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民间有许多温暖人心的小故事,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了解许多做人的道理。你知道有哪些温暖人心的小故事吗?出国留学网为大家整理了“民间友好的暖心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民间友好的暖心故事 篇一
司马徽(人称水镜先生)是东汉末年一位善于识别人才的有名学者。
有一次,邻居走失了一头猪,因为司马家的猪和他走失的猪相似,就误认为是他家的。司马徽并不争辩,说:“是你的你就拿去。”邻居便毫不客气地把猪赶回家。过了几天,邻人从别处找到了自己的猪,很抱愧地把误认的猪送还司马徽。
司马徽不但没责备他,反而说邻里间发生这类误会并不奇怪,还赞扬他懂道理、知错能改。邻居听了十分感动。
民间友好的暖心故事 篇二
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两家大院的宅地都是祖上的产业,时间久远了,本来就是一笔糊涂账。想占便宜的人是不怕算糊涂账的,他们往往过分相信自己的铁算盘。两家的争执顿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肯相让一丝一毫。由于牵涉到尚书大人,官府和旁人都不愿沾惹是非,纠纷越闹越大,张家人只好把这件事告诉张英。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
张英大人阅过来信,只是释然一笑,旁边的人面面相觑,莫名其妙。只见张大人挥起大笔,一首诗一挥而就。诗曰:“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交给来人,命快速带回老家。家里人一见书信回来,喜不自禁,以为张英一定有一个强硬的办法,或者有一条锦囊妙计,但家人看到的是一首打油诗,败兴得很。后来一合计,确实也只有“让”这唯一的办法,房地产是很可贵的家产,但争之不来,不如让三尺看看。于是立即动员将垣墙拆让三尺,大家交口称赞张英和他家人的旷达态度。张英的行为正应了那句古话:“宰相肚里能撑船。”尚书一家的忍让行为,感动得邻居一家人热泪盈眶,全家一致同意也把围墙向后退三尺。两家人的争端很快平息了,两家之间,空了一条巷子,有六尺宽,有张家的一半,也有吴家的一半,这条几十丈长的巷子虽短,留给人们的思索却很长。于是两家的院墙之间有一条宽六尺的巷子。村民们可以由此自由通过。六尺巷由此得名。
民间友好的暖心故事 篇三
有一位老人,每天都会背着一个大篮子,走到城市的街头巷尾,给那些无家可归的人送饭。他的饭菜虽然简单,但是却温暖了很多人的心。有一次,他遇到了一个小女孩,她的父母都去世了,她只能靠乞讨为生。老人看到她的情况后,决定带她回家,给她提供一个温暖的家。
民间友好的暖心故事 篇四
这个故事我们很多人耳熟能详,说的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事情。文臣蔺相如出使秦国,使得完璧归赵。在渑池会上,他又机智勇敢的使赵王免受秦王的羞辱。于是赵王提拔蔺相如为右上卿,官位在武将廉颇之上。老将廉颇自认军功了得,总是不服气,扬言如果见到蔺相如一定要给他难堪。蔺相如于是就称病不上朝,以免见到廉颇。外人都以为蔺相如是害怕廉颇,其实不然。蔺相如是为了赵国国家利益,认为将相不和会给秦国可乘之机。廉颇知道真相之后,主动负荆请罪,从此两人成为生死之交,共同保卫赵国。蔺相如的友善,不是懦弱,而是为了国家利益,团结同僚。
民间友好的暖心故事 篇五
有一位好心人,在路上捡到了一个钱包。他打开钱包一看,里面有很多现金和一些重要的证件。他想了想,决定把钱包交给警察局。几天后,失主找到了他,感激不已。他说,这个钱包里的钱是他的全部积蓄,如果没有这位好心人的帮助,他就会陷入绝境。
民间友好的暖心故事 篇六
有一位老人,走在路上摔倒了,他的手臂受伤了,无法站起来。这时,一位年轻人看到了他,走过来问他是否需要帮助。老人点了点头,年轻人就把他扶起来,送他回家。在路上,年轻人还给老人讲了一些有趣的故事,让老人感到很开心。
民间友好的暖心故事 篇七
明朝时期,礼部尚书杨翥特别喜欢驴子,平日上朝或外出也都骑驴代步。为了不让驴子受哪怕半点委屈,杨翥经常亲自为驴子擦洗梳理,喂的是上等的饲料,就连晚上,也要起来看上那么一两回,可以说是爱驴如子。
邻居的一个老头,六十岁了,老来得子,疼爱有加,可这孩子一听到驴子的叫声,就哭闹个不停,弄得一家人鸡犬不安,苦不堪言。
起初,邻居认为杨翥是当朝礼部尚书,地位显赫,一直不敢向杨翥提及。后来,见自家的孩子日渐消瘦,家人也烦不胜烦,老头于是就向杨翥说了。
杨翥听后二话没说,忍痛把自己心爱的驴子卖了,甘愿委屈自己,外出或上朝都靠步行,邻居一家感激不尽。
民间友好的暖心故事 篇八
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天她去东海玩,遭遇暴风雨,溺水而亡。女娃变成了鸟,名字就叫作“精卫鸟”。精卫鸟去西山衔来石子儿和树枝,一次又一次投到大海里,想要把东海填平。精卫填海的事惊动了天神。水神共工很佩服精卫的精神,于是就降下洪水,把高原上的泥沙冲进大海,把海水都搅黄了。于是,人们把东海北部发黄的海域叫作“黄海”。当大海发觉自己真有被填平的危险时,赶紧采取措施,把那些泥沙用潮汐推向岸边,泥沙在岸边沉淀下来,就形成了海涂。海涂厚了、大了,人们就把它匡围起来,改造成良田。
民间友好的暖心故事 篇九
吴郡富阳县的董昭之,曾经乘船过钱塘江,到了河中央,看见江中有一只蚂蚁,爬在一截短短的芦苇上,走完这头,又转向另一头,十分恐慌。董昭之说:“这是害怕被淹死。”于想把蚂蚁捞上船来,但船上有人骂道:“这是有毒螫人的东西,不能救它。我要踩死它。”董昭之心理十分可怜这只蚂蚁,于是用绳子将芦苇系在船边。船靠岸,蚂蚁也得以从江中爬出来。当天夜里他就梦见一个人,穿着黑衣服,带领一百多人前来致谢说:“我是蚁王。不小心掉进江水里,感谢您救活我。如果有什么危难,要告诉我。”
过了十几年,当时董昭之被横加罪名判为盗贼头目,关押在余杭县牢房里。董昭之忽然想起蚁王在梦中所说的话,有什么危难之事就告诉它,现在到哪里告诉蚁王呢?见董昭之念叨这件事,关押在同一牢房的人就询问他,董昭之就把实情全都说了。那个人说:“只需找到两三只蚂蚁放在手掌上,告诉它们。”董昭之照他说的方法做了。
夜里果然梦到了黑衣人说:“你可以赶快逃到余杭山里。现在天下已经大乱,大赦令就快下达了。”董昭之于是就醒了,蚂蚁已将枷锁咬断,因此得以逃出监狱。渡过钱塘江,逃进余杭山中。不久遇上朝廷大赦天下,得以免罪。
民间友好的暖心故事 篇十
相传,西王母身边有一条镇守瑶池的青龙。一天,他趁王母不在,私自变成了个英俊的公子来到曹州,因为他早就听说这里有天下最美的牡丹花。
到了曹州,青龙并没有看到美丽的牡丹花,却看见当地一片大旱的情景,打听之后,才知道曹州已经有两年没下雨了,不知道饿死了多少老百姓!于是,青龙来到东海龙宫,求龙王降雨。还没等青龙说完,龙王就愤怒地说:“两年前我到曹州玩,带了几株牡丹花回来,可是直到今天都没有开花,你说是不是曹州人骗了我啊!所以我决定惩罚他们,三年都不会降一滴雨。”青龙劝道:“牡丹是长在土里的,还要有阳光照耀和雨水滋润才能开花,在龙宫里当然不会开花的。”龙王却说青龙是多管闲事。
青龙无奈只得又回到曹州。他见一个老人正用泥水给牡丹浇水,询问后得知这泥水是从五十里以外找来的。“再不浇点儿水,这株百年牡丹就要干死了!”老人心痛地说。于是青龙回到瑶池,见西王母不在,就偷偷喝了半瑶池的水,然后飞到曹州上空,喷洒仙水。曹州得救了,那株百年红牡丹因为得到仙水的洗礼变成了一个全身火红的牡丹仙子。
青龙见旱情缓解了,就准备回去受罚。仙子说:“青龙哥哥,你回去就会被处死,不如躲在我的心里吧。”青龙说:“不行,王母的照妖镜还是能发现我的,除非是黑色它就照不出来了。”仙子说:“那好!”只见她摇身一变,成了一株黑牡丹。青龙于是藏到了她的花蕊里。
西王母回到瑶池,知道青龙偷瑶池水的事情后,便立即带着照妖镜,率领天兵来捉拿他。可是无论她怎么照,都找不到青龙。从此,仙界少了青龙,但人间却多了一种名贵的牡丹。
推荐阅读:
励志故事 | 爱情故事 | 儿童故事 | 搞笑故事 | 恐怖故事 | 哲理故事 | 神话故事 | 历史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