一种风度与可能性。

  每一个故事看完,就像在脑海中放完了一场电影,作者用文字建造了一个个奇幻的国度,每座宫殿都刻上了自己的名字,你能感受到,这是属于他自己的美学风格,迷人极了。故事倒没有多曲折离奇,不像快餐小说里猛击你的痛点虐点和泪点,难得的是他精确捕捉到了生而为人,难免失落怅惘一丝丝的情绪:随年纪增长被打磨掉的灵气,顾盼自雄却无法为外人赏识的孤独,夜夜梦回的童年意象……在这场旅途中,每一丝光线,都构成了这一旅途的独特体验,打开书你就能闻到花香,闭上眼睛你也能看到月亮。

  九个故事,都很喜欢。最惊艳的是《夜晚的潜水艇》《竹峰寺》《红楼梦,弥撒》《李茵的湖》,现实与幻想交融,让人惊叹原来还有这么盛大的想象,这么瑰丽的比喻,这么幽微的感受。文笔洗练华美,肆意飞翔的感觉,我真的怀疑他拥有了那支传彩笔,胸中所想,尽可达至笔下。才30岁,你说气人不气人?

  有些书和口红色号一样,你欣赏不了她的美,可能是时机未到。但有的书仿佛就是为了这一刻而来,与君初相识逢,犹如故人归。缘分这东西,很奇妙,好的文字也要等到她的有缘人。

  看采访说作者热爱古诗词,文章却中没有刻意显摆(也许是我漏看),但文章中所描绘的情景与境界,空灵氤氲,真的像现代汉语中的古诗,有深沉的古意。如果坚持看古诗词能写出这么美的文字,那我一定会继续看下去。从这个意义出发,是这本书点亮了我。

夜晚潜水艇读书心得【篇5】

  《夜晚的潜水艇》无疑是今年内地作家所撰作品里最受关注的一部,这既归功于作品本身的质量,也不乏营销的东风,作为一个作家的首部出版作品,成绩已经很难能可贵了。

  评价一位作家的水准终究还是要靠作品来说。在读完这部小说集之后,必须得承认,作为一名90后作家,陈春成比同龄人写得都要好。但是比起来铺天盖地攀附博尔赫斯的赞美,明显过了,我的观感告诉我,陈春成跟格非的路数更像一些。

  《夜晚的潜水艇》里面有几篇乍一看拉开的架势确实有些像博尔赫斯,里面浓缩里丰富的想象力,带有炫学色彩,有着真假莫辨的腔调,特别是《红楼梦弥撒》一篇,楔子真的是太像了。可是一旦接着读下去,就变味儿了。相比博尔赫斯小说的高度哲理性和抽象性、文字中密布的歧义与迷宫,陈春成的布置就简单多了,从最初可以网状发展的故事,逐渐变成了线状发展,故事里的那股劲散了,在抛开想象力之后也就不剩什么了,非常可惜。

  在模糊现实与幻想之间的边界上,陈春成做的不错,特别是《夜晚的潜水艇》里,那个梦中和现实之间交织的世界,确实是模糊了现实和幻想之间的边界,但是再往下深入,笔力不足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能看出陈春成对于博尔赫斯的模仿,不过学得不像。在中国小说家里,受博尔赫斯影响又能写出一条路来的,格非算是最佳的。对比陈春成和格非的作品,就会发现两者的相像。《传彩笔》这篇很有意思,这算是对江郎才尽这个故事进行了重新诠释,点子非常好,也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但是整体读完之后还是感觉不算上佳。

  在阅读《传彩笔》的时候,我想到的是格非的《凉州词》,那也是一个对旧有故事的颠覆。王之涣当年的故事被重构,格非又附加了临安博士的故事,两相交织,最终指向了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传彩笔》比起《凉州词》来太轻飘飘了。陈春成没有把笔触放在江淹身上,这有些遗憾,如果把笔触放在江淹身上,对古人的痛苦和今人的痛苦做个勾连,打通两者,那么这篇小说的意蕴都会变得极其丰富。

  《尺波》有一个非常博尔赫斯式的开头,时间地点明码标价,随后荡开一笔,写剿匪战斗中遇鬼的事情。民间传说、民国旧刊……夹杂着梦境一路写下来真假莫辨,最后让人迷离朦胧,但是中间的梦境描写实在冗长的过分。

  同样是追寻一个谜,格非的《青黄》比《尺波》要丰富的多。故老相传的口头传说、历史典籍里的言简意赅,都让谜团更神秘,格非玩起来叙事空缺这套把戏,那真是出神入化,《尺波》的缺乏波折和啰嗦,让它丧失了进一步提升的可能。总的来说陈春成文字干净,较少受翻译腔毒害,确有“小格非”的感觉,但是文字中的那种疏离淡雅、迷离暧昧,比格非要差一些。

  在所有的九篇小说里,抛开《裁云记》之类凑数的篇目,我最喜欢《音乐家》和《竹峰寺》,前者的好无需多言,《竹峰寺》则胜在氛围描写和整体布局,虽然离佳作还是差了口气。事实上,我最欣赏的格非小说篇目,作文总离不开和历史的纠缠,《凉州词》《相遇》《青黄》,那些在历史文献记载和口耳相传故事的边缘地带,有着文学最足以大显身手的空间,能在《夜晚的潜水艇》读到这样路数的小说,确实很惊喜。

  不过话说回来,格非写出《迷舟》的时候23岁,已经非常成熟了,陈在年龄和小说成熟度上显然比不了当年格非。但是毕竟陈春成是90后,继续沿着这个路数写下去,前途无量。如果对标博尔赫斯有难度,不妨先从格非学起,期待陈春成能写出属于他的《相遇》。

夜晚潜水艇读书心得【篇6】

  算不上书评,只是记录阅读过程中即时的感受。

  多个故事里有通感能力或者类似的语言表达,主角们似乎大都有敏感细微的感受力、洞察力和想象力,这既是天赋又是负担。特别是《音乐家》里的主角,拥有从听觉感知视觉的能力,被称为“联觉人”。

  在不同故事里,主角都透露出对变动无常中安定的渴望,以及想从日常生活的逃逸出来,有一个藏身之处,这个藏身之处可以是夜晚的潜水艇、竹峰山的瓮,也可以是传彩笔、洞穴,提供身体和精神的藏匿。

  除了藏身之处,主角们还需要储物柜般的寄放之处,用来存放不被日常生活所称赞和肯定的超能力或者记忆。例如,存放不正常想象力的保险柜,像U盘一样存放旧宅故乡记忆的钥匙,而这把钥匙本身也需要一个安稳的寄放之处。

  各故事之间有相似的叙事模式,故事里套故事,穿插离奇的、神话般的片段,有如俄罗斯套娃。一个故事生发、枝蔓出另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可能有两、三重主角。读者容易滑进故事,躺平在故事的瓮中,在故事展开过程里体会到安心、稳妥感。

  主角们容易深度地沉浸于某种知识(海洋、历史、地理、恐龙…)或技艺(写作、海底遨游、绘画、书法…),书中使用词语为“洞穴”。主角们被他人视为“魔障”、“魔怔”之人,一头栽进洞穴之中。

  其他多次出现的主题还有主角超能力的无意获得和骤然消失。看似独立的故事间有些微弱的隐秘的联结,同一个的词汇在不同故事间跳跃。梦与现实的区隔以及边界的含糊。日常生活的真实与想象、虚构、虚空的对抗和角力。

  《裁云记》关于选择的思考。选择意味着放弃其他可能性。时间有限因而“无法逐一尝试”。作者提供了理想主义的、天真的解决之道,通过牌局赢得时间,便可不需担忧时间地从容地逐一进入洞穴之中,长久驻足。

  《酿酒师》在讲遗忘的故事。忘掉困苦烦忧,忘记岁月和时间(返老还童),忘记名字(自我的遗失),忘记存在及所有痕迹与记忆。仿佛从不存在,也不存在于他人记忆中,是真正的空。

  古希腊的命运悲剧,其悲剧性不仅仅在于命运不可避免,人被卷入命运之中的无能为力、无可奈何,更在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对命运的抗争和反叛。例如俄狄浦斯,正是对命运的抗争反而导致他正中命运陷阱,落入轨迹之中。作文因为,“违背命运的行为本身也包含在命运之中。”

  尤爱首尾两篇,首篇惊艳,末篇臻于完善、纯熟。中后位置的两三篇稍弱。整体而言是好看的,容易滑进并安心地待在每一个故事的“瓮”里,安全舒适。并且觉得自己也从日常的世界里短暂地逃逸开来,因为与同类相遇而获得慰藉。独立一人在夜色中开着潜水艇,于海洋中遨游,有无边的自由。

夜晚潜水艇读书心得【篇7】

  第一站,坐在潜水艇上,读着“有时我坐在地上,对着大理石的纹理发呆,想象这条细线是河流,那片斑纹是山脉,我在其中攀山涉水,花了一下午才走到另一块大理石板上。”想到我的童年,回忆起我也曾经拥有过一个充满想象的世界,生活中每一件物品都让我“浮想联翩”,我和好朋友手拉手上学,互相讲着我们刚刚编好的童话故事,我甚至可以自己写个隐含了全班同学姓名的短篇小说。我也时常幻想,幻想自己有特殊使命,幻想自己家中的砖头缝隐藏着武功秘籍,幻想院前的泥地下一定有宝藏。就像潜水艇里的陈透纳一样,“这类幻想多半是一次性的,像一小团云雾,随处冒出,氤氲一阵又消散。”最后,不知道哪一天,我“开了窍”,离开了这艘潜水艇。从此书就是书,画就是画,植物就是植物,再也看不到另外一个世界,我在这个世界读书考试结婚生子,然而那个潜水艇却一直停留在“我深蓝色的梦中。”

  如果说第一站是先入为主的惊喜,后面陈春成引领我们去的地方就全凭个人喜好了。喜欢《竹峰寺》的幽静,寺庙隐藏在偏远小县城的山间,有悠久的历史但没有太多香客,“枝叶间鸣声上下,却不见飞禽的踪影,又热闹又荒凉的样子。”尤其是那个关于蛱蝶碑的故事,渗透着禅意。多少求而不得、遍寻不到的东西往往就是每天在你眼前,却视而不见,需要的只是静下心来的一点思索。这竹峰寺让我想起我的老家,小时候觉得她好,环境幽美,长大后想逃离,因为太小了,觉得封闭且不先进,等到工作多年,完成人生一些大事后,回到家乡。因为是景区的缘故,几十年来不能有什么大的变化,我小时候所看的所摸过的一切事物,还在眼前,没什么改变,变得只有我自己。不像那些年轻人大多向往的繁华、热闹的城市,“每天到处都在增删一些事物,涂涂改改,没个定数。有什么喜欢的景致,只当一期一会,不倾注过多感情,也就易于洒脱,没了就没了。”

  还有那个关于瓮的故事,瓮本来是用来听兵马动静,到了“我”手里,却可钻进瓮里,有安全感,可在里面痛哭,从瓮中出来后,能感受到平静。如果这瓮的疗效具有普遍性,那一定会供不应求。现代人太需要一个“瓮”,偶尔钻进去躲起来了。

  后面看《裁云记》,不禁哑然一笑,“所有的云都应依法修剪称规定尺寸的椭圆形,边缘为均匀的波浪形花边,否则即属于违法云。”这不是和我们城市建设工作的某些“面子工程”如出一辙吗。文学夸张的演绎,让现实显得更为讽刺。《传彩笔》读完有些伤感,热爱文学的人是否都愿意做这样的交换呢,写出极好的作品,自己感受到了,作文别人却看不到,文学作品自娱自乐终究是远远不够的。《红楼梦》弥撒算是恶搞了一下四大名著之首,《酿酒师》《尺波》同有一种想象力的美,出类拔萃、不同寻常的工匠创造出不凡之物,耗尽心血然后全身而退。《音乐家》所处的那个时代似曾相识,让人想起奥威尔笔下的1984.“老大哥”无处不在,控制着你所想要的一切自由,包括欣赏音乐的自由,古廖夫在自由与禁锢之间划线且挣扎,最终是如“紫翅椋鸟”,找到了自己的旋律后“粉身碎骨”。

  陈春成的文字易读、好读,念出来颇有一种文学的美。感觉作者是非常用心在雕琢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比如《李茵的湖》的故事也许寡淡,可里面的词汇也是丰富的。“从两边园路往中间望,隔着景墙,以为中间只是一条狭长的绿化带,其实藏了一个水滴形的空地,初极狭,当中却很空旷。水滴形圆润的一面,是一排绿篱和森林柏树,浓密而搞,围城弧形的城墙,隔开视线和脚步。”对他来说,文字主要还是创造那一个个奇妙世界的工具。这些世界很容易把读者拉进去,你明知是假,还忍不住遨游其中,感觉很自由。因为我们也都像他笔下的人物,既想行走这世界、创造些什么,又想找一个地方适时躲藏起来。

  读完才看了陈春成的简介,居然是同龄人,不禁有些惭愧,感觉他的思想比自己成熟很多,洞察这个世界更为的深入,不过好在我还能看懂跟上。倘若要问我这本书有什么缺点,不好意思,暂时没想到。

夜晚潜水艇读书心得【篇8】

  我分享的书籍是青年作家陈春成的短篇小说集《夜晚的潜水艇》。这本书曾在xx年度中国文学(小说类)第一名,在xx年获得第四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首奖。

  这是怎样的一本书呢?书的封面上有一行字,说此书游荡于旧山河与未知宇宙,更有众多读者称作者笔下书写的是成人的童话世界。起初我不以为意,但真的读到这本书时我竟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作者的文字纯粹又干净,阅之如微风拂过心间,有着说不出来的宁静。曾有读者评论作者的文字,其语言的魅力,有一种典雅感但又没有陈旧的腐气。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虽时常读书,但我会带着一种强烈的目的性和功利心,始终无法细品一本书。拿到一本书,首先我并不会想这本书有多么有趣,我的想法会是读完这一本书,能增加我的知识储备否,会提供给我一些现实帮助否,可能我这种属于快时代快节奏的读书方式吧,但同时也失去了读书的乐趣。直到读到《夜晚的潜水艇》这一本书,我才知道能有这样一本书让人沉下心来平静地读完,里面的文字能安抚人们焦躁的心灵,然后读完一遍之后想平静地再读一读。

  作者这本短篇小说里一共讲述了九个故事,他的笔下有海底漫游的少年、深山遗落的古碑、云彩修建站、蓝鲸内的演奏厅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在现实与幻想之间打开了无数条秘密的通道。读这本书你会发现,作者用他神奇的想象力带着我们进入纷杂不同的故事世界。

  想象力是什么?世界上的伟人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我们总说,要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成年后的我们又剩下几分想象力呢?有一天,我竟然也发现身处现实世界的我对于自己缺失的想象力有一种钝感甚至无力感。

  《夜晚的潜水艇》是这本书的名字,也是这本书第一篇故事的名字。故事的开头是著名作家博尔赫斯向海底丢了一枚硬币,由此他作了一首诗名为《致一枚硬币》。后来一位富商成为博尔赫斯的一名狂热粉丝,有一天富商产生了一个荒诞的念头,这位富商买下了一艘潜艇并聘请了世界各地的海洋工作者,只为了寻找到当初博尔赫斯丢到海底的那枚硬币。后来那艘潜艇因失事消失在海底,只记录了当时潜艇遇到困难时曾被一艘蓝色的潜艇解救。

  与此同时,一名中国画家陈透纳在遗书中回忆他的童年,他写道:我反复画过一张画。深蓝色的背景中央,有一片更深的蓝。有人说像叶子,有人说像眼睛,像海里的鲸鱼。人们猜想其中的隐喻。其实没有任何含义,那是一艘潜水艇。我的潜水艇。它行驶在永恒的夜晚。它将永远,永远地悬停在我深蓝色的梦中。《夜晚的潜水艇》

  这位名叫陈透纳的画家是作者笔下虚构的人物,又或者说就是作者本身,根据陈透纳回忆童年的往事,他曾是个拥有无限想象力的孩子。这一段

  随便一个睡姿里,都重叠着以往时光里无数个我的同一姿态。从小到大,一层套一层,像俄罗斯套娃一样。我觉得格外充实,安适,床是柔软的湖面,我静悄悄沉下去,在这秋日的午后。醒来时我打量这房间。窗帘上绘着许多棕色落叶,各种飘坠的姿态,和秋天很相宜。淡黄色杉木地板,淡黄色书桌。蓝色曲颈台灯。圆圆的挂钟,荧光绿的指针,很久以前就不转了,毫无缘由地一直挂在那里。墙刷过一次,仍隐约可辨我年幼时的涂鸦,像远古的壁画

  描写作者童年时的幻想,与我们学过的清代文人沈复的《童趣》那篇文言文颇有相似之处。

  可是后来这个上课老是走神爱幻想的孩子,为了不让老师和父母失望,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幻想,回归到现实世界,像普通人那样,工作,结婚,生子。后来他又重拾画笔,成为了一名画家。

  晚年的陈透纳在他的回忆录《余烬》中说:我的火焰,在十六岁那年就熄灭了,我余生成就的所谓事业,不过是火焰熄灭后升起的几缕青烟罢了。

  故事的结局令人唏嘘不已,又意犹未尽。

  在剧烈变化的世界中,人如何寻找到安定感呢?作者的回答,是一个字藏。剧烈的变化能把一种恒久安定的东西冲击或者毁灭,而通过藏,我们想保存记忆,保留自己,以此弥补内心的遗憾和不安。

  《竹峰寺》这篇故事是我读这本小说集最喜欢的一篇,整篇故事围绕着碑和钥匙两个物件来展开的。作者因为老家突然被拆,为了寻求心中的安定感,想要寻找一个地方藏起手里那把老屋的钥匙,后来他来到竹峰寺生活了几日,寺里的生活悠闲又宁静。很久之前竹峰寺有一座古碑,名为蛱蝶碑。当年竹峰寺几经没落,为了在动荡的乱世保护古碑,几位僧人约定藏起古碑,其中就有老和尚慧灯。当作者来到竹峰寺时,竹峰寺的僧人慧航正在寻找被寺中人藏起来的蛱蝶碑。随着时间过去,慧航所寻无果,逼问老和尚慧灯,两人沉默之下,老和尚突然就哭了,他不愿透露古碑的下落,他怕古碑被人寻到给砸了,慧航心中知道慧灯所想,最后寻找古碑的事也不了了之。然而后来作者经过猜测竟然猜到古碑的下落,在夜晚一个人寻找到了古碑,但是作者并没有向任何人说,而是将他的钥匙一同藏在了古碑被藏的地方。

  在这篇故事里,我非常喜欢作者对于在寺中生活细节的描写。如这一段,

  有时从书页中滑落下一片干枯的芍药花瓣。也不知是谁夹在那里的,也不知来自哪个春天。已经干得几乎透明,却还葆有一种绰约风姿。而且不止一片。这些姿态极美的花瓣,就时不时地,从那本娓娓述说着世间一切美尽是虚妄的书卷里,翩然落下。看倦了,就去散步。

  还有作者夜晚独自寻找古碑的场景描写:

  我定了定神,没过小桥,却在岸边坐下,把电筒叼在口中,手扶岸沿,用脚去探溪水。水凉极了。我慢慢滑下去,在溪中站稳,水刚淹到大腿。溪中半是长草,高与人齐,我用手拨开,一步步往桥洞挪去。手脸被草叶刮得生疼。钻进桥洞时,和躲进瓮中有相似的感觉。代入感极强,仿佛身临其境。

  其实,在《竹峰寺》这一篇故事里,我们可以理解到,老家的钥匙和寺里的古碑分别代表了作者和老和尚慧灯心里的安定归属。就像人会对故乡有着无限的眷恋,对过去的回忆有不可磨灭的坚持。

  作者的故事读起来就仿佛是两个平行世界之间产生共鸣。比如第一篇故事中,作家博尔赫斯和画家陈透纳两个人物在两个平行世界有相通之处却又是两个迥然不同的走向。又如,我们现在身处一个喧嚣的现实世界,却通过作者的文笔能够身临其境,触摸到作者构建的宁静的书中世界。

  如何评价一本书是好还是坏呢?作为没有读过很多书的一名读者,我并不能在读完之后说出个中好坏,也不能对一本书进行全面的评析。但是如果我读完这一本书之后的感觉极好,那么我就想分享给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夜晚潜水艇读书心得【篇9】

  毫无疑问,短篇小说集拥有独特的魅力。我最喜欢的是他的一些遣词造句以及他用的比喻,真的是很美的文字。并且从第一篇夜晚的潜水艇一直到最后一篇音乐家,我都努力把细节和故事都读到了。

  其实起初我并没有去求证故事的真实性,有的地方我甚至还当真了或者是说我已经分不出虚实,我把它们当作故事,代入到情境中,跟着主人公走遍每篇故事。

  前两篇是我最能投入的两篇,后面有传彩笔、裁云记、酿酒师、《红楼梦》弥撒、李茵的湖、尺波、音乐家,一起是九篇。

  我注意到,这些短篇小说中的故事更像是假话混着真话说。不可思议的想象力,蛱蝶碑指向的藏身之处、孤独的伟大创作、云彩修剪站的洞穴探险家、酿酒绝艺的传承、《红楼梦》的过去现在未来必然与偶然的关联、梦和现实世界相对、椋鸟寻找灰烬之歌,都是这样。

  有的地方他是在写虚构的情节,而现实的东西又在其中有迹可循。下面我特别以裁云记为例谈谈这一点。

  裁云记,采用了倒叙、插叙,并行三条故事线。一是云彩管理局。说来有意思,大概是在暗讽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视察市容时领导随口的一句玩笑话,觉得天上的云不修边幅,就直接导致了全国云彩管理局的创立,并下设云彩修剪站,还规定了合法云彩的样子。我觉得这个设定有意思,不是正说明现实中存在这样的情况吗。有的官员不作为乱作为,惠民之事不关心,表面功夫却尽心尽力,最后导致了行政机构中的不良风气,影响糟糕。

  二是“我”关于洞穴的疑惑。“我”在修剪站的工作不忙,闲时便翻看运上山来的几千本书,试图找到一个领域作为毕生的事业钻研下去。“我”将各个领域视为不同的洞穴,但总是稍有投入便停住了,担心一旦深入其中一个洞穴便无法脱身,没了去其他洞穴的可能性了。后来想起老师的故友,便离开修剪站,去往对方的住处拜访并请求解惑。住在那栋楼的刚好是一群在各自领域投入毕生精力的老人们。老师的故友也向“我”分享了他在的洞穴——一副有待完成的千字对联。于是“我”得以释怀,打算顺其自然。而反观现实的我们,这不就是类似的情况吗。步入大学,对未来有迷茫和犹疑,我们也在洞口转来转去,有时踏足进入某个洞穴,没多久又退回。但其实总有一天我们会度过这个阶段,怀着坚定出发。只要我们是在前行着,那什么时候都不算晚。

  三是“我”与山中的狐狸的交往。比起“我”这个人类,他一个狐狸反而更表现得对世俗兴趣十足,他清楚县城内外的大小事。故事中间提过,“我”拒绝了狐狸上次打牌的邀请,没想到这也是为后面打牌的情节做铺垫。故事接近尾“我”没再拒绝第二次邀请。于是大龟、狐狸、“我”凑到三个来打斗地主,赌的是寿命。虽然没有明示斗地主结果如何,但看“我”计划往后如何探索感兴趣的几个洞穴的样子,也就能知道“我”打牌赢了不少寿命。一开始我觉得这个结局很奇幻,还并不太懂狐狸相关的情节的出现意义何在。现在反复去读结尾段落,倒是看出来一点自己的理解。我想起来,文学就是在探索一种可能性,所以关于洞穴的问题为什么不可以有第三种选择呢,人应该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所以向着自己热爱的领域大胆的一往无前吧,说不定你就是有那个寿命漫长的可能,可以去探索多个领域,充分而圆满。

  所以最后一段里作者写道“我将通晓一切草木的名称,熟知所有星星的温度。如果掉进某个陷阱,那就死心塌地,一往无前。”

  我看到虚实在作者笔下结成的果,虚构是那么明显,现实是那么确切,这里没有什么好拆分的,文学作品也是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又何尝不是会混杂着真假。这九篇故事,独立又联系,主角是他,是你,是我,是每一个人,是每个时刻,我们会陷入童年的想象,试图把回忆留住,我们追求远大的发展,对生活中逝去的一些事物感到惋惜,生活和人是多么复杂而矛盾。

  不用真实的情节,却胜似真实的情节。体味这虚实的果,探索我们人生的可能性,不去圈于暂时的无谓的困境,然后在现实中积极的前进吧。

夜晚潜水艇读书心得【篇10】

  陈春成的《夜晚的潜水艇》,让我一度打开搜索检索陈透纳是否真实的存在,当然,陈透纳是个虚构的人物,而透纳却是真实存在的,一位印象主义和现代抽象绘画的奠基者。作者为小说主人翁取名陈透纳,我想是有着命运连接命运的意味在其中的。

  《夜晚的潜水艇》的故事并不复杂,给人一种幻想连着真实的飘渺感,创造力无穷,想象力无穷。“老房间的旧床实在是太好睡了。随便一个睡姿里,都重叠着以往时光里无数个我的同一姿态。从小到大,一层套一层,就像俄罗斯套娃一样。”短短的一段文字,带来超强的画面感,感受着线性时间里一个个模糊的光与影。故事以“真实”故事(这个真实当然并非真实)开始,也以“真实”故事结尾,其中的曲折可以用幻想来总结,幻想的蓝色潜水艇可以拯救现实的潜水艇,想象力可以似一团鬼火从头上飘离躯体······。真实是一种体验,幻想又何尝不是一种体验,“当幻想足够逼真,也就成了另一种真实”。

  在阅读《夜晚的潜水艇》时,我总会想起《地球上的星星》这部电影,字母可以变成虫子,变成怪物;浮尘可以是一个个的星球······在外人看来的注意力不集中、浑浑噩噩,在于我,这个自我却是专注力好的不得了,那种天马行空任谁也分散不了。当所谓的真实一次次的逼迫着你承认自己的病态时,当想象力从你的头顶飘出去时,眼前只有确凿的地面和匆匆的人流,我想那才是真的陷入了浑浑噩噩。

  每个人都曾有过自己的潜水艇吧,不知何时我们按下了暂停键,而它永远的停留在了海底,好似博尔赫斯的那枚硬币,财富无法将它寻回,海浪把它冲上来,而又被扔回了海里。

  小编精心推荐

  读书心得体会 | 读后感 | 读书笔记

分享

热门关注

听读书分享会心得体会汇总(4篇)

读书会心得体会

红楼梦读书的心得4篇

红楼梦读书心得

中国民间故事读书心得集锦

中国民间故事读书心得

体育教师读书心得1500字

体育教师读书心得

浅谈读书心得体会精选4篇

浅谈读书心得体会

教师读书学习心得(集锦10篇)

教师读书学习心得

小学生童年的读书心得集锦10篇

小学生童年的读书心得

读书心得集锦8篇

读书心得

读书伴我成长读书心得(集锦11篇)

读书伴我成长读书心得

悲剧诞生读书心得10篇

悲剧诞生读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