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课件8篇

2023-09-10 21:32:21 小班科学课件小班课件

  经过精选出国留学网小编认为“小班科学课件”是最值得一看的文章之一。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所以在写的时候老师们就要花点时间咯。教师制定教案要有明确的任务分工和时间安排。我认为这会对你有所启迪!

小班科学课件【篇1】

  目标

  1、感知红、黄、绿三种颜色,能按颜色分类。

  2、初步感知1和许多。

  准备

  1、红、黄、绿三种颜色的彩纸若干。

  2、红、黄、绿三种颜色的篮子。

  3、用红、黄、绿三种颜色的纸包的糖果。

  过程

  1、出示彩纸

  (1)这是什么?是什么颜色的?

  (2)你最喜欢什么颜色的纸?

  2、教师撕纸

  (1)看看,老师在做什么?

  (2)听一听,撕的时候有什么声音?

  (3)幼儿学撕的动作,并发出撕的声音。

  3、教师讲要求

  你想自己动手撕一撕吗?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坐在篮子旁边撕。

  4、幼儿撕纸

  (1)教师引导幼儿听撕纸的声音,撕好后引导幼儿放入篮子里。

  (2)篮子里有没有许多纸片了?

  5、幼儿抛纸片

  6、出示小兔子,提出要求

  (1)小兔子请我们小朋友找一张纸片,然后放到篮子里。

  (2)刚才你的一张纸片放到了篮子里,变成了许多纸片。

  7、第二次操作

  (1)请你找一张红颜色的纸片放到红篮子里来。

  (2)小兔子请你过来看看,红篮子里是不是都是红色的纸片?

  8、第三次操作

  (1)请大家继续找,红色的纸片放到红篮子里,黄色的纸片放到黄篮子里,绿色的纸片放到绿篮子里,把所有的纸片送回家。

  (2)一起检验,找出错误并纠正。

  9、小兔分礼物

  (1)小朋友今天真能干,小兔子有礼物要送给你们,你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

  (2)每人拿一样,打开看看是什么。

小班科学课件【篇2】

  【活动目标】

  1、能发现有的物体沉在水底,有的物体浮在水面。

  2、愿意在操作中进行探索 。

  【活动准备】

  1、盛满水的盆。

  2、各种实验材料(塑料小鸭子、塑料袋、毛巾、空塑料瓶、树叶、小石子、乒乓球、橡皮泥、钥匙、糖纸等)。

  【活动过程】

  1、教师操作,请幼儿观察物体的沉浮现象;有的物体浮在水面上,有的物体沉到了水底。

  (1)把塑料小鸭子放入水中,观察小鸭子在水中会怎样(在水面还是在水底)。

  (2)把石子,橡皮泥放入水中,观察它们又会怎样。

  2、引导幼儿认识操作材料,并提出疑问。请幼儿说说我们都准备了哪些材料?猜猜这些材料哪个能沉哪个能浮?

  3、请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材料,去发现沉浮的现象。

  (1)将准备的材料一一放入水中,看看哪些物体浮在水面上,哪些物体沉在水底。

  (2)互相交流在操作中发现的秘密,并提出疑问,它们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又为什么沉在水底。

  【活动延伸】

  寻找生活中那些东西可以浮在水面上,那些东西可以沉在水底。

  【活动反思】

  孩子们在操作过程中,对此实验非常感兴趣。部分幼儿在操作是不够大胆,小石子为什么会沉到水底?小树叶又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对沉浮现象还不太了解。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要继续探索沉浮的秘密。

小班科学课件【篇3】

  活动目标:

  1.感知常见的可泡发食品由小变大的有趣现象。

  2.愿意动手尝试泡发食品。

  活动准备:

  透明玻璃瓶两个,小碗幼儿人手一个;盛有温水的大盆三个,盘子三个;木耳、大枣,干蘑菇,茶叶,核桃若干;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无这里有一些宝贝,你们想不想看?

  幼:想。

  师:那你们可要睁大眼睛喽。

  出示已经泡好的和没泡的木耳、蘑菇、茶叶。

  师:“这三组物品有什么特点?”

  幼儿观察。

  师:“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变得不一样的?我们来试一试好不好?”

  二、过程

  1.出示两块大小基本一样的木耳,教师动手实验。

  师:“知道老师手里拿的什么?”

  幼:“木耳。”

  师:“这两块木耳一样大吗?”

  幼:“一样。”

  师:“待会儿老师要把它放在这两个瓶子里,在一个瓶子里倒上水,另一个瓶子里不放水,一会儿它们就会变得不一样了。小朋友猜猜木耳会变成什么样?”

  幼儿进行猜想,并说说为什么?幼儿在等待验证结果时,启发幼儿进行生活经验联想:你还知道哪些食物泡发后会发生变化?

  2.幼儿观察比较干湿木耳的区别。

  3.组织幼儿自主选择材料泡发。

  师:“小朋友,老师今天带了很多材料过来,你想不想亲自探索一下?”

  4.幼儿动手泡发教师提供的材料,进一步感知验证。

  教师提供的材料中有的能被泡发,有的不能,让幼儿自己探索,其中哪些可以被泡发,哪些不能。(播放背景音乐)

  教师总结哪些材料能被泡发,哪些不能被泡发。

  活动延伸:

  泡木耳。

  师:“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厨房阿姨一个忙吗?厨房阿姨明天想给小朋友们做木耳炒鸡蛋吃,可木耳还没有泡,你能帮厨房阿姨泡些木耳吗?”

小班科学课件【篇4】

  一、设计意图

  我班幼儿年龄普遍在3―4岁左右,思维呈现出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由于小手肌肉组织发育还不够完善,因此,活动性较弱。利用幼儿对周围的声音感到新鲜好玩的现象,设计此活动,发展幼儿的听觉、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二、说教材

  1.本活动的目标是启蒙教育,主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2.活动过程有趣、形象,利用拟人的方法,抓住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充分调动幼儿主动参与和操作的积极性。

  3.分组活动、综合活动使每个幼儿都有参与的机会,而难易适中、动静交替促使不同水平的幼儿在上自信心的发展,获得成就感。

  三、说教法

  1.操作法:为了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我采用了操作法,在适当的要求下,发展幼儿动手能力与观察力,体会探究的乐趣。

  2.游戏法:“游戏”是低龄幼儿活动的最佳方法,教师在游戏中辅以形象生动的教具、有趣活泼的语言,会使幼儿兴致勃勃,从而寓教寓乐。

  活动准备:前期知识经验的准备──幼儿会听一些独特的声音。教具游戏的准备──沙子、小石子、小铁片、黄豆、卡通空八宝粥罐若干;舞曲音乐。幼儿活动准备──按人数将幼儿分成3―4组。

  四、说学法

  1.通过可爱、丰富的可操作材料,让幼儿大胆放手操作,以此体会操作的快乐。

  2.在有趣的游戏情景中,让幼儿去探索,从而发展幼儿的听觉力、注意力、观察力。

  五、说教学程序

  首先,通过认识新朋友──漂亮可爱的罐宝宝,引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其次,通过操作活动“喂宝宝”尝试自己制作响罐。这样的设计,幼儿没有心理压力和负担,使每位幼儿都有了动手机会和表现,在猜想活动中,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去猜测、去思考,激发他们探究的热情;最后,在户外活动中,深化主题,愉快的结束活动,使幼儿意犹未尽的渴望再次的活动。

小班科学课件【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掰蚕豆,让幼儿感知蚕豆的特征和用途。

  2、产生操作探索蚕豆的兴趣。

  活动重点:

  通过掰蚕豆,让幼儿感知蚕豆的特征和用途。

  活动难点:

  产生操作探索蚕豆的兴趣。

  活动准备:

  每位幼儿1-2粒蚕豆荚,各种蚕豆食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蚕豆娃娃,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出示蚕豆娃娃的指偶:

  你们认识我吗?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就是蚕豆娃娃。

  与小朋友们互相问好。

  二、认识蚕豆荚的外形特征。

  1、引导幼儿认识蚕豆荚的的形状和颜色。

  2、让幼儿摸一摸,体会摸上去的感觉。

  3、你觉得它像什么呢?

  教师小结:这叫蚕豆荚,蚕豆荚是绿色的,长长的,两头尖;摸上去有点毛;捏一捏,硬硬的;像小船,像月亮。

  三、认识蚕豆的外形特征。

  1、看一看,里面的蚕豆的形状、颜色。

  2、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3、闻一闻:有什么气味。

  4、想一想:蚕豆与蚕豆荚的关系。

  四、幼儿操作:掰开蚕豆皮,观察蚕豆瓣。

  教师小结:蚕豆荚里面有蚕豆,蚕豆是扁扁的椭圆形,淡绿色,掰开皮,里面有两片豆

  五、通过品尝,了解蚕豆的作用。

  1、品尝蚕豆食品,知道蚕豆的多种吃法。

  2、启发幼儿说说还吃过哪些用蚕豆制成的食品。

  娃娃是小班幼儿所喜欢的,用蚕豆娃娃引出课题,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分步进行探索,先从外面的蚕豆荚开始,到蚕豆的外形特征,再到观察蚕豆瓣,让幼儿有层次的探索理解。

  通过品尝,让幼儿进一步体验。并扩散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小班科学课件【篇6】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知理解序数,通过数楼层练习纵向的序数。

  2.积极参与活动,发现生活中的数字,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已开展过认识序数第一课时。

  2.事先和居住在周边的幼儿家长联系并取得配合,设计好行走路线。

  3.1——6的数字卡、6个小动物(小猫、小狗、小兔、小老鼠、小鸡、小鸭),黑板上板画一幢6层楼房、门口瓷砖墙上画有5层和6层的简笔画房子。

  活动过程:

  (一)复习6以内的数量和序数

  1.师:春天的公园真热闹,看看谁来了?共有几只小动物?我们一起数一数吧!

  教师依次出示动物,横向排成一队。

  幼儿数数后,教师出示数字6。

  2.师:小动物去春游,排在第一个的是谁?幼儿回答后出示序号,放在相应的位置。

  同样方法给其它几个动物找序号。

  (二)小动物回家,纵向学习序数

  1.小动物们要回家了,这里有一幢房子,小动物们都住在这里,我们把它们送回家吧。

  2.小鸭喜欢住第一层,谁来把小鸭送回家?

  请个别孩子操作,大家检查验证。

  小鸡住在第二层;

  小兔住在第三层……

  3.小结:数楼层的时候,我们是从下往上数的,数字可以用来表示楼层。

  4.再次练习:(1)教师说动物名称,幼儿集体说第几层。

  (2)教师说楼层,幼儿集体说动物名称。

  5.你家住在几层楼?请幼儿说一说。

  (三)数高楼

  1.教师交代活动内容和要求:两个两个手拉手,排着队伍数楼层。找找自己的家,向朋友们介绍一下,我家在几楼。

  2.幼儿排队出发,按计划的路线在幼儿园旁边数楼层。

  (1)数数经过的楼房有几层,发现同一片小区的房子楼层数一样,所以看起来那么整齐。教师可引导幼儿看看每一幢楼房都有号码,就像我们的学号。

  (2)走到幼儿居住的楼房时,请该幼儿介绍自己家在几楼,大家从下往上数一数,然后按门铃请家长在窗口和大家打招呼,验证楼层是否数对。

  3.回幼儿园小结,说说自己的发现。

小班科学课件【篇7】

  活动目标

  1.能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和方法制造“雾”,乐于探究制造雾的方法。

  2.在制造雾的过程中了解雾的特征。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有关“雾”的ppt,激发幼儿兴趣。

  1.师:“小朋友们,前几天我们的空气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雾,杨老师这里有一些照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说一说雾的特点

  师:“从图片上看,你觉得雾有哪些特点呢?那雾你能感觉到吗?摸起来什么感觉?”

  (二)幼儿观察教师制造“人造雾”

  1.师:“雾是一个调皮的娃娃,经常会悄悄地来,悄悄地溜走。不过,杨老师今天可以制作“人造雾”呢!”

  2.教师制造“人造雾”,引导幼儿观察制造雾出现及其迅速消失的过程。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镜子上出现了什么变化?你们仔细看,过了一会儿镜子上又发生了什么变化?那这是怎么回事呢?等会儿,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

  (三)提供多种材料,引导幼儿尝试用各种材料制作“雾”。

  1.介绍材料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桌上都有哪些材料呀?(镜子、透明玻璃杯、保鲜袋)

  2.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使用材料制造雾

  师:“你们想一想,这些材料要怎么样做才能让他们产生雾呢?”

  3.幼儿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四)集中讨论“人造雾”是怎么样产生的?

  (1)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样制造人造雾的?你成功了吗?请你来上面示范一下,你是怎么做的。”

  (2)小结:只要用热气靠近这些材料,这些材料上就会出现小水滴,雾就产生了。

  (五)制作“雾蒙蒙的风景画”。

  1.出示一张风景画,引导幼儿思考“如何让风景变得雾蒙蒙”。

  师:“现在杨老师手里有一张风景画,你能运用老师提供的这些材料表现出雾蒙蒙的感觉吗?请你们试一试。

  2.幼儿分组操作,幼儿巡回指导

  3.互相欣赏各自雾蒙蒙的风景画。

  (1)师:“我们来看一看,谁的风景画最有雾蒙蒙的感觉,为什么呀?

  (2)小结:原来轻轻地透透的材料能让人感觉到雾蒙蒙的。

  活动反思

  由于最近天气时常出现雾,因此,孩子们对于雾的特点已经有所了解。所以,在今天的活动中,我想通过“人造雾”的实验来验证孩子们的“感受”。活动前我准备了保鲜袋、透明容器、镜子等等,活动一开始,我往镜子上哈气,孩子们都兴奋起来了,这一个简单的现象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这是怎么回事?”一个问题引发了孩子们的思考,雾呢?,在几秒的时间里,孩子们发现雾不见了,“咦”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孩子们这时候的探究欲望很强烈。在操作过程中,有的孩子发现雾气并没有完消失,而我却没有给与他们一个很好地解释,可以让他们把材料放在太阳底下晒一晒,再观察现象。

小班科学课件【篇8】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团圆的方法搓小元宵,初步了解元宵的制作过程和煮熟后元宵的变化。

  2.通过和成人一起搓元宵,体验和感受与家人一起劳动的快乐。

  3.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觉。

  活动准备:

  1.事先和好的糯米团、糯米粉和各种元宵馅(豆沙、果酱、芝麻等)。

  2.碗、勺,有条件的可以准备1个电饭锅(便于现场煮元宵)。

  3.桌子摆放成环行,幼儿围坐在桌边。

  4.活动室事先布置成“庆祝元宵节”的氛围,邀请家长(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等)参加。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根据桌上的材料猜测活动内容,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请小朋友一起看看,桌上是什么?

  2.教师:你们猜一猜,我们将要用这些材料做什么?。

  3.你们吃过元宵吗?元宵是什么形状的?知道什么节日我们要吃元宵呢?让幼儿知道农历的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4.想一想,你们吃过哪些馅的元宵?(芝麻、豆沙、果酱等)

  (二)家长介绍元宵的包法,幼儿自由尝试。

  1.教师:元宵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怎么做呢?我们请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来教我们吧。

  2.请一个家长示范搓元宵的方法。

  3.幼儿和家长一起做元宵,幼儿自己尝试做小元宵。

  (三)引导幼儿猜测元宵煮熟过程中将会发生的变化。

  1.教师:你们知道怎么煮元宵吗?。

  2.教师:怎样才知道元宵煮熟了?(沉在下面的元宵浮了上来。)

  3.教师:尝一尝,你们吃的元宵是什么味道的?元宵吃到嘴里是什么感觉(香香的、甜甜的、软软的、粘粘的等。)

  (四)大家一起品尝元宵,鼓励幼儿与家长共同分享。

  1.请幼儿自由询问有关“元宵和元宵节”的事情,家长或教师给予解答。

  2.请家长讲一些关于元宵节的传说和故事。

  3.幼儿与家长共同品尝元宵,感受小元宵和有馅的大元宵的区别。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在娃娃家提供橡皮泥及餐具,引导幼儿自由的玩游戏“搓元宵”“下元宵”。

  2.游戏活动:在娃娃家提供面团,幼儿自己包元宵。

  3.家园共育:给幼儿讲有关元宵的故事,引导幼儿欣赏元宵节的花灯。

分享

热门关注

美业开业怎么发朋友圈69条

美业开业

最新考试成绩差检讨书(锦集7篇)

考试成绩检讨书

2023动画授权播映合同汇编

动画授权播映合同

监事工作报告集锦(6篇)

监事工作报告

年度述职报告干部(热门十一篇)

年度述职报告干部

儿科学课件(精选8篇)

儿科学课件

最新小学科学课件11篇

小学科学课

科学课的课件范例

科学课课件

三年级上册科学课件推荐8篇

三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最新科学课课件(集锦6篇)

科学课课件