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就业现状调查报告系列7篇

  小编精心推荐阅读:

  调查报告 | 调查报告格式 | 调查报告范文

  我们如何去写好一份报告呢?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中,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报告使我们工作更有效率,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经过出国留学网的编辑的整理以下为大家提供了关于“中国就业现状调查报告”的相关内容,希望阅读本文能够增加您的知识和见识!

中国就业现状调查报告【篇1】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然而大学生“毕业就失业”,早已不是危言耸听,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前我国一系列就业问题中一道特殊的难题。这个寒假,我采访了一位已经踏上工作岗位的学姐,了解到了当前就业的前景和存在困难,并通过调查以及查询资料,以找到问题并求得解决方案。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大学毕业生与社会所需人员产生“脱轨”现象。当前,市场需要的大多是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而大学校园培养的大学生刚毕业,基本没有工作经验,毕业生不符合企业的这种需要。

  2、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期望值往往过高。在大学毕业后,一般来说,大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值较高,认为自己上了大学、有了文凭,就应该有个体面的工作。其实这种想法本无可厚非,然而一些毕业生不愿参加或从事比较普通的工作,一心想要找到高薪的工作。但是高薪工作往往要求很高,应届毕业生暂时还没有那个能力。

  3、一些学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尚不够到位。学校对学生进行的就业指导、学生挫折教育以及技能培训等,都还未达到相应的要求。

  4、其他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因素。一是专业问题。有的专业设置不合理,或热门过热,如目前法学毕业生六成难就业;二是能力问题。社会单位最看重学生的实际能力、适应能力,市场需要的又是新型复合型人才,而现实却无法提供这类人才,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三是区域问题。东部地区就业好于西部。

  二、企业对大学生的要求

  面对现在的社会,面对大学生越来越普遍的现象,面对下岗工人的事实。企业对我们大学生的要求也是特别的挑剔。优中选优,而相对的那些不为所知的个人素质也进入了选择之列。

  1、部分企业最看重毕业生扎实的专业知识

  从下面的图表中我们可以发现,企业最需要大学生所具有的能力是扎实的专业知识,其次是外语水平、组织协调能力,分别占35.56%和34.66%,由此可见,在大学校园里,最主要的还是学习这一块,这也同时解决了大学生到底应以学习为主还是以工作为主的困惑。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也日趋细致,所有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一直是呈上升的趋势。在招聘中企业也越发的重视员工的专业技能,因而在缺乏一个统一的客观的专业技能评价标准的情况下,企业选择了首先了解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我们还应该看到一个这样的趋势: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也在日益向“专业化复合型”转变,在要求员工具有出色的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求员工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等。

  2、大多企业认为大学生综合能力最重要

  大多数企业很是看重应聘者的社会实践能力,相对于成绩与学历,社会应该更看重员工未来的发展潜力,这个方向是正确的,也会是当今学生注重培养的能力。

  3、企业对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的要求比较高

  现阶段企业对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的要求是比较高的(61.90%的企业将思想道德列为对毕业生的特别要求),这主要是由于企业为了应对目前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缺乏诚信的表现以及逃避人力资源风险而采用的措施。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企业的用人标准也日趋务实,在招聘中学历、学校名气等因素所占比重都日趋合理,企业的评价标准更加合理。

  但是,还存在不少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因素,比如,家庭背景、性别等,企业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免造成就业歧视,影响企业形象。

  三、当代大学生所缺乏的素质和能力

  1、当代大学生所缺乏的素质

  作为当代大学生,首先要学会做人,并且要具有敬业精神,敬业精神是许多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品质之一。所谓有敬业精神的人就是有成就感,有一定责任心的人,以圆满完成工作来衡量自己,而不用升迁和报酬来衡量自己。当代大学生所缺乏的素质,应该体现在以下4方面的素质: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良好的业务素质;较高

中国就业现状调查报告【篇2】

  我国大学扩招后,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式近3年来连遭打击,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毕业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此次调查范围覆盖华南师范大学17个院系,包括师范与非师范专业在校的本科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580份,实际547份,回收率为94.3%。调查文件采用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和主观题三种方式来回答问题。问题涉及毕业生就业期望、就业素质的自我评价、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择业与就业的影响因素等方面,旨在对毕业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相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为高校就业指导和人才培养提供资料与对策研究依据。

  一、调查结果呈现出几个问题:

  一、多数学生对于务实有新的认识,就业期望趋向现实,主要表现在工作单位、工作区域等方面。

  (1)就业方向: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

  毕业生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三项是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继续深造,它们分别为41.76%、28.57%、27.84%。调查显示,在面得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特有的自信与成熟。

  在此问题的选择中,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继续深造,这选项占27.84%,有过四分之一学生希望继续学习,而且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越演越烈。究其原因: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和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就业竞争激烈,优越的职业需要优秀的高层次人才;三是心理因素,有的毕业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回避即时就业等因素。这一现象值得认真分析研究,其利与弊何在?其利在于缓解就业压力,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改善我国人才结构,增强我国高级人才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忧虑的是它反映出毕业生心理素质方面的欠缺,社会压力的承受力不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有相当部分的毕业生选择了回避的方式,职业期望趋于非风险化。这种现象还可以从学生对就业前景的评价中看出,见图1所示。22.92%的同学对就业前景持有不容乐观的评价,这里除了客观实在的因素影响外,更多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因素问题。由此可见,高校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心理辅导工作是必要的。

  (2)就业取向:就业地区首选经济发达地区

  调查结果表明(见图2):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占66.54%。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经济发达地区除了有较可观的工作待遇外,经济发达地区与国际接轨更便捷,更能为就业者提供再学习提高的机会,这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密切相关。二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不发达地区的高,且就业岗位多元化,这是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3)职业价值:结合专业特色,务实肯干

  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在选择就业岗位上,更多的是趋向于学校或科研机构、行政机关或事业单位(调查结果见图3)。

  二、影响学生择业就业的因素突出。

  (1)多数学生对职业价值标准上,把工资福利待遇、实现自我价值作为重点考虑。两项占的比例分别为36.62%、26%,具体情况调查结果见图4。

  这与学生实际就业时考虑的因素一致,即把薪金与个人价值和能力的体现作为重点考虑因素。调查显示,学生的就业除了受薪酬的影响外,人生价值观中个人因素也很突出。但是,学生在进行人生选择时较多考虑个人因素,较少考虑社会需要,即使在追求自我实现时也折射出主要强调的是自我而非社会的需要。对于这现象的利弊值得我们研究与思考。

  (2)在就业过程中,有44%的学生认为经验及实践能力为最重要的因素。而学历、毕业院校或专业、应聘技巧则各占10.48%、10.34%、12.69%。这可能与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的要求有关。

  三、多数学生对就业素质的评价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明确自身的优势与劣势。

  (1)多数学生的优势为理论基础、师范技能。

  (2)有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实践能力、竞争与风险意识处于劣势状态,它们分别达到了33.07%和30.69%;在学生认为自己最缺乏的素质方面中,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专业知识与技能被纳入了前三项选择,结果见图7。其总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知识更新迅速,知识越来越深,越来越广,职业素质越来越综合;另方面学校教育滞后,教育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使大学毕业生就业时普遍有压力感和不适应感,对自己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缺乏自信。再一方面学生勇于挑战的心理素质还没形成;在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说得多却做得少,培养的覆盖范围也相对狭小,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培养的环境。除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外,如何提高学生勇于挑战的心理素质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将成为高校就业指导的两大课题。

  四、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与学生的需求处于不平衡状态。

  (1)有过半数的学生反映:不太满意学生就业的指导工作(见图5)。

  (2)学生希望学校在毕业生就业成才方面着重给予哪些指导和帮助时,

  学生们有48.96%选择提供更多实践机会,而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和注重社交能力指导也占据一定的分量(详见图6)。从国家政策和从现实需要上出发,学生需要从就业观念向创业观念转变。在调查中,学生认为培养自主创业精神是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的关键(占34.21%);而加强高校就业指导与其他因素也占很大的份量(详见图7)。针对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基本上还是局限于信息发布、政策宣传、技巧培训、协议办理等服务性工作。调研建议,就业成才导航体系应覆盖大学教育全过程。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仍然主要面对毕业班,但此时他们大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就业指导工作亟待从毕业班向低年级学生辐射,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具体来说,就业成才导航体系应该涵盖专业知识技能导航,如学习方法指导、新思想新观念介绍、个人完善知识结构帮助等;健康成才导航,通过实施结对服务、心理指南、交流讨论,对毕业生在就业求知和个人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困扰排忧解惑;法律导航,普及法律知识,加强法治意识、引导诚信意识。

  从调查所反映出的问题来看,进一步实现我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管理规范化,特别是如何把就业指导工作切实纳入学校教书育人的整体工作轨道,还有值得深入研究和改进的地方。

中国就业现状调查报告【篇3】

  就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想“就业”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很敏感的,我们上大学无非是为了以后能找到一份自己比较满意的工作,但是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却是我们有可能失业,这给很多大学生很大的打击,甚至有损我们读大学的积极性。记得我们社会问题研究老师对我们说过一句话,我印象很深,他是这样说的:“现在大学生就业难,难道真的是企业不需要大学生了吗?”是啊,难道真的不需要了大学生了吗?不是的,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从调查中显示,首先大学生失业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结构性失业

  由于学习期间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区域分布等不适合经济结构变化的要求,毕业时不能适应就业市场需要而造成的不能顺利就业。

  二、摩擦性失业

  毕业生对用人单位的发展空间、工资待遇、地理位置、工作环境等等有自己的期望,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学习成绩、专业技能、个人素质等也有一定要求,由于双方要求不一致导致毕业生没有用人单位所接收。

  三、周期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原意是指由于经济衰退、总需求不足而造成的失业。我国目前经济持续增长,并没有出现经济衰退的情况,但是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社会对毕业生需求量增长速度滞后于毕业生人数增长,导致有效需求不足。调查显示,其原因有三:

  首先,“供求矛盾”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124万人,大约有35万毕业生就业时未找到工作;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152万人,未就业毕业生人数超过50万人;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245万人,预计毕业时未就业人数将超过70万人。未来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和毕业时未就业的毕业生数还将急剧增长。毕业生就业人数的增加,促使毕业生就业市场发生了新变化,毕业生就业逐渐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使广大毕业生面临更加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在“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高校毕

  业生就业制度下,毕业生作为人力资源提供方通过就业市场择业,用人单位作为需求方在就业市场中选拔毕业生。只有供求相一致,才能实现均衡,否则则会失衡,导致“就业难”。“供求矛盾”的表现主要有:毕业生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学历层次,甚至就读院校等等不适应市场需求;毕业生的择业倾向与技能等不适应市场需要;毕业生的择业期望值与用人单位要求不一致等等,这些矛盾的存在,导致了非自愿的摩擦性和结构性失业。

  其次,市场缺陷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之一。市场发育不充分、不完善,市场化程度低;围绕高校、地区、行业存在不少就业市场,但是未形成较统一的大市场,导致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搜寻成本较高;市场规则不统一,部分市场甚至秩序混乱等等。导致就业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不完全信息和较高成本,影响就业。当前买方市场中的不完全竞争会导致两种现象:一是部分用人单位的人才高消费,二是一些毕业生被-迫退出市场,形成周期性失业;市场信息不完全会导致摩擦性失业或结构性失业;市场进入和运行成本较高则可能会导致一定程度上的周期性失业。用人单位招不到满意的毕业生,毕业生找不到满意的单位,是市场不完善、信息渠道不畅通的直接体现。

  此外,就业难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原因。例如,人事户籍制度改革的滞后,制约了人力资源的充分流动。虽然这种现象随着人事代理等中介服务措施的出现得到了一定缓解,但是距离由毕业生就业障碍转变为就业动力还有不小差距。那要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调查显示,有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接轨,增强毕业生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高等学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人力资源的主要阵地,社会和市场发展的需要应该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导向。增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根据社会需要开设专业、设置课程,不断革新教学形式和内容,才能使高等学校更好地履行社会服务职能。

  无视社会需要,盲目培养,就会导致高校毕业生不适应用人单位需要,在就业市场上缺乏需求,形成结构性失业。高等学校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基础,培养服务社会各级各类需要的多种人才。在培养中应充分重视市场需求,建立科学的评价、分析和预测体系,把握社会实时经济走势和就

  业市场的变化情况,按照社会发展方向设置专业,有效地消除结构性失业。这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根本思路。

  第二:高校教学改革中应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就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中国就业现状调查报告【篇4】

  新龙场镇关于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情况

  调研报告

  受我县经济发展格局、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及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我镇部分外出务工农民工近年来开始进入返乡就业创业新高潮。对此,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认真搞好返乡农民工定期监测,及时有效建立返乡农民信息网络,依托培训学校,安臵了部分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和培训再就业,积极引导和扶持有创业意愿的农民工回归创业,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行动快、力度大、政策优,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一、基本情况

  新龙场镇现有8个行政村,总人口2.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万人、外出务工人员8000余人,自去年6月份以来,我镇外出务工人员陆续返乡3010人,截止3月10日,其中1528人已外出务工就业,237人在家创业,待业员1200人,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我返乡农民工呈文化水平低、创业意志不坚定、年龄偏低,缺乏经验等。

  二、创新思维,助推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

  1、加强领导,形成工作合力

  元月下旬至2月上旬,镇党委政府召开了党政联席会议,专题研究了全镇返乡农民工问题,形成了坚持以人为本,充分

  改善民生,搞好就业服务,鼓励自主创业,全力做好返乡农民工工作的共识,统计全镇劳动力水平,镇政府下发了《支持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实施方案》(龙府发(2015)8号),成立了农工工作领导小组长,镇长何忠书任组长,其他10位班子成员为副组长,15个镇属部门组成工作班子,并安排了专用工作经费1万元。

  2、定期监测,建立工作信息台帐

  镇政府所有驻村(居委会)干部和村两委、居委会工作人员深入村组、社区,通过上门走访,召开能人座谈会等形式,了解返乡农民工意愿和要求,建立了返乡农民工信息台帐。定每月20日为返乡农民工监测其次汇总日,由各村主任定期上报当月信息到党政办。

  3、热情服务,培养挖掘创业典型

  成立了支持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服务中心,每天热情接待前来咨询的返乡农民工,宣传优惠政策,联系培训机构,协助信贷服务,提供就业信息,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民工回归创业,增养挖掘了大量创业典型:龙场居委会的姜园、施明会夫妇常年在在福建打工,2013年返乡,投入10万元创办了免烧砖厂,现有厂房两栋,工人十余人,同时解决了本乡镇十余农民工的就业问题。

  三、存在问题

  (一)服务方式手段陈旧,帮扶措施落实不够到位。中央、省、州、县出台了许多返乡农民工创业优惠政策,大多数返乡农民工根本不知道,也不知道如何获知创业信息。根据调查反馈,80%返乡农民工从未有意识去了解和获取相关的创业信息,根本不了解登记注册管理手续。很多返乡农民工创业在选择项目时,仅凭个人的感觉盲目投资,缺乏相应的服务机构和专业人员帮助予以论证,往往是项目投资之日就是失败之时。有的返乡创业项目兴办起来后,后续跟踪服务不够,当初承诺的各项服务成了一纸空文。有的返乡创业农民在办理各种登记注册管理手续中需要缴纳相关费用,增加了创业成本。返乡农民创业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土地供应难以满足企业开办和发展所需,治安环境也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二)资金不足,融资渠道不畅,制约返乡农民工创业发展。返乡创业者的初期投资大多靠外出务工积累的资金,资金量不大,创业时缺乏通盘考虑,一次性投入到项目中去,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缺乏后续资金。受金融体制、企业规模、信用条件等因素的制约,返乡创业企业获得银行贷款十分困难,只有靠高息民间借贷输入企业维护生产和再生产的“血液”,成本高、负担重,有时因资金短缺,痛失不少好的商机。资金问题成为返乡创业者创办企业难以发展的瓶颈。

  (三)返乡创业者综合素质不高,创业培训需要加强。返乡

  农民工大多数有创业意向,创业冲动,虽然在外出务工时掌握了一定的技能与经验,但在工商、税务、金融、科技、管理、劳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欠缺,市场分析能力、组织经营管理能力不强,缺乏自主研发、技术创新意识,难于适应市场、驾驭市场,造成在创业道路上困难重重。虽然有关部门采取各种形式组织开展了创业培训,但存在“四多四少”的问题,即短期培训的多,长期培训的少;培训内容趋同的多,有特色针对性强的少;培训初级人才的多,培训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少;培训以完成考核目标任务的多,注重实效的少。有的返乡创业者反映,企业做大了,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需要有各方面的人才为企业发展效力,希望能够加强谈判技巧、市场预测、海关贸易、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培训。从事种植、养殖业的返乡农民也反映,为了进一步搞好种养殖业,希望能结合季节特点多提供一些农技、栽培、防治病虫害和牲畜疫情方面的综合培训。

  (四)返乡创业者鱼龙混杂,存在一定隐患

  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大部分返乡农民工情绪稳定,对未来前景充满信心。但也有部分农民工存在悲观情绪,对今后生活尚无规划打算,给社会稳定带来一定的隐患。

  1、部分返乡农民无所适从。他们由于长期在异地务工,有较稳定的岗位和收入。现失去工作,收入减少,回家后普遍存

  在有无所适从的感觉,除少数回家后从事农耕外,另有一部分暂时计划打临时工,其余大部分仍准备等待机会继续外出务工挣钱。

  2、新的矛盾纠纷产生。主要表现在农村土地承包、使用、经营权纠纷可能激化矛盾。以往农民工在外打工收入较好,对于家中土地不会过于计较,但返乡后的农民工需要生活,对土地争夺加剧,为土地等生产资料而发生的纠纷增多。

  3、情绪低落,不利于社会和谐。从新龙场镇的情况看,到外省务工都多为年轻人,在城市里居住了较长时间,习惯城市的生活方式、节奏,与变化不大的农村相比,内心出现落差,返乡一段时间过后,由于远离了的城市生活,可能会出现情绪抵触。在新一代的农民眼里,曾经根深蒂固的“故乡”概念,已经渐渐淡化。农民工留在城市继续生活的愿望无法实现,对农村经济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一定影响。

  4、各种违法犯罪诱因大量增加,邻里纠纷可能会激化升级。一些外出的年轻农民工在外打工期间,可能会养成一些不良生活习惯,而返乡后,这些不良习惯被带回家乡,容易滋生聚众赌博、打架斗殴等违法行为,甚至引发新的刑事案件。虎场的5

  外出农民工杨某,春节期间返乡,因为偷盗,被公安机关拘留15日。

  5、治安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目前,新龙场镇派出所由于条件、信息等客观因素限制,对外出务工人员难以及时掌握各类信息,对有违法犯罪意图的人员无法及时掌握,因此对于农民工返乡后的治安管理力度难免遭到削弱,管理难度加大。

  四、下段工作

  (一)继续完善创业基础平台,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良好环境。要结合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发展生态化战略,加速完善小城镇、工业园区、返乡创业园区、小企业孵化基地和各类果业、养殖业基地以及商品流通等公共设施建设,使之成为返乡农民工兴办各类企业的聚集地。在土地供给上,要完善制度措施,认真解决好返乡创业用地问题,将返乡农民农民工用地纳入城乡发展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强化政府部门效能建设,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简化审批手续,提高服务水平,真正象对待外商一样对待返乡创业者,确实解决关卡多、办事难等问题。

  (二)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资金支持。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改进资信评估制度,要进一步扩大返乡农民工创业贷款贴息范围和金额,探索、改革工业发展专项资

  金和民营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使用方式,县级财政要拿出一定数额的资金,设立创业基金,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发展。创业基金由财政部门管理,工信、民企、工商联(总商会)配合工作,一旦返乡农民工创业达到一定发展规模后,鼓励创业成功人士补足与银行等同利息纳入创业基金,实现良性循环,滚动发展。要进一步完善贷款风险管理制度,继续采用信用证制度、农户联保贷款制度和政府小额担保贷款制度,金融机构要出台相应便民措施,使国家出台的扶持中小(小微)企业发展的信贷政策措施惠及返乡创业者,解决返乡农民工创业资金所需。要根据国家鼓励民间资本合法运作的相关规定,制订相关激活民间资本的具体办法,推动民间资本合法运作,直接投资,释放出民间资本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巨大潜力。

  (三)继续在生活上多予关心,对特殊困难家庭要采取临时困难救助形式予以帮助,联村干部要加强与返乡农民工的联系,了解他们的意愿和要求。

  (四)继续在政策上多予宣传,进一步加大对有关投资政策的宣传力度,切实增强投资的吸引力,及时为返乡农民工提供生产技术,致富门道,市场信息等方面的咨询和指导,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五)继续在技能上多予培训,认真组织返乡农民工培训提升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务。

中国就业现状调查报告【篇5】

  中国劳动力

  供给绝对量趋减

  国家统计局2013年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中国15-59岁或者15岁以上不满60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首次下降,同时,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数减少了345万人。

  国际上对劳动年龄的划分是“15以上不满65岁”。据估计,2013年开始,“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减少规模近70万。时间越靠后,下降幅度越大。

  如果以64岁为劳动人口年龄的上限,从2011年抽样的年龄分组数据看,劳动年龄人口的“进和出”开始进入势均力敌阶段,5年后退出劳动年龄的人口数量快速增加。如果以59岁为劳动年龄人口上限,则劳动年龄人口自2012年开始快速减少。

  更值得警醒的是,未来5~20年内,中国一个巨大的年龄层逐渐老去,直至丧失劳动能力。数据显示,40~59岁的年龄组占总样本的29.9%,可见中国老龄化程度将快速上升。中国65岁以上人口比重在2012年已达14.4%,这一比例已相当于日本1995年的水平,说中国“未富先老”不为过。预计这一指标2020年达18.8%,2030年达24.1%。

  劳动力供给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劳动参与率。世行统计数据显示,1986年之后,中国的劳动参与率从超高的80%持续下降至2010年的74.2%,但显著高于中等收入国家2010年的63.6%和我国台湾地区的60.4%。

  劳动参与率是经济活动人口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率。中国劳动参与率在2010年高达78.4%,比世行数据高出4.2个百分点。较高的劳动参与率意味着更多人愿意提供劳动,但也预示着其下降空间更大。本质上,劳动参与率反映了潜在劳动者对于工作收入与闲暇的选择偏好,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因此,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水平越高,劳动参与率越低。

  类比中等收入国家,中国劳动参与率至少还有10~14个百分点的下降空间。过去20年中国劳动参与率平均每年下降0.4个百分点,按此推算中国未来劳动力供给,2013年将为7.77亿,2020年减少为7.35亿。按此计算劳动力供给的年度变化,2012年正好处于由正转负的临界值。2013年开始,中国劳动力供给的绝对量开始减少。

  非农就业与需求预测

  量化中国就业,最大的问题在于就业统计缺陷造成数据质量不高,而就业统计最大的'缺陷在农民就业。

  用就业人数和经济活动人口构造一个就业率指标,根据其涵义,这个指标应该可以反映劳动力的利用率,但在中国,这个指标与经济增长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

  原因何在?除了数据质量问题,农业就业统计可能是另一个主因。统计局解释,就业人员是指“在16周岁及以上,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由此,乡村就业人员就成为劳动力蓄水池,除了学、孕、病、残,15~64岁的农村人口就可以成为乡村就业人员,这部分就业与经济增长基本无关,而与人口结构等社会和制度性因素有关。数据可证,2000年劳动参与率高达93.2%,2010年降至88.3%,这还是一个极高的水平,2010年,中国整体劳动参与率才74%,低收入国家的劳动参与率仅为75%。这说明,农业或农村就业里“不存在失业”,在农村,只要有劳动能力的适龄人口,都被统计到就业中去了。

  以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加总看中国非农就业人口,与经济增长存在正相关,1992~2012年两者相关系数达0.79。

  可以估算就业-GDP(国内生产总值)弹性和GDP增长率来大致判断未来非农劳动力需求。2006年以来,非农就业-GDP弹性处于上升趋势中。这个趋势反映了中国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逐渐走向成熟:非农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在经济增长和就业吸纳中的作用逐渐增强。

  中国就业弹性曾经历1998到2004年间的大起大落。其中1998~2002年间超低的就业增长弹性,被认为是该期间中国统计作假的证据之一。2004年之后,中国GDP就业弹性的下降,主要是因为期间加速重化工业化,使得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纳能力趋弱。

  假设非农就业弹性按照2006年以来的平均速度增加,在服务业比重逐渐提升下,这种假设并无不合理。如果2020年之前中国经济增速在6.5%~7.5%之间,则中国非农就业需求2013年为5.2亿,2020年为6.22~6.06亿。

  农业就业实际需求:

  1.2亿~1.4亿

  广义农业部门就业,即第一产业就业情况。

  通俗讲,就业人员是指“16岁以上能挣钱的,从业人员是指有正规工作的就业人员。从业人员是就业人员的子集”。由此,农业就业是指“在16周岁及以上,在农业部门从事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城镇人口是指居住在城镇范围内的全部常住人口;乡村人口是除上述人口以外的全部人口”。因此农村就业可以理解为“在16周岁及以上,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农村人口”。

  农业就业和农村就业不完全等同,但有交集。农业就业人员里面有“城里人”,按照2010年人口普查的长表数据,1.27亿的人口样本,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9372万人,城镇劳动年龄人口4925万人,中间有486万16~64岁的人员从事农业,占样本中城市劳动年龄人口约9.8%。

  农村就业人员也从事非农产业。按照官方统计,2010年,农村4.14亿的就业人员中,有53%、即2.18亿人在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就业或从事个体经营,我们相信这2.18亿的相当部分为非农就业。

  中国农业部门就业相当于劳动力的“蓄水池”。农业部门即第一产业就业增长率与第二产业就业明显负相关,与经济增长负相关。其背后的逻辑是:当经济变差时,工业部门就业减少,从农业部门转出进入非农就业的人数就会变少,反之亦成立。按照中国统计实务,农业就业统计应该是“有工作意愿、但没有从现代部门获取劳动报酬的劳动力的总和”,包括“农业就业人员和农村户籍的失业人员”。

  以中国2010年每平方公里耕地面积可吸纳104-121个农业劳动力计,农业就业的实际需求在1.2亿到1.4亿之间。未来农业部门的就业依然会保持在1.2-1.4亿这样的区间。

  未来就业供需

  与劳动力转移

  以农业就业需求估计中值1.3亿、对非农就业需求采用6.5%增长率下的估算,2012年之后,劳动力供给缓慢减少,而劳动力需求稳步上升。

  我们将每年就业供需的边际变化做一个比较,即便我们不知道中国真实失业率处于何种水平,但供需边际变化所提供的信息显示,从2013年开始,中国劳动力供给开始绝对地减少,而对劳动力的新增需求依然稳定在每年1000万以上,中国未来的就业问题不是需求不足、而是供给不足的问题,一个刺激性的政策只会加重中国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劳动力供需变化有重要时点。

  2004年开始,中国的民工荒现象开始产生,主因是出口大幅增长,沿海地区对农民工需求突然增加,接近并超过了劳动力供给。

  2008年,虽然经济下滑导致劳动力需求放缓,但就业供需形势并没与明显逆转。此后刺激政策下,劳动力需求继续回升,供给紧张状况进一步扩大。

  2013年,劳动力供给开始转向负增长,但对劳动力的需求依然在增加……

  如果综合考虑农村和城镇就业,中国2012年的就业率为82%,这意味着中国还有一部分剩余劳动力可供吸收,这部分剩余劳动力在农村。据统计,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比2012年已达1.07,这意味着就业岗位比求职人数还多,这说明,城市就业市场供不应求。

  城镇就业状况

  2010年城镇人口的劳动参与率为70.6%,低于全国平均劳动参与率,但依然高于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从城镇就业率(失业率)估算,1992年以来,中国城镇的失业率水平平均在5.5%,即中国的城镇就业状况较为充分。

  实际上,中国城镇失业率只能反映摩擦性失业变化,其中关键在于流动人口就业统计。因为中国城镇户籍人口远不能满足非农就业需求,如2011年,我国城市户籍人口为4.7亿,考虑就业能力和劳动参与率,城市户籍的劳动力供给约为3亿,但2011年我国的非农就业达5亿。

  城镇就业的供需缺口靠进城农民工弥补。而农民工无论在城市和农村,只要没有去劳动部门登记失业,其从业状态都是“就业”,在城里打工算就业,失业回农村,也被统计部门认为是“就业”,因为中国农村的就业统计里根本没有失业。

  从城镇就业行业分布看,2010年样本城镇劳动年龄人口的就业统计中,一、二、三产业的就业占比分别为15%、35%和50%。2010年城镇就业人员共约3.5亿,按此计算,三个产业的就业人口分别为0.5亿、1.2亿和1.7亿。

  农村:1.4~1.6亿“被就业”

  从8.9亿农村户籍人口剔除2.2亿常住城镇的流动人口,2010年中国农村人口达6.7亿,其中农村劳动年龄人口为4.6亿,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为70.8%。

  假定中国农村就业人口即等于经济活动人口,2010年为4.1亿,按此计算劳动参与率高达87.1%,但65岁以上农村人口或被纳入统计,在2010年人口普查长表中,65岁以上劳动人口占样本农村劳动人口的5.2%,若剔除高龄农村劳动人口,中国农村劳动参与率则为82%,仍然高于2010年低收入国家的劳动参与率75.1%的水平。

  2010年的4.1亿农村劳动人口干什么了呢?统计数据显示,就业于乡镇企业的有1.6亿,占比38%,就业于私营和个体企业的有0.6亿,占比14%,其他48%应该从事传统农业。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样本就业人口中,有74%的农业适龄劳动力从事农业,17%从事第二产业,10%从事第三产业。按此比例,4.1亿农村就业人口中,3亿从事农业、0.7亿从事第二产业,0.4亿从事第三产业。若将年度就业统计中的“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减去城镇就业人员中的农业劳动者,得到农村就业人员中的农业劳动者。2010年普查数据中,3236万适龄农业就业人员有486万来自城镇,占比15%,这意味着剩下的85%来自于农村。按此比例,2.8亿农业就业中有2.4亿来自于农村,0.4亿来自城镇。

  由此,包括农业就业在内的全国就业的行业分布和地域分布。2010年,中国城镇就业人员3.5亿,其中3.1亿为非农就业,0.4亿从事农业;乡村就业人员4.1亿,其中1.7亿为非农就业,2.4亿从事农业。从另一个维度看,2010年中国非农就业4.8亿,其中3.1亿为城镇居民,1.7亿来自农村;农业就业共2.8亿,其中0.4亿来自城镇,2.4亿为农村居民。

  但是,中国的耕地资源禀赋决定了,农业人口只需要1.2~1.4亿。显然,城镇居民中从事农业的0.4亿是主动就业,剩下的,有0.8~1.0亿为农村居民的真实就业,1.4~1.6亿个劳动力“被就业”,这部分人员仍可以转移到城镇,这就是中国农村和农业就业的现状。

  城乡劳动力转移

  中国的真实就业率低,主要是因为农村中的农业就业人员没有充分就业,1.5亿(估计中值)“被就业”人员占2010年全部就业人员的19%,挤出就业水分,2010年就业率从97%下降到了78%。既然农村还有剩余劳动力,为什么城市就业形势还是比较紧张?

  城市新增人口构成显示,2000年以来,中国城市人口以年均2110万的规模增长,其中,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年均70万,城市化人口约年均增加1250万,平均每年进城农民工790万。这就是中国城乡之间人口流动的现状。

  按此估算,每年转移的城市的人口规模为2040万。按照城镇平均71.6%的劳动参与率和平均94.4%的就业率,城市平均每年新增劳动力1379万,这解释了城市就业紧张的问题。

  为什么不能以更快速度进行人口转移?我们认为,这主要与城市户籍管理放松的力度、城市软环境或硬环境对新增人口的吸纳能力、城市就业信息向农村的扩散速度、农业劳动人口隐性失业的机会成本和农村“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的调整速度等因素有关。

  因此,人口转移速度一定时间内受客观因素的限制。这也决定了中国未来一段时间城镇化就业处于紧平衡状态,即便经济缓慢减速在6.5%左右,人们所担心的“就业红线”可能并不存在。按此速度,中国农村“被就业”的1.4~1.6亿农民将在2020年前后被吸收殆尽。届时,中国经济将完全跨入一元经济时代。

中国就业现状调查报告【篇6】

  看教育部门能不能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有了充分的就业信息服务,才能有效缓解学生们的焦虑。

  当前就业面临怎样的形势?

  “世界经济金融危机对今年大学生就业究竟有多大影响?”这个问题,是时下校园里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最关心的,在企业的招聘宣讲会上、与座谈交流中,他们总会问及。

  可是,一遍遍追问,大学生们却难得到答案。

  当前校园招聘形势京汉沪穗各地不一

  在北京,据报道,虽然主管部门的“校园招聘禁令”要到11月20日才解除,但按照惯例,多数大企业都会在“解禁”前进校搞“宣讲”活动。记者从部分高校了解到,企业的入校宣传已提前进入高峰期,眼下一些名校每周有多达40场的宣讲会。因为经济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学生们的求职热点向工作较稳定的国企和科研部门转移。一位大学生这样分析就业形势,“美国经济不好,很多留学生会选择回国就业,而国内企业又减少招聘名额,所以今年我们的就业会格外困难。”

  在武汉,据报道,11月9日,20xx年湖北毕业研究生双向选择大会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这是武汉市今年面向高校应届毕业生的首场大型招聘会。3万多名应届生进场“找饭碗”,由于岗位数较去年明显减少,多数学生主动调低了就业预期。据主办方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有350多家单位提供了3万多个岗位,而去年的同一主题招聘会,共有450家企业提供岗位5万多个。今年的招聘单位数与岗位数之所以“缩水”,主要是因为一批企业因经济前景不明朗而选择观望,金融、地产、外贸类企业以及位于珠三角、长三角的加工制造类企业的招聘则明显减少。

  在上海,据报道,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等高校了解到,进入这些高校开宣讲会的企业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并未减少。11月25日前,在上海交大开的宣讲会将有202场,而去年同期是172场。同济大学已预约的招聘会也有200多场,在综合招聘会之外,学校还计划增开师资专场和卫生行业专场。东华大学毕业生进入机械、计算机、通信等企业的较多,目前看来这些企业都保持着招聘热情。

  在广州,据报道,按照惯例,广东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和各高校的就业办现已着手与用人单位接触,为下个月的招聘会做准备。近日,一些高校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目前反馈的情况看,今年的就业形势比预想中要好一点。广东一所大学的领导说,学校还没有具体监测到经济金融危机对今年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有哪些?

  对于大学生就业而言,最关键的影响因素还是“结构性的”。这些因素包括短期供给超量、区域选择偏好、就业能力不足等方面,其中解决就业能力不足问题将是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根本所在。

  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需求素质最看重的前5个指标是:专业知识与技艺;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强、可塑性高;沟通协调能力;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专家表示,工作态度、敬业精神、职业道德、人际关系处理等非认知技能的缺乏是中国大学生就业最大的障碍。

  在时间结构上,大学毕业生供给超量增长在短期内超出了需求的增长,劳动力市场还需要时间逐步调整。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快速增长,特别是经济结构的升级速度加快,带动了对高人力资本存量的高校毕业生的强劲需求,从而促动了高等教育迅速发展。我国从业人口中具有各类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仅占5%,而工业发达国家则为25%—30%,因此,加快提升国民素质的需要也极大地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问题是,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的速度远高于经济增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寻找工作。劳动力市场需要一定的时间逐步消化大学毕业生在短期内的超量供给。

  但是,必须说明的是,不能仅仅以大学生暂时的就业困难就去否定高等教育政策,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严格地说,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为更多的青年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仅促进了教育公平,改进了个人职业发展潜力,还从整体上促进了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提升。

  在区域结构上,大学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偏好差异与政府政策激励上的错位导致实际有效需求不足。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间与城乡间差异,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很难对大学生形成有效需求,而且在较长的时期内,地区性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都将难以改变,从而对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市场需求是一个不利因素。

  虽然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计划而产生大量需求,但由于欠发达地区所能支付的`价格(工资收入、发展机会、流动性等)不足以补偿大学生的人力资本投资,因此,按照劳动力市场机制,无法实现供求结合。在我国,由于人才流动的单向性特点导致的流动成本过高进一步恶化了欠发达地区的有效需求不足。尽管国家也采取了“西部志愿者计划”等政策措施,但是无论从需求量扩大还是人力资本补偿来说,都难以有效改变这种状况。

  与此相反,由于大城市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对大学生就业的吸引力很大,而且这些中心大都居于高端的产业结构而对大学生有着强劲的需求,但是一些地方性的需求抑制(显性的指标限制与隐性的行政限制)与对中小企业或非正规部门的需求抑制(户口、社会保障、流动等),导致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人为分割,其结果要么是直接人为地降低了用人单位的有效需求,要么是“促进”灵活就业,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成本与风险。

  在能力结构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并不是基于职业路径的需要进行建构与培养,难以满足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用人单位的需求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用人单位的劳动力需求行为基于“职位分析下的任职资格模型”在劳动力市场上通过价格机制选用合适的人才。例如,IBM中国区对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有:第一个方面是服务意识,能不能从客户的角度去出发,去想问题;第二个方面是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个方面是沟通的能力;第四个方面是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及职业操守和商业道德。

  然而,大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满足“任职资格模型”。对个人而言,就业能力取决于他们所拥有的知识、技能与态度等资产,他们使用和配置这些资产的方式与向用人单位展示这些资产的方式以及他们寻找工作的特定环境(个人环境与劳动力市场环境)。由于大学生是作为一个“产品”在一个高等教育系统中被制造出来的,因此就业能力不足主要是与大学联系在一起的。这既与传统上相对集中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有关,也与高校本身的教育能力不足相联系。

  长期以来,大学没有迅速适应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从传递知识的角度上看,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知识教育仍然是非常大的一个比重,理论功底及其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构建仍然极为薄弱;持续的扩招可能进一步稀释了大学既有的教育资源。此外,对于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大学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规划,导致学生或许有专业能力,但是缺乏“市场能力”——获取职业信息,展示专业能力,适应实际工作以及应对职业转换,等等。

  大学生就业的前景如何?

  据介绍,在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中,35岁以下的青年人比例为70%。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以每年300万至400万的规模进入就业市场。根据各级学校招生人数的统计预测,20xx年以后,高中以上学历的劳动力开始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到20xx年,大学层次毕业生数量将达到峰值,约758万人,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

中国就业现状调查报告【篇7】

  重庆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摘要:高校毕业生是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个人及家庭的幸福和希望,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一直以来,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人事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把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项重大任务,从“完善政策、搭建平台、加强指导、畅通渠道”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强化公共服务,采取各种措施,努力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今年6月,我们又根据中央有关要求,对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综合调研,通过走访座谈充分掌握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的全面情况,较为详尽地获取相关信息。

  关键词:人才资源;福希望;职能优势;毕业生;毕业生;创业。

  一、业单位选聘大学生标准的调查①、适应能力

  企业选聘大学生根据客观情况变化能随机应变地适时调节择业行为能力。现代社会是复杂多变的,要适应这种状况,保证自己从学校到社会顺利过渡就应该提高自己社会适应能力。学校教育是基础教育、通才教育。走上工作岗位后,有知识用不上、有些不够用、有的要从头学起,这就要求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根据工作的需要去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行为方式,尽快培养自己的社会应变能力。②、人际交往能力

  妥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与他人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生活、工作中需要与许多人交往,这就难免发生矛盾。作为大学生只有具备人际交往能力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才能在工作中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在人际交往中,要以我们民族善良、诚实的传统美德来善待他人,“将心换心”“以诚相待”,学会尊重他人;要换位思考,多为他人设身处地着想,这样才能得到他人尊重;要学会能干大事,又能干小事的本领;学会处理具体问题时既坚持原则又不失灵活。

  ③、动手能力

  把创造思维变成实际的物质成果或是用生动形象的实践过程呈现创造性思维的转化能力。这种动手能力对大学生尤为重要,即在实际工作中既能讲出科学道理又能动手干出样子。大学生充分利用实习和勤工俭学机会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④、组织管理能力

  包括计划能力、组织实践能力、决断能力、指导能力和平衡能力。用人单位对具有一定交往能力的大学生越来越重视,许多单位挑选大学生时不仅注重学业成绩同时对在校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担任过社会工作很感兴趣。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应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尽量做一些社会工作,不断增强自己的组织工作能力,以利于今后工作。

  ⑤、开拓创新能力

  创新是民族进步、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源,一个重大的科技创新甚至能带动整个世界的迅猛发展。因此,我们要加强学生创新素质的教育,改变目前的教育观念,用已积累的知识通过不断探索研究在脑中创造出新的思维,提出新的见解和做出新选择的能力。它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现规律的能力,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明新技术、创造新产品的能力,提出新思想的能力。

  二、大学生创业情况调查。

  ①、什么是创业

  所谓创业,简而言之,就是创办企业,它是一个发现并捕捉机会并且由此创造新颖产品或服务从而实现其自身价值潜能价值的过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文件说: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而且还是应该是成功企业家和就业创造者.②、大学生应具备的创业精神和能力

  创业精神是创新精神向创新实践转化的中介。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要内在素质。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迫切需要从理论上解决的重要课题。首先,大学生创业教育非常重要。教育

  2目标有两个层次,一是在于引导和鼓励一小部分有能力的大学毕业生走上创业之路,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对大部分人的作用则主要是使其在各自的职业生涯中更有保持活力,更好地发展,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更大的价值。

  ③、几所高校的调查得到的数据

  根据调查发现有79%的学生在创业,目标的选择了开创自己一份事业,但是有少部分学生从未考虑过创业.不管怎么样,从有约82%的学生考虑过创业的数据来看,当代大学生的主动迎接挑战,自主创业的意识正在进一步的加强,为了中山市大学生创业就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人文基础.这正是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发生深刻变化的一个重要表现这一观念值得我们重视.在进一步的调查发现有49%的学生认为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投资会更有收益有26%的学生选择与自身专业相结合的领域,也有16%的学生选择了软件,网络等高科技行业发展,说明大学生对自主创业,自我就业是有一定心里准备的,同时当代大学生在创业过程的意向选择,也成为当今大学生在创业过程的意向选择,也成为当今中山市经济发展的一个窗口.

  ④、目前大学生创业现状

  鉴于目前大学生对与创业大多”敢想”而不敢傻南质?加强大学生创业的指导与帮助,便成为社会的重要责任.学校作为大学生创业的策划地,在创业的宣传与教育力度不够,让更多在校大学生对于创业只停留于简单的谋划阶段,未形成成熟的创业项目.对于如今纷繁多样的创业模式,大学生表现出独有的但是与魄力,这对于中山市大学生创业无疑是值得欣喜的一个好消息.不过,通过对这次调查的结果的分析,我们更感觉在未来大学生创业的路上我们的责任的重要性.

  创业的动能取决于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创业的预期收益有:获得高收入,取得较高社会地位,甚至是实现自我价值等等;创业成本需要考虑:创业所需要的资金成本、所需付出的额外努力以及必须放弃可获取一定经济收入的工作岗位的机会成本等。所以我们应全面推进创业教育.变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拓展大学生创业的意识.

  三、目前职业的社会声望调查研究。

  ①、调查对象及需求

  就业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以往关于就业的调查报告中,调查的对象是大学生,大学生的毕业人数,就业人数,就业选择,就业地域等是影响就业走势的至关重要的因素,而此次调查,是以“职业”为对象,为出发点,以职业的声望研究作为主题,从而得出哪些职业形势走俏,哪些职业人才市场低迷。伴随着社会需求的增加,大学设置的专业也在相应的增多,大学生的专业选择范围变的广泛,更有利于大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职业的选择关系到一个人的未来,一个好的职业可以帮助到一个人有个美好的前程,以及大好的发展空间。所以有好声望的职业往往是大部分大学毕业生的选择,竞争压力也是极大的。关于职业声望早已经是生活中的热门话题。从进入大学开始就在讨论未来的职业选择方向,选择哪个才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最有帮助,专业的选择决定职业的选择,社会声望高的职业意味着要选择热门的专业。而热门也同时代表了竞争力,与供给市场的大小。走俏的职业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很多时候远远的超过了竞争市场的阻力,这也就是热门的专业人口居高不下,走俏的职业依旧是广大大学生的绝对选择的原因。

  ②、大学生现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学生就业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的就业呈现出主体性、社会化等特征。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也日益显现,一方面是部分用人单位招人难,另一方面是毕业生有业不就,这种结构性矛盾的产生,源于毕业生的主体选择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的冲突。由此可见,毕业生就业过程就是毕业生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社会化过程,是迈向社会的第一步。观念就是就业力,态度决定结果,性格决定命运。因此,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取决于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能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主动作出适应性调整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须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每个大学毕业生都应自觉遵循服从社会需要的原则。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正确的择业观指导下实现职业理想。同时要多方面增强就业能力。

  ③、大学生应当如何做

  第一,从一年级开始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这对大学生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4首先职业生涯设计可以使大学生明确自己的理想,合理的利用时间,增强实践的动力,提升成功的机会。许多同学的职业生涯受挫,就是由于生涯设计缺乏明确的目标和目的。其次,职业生涯设计能提高个人竞争力。只有先做好职业生涯设计,有了清晰的认识与明确的目标,才能把求职活动付诸实践、提高效率并取得成效。再次,职业生涯规划可发掘自我潜能,增强个人实力。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设计能引导大学生正确清楚地认识自我,挖掘自身潜力,从而实现职业目标与理想。所以,辅导员应该正确引导学生从大一开始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通过不懈的努力进行合理的职业流动,逐步实现自我价值,获得事业的成功。

  第二,不断增强就业心理能力。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特征是成功就业的基础和保障,大学生作为就业压力的承受者,应学习掌握科学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使自己能够自我缓解、校正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异常现象,及时解决日常心理问题,维护和保持心理健康。另外还应培养良好的意志和坚强的性格。

  第三,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就是根据职业和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将已有知识科学重组,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的整体效能。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满足现代社会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是人才成长的基础,也是求职择业的基本保证。作为当代大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同时还应具备创造更多、更新知识的本领,掌握学习专业知识与提高技能有机结合的方法,通过塑造自己、发展自己,不断适应现代社会就业的要求,使自己能够紧跟时代步伐,顺应择业的需要,不断提高就业能力。

  总之,大学生一定要认清形势,正确定位,科学规划,不断完善自我,增强职业能力,提高自身生存能力,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并学会调适自己的心态,走出就业心理的误区,保持好良好的就业心理,最终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

  从总体上来讲,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不容乐观。因为,从毕业生“供”方来看,接下来的三年,从全国到地方,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加,嘉兴本地四所高校和嘉兴籍生源毕业生也不例外,将连年创历史新高。而从用人单位“需求”方来看,经济形势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就业岗位的多少,未来三年经济增速尚5

  不确定。同时,受毕业生跳槽频繁影响,用人单位培养使用毕业生的兴趣不强,招聘时倾向于有工作经验的人才更为明显。

  6

分享

热门关注

标准审计报告9篇

标准审计报告

王者荣耀经典语录段子摘抄(60句)

王者荣耀语录

学院工作报告精选(4篇)

学院工作报告

写得好的安全广播稿

安全广播稿

最新计划生育承诺书(汇编13篇)

计划生育承诺书

家庭现状调查报告汇总7篇

家庭现状调查报告

教师现状调查报告(10篇)

教师现状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书写系列7篇

调查报告书写

内衣市场调查报告系列7篇

内衣市场调查报告

教学现状调查报告(合集8篇)

教学现状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