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深思熟虑出国留学网小编选取了一篇十分有用的“包粽子教案”。每个老师在上课前需要规划好教案课件,又到了老师开始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 教学过程中的创造和智慧需要在教案和课件中体现出来。接下来的资料仅供参考希望大家阅读!
包粽子教案 篇1
原料:
糯米、粽叶、白糯米、红豆、绿豆、红枣等,根据个人喜好而定。
做法:
1、妈妈做好准备工作:把所有材料洗干净,用水泡一下午,干粽叶用水泡一天。
2、让小宝宝取两片粽叶。
3、妈妈把粽叶叠起,从中间卷起成圆锥状。
4、让宝宝用先往粽叶里面放几颗枣,一边放,一边数,以锻炼他对数字的能力。然后让宝宝往粽叶里放些糯米,装一半就好。
5、妈妈把上面的两片叶子拉下来包住底下的锥筒。
6、宝宝可以帮妈妈一起绳捆粽子,看妈妈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高压锅,加水没过粽子,大火烧开转中小火一个半小时,焖几个小时。
在这一个半小时的等待中,妈妈可以给宝宝讲一些有关端午节的来源、屈原的故事,让宝宝知道一些历史知识。也可以和宝宝玩一些游戏,堆积木、玩皮球
1、粽子最好趁热吃,放凉后再吃,或者凉后再热了吃,就会难消化,伤脾胃。尤其是小宝宝,还是少吃为妙。
2、大家在吃粽子的同时,最好搭配一些蔬菜、水果,可以帮助肠、胃蠕动,避免引起肠、胃道消化不良。最好不要搭配水分很多的寒性瓜果类,比如西瓜,以免造成腹泻或腹痛。也可以饮用一些助消化的茶,帮助减轻肠胃负担。如:麦芽茶:麦芽味甘,性微温。有消食开胃的作用,能化一切米面果实积滞;麦芽以炒焦使用,对消食化积的作用最大。
3、粽子虽好,不过不能多吃,睡前两小时最好别吃,否则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影响睡眠。
包粽子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过节日中的习俗。
2、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感兴趣。
3、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儿尝试包粽子。
4、通过参加端午节环境创设,感受参与端午节庆祝活动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过节日中的习俗。
三、活动准备
1、包粽子、做香囊所需的材料。
2、活动前请幼儿收集有关端午节的资料。
3、请部分爷爷奶奶参与活动。
四、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到爷爷奶奶家过节。
1、请爷爷给小朋友讲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2、小朋友自由和爷爷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端午节的资料。
进一步了解端午节时人们进行的一些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枝、洒黄酒、挂香囊等。
3、幼儿和爷爷奶奶们一起进行过端午活动。
(1)、我给奶奶学包粽子。
请奶奶向小朋友介绍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儿尝试包粽子。
(2)、做龙舟、划龙舟。
和爷爷一起用布和竹棍做成龙舟进行龙舟大赛,请幼儿四五人一组,套上龙舟,进行划龙舟比赛活动,先取到红绸一组为胜。旁边请几位幼儿为他们摇旗呐喊。
(3)、做香囊活动。
请奶奶示范香囊的做法,把碎布缝成校口袋,放进香料和少许艾草,合上袋子,幼儿学做香囊。
(4)吃粽子,感受节日的气氛。
(5)和爷爷奶奶再见。
包粽子教案 篇3
大班社会活动包粽子教案及反思
一、活动背景描述:
在传统的端午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决定组织一次大班社会活动,让孩子们体验包粽子的乐趣,并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意义。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不仅能够开展实际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还能通过这个过程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二、活动目标:
1. 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3. 让孩子们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
4. 培养孩子们的生活技能,如制作粽子。
三、活动准备:
1. 材料准备:
① 粽叶、竹筒、黄豆、糯米、绿豆、红豆、红枣等;
② 切菜刀、绳子等。
2. 教具准备:
① PPT或图片资料,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
② 章丘传统粽子制作视频。
四、活动步骤:
1. 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约10分钟):
通过PPT或图片资料,给孩子们简单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如包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让他们了解端午节的背后的文化意义。
2. 观看章丘传统粽子制作视频(约15分钟):
播放章丘传统粽子制作视频,让孩子们观看专业粽子师傅的操作过程,让他们对粽子制作的整体流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 分组制作粽子(约60分钟):
将孩子们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由2-3名孩子组成。给每个小组提供制作粽子所需要的材料和教具,并指导他们进行操作。可以提前准备好一些粽子的主要原料,让孩子们亲手包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粽子品尝和分享(约15分钟):
完成粽子制作后,让孩子们品尝自己制作的粽子,并与小组成员一起分享自己的制作心得和感受。这样不仅能增强团队合作精神,还能增强他们对自己所制作食物的自豪感。
五、活动评价和反思:
本次活动中,孩子们在包粽子的过程中展现出了团队合作的精神,彼此协作,相互帮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他们也增进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人文关怀。
然而,在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包粽子过程较为复杂,需要成人的帮助和指导;其次,活动时间安排不能太紧凑,给孩子们足够的时间去体验和享受制作粽子的乐趣;最后,希望能增加一些与粽子相关的互动游戏,增强孩子们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总之,通过这次大班社会活动,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制作粽子的过程,还体验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堂生活,也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教育资源。
包粽子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了解端午节包粽子的几种特有包法、名称。
2、引导幼儿初步学习包粽子的方法,能用缠绕、捆绑的方式包粽子。
3、幼儿能互相帮助,体验合作包粽子的乐趣。
本次活动的重点:了解粽子的来历和特点,学习包粽子。
本次活动的难点:能将粽子包好并捆紧。
二、活动准备
1、有湿度的碎泥
2、粽叶若干、橡皮筋
3、范例、课件
三、活动过程
1、教师情境导入,引入今天主题,激发幼儿学习包粽子的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形状的粽子?
(2)教师出示课件,帮助幼儿了解不同形状的粽子。
我们吃过的粽子一般就是三角粽、还有四角粽以及团盘粽等。
2、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学习包粽子的方法。
(1)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粽子,看看粽子的外形和特点。
(2)教师拿出示范作品,小朋友请你们看,在粽子外面穿了一件外衣,你们知道它的外衣是用什么做成的吗?
(3)以前,有一种粽叶叫芦苇叶,它也可以用来包粽子。
(4)你们知道粽子叶里面是什么吗?它是什么做成的`呢?
(5)平时,我们粽子里面包的是糯米,还可以加各种馅。你吃过什么馅儿的粽子呢?
3、教师出示课件,演示包粽子的过程,引导幼儿对包粽子的活动感兴趣。
(1)你们包过粽子吗?今天我们就要用泥巴来学习包粽子。
(2)教师讲解介绍制作方法,教师边示范。重点讲解将粽叶卷成三角状,以及用橡皮筋将粽子裹紧的方法。
a取一片宽大的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状。用手在圆锥筒中旋转一下,让锥筒更加细长。
b在锥筒中填入糯米。将没有米的那端,将粽叶的两侧分别向内折。
c之后顺势将粽叶向下折,直到完全盖住糯米口为止,多余的粽叶反复折收在口上。
d用线绳将粽子捆绑结实即可。
4、幼儿分组包粽子,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互相帮助,对于能力弱的幼儿及时进行指导。
包粽子教案 篇5
《大班端午节包粽子教案反思》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节气。为了让幼儿了解和感受到端午节的习俗,我们在大班开展了以包粽子为主题的活动。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不仅学到了包粽子的方法,还增加了对端午节的认知,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但在活动实施过程中,还有一些需要反思和改进的地方。
首先,对于教案的设计,我们可以考虑更加全面系统地展开内容。这次活动中,我们主要关注了包粽子的技巧,但在介绍端午节的文化背景和意义上较为简略。可以在教案中增加相关的故事、歌曲或手工制作等,使孩子们在包粽子的过程中能更深入地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
其次,在活动的组织和引导上,我们可以更加注重孩子们的个体差异和主动参与度。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围绕着教师的示范和指导进行的,限制了孩子们在操作上的自由发挥。可以在活动中设置一些自主性强的环节,比如让孩子们自选填充材料,或者进行比赛等,增加他们的参与积极性。
此外,我们在组织团队合作时,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设置分工和角色。在这次活动中,我们给每个小组分配了标签纸、绳子、粽子皮等材料,但大部分时候都是每个小组的成员一起操作,缺乏具体的分工。可以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自由选择在包粽子的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负责填充、扎绳子、盖粽子等,既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又能锻炼他们的合作意识。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我们也需要更加机动灵活。在活动过程中,有的孩子对某些操作不太熟悉,或者包粽子的速度较慢,我们应该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使每个孩子都能有所作为,感受到成功和成就感。同时,在活动结束后,我们也可以邀请一些家长或老师进行品尝和评比,让孩子们的努力得到认可和鼓励。
综上所述,我们在这次大班端午节包粽子的活动中,通过反思和总结,发现了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通过更加全面细致的教案设计、注重个体差异和主动参与、设定合理的分工和角色、灵活处理特殊情况等,我们相信可以进一步提高活动的效果,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更好地感受到端午节的乐趣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