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主题演讲稿才值得反复研读呢?山路曲折盘旋,但毕竟朝着顶峰延伸,为了演讲的感染力的可以更强。演讲稿可以帮助演讲者更准确地掌握演讲主题,希望您能够喜欢这篇讲述“匠人匠心演讲稿”的文章,相信您会在本文中获得一些珍贵的收获!
匠人匠心演讲稿(篇1)
在8月8日民航局召开的月度安全运行形势分析会上,民航局局长冯正霖针对当前机务维修、航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时,提出了要弘扬打造工匠精神,使之成为民航人的职业追求,让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成为民航安全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
今年初,国务院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提升消费品品质时提出了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提出,让我们迅速认识到我国工业生产与国外产生差距的原因,全社会各界也在思考,哪些领域可以运用工匠精神来推动行业进步。民航作为一个服务行业,无论是运行安全顺畅,还是服务便捷高效,都离不开从业人员弘扬工匠精神。
安全,一直以来都是民航工作的重中之重。安全工作涉及范围广、环节多、链条长,仅机务维修工作就涉及到航前、航后、定检等各个环节,机务维修人员工作是否细致也直接关系到航空器是否适航。不仅是机务维修人员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航班安全,飞行、空管、签派、机场运行等保障环节的任何一个疏忽,都可能导致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在这些环节上,只是做到合格,还是远远不够的。要防止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就必须杜绝安全隐患,也就必须要在每个工作环节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机务人员的螺丝钉拧得恰到好处,是工匠精神的体现;飞行员操作飞机用最佳姿态飞行,是工匠精神的体现;空管人员指挥用语更精炼、准确,是工匠精神的体现。工匠精神能够为航班安全再增加一道防线,是确保民航安全发展、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对每一位民航从业人员来说,所谓工匠精神,就是要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在工作态度上追求完美。精益求精,就是要严谨、一丝不苟地对待工作,以更严的要求、更高的标准,用专注和坚持把工作做到卓越。追求完美,则是用不满足的心态对待工作,既要专业,也要敬业,关注每一个细节,力求没有瑕疵,不留遗憾。
打造工匠精神,就要求民航一线员工热爱本职、固守操行、精益求精、传承创新。只有真正热爱本职工作,才能对本职工作投入热情,才能够真正愿意钻研、琢磨自己的工作。固守操行,确保了任何情况下,民航人都能够做到一丝不苟地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用规章制度来衡量自己的工作是否落实到位,也用规章制度来铸牢民航安全的每一道防线。精益求精就是不仅仅满足于规章制度的执行,还对自己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要求自己不仅是合格,还要做到完美。传承创新,要求我们不论在行业内什么岗位上工作,都要勤于思考,大担探索,在借鉴以往成功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转变思维观念,改进工艺方法,推动行业安全水平的提高。
打造工匠精神,就要求民航各单位共同努力,为弘扬工匠精神创造有利条件、良好氛围。一是要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工匠精神的基础,用制度来进行行业管理,来规范从业人员行为,就是为工匠精神树立了精的标杆,只有规章制度更精,执业也才能精益求精。二是要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有了工匠才可能有工匠精神。民航各单位要通过培训等手段,打造出一支技术一流的飞行员队伍、空管队伍、机务队伍。三是要进一步提高行业标准和运行效率。工匠精神,最终的结果是产品不衰,是企业常青。民航行业标准的提升、运行效率的提高,是民航工匠精神追求的目标,亦是工匠精神的有效体现。
工匠精神,是当代民航精神内涵的应有之义。以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严谨科学的专业精神、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敬业奉献的职业操守为内涵的当代民航精神,是民航人的行动指南。在民航安全生产中,弘扬打造工匠精神正是践行当代民航精神的具体体现。工匠精神让工业企业产品富有竞争力,工匠精神也一定能够让航空运输产品更加安全可靠。
匠人匠心演讲稿(篇2)
“制造精神”“工匠精神”这些鲜活的字眼,频繁出现在我们的报纸和微信上。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这种精神又有何种强大的力量?带着这一串串的疑问我如饥似渴的翻开了《工匠精神—向价值型员工进化》一书。
作者付守永先生所阐述的“工匠精神”,它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把热爱学习的精神代代相传”。本书从工匠之魂,工匠之道,工匠之术等方面,告诉我们“不仅仅是把学习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学习执着、对所做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告诉我们“打工的状态并不可怕,打工的心态很可怕”。读到这,我陷入了一阵沉思。
腊月28,回到老家,路过大伯堂屋前,我热情的喊着大伯,走进他的屋子,大伯在做木凳子,我不懈的说“大伯,您直接去市场上买几个塑料的小凳子,不就得了,干嘛还费这事,都过年了”。他笑了笑“孩子,我干了半辈子的木匠了,家里的桌椅板凳都是自己做的,都用半辈子了,多耐用,多结实”说完只见他拿着鲁班刨一遍又一遍刨着初成型的板凳面,凳脚;拿着刚尺和碳笔在凳面上比划着凳脚的开眼位置。
“孩子,就说这鲁班刨,左右用力要均匀,速度要快,还要一推到头,否则刨出来的面就不平。”在我看来,真的没有必要费这么大工夫去做几个凳子。而对于做了半辈子木匠的伯伯来说,从他脸上流露出来的是他对手里木工活的热爱,还有对自己产品质量的胸有成竹的满足。他笑起来眼角隆起的皱纹告诉我,他内心是踏实的,是执着的,他是在用心打造手中的工艺品—“木凳”。
这一情景就像一束阳光,它照进了我的内心。记得,13年3——4月在底盘厂学习时,面临着人员的大量变动,复杂的底盘和轻卡的混线生产,导致我班组里的骨干们连续近1个月加班至11点过后。那时感觉,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那段时间每天回家都是筋疲力尽,但是思想上一直很执着的相信:明天会更好,明天要好好干。 14年3月,我应聘进入了营销公司,刚开始不适应这种宽松和自主,感觉再也没领导为了拉动生产节拍而逼你开线催你生产,虽时常加班再也不用熬到晚上11点了… …这一切,就像来到了天堂。
慢慢的,被关在内心深处的的魔鬼“另一个自己”出现了。在空闲的时候我会去想“自己的工资和职位也没什么大展进,年复一年的这样干着,究竟为什么啊?同学介绍的某某公司那岗位,月薪多吸引人?”在学习中,会去想“怎样选择捷径去更快的成长啊?怎样做事会又快又省,尽快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啊?这事做了,领导会满意吗?”整个人总是无意中想到了九霄云外,又无意中被现实拉回了生活。前段时间部长让我给总经理送个报告,我送完迅速回来答复部长“领导出差了,报告放他秘书那。”真想欣喜自己办事真利索,可随后部长又问“你问过领导什么时候回来啊?报告大概什么时候签好?你打算什么时候取?”就是送文件这么一件小事,都有许多值得关注的细节,我不禁脸红的发烫。
这是我内心的真实想法,但我相信有那么多年轻人在的路上有过和我一样的幻想和惆怅。因为我们内心是功利的,是浮躁的,我们喜欢去做一些投入一点就能立刻看到回报的事情。或者领着公司一年发的数万元薪水不愁吃不愁穿的混着,对照书中描述的打工心态,这种心态太可怕了。
都说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在阅读完本书后,我对书中提及到的“打工的状态并不可怕,打工的心态很可怕”这一观念如饮醍醐。所以,我呼吁:
1、年轻的小伙伴们,请戒除内心的功利心,浮躁心,脚踏实地的去做一件事;不要再大费力气去寻找什么成长捷径了,立足岗位,把自己当下的做好了捷径可能就来了;
2、请那些像我这样在混日子或打算混日子的小伙伴们,赶快清醒过来。不要觉得自己在给别人打工,如果你混十年就算公司损失百万,那这点钱对公司来说又算什么呢?而这十年对我们来说,那就是生命!
年轻的朋友,我们对美好前景要敢大胆的去憧憬,我们也要按捺住内心的焦躁、忧郁、惶恐;我们要用一种执着、精益求精的工匠态度积极的面对学习,将学习中的任务当做工艺品去雕琢,相信学习、生活会因此而变得更加充实和美丽。
匠人匠心演讲稿(篇3)
工匠精神应成青年气质“工匠精神”能在社会层面激起如此大的反响,不足为奇。一言以蔽之,躁动的心需要沉潜。风来了,猪都能上天,但要长久飞天,还得能御风而行,而这御风的本事,就得靠“工匠精神”了。
对于什么是“工匠精神”,千人有千解,但有两个核心元素不可或缺:精雕细刻、精益求精。放眼当下,真正创造时代传奇的企业家,身上也都有鲜明的“工匠精神”烙印。
日本以精细化工业闻名于世,追踪溯源,正是他们匠人文化的底子,正如日本大企业家稻盛和夫所言:“企业家要像匠人那样,手拿放大镜仔细观察产品,用耳朵静听产品的“哭泣声“。”互联网时代,注重用户体验、提高用户黏合度仍是企业的核心工作,要让用户以拥有自己的产品为傲,靠的正是与众不同的那点沉潜功夫,或者说,“工匠精神”。
以“工匠精神”的角度来审视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些道理也便明了了。比如,同样从事一份工作,为什么有的人原地踏步,而有的人却得心应手,风生水起?所不同的,也许就是对工作的认知和对待工作的'态度。显然,对具备“工匠精神”的人来说,工作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自有诗和远方。古人有句话叫“技近乎道”:技艺层面的不懈雕琢和追求,乃是为了寻求与最高的“道”相亲,正是在这样的逻辑下,产生了数不胜数的古代名匠。同样,对所从事的事业充满热爱乃至敬畏,就会把平凡的工作当作一种修行,不经意间便可能累计出极致的作品乃至非凡的成就。
如果说“互联网+”提醒我们“梦想还是要有的”,那么“工匠精神”就算是一种温和的劝勉,让我们在高喊“躁起来”的时代“想静静”,“静静”是谁?“静静”就是那个敢于为了梦想而努力沉潜的你自己。
小编精心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